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现场互动

《禅与中国文化》 by 大愿法师

2016-7-7 19:24

  听众:我是来自宝鸡法门寺,我在法门寺佛学院讲过“百善孝为先”,我请教一下师父,禅与人间佛教的关系是什么?

  大愿法师:禅其实是超越今古的,禅与人间佛教的关系应该说可以成为人间佛教的精髓。因为我们在人间要觉醒,在人间的一切行为,一切语言都离不开禅。所以像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诞生在人间,教化在人间,成佛在人间,涅槃也在人间,那实际上他所实践的也就是禅的智慧。比如说《金刚经》,《金刚经》的发起序,是以释迦牟尼佛入城、乞食、托钵,回来后洗足已,敷座而坐,他以这种无言的行为来传递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修一切善法,在行为之中当下就是禅的智慧,谢谢。

  听众:请问大愿法师,现在很多人也在修禅,也有很多人在学净土,想请大愿法师开示,禅与净土如何有机地结合?

  大愿法师:禅的修行是在法性上来修,净土的修行是在法相上来修。佛法所有的根源,所有的修法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无非是四个字、两个法门,也就是法性、法相。法性是成就佛的心,法相是成就清净的佛的身语意,或者我们又可以把她归纳为六个字,也就是明白心和清净心。以禅来成就明白心,以净土来成就清净心。或者又用另外六个字来说就是无我律和因果律,法性上来说是无我律,法相上来说是因果律。法性上来说是我们体悟真心本觉的智慧,我们的本源智慧,每个生命本源的存在,这种本觉智慧我们称之为禅,从这个角度称之为无我律。净土通过具足信、愿、行,持念阿弥陀佛来成就清净的身语意,成就清净心,实际上是相通的。《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成就清净心,诸法实相现前了,也就是明心见性了。所以其实禅和净土是两大殊胜的法门,殊途而同归,都让我们圆满成佛。

  听众:大愿法师您好,我有很多问题,这个可能和禅定有点距离,就是人在活着的时候,他已经证了阿罗汉果了,命终舍报之后,他已经没有什么业力可以限制他了,会去哪里呢?

  大愿法师:这个很简单,在五净居天。我们知道小乘或者南传佛教的修行法,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在修上去以后,比如说二果他七次往返于人间天上,那么他在天上在哪里呢?就在五净居天。乃至于三果、四果,四果阿罗汉灰身灭智以后他去了哪里呢?在五净居天,这个《地藏经》上就有。听众:通过禅定能不能够消业障?不用念头,通过自己禅定开悟以后,能够消以前的业吗?

  大愿法师:内不动心名禅,外不著相名定,必定消业,当下消业。

  听众:尊敬的大愿法师,六祖大师曾经讲无念为宗,《金刚经》里面又讲“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念,怎么样护念护到无念,请大师开示。

  大愿法师: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个其实是《金刚经》全经的纲要,全经的核心。如何善护念、善付嘱呢?其实你首先要明白“如来”两个字,“如来”本质是什么?是指我们的自性佛,我们人人内心本具的,我们生命本觉的那种智慧一直会提醒我们,这个是善护念。像《大乘起信论》上面就说,我们的佛性种子如何开发出来呢?由真如熏无明,比方说我们无论是念佛号也好,外在的因触发我们内在的智慧也好,都是一种真如熏无明的过程,然后就将它转变为融入到真如性海之中来,所以“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本有是我们的本体,不觉本无,因为它是后来起的客尘,因此我们以内在的觉照,内在的这种本觉智慧所起的妙用提起正念来,保持觉照就是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听众:大愿法师您好,我们学佛已经学了很长时间,但是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哪颗心是禅呢?我们还没搞清楚,因为在生活当中,我们的行为和语言,还有我们的动作,或者走路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的心不是活在当下,有时候我们的念头没有平衡我们自己的心念,我们在修行当中该怎么修才能觉醒圆满?我很想知道这个问题,请大愿法师给我们开示。

