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一讲

《八识规矩颂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5 19:58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

  我今学彼说,利乐诸有情。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南无大唐三藏玄奘法师!

  诸位法师,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速速地从六道轮回的错觉世界里面解脱出来,证得圆成实性,早成佛道,所以我们来共同学习玄奘法师所作的《八识规矩颂》。

  今天很欢喜我们能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能够在南岳最古老的寺院里面来学习佛法。方广寺是南岳,乃至于湖南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寺院,创建于南北朝时候,梁朝天监二年——也就是公元503年,距离现在有1505年了。

  尤其是我们现在能够共同在这里举办念佛七,我们这个寺院周围的山,是叫做“莲花峰”,好像一瓣一瓣的莲花一样,寺院就刚好在莲台上,所以我们正如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台上面经行、念佛一样。历史上很多的名人都到过这里,唐朝时候的李白有在这边参学过,并且作有一首诗:

  圣寺闲栖睡眼醒,此时何处最幽清。

  满窗明月天风静,玉磬时闻一两声。

  描绘方广寺这边非常清净,非常有加持力!非常适合于修行的一个环境。我们从九七年、九八年,连续在此地举办过两期光明三摩地的禅定专修班。我们此次有些同修是曾经参加过的,一转眼就十一年了。这期间我们也共同学习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尤其是登宁法师在这边做监院以来,每一年都会举办念佛七,大家都很精进。所以我们此次很欢喜,又能够来学习法相唯识宗的重要典籍《八识规矩颂》。

  法相唯识宗是佛教里面理论最为严谨、因明推理最为完善的一个宗派,当然我们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一点困难。不要紧,我们专心致志地听的话,起码也能够种下一个解脱的金刚种子。《八识规矩颂》是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十七年,归来以后,翻译了一千多卷的经典以后,提纲契领地作了一个归纳唯识宗的义理精髓的心要之作,是唯识宗的画龙点睛之作!

  偈颂本身是非常短小精悍,言简义丰。总共十二个偈颂,分为前五识颂、第六意识颂、第七末那识颂、第八阿赖耶识颂,这四大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前八句,分析凡夫位的身心状况,后四句开示我们如何超凡入圣,转八识成四智。

  教起因缘

  我们先说教起因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八识规矩颂》呢?有四种殊胜,所以我们来学习《八识规矩颂》:

  第一个是《八识规矩颂》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见地,让我们能够从此不再作情绪和习气的奴隶,拥有快乐自在的人生。所以我们学习一切佛法都不是为了去做学问,虽然《八识规矩颂》是中级檀讲师班的课程,但是我们不是为了考试、或者说增加一种知识,而是为了学习实修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断烦恼、破见惑。

  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位男子,有一天下班回家,天色已经很晚了。经过一个黑漆漆的小巷子,看到一名女子在唯一的一盏路灯下找东西,并且这名女子显得非常地慌张,非常着急地在寻找。这位男子就生起了怜悯心,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就问她:“你那么焦急、那么紧张,在找什么东西?”这名女子就说:“我在找我的车钥匙,找不到我就回不了家了。”

  这个男子就问她:“你大概是在什么位置掉的钥匙?”这名女子就指到另外一个黑暗的地方说:“我在那个地方掏钱包的时候,钥匙可能掉了。”这个男子觉得很诧异、很奇怪,就问她:“那么你怎么不在那个地方去找呢?”这名女子反而还是理直气壮地说:“因为那个地方没有灯,怎么会找得到呢?”

  我们听了以后,觉得这名女子真是很愚昧、很可笑;但是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觉得自己活得好累、好紧张!我们每一天都是在很焦急、很紧张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自己想要的快乐、我们自己想要的成就;但是可能大部分人,也会好像这名女子一样找错了方向、找错了地方。我们很费劲地在别人身上去寻找依赖,我们很紧张、很焦急地在外在的物质世界里面去寻求快乐,结果都是徒劳无功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找错了地方。

  同样的,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之中,就开示我们:我们要有正确的生命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把探寻的目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心的世界;我们透过对于此颂的学习,能够树立闻思的正见、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凡夫心的本质,并且从根本上克服她、瓦解她,从而使我们的生命得到超越。

  所以可以说《八识规矩颂》是最透彻、最圆满的心理学著作,你真正学通了,你可以做一个很圆满的心理咨询师。本颂对于八识心王,以及相应的心所法,以及三性、三境、三量等等,都有非常详尽的分析。比如说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三十四个,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十一个,与第七末那识(我执识)相应的心所法有十八个,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个,它们的运行规律都有非常清晰透彻的分析。

  这样就能够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情绪是怎么生起来的呢?我们平时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烦恼痛苦是怎么生起来的呢?我们就能够了解了。擒贼先擒王,我们要能够把我们的凡夫心转变为菩提心,那么息心就是息灾,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所以透过对于《八识规矩颂》的学习,让我们对于凡夫心,以及依凡夫心而呈现出来的虚妄的世界,我们就有清晰的认识。

  我们为什么会有我执和法执?我们明明知道,这个色身不过是四大五蕴假合之体。但是事实上,我们真的能够破人我执吗?破不了。我们真的能够破法我执吗?破不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于凡夫的身心运行规律都是很迷糊的。我们怎么去超越它呢?所以我们透过对于《八识规矩颂》的学习,就能够掌握超凡入圣的方法。虽然众生皆有佛性,但是我们现在的心理状态,事实上就是凡夫的妄心;我们要能够充分地了解凡夫妄心的活动规律,才有可能摆脱它的作用和影响,才能够真正地从生死轮回的迷梦之中觉醒过来。

  第二点,我们透过学习《八识规矩颂》,能够帮助我们照空妄念成真念,转得凡心即佛心。在此颂之中开示我们,怎样去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正如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之中所说的: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有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这首偈子就把我们怎样去转识成智的方法,都开示给我们了。“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我们要透过对于《八识规矩颂》的学习,就能够真正地知道断惑证真的次第。只有通达《八识规矩颂》的法义,才可以现观谛理。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闻思修!不是说好像我们关起门来,打打坐就可以成就了。我们对于成就的细致的每一个步骤方法,都要能够通达,要能够先通达法义;通达法义才能够引生真比量的善巧抉择;善巧抉择以后,真实地修证才能够现观谛理;现观谛理才能够引生真现量的无倒亲证。这里就包括了真比量、真现量等等,这都是唯识宗里面需要通达的。

  第三点,我们学习《八识规矩颂》,就得到了打开大藏经的钥匙。你要真正通达了《八识规矩颂》,可以说大藏经之中,三藏十二部,你随手抽一本都没有障碍、都能够明白如来在开示我们怎么修。佛教里面显宗最难懂的经典就是《楞伽经》,密宗最难懂的就是《文殊真实名经》。

