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一)出离心

《三主要道略讲》 by 大愿法师

2016-5-19 17:48

  接下来第三、四、五颂就是讲出离心。第三颂就是讲我们要修出离心的原因。第四颂就是讲怎样才能够生起出离心来,就是真正能够生起出离心的方法。第五颂就是讲我们真正生起出离心的标准,是什么标准能够证明我们已经真正生起了出离心呢?

  无出离心无息灭,希求有海乐果法,

  因贪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

  没有出离心就不能够息灭对轮回之乐的贪求,所以说“无出离心无息灭”。

  “希求有海乐果法”,因为没有出离心,所以他就不会停止对三界快乐的希求。追求三界的快乐,比方说追求天上的天堂享福之乐,比方说追求人世间的大富大贵的快乐,对于世间的情感的执著等等,他对于这些世间三界里面的有海的乐果都还会起希求心。

  “因贪有乐缚众生”,因为贪著这个三有,就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贪著于这个三界的快乐,所以三界之乐就把众生绑架在三界里面,受六道轮回,难以出离轮回,所以“因贪有乐缚众生”。

  “故先寻求出离心”,所以我们首先要有出离心,这个是我们真正修佛法的基础,没有出离心,不管你修什么都不会成为佛法。你口里说,我在念佛,我在打坐禅修,我在持咒,我在修大圆满、大手印,但是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生起的话,那些都是轮回之法,都不会成为佛法。

  并不是说你表面在诵佛经你修的就是佛法,不是的。只要你没有出离心,表面看起来是佛法,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个佛法的表相,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还是会成为轮回的因。因为你诵这些佛经只是求三有的快乐。

  所以我们要求解脱,首先要能够成就清净的出离心,也就是说要能够断一切执著。这个偈颂其实就是开示我们要能够断一切的执著,也就是看我们生命的重心是什么?

  有些人生命的重心是事业的成就,他认为,我如果世间事业成就了,我这个生命就有价值,所以他生命的重心就是事业成就。

  还有一些人会执著于感情,他认为琴瑟和鸣,只要感情好就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很留恋这个,这个是他生命的重心,他最关注这个,最执著这个。

  还有一些会执著禅定之乐,他执著于四禅八定之乐,他也会投生到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享受天乐,但是还是不能够超出三界。

  所以无论我们执著于什么,执著这个东西都会把我们绑住,都会让我们痛苦。我们执著于财富,当我们事业不顺利的时候,财富耗散的时候,我们会痛不欲生,我们的世界就会坍塌。我们执著于情感,情感变化的时候,婚姻有变故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坍塌。

  所以很多人学佛法是表面地学佛法,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真正的出离心,他生命的重心不是一心一意求解脱,他生命的重心还是在追求事业的成就、追求感情生活的圆满,所以他学佛只是好像穿一件衣服一样,一切都太平的时候,一切都顺利的时候,他也烧香,他也拜佛,他也念经。但是一旦遇到大的不顺利、大的挫折、大的障碍的时候,他学的那些佛法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都跑到爪哇国去了,不晓得运用了,他就惊慌失措,就痛不欲生。他不懂得运用佛法,他的贪瞋痴就原形毕露了。

  这样不是真正的学佛。为什么?因为佛法的智慧并没有融入到他的生命。他只是表面地学佛法,好像在外面加了一件佛法的衣服一样,加了一件佛法的外套,一旦遇到障碍,这个外套就扔掉,他就不晓得用了,因为佛法的智慧没有融入到他的心,他生命的重心不是真正地求解脱。这样是没有出离心,这样不是真正的与佛法相应,不管你去学什么你都难以成就,所以这个出离心非常重要。

  出离心的本质其实就是让我们放下对于一切的执著而真正地求解脱,以解脱作为我们生命的重心,这样是真正的有出离心。

  我们也说一个例子好了。

  有夫妻两个,很年轻的时候就皈依三宝了,两个人都非常精进地念阿弥陀佛,专修净土,专念阿弥陀佛,修得非常清净也非常好。他们也很护法,也护持三宝,也非常好,非常虔诚。夫妻两个也非常恩爱,感情也很好。两个就天天都一起念佛,这样修了几十年。