  大愿法师:其实很简单啊,刚才你已经能够觉察到我在走路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在日常生活的时候我的心不能够活在当下,这就已经是一种觉醒了,可怕的是我不能活在当下我还不知道,所以这个就是迈出了觉醒的第一步。你能够有这样的觉醒的心的时候,你就马上把阿弥陀佛提起来,阿弥陀佛提起来的时候我们当下就在佛法界,当下在佛法界你就是在禅净双修,因为佛的心就是禅,你在念阿弥陀佛,你当下的心就是阿弥陀佛,那当然就是禅,其实禅也是净,所以禅净圆融啊。

  听众:师父,当我们有妄念的时候,再提起阿弥陀佛会不会是头上安头呢?

  大愿法师:那你认为怎么样才不是头上安头呢?

  听众:就是大愿师父说禅修禅修,我觉得禅的话应该是对每个当下知道、知道再知道,知道的时候也是知道,提起阿弥陀佛也知道。

  大愿法师:对,提起阿弥陀佛也是知道的一种方式,也是当下切断妄念,因为我们能够念阿弥陀佛的心,这个就是始觉,我们所念的阿弥陀佛本质上就是我们的本觉智慧,一定要明白。所以我们以始觉来念本觉,当下我们就在禅之中。

  听众:大愿师父您好,从去年开始,珠海的佛弟子一直在祈请师父来珠海开示,几番周折,今天终于听到了师父的法音,这是我们珠海众生的福报,非常感恩师父为我们开示。珠海的佛弟子不少,而修净土的居多,因此这里面我替大家问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在《阿弥陀经》上说,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那么蕅益大师又说只要信愿具足一定能够往生,同时也是十念必生,四十八愿里面第十八愿,在这里面,大家对于这些问题不能把它融通在一起来进行理解,希望师父能给大家作一个圆通的开示。

  大愿法师:我要先问一下你是怎么领悟的?

  听众:蕅益大师说能否往生在信愿之有无,品位的高低在于行持念佛的功夫,我们想如果往生的话,要说往生就往生,我们依据阿弥陀佛的十八愿,十念必生,我想如果我们临终前只要具足正念,不失正念,即使达不到一心不乱,我想肯定也能够往生,但是我们临终能够不失正念,要做到这点很难,要平时的功夫才能保证在临终不失正念,因此我想我们在平时的行持上还是应该朝着一心不乱的方向去努力,同时具足信愿,在一切念佛的行持都是在信愿的行持下,菩提心的摄受下来念佛,可能能够往生,往生的品位可能会更高,这是我的认识。

  大愿法师:这个当然是对我们真正想解脱,修净土的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佛说阿弥陀经》里面讲,我们要能够一心不乱,一日乃至于七日能够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家很关注,我们现在似乎看起来很难达到一心不乱,那到底往生有没有把握呢?所以都有这么一种困惑,其实刚刚您的回答已经是非常好了,我们还是从总纲上来说好了。

  任何法门都离不开见、行、果。从见地上来说,信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信要信到什么程度,其实在《弥陀要解》里面已经说过,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我们这种深信是关键。但是我们也不用从理论上面来讲那么多很深的名相,我们且说最通俗的大白话好了。我们真正的信是信什么?信阿弥陀佛其实就是我的真心,我的本体,就是我的本觉智慧;我们所念的阿弥陀佛就是在念自己的心,能念阿弥陀佛的心就是始觉的智慧,所以以始觉的智慧来念本觉的理体;乃至于一念,我只要念了,那就是种下一个种子了,种子不管长得快长得慢,它必定会发芽,会长高,会长大,所以我们必定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们已经种下了一颗金刚种子,我们已经从这个无明的壳里面绽放出一线的绿芽,所以这个是关键,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已经有一个种子以后,我们还需要让它有土壤。如果我把一个黄豆的种子,种下以后发芽了,但是我把它放在水泥地上,你放它百年千年它也长不大啊,甚至于会渐渐枯萎。同样的,土壤很重要,土壤其实是什么?我们时时刻刻能够护持正念,能够常在正念之中,当然能够时刻提起这一句阿弥陀佛来,这个是关键,这是从行持上来说。

