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1、大脑思惟和灵性生命思惟之间的差异

《经营管理中的佛法》 by 大愿法师

2016-7-4 09:15

  那么,大脑思惟和灵性生命思惟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为什么我们做经营管理或者我们做一切要做得圆满的话,都需要由凡夫的大脑思惟提升到灵性生命思惟呢?因为正是这个大脑思惟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的烦恼、种种的痛苦。擒贼先擒王,我们要真正地断烦恼,要解决问题,要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要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好像一棵树一样,你砍掉它的枝和叶是没有用的,唯有斩断它的根才能够彻底斩除。

  其实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大脑思惟的局限性。我们大脑思惟的特性就是四个字,就是记忆和解读。

  我们怎么去认识万事万物,怎么去判断这个世界?我们就依靠记忆和解读。我们学了很多知识,把它记忆下来,在面对新的事和物的时候,我运用我的记忆来解读它,这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但事实上你解决现在当下这个问题,它会成为下一个问题的起源,你这一辈子永远都解决不了的,所以你永远无法从烦恼和痛苦之中超脱出来,那么人的心永远是不会满足的,这才是佛教所说的苦。

  有些人认为说佛教很消极,老是说苦,但是我觉得挺好的,我大部分时间是不苦的,觉得很快乐。但其实佛教所说的苦是指人心的不满足,一直不断不断地向外追求,乃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了,他还要派宫中之人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的方药。人心永远是不会满足的,这种迷昧的状态我们称之为苦,这是真正的苦。

  还有问题是怎么产生?比方说人跟人相处,先生看太太或者太太看先生,这个矛盾怎么会产生呢?怎么会吵架、怎么会离婚呢?我们人际关系为什么不和谐呢?也是这个大脑思惟所惹的祸。

  就说先生看太太,他对她以前有一个印象,她原来的言行举止会在先生的脑海里面记忆下来。现在面对她的行为的时候,他会用过去的记忆来解读她现在的行为,那么矛盾产生了。太太现在的行为是由现在的心决定的,而先生是用过去的心来解读她现在的行为,当然这个隔阂就产生了,矛盾也就产生了。因此,你永远无法进入她的心,也永远无法真正地理解她。

  所以佛陀说,真正地进入自己的心,这是智慧。《大日经》说:“如实知自心。”真正地进入别人的心,这是慈悲。但是如果我们运用记忆和解读,我们将永远无法进入别人的心,这个隔阂和距离就是因为我用过去的心来解读他现在的行为,我无法活在当下,我无法真正地去知道他现在的心,所以这其实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我们要学习佛陀的智慧应该是要学习佛陀的思惟模式。你只是表面地学佛,我念经、我烧香,很多人学佛法只是学到佛法的相,他没有学到真正的活的佛法。活的佛法是我们真正能够学习佛陀的思惟方式,来觉照这个世间。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