  后来年纪大了,丈夫就生病了,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他还有正念,还能够提起正念来,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但是因为夫妻关系一直很恩爱,虽然平时一直在念佛,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对感情的执著。所以他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太太忍不住就很悲伤,就痛哭流涕,不能够保持正念去念阿弥陀佛了。

  这个先生本来一开始还能够有正念,听到太太这么嚎啕大哭,痛不欲生,就勾起了他内心深处那个情执。对于情感的执著,本来都很淡了,一直在内心深处,就把它勾起来了。他突然要临命终时那一刹那,他起那个念头就没有起对,突然一下子就对夫妻的感情生起一念留恋的心。

  要知道临终一念是特别重要的,他临终这一念没有保持正念,开始生起留恋夫妻感情,这个力量就很大,然后怎么样?他马上就转生了,这里面气断了命终了,马上他就转生了,转生做什么?转生做一条小虫子,很小的一条虫子,因为他留恋他的太太,所以这条虫子就马上转生,生到太太这个鼻腔里面去了。

  这个太太还在哭,他的先生走了,她不记得念佛,还在哭。那一边派家里面的人去寺院请法师过来,赶快来助念,这里面她自己不记得念佛,一直哭,鼻涕眼泪横流,一边哭一边流鼻涕,突然觉得鼻子上面怎么这么痒呀?擤鼻涕,刚刚擤出来那个鼻涕,发现鼻涕里有一条虫子,然后很生气,准备一脚踩死这个虫子。

  刚好那个法师也来了,马上就叫住她说:“你千万不要踩死这个虫子,这个虫子就是你正在哭的先生,你先生因为给你这样子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执,已经转生为一条虫子,所以你其实是障碍了他了,你要好好地转过心来念阿弥陀佛。”

  法师也为这条虫子说法,这条虫子也能够迅速地脱离这个畜生之身,这条虫子死掉了,但是当然以虫子的身要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很困难了。但是他因为也有修行的功夫的缘故,所以脱离虫子的畜生道身,也能够投生到天道之中。但是其实就已经很可惜了,所以其实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留恋和执著,留恋和执著和贪著,都会把我们绑架在三界里面,不能出离。

  所以“因贪有乐缚众生,故先寻求出离心”。所以其实这个很重要。后面讲正见的那些法对我们现在来说,除了根机特别好的人之外,现在对我们大家都还不是最重要,为什么?因为我们其实是达不到了,修那个空性智慧,你还不一定听得懂,不要说去修了。

  前面的法对我们就特别重要,因为我们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修什么法都是假的,都是假说你在修佛法。因为你基础没有,没有出离心,没有真正地破执著。所以佛陀说过,一切佛法就是三个字——不执著,佛法的智慧就是不执著的智慧。

  你执著于什么,你执著的东西就会绑住你,就会把你绑架在三界里面,终有一天它会让你痛不欲生,会让你的心活在地狱里面。你执著于感情,婚姻破裂的时候,你的心就掉到地狱里面去了;你执著于事业,你事业失败的时候,你的心也会掉到地狱里面去,所以要破掉执著。

  因此佛陀说过,凡夫跟佛陀之间只有一个执著的距离。我们能够破除执著,就与佛陀无二无别。如何去破除执著?就是要能够生起出离心来,真正地求解脱。

  我们知道了要求解脱的原因了。再看第四颂,就是怎么样才能真正成就出离心呢?前面讲我们要成就出离心的原因,接下来就是讲真正生起出离心的方法。方法就是四个:

  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这个是生起出离心的方法。我们要出离,怎么出离呢?首先是不要贪著于今生今世的快乐,更进一步,我们对哪一生哪一世的快乐也不要贪求,这样是真正的有出离心。