  所以曾经有一些人问一位法师:“法师,你懂得哪一些经典?”这法师就很谦虚地说:“我只懂得两本经典,就是《楞伽经》和《文殊真实名经》。”其实他要表达的意思,是整个大藏经他都通达了。事实上,《楞伽经》也是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之一。所以我们能够真正通达《八识规矩颂》,我们就得到了打开大藏经的钥匙。

  唯识宗是理论性最强、推理最为严谨的一个宗派,我们要能够懂得唯识,必须要懂得因明。汉传的唯识的四祖,从弥勒菩萨开始,到无著菩萨、到世亲、然后到陈那,所讲的是“有相唯识”;藏传之中,世亲以后传给是安慧论师,讲的是“无相唯识”,但是都要通达因明。

  陈那论师既是唯识宗的祖师,也是因明学的祖师。他有写一部《因明正理门论》,来阐述修证的次第。全世界有三大逻辑学的、或者说是推理学的系统,也就是佛教里面的因明、西方的逻辑学和中国古代的名学。但是佛教的因明超胜的地方,不单单是能够用之于推理和辩论,而且是在隐密地说修证次第。

  因明八法

  因明主要是根据八法来建立逻辑,自悟悟他。其中四法是衡量自悟——就是我自己悟了没有,透过这个四法来衡量,也就是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并且佛教里面所说的这个“现量”,不同于世间的唯物科学——比这个范围还要更广泛!不单单是说我们见到这个物质,它包括了五俱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四种。“瑜伽现量”就是我们所证悟的境界,与佛陀开示的教、理、行、果是不是相应。如果我们不懂得真现量,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可能去悟他、去度他呢?

  后四法是用于悟他的,是真能立、真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用“宗、因、喻”,三支比量的格式来令他觉悟,来进行辩论。比方说我们立一个“宗”:“一切法无我”。那么这个“宗”,就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论点;那么“因”也就是“论依”——我们的理由,我们要依诸道理,要依据大家都公认的真理,要举出理由来,“因”是什么?“缘生无性故”: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它没有常义、没有恒义、没有主宰义;比“喻”呢?比如说《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个都是比喻,那么“喻”就是论据,就是举出事实来。

  在因明学上,如果“宗”方面错了,就有九种过失;“因”方面错了有十四种过失;“喻”方面错了有十种过失。如果存在过失的话,不单单是不能够破别人、不能够说服众生,而且自己的论点都建立不起来,所以是非常严谨的。

  “宗因喻”三支比量,是陈那论师的今因明,简化以后所确定的格式;古因明是五支。唯识宗就是依据因明学,既不违反事实、也不违反真理,合乎事实、合乎真理,来建立万法唯识、因缘所生。所以可以说唯识学是很适应现代科学,又超胜于现代科学。

  我们都知道,唐武宗会昌法难以后,中国的唯识宗都比较隐没,不传;一直到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从日本取回很多唯识方面的典籍,然后创办金陵刻经处,流通以后,因为唯识学很符合于现代的人所接受的这种、系统的科学教育,所以就有复兴的趋势。

  现代的科学注重于分析、归纳、推理和实验四种方法。唯识学也是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凡夫当下的身心状态,来成立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些唯识的真理,能够破除人我执、法我执;理论严谨、逻辑性强、修证次第清晰明了,所以非常适应现代人的根机,能够让众生心服口服。

  并且唯识学又能够超胜于现代科学。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侧重于物质的丰富,科技越发展,人心越贪婪。片面地发展物质科学,使人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犹如夸父追日一样,无有餍足;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反而释放了众生心中间欲望的魔鬼,“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直向外去追求物质的时候,人的精神、道德都退化了。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了解唯识学,我们来度众生,就能够非常严谨、非常适合于现代人这种接受的方式,所以能够救科学之偏,能够使我们明白,真正的幸福是来自于内在智慧的开启。所以如果我们能够通达唯识宗,我们再去学其他的宗派,就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通达《八识规矩颂》使我们得到打开大藏经的钥匙。

  第四点,我们学好《八识规矩颂》,就学会了超凡入圣、与诸如来同一鼻孔出气的“点金术”。比方说《楞伽经》上讲:“如来藏藏识”,没有通达的人,他是解释不清楚的;解释不清的话,对于般若、对于唯识、对于如来藏,大乘佛法的这三个主要的思想体系,就有隔阂,就不能融会贯通。

  吴立民阿阇黎在河北讲《楞伽经》的时候,就特别地指出来:历代以来,很多人都会把“如来藏”解释为心性的本体,这是不妥当的。“如来藏”其实是指众生成佛的功能,那么我们一切的修持,都是使众生本具的成佛的功能,能够发挥作用,然后修持成佛。所以“如来藏”其实是指成佛的一种功能、一种潜在的能力。当心本来清净、不受世俗贪嗔痴三毒染污的时候,这种心识状态,我们称之为如来藏;心识受染污的时候,就称之为阿赖耶识。

  所以其实如来藏、藏识、如来藏藏识:“如来藏”是指心识不受染污的状态,事实上是成佛的境界;“藏识”是凡夫的心识状态。我们光知道如来藏,对于我们修行解脱,是没有什么益处的,事实上凡夫众生在母胎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我的建立了,心识已经成为藏识的状态。

  所以唯识宗就很平实、很踏实地针对于阿赖耶识来修道。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就是如来藏、藏识,都是心识的状态;我们能够真正通达的话,就能够融会贯通唯识、般若和如来藏,我们这种见地就称之为大中观见。希望大家透过对《八识规矩颂》的学习,能够真正地开启真如自性、真如妙心的秘密。

  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南印度有一个香至国,国王非常虔诚地笃信佛教。有一天,国王专程邀请印度禅宗的,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到宫中去讲法,并且将他们国家历代相传的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供养给尊者。尊者拿起这颗珍珠,就询问香至国以聪慧著称的三位王子,问他们说:“世间还有比这颗珍珠,更珍贵的珍宝吗?”大王子回答说:“世间没有比这颗珍珠更珍贵的珍宝了!”尊者再问二王子,二王子的回答与大王子也一样。

  尊者就点头微笑一下,然后用同样的问题,来询问最小的三王子。大家当时都想了:三王子很年幼,他大概也会模仿两个哥哥的回答。但是三王子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这颗珍珠虽然是传国之宝,价值连城、光泽明亮,但是它不是最珍贵的。最珍贵的珍宝,应该是我们人内心之中的智慧,我们内心的智慧开启了,不仅仅是能够照亮世界,更能够照亮自己,能够让自己超凡入圣。”

