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文章汇总文章详情

修行人:我执如何转?——(1)平等心

2018-06-13阅读 232 六祖法云地 我要关注

  如何把第七末那识(我执识)这个执著转过来修平等性智。《华严经》上说平等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法平等,第二个是众生平等。


1

法平等


  万法平等,无有高下,不要认为说你修的法门就是最好的。不要认为说你在这里念佛,这个法门最好,或者说你修密这个法门最好,或者说你参禅这个法门最好,不是的。其实更广阔地说,菩萨也不单单是示现在佛教里面,其他的教里面有没有菩萨?他能够真正有菩提心,无我利他,就有菩萨。我们看那位德兰修女,她那种行为就是菩萨的行为!所以说要知道法平等。


  而且来说,佛法在哪里?不要说佛法就在这个经书里面。你心迷的话,就是念一万遍,可能还是不能悟入,不能启示你,不能显发你的智慧,那是死的佛法。佛法应该是灵活的、生动的。任何一个因缘,能够启发你的智慧,那就是佛法。


  我们看文殊菩萨的经典上面说,文殊菩萨遇因缘就有老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因缘他都能够用智慧去觉照它,都能够提升智慧,所以说这是他的老师,任何一个因缘都能够把它看作学习的机会,都能够把它作为老师。这是我们说法平等。



2

众生平等


  众生平等,我们若执著于有个我,就难以做到众生平等。有我相就会有人相,跟着众生相、寿者相都有了,所以说要去我相,去我执。你要执著于我、我所,就不平等了,所以说修众生平等。



  如果知道了法平等、众生平等,我们就有平等心。因为平等心我们就实践,实践你的平等心就会产生力量,这就叫做平等力。因为平等力有力量了,有力量你就能够真正平等地去观照世间的事物,去对待世间的人和事,这叫平等观。有了平等观之后,我们能够生起平等的大悲,大慈悲和大智慧。



好的范例


  释迦牟尼佛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他最先度的是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这位阿若憍陈如的无量前生曾经是歌利王,曾经是把他的身体节节肢解。释迦佛对于伤害他的人,能够以平等心去度化他。


  文殊菩萨十大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文殊师利发愿经,十大愿里面就有讲:“一切众生,无论他是恭敬我,还是诽谤我,皆共我有缘。”文殊师利菩萨都发愿要度化他们。这是平等的大慈悲和平等的大智慧。这样子我们就能够产生平等性智。所以平等性智怎么来?因为平等心生平等力,因为平等力有平等观,因为平等观有平等的大慈和平等的大智慧,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平等性智。


  我们现在能不能够有平等观?理解上面会可以知道,可以理解。但是有没有这种能力去做到?没有。因为我们没有平等力。通过实践,我们平等心产生平等力,才会有平等观。所以要有平等的大慈悲和大智慧,一个人才可以开展他内在本具的平等性智。所以学佛的人,如果要真正见到我们的真如自性,显发我们的真如自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一定要对众生和对世界有一种平等的观点,平等的心。



  《华严经》上面也说:菩萨如果有平等心,就可以得到诸佛无上平等之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菩萨如果真正有平等心的时候,就能够得到诸佛的无上妙法。《大方等大集经》上面也说:众生若具平等心,能速入无畏大城。如果有平等心的时候,就能够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


  为什么能够无有恐惧呢?为什么我们内心有恐惧,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分别。我只要好的,不要坏的。当坏的来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恐惧了。所以我们要从生死轮回的迷梦之中觉醒过来。生活中间所遇到的一切都平等地对待,那么到处都是佛法,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佛法,并不一定要在经书里面才能够看到佛法。生活的遭遇中间就有佛法,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间就有佛法。这是平等心。


——摘录自《六祖坛经学记》大愿法师讲述

上一篇:修行人:我执如何转?——(2)平常心

下一篇: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如何修净土?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