  行持还有一个要点是什么?我们讲个例子好了。你看中国净土宗的初祖庐山东林慧远法师,他结过白莲社,白莲社123人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现在我们往生的人少了很多呢?是不是就一般人所说的,现在末法时期人的根机很劣,所以难以成就,是这样吗?不是。原因是我们现在没有完整地克隆慧远法师的做法,慧远法师怎么修的?如果你看看慧远法师往生的传记,看看《净土圣贤录》你可以知道,慧远法师不像我们这样只是单纯地注重于持名念佛,他还会同时注重于观想念佛,或者观像念佛。庐山东林慧远法师当时最注重的是《观无量寿佛经》,在修净土十六观,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大家能够学习修净土十六观,为什么?因为净土十六观你修完的话,你才能够身和心同步转化。凡夫口念阿弥陀佛,能够净化的只是心的表层,心的深层那个黑暗的阴沟我们根本上看都没有看到,不要说把它清干净了!所以到临命终时,业识种子就翻腾起来障碍我们往生,我们难以保持正念,对不对?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单单是净化心的表层,还要净化心的最深处,也就是净化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

  还要净化什么?除了心的转化之外,还要有身的转化,身和心是互相影响的,所以我们现在的修行看很多的理论或者知识没有用,要真正地实修,要真正地能够解脱,能够超越轮回才是我们当下所需要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去记忆很多祖师大德的开示,然后又复述一遍,我们要讲的是真正当下能够用,能够实修的功夫,那应该是什么?就是通过净土十六观我们要来同时转化我们的身体。

  观想念佛的作用是什么?一方面是与净土相应,另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转化我们当下的身体。我们的身体由五大元素组成,就是地水火风空,那我们最容易转化的当然就是风大,所以佛教里面的一切法门都从风大开始。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教弟子们开悟,教弟子们证阿罗汉道,就是从觉知呼吸开始,就是从内观禅开始,所以风大的转化是很重要的;心息相依,转化了你的呼吸,就转化了你的心;反过来说,心浮气躁,你的呼吸很粗糙、很粗重,也就可见你的心很漂浮,所以从呼吸,从风大的转化开始。所以佛陀说有二甘露门,其中一个甘露门是什么?安般法门,安那般那,出息入息,所以实际修行就是从觉知呼吸开始。

  风大转了以后转什么?风大转化有很多方法,在南传佛教有内观禅,安般法门;在大乘显教,天台宗有六妙法门,摩诃止观等等都是从呼吸下手;还有金刚乘里面就有所谓的宝瓶气、中住气、九节佛风等等很多修气、修呼吸的方法,从这个地方开始。如果说我们专门念阿弥陀佛,我不想修其他,怎么办呢?照样可以,那你修净土十六观的时候,比方说修第一落日悬鼓观,转换的是什么?是火大。比方说我念阿弥陀佛,我吸气的时候念阿弥,呼气的时候念陀佛,绵绵密密这样持续不断,这也可以,有很多方法。

  还有一种,我们北京红螺山曾经有一种念佛的腔调,最后会有两个字不念,干什么?就是调呼吸,当然那个要展开来说就很微细了,且不说。

  然后就应该是转水大。我们身体里面水分的转变,净土十六观里面的第二观就是转化水大的方法。

  然后是转化火大,火大是我们能否转化的一个关键。火大就是指我们身体里面的能量,平时我们的能量百分之九十五都给妄念无明的马达消耗了,我们维持身体活着所需要的其实只有百分之五,绝大部分都白白地消耗掉了;而且不单单是白白消耗掉了,它一边消耗累积起来还会产生欲望,我们的能量流失了;向外看的时候不能保持觉知,这个能量就跑出去了,它由内向外流走了,由上向下流走了,累积起来它会变成欲望;所以我们一直在生死轮回,因此我们一直难以超出欲界,不要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欲界都难出,生到色界天都不容易,因此火大的转化是关键。所以说有妄念就没有光明,有光明就没有妄念。妄念真正彻底转化了,没有妄念起了,它是什么相?久而久之我们血会转过来,不会是红色,而是变成乳白色的浆。印度的禅宗祖师二十四祖师子尊者被国王砍断脑袋喷出来的是乳白色的浆,那表示他火大彻底转了。