  这位三王子,就是后来随般若多罗尊者出家的达摩祖师。

  所以愿我们大家,透过对于《八识规矩颂》的学习,也能够像达摩祖师一样,开启内心的智慧。但是我们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说:我们不能够将唯识学,混同于世间哲学的唯心论,那是完全不相同的!有些人不懂,他认为这个说“一切诸法,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了种子;然后有因能变、有果能变——因能变就是种子起现行,果能变就是阿赖耶识,又变现出为相分和见分等等”,他就认为这个跟世间的那个哲学,跟那个唯心论好像差不多嘛!其实这个是不懂的人说的。

  世间哲学的唯心论分为两大类: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主观唯心论:比如英国的哲学家休谟,他认为宇宙万有,都是人的主观所决定的,我们人的心念起的时候,感知万物,万物才存在。这个论就很容易批驳了!你的心念虽然不生起来,但是万事万物它照样存在、照样相续、照样生住异灭,所以主观唯心论肯定不对。

  世间的哲学家进一步又思考,就提出一种客观唯心论:客观上有一个主宰世界的造物主。包括牛顿晚年都是这样的,他信仰上帝,他说这个世间、这个运作,日月运行,它需要能量、需要动力,万事万物最初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他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最后归结到上帝那里,其实这个也是错误的。

  好像基督教就宣扬说:上帝是万能的、全能的,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如果我们用因明的话,可以很简单地反问他一个问题:“那么上帝能够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上帝吗?”如果你回答:“能。”那么上帝就不是至高无上的啦!——你也是上帝,我也是上帝,凭什么你至高无上?如果说:“不能。”那他就不是万能的,就不是全能的啦!所以客观唯心论这个论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我们在学习《八识规矩颂》之初,我们就要强调:我们讲唯识,并不否定众生心识和环境的存在。每一个人的依报、正报,因业力而不同,但是有互相依存的关系,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众生的共业所感的。我们讲缘起的时候,会讲到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真如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等等。我们要知道,“生命”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生活”是人与社会的对话、“生态”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所以我们学好《八识规矩颂》,就能够知道怎样去对好话,怎样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命的形态、转凡夫心为菩提心。

  并且我们还要明白一点:唯识宗里面讲“万法唯识”,并不是说阿赖耶识主宰一切,并不是这样子的。佛教里面强调的是缘起法,诸法生起不离因缘,“非常非断”,众生的流转与解脱都仗因缘。我们一切的因缘果报,我们学唯识就了解得很清楚。你要懂得唯识,对于众生的这些命运、生命的发展趋势、他的福报大小、他的智慧高低等等,都能够看得很清楚;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看得很透彻;更进一步的是,我们要知道,解脱也要因缘具足。

  我们的根本识阿赖耶识和前七转识的变动,都是由于各种条件,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体,所以佛教里面不承认“灵魂”这个提法。

  我们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八识规矩颂》?能够让我们有正确的见地,能够让我们转识成智,能够让我们得到打开大藏经的钥匙,能够让我们得到明心见性的点金术。

  唯识宗简介

  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唯识宗。《八识规矩颂》是玄奘法师留存下来的稀有的著作。因为玄奘法师虽然名震五印,被尊称为解脱天和大乘天,但是他归国以后,主要的是在翻译经典,很少有著作,《八识规矩颂》是他非常珍贵的作品,对于唯识宗的义理有非常精辟的归纳。

  唯识宗有多种的名称。

  第一种是称之为“法相宗”。是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所安立的,“抉择诸法体性相状”。你看世间森罗万象,万事万物,怎么去归纳它?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梵文是念you ga,相应),瑜伽师地论,把万事万物,一切万法都归纳为六百六十法。世亲菩萨觉得众生的根机低劣了,讲六百六十法,太繁杂了!学不会。他就把她进一步浓缩,归纳为百法,作了一个《百法明门论》,归纳为五位百法。

  五位:心王法八个、心所法五十一个、色法十一个、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个、无为法六个,共成为五位百法。事实上心所法是与八识相应的法,不离八识而有;色法是心法、心所法显现的影像;不相应行法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三位的差别相;无为法是前四位所显现的真实性。所以说“识”就是百法,百法就是“识”。从这个角度来建立万法唯识,所以称之为“法相宗”。

  经典上面有说,如来三时说法:第一时说法说有教,说小乘的阿含经等等;第二时说法,说空教、说般若等等法门;第三时说法,说非空非有的中道教。这是唯识宗的判教了。所以唯识宗,也立名为中道宗。

  第三个名称是“普为一切乘教宗”。一切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等,一切乘都能够依此而得解脱。

  第四个名称是“应理圆实宗”。这是从“三性三无性”来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是“三性”;“三无性”,即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立名为“应理圆实宗”。

  第五个就立名为“唯识宗”。八识心王为能变,凡夫众生有一个疑问:只是讲我们的心,为什么要把它分为八个部分、要把它分为八识心王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为什么要把它分为八识心王呢?因为凡夫众生遍计所执,普遍地计较、计度、执着,所以执着于一切都是实我实法;要说到心,他也隐然认为有一个实在的、一个整体的东西,所以为了破这种执着、来深入地分析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是能变,万法为所变。能变,大家如果将来学《唯识三十颂》,就有讲到三种能变:赖耶能变、思量能变、了别能变。就能变这一边,立名为唯识宗;就所变的万法这一边,立名为法相宗。

  第六个名称,称为“瑜伽宗”、“相应宗”。

  第七个名称是“慈恩宗”,因为玄奘法师和他的上首弟子窥基法师,都是住在西安的大慈恩寺,为了尊重祖庭故,立名为慈恩宗。

  六经十一论

  唯识宗所依据的经论是“六经十一论”:“六经”之中以《解深密经》为本经,“十一论”之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的论典、本论。

  六经分别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讲过好几品了,《普贤行愿品》、《净行品》等等。 华严是说佛的境界,法华是说佛的知见,能够入佛知见,就能够证入不思议的佛境界。

  第二种经是《解深密经》,有四种译本,是刘宋求那跋陀罗所翻译的一种译本、还有南朝时候陈代的真谛法师所翻译的、还有北魏的菩提流支所翻译的、还有唐朝时候玄奘法师重新翻译的。

  第三种是《如来出现功德经》。第四种是《阿毗达磨大乘经》。第五种是《厚严经》。这三种都没有翻译到中国来;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厚严经》就是已经翻译过来的《密严经》。

  第六种就是《楞伽经》。《楞伽经》有四种译本,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三种了:就是刘宋的求那跋陀罗所翻译的,和北魏菩提流支、以及唐朝时候实叉难陀分别所译的。

