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六祖在四会

《四会-六祖成佛之地》 by 大愿法师

2017-5-6 09:18

六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最鼎盛的时期(由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成熟的黄金时代。

六祖大师在四会期间潜修默炼,创立了从佛性论到解脱论和修行观、认识论都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佛学思想体系,高唱顿悟成佛之说,使中国佛学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一、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六祖的佛性本体论

佛法是围绕着我们每个人“迷”与“悟”这两种心态来展开教化的。我们之所以流浪生死、轮回六道不得出离,就是因为我们不能体认不生不灭的真心,用生死的六尘缘影意识心妄认为真心,处于心迷的状态。所以五祖开示惠能:“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六祖到四会的山区见山民抓老鹰的方法就深受启迪。山民挖一条又窄又深的小沟,比老鹰的身子还窄,沟里放几只刚出壳不久的小鸡,毛茸茸的鸡雏在沟中唧唧叫,老鹰眼尖,它在天空盘旋冲下来就抓,但沟很窄身子不能进去,被卡在沟里,爪子伸进去抓,沟又很深,鹰爪子碰不到地,落空了。翅膀在“啪啪”扇动就是飞不起来,为什么?因为它脚跟不点地。大鹏金翅鸟,一飞千万里,全靠脚下一点劲,脚不点地就飞不起来。惠能大师见此情景,就想起师父弘忍禅师的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不知道用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性去修,而是用生灭的妄心意识去修,也会被卡在六道里飞不起来,佛性不能起无边妙用。“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当我们不思善,不思恶,妄念停下来不动念时,豁然显现,了了分明灵明不昧的就是菩提自性,就是本来面目。你不需要怀疑:“这个不是吧?如果是,我怎么不发神通呢?”你要知道,你现在认取的真心,就像婴儿刚生下来,还不能像大人那样起作用,所以要保护他(长养圣胎)将来就能成佛作祖。所以六祖鼓励我们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佛在《法华经》上讲“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就是要让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世尊悟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具如来智慧德相”即是佛性。“如来密因”每个人都与佛无二无别,只是因为我们心迷,所以佛才发广大悲心出现于世来启发我们,令我们破迷开悟,转识成智,证无上菩提。所以《大佛顶首楞严经》上佛开示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如来藏的思想为禅宗——悟到佛地的顿悟法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六祖深明此旨,他教人修行,乃是直指如来藏真心,此心迷之则生死无边,悟之则轮回顿息。中国哲学史上素有性善性恶之争。孟子主张性善,“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六祖大师则以佛性论作为本体论。佛性既非性善也非性恶,超越于二者之外,佛性指众生本具的不生不灭的真心就是成佛的本修因。

“不须求真,唯须息见”,不是空掉这个世界的事物,而是空掉对这个世界的错误的认识。所以六祖的弟子永嘉玄觉禅师在《证道歌》中说:“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六祖也是顿悟此真心而成就的。他本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一次在听到《金刚经》后,他觉悟了。从此把握了人生最深层的发展方向,经过苦修和明师指点,他在很短的时间内(8个月)完全顿悟了佛法的最根本要义,大彻大悟了。得法南来后,经过在四会15年的修证,当生就能成佛作祖,成为一个以自身来实证佛法的光辉典范,令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六祖是一位开悟的圣者,他悟到什么?六祖悟道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悟到真心,显发本具的佛性。他的五句开示阐明了佛性的体、相、用。佛性以清净为体,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不会因众生无始以来的烦恼污染而改变,如珍珠埋在淤泥中,显不出珍珠的相,珍珠本体依然玲珑剔透。凡夫烦恼无边,也只能遮蔽妙、净、明之相,而于本体没有妨碍,本体依然清净。

佛性的相是妙、净、明。“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讲佛性的妙相。眼前所见任何有相的事物都是生灭不停的,佛性却是不生不灭的,妙不可言啊。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讲佛性的明相。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福德、无量神通、三昧、辩才、智慧。

“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讲佛性的净相。佛性清净无染,不变不移,不动不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讲佛性的用。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芸芸众生,一切事物和众生都是从佛性真如妙心的本体生起的,佛性妙明真心是一切事物的源头。如果我们真的不着事相,妙、净、明的真心相就会朗然现前,内心充满清净光明,妙不可言。所以六祖初见五祖时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二、由神秀呈心偈和惠能得法偈说到六祖的实践观

