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四、正释经文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by 大愿法师

2016-5-21 13:02

   

(一)初叙礼白仪

   我们看经文:【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这句就是说请法的礼仪,是大势至菩萨说《念佛圆通章》的请法的礼仪,后面也讲到了念佛三昧的传承,是从古十二如来得到传承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佛教界历来流传一句话叫做:“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读到《大佛顶首楞严经》能够让我们迅速地明心见性、开悟。心灵的自由就是解脱,烦恼的止息就是涅槃,生命的觉醒就是开悟,福德智慧的圆满就是成佛。

   而《大佛顶首楞严经》就是这样一部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地断人我执、断法我执、断尘沙惑、无明惑,悟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殊胜法宝;更为殊胜难得的是《大佛顶首楞严经》将修证的心要和盘托出,包括修行心理的分析,修行方法以及需要具足的条件的介绍,包括修证现象的指点,修行过程之中圣境与魔境的揭晓等等都一览无余,都和盘托出,是我们抱本修炼的指路明灯。

   在首楞严法会上,阿难尊者请求释迦如来指示一个入三摩地的殊胜方法,释迦牟尼佛就让当时在会的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都站起来将他们自己最初怎样来成阿罗汉,怎样来成菩萨,最初发心证入圆通、入三摩地的方法和修行的心要和盘托出,然后让阿难尊者以及与会的大众来选择。当时法会上报告证道心要的共有25位大菩萨、大阿罗汉,这个也就是《首楞严经》之中著名的二十五圣修证圆通。

   大势至法王子是第二十四个报告他的修行心得的,观世音菩萨是第二十五位报告他修证心得的。二十五圣证圆通其实就是从十八界和七大来悟入,十八界和七大悟入圆通就能够把释迦如来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包含在其中。首楞严法会上十方微尘数如来开示阿难:使你轮回六道生死的症结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而能够令你速证解脱、开显寂静妙常本觉真心的也是六根,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所以修行是在当下的身心起修,一定要在当下的六根上用工夫,在当下的身心上用功夫。

   释迦牟尼佛进一步开示说:为什么要说根不说尘呢?为什么要说舍识用根呢?来特意强调都摄六根而不说尘呢?是因为根尘同源,我们在凡夫的迷位执相以求的时候,好像有内外之分,六根属于内身,属于有情,六尘属于外境,属于无情,但是如果追本穷源,根尘本是一体,因为根尘同源,所以如果束缚那就同受束缚,如果解脱时,那么就同得解脱。六根解脱了当然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因此说根的时候,尘自然就在其中。

   为什么不说六识呢?因为识性无源,六根对六尘,因为凡夫心迷了,所以妄分根尘。按唯识的观点就是以见分来缘相分,这样就有了种种的差别相。因此六识其实只是对前尘的虚妄相想,并且来说,根托尘立,尘因根显。因为有六尘的境界相,才能够彰显六根了知的功能,这是根托尘立;因为有六根了知的功能才有六尘境界相的了别显现,这个是尘因根显。所以我们的妙真如性,我们的真心是透过眼根来看,称为见性;我们的真心透过耳根来听闻,称为闻性;真心透过身根来觉,透过意根来知,称为觉性和知性。所以见闻觉知的本源,见闻觉知之性就是我们真心的妙用。

   文殊菩萨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上说:“声无即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没有声音的时候,我们的闻性并没有灭;声音有的时候,声音起的时候,闻性也并没有新生出来;因为闻性是真常的,没有生灭的,我们的六根原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精明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所以临济义玄禅师就开示说:“有一无位真人,在汝等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个无位真人指的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如果把六根都收摄起来,不向外攀缘,不向外攀的话,当然根尘是相对的,尘既不缘,根就返流归一,六用不行,惟余一觉,一觉就是显出净念来了,也就是《念佛圆通章》上所说的净念相继,净念就是清净心。

   

   略说二十五圣修证圆通

   我们先略说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二十五圣其实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加上七大。

   先说从六尘证入。

   最先起来说的是由声尘而悟圆通的最初得度的五比丘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他们站起来说从声尘而证入圆通的心得,修行心要。

   第二是优波尼沙陀,是从色尘证入圆通。

   第三是香严童子是从香尘证入圆通。

   第四是药王、药上二位法王子,是从味尘证入圆通。

   第五是跋陀婆罗,过去生中在威音王佛时(他也是出家人,僧团的规矩是半月到浴室去沐浴),他入室沐浴的时候就因为触尘而悟入,是因触尘而证入圆通。

   第六就是摩诃迦叶等站起来说,他们是因为法尘而证入的。摩诃迦叶尊者站起来说,他过去劫中曾经得遇日月灯佛出现于世间,他过去劫中去亲近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以紫金敷佛形像,给

