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冲突

《大愿法师在东莞开示》 by 大愿法师

2017-4-29 14:35

居士:我也是做心理咨询的,然后接到一个案例,访问者他说他不知道怎样面对和他人的冲突。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当三个人跟一个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三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一个人大打出手,第二个是佛弟子,他会选择忍耐,还有一个是基督徒,基督徒他被对方打了以后,会选择再把右脸伸出去,要再打一巴掌。他讲他有这样一个困惑,就是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冲突。

大和尚:我需要问你的是,为什么他觉得会容易跟一个人起冲突,或者说人跟人为什么会起冲突,为什么?

居士:因为他觉得他在生活中经常会跟人起冲突。

大和尚:原因是什么呢?

居士:很多很多原因,可能是他本身脾气比较暴躁,也可能是他在处理一件事情之后,太在乎一些细节了。

大和尚:那从你的专业角度怎么帮助他呢?

居士:我就是不知道处理这个问题。

大和尚:不不不,你肯定是有些方法的。

居士:我比较倾向于佛弟子选择忍耐。

大和尚:这个忍耐还是存在问题的哟!第一个是,他这个事情忍了,下次再跟人起冲突呢?那么一直源源不断没有尽头,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有一个是,就算他忍耐了,他行为没有跟人起冲突,但是他内心的煎熬那也是更大的冲突更痛苦,对他的身心摧残更大。对吧,那怎么办?

居士: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他甚至在路上不小心跟别人撞了一下,他都会怒目跟别人相对,然后就有那种好象感觉不太对劲的状态,第二天他就祈祷,他觉得前一天他撞到的那个人,应该忍一忍。

大和尚:我有这么一些建议吧。第一个是佛陀曾经说过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就能帮助我们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和一个人起冲突,如果起了冲突以后,要想将来不起冲突,跟任何人都没有冲突,与人为善,不会与人为恶,那怎么做呢?其实通过这个故事就可以明白,或者能够悟到了。佛法其实是靠悟不是靠学的,不是说累记很多的佛法知识,而是当下能够有个心开意解这样子的悟。

佛陀说有一只流浪的狗跑了很远的路,很疲惫了,也没有地方休息,刚好看到一个小房子,就钻进去了。小房子四面都是玻璃呀,里面全是玻璃,屋顶也是玻璃,然后它一看,怎么周围这么多围着我呀,其实都是它自己的影子,自己在镜子里面的影像,然后它就害怕,它不明白就以为是这么多狗来围攻我,那然后肯定会有防患意识,它就想用一个什么方法呢?因为恐惧所以它要做出很愤怒的样子,它这个愤怒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它做出一个很狰狞很愤怒的相来,想把其它的狗都吓走掉,再一看的时候发现所有的狗都愤怒地对着它,然后想这样就搞不过啦,就想逃跑,很慌张,那它一慌张,所以进了一个小洞它就找不到,一直跑一直跑,然后就累倒在地上死掉了,就是这样子。

那其实是什么?佛陀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神智不清的一种投射。所以根源其实还是在于我们内心的恐惧,对吗?我的心迷掉了,所以我很恐惧,因为恐惧所以我很担心受到伤害,因为我很担心受到伤害,所以我要保护自己,而我因为迷的缘故,我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方法,我总是用一个防御过度的一个愤怒的相去对人家,当然了,我看到的也是愤怒的相,就这个样子。所以其实根源上来说,不是说我要忍耐,佛法讲忍辱不是忍耐,那个忍辱波罗密不是这样子,忍耐绝对不是忍辱波罗密。世间人讲修养好,他的忍耐性很强,但是其实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呀?因为他心里面的冲突没有解决,所以一直忍一直忍的人是容易有高血压心脏病,最起码是胃溃疡,因为他一直忍嘛,那个气在胃里面,所以那个不是好方法。当然也不是说,我要矫枉过正,你打了我的左脸我主动把右脸给你多打几下,那也不是这个样子。所以其实应该是什么呀?其实应该是要从根源上来消除,要开发自己内心的觉悟,让我的心觉悟起来,我的内在的心的这个智慧生起来。我就知道:原来根源其实还是因为我恐惧,所以我想用愤怒的方式来表达保护我自己的一种防御,如此而已。这其实在佛眼中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他没有彼此高下的这种分别,然后他又特别地悲愍那些非常迷昧的众生,这个就是大智慧和大慈悲了,因为大智慧所以有平等心,物我平等,人人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由此才能真正的生起大慈悲心,大智慧大慈悲就生起来了。