  《楞伽经》非常殊胜,既是唯识宗的重要典籍,也是禅宗印心的经典。禅宗里面,我们前面讲的达摩祖师出家的公案——他出家以后,看到东土有大乘气象,所以航海来中国(震旦)度众生。关于他与梁武帝的这些公案,大家都熟悉了。他在传法给二祖慧可大师的时候,就把《楞伽经》传给他,并且说:

  “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

  这意思就是说:你开悟没有,就用《楞伽经》来印证。对《楞伽经》你没有一丝一毫的疑惑,完全通达,可以得到祖师的印可、印心。用《楞伽经》来印证学人有没有开悟,所以禅宗早期也称为“楞伽宗”。

  传到五祖弘忍禅师,都是用《楞伽经》来印心。弘忍禅师之后,他的弟子神秀禅师这一系,写了一本书,叫做《楞伽师资记》,都是讲历代学习楞伽的、以楞伽印心的禅师,他们的师资相承。苏轼就比喻《楞伽经》如中医里面的《难经》是根本。《楞伽经》不仅仅是明禅明教、明性明相、印心度世的宝典,还是圆融大小乘、圆融世出世法、圆融显密宗、圆融中观和唯识的宝典,而且是阐扬大中观见、大圆满见的如来藏法门,所以非常殊胜!

  六经之中的根本经典《解深密经》总共有八品。除了第一的序品以外,其余的正宗分的七品,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全部都引用了。

  第二品是《胜义谛相品》,说诸法实相,离言法性。

  第三品是《心意识相品》,是说唯识转变,说三能变。

  第四种是《一切法相品》,是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第五品是《无自性相品》,是说三无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和胜义无自性性。一切诸法都是虚幻而起的;当然这个相是虚幻相,相无自性性;因缘所生,所以是生无自性性。

  第六品是《分别瑜伽品》,是说唯识的观行,说五重唯识观。

  第七品是《地波罗蜜多品》,是说唯识宗的修证次第、修证果位。说菩萨从初地,乃至于十地,一直到妙觉佛果位,所修证的法门。

  第八品是《如来成所作事品》,说成佛三身的功德。

  这个是依据的六经。

  十一论之中包括了《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据说是无著菩萨专门修五重唯识观,感得弥勒菩萨示现为一条狗,然后激发了无著菩萨的这种大慈悲心,后来就现见弥勒菩萨;然后无著菩萨向弥勒菩萨求法,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将声音灌注到人间的大讲堂来说法,由无著菩萨记录,就留下了《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这是唯识宗的根本的论典,由玄奘法师翻译过来。

  第二种是《十地经论》,是世亲菩萨造,菩提流支等等大德翻译的。还有《观所缘缘论》,是陈那论师造的,也是玄奘法师翻译的。

  第三种是《集量论》,也是陈那论师造的。有真谛和义净两位大德的译本。我们要知道《集量论》,同时也是因明学的论典。

  第五种是《显扬圣教论》,是无著菩萨所造、玄奘法师所翻译的。

  第六种是《大乘经庄严论》,是弥勒菩萨所说,也是中级班将要学习的。我们学《八识规矩颂》是打一个基础,更广泛的更详细的修证次第的开演,我们在六月底就会详细地来学习《大乘经庄严论》,也有的把她称为《庄严经论》。

  第七种是《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造的。我们要知道法相唯识宗,唯识学,她传到中国来有三个主要的流派:分别就是地论师、摄论师和唯识宗。早期的时候,中国有一部分的学者在菩提流支等等大德的指导之下,专门学习世亲菩萨的《十地经论》,称为“地论师”;也有一些学者、专门学习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称为“摄论师”;第三当然就是我们中国法相唯识宗的集大成者,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回来以后,所开创的法相唯识宗。

  第八种是《辨中边论》,《辨中边论》也是弥勒菩萨所说。济群法师有一个浅显的解说本,窥基法师有很透彻、很精要的阐释。

  第九种是《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是无著菩萨所造。

  第十种是《分别瑜伽论》,是弥勒菩萨所说,但是没有翻译到中国来。我们是依据其他的论典上面、所引用的一些片言只语,可以知道有这部论的存在。

  第十一种是《唯识二十论》,是世亲菩萨所造的。主要是摧破其他的邪见,来建立唯识无尽的深义。

  这是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十一论。

  一本十支

  还有一种说法是“一本十支” 。一本十支有八种论典是一样的,但是有三种是不相同的。我们刚刚所讲的十一论里面的《十地经论》、《观所缘缘论》和《集量论》就没有了,增加了《唯识三十颂》和《大乘百法明门论》、以及《大乘五蕴论》,这样称为“一本十支”。本论当然还是《瑜伽师地论》。

  十支论:

  第一支是“略陈名数支”。是世亲菩萨所造的,《百法明门论》简略地把法相唯识的名数阐释一下,这是个入门的经典。所以我们没有学《百法明门论》,直接学《八识规矩颂》还是有一点点难度。

  第二支是“初释体义支”,也是世亲菩萨所造的《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号称为千部论主,他的智慧非常难得!世亲菩萨和无著菩萨是同母异父的兄弟,还有一位是师子觉。他们的母亲就曾经发愿说:要么就不怀小孩子,要怀小孩子是一定能够大弘佛法的菩萨。果然生了这三兄弟,个个都非常了不起。

  世亲菩萨原来是学小乘,造了《俱舍论》。《俱舍论》号称为《聪明论》,用五位七十五法来归纳世间的一切万法。但是他不信大乘,而且诽谤大乘。

  他的哥哥无著菩萨也是在小乘里面出家,但是后来闻到了大乘佛法,弘扬大乘佛法,就知道弟弟这样谤法肯定会有障碍,所以就善巧方便说自己病了,让弟弟来探望他。世亲菩萨来的时候,无著菩萨就故意让一个学生在隔壁的房子里面大声地读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讲菩萨十地。

  世亲菩萨很有智慧,一听马上就明白,原来大乘的教理这么样地透彻圆满深奥!对他原来的邪见就生起了懊悔心,因为诽谤大乘了他就很懊悔,就当着哥哥的面把戒刀拿出来,说:我以前诽谤了大乘,所以我要把自己舌头割掉。他的哥哥就劝他说:你割掉舌头,也不能够清掉你的罪,你不如多造一些论来弘扬大乘。所以他就造了《十地经论》、《百法明门论》等很多论典来阐释大乘。