  然后转地大,火大转了以后我们真正才有能量能够转地大。地大转化是不容易的。实际上来说,能够真正转地大,这个人无论修任何宗派都能成就。你看金刚乘的修大圆满法,他修到很高,他能最后化成一道虹光整个消失了,一点东西都没有留下来,那是什么?他彻底转化了,地大彻底转过来了,所以他全部转变为能量,一道彩虹是能量的呈现而已,消融于法界。功夫差一点的会留下一点点指甲和头发,那就表示没有彻底圆满地转过来。

  然后就应该是转空大。所以风大、水大、火大、地大、空大的转化是关键。那我能够给的建议就是如果是精力、时间都顾得过来的话,在持名念佛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于转心的同时要注重转身,也就是地水火风空的同步转化,方法就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我们也有讲《观无量寿经》,有这个学记可以参考。还有一个《大乘广五蕴论》,那上面也有很详尽的如何转五大的方法,都可行。这样的话,我们往生净土应该就是如观掌中的一个苹果一样,解脱就在手中,这样是真正行持的转化。

  真正能够如此地转化,当然我们得到的果位是非常高的,我们上品上生也是可以实现的,愿大家能够同生净土。

  听众:首先我代表珠海众多的居士感恩大愿法师不辞劳苦,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我们珠海的居士带来智慧的甘泉,谢谢大愿法师。因为大多数今天来参加的朋友可能对禅宗并不一定有很深入的了解,或者有很深的修行体验,我想请教大愿法师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意识形态,种种的思想非常地蓬勃,如何将禅这个活泼灵动,这么充满智慧的思想能够一步一步落实到我们生活当中去,真正使我们生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大愿法师:你这个问题作为最后圆满的问题倒是挺好的,事实上八个字,“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这是《华严》的教导,释迦如来初成佛道最初所演说的法——《华严经》,实际上在当下我们就可以用。我们人类的一切文化必须要落实在生活之中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落实在生活之中无非是什么?无非就是怎么想,怎么干,对不对?怎么看,怎么干。怎么看就是思维方式,怎么干就是行为方式。在思维方式上怎么看就是善用其心,善用其心你能够不断不断地去觉照,觉照内心的盲点,看到思维方式的局限,然后不断不断地就能提升,那就是善用其心了。

  举个例子,比如说《华严经》里面《净行品》,文殊师利菩萨对初信位的菩萨说法,教他们怎么修行。怎么修行?就是修心,修心的下手功夫是怎样呢?就是《净行品》上的141个偈子,“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一切无碍”等等。就是说你做任何行动的时候先转变你的心,你转变你的心的时候,当下很微小的一个行为,或者很平凡的一个凡夫的行为,当下就转为菩萨的行为,对不对?一个活在行为惰性里面的行为,当下就变成觉醒的行为,为什么?因为你的观念转了,所以你哪怕是爬一下楼梯,这个爬楼梯就是菩萨行,就是菩萨的修行方式,所以从观念的转变开始。

  把《净行品》141个偈颂熟练,在任何生活之中能够运用,我穿衣服的时候,当愿众生都能够得到正法的庇护等等,这个是善用其心,这个是智慧第一的大菩萨——文殊菩萨教导我们的修心的方法。比如说太太炒菜的时候想着不单单是炒菜,我要修菩提道地去炒菜,想着家里面的人吃了我的菜,我的心就在其中,我对家人的关爱就放在其中,我愿家人都能觉醒,不单单是吃到这个食物,而且能够尝到智慧的、正法的甘露法味,那当下这个心就变成菩萨的心了。所以虽然生活节奏很快,都要让我们的心跟得上我们的脚步,不要活在观念惰性里面,我们的心能够跟上我们脚步的时候,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越快,我们的智慧开发越快,对不对?