公元660年,中国禅宗五祖弘忍禅师决定传衣钵,让门下弟子各自作偈阐明自心的见解。神秀禅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禅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般称为神秀呈心偈和惠能得法偈,这两偈的影响不能小看。如五代诗僧齐己诗说:“当时六祖在黄梅,五百人中眼独开”。两偈直接导致形成了禅宗的南宗和北宗,北宗是渐修,南宗是顿悟;北宗重在行,南宗重在知;北宗主张由定生慧,南宗主张由慧摄定。

神秀禅师说:“我们的身体就是一棵菩提树,我们本具清净佛性就像镜子一样光明皎洁。我们修行时,要经常用佛法的镜子返照,把自己的习气毛病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要让心惹上一点点脏东西。”神秀的偈浓缩了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戒治身,身得清净,故“身是菩提树”;以定治心,心得明净光洁,故“心如明镜台”;持戒修定,均需以智慧观照,才能日新又新,故“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重点是“时时勤拂拭”的渐修。

惠能禅师在更高层次上解释戒、定、慧三学。“菩提本无树”,讲身体是四大五蕴假合而成,即无相为体;“明镜亦非台”即无念为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即无住为本。宋代契嵩禅师说:“资一切戒,莫至乎无相(持戒而无持戒相);正一切定,莫至乎无念;通一切智,莫至乎无住。”其核心是本来无一物,既没有世间生死的染污相,也没有出世间涅槃的清净相。

神秀禅师作偈时未免得失萦心,呈偈时又犹疑恍惚,可知他尚未得见自性。神秀偈中句句有相,“时时勤拂拭”是看心,看心则心有所住;“勿使惹尘埃”是看净,看净则心住净相。故看心看净是意识妄心,不能见性,是渐修的方便。神秀偈是讲渐修,惠能偈是讲顿悟。神秀呈心偈是讲修德,惠能得法偈是讲性德。比如神秀的弟子志诚,聪明多智,受命至曹溪听六祖说法。能禅师问志诚:“汝师如何示众?”对曰:“诲大众住心观静,常坐不卧。”能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能禅师再问志诚:“汝师如何示众戒、定、慧?”志诚说:“秀大师言诸恶莫作名戒,众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这是从修德上讲。能禅师更高一层,他从性德上讲:“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所以秀禅师主张打坐,而能禅师主张在生活中修学禅法。

我们以六祖的弟子怀让禅师度马祖道一的公案可以更深地体认六祖的禅风。道一从四川来南岳结庵而居,终日打坐。怀让知其是法器,有意去启示他。一日,他见道一又在庵前打坐,便取一块砖在庵前石上磨。道一忍不住问:“大德,磨砖作什么?”

怀让禅师反问:“那你打坐作什么?”

道一说:“打坐求成佛”。

怀让禅师回答:“那我磨砖作镜。”

道一奇怪地问:“磨砖岂能成镜?”

怀让禅师马上启发他说:“坐禅又岂能成佛?”

道一豁然省悟,向怀让禅师求法说:“如何才能成佛?”

怀让禅师进一步启发他说:“牛车陷在淤泥中不能动时,是打牛呢?还是打车?”

道一回答:“打车无用,只用打牛让它奋力前进才能冲出泥沼。”

怀让禅师开示:“修行同样如此,不是拘身而是修心,解脱只能靠明心见性,以不生不灭的真心为本修因,决定以因同果,才能成就不生不灭,福慧两足尊的佛果,并不是靠打坐制身。”

道一言下大悟,表述自己的悟境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真道,平常心是。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

神秀呈心偈是如来禅修法,惠能得法偈是祖师禅修法。如来禅以安那般那入手,都摄六根,侧重息法,目的是断惑证真,是三学六度转识成智的禅法。祖师禅目的是明心见性,一超直入如来地,是即心成佛的禅法。

神秀偈是转识成智的修法,惠能偈是即心成佛的修法。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感性认识,第六意识是理性的认识,第七意识末那识是悟性认识,第八阿赖耶识是自性认识。神秀偈是从第六意识上起修,从闻思修上起修,所以是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六祖偈是从第八阿赖耶识即自性认识上起修,从悟证心的本体上起修,所以是即心成智。

秀大师偈是相对的境界,有染与净,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的对立。能大师偈“本来无一物”指的是通过直观真心本体的方法所达到的一种超名言,绝对立,泯时空的顿悟成就最澄明的境界。

黄檗希运禅师在《传心法要》中说:“为有贪瞋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佛说种种法,为了种种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宗门下“离四句,绝百非”。

比如参禅,祖师指着一朵花问学人:“这是什么?”

