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二、佛教在各种文化发展和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中印文化交流开示》 by 大愿法师

2017-4-29 09:17

众所周知,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佛开创佛教。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在随后的六百多年间,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充分地碰撞和融合,最终在唐朝一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六祖坛经》为标志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佛教十大宗派各放异彩,中国佛教的繁荣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比如,充实了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使其演变成宋明理学,中国宋朝的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等儒家代表人物无不深受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明朝的王阳明开创“心学”更是受到禅宗思想的熏陶。儒家文化的发展与充实,使其成为持续影响中国主流社会的主流文化。同时,中国佛教也促使道教完成了从外丹学到内丹学的转型。

公元六世纪,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与日本的神道教信仰结合,形成了日本佛教。

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阿育王派僧团将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使佛教成为东南亚等地的主要的文化形态。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更是以佛教为国教。

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西藏与西藏苯教结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藏传佛教。

佛教的传播促进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佛教也因此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友谊的桥梁和人生共同信仰的价值取向。比如,中国佛教协会已故赵朴初会长倡议以中、日、韩三国共同信仰的佛教为纽带开展民间文化交流,成为黄金纽带,至今已举办13届,对于增强三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两国民间也可以考虑扩大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往来。回过头来,看佛教对印度文化的影响。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佛成佛传播佛教时,婆罗门教已是百弊丛生。佛教兴盛和延续千余年后,公元八世纪印度教兴起,又遭伊斯兰教徒破坏,至12世纪印度佛教基本灭亡(除克什米尔和孟加拉少数地区之外)。公元700-750年,商羯罗复兴婆罗门教吸收佛教和阇那教的教义,并结合印度民间信仰,形成了今天占主流的印度教。佛教为新婆罗门教的兴起输入了新鲜血液,使印度文明得以更新与延续。并且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发挥纽带作用。

首先是宗教方面的纽带作用。起源于西亚地区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吸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因后,成为西方宗教的典型代表。西方宗教的主要特征是一神教。神创造了宇宙万物以及人类,人类只有遵照神的律法,才能找到自己的光荣和满足。但人却成不了神,人神之间存在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而起源于东亚的道教与儒家思想,主要特征是无神教。认为并不存在一个能创造并主宰宇宙万物的神,宇宙万物的产生与运行都遵循最基本法则,即至高无上的“道”。人通过修行能成为体悟大道的圣人,实现天人合一。新婆罗门教吸收佛教和阇那教的教义。形成印度教。印度教既与西方宗教有相通之处,又与东方宗教有暗合之处。印度教认为有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之神即梵天,还有保护神毗湿奴,破坏神湿婆,承认有造物神这是与西方宗教相同之处。同时印度教认为宇宙的本体是“梵”,人通过修行,能够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而得到解脱。这是与东方宗教暗合之处。可见,西方宗教以神为本,东方宗教以人为本。佛教是为了帮助众生超越人生的生老病死苦觉悟成佛而创教的,文化内核与中国文化相通,因此容易为中华文明圈接受并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其次是哲学方面的纽带作用。西方哲学体系,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源头,强调对知识的理性追求,形成了自然哲学和民主政治,强调认识、探索自然,接近上帝,渴望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人类社会。东方哲学体系,以道家—儒家文化为源头,强调对“道”的直觉体悟,形成了修身哲学和伦理政治。道家渴望认识自我,体悟大道,儒家则追求构建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印度哲学体系,具有包容、汇通东西方哲学的特点,特别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文化被迫与西方文化“嫁接”,独立后,在吸收西方文化精髓基础上使民族文化更繁荣。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