  第三支是“总包众义支”,是指《显扬圣教论》。

  第四支是“总摄大义支”,是无著菩萨所造的《摄大乘论》。

  第五支是“分别名数支”,是指《杂集论》。

  第六支是“离僻处中论”,是《辨中边论》。

  第七支是“摧破邪山支”,是指《唯识二十论》。主要是破掉一些错误的、或者不透彻的见地。

  第八支是“高建法幢支”。《唯识二十论》从反面、从破这个角度来显唯识的义理,《唯识三十颂》是从正面来高建法幢,是世亲菩萨晚年的时候所造的。他造了这个颂子以后,自己没有来得及写解释的文字,就示现入涅槃了。所以后来十大论师都来造论,来阐释《唯识三十颂》。她是唯识宗里面非常重要的论典。

  玄奘法师归国以后,最初他想着是把印度十大论师的观点通通都翻译过来,后来他的弟子窥基法师就劝师父说:中国人喜欢简洁,您翻译那么多,可能大家看都不会去看,那您不如选择一种最圆满的,然后把其他九家的说法都糅进去。玄奘法师接受了他的这个观点,就以护法论师的观点为主,再糅合其他九家的观点,就造了这个《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主要是讲唯识相、唯识性、唯识位这个三部分,来成立唯识的义理。我们学《唯识三十颂》,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建立唯识的道理。《唯识三十颂》里面,前面的二十四个颂子都是讲唯识相,第二十五个讲唯识性,二十六到三十个颂子讲唯识位;唯识相里面二十四个颂子,前面的十七个颂子都是破掉我执和法执,来建立唯识。

  在后续的《八识规矩颂》的讲解之中,我们会一层一层地来推理、来论证,怎样破我执、破法执。不是说你腿子一盘上,眼睛一闭你就破我执、破法执了,那个不可能的!

  你首先要闻法、通达法义,才能够起修证、才能够证得真现量。先要能够成就真比量,因为成就真比量,你才能够真正懂;你真正懂以后,才能够真正起修,这样才不是盲修瞎炼。所以虽然有点难度,我想我们只要专注地听,还是一步一步能够通达的。比方说第一首偈子就说: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此能变为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这里面就把三能变都阐述出来了:异熟能变是阿赖耶识能变;思量能变是末那识能变;了别能变是前六识。这是明三能变,是成立唯识无境。

  第十八个颂是建立因缘缘起,第十九个颂是业感缘起,然后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是讲三自性,二十三、二十四是讲三无性,这样都是讲唯识相;第二十五个是讲唯识性;后面的五个是讲唯识位,就是唯识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我们讲菩萨修证果位的时候已经阐述过了。“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是最后的一首偈子,讲成佛究竟位。

  第九支是“庄严体义支”,是指《大乘经庄严论》。《大乘经庄严论》是隐说般若、显说修证次第。

  第十支就是“摄散归观支”,就是指观行的方法——五重唯识观的方法,是指《分别瑜伽论》。

  这是我们略说唯识宗,对她我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作者简介

  我们略略地说一下作者玄奘法师。“唐三藏法师玄奘造”:“唐”是指唐朝,公元618年建国,传十九位皇帝,公元906年被后梁朱温所灭;“三藏法师”是通达经、律、论三藏,能够以法自师、以法作为自己修行的老师,以法师人,来教导众生,通达三藏的大德,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具足十种条件,就称之为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上也有说过:知识、精进、教富饶等等,那些都是指做法师的条件。

  前面一段时期,央视“百家讲坛”有请钱文忠教授讲解过《玄奘西游记》,三十六集。电视弘法,是非常生动、影响力也很广泛的,基本上的解说还是比较正确。后来也印了书,对于玄奘法师的生平、玄奘法师的成就都有一个阐释。钱文忠是季羡林的学生,对于梵文、对于佛学也都比较通达。

  玄奘法师俗家的名字是叫做陈袆。他曾经跋涉十多万里,历经一百多个国家,历时十七年,远赴印度去求取法要、去取经。并且归国以后,著有《大唐西域记》,所以说玄奘法师,历史上评价他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于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佛学家、旅行家、文学家等等。法师是河南洛阳附近偃师县的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圆寂于唐朝的麟德元年(唐高宗的年号),公元664年。

  法师宿具慧根非常聪颖!祖上好多代都是官宦家庭,到了他父亲这一代,虽然只是短时间做过官,学问也是非常好。但是父母早亡,所以法师在十三岁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隋朝,就刚好遇到隋炀帝派一个大理寺卿叫做郑善果到洛阳来度僧。

  以前要出家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因为国家需要男子种田、打仗等等,所以不允许随便出家。国家要颁发度牒、要举行考试、要考背几种经典,通过了才可以,而且是由政府官员主持,而且有名额限制。郑善果到洛阳,整个洛阳地区就只度十四个人出家,但是很多人参加考试。

  玄奘法师的二哥已经出家了,他也很想出家。但是年纪太小,达不到要求,所以他就在考场外面徘徊,给郑善果看到了,觉得这个小孩子很相好庄严,也很聪颖,就问他:你是不是想出家?陈袆就说:是啊。郑善果再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呢?陈袆就回答了十个字,这个就可见他的志向非常远大:“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是他出家的志向。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就是说我出家的愿望是什么?我希望,从远的来说是能够完整地继承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能够让一切众生都超出轮回,“远绍如来”,继承如来的佛法。“近光遗法”,就近的来说,我希望能够将佛教发扬光大、广度众生。

  郑善果听了以后很赞叹,然后举行考试,同意陈袆出家。十三岁到十九岁,都是在洛阳的各个寺院里面学习,跟随景法师学习《大般涅槃经》,跟随严法师学习《摄大乘论》。后来因为战乱,隋末天下大乱,他就辗转到了四川。法师出家以后,很小,十几岁就能够升座说法,大家都很赞叹。到了四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全国都很闻名了。

  但是他还是不满足,为什么?我们如果深入地学的话,也会知道:当时的地论师和摄论师之间,有很多见解上的不同,差异很大。玄奘法师不知道如何取舍,刚好又遇到印度来的一位大德,向他请教以后,就听了关于《瑜伽师地论》的介绍。

  他就很生欢喜心,很生信心,就发了愿要西行求法,偷渡出去。历经了很多的艰难险阻,到达印度,好多次都差一点失去性命;也有好多次是给当地的国王一定要把他留住,希望他能够就留在那个地方来说法。

  比方说高昌国王曲文泰,一定要留住他,后来法师就绝食,那么这个国王没办法,就提出与玄奘法师结为兄弟,然后就派人护送他继续西行等等。这些我们看《大唐西域记》,或者看通俗的,钱文忠所讲的《玄奘西游记》,都会得到比较准确的认识。

  他到达了中印度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那烂陀寺那个时候是世界佛学中心,有一万多位法师在学习,他就师从那烂陀寺的正法眼藏——戒贤论师来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集量论》等等,学习了五年时间,非常透彻地通达。然后他又游学了两年的时间,在各个地方去参学,跟随胜军居士等等去学习,所以当时他已经成为印度“所有智者头顶上的宝珠”,头顶上的庄严,他是最通达的权威!

