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祖常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而我们自心常烦恼。那六祖常生智慧的心法是什么呢?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坛经的核心。
六祖大师开示我们开悟的法门,就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个见地确立之后,我们怎么去体验这个心灵的自由呢?有四个方法可以体验这种“心无罣碍”的境界。
1、超越
2、承担
第二个方法,我们的心要承担,要活在现前这一刻。
我前面也一直讲,要活在现前这一刻,不要过分地攀缘过去和未来,活在当下,修行落实于当下。其实如果你的心还有哀伤,还有恐惧,你就活在过去和未来,你对过去不开心的事情越想就越伤心、哀伤,那你活在过去,没有活在现在。你对未来的事情不可知,很恐惧,你活在未来。学佛一定要有智慧,否则的话,往往你活在过去和未来还不知道,所以你就很烦恼了。

曾经有位女居士,她跟我说:“师父,我学佛以后还是有很多烦恼,怎么办?”我说:“你怎么起烦恼了?”
她说:“师父,你看,我自从学佛皈依受五戒以后,每天要做早晚功课,早上要做一个小时,晚上也要做一个小时。如果没有做的话,觉得就欠一点什么,很不开心了。所以这样的话,我的小孩又很小,还在上学,早上没有时间去送他上学,下午放学以后我又没有时间去接他回来。因为这样我先生就很反对我,说我老是做这些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小孩子也不接送了,两个天天吵架。”
“再一个我刚刚学,又不会念经,所以我要用一个录音机来放录音带。但是家里面只有一台录音机,我小孩又很喜欢听那些流行歌曲,所以我们老是争,他要抢着放流行歌曲,我又抢着放佛经。所以久了以后,小孩子他也不尊重我,甚至于也不尊重佛了。”这就很严重了。
“而且逢年过节,我们这个风俗总是要杀鸡来拜祖先,但是我是佛教徒又不能杀生,这怎么办呢?所以很烦恼,很痛苦。”
我就说:“那好,我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你为什么要学佛?”
她说:“这不简单,人生就有很多痛苦和烦恼,我下辈子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我要学佛。”
我说,“第二个问题,你每天要花两个小时来做早晚功课,你是为了什么?”
她说:“因为我的业障很重,我觉得我前生肯定造了很多业障,所以我天天要做早晚功课两个小时来忏悔业障,消除过去的业障。”
我说:“好了,第一个你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为未来在做事情,你是活在未来;第二个你是为了忏悔过去的业障,是在为过去在做事情,你是活在过去。那有没有想过,你要为现在做一点功课?”
她听了以后,一个人就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了。
我跟她说:“其实你要知道,什么是功课呢?你现在应该尽的责任,这是你的功课。你每天送小孩子上学,接他放学回家,这就是最好的功课。你每天要很开心,要保持跟家人的和睦,不要跟他们争吵,要经常微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这是最好的功课。”

我们看六祖大师的《无相颂》,是我们最好的功课,你要能够做到,那也非常不错的。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这是我们人生最好的功课了,能不能做做无相的功课?多做一点无相的功课,你会活得很开心。我们不要总是把眼睛盯着过去和未来,不要忘记现在,要活在当下这一刻。现前这一刻我们就要把握好,做好我们现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起执著心。一朵花开放的时候,我就看着它开放;一朵花凋谢的时候,我就看着它凋谢;心中没有执著,没有罣碍,就是如实观照。同样的,当我成功的时候,我就观照我的成功;当我失败的时候,我就观照我的失败;当我有苦难的时候,当下承担我的苦难,并不逃避。一定要敢于承担,这很重要,要面对现实,佛教一再地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
——摘录自《六祖坛经学记》大愿法师讲述
附相关文章:
本心是什么?
六祖大师开示:开悟的法门(一)无念为宗
六祖大师开示:开悟的法门(二)无相为体
六祖大师开示:开悟的法门(三)无住为本——1.德山宣鉴禅师的公案
六祖大师开示:开悟的法门(三)无住为本——2.做一个心灵自主的人
见地确立|体味自由——1.超越

您的每一分赞赏支持都将使正法传播更远、更广

六祖寺弘法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阅读原文: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弘法书屋这里等您

2019年新年前夕,六祖寺将举办菩萨戒同学会第一期学习,之后还会为众多发心的居士受持菩萨戒,成为“人间菩萨,广结善缘,利乐有情”的美好愿望!
2018-12-28

财富不是目的,而是觉醒自在的生活方式。正如天堂不
2018-12-28

认识到过往心里对别人的怨恨,不仅于事无补,而且最先伤害的是自己,让自己的心失去宁静,失去理智。
2018-12-27

有个企业家向一位哲学家请教:“教授,我最近总觉得心
2018-12-27

社会财富犹如水,当你只有一碗水时,一定是自己喝;当你有一
2018-12-26

《悟性论》上说:“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心迷昧时
2018-12-25

禅与亲子教育这么一个公益讲座,其实是希望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亲子教育之中照亮我们内心的盲点。父母先觉醒了,亲子教育就好办了。父母觉醒了,儿女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孩子,幸福的孩子啊
2018-12-24

2019-10-09 07:07

2019-10-07 07:15

2019-10-06 07:15

2019-10-05 07:13

2019-10-04 07:03

2019-10-03 06:00

2019-10-02 07:00

2019-10-0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