回答:“一朵花。”

祖师便打他一棒,因为花本无名,是人们安立上去的,是增益谤,谤即过失。你回答是花,心就执著花的相上了,着相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取舍,有取舍就有造业,造业就轮回。

下次祖师再指花问:“是什么?”

回答:“不是花。”

祖师又打他一棒,是减损谤。因为花虽是人所命名,但已约定俗成,已成一法。今说不是花,是破一法,是落入顽空,内守幽闲。

第三次再参时回答:“也是花也不是花”。

又遭一棒。回答是又不是,自相矛盾,是相违谤。

再参,学人怕开口又错,所以回答:“非是花,非不是花。”

这是不定,是开玩笑,叫戏论谤,又挨一棒子。

可见,我们的语言是相对的,有局限性,人们用语言能表达的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不外乎四种:(1)是的,肯定;(2)不是的,否定;(3)又是又不是,矛盾;(4)非是非不是,不定。

真的没有别的方法了吗?有,这就是禅宗的教学方法,禅宗教人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教人要洗掉常识上的认识,也就是不要人们从意识上去认识,而是从心的本性上去体悟。用悟性认识和自性认识悟证诸法实相后,一切因缘所生法,都成为自性之妙有,所谓离一切相(即实相无相),即一切法(即实相无不相)。

苏轼曾作了三首诗表达他对六祖禅法的体悟。

第一首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二首说: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

到得原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第三首诗: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明日如何举示人?

这一体悟与一位禅师的上堂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坛经》实际上就是阐述六祖本人修行和开悟的经验,以及指导弟子开悟的方法。六祖以后几乎所有的禅宗祖师都是根据六祖所说的《坛经》而开悟自性,证得法身慧命的。而《坛经》的思想体系大多数都是祖师在四会隐居十五载悟后起修时期形成的。

唐宋以后,佛教各宗大都衰微,唯有禅宗盛行,禅宗几乎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这一切都拜六祖智慧所赐,所以中华文明史上最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都对六祖崇敬有加。比如苏轼礼六祖真身时作《南华寺》诗: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

饮水即自知,指月无复弦。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

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而禅宗的精髓是般若。能大师的祖师禅法是直证实相般若,所以禅门不可以言说表示,所谓不许你开口,开口便错;不许你动念,动念即乖。因为一切的言语思维都是不离情见,而实相理体超出情见之外。

实相般若是禅的本体,是无所得的根本智,就是涅槃妙心,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是法界体性智,就是内在生命的本源和原动力。

观照般若是禅的妙用,是无尽得的后得智,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就是万事万物的各种变化现象,就是内在生命的各种流露。

神秀呈心偈和惠能得法偈既有不同,又有联系。从表面看,秀偈与能偈是相对立的,实际上,他们共同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完整的修学方法。

六祖的偈子让我们当下承当,回归到自性本地风光;秀禅师偈教我们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秀偈如金字塔的塔基,能偈如塔尖。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先要渐修,后能顿悟,先修一段如来禅,方参祖师禅。

北宗南宗不可偏废,顿悟还得从渐修入手,量度而后质变。能偈是“高高山顶立”,秀偈是“深深海底行”。能偈是“实际理地不受一尘”,秀偈是“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北宗实为下手方便,南宗实为向上功夫。所以两位祖师并无争论,只是门下有顿渐之争。故《坛经·渐顿品第八》中,神秀禅师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

所以我们在修持六祖禅法时要圆融秀偈与能偈,知其是体与用、悟与修、定与慧、知与行的圆融统一。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

从业感缘起与因果来说,今生的顿悟来源于前世及多世的渐修,所以六祖说:“法即无顿渐,人根有利钝。”莲池大师说:“开悟的人要有三朝天子福,七世状元才。”玄觉禅师悟后也说:“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三、无念、无相、无住———六祖的认识论

