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接下来是第四分——见道位。见道位比较长,从“不增不减”一直到底下的“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都属于见道分的内容。

《心经的人生智慧》 by 大愿法师

2016-7-4 14:19

  〔不增不减〕是无愿解脱门。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所以说“不增不减”。平时我们常说:“智慧增长,烦恼减少。”为什么《心经》要说不增不减呢?因为增和减是从相上来说,不增不减是从性上来说。性是空相,烦恼性是空相,菩提性也是空相,从性来说并没有增减、垢净、生灭。

  我们以心念的例子,以此念头来解释这三句话:

  “不生不灭”,是指现实生活之中,心中已不会生起烦恼的念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不垢不净”,是指面对万丈红尘,心中不以众生烦恼心为不清净的垢,也不以诸佛的智慧为清净。“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不增不减”,是指修行佛法的过程中,超越了对烦恼和智慧的执著,既不是为增长智慧,也不是为减少烦恼,他已经能超越了这个相对,而彻底地明心见性,得到大自在、大解脱。

  阿底峡尊者在《心经广释疏》里归纳说:《心经》的根本要旨,就在于八义三解脱门。八义就是空性、无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解脱门是在见地上来对治凡夫的知见而现证,是资粮道位的修法;无相解脱门是在行持上修而现证,是加行道位的修法;无愿解脱门是由果作对治而现证。据此可知,资粮道位、加行道位、见道位所修的都是修佛的见、行、果。我们见同佛见,行同佛行,证同佛证。

  一开始我们在资粮道位的修行就一定要树立佛之知见,《妙法莲华经》说如来出世的本怀是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见地不真,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资粮道位就学这个。

  加行道位侧重于修“行”。而行是什么?主要都是无相解脱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所住。六祖惠能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是在能观察万事万物的主观上来修,无相为体是被认识的客观万物上来修,无住为本是从主客观结合来修。所以其实我们就可以明白,原来这就是修佛的见、行、果。

  这时见道上的行者(要知道见道是什么?见道是真正开悟了,大乘来说,初地菩萨才是见道位以上。我们学习《八识规矩颂》就会比较清晰)要抉择,现在所现证的是蕴、处、界都住于空性,因此要现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空性,所以就依次来说。这经文一定有个修行次第,有个层次在里面。所以就先说“不执五蕴为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是说不执五蕴为我。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等于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譬如看电影,银幕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但有一部放映机,上面的银幕显种种相,虽然现出种种的画面来,但银幕并没有染污,没有染著。自性就譬如这个银幕(当然这不准确,银幕毕竟还有个物质相,勉强这么说),没有生灭,没有染净,没有增减;而画面有生灭。我们明白以后,心地就清净,不再妄想执著,不再有取舍得失了。恢复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这叫开悟,叫见道。

  所以说:空不是空掉这个世界,而是空掉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学习了《心经》以后就会明白,世界是我们神智不清的投射。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现象,都是迷的时候才有的现象。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一个说法:“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情的看法。”

  学习了《心经》以后,我们就懂得直接在哪里下手。这银幕上有种种图像,你要消灭它,不是徒劳无功吗?你学了《心经》以后明白,应该直接改变这部电影放映机,也就是指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徒劳无功地试图改变投射出来的影像。

  你能真正懂得在心地上下功夫,把凡夫知见转为佛之知见,这时就再没有任何事物能障碍我们,没有任何事物能让我们生烦恼,能限制我们的心。所以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上要保持绝对喜悦的心,这是真正见地透脱了的修行人。我们的生活就能快乐无忧,生命就充满智慧和慈悲。

  五蕴可以包含一切法。色蕴包含十一个色法,即五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指精神法,是指末那识,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有法尘里的一少部分,那个应该说它不完全属于这个色法,唯识上有很详细的一个辨析。那我们勉强地就说十一个色法,略说也就是五根、六尘;受、想、行、识,都属于心法。受、想二蕴就包含了五十一个心所法;行蕴就包含了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识蕴就含摄了八个心王法,八识心王。色法、心法总共九十四个,这九十四个都是属于有为法,再加上非色非心的六个无为法,就共成百法。所以世亲菩萨《百法明门论》的精义也在此地,《心经》将《百法明门论》的修法浓缩为一句话:“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接下来是不执著于十二处。十二处是指六根、六尘。

  人的生理构造称之为六根;身体所接触的环境叫六尘,合起来称之为十二处或十二入。

  “处”是着力点的意思,是人造业的着力点,也是修善的着力点,也是我们修行用功的着力点。所以临济禅师说:有一无位真人,在汝等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着力点。

  “入”是入口,门路的入口之意。我们造业作恶的门路也是从十二入开始,修行的功德的门路也是从十二入开始。

  佛陀对于迷心法的众生说五蕴,所以把心法开为受、想、行、识,受法说得很略,就一个色蕴。对于迷色法的众生就说十二处。对于色法、心法俱迷的众生说十八界。

  色法可分为内外两大类。五根是内色法,六尘是外色法。

  〔无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皆空,破人我执,证人空之理。前面已经讲了,“照见五蕴皆空”,既然已经现证身体是四大假合之体,无自性空,六根又岂能实有?

