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三、现 场 问 答

《腊八节开示》 by 大愿法师

2016-5-21 11:01

  主持人:在此我就很想请教大愿法师,我们佛教的有这个法住法位的本分要求,但是也有方便善巧之说,但是更多的时候在这两者之间,我们会遇到很多让人迷惑的现象,那不知道大和尚怎么来看待?

  大愿法师:能说具体一点吗?你说名相的话,我就不明白你的所指的,你能说具体一点吗?法住法位和方便善巧是有哪些方面产生对立了吗?举个例子。

  主持人:对,我的意思是针对几个现象,大家会觉得说,出家人应该是仙风道骨的,让人一看见就对佛教产生信心和好感。可能这也是法住法位的一个流露和感召。那另外一方面,因为这个iphone5以及跟iphone5同样性质的这个东西和事件,让大家对这个就很难产生很清晰、很法喜的认识,所以想听听大和尚,对这个法住法位和方便善巧它们之间是怎么样的一个辨别。

  大愿师父:其实我完全认同前面所讲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我们且先跳出萧逸挖的这个坑,这是讲笑话。我们且不用去从名相上去过多地解释法住法位和善巧方便,我们只是说我们作为佛弟子,我们每个人就代表着佛法的形象,从这么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要怎样?我们要行道胜于说道。

  很多是说的出来,但是其实自己也做不到,甚至于言清行浊,这样就是一种分裂的人格状态,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的话,我们每一位三宝弟子,每一位佛弟子,我们都要努力去实践佛陀的教导。

  就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智慧的人用智慧照亮世界,善良的人用善良感动世界。而我们作为什么?我们作为佛弟子要既有智慧又善良,所以我们要照亮自己的心,当别人困惑烦恼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照亮他的心,烦恼的乌云就马上烟消云散。这样是真正的法布施。

  法布施不是让你给他讲佛法,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不用讲这些。他有现实的困难,你从你领悟的佛法智慧,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新的角度,让他的心豁然开朗,让他从他的那种执著之中,那种知见之中跳出来,烦恼马上消除,这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布施。

  从这么一个层面的话,我们也可以说,这就是行道。

  第二个方面的话,其实是什么?中国古圣先贤,你看《周易》,《周易》上面就解释什么是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文化不是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一种内心的唤醒。

  而什么能够真正唤醒他的内心呢?我想,你帮助他,你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帮助他,这样的时候,当然他会被感动,他的心会被唤醒。

  就像你看我们何教授的那个儿子读高二,是吧?那他的英语老师一直耐心地,不计任何条件地,把自己的心奉献出来,完全地这个心与心的感应,无条件地去帮助他提升英语成绩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他就是真正地内心被感动,由此这个文化的力量才传递进去了。

  我想我们每位佛弟子都应该受到这件现实的公案,现实的故事的启迪。我们不用显得一个佛里佛气,一只手里面不停拿个念珠,唯恐天下不知你是佛教徒,不用这样子。

  菩萨任何都可以示现,什么样子都可以,只要是他的精神是佛的智慧和慈悲就好。所以这样就对了。

  你看,另外一个例子是,学了佛以后每天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时间段我要去庙里,那个东西我不能干,我是佛教徒。这就真是有点岂有此理了,这个是弘法吗?这个是灭法。

  是不是?所以的话,我们要融入于世间,要和光同尘,要能够用我们的行动去唤醒每个人的内在的善和智慧,我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方面的话,法住法位和善巧方便,我们回到萧逸主持人这个问题,法住法位当然大家都知道,是出自于《妙法莲华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法住法位,我们要讲起来的话就很深了,当然我想萧逸是站在一个要守着自己的本位,维护大家对佛教的形象这么一个层面来说法住法位,是吗?(答:是这样的。)当然还是在一个比较浅的状态,也是对了。

  大家心目中对佛教是个什么形象,我们要维护这个形象。那如果是他去坐宝马,去用iphone5等等,是不是就不可以呢?其实我想应该是这样。

  第一个的话,三宝弟子当然要善于运用一切的工具来帮助自己,让自己更便利地修行解脱。但是不可以走到一个极端,也就是说,你看如果我们是三宝弟子,你说,我是佛教徒,所以我不坐车,对吗?不对,但是你坐车你就不用坐宝马,对不对?如果有信徒要捐宝马,你就说,你能不能干脆把那个宝马的钱给我们庙里建个塔或者干些什么,或者印一些书,或者做什么,做一些慈善,这个是不是很好呢?对不对?