佛像贴金,感得世世相好庄严,身有金光。他是从法尘而证入,法尘既灭,微妙法性现前,故得开悟,能够明白如来藏心。

   再说从五根证入,六根里面把观世音菩萨的耳根证入圆通放在最后来说,可见耳根圆通非常殊胜,《首楞严经》里面先说其他的五根。

   首先是阿那律陀,也就是《弥陀经》上的阿(少+兔)楼驮,阿那律陀尊者是证得眼根圆通,他最初发心出家的时候常常贪睡,佛陀说法的时候他老在打瞌睡,佛陀就呵斥他说:“咄咄何为睡,螺

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陀听了以后就非常惭愧,发誓没有证道他一定不睡觉,所以七日七夜不眠不息,一直精进修行。佛陀劝他要行中道要休息一下他也不听,很精进去

用功夫,到后面就双目失明了,佛陀就悲悯他,教导他修一个三昧——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他因此而证得阿罗汉果位,所以他是证得眼根圆通。

   第二是周利槃陀伽证得鼻根圆通,反息循空。

   第三位是憍梵钵提证得舌根圆通。

   第四位是毕陵伽婆蹉证得身根圆通。

   第五位是须菩提证得意根圆通。

   然后又说了从六识而证入圆通。因为我们只讲《念佛圆通章》,所以那些我们都只是提一下带过去。

   从六识证入圆通首先是舍利弗尊者证得眼识圆通。

   第二是普贤菩萨证得耳识圆通,普贤菩萨说:我曾经为恒河沙数如来的法王子,证与佛等,我是因为观耳识而证圆通的。

   第三位是孙陀罗难陀证得鼻识圆通。

   第四位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证得舌识圆通。佛问圆通,我因舌识,说法无畏,销灭诸漏。富楼那尊者很善于说法,由观舌识而证圆通。

   第五位是优波离尊者证得身识圆通。

   第六位是大目犍连尊者证得意识圆通,转意识而证入如来藏性。

   再说从七大证入,地、水、火、风、空、根、识。

   首先是乌刍瑟摩,他是因为谛观火大而证圆通。他站起来说他以前修行的经历,说他以前有贪淫的习气,一直都心不能得定。久远劫前他得到空王佛的教导,专心作观,神光内凝化淫心成智慧火,因而得到火光三昧,由此而证圆通。

   第二位是持地菩萨观地大证圆通。持地菩萨过去久远劫中得到了普光如来和毗舍浮佛教诲,见到自己身中的微尘与组成世界的微尘是完全一致的,由观地大而证得圆通,所以号为持地菩萨。

   第三位是月光童子,恒河沙数劫前得到了水天佛的教诲,观水大而证圆通。

   第四位是琉璃光法王子,过去生中得到了无量声佛的教诲,观风大证圆通。

   第五位是虚空藏菩萨,观空大证圆通。

   第六位是弥勒菩萨,是观识大而证圆通。弥勒菩萨微尘数劫前在日月灯明佛座下出家,蒙佛教导唯心识定,观识大而证圆通。

   第七位就是大势至菩萨,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证得念佛圆通。

   地、水、火、风、空、根、识,本来根是在前面,为什么要把它放到后面来说呢?可见这个法门的重要。

   最后又说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

   我们读过《首楞严经》都会知道,后面请智慧第一的大菩萨文殊菩萨来选择,最适合于阿难尊者和大众修行的法是什么法门呢?文殊菩萨选的是观音菩萨耳根圆通,为什么他没有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呢?我们不是说这个念佛圆通最殊胜吗?

   其实是这样,因为文殊菩萨选择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是因为耳根圆通适合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从闻中入。”念佛圆通是属于整个法界的圆通,整个法界都最适合的,而且如果我们学下去学了这个念佛圆通我们就知道,念佛圆通其实可以包含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的修行方法。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我们后面会详细讲解,“以念佛心”这四个字,看你怎么断句。

   如果说“以念、佛心”,这个就是耳根圆通是的修法,这个是修念自佛的修法,就跟禅宗明心见性的方法一样;如果断句为“以、念佛心”,那这个就是持名念佛而证念佛三昧的方法;如果把念佛心三个字都断开,就是“以、念、佛、心”,这个就是念自他佛的方法。

   所以其实这个《念佛圆通章》很微妙,经文很短,但是其实持名念佛证念佛三昧的方法也在其中,观想念佛的方法也在其中,实相念佛证念佛三昧的方法也在其中,所以“以、念、佛、心”其实就是念佛念心,我们在后面会详细地讲解怎样来依照《念佛圆通章》成就念佛三昧。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无比的殊胜,而且适合于我们的根器。

   我们就把经题大约说了,也说了背景,就是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念佛圆通章》是二十五圣修证圆通里面其中的一章。

   我们再来解说。【大势至法王子。】

   《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就讲到净土十六观,十六观的第十一观主要就是大势至菩萨真身观。