  〔无色声香味触法〕是指六尘皆空。六根既空,又何来与六根相对的尘呢?前面的六根空了,与六根相对的,被我们所感知的六尘当然也就契入空性。《首楞严经》上说:真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遍一切时处。但凡夫众生因为无始无明,妄执少分四大为自身相,妄执六尘缘影之心为自心相,就使自己本具的智慧光明转变为妄见,不能遍一切时、遍一切处,只能遍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有知,其余的就不能知。所以我们要六根皆空、六尘皆空,打破妄想执著,恢复我们本有真心。

  曹洞宗开山祖师洞山良价禅师,他童真入道出家。七岁时跟他的师父一起念《心经》,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他就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摸摸眼睛,摸摸鼻子,然后问师父:“师父,明明我有眼睛、耳朵,鼻子,为什么‘无眼耳鼻舌身意’呢?”这位师父没开悟,答不出来,就很惭愧说:“哎呀,我没资格教你,你去拜灵默禅师。”后来他又进一步跟随南泉普愿,南泉普愿是马祖道一的弟子。那个公案也是非常精彩的,我们不说了,这是曹洞宗的开山祖师,也从《心经》而契入,开启本具的智慧。

  接下来是不执十八界为我。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六根对六尘就生六识,合起来六根、六尘、六识称为十八界。浅白地讲就是身、心、世界:身,前五根就是身体;心,就是指六识加上意根;那所属的世界,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凡夫众生由于自身的六根接触外境的六尘,产生六识的反应。你知道这个严重性在哪里吗?为什么我们修行久久不能成就呢?原因在于我们一直不论念经还是念佛,只是在净化心的表层;心的深处一直在起贪瞋的反应。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懂得窍诀。又会由六识的自我中心向外攀缘六尘境界,反而被六尘境界所诱惑,而妄生爱、憎、取、舍,引发出无限的烦恼、痛苦。凡夫众生用十八界来造业,受生死轮回苦;佛菩萨用十八界来修行,来度众生。所以不执著于十八界,也不要离开十八界,才是真正的空,离四边。

  《首楞严经》上讲:二十五圣修证圆通,就是在七大和十八界里修行、解脱。比如是从憍陈那的声尘圆通开始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为终结,优波尼沙陀修色尘,阿那律陀修眼根圆通,舍利弗尊者修眼识圆通,这些都在十八界里来修。还有七大里面修,比如持地菩萨修地大圆通,月光童子修水大圆通,乌刍瑟摩修火大圆通,琉璃光法王子修风大圆通。就是十八界由任一界起修,契入空性,都能明心见性,能触证真如。

  接下来: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一段讲不执著于十二因缘为我。无垢友论师的《广释》上说:见道位的菩萨要抉择,如果不先设蕴、处、界都是空性,那如何来说三世因果十二因缘的依缘生灭呢?

  因缘观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空间现象来讲因缘,比方讲“五蕴皆空”,从五蕴的聚散关系来说明人从出生到老死的现象。第二类是从时间现象讲因缘,就是此处所讲的三世因果、十二因缘。《心经》就是层层来用时间、空间、物质,用精神的观照来证入诸法空相。

  十二处可以说是佛教徒的世界观,十二因缘可以说是人生观,说明人类的生命,生从何来,出生以后如何生存,死后又往何处,以及为什么会有来生?剩下我们都耳熟能详,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我们都会背,但修法在哪里呢?

  或者也可以把它分为三世因果。无明、行,是过去世所种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属于今生感的果;爱、取、有,是今生种的因,来生要感果;来生感的果就是最后两支,生、老死。

  这样可以把它分做四段:过去的因,今生的果,今生的因,来生的果。理论上也可以分得很清楚,容易明白。但关键还是修法,如何修?

