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五讲

《八识规矩颂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5 19:58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

  是故为度诸有情,发菩提心佛子行。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无著菩萨!世亲菩萨!

  南无大唐三藏玄奘法师!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来闻法!

  昨天已经说了唯识五位之中的资粮位,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加行位。

  昨天讲过了四寻思观:名寻思观、事寻思观,对于这些寻思观,就是说我们要明白,是破掉我们的执着;还有自性寻思观和差别寻思观。我们如果用“三性三无性”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了。

  名寻思观:就是要去掉我们在万事万物上面所安立的观念、那个名词。

  事寻思观:就是我们对于这个事物,执着于它实有的,也要去掉,去掉这种执着心。事实上名和事,如果起执着,都是属于遍计所执性。

  自性寻思观:这个事物呈现在我们眼前,它生起是因缘和合而起,依他起性,依众多的因缘而起的。所以要知道,这个就是我们能够了知依他起性。

  更进一步就是差别寻思观,事物与事物之间,这些认识多以后,由感性认识所推导出来的理性认识,然后形成我们的理论,这些也要破掉执着,就能够入圆成实性。也就是说“三性三无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和胜义无自性,都会由四寻思观来思维抉择。

  第二就是依四寻思得四如实智,加行位的菩萨以四寻思为因,能够引发四种印可决定智,称为“四如实智”。“如实智”:不变名为“如”,不虚名为“实”,无倒正知名为“智”。就是能够如实了知诸法实相的智慧,我们对于万事万物的名称、事物、事物的体性,还有在体性上面安立的观念,这个四法都能够如实了知;然后就能够悟入:所取的这个四法皆空,就是说外境没有实体;能取这个四法的识也是空。这样就破掉了二取。

  破掉了能取所取:能取的心、所取的境,其实都是因缘而起的,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破掉这种执着,能够能所俱空,破掉人我执、法我执,就名为四如实智。由名寻思引生的如实智,事寻思所引生的如实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生的如实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生的如实智,称为四如实智。事实上,我们在修的阶段,未能决了,名为四寻思;已经善于抉择了别,名为四如实智。

  加行位要修的第三就是依四位四定修寻思如实观。我们都知道,加行位有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所以称为四加行位,也称为四善根位。在四加行位之中,我们要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依此四定来修四寻思如实观,就能够观所取、能取皆空。

  大家不要把这个作为理论来听,这就是菩萨实际修证之中的方法。菩萨怎样成菩萨的?他资粮位怎么修?在加行位又怎么修?这就是讲加行位的菩萨具体的修法了。加行位的菩萨,他先能够在心之中确认境空,后面再来确认心空。境空就法我执空了,心空就人我执空了,这样人法二执都空掉了,当然他就能成就。在四加行位之中,暖位和顶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之境空;忍位和世第一位是修四如实智,观能取之心亦空。

  我们先来看暖位。暖位是依明得定修观,“明得定”:“明”就是指无漏智慧,但是暖位之中的“明”,它指的是“加行无分别智”,还不是真正的无漏智慧。暖位菩萨发下品四寻思观,观察一切的万事万物的名称、事物、自性、还有在自性上面再假名安立的差别,这个四法都是体相俱空,就能够真正地在意言境上,体会到识外之境不可得。但是在这个阶段,他是初观,对于境空只是略有所知,智慧的光明、势力比较弱小,就好像早晨大雾散去了,红日初升,这个太阳没有什么热能,只能够感受到微弱的阳光的热能的照耀,所以略有暖气,因此名为暖位菩萨。

  第二是顶位菩萨,依明增定来修观。顶位菩萨所修的观的方法,照样还是去观察我们名言遍计上面的“名、事、自性、差别”这个四法体相俱空。比方我们给这个安立说:这个叫做“茶杯”;如果给它用来装酒,照样可以叫做“酒杯”,这个名词,名是不要执着于它;事也不是恒常不变的,这个物体也不是恒常不变的;更进一步,它的体性也是因缘所生;然后自性之间的差别,都是遍计所执而产生的。所以说所谓的“实我实法”,都只是因为凡夫处在一个遍计所执的阶段,所产生的错觉而已。