   《观无量寿佛经》上说:“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这样就把大势至菩萨得名的因缘说得很圆满了。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

   可见大势至菩萨的智慧光明非常殊胜,只要见到菩萨的一毛孔光就等于见了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而且他的大威德力非常殊胜,能够令无量众生都能够脱离三途之苦。

   还有《思益经》上说:“投足处震动大千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又名得大势,以能成办一切所应作事故,得大势力也。”

   《悲华经》——《大悲白莲华经》上说:“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为次子,今在极乐,居弥陀左右,辅弼佛化,候补作佛。”

   也就是讲了过去无量生的一些本生故事。无量劫以前阿弥陀佛曾经作转轮圣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分别是这位转轮圣王的长子和次子,阿弥陀佛名为无量寿,化身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是有量的无量,也有示现涅槃的时候。阿弥陀佛示现涅槃以后,正法上半夜灭尽,下半夜观世音菩萨成佛,名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佛寿与正法也都无量。正法住世时大势至菩萨候补作佛,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正法于上半夜灭,大势至菩萨于下半夜成佛,名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这个都是经典之中介绍大势至菩萨。

   法王子。于法自在名为法王,从法化生,称之为子,所以名为法王子。我们能够在当下的身心之中成就像佛菩萨一样高贵的品质就名为法王子。佛菩萨的品质主要是智慧和慈悲,所以我们学佛其实就是在我们的身心之中来克隆佛菩萨的品质,成就智慧与慈悲。

   怎样来成就智慧呢?首先是要破除凡夫的所知障,要能够断见惑断思惑。佛法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智慧层面的,如果我们用大脑思维去累积很多知识,这样的知识累积并不会导致开悟。我们如果用一种执著心来学,那么一切的观念、思想都是过去心累积的,如果执著于知识反而会产生所知障。

   比如说有些人学佛以后,他还是用凡夫的妄心去分别,他就会很困惑,觉得经典之中佛所说互相矛盾。比如《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再看《观无量寿佛经》,上面又说我们要修净土十六观,要观相念佛,这个不是以色来见佛吗?《佛说阿弥陀经》又说要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日乃至七日,这个不是声求如来吗?《金刚经》说不能够色见声求,《观经》以修净土十六观以色见佛,或者《弥陀经》以声见佛,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并不是经典互相矛盾,而是凡夫的思维有局限,我们说一个最浅的例子好了。

   比如说有一辆车从北向南开,有一辆车从西向东开,在同一时间到达同一个十字路口,那这两台车会不会撞车?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有高架桥,你如果有思维局限就会觉得它会撞车了。其实就是说凡夫的思维的局限性,如果你一直用大脑思维是永远不会明白佛陀的密意。

   所以其实是要能够从一切已知的知识之中解脱出来,不要对所学的知识起执著,而要开启当下的、鲜活的、无穷无尽的生命的智慧。不要落入到任何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只要你落入到任何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那个就是知识,就不是智慧了。你要永远用当下的、鲜活的、无穷无尽的涌现的生命的智慧,这样来学佛当然就会解脱,就会成就,我们也说一个公案好了。

   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沙弥在森林里面禅修。住了一年多,这个小沙弥就觉得师父一直都没有怎么教我,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来请示师父说:“师父啊,我跟着您老人家在这个森林里面静修也一年多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得修行方法啊,您到底什么时候教我啊?”那老和尚就说:“你帮我把这封信送到森林的另一边,交给一位禅师,你回来我就教你修行的方法,小沙弥当然就很高兴了,蹦蹦跳跳就走了。

   但是半天以后,他垂头丧气回来了,说:“师父啊,我们以前来的路上都生满了荆棘,没有路啊,所以我没办法把这封信送到啊。”老和尚就指着空中飞的小鸟对小沙弥说:“你看,虚空之中没有路啊,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同样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如果你执著于自己的知见,陷入到惯性的思维之中,老是低水平重复,那就是轮回,轮回是什么?轮回就是局限性,我总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看这个世界,所以我就被卡住了,好像我们用照相机来框这个世界,来照相,你只能够在取景框里的世界你看得见,其他你都看不见,你就被这个局限性卡住了,这个就是轮回,生命不断地低水平重复,所以要破除、超越所知障。

   天空之中哪一处鸟不可以飞呢?同样的,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的智慧力哪一处不可以充满呢?所以要用鲜活的智慧,这样是开启像佛菩萨一样高贵的品质,就名为法王子。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

   如果从外层义上可以说是大势至菩萨带领着五十二位同修的菩萨从座位上起立,向佛顶礼。从内层义上来说其实是指念佛法门是从初发心直至成佛都要修的殊胜法门,是一个彻始彻终的修行妙法,五十二其实就是我们前面讲过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果位,这样称为五十二。

