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一) 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

by

2016-7-4 15:38

  我们仍然还是从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开始。

  我们想用两个镜子的故事来阐述:心生则种种法生。其实小乘的所有法可以归结到业力,大乘的所有法可以归结到般若。所以,业力与般若,我们能够真正地通达的话,对大小乘佛法都能够通达。

  两个镜子的故事有一些善知识应该也都听过。

  第一面是流浪狗的镜子。

  有一条狗流浪了很久、很疲惫,想找个地方休息,刚好看到一间小房子,小房子有个洞它就钻进去了,钻进去以后本来打算休息,结果一看,周围都是狗围着它——原来,那间房子四面都是玻璃,都是镜子。因此它就内心很恐惧,马上没有安全感,起了一个抵御、防御的心。所以它就想做一个很愤怒的样子,能够吓退其他的狗。当它再一次抬头张望的时候,发现所有的狗都很愤怒地对着它,所以它就非常惊慌想逃跑,赶紧就夹起自己的尾巴到处钻想逃跑。但是因为太慌张的缘故,它找不到钻进来的那个洞,所以一直跑一直跑,越跑越慌张,最后累死了倒在地上。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其实它给我们的启示很深刻。

  启示之一就是:世界是一面镜子,你用什么心态来看这个世界,那么世界就给会你什么结果。所以,世界其实是我们自己心态的投射。有些人觉得,我怎么总是那么倒霉啊?我怎么遇到的人都总是想利用我啊?但是,另外一个人就会感觉到我遇到的人都是好人,都能够启发我、帮助我。为什么?其实在于自己的心态。

  启示之二就是:你所抗拒的会持续存在。只要你心里面一直抗拒什么,那么其实这种抗拒的能量就一定会招感你所恐惧的、你所抗拒的。你害怕失败,往往就会招感失败。

  因此,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改变外在的人事物,而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反应方式和态度,照亮我们内心的盲点。就像我们身上有一块磁铁,我们要走过铺着很多铁钉的道路的时候,道路上的铁钉会向我们刺过来,会刺伤我们。于是,我们从外面找原因,认为是铁钉伤了我,我去包扎医好了,医好以后怎么样?你下一次再走过,你还是会被刺伤,你永远摆不脱这个被刺伤的梦魇,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向内去发现你身上的磁铁。同样的,我们招感所有的种种的不幸和痛苦,其实是因为我们不好的心态。

  所以,禅修的第一步,应该是在我们内心建立一个工作室。工作室的第一步工作就应该是把我们招感不幸的、招感痛苦的、招感灾难的种种的负面情绪和凡夫的分别执著心的负面心态都转化过来。正如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上面所说的: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我们现在大家能够来到这所禅文化大学堂,我们就是做一个能够开启内心实相的物理学家。我们能够开启我们心的实相,真正地开启了我们的真如自性,那么,我们就是真正地能够懂得心的奥秘,诸法的实相。

  也讲一个小故事好了。

  有一位补鞋的老鞋匠,他在进入城市的一条必经之路上面帮人家修补鞋子,补了四十年了。

  有一天,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向他请教,说:“老先生,您是住在这个城市里面的吗?”

  这位老人说:“是啊,我在这个城市里面住了五、六十年了。”

  这个年轻人就说:“哦,那么您一定很懂得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了。”

  老先生并没有去回答他,而是反问他:“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那里的风土人情怎么样呢?”

  这个年轻人就说:“我原来住的那个地方真是很糟糕,所有的人几乎很多人都是口蜜腹剑的,都是尔虞我诈,在你背后搞阴谋诡计的,所以我实在是活得太累了,我想搬到你们这个城市来,你们城市会比我们那个地方好一点吗?”

  老人就跟他说:“我们这里的人恐怕比你原来住的那个地方更坏”。这个年轻人很失望地离开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另外一位年轻人走过来了,又问了前面同样一个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他,年轻人就说:“我原来住的那个城市地方非常好,大家都非常关心,而且相互之间能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相帮助,而且相互之间也非常友善,也都非常注重学习,所以我实在是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不得不搬到这里来。”

  老人就对这位年轻人绽放非常温暖的微笑,说:“你放心,我们这个地方的人也都会像你原来住的那个地方的人那样子好。”

  如果有一些人总是觉得诸事不顺,总是会说:为什么我老是会遭遇失败呀?为什么各种障碍、贫困、疾病都会如影随行?为什么我总是祸不单行?其实这个时候不要到外面去寻找解决之道,而应该是向内心看看我有什么样的招感不幸的心态呢?

  所以,我们真正的禅修的第一步是在我们内心来建立一个心灵工作室,建立一个心灵家园。而不是去妄想着:啊,某一天醒来,就会置身于西方极乐世界!不可能的。如果你的心没有转过来的话,你眼前仍然还是糟糕的生活,仍然还是各种头痛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想富裕,就先要从心上面来告别贫穷的心态,也就是贪婪。贪婪会像龙卷风一样,龙卷风经过的地方一定会把所有东西都卷走,大地剩下一片贫脊;要想和平,就不要老是去担心战争。像特蕾莎修女就说得非常到位,她说:“我不参加反战游行,但是如果你们要召开和平的游行,请你们通知我。”