  当然,车,这是一个工具,我们当然是可以用,手机也是可以用。但是就不一定用那么名贵,那么多钱的。那个就变成一个什么?大家都会有一种误解,因为什么呢?因为出家人是什么?我想那些学生批评的是什么?批评的是很正确的,为什么?因为佛弟子、三宝弟子,尤其是出家众要怎么样?要忧道不忧贫。这个样子,当我们的心过多地去关注外在的物质财富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精力没有时间留给我们的心,对吗?那么你的心一定会越来越迷失。

  这个出家人、佛教徒或者说各大宗教,作为社会的良心,作为社会信仰,信仰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东西。如果我们因为这个把我们的神圣资源都破坏了,那么佛教也好,任何宗教也好,任何信仰也好,它作为面向社会的立足的根本就去掉了,就灭掉了。所以从这么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一定要能够警醒,不要走极端,这样行中道就对了。

  当然有一些法师我们知道,我原来在福建佛学院读书,那个圆拙长老很有味道,他从来不坐车,他如果到莆田办事他就走路,庙里有车他也不坐。那种当然作为大德那个可能是特别的一种修行,我想作为我们就不必要,不坐车就用不着了,车还是可以坐,可以用的,提高效率,把它作为工具。但是,这个中间,如果大家及社会大众的观感,都说这个佛教很有钱,你看那些和尚跑到东方宾馆去开会,个个都坐宝马,手里面都是iphone5,这个就糟糕了,是不是?

  我想这样的时候,就是什么?就是法难起的时候。你知道历史上三武一宗的法难是怎么来的吗?大家都知道对不对?三武一宗的法难,本质上是因为佛教太富有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社会资源、良田、金钱都归到寺院,而寺院又不去做慈善,不愿意帮助弱势群体,也没有精进修行,没有去弘法的时候,那也就是佛法开始准备灭亡的时候。为什么?当你威胁到一个政权,跟它都开始争利的时候,当然你就死定了。我们大慧宗杲禅师曾经有一首诗,描述这件事情。所以三武一宗的这个法难,我们要从这个中间要能够汲取教训。

  而且还有一个是什么?一定不能够脱离社会大众,这个世间还有这么多困难的人,还有这么多贫苦的人。我们厦门南普陀寺的以前的老方丈妙湛法师是一个很有慈悲心的人,他临入涅槃最后要断气之前,最后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勿忘世上苦人多”。这个就是菩萨的精神。不是说要做一个佛里佛气的样子就是菩萨,那个是假菩萨,十有九是装神弄鬼的。本质上是看他的心,对不对?你看一位法师将要临入涅槃了,他说出来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其他东西,既没有交代庙里要怎么样怎么样,也没有说我的存款还有多少多少,你要怎么安排,没有这些了。

  你看,我们中国文化有桩公案,曹操要走之前他说的是什么?分香卖履。这样后世大家就讥评他,讥讽他。认为这个所谓的盖世英雄,他最后要走的时候是儿女情长,想到那些姬妾,将来怎样去卖鞋子,这些东西怎么分给她们。你看这种鼠肚鸡肠,原形毕露,他是英雄吗?

  所以你看,菩萨的心是什么?心里面想着这个世间还有很多苦难的人,还有很多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或者说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很艰苦的人。佛法一定不能够变成富贵佛教,而要变成全民的佛教,传播智慧的佛教,不要变成一个什么?不要变成一种势利眼,好像富贵佛教,这样就糟糕了,整个都变质了。

  所以的话,佛法应该是更多地去发动大家做慈善,除了把寺院建好之外,不能够单单从本位主义出发,关注我要把庙建得多么金碧辉煌。但是当每个寺院都盖的越来越大,越来越辉煌,越来越占得地方多,积累的社会财富多,而不去做慈善,不去关注社会大众的时候,一定非议就起了,矛盾就起了,纷争就起了,那障碍也就起了。

  我们要把寺院建在哪里?把寺院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怎样去把寺院建在每个人的心里?做慈善,做文化慈善。既输血又造血,既给他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给他提供智慧的开启,慈悲精神的传递。这样是把寺院建在每个人的心里,把净土建在每个人的心里,这样当然是真正的三宝弟子,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想从这么一个层面来说,所以,我认为这个是真正的佛法,活的佛法,不是善巧方便。不是说我们为了怎么样,去善巧方便,事实上这个就是活的佛法,不是说只有拿佛经来念这才是佛法。

  我想活的佛法是什么?佛是什么?佛是觉悟,觉悟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帮助别人,照亮他的心,这就是传递佛法了。

  从这么一个层面上的话,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大家一起努力来树立佛法的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以感恩的心来面对世界。我们前面也提过了,感恩的话怎么办?我们要真正地去做到感恩的时候,我们讲了修持与科学的不同是什么?科学问“为什么”,修持问“是什么”。