   先说十信位,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就能够含摄十信位的修法,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观无量寿佛经》上面讲到九品往生,善导大师就在《观经四帖疏》上面讲,九品往生都是为凡夫来说的。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就判,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九品,《观经》上的九品往生,这个九品都是凡夫往生的。他说:“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可见,上三品是遇到大乘佛法的凡夫念佛往生极乐的品位;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遇到小乘佛法的凡夫念佛往生极乐的品位,中品下生是遇到世间善法的凡夫念佛往生的品位;下品上生是造了十恶轻罪的凡夫人念佛往生的品位,下品中生是造了破戒次罪的凡夫人念佛往生的品位,下品下生是曾经造过五逆十恶重罪的凡夫人念佛往生的品位。

   虽然造了五逆十恶但是他要能够不谤法(因为谤法他就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往生),能够遇到善知识教导能够信受,具足十念来称念阿弥陀佛,就能够如一念倾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于曾经造了五逆十恶的人,只要他能够临终清醒,能够有因缘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都能够下品下生极乐世界,这个确实是不可思议。

   所以杨仁山居士就曾经赞叹说:“《观经》语,最惊人,许五逆,得往生。”可见十信位的修行,我们要成就圆满的信心,这个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善导大师之前的大德因为信不圆满,所以不敢判上三品、中三品往生的根机是凡夫,包括那些摄论师。

   以前中国佛教有个宗派就是依靠《摄大乘论》来修行,称为摄论师,依靠真谛三藏翻译的《摄大乘论》来修行。他们就不敢判上三品、中三品往生的根机是凡夫,他们判上三品是积大乘修行的圣者,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积小乘修行的圣者,他们认为中品中生以上凡夫无份,上三品都是累积了大乘修行的圣者;而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累积了小乘修行的圣者,中品下生是积世间善根的圣者,下三品才是始学大乘的凡夫。他们之所以这样判教,都是因为信还不够,所以要成就信圆满是很难得,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我们信是否圆满是很关键的。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就说得很透彻,我们知道善导大师,大家公认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在《观经四帖疏》上面就很直截了当地开示我们修净土的心要。他就认为圣者已经不为生死所染,不用阿弥陀佛为他们发救度之愿,所以善导大师说:“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你当然要赶快把他救起来,他本来就在岸上,你哪里需要去把他救拔呢?所以善导大师说:“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如果搞清了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对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信心具足,并且能够按照法界净土宗初祖大势至菩萨的教导观心念佛,见性念佛,成就念佛三昧,就更能够有把握上三品往生。

   我们都知道宋朝时候有一位文学家苏轼(苏东坡),才华横溢。他早年是跟随禅师学习参禅的,他与佛印禅师等等大德交游,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禅公案。但是到了晚年他归心净土念阿弥陀佛,常常随身带着阿弥陀佛像,还加上一本他自己手抄的净土的经典,然后在封面上提了一个书名叫《西方公据》,苏轼并且还作了一首诗偈说:“恒持弥陀像,西方作公据。念佛稳于禅,观此可自喻。弥陀甚易念,西方甚易生。但虑信不切,休忧力不能。”

   “但虑信不切,休忧力不能”,不是我们力量不足,而是信心是不是足够?

   “勿谓曾为恶,不好去修行,千年暗室内,一灯随即明。”不要想我曾经造过恶业,所以修净土到底能不能往生还不一定,事实上就告诉我们乃至于《观经》上面讲到五逆十恶之人能够回心向善,能够临终遇善知识教导,他自己头脑清醒,都能够念佛生极乐。

   “我语未能信,请君观《观经》,十恶五逆者,念佛亦往生。”

   所以成就信心是很重要的,这个是五十二位里面的十信位。

   其次是十住位,住在三昧,观佛实相,就是摄十住的法行,要能够成就十住位也是依靠住在念佛三昧之中,观佛实相,其实都是观我们不生不灭本自具足的真心,妙真如性。

   再往上是十行位,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即摄十行法行。

   再往上是十回向位,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即摄十回向法行。

   再往上就是十地位,菩萨十地,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贤位,后面十地才是圣位,心地观佛,地如佛地,就是摄十地法行。

   《华严经》上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蕅益大师也在《弥陀要解》上面赞叹《阿弥陀经》说:“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这个就赞叹《阿弥陀经》到极处。《阿弥陀经》主要是讲持名念佛的方法,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具足持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所以也是无比的殊胜,是三藏十二部的总持。

   再往上是等觉位,忆佛念佛,去佛不远,就是摄等觉法行。心想佛时,是心即佛,就是摄妙觉佛果位的法行。可以知道超凡入圣,唯有念佛最妙。

   再看底下的经文: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这个是敬佛的礼仪,身业、语业都非常恭敬,“从座起”来礼佛,这个是身业,“而白佛言”就是语业恭敬。意业当然也必然是至诚恭敬。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