  怎样才能够消除对今生今世快乐的贪求呢?就是两个方法:“暇满难得寿无常,串习能除此生欲。”

  首先是暇满难得。我们这个人身很难得,我们得到这么一个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几率是非常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小到我们拿起一把黄豆撒在墙上,很多次以后可能偶然有一粒黄豆会粘在这个墙上,这个几率很小啊。

  同样的,我们在无量的轮回里面,要得到人的身体,这么一个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几率就大概像把黄豆撒在墙上能够粘住,这么小的几率。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三恶道之中,很少很少的时间我们才能够得到人身。

  佛陀又打了个比方,说三界牢狱。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里面,就好像在一个大的监狱里面。假设一个人判了一百年徒刑,被关了五十年以后,得到一个放风的机会,能够把他暂时放出去,给他半天的时间放放风。那这半天他会不会珍惜呢?当然是无比珍惜,对不对?这个半天要赶快做一些好事、做一些善事来忏悔罪业,希望能够减刑、能够出去。所以他会很珍惜这半天放风的时间,对不对?

  同样的,我们得到这个暇满人身,也是在无量劫的六道轮回这个牢狱里面,三界这个监狱里面。我们得到人身的时间非常短,“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的寿命很短暂,在地狱道里面的时间很长,所以我们要能够珍惜这个短暂的人生,好好地来修福修慧。就好像放风的机会一样,赶紧趁这个机会修好了,我们能够出离这个监狱。

  所以要这样来珍惜,暇满难得啊。

  我们前面知道这个暇满难得,这个人身难得,胜过摩尼宝。摩尼宝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佛教里面讲摩尼宝,这个“摩尼”就是如意的意思,也称为如意宝,就是你得到这个如意宝珠以后,你向它求什么,它就能够变现什么——你向它求财富,它能够变现出财富来,你向它求宫殿,能够变现出宫殿来,所求如意。

  摩尼宝是怎么来的呢?大鹏金翅鸟专门是吃这个龙,龙是有火毒的,所以金翅鸟一辈子吃了很多的龙,要死的时候,龙毒在体内发起来,就好像火烧一样。金翅鸟很厉害,它要死的时候不是往下掉,它是往上飞,它拼命地向着太阳的方向,一直往上飞往上飞,向太阳靠近,体内的龙毒就烧起来了,整个烧成一个大火球,它这个心不会烧坏,它会形成一个宝珠掉到海里面去。

  有福报的龙王就会把这个宝珠含在口里面,这个叫“骊龙颌下珠”,就是这样子了。如果转轮圣王出现于世的时候,或者有大福报的修行人出现于世的时候,龙王会把这个宝珠献给他,得到以后用咒来把它放在宝幢的顶上,然后来净化七次,你向它求什么,它就能够变现什么。

  虽然有这样珍贵的珍宝,摩尼宝,但是我们这个人身比它还更珍贵。为什么?摩尼宝,你向它求财富得财富,求黄金得黄金,求宫殿得宫殿,但是你要向它求解脱你不能得到。我们得到这么一个人身,我们用来求解脱我们能够成就,我们乃至于可以成佛。

  你看历代有那么多大修行者,我们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他不认识字,但是闻到《金刚经》以后,他深层的生命的发展方向就确定了,他就一心一意求解脱。他到黄梅只是去了八个月就开悟了,就得到祖师衣钵了。所以我们要向六祖大师学习,成为一个见性成佛的光辉的典范。

  这样是得到人身以后,我们要把生命的价值最大化,那就是要真正地超出轮回,要能够利益无量众生,所以说生命价值最大化的方法就是修“暇满难得”,要来修佛法。

  “寿无常”。人身这么珍贵,如果我们寿命很长那也还好一点,我们可以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来修。但是很可惜,人命在呼吸间,随时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身可能会失去,所以我们要马上就修佛法。

  所以是层层递进,首先是“暇满难得”,让它价值最大化,就是要修佛法;我们还要有紧迫感,就是“寿无常”。这样两个法能够修,我们对于今生今世的贪著就能够消除了,出离心就能够初步地生起来了。