六祖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为猎人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一日,六祖又见动物为诱饵所惑,被夹住了,祖师心生悲悯,将动物放走后,不禁想起五祖开示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镇周围都是森林,森林里有很多猴子,小镇上的人以捕捉猴子卖给马戏团为生。他们在林中猴子必经的路上放一个木箱子,木箱周围都封闭,唯有上面开一个小洞,刚够猴子的前爪伸入,箱中放入猴子喜欢吃的花生、坚果。猴子蹦蹦跳跳来了,看到木箱好奇地去看,发现有食物就伸前爪去拿,但是拿了食物后,前爪拔不出来了。人走过来,猴子也不肯放下到手的食物去逃跑,就被人捉住了。

我们会讥笑猴子为了一口食物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世间也有很多人放不下已有的名利地位而烦恼痛苦,流转生死,所以要看破放下方能自由自在。六祖悟到:“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如何实践呢?

六祖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六祖的认识论,也是六祖禅法的核心。

“念”就是认识的主体,无念就是教我们在认识的主体上不要起执著。“相”就是认识的客体,无相就是教我们对认识的对象不要起执著。“住”就是执著于一点,无住就是教我们对任何主客观之境都不要起执著,即在能缘和所缘上都不要执著。

“无念为宗”的无念,并不是百物不思,心中一片死寂,它的真正含义是心不染境,就是心不执著任何一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养成的贪执习惯太深太重,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不是执著于这,就是执著于那,总之,中间没有一个不执著的时候。要做到无念为宗,就要有观照般若的修持,内心常生智慧,不为外境所迷。所以六祖说:“何名无念?知一切法(不舍)心不染着(不取),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不舍),亦不着一切处(不取)。”

六祖说:“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起念,还念真如自性。“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我们在接触外界时,既不要执著于六尘,不要在六尘上起好恶美丑等主观分别心;又不要执著于六识,不要在六识上起贪爱、嫌恶等心理活动。

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是被我们认识的客观世界。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识,是我们能进行认识的主观心灵,即认识的主体。我们在六尘、六识上不起主观价值判断和分别取舍,就是实践《金刚经》所说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念为宗的修证有两个层次。一是除去邪念、杂念,保持正念。也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功夫。二是“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正念依邪念、妄念而存在,若把邪念连根拔掉了,正念也就消融了,虽常在正念中而不需刻意保持。对立面消失了,它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就是大圆镜智,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说:“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若遍计妄执,就不知相原是妄,若转识成智,则悟全相即性,随缘起用,一切法皆是佛法。三祖所谓“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众生是于相而取相,住相,看物住于物相,看心住于心,看净住于净。取相住相,障碍自性光明。

我们在修行当中遇善恶境界,心中要无着,好事坏事都是缘,缘聚则有,缘散则无,缘生缘灭,不必烦恼。碰到所有善恶境,心都不要染着在上面,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无论别人是赞叹我还是诽谤我,心都不着在上面,心无挂碍。

外面的境界相相同,但我们在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下看同样的境界感受就不同。如南宋词人蒋捷作一首词《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鸿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黄檗希运禅师说:“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

《金刚经》开示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以我们要体悟六祖所开示的“无相为体”“愚人修境不修心,智者修心不修境。”

“无住为本”就是用智慧觉照一切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于一切境界不执著,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真心,一念回光返照就是圆成佛道。对外在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要抗拒境界,因为一切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

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如果能永远宽恕众生,我们的心境就会一天天祥和。倘若动一念去排斥,伤害别人,就等于伤害了自己的慈悲,而失去了寂静安祥。对别人起瞋心,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就已经遭到染污了,所以永远要保持慈悲喜舍的心念。“常乐柔和忍辱法,常住慈悲喜舍中”。因为一切生命的浮沉,一切生活的苦乐,全在一念之间。所以在念头上用功夫,人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不必过着烦恼痛苦的生活。只要回光返照,运用佛法的智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

面对生活中的创伤和挫折,不要挣扎,痛苦该来的终究跑不掉,因果律就是如此。因此,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用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当下,运用六祖的智慧“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保持现前一念清净心。

《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意思是不要受六根的束缚,不要受六尘的诱惑,对外境不拒不留,内心如如不动。内不受欲望驱使,外不受境界干扰,就能见性成佛道。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