  他为了息灭瑜伽和中观两个宗派的诤论,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中观派和唯识这个两家的诤论,就著有《会宗论》三千颂,来调和、来融会贯通,得到戒贤论师的印可。然后又应戒日王的邀请,就著有《制恶见论》,来说服小乘正量部般若毱多提出的“大乘非佛说”的邪见,破除他这种邪见。现在的小乘佛教的国家都还有一些支持这种观点,认为说“大乘非佛说”。玄奘法师的《会宗论》和《制恶见论》,得到整个印度所有大德的赞叹。

  在唐太宗贞观十五年的时候,印度的戒日王在曲女城设无遮法会,与会的有十八个国家的国王、还有三千僧众、还有数千外道、还有种种的学者。玄奘法师以《真唯识量颂》来立论,阐扬大乘,十八天之内没有人能够破她,所以被小乘尊称为解脱天,被大乘尊称为大乘天。

  并且法师归国以后,在十六年中翻译出来的经论有75部,1335卷。这是非常浩瀚、非常了不起的!你想想,我们抄1335卷书,要花多长时间?何况还要翻译,还要字斟句酌。

  玄奘法师翻译的经论不单单是数量最广、最多,而且是最精确,非常精确!主要是以法相唯识宗的经论为主,无论是译经的质量、还是数量,都是四大译师之首。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有四大译师:玄奘法师、鸠摩罗什法师、真谛法师和不空法师。玄奘法师一个人所翻译的这些经典,比另外三位译师所翻译的总和,还要多出来780卷,所以是非常难得!

  并且他还将中国的《道德经》翻译为梵文。那是因为什么?当时印度另外有位国王,比戒日王威势小一点点,号称为日胄王,也称为童子王,对于法师钦佩得不得了。原来那个国王是信外道的,看到法师、听法师一说法,马上就五体投地,改宗佛教。并且不单单是对法师很崇敬,连带的对于法师所在的国家,唐朝的文化,都是五体投地。所以他就一再地请求,法师归国以后,能够将唐朝的代表的经典译为梵文,让他来学习;所以玄奘法师归国以后,就应请,将《道德经》译为梵文,然后派人送过去。

  所以法师被唐太宗称赞为:“有玄奘法师者,法门领袖也!”也被鲁迅赞誉为中国人的脊梁,所以确实是当之无愧。这是我们对于作者的简介。

  《八识规矩颂》的阐释者

  底下我们再来说《八识规矩颂》的阐释者。《八识规矩颂》阐释的典籍非常多,古代的都很深奥,我们就不多说;近现代呢,因为清末民初和民国年间,唯识宗复兴起来,唯识的研究成为上个世纪初,中国佛教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这三个研究方向,就是唯识宗、禅宗和佛教史。并且唯识学对于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也是最为深刻,二十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位大思想家,如章太炎、梁启超等等,都跟唯识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当时的唯识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三股主要的力量:第一支是太虚法师所创办的世界佛学苑。主要是其中的武昌佛学院和重庆的汉藏教理院,有很多的法师在研究法相唯识,太虚法师也有很多的法相唯识宗著作,《八识规矩颂》他也讲解过。第二支是南京支那内学院的,欧阳竞无居士和他的学生。第三股力量就是北京的韩清净居士,所主持的“三时学会”。

  比较权威的是太虚法师的《八识规矩颂讲录》。太虚法师对于《八识规矩颂》讲解,他很特别,他不是照玄奘法师这个次第来讲,他把颂文拆开来讲。总共只有十二个颂,太虚法师把这十二个颂,分为“顺转杂染分”和“逆转清净分”两大部分;“顺转杂染”分八颂,“逆转清净”分四颂。在“顺转杂染分”之中,他也不是照原来的顺序来讲。原来顺序是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太虚法师是先讲第六意识,再讲前五识,再说第八阿赖耶识,最后说第七末那识。为什么要照这个程序来讲?太虚法师在讲录里面有开示,说:因为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的心理状态,最容易觉察到各种各样的情感、思想等等的心理作用。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等等种种的情绪波动,基本上都是第六意识的功用,所以太虚法师先阐述第六意识。

  但是我们在了别外在的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境的时候,单有第六意识还是不够,要前五识与第六意识都生起现行才能了别。比方说:如果意识好的,但是眼根坏掉了,是个盲人,你说他不发眼识了,就不能够见到青、黄、赤、白等等的显色。虽然意识是好的,但是你不能够了知外在种种的事物。所以接下来第二步就是讲前五识。

  第六意识和前五识都讲解了以后,它们所了解的这个境界相从哪里来?能够去了别的这个能力,能够去了别的第六意识和前五识,以及被它们所了别的五尘境,种种的境界相是从何而来?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到第八阿赖耶识,其实它都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所谓的阿赖耶识——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些种种的境界相,它都只是第八识的相分,。

  但是更进一步,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交互相遍的。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有自他的隔别呢?所以就要说到第七末那识的功能——我执识。我们有情生命的成立,自我意识的发展,人格的表现,都可以从第七识末那识中得到一个说明。按照这样的次第来解说,之后再来说“逆转清净分”。

  另外,新加坡的演培法师也有讲过《八识规矩颂讲记》,民国时候的王恩洋居士造有《八识规矩颂释》,范古农居士作有《八识规矩颂贯珠》,天台宗的大德谛闲长老作有《八识规矩颂疏》等等,都是比较权威的著作。

  现在的各个佛学院,基本上都有开唯识的课程。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从背名相,去死背那些六位五十一心所,没有什么用处;关键是要能够透过学习,把我们当下的身心状态认识清楚,然后再来改造它、超越它、转染成净、转迷成悟。

  比较浅显的还有:台湾的慈航法师所作的《八识规矩颂讲话》,那个是大白话,最浅显、最简单的一种,但是没有说透;还有就是现在所用的这个本子《八识规矩颂讲记》,这是于凌波居士所讲解的。

  于凌波居士在通俗佛法的演讲上面很有贡献,有一部叫做《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也是他写的,非常通俗易懂!晚年的时候,他就重点在研究唯识宗,对于《八识规矩颂》、《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都有讲记。所以这个《八识规矩颂》,他也说得比较浅显易懂。

  尤其难得的是,他把那些颂文之中将要牵涉到的名相先提出来,先解释,前面的八讲都是解释这些名相,后面的四讲才进入到《八识规矩颂》本文的讲解。所以这个是让我们初入门的人,能够得到一根拐杖,能够省力一点;不然,会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在说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对于于凌波居士的这个讲记先看,我们不完全照他这个,尤其是在实修方法方面,会深入一点来阐发,希望大家都能够真正地通达。