  这样,随着这个阶段,加行的深入,对于所取境空的道理,通达了悟到极处,所以名为顶位。了悟这个境空到顶点了,所以称为顶位菩萨。他的禅定力更深,智慧的光明更为明耀,所以此位所依之定,就称之为“明增定”。

  第三就是忍位,忍位是修印顺定来修观。忍位菩萨已经通达了境空,转过来,转入到对于心识的实相进行观察和证入;对于能取的心空,也能够随顺通达,初步解了,“印”前境空,“顺”后心空,所以这种定,名为“印顺定”。事实上后两位忍位和世第一位,都是重点修心空。

  第四就是世第一位,是依无间定来修四寻思观。世第一位的菩萨,已经对于忍位能观之心空,有了比较彻底的胜解,所以就能够平等双印“境空、心空”,所取的法空、能取的心空。世第一位的菩萨是异生最后之心,如高幢顶,更无有上,故名世第一位。也就是说世第一位的菩萨是凡夫里面最高的凡夫了,所以叫世第一位。再往上前进一步,他就是圣人,就见道了,所以叫世第一位。

  并且因为依世第一位的无间定来修观,双印能所俱空,力求实证空空,已临现观,非真现观,所以世第一位又名为“现观边位”。意思是什么?就是说世第一位的菩萨,他已经能够平等地证悟到能观的心空、所观的境空,但是还有一个什么在?还有一个“空”在,他不能够并空亦空,所以还有少法可得,所以他还没有真正地见道,没有真正地开悟。

  如果能够无间地对于能取心空、所取境空,这个二取空相作意弃舍,对于连这个空也要舍弃,并空亦空,即得见道,证入离生圣位,真正地转入圣位。所以名之为“无间定”,“无间”就是刹那,就能够入见道位而成就真现观。

  我们来归纳一下,就是说暖位和顶位菩萨,是识有境空的阶段;忍位和世第一位的菩萨,是境识俱空的阶段。

  暖位、顶位菩萨已经在意言上通达了“相无自性性”,外在的一切森罗万象都是没有自性的,境界相是妄情所现的,我们凡夫的虚妄的情识执着,执为它实有,所以假名安立的,所以名为“相无自性性”。

  忍位菩萨在意言境上就已经通达了别了“生无自性性”,要知道这个都只是说他意言境,不是说他现观。现观是见道位的菩萨,才能够真正现观。就是说他在定中思维,这种意言境他已经通达了。生无自性性,就是依因仗缘而起的万事万物,只是一种组合,并非实有,所以无有自性,名为生无自性性。它生起是无自性的。

  世第一位的菩萨已经在意言境上通达了“胜义无自性性”。胜义就是真如,胜义就是我空、法空,二空所显的真如。真如如果有自性,那就不是绝待的胜义了,所以当然是无自性,胜义无自性性。如果能够无间对此,分别三无性,对这个意言都能弃舍;对于境空、对于心空,连这个空的观念也舍弃掉,那就入见道位了,就能够亲证三无性的道理,就能够入一真法界,那就是真正的圣人了。

  《唯识三十颂》的第二十七个颂,就是讲加行位菩萨的修法。颂说: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这一颂就是解释加行位中的菩萨修行的境界。我们说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见道位也称为通达位)、修道位、究竟位(究竟位有时也称为无学位)。因为资粮道中,二取随眠未能伏灭:能取所取,能取的心、所取的境;“随眠”,“眠”就是“睡眠”,就是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叫随眠。二取随眠未能伏灭,故未能安住在唯识实性之中。事实上,不要说资粮位不能够安住在唯识性里面,加行位也不能,所以还要勤修加行。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

  在加行位之中,暖、顶、忍、世第一法(世第一位),四加行位的菩萨,他们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和无间定,来修四寻思如实智,也可以说是依四寻思成就四如实智;能够印可所取之境空,能取之心亦空,这个时候似乎真如境界已经现前了。但是这时候还有一点障碍,那就是现前立有少物可得,少物就是说还有空的观念在,还有我空、法空的这个空在。“我空”就是能取心空,“法空”就是所取境空,这个空的观念还存在,所以叫做“现前立少物”,因此他不是真正地住在唯识实性之中。