  十二因缘好像一条铁链,无量劫以来,这条铁链无论有多长,你只要斩断其中一环就能解脱,因为生死轮回断掉了。怎么斩呢?有四个地方可以且容易斩。一个是对于上根利器的人断无明,修智慧,修慧增上学;对于中根是修定,是断爱,断爱憎的分别心,此心如如不动;如果这个也做不到,只能断取,我不妄取,那是在戒增上学上修,这是下根。这是我们常规能修的断无明、断爱、断取。

  还有一种直接在有上来断,好像道济禅师那种游戏人间,他可以那么示现。但我们一般是无法做到的。

  也有另外一种分法,比如圣严法师就喜欢把十二因缘分作三段。前三支,无明、行、识,把它归纳为过去世;中间的这七支,把它归纳为今生;最后两支归纳为来世,把它分作三段也没有问题。

  圣严法师说前三支属于过去世,从无始以来有了烦恼的种子,叫无明;有了无明烦恼就产生身心的行为,叫行;有了行就产生业识的力量,我们过去一定是有了烦恼,而产生种种行为,因行为而产生业识,因业识,所以这一世又来投胎做人了。

  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七支属于现在世。名色指刚刚入胎时的胚胎;六入是六根具足的胎儿,但还没出生;触指人刚一出生,六根就接触外在的环境;受是接触以后会产生五受——苦、乐、忧、喜、舍,受就是种种的感受,有了受以后,就有了分别心,凡夫众生,于顺境生贪爱,于违逆境生瞋恨;有了爱憎就有取有舍,对喜欢的希望它延长一点,当然是妄心;对不喜欢的排斥它,有取有舍。有取有舍就有轮回,不取不舍就是见性成佛道。

  取:是由爱憎而造种种善恶的行为。

  有:是造行为以后有了业识而能招感来生。

  生指来生,也会渐次地到老死,这是生和老死,是来生的两支。

  归纳起来十二因缘无非是说苦的原因及苦的果报。十二因缘的任何一支断掉,我们就能超出轮回。

  〔无无明〕就是从烦恼之中得解脱。

  〔亦无无明尽〕就是超越于无无明,虽然在生死中解脱,但为了救度众生,仍然以愿力示现受生,在生死之中来教化众生。

  〔乃至无老死〕这是逆观还灭,从生死之中解脱出来。

  〔亦无老死尽〕就是不为生老病死所困,也不执著于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佛陀有个偈子概括:“凡由缘生即无生,于彼无有自性生,观待因缘者即空,知空者为不放逸,”这可以归纳佛陀的十二因缘的教法。

  〔无苦集灭道〕有些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先说十二因缘,因为那是属于中乘,再说更低一点是声闻乘,为什么不先说四圣谛,再说十二因缘呢?其实所有如来的说法,观世音菩萨的说法都依据修证来说。一般的人会把这一句就解释为超越声闻乘的修法,引导声闻乘能回小向大,破除声闻乘认为有苦可舍,有集可断,有道可修,有涅槃可证的法执,是为了断声闻乘的法执。

  但印度无垢友论师的解释更深入,他说是为了消除见道位的行者触证真如的最大障碍。要知道由加行道位即将进入见道位时,要触证真如,这是有障碍的。最大障碍是修行者容易马上产生疑问:既然十二因缘空性无相,究竟不生,那圣者怎能见苦谛呢?如果不经过无垢友尊者如此解释,一般的凡夫法师根本就讲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排,这么讲。因为无垢友尊者修行境界非常高,印度流传的八种《心经》解释,尤其这三位是我们所倡导的,要深入地学习,这对实修有好处。我们学佛不是做学问,能讲一点名相,而是要真正解脱。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如果他实见苦圣谛,又怎能说十二因缘究竟不生呢?若你没有真正开悟,将开悟之前,要触证真如,他一定会产生这么个疑问。

  观音菩萨就来开示:无苦集灭道,即五蕴皆空,无苦可离,无集可断。事实是说自性当体即空,不生不灭。既然不生不灭,哪有生死可了?哪有涅槃可证?无灭可证,无道可修。这样称之为“无苦集灭道”,也就是真空妙有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烦恼菩提不二。

  说浅一点就是,四圣谛如果运用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是处理问题的绝佳方法,你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依四圣谛教导的方法来处理、解决。

  苦——面对它,任何问题出现时,我们一定要面对它,先要确认问题之所在;集——认识它,找出问题的成因;灭——超越它;道——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开发自己的潜能。

  〔无智亦无得〕智是能观之智,得是所证之理。无智就是能观之智不可得,无得是所证之理亦不可得。在首楞严会上,富楼那尊者向佛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修行人都会问到。就是:“经论上总说我们本具佛性,因为无始无明,所以迷惑颠倒。那就会问:这无始无明到底从哪里来?”佛陀几个字就答清楚:“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一语道破。有智就是无始无明的根本,有能证之智,有所证之理,能所相对,有这个相对就是无明的根本。一定要修到身心世界悉皆消殒,能所双亡,解六结以越三空,离五蕴而超五浊,这样才是真正的成就。

  比如我们念大悲咒,念六字大明咒,要念到全咒是心,全心是咒,如果还有个能念的我所念的咒,那你没有成就。能所不亡,无明就不能断尽。所以无智才是真智,无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圆满的自性;能证之智也没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是诸法空相。所以能取所取,能证所证,能修所修,俱不可得,这是“无智亦无得”,乃至你存有极微细的法见,就不能得到究竟涅槃。这是讲见道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