  遇到任何事情你都问是什么?感恩的背后是什么?感恩的背后是知足,知道自性本自具足,这样是真正的感恩,对一切都充满了感恩。

  感恩的背后是什么?感恩的背后是求法,不是求利。世间人讲感恩是什么?要感恩父母,但是还有一个什么?因为父母对我最亲,所以我们看儒家文化,它是为了建立世间秩序,所以它会讲亲疏,但是这也是它不究竟的地方。

  那么我们感恩什么?感恩社会,感恩其他人,但是你的心里面还存在一个求利的心,或者人家给予了你利益你才感恩,这样的时候就不是真正的感恩。感恩的本质是求法,我为了庄严我的身心,这样去感恩,去回报一切众生。所以的话,以感恩的心来面对世界,我们可以成为优秀的佛弟子,也就是我们今天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腊八节。

  经过我们何教授、林主席,包括我们萧逸主持人,这样的一个精心的组织,精彩的开示,之后我们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腊八节。所以我们要能够在生活之中来用它,而且的话,开启我们内在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让我们更加在世间的呈现上面一定要能够善于维护佛教的形象。不要显得非常怪异,或者非常奢侈;也不要刻意去扮一个脏兮兮的,破破烂烂的好像一个圣僧的形象;不用在这个表相上去。

  当然在我们觉悟以后,一切的相都是解脱相。那么在眼下的时候的话,我们应该是时时刻刻记住六祖大师的开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用我们的行动去感动社会大众,行道胜于说道。

  我不知道有没有表述清楚,或者萧逸还有什么问题?

  主持人:谢谢大愿法师精彩的开示,为大家送上您的祝福。

  大愿法师:既然主持人有要求,我们前面的两位嘉宾也已经对大家有一些祝福了,那我们也依循惯例。刚刚看到一个资讯,是说某一个作家抱怨,这个十二生肖,就这个蛇,想不出什么祝福语来,除了一个金蛇狂舞之外,再没什么好的祝福词了。其他的都可以,龙马精神,包括什么什么都可以说。但是其实很多了,并不是没有。

  我们讲一个故事好了,基督教的故事。

  我们何教授应该也很清楚。摩西带领大家出埃及的时候,当然发生了很多神迹,他也在山上看到了上帝,上帝也有十诫告诉他,但是摩西就很担心说,我跟我带领的,我们这个民族的这些族人去说的话,他们会相信我说的,我看到了上帝吗?他们如果不信又怎么办呢?上帝跟他说,你把你手里面的棍子扔出去就好了。果然大家不相信他,以为他说梦话说鬼话,不相信他,那怎么办呢?他就把自己手里面的拐杖棍子扔出去,扔出去以后马上那个棍子变成什么?一条蛇。

  当然,我们怎么来领悟它?怎么来理解它?佛法,我们一定不能够在知识层面去学习,而要在智慧层面去领悟,去实践。棍子是死的,是僵化的,而蛇是灵动的。所以,其实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可以停留在知识层面。当我们累积很多佛法知识而烦恼一点都没有改变的时候,甚至于所知障更重的时候,可以说,他不是在学佛法,甚至于可能会谤法。所以我们要在智慧层面来领悟、来实践,这样的时候,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莲花不著水,如日月不住空,心清净超于彼。用智慧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那么一直照亮我们的心,像《华严经》上所赞叹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是这样的时候,我们是真正地在修学佛法,真正地在领悟智慧,所以我想从这个层面来说。

  我们中国上古传说里面也有一个夸父追日的一个故事,大家都清楚。一个巨人,他要追赶太阳,跑得很快,道渴而死。一直追一直追,追不上,他很渴,在临死之前把自己的手杖插在地上,长出来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其实这个上古传说,跟前面我们讲的那个都是有什么?都是讲的灵性层面,不是讲的知识层面。一根拐杖变成郁郁葱葱的具有生命力的森林,这是真正的我们内在的生命活力。

  所以我们生命境界要提升,不是单纯地关注现实世间的柴米油盐,而是从现实世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面去照亮我们的心,所以不离不着。不离开这个世间去修行,也不被这个世间所黏住,不被它所困住,不黏不著。或者说像《维摩经》上面所说的,《维摩经》所有的竹子就是什么?“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一切法都会成为佛法,你只要把你附着在上面的执著、偏见去掉就好了,除病不除法。这样的时候,你跟一切都没有矛盾,跟一切都没有对立,你能够融于一切,在一切里面都能够去度众生。

  所以我给大家新年的祝福词是:灵蛇献瑞。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