  略讲八识心王

  我们先略讲八识心王。

  因为凡夫都执着于实我实法,说到心的时候,也会妄执有一个整体的东西存在,因此唯识家就将一心分析为八识,来破除凡夫的执着。前五识就很浅显: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个五识,六根对六尘生六识,这个都是比较浅显、容易懂的。

  眼识

  眼识是依于眼根缘色尘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也就是我们的视觉作用。所依的是眼根,所缘的是色境。前五识所依的根,又有内根和外根的分别。外根就是我们视觉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个都是粗显可见的,也称为“粗根”,也称为“外根”,都是四大合成的物质,不能够直接生识,但是能够扶助内根,为内根所依托之处,所以称之为“扶尘根”(一种是“扶持”的“扶”,也有的写做是“飘浮”的“浮”,都对)。

  还有一种是内根,也称为“细根”,也称为“净色根”,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生理学上所讲的“神经纤维”、“神经细胞”;“净色根”:“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前五识都依净色根来认取外境,来生五识,所以有发识取境的作用,功能很殊胜,所以名之为“胜义根”,就是我们的这个神经系统。

  色境:显色、形色、表色、法处色

  眼识所缘的是色境,外在种种的环境。眼识的视觉作用,它只是现量,就是直觉地了知这个状态,但是它不会去跟其它的去作比较分别;比较分别是意识里面的五俱意识的作用,所以眼识的视觉作用,它同时有意识的五俱意识生起来,否则,意识没有跟过来的时候,眼识虽然见,也同于不见。我们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五俱意识没有过来,视而不见,没有这个作意去了别它。

  所缘的这个“色境”,是“颜色”之“色”,不是质碍性的物质之色。这里面如果细讲,就包括了“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 这个我们不展开来说,我们在后面讲阿赖耶识就比较容易懂一点。

  所了别的色境,有四大类:显色、形色、表色、法处色。

  显色有十三种:青、黄、赤、白,这些种种的颜色不同,还有光、影、尘、明、暗、云、烟、雾、空。

  形色有十种:就是形状——长、短、方、圆,是我们人安立上的这个名词,粗、细、高、下、正、不正。

  表色是指什么?它是指我们人体的动作,它有一个表示,有八种:行、住、坐、卧、取、舍、屈、伸,这个姿势在改变。

  法处色(法处所摄色)有五种,其实它是指意识所取的色,包括了极略色、极迥色(“迥”是“遥远”的意思)、定所引色、受所引色,还有遍计所执色。

  “极略色”又称为“极微色”,就是说,分析这个有质碍的实在的色法,这个物质分析到极微处,小乘里面称之为“析破空”,这个称之为“极略色”,也称之为“极微色”。现在我们的科学家,研究也达到这一步了,他研究物质到极微的原子、分子、电子、质子、中子,乃至于基本粒子。这个基本粒子还可不可以再继续细分?现在的科学研究达到的就是基本粒子。

  现在权威的物理学家就告诉我们:即使看起来有质碍的、好像有固态的物质,包括我们人的身体,其实在它们的内部来说,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空间,原子与原子之间距离非常大,空间很大;然后在原子和分子的内部空间里面,基本粒子其实只是占了很小的空间,其余的全部都是空。

  并且事实上,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达到这一点了,也就可以证实说,基本粒子也是非常快速地、在刹那刹那不停地生起来,然后不停地消失——不停地有基本粒子消失,不停地有基本粒子出现、产生,所以其实它只是一股能量之流,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实体的物质存在。

  你不要认为这个桌子去年也这样,今年也这样,其实现在的科学研究就已经达到了,这只是能量的振动之流,这样我们称之为“极微色”,也称为“极略色”。因为只是能量的振动之流,所以它不是实法,我们不要再去错误地执着它,不要再去活在错觉的世界里面。

  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日本人叫江本胜,做了一个研究,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水知道答案》,我们好多人都看过或者听过。就是说,这个普通的水,你给它一个词,无论是日文还是中文,你写一个词贴在杯子上,然后放在冷藏室里面快速冷冻两个小时以后,再在显微镜下来看这个水的结晶:词汇不同,它的结晶就不同。

  如果你是写的好像慈悲、喜悦、爱等等这些,它的结晶非常漂亮;你写的是生气、愤怒、沮丧等等,这个水结晶就很支离破碎。说明什么?一个是,我们人的意念,这个意识、这个念头,它也是一种能量之流;声音也是一种能量之流,物质也是能量之流,而且在互相影响,能研究跟被研究在互相影响。所以透过这个极微色,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个都在互相影响。

  所以当然我们也就知道,我们的意识所缘的是什么?法处色、法处所摄色。这个意识是有能量的,每一个念头都是有能量的,当然我们也能够影响到外境。如果我们每一个念头都是欢喜的、都是快乐的、都是喜悦自在的,它这种能量之流吸引过来的都是一些欢喜快乐的人和事;如果你一直都很不开心、很愤怒、很生气,那你吸引过来的也都是这一些,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你看,透过这个极略色就可以知道。

  所以说要清净我们的自心,先改变我们的心,再来改变外在的环境,“心净则国土净”,这个道理我们就很容易明白,尤其是透过现在的研究,很多这方面的实验。

  还有一种实验是:我们拿三碗饭摆在这里,有一碗饭,我们一直在说:“你很好!”一直赞叹,“我很欣赏你”等等这样;还有一碗饭是干脆不理它;另外一碗饭是一直诅咒它、一直骂它,对着这碗饭发泄愤怒的情绪。然后就观察,怎么样?几天以后,我们一直赞叹的、一直有喜悦的正面情绪的那碗饭怎么样?它变成金黄色,而且发出一种好像酿酒一样的香气。

  还有一直我们把那个咒骂的念头加过去的那碗饭,它就变黑了;还有一直不理它那碗饭最糟糕,不单单是变黑了,而且发臭了、长霉了,就这样的啦!