所以最根本的是消除恐惧心,而要消除恐惧心呢,其实是要能够真正的明白。明白什么?明白六个字,生命、生死、生活,这个应该就是第二个层面了。生命是什么呀?我们这个生命这个灵性的能量它是不生不灭的,就算是有人能够伤害我这个肉体,但是我的生命力并不会被摧毁,不过是另外换一个形态换个躯壳体现出来,真正地能够伤害的不过是这么一个肉体的躯壳而已,所以为什么要恐惧呢?不需要恐惧呀!我们怎么样子来做呢?首先是能够开发自己的生命的能量,那当然这个其实就是灵能,这个就是明心见性的层面,但是我们如果没有达到的时候,我们起码从理上能够有个解悟,然后就是超越生死的相,然后就是在生活之中如何去选择生活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是选择算术的生活方式,他纯粹的一个功利主义者,做任何事情他都要计算能够得到多少利益得到多少好处,这样跟人家就容易起矛盾了,他自己又活得很累,因为他是活在一个功利的状态,每天都在做算术,这是算术的生活方式。这种就很糟糕很可怜了,就算日进斗金又怎么样呢,还是每天都活得很累呀。

还有一种会好一点,他是技术的生活方式,这好多人都是这个样子。技术的生活方式是指,接受了好多的教育,有很多的知识,包括跟人相处的知识,有很多很多的学科他都学了,但是他学了很多文化,并没有同步地改变他的行为。你看看弟子规,大家都在普遍地弘扬做为一个启蒙教育,其实都还是讲规矩,如果说我们中国人讲理,或者说礼貌呀,这个理其实它是一种行为规范,如果我们所学的文化不能够在行为言行举止的文明上体现出来,这个呢其实他就是活在技术层面的,因为他有很多知识,但是他活得并不完整,他也不懂得真正的跟人的相处之道,所以也容易起冲突,这是因为他活在技术层面的缘故,他吸纳了很多知识,但是执著于他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去套这个世界,所以就容易起冲突也容易起烦恼,就是这样子的,这个是技术层面的生活方式。

第三种更往上是艺术的生活方式,再往上就是灵性的生活方式,那个才是真正的佛弟子的生活方式。灵性的生活方式,每一天都与身心相应,一切的言行举止都是从这个真如自性流露出来,然后又回到真如本性,这个样子是一种每一天都快乐无忧的生活状态,那当然就不会跟任何人有冲突。那么这里面其实就存在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人家伤害他,他能够更加地去悲愍众生,以平等心更加地悲愍他。所以从源头上要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其实根本点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如何让心觉悟起来,而生觉悟的一个表征,落实到生活之中要提升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个是落到实处的一点,尽可能让我们少活在功利的算术的生活方式之中,也超越技术的生活方式,达到懂得生活的艺术,更进一步能够活在一种止于至善的这样一种灵性的生活方式中来。当然这个如果展开来说就很多,我们有很多禅话丛书,都会讲到这些相关的东西,可以做为一个参考吧。

居士:我发现,修行的过程当中,有一段时间迷失在各种法之中。一会儿是修观音忏,一会是读药师佛经等等。但是后来呢,我发现其实只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觉照,保持以觉照的方式来生活,是不是什么方法都不重要了,我就是想问的这个。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