  所以其实不要老是说末法时期,我认为是正法时期。为什么?大家生活节奏很快,心只要跟得上,他解脱也能够很快,对不对?因此我们要充满自信,因为禅的智慧给我们充满真正的自信。

  行为方式的转变就是善待一切。对一切人都要善待,怎么善待?实际上很简单,菩萨的修行有两类:侧重于自利的是六度;侧重于利他的是四摄。六度四摄是菩萨的行为,禅就是觉醒的生活方式,就是菩萨的生活方式。菩萨是什么?菩提萨埵,觉悟的有情,觉悟的有情的生活方式称之为禅。所以怎么办呢?那就是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是指什么?布施摄怎么修?布施摄其实是这样修——

  布施是指放下,放下怎么用呢?是不是不干活了?那不是放下是放弃。现代的人,很多佛教一些用词就把它变质了,本怀就失去了。比如说随缘,大家认为随缘吧,那就随便吧,其实这哪里是随缘?随缘是很有智慧,能够敏锐地把握这个世界的变化,所以随顺因缘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变化,这个才是随缘,不是随便啊。

  还有说不要执著了,不要执著了就是算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不要执著是指什么?是指我不要活在观念的惰性和行为的惰性里面,我要把这个事情做得更成功、更圆满。每一个佛弟子在任何领域都应该成为最优秀的,这样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所以这个布施摄如何修呢?放下如何修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指要消除我们的控制欲,这是关键。最实在就是这一句话:消除控制欲。我们总喜欢控制一些东西,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是黑暗的,我们的心没有照亮,我们的生命没有安全感,所以总喜欢抓住一些东西。父亲希望控制儿子,所以要求他,你要学钢琴、你要学画画、你要学书法,我们中国人的小孩子真是可怜,不能做自己,只能做父母的影子,这是控制欲。公司的老板喜欢控制员工,你要干嘛、他要干嘛,不准乱动、不准乱说,这个是很落后的一种管理,不是这样的。

  控制会让大家都辛苦,为什么?你要盯着这么多员工,你一个脑袋要对付那么多脑袋,你筋疲力尽,大家也觉得不开心,没有谁喜欢受人控制,对不对?所以布施摄的修法是放下控制欲,大家都开心,是不是很容易?

  然后就是爱语摄。爱语摄就是能够从一个利他的角度出发,爱语不是老是说奉承话,反正不分青红皂白,只要哄他高兴就好,这个不是爱语,爱语是任何方式都行,只要是能够善巧方便引导对方觉醒,这样就可以了。

  其实,简单说四摄怎么修呢?四摄就是教我们做人的方法,就是我们要融入一个团体,我们要取得成功,那我们要懂得做人的方法,做人的方法就是四摄法。

  四摄法是什么?就是使人接受你、喜欢你、需要你、离不开你,就可以了。布施摄就是人要完整地接受你,跟你要和合,相信你、信任你,这是布施摄,你要消除你的我执,才能融入这个团体,这是布施摄。爱语摄就是不单单是接受你了,而且还喜欢你。利行摄就是离不开你,很多事情需要你帮助,很多人生困惑的时候、工作迷茫的时候,希望你能给他有智慧的见地,让他解除迷惘,开启内心的智慧,这个就是需要你。最终就是离不开你,就是同事,同事摄。所以为什么人老是觉得,我在一个团体里面觉得到处受人排挤,我怀才不遇,其实是人家一开始就没有接受你,你就急于展现你的才能,那不是很愚蠢的做法吗?所以让我们真正学习菩萨的教法,在当下能够善待一切,这样就是禅在生活之中的落实。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愿大家福慧增长。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