  还有一些人虽然修佛法,但是还会用来贪求后世的人天的安乐,还是希望享天福等等。

  怎样去对治、怎样去消除呢?就要修“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业果不虚”这是第三个法。业力因果是非常微细的,而且业增长广大,所以如果我们有一丝一毫的恶业没有消,一丝一毫的执著没有放下,这个微细的执著在轮回的时候都会增长,都会让我们又堕到三恶道里面去。而且六道轮回是痛苦的,你就算第二生能够享天福,天福享尽了还是要堕落,所以对于后世的快乐也不能贪著,也不能留恋。

  这个佛经里面也有比方,大家都应该听过那个难陀的故事。佛陀有一个弟弟就是难陀,难陀的太太孙陀莉非常漂亮,他对于妻子的美色很留恋,不愿意出离。佛陀用善巧方便把他引到寺院去出家,但是他还是没有真正生起道心来,佛陀就引他去看天堂、去看地狱,他才真正地生起出离心。这个故事大家听说过,我们就不展开来说了。

  这个就能够说明我们要消除对后世快乐的贪著和留恋。

  所以这四类法叫做四共同前行,是修一切法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能够真正生起出离心,这四个法是能够让我们生起出离心的方法。

  第五个颂就是讲生起出离心的标准。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这个是讲我们真正地生起出离心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真正地生起出离心以后,对于轮回里面一切的盛事,就是一切世间人很羡慕的、很快乐的、很盛大的事情,他一点羡慕的心都没有,一点留恋的心都没有,一点贪求的心都没有,所以“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对于轮回里面一切兴盛的事情,心里面一丝一毫的羡慕的心、希求的心、贪求的心都没有了。他“昼夜唯求解脱心”,日日夜夜都非常精进,一心一意求解脱,这样是真正地生起了出离心,这样是有了出离心的证量,这个是很重要的。

  如果对于轮回里面的快乐,你还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心,你就还是会入轮回。我们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什么意思?就是说深山里面禅堂里面,如果没有打坐的那些禅和子,那些出家法师,那么“朝中无宰相”。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今生今世能够做宰相有大福报的人,他往往前生都是在精进修行禅定打坐,但是他看到那些轮回的盛事,突然之间没有保持正念,这个念头偏差了一点点,所以第二生不能解脱,就生到大富大贵之家了。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曾经有一位禅师修学很好,禅定功夫也很高。但是偶然有一天,他应功德主的邀请,入城去说法应供,刚好就看到有一个中了状元的人在骑马,然后整个城市万人空巷来看中状元的人骑马巡游。

  这个老禅师看到以后,突然之间起了一念羡慕的心,当天晚上回到寺院就涅槃了,转生到一个富贵之家,第二生就做一个大学士。这都是因为一念之差,所以其实都是说明什么?说明还没有真正达到出离心的证量。虽然他有禅定力,但是出离心都没有修圆满,所以一定要达到“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还有一位修行人,他在山洞里面一个人闭关精进修行,但是洞门口有一棵山楂树,山楂树有刺,他的衣服本来就没有人供养,在高山上面山洞里面修行,所以出出入入,他出去要去取柴打水,所以衣服总是给山楂树枝的刺挂住了,本来就是破衣服,每一次就挂烂了,挂成一些布条条,很破烂。

  他有时候一开始就起了念头说:“我要找个时间把那棵树砍掉,不要挂坏我的衣服了。”这个念头就是不正念,为什么?因为你没有一心一意去修行,所以他马上就提起正念来说:“我哪里有空去管这些呀?我就应该一心一意求解脱。”然后就不管它。后来他成就了,不需要从洞里面走出来,直接从空中飞出去飞进来,到那个时候那棵山楂树还在那个地方,还没有被砍掉。这样是激励我们修出离心的证量和榜样。

  这个第三、四、五颂是讲出离心。因为时间关系,后面我们略讲一下。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