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付嘱品》上面有一首偈子,告诉我们如何来见真如本性。
我们看最后一品《付嘱品》。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说得非常透彻。“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你现在在当下所遇到的每一个因缘之中,就要见到你的真如妙心,这就是成佛的因。
我们归纳起来说,如何来见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有烦恼的时候,我们要用智慧来观察它,这时候就是妙观察智。
有了妙观察智以后,我们用智慧觉照以后,就能够破除我们心理上面的不平等的那些观念,好坏的那些分别心、执著心,就能够破除掉。这个时候就是平等性智。
有了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之后,我们还要去实践它,在生活中间去检验它,这就是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也生起来之后,我们就能够在一切的因缘之中,在一切万法之中见真如,在一切因缘之中见自性,那就是现起实相,那就是大圆镜智。好像一个大圆镜一样,如实地观照,如实知自心。
其实说透了就很简单,这四智菩提如何修呢?如何见真呢?就是这样的: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智;之后去实践它,去检验它,这是成所作智;然后能够现见实相,现见真如本性,现起实相,这就是大圆镜智了。
六祖大师说这么多,归根结蒂,归纳起来就是这样的。
我们能够这样做的话,就是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这个就是你真正的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你心外去求法是大痴人。所以“不作此见大悠悠”。
见性法门一定要掌握六祖大师告诉我们的这个见性的法门。
——摘录自《六祖坛经学记》大愿法师讲述
2019年新年前夕,六祖寺将举办菩萨戒同学会第一期学习,之后还会为众多发心的居士受持菩萨戒,成为“人间菩萨,广结善缘,利乐有情”的美好愿望!
2018-12-28
财富不是目的,而是觉醒自在的生活方式。正如天堂不
2018-12-28
认识到过往心里对别人的怨恨,不仅于事无补,而且最先伤害的是自己,让自己的心失去宁静,失去理智。
2018-12-27
有个企业家向一位哲学家请教:“教授,我最近总觉得心
2018-12-27
社会财富犹如水,当你只有一碗水时,一定是自己喝;当你有一
2018-12-26
《悟性论》上说:“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心迷昧时
2018-12-25
禅与亲子教育这么一个公益讲座,其实是希望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亲子教育之中照亮我们内心的盲点。父母先觉醒了,亲子教育就好办了。父母觉醒了,儿女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孩子,幸福的孩子啊
2018-12-24
2019-10-09 07:07
2019-10-07 07:15
2019-10-06 07:15
2019-10-05 07:13
2019-10-04 07:03
2019-10-03 06:00
2019-10-02 07:00
2019-10-0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