  如果你用抗拒的心、排斥的心,你那个所排斥的仍然还是如影随行。为什么?凡夫的心总是这样,总是觉得过去我不够好,我不够完美,我不够有智慧,我不够有福报,我身体不够健康……所以,将这个不完美的过去投射到未来,希望未来有一个健康的我,充满了福报充满了智慧的我。实际上,过去和未来都是虚幻的,过去不过是现在的心识流注对过往的追忆,它是虚妄的;未来也只不过是现在的心识流注,对以后的一种假想而已。所以,一定要活在当下,并且深信自己当下本自完美。

  我们禅修的第一步一定不要以为是:我通过禅修,我就变得更完美,我会变得更好。你这个样子,你将来会变为什么样子,这个就是大脑思惟了,不需要想“我会变成什么样子?”而只是说,我如实地、我最诚实地来面对自己,来照亮自己的心,完整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因为从本性上面来说,都是灵性生命的展现,都是我们灵性智慧的流露,都是我们灵性智慧的游戏而已,所以一定不要去向外攀缘。

  启示之三就是:你所释放出去的一切都会回归。因为在轮回界来说,轮回界的众生都是遵循业力的法则,在自己所造的业力的罗网里面不断地生死轮回。当我们心迷,而使得我们的灵性智慧陷入到一个休眠状态的时候,我们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所起的种种身、语、意的反应,都会记录在阿赖耶识里,都会让我们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形成僵化的思惟模式、行为模式和情绪模式、语言模式。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照亮内心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成见之中。我们不断地陷入到僵化的大脑思惟的成见之中,就是不断地陷入轮回之中。任何的出发都会得到同样的回归,如果你看不到那个同样的回归,那只是因为那个回归还在路上而已。

  你释放出去善念,你得到的会是善果,你释放出去恶念,也同样的会得到恶的回归,这个我们都非常清楚了。

  中国人在因果观念方面都非常深入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我们要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做一个好人的基础,也是我们禅修的基石。我们在生死轮回的大梦之中,在无明系统里,还没有转入到明觉系统的时候,还没有醒过来的时候,我们先要转恶梦为好梦,在好梦之中觉醒过来。

  这是第一面镜子的故事。

  第二面是讲爱因斯坦的镜子。

  爱因斯坦在十六岁那一年,由于整天都贪玩,跟一群贪玩的小孩子总是在一起玩耍,而荒废了功课,导致功课一落千丈,好几门都不及格。有一个周末的时候,他又打算出门去跟小伙伴去玩,他的父亲就拦住他了,说:“你功课好几门都不及格,你那么贪玩,我和你的母亲都为你的前途觉得很忧虑很担心。”

  爱因斯坦就顶回去,顶撞父亲说:“有什么好担忧的,你看我的同学像杰克、罗伯特,他们也不都好几门都没及格吗?他们不也是照样都出去玩吗?”

  爱因斯坦的父亲就跟他说:“孩子啊,话不能够这么说,我们的故乡(爱因斯坦是犹太人)有一则古老的寓言(寓言出自于犹太人的第二圣典《塔木德》)说有两只小猫在屋顶上面玩耍,它们玩耍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不小心,一只小猫就抱着另一只小猫掉到烟囱里面去了。当两只小猫好不容易爬出来的时候,一只猫脸上就沾满了烟灰,另一只猫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到那个沾满烟灰的猫以后,就以为自己的脸也一定很多烟灰,一定是又脏又丑的,所以马上跑到河边去把自己洗干净。那个沾满烟灰的猫,因为看到另一只猫是干干净净的,它以为自己的脸上也是干干净净的,所以就大摇大摆到处走,出尽洋相。”

  他父亲跟爱因斯坦说了这个故事后,就启发他说:“爱因斯坦啊,你看看,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你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的话,天才也许都会照成傻瓜。这一句话就点醒梦中人,从此以后,爱因斯坦都是以自己做自己的镜子,不断地跟自己比较,看自己有没有成长,有没有提升。当然,终于成为我们都知道的、举世皆知的大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镜子”这则寓言,这个故事,其实也是很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个启示就是:活着不是为了跟其他人比较,所以不要被外境所迷,这是定力。像诸葛亮的《诫子书》上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当然就是定力,“宁静致远”当然就是智慧,世出世间都一定需要“戒定慧”。

  第二个启示就是:我们能够不断地去超越自己,挖掘潜能,这是开发智慧的方法。更进一步,从我们禅修来说,我们不断地照亮自己内心的盲点,照亮自己思惟方式的局限性,不断地去向内走,向内走一小步就是向外前进一大步。能够不断地来照亮自己的心,直到有一天能够超越二元对立,开启灵性智慧。

  第三个启示就是指成长的境界。其实每个组织都有一个金字塔,在这么一个大金字塔之中,人可以分为五层:

  最低的基层就是人手。我们总会说我们企业人手紧缺,我们要招聘等等,那都是靠自己的力气和手艺吃饭的人。

  第二层就是人才。你看,龚自珍所说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能够有一些特长的,人中之才。像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就说过“如果你们拿走我所有的财产,但是把我的人才团队留给我的话,几年之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

  第三层就是人物。像大家都所熟知的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面所说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像毛泽东所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些能够对促进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人物。

  第四层当然就是领袖。

  第五层就是圣人,圣贤。

  我们向内走,其实要不断地自己作为自己的镜子,由“人手”提升到“人才”,由“人才”提升到“人物”,再到“领袖”,乃至于成圣成贤,也就是不断地提升。如果在人才这个层面,叫做“兵本领”,有特别的技能;在“人物”这个层面是“将本领”;在“领袖”这个层面是“帅本领”;到“圣贤”当然就是觉悟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