  但是加行位的菩萨,有时候也会把我空、法空的“空”,认为就是唯识实性,所以偈子说:“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谓”就是他以为,但不是真实的。他以为他已经在唯识实性之中,但是不是的,所以底下两句说:“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正因为加行位的菩萨,还立有少物可得,所以与真唯识性不相合,所以不是实住唯识性。“实住唯识性”者,不仅仅是我空、法空,并空亦空。《心经》上说: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一段也就是讲修行方法。“无智亦无得”,连这个无所得的观念也无所得,并空亦空,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证得真现量的境界,才是见道,才是实住唯识性。如果你有所得的话,得什么?得一个我空、法空的空,空的观念还在,只能够称为现观边——差不多到现观了,现观边位。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资粮位和加行位,他们的修行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不同是,资粮位是住散心而修行;加行位是住定心而修行(我们讲了这个四种定)。

  加行位跟见道位的修行有什么不同?见道位是以真如实相为缘,加行位是以意言境为缘,还有一个空的观念在,只要你有一丝一毫的观念,都是属于意言境,不是真现量。

  见道位

  第三位就是通达位,一般也称为见道位。此位的菩萨以无分别智,实证唯识真胜义性,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现观寂照,证受如如,名为通达位。又因为此位的菩萨,最初照见真如实相初入圣位,所以又名为见道位。

  见道位又有真见道和相见道之分。简单讲,“真见道”其实就是根本智,“相见道”就是后得智了。真见道是在见道位起无漏的根本智,实证真如;相见道是在得到根本智以后,起后得智,善观诸法事相的无分别智,后得智。根本智是实证真如,后得智是见如幻法相。性由相显,所以证性必于相中,这个就是“色即是空”,所以我们先修境空,再修心空;相由性成,故见相必于性内,这就是“空即是色”。

  见道所得到的利益是什么?开悟以后,即菩萨见道以后,能够获得真实利益。第一个是第六识、第七识开始转识成智。第六意识转得一分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转得一分平等性智,虽然没有圆满,但是已经获得一分无分别智了。你看,《八识规矩颂》上就说了: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这是讲第六意识超凡入圣的过程。第六意识在初登圣位,初地(欢喜地)菩萨的入心的时候,每一地他要有入心、住心、 满心。在刚刚进入初地,初地入心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断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分别起的我法二执断掉了,但是俱生起的我法二执还没有断除,所以叫做“俱生犹自现缠眠”。

  分别起的是什么?第六意识而起的,俱生起的末那识我执识而起的。所以古德有一句话,叫做“初地下品转,八地中品转,等觉上品转。”入初地的时候,第六、第七先转——他只是把分别我执、法执能够断掉,但是俱生的我执、法执要到第八地不动地的时候才能够转。但是仍然还没有究竟圆满,要究竟圆满是要到等觉菩萨。也就是说什么?十地满心——差不多到等觉菩萨了。

  十地的最后一位“十地满心”的时候,那个时候是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的时候,也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的时候。那么同时,我们的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就圆满了,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也是称为上品平等性智了。第七末那识超凡入圣的时候,转的方法、转的次第也差不多。偈颂上说: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末那识也是在初地的时候,在欢喜地入心时, 转为下品平等性智。所以说这第一种利益,就是转得一分妙观察智成就一分平等性智。

  第二种利益,就是分别我执、法执二障(二障即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皆已断除。菩萨通过第一阿僧祇劫的精勤修习,在加行位的最后“世第一位”时,就已经能够遣除了分别我执二障的现行部分,入见道位能够得到,成就真现量,能够成就真见道、相见道的时候,分别二执二障的种子,也刹那顿断,超凡入圣,现证唯识性相,这是第二种利益。

  第三种利益是能够远离三涂,断异生性障。从此以后,就能够随大悲愿力示现受生,在人天善道之中,以愿力身去度无量众生。

  第四种利益是生如来家。菩萨见道以后,是为真佛子。上以诸佛如来为导师,中以诸大菩萨为伴侣,下以无量有情为眷属。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绍隆佛种,不久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是见道位的菩萨得到的第四种利益。