  所以说要知道,我们也是这样的。我们怎样去让我们所求如意,让我们心想事成?你要一直有好的、正面的这种能量,这种念头,那你当然就会把好的种种的遭遇,种种的成就都吸引过来。

  你一直在担心的时候,当然你就给它加了一个负信息。好像现在马上要高考了,有些父母总是想:“哎呀!我这个儿子,不知道会不会考好……”一直担心,“哎呀!万一他发挥失常怎么办?”你说你在帮他还是害他?你一直在把这个不好的能量发过去,一直在障碍他,然后你还说我很关心他,这样就很糟糕。

  而且现在的科学研究,越研究,我们越对唯识学佩服得五体投地!释迦牟尼佛早就讲过了,现在的科学研究就能够证明这一点,是一个什么研究呢?是说我们每一种情绪产生的时候,我们的下丘脑(脑袋的一部分),她就分泌一种物质,叫胜肽,这是一种氨基酸。

  我们产生一种情绪,下丘脑就会相应地分泌一种胜肽,这种胜肽就跟随我们的血液被输送到我们全身,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周围都有好几千个接收的感应器,就能够接收到。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同一种情绪的时候,你知道会怎样吗?我们全身的细胞就会对这种特定的胜肽、产生一种依赖性。

  你要想一想,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为什么?如果一个人一直喜欢生气,一直喜欢发脾气的时候,怎么样?他全身的细胞都已经习惯了,要天天接受这种与生气相应的胜肽;如果万一隔那么几天,她要是接收不到,她就会起反应,她就会让你要不由自主去发脾气来满足这个细胞。

  那就好像什么?好像那个吸毒的人,有毒瘾一样的,所以你要发脾气也会发上瘾。你要是容易去沮丧、容易去垂头丧气、容易去想负面的东西,你也会上瘾,你看,是不是很糟糕?

  所以唯识学上就告诉我们,我们要保持正面的情绪。我们这个下丘脑一直分泌的是那种非常好的氨基酸,那种胜肽;然后我们每一个细胞,都接收到这种能量,接收到这种氨基酸,然后每一个细胞都很光泽,都很喜悦。他们形容这个喜悦,是每一个细胞都很喜悦的状态。

  这样的话,你看,他就会怎么样?他就会失去发脾气的能力,你想叫他发脾气,他都不会发脾气了。为什么?他的细胞从来没有接收过这个发脾气的胜肽,一直接受的都是喜悦的,所以清净我们的心就很重要。这是我们说这个“极略色”。

  第二种是“极迥色”。极迥色就是推测虚空、明暗等等,无质之色(没有实质的色),到极远处,我们的眼根见不到的,只是意识去缘,这个法处色都是意识所缘的色法。比方说我们推想这个空间如何地遥远,这是属于“极迥色”。

  第三种是“定所引色”,也称为“定自在所生色”。这是指有修禅定成就的时候,以这个定力所变现的色、声、香、味等等的境界。这种定中的境界是独头意识变现起的,原理就是依定的增上缘力,由独头意识引起第八识中的种子,然后产生实际的作用。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入那种火光定,就会有光和热产生出来?为什么有成就的那些阿罗汉,他能够示现十八般神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这个水火从哪里来?你要知道,原理就是这个。

  他以这个定为增上缘力,然后意识引起第八识中所含藏的那些地、水、火,这些种子都是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的。所以在神变之中,就能够变出水、火等等,这些种种产生这个实际的作用,都是属于什么?“定所引色”。原来你不了解这个原理,你觉得这很神奇、很神秘;你学了法相唯识就知道,这个是“定所引色”。

  第四种是“受所引色”。受所引色称之为“无表色”,主要是指我们受戒时候的戒体。你看,登坛受戒,三师七证,因为师长的教诲,领受戒律,在动作上、在言语上,就受了感动,发了这个受持戒律的誓言,我们的思心所上就有防恶发善的功能;这种功能、这种作用就称之为“无表色”,以后遇到那些容易犯戒的境缘的时候,自然地它会有警戒的念头生起来,保护我们的戒体,制恶令其不生。

  这种功能因为不同于那种有动作、表示的“有表色”。你看,我们行、住、坐、卧,这是“有表色”;它这个没有动作,但是它有功能,所以我们称之为“无表色”。它是第六意识、所从属的心所法里面的“思心所”,触、作意、受、想、思,这些我们底下会要讲到,这五十一个心所法就会讲到这个思心所。思心所上的一种强盛的势力,熏于第八识之中成为种子,有防恶发善的功能,所以称之为“受所引色”,称之为“无表色”。

  第五种就是“遍计所执色”。“遍计所执”,就是世间凡夫他执着,本来是因缘所生法,但是他执着为有实我实法,他不知道是因缘所生、唯识所现;不悟到这一点,所以在意识上就有假想、就有虚妄计度,对这个意识假想的虚妄计度,他还认为是实有的。比方说执着于有上帝等等。

  这个是眼识。

  耳识

  第二是耳识。耳识是依于耳根缘声尘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也就是我们的听觉作用。前五识颂里面有一个解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这个它所需要种种的缘,耳根也是其中的这个缘,当然也包括了内根和外根、也包括了扶尘根和净色根。耳识所缘的声尘,声音这种境界,略说就有三种,广说有十一种。

  三种之中,第一种是“执受大种因声”,也称为“内缘声”:这个是指我们人的这种语言、动作——比如说两个手鼓掌,这种发出来的音声,就是“执受大种因声”。好像我们人说话、唱歌,这些都是“内缘声”。

  第二种是“非执受大种因声”,也称为“外缘声”,自然界所发出来的声音,好像风声、流水声等等。

  第三种是“俱大种因声”,也称为“内外缘声”,就是人跟物质界共发的声音。比方说我们吹笛子,有人的作用,也有笛子的作用;还有砍木头。这是属于“内外缘声”。

  苏轼作过一首很浅显的诗,来提一个问题,提一个什么问题?就是说我们听这个弹琴,他就问这个琴声到底从哪里来。他就作了一首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于匣中何不鸣?”

  如果说这个琴声出自于琴上面的话,那我把这个琴放在匣子里面,怎么没有听到声音呢?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这个声音出自于你弹琴的手指上面的话,那你就不要琴了,你在你手指上去听琴声好了。他就是想这个琴声从哪里来。

  我们学了唯识,就知道很简单,是不是?“俱大种因声”,也称为“内外缘声”,那就是琴和我们的手指都需要,才产生这个声音。这是简单地说三种声音,广说就有十一种了。

  第四种就是“可意声”,顺心悦耳的声音。

  第五种是“不可意音声”,比方说噪音,让我们很烦躁。

  第六种是“俱相违声”,就是中庸之声,也不顺心、也不违心。

  第七种是“世所共成声”,世俗共许的声音,比方说车声。

  第八种是“成所引声”,就是为了成就无漏智慧,依此声音建立经、律、论三藏,引导众生达到涅槃,这是“成所引声”。怎么理解?很简单了!我们上午不是在念佛吗?念佛能够让我怎样?达至涅槃,这细分而已了!念佛声。

  第九种是“遍计所执声”,各种外道所起的虚妄执着计度的这些声音,“言教”。

  第十种是“圣言所摄声”,圣人的说教声,因明上所说的“圣言量”。

  第十一种是“非圣言所摄声”,这在《瑜伽师地论》上面有很广泛的解说,我们此地只是略提一下。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此地。以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都能够证得圆成实性!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