  第五种利益是成就百门。“成就百门”在天台宗之中有很详细的阐释,我们只是略说。见道位的菩萨能够在须臾间证百三摩地(一须臾间能够成就百种三摩地);游于百世界(游化于百个世界);承事百如来;化百类身;成熟百类所化有情;寿命百劫;能知前后百劫之事,前一百劫、后一百劫之内的事情,见道位的菩萨都能够知道;于百法门能正思择,对于一百个甚深的法门能够正确地思考、抉择、修持;每一身能够现百菩萨眷属围绕,见道位的菩萨,他每一个化身都能够显现一百位菩萨眷属围绕;以神通力能同时振动百个三千大千世界……总而言之,见道圣位的菩萨,他的智悲愿力是无穷无尽的!功德殊胜广大、境界甚深难思议。这是讲见道位的菩萨。在《唯识三十颂》的第二十八颂,就是讲见道位(通达位)的修行境界。偈颂说: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我们刚刚一开始,大家一起念过了。菩萨于通达位,亲证现观之时,不仅仅在所缘上,对于清净无相的真如,离有所得见;就是在能缘上,对于清净无染的正智、无漏智,也离一切有所得见——也就是智都无所得。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这两句要连起来看。就是说见道位的菩萨,“若时”就是见道的时候,菩萨见道的时候,对于所缘的真如,他见道了,所以其实他所缘的,就是清净无相的真如;对于能缘的,清净无漏的正智,也都无所得,都是离一切有所得见。

  “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这个时候他就真正地住唯识性相,因为他真正地现证,能取所取皆空、并空亦空。虚妄分别即名为识,如理观照即名为智。我们要对识离分别执着,同时也要对智离分别执着;远离一切分别执着,才能够证受诸法平等不二的清净真如。真见道证唯识性,相见道是证唯识相;也就是根本智证真如,然后更起后得智,来了知俗谛如幻的境界。那么真见道就是证知真谛,相见道就是了知俗谛,这个时候安住于唯识实性,才是真正地远离能取、所取之相。所以说“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我们对于资粮位、加行位和通达位都阐述了;对于五位之中后面的修道位和究竟位,我们在后续的课程里面再来阐释。我们明白这个五位以后,我们再来看前五识颂的第三颂,就比较容易明白了。第三颂是: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此颂包括了三个主题:也就是智力、转依和果德。

  第一是智力:

  菩萨发菩提心、修唯识行,在资粮位,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去广修六度万行,修积福德智慧资粮,圆满顺解脱分的善根,进入加行位;在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加行位中,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和无间定,修四寻思观,得四如实智,能够印可所取境空、能取心空,由此更加勇猛精进到达通达位(见道);在证入初地的时候(欢喜地入心的时候),断分别二执二障,现证唯识性相,再入修道位;由初地,乃至于十地等觉。

  到十地满心的时候,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这个时候前五识同时转为成所作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以后,要十地满心以后,它也能够观人空、法空,所显的真如,但是它不能够亲证真如,只能够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而观人空、法空。因为不能够亲证真如,所以没有根本智,只是后得智所摄,这个叫做“变相观空唯后得”。

  “变相观空”,到了十地满心的时候,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了,这个时候它要在自识上面变起真如的相分,才能够观人空法空,所以叫做“变相观空”。

  “唯后得”就是说:因为它是遍起真如相分,来观人空法空的,所以它不能够亲证真如,它不是根本智,只是属于后得智。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五位,你才能够看得懂这一句话。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这两句容易理解。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前五识已经转成成所作智以后,它在佛果地位,仍然还是不能够亲证真如。因为因地的时候,五识是依五根而起,它只能够观察诸法的事相,不能够体悟诸法的理性、理体,因中如此,果上还是如此。所以说果中犹自不诠真,不诠真就是不能够亲证真如,它只能够变起真如相分,来观人空法空,这是讲智力。

  第二是讲转依:

  “圆明初发成无漏”,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的一刹那,前五识同时也转成无漏的成所作智。因为前五识是依五根而现起,五根又是第八识所变的相分,五根属于根身——根身、器界、种子,都是第八识的相分,所以必须要在第八识,圆明初发的时候,“圆明初发成无漏”,圆是大圆镜智,明是智慧。大圆镜智的智慧,初发的时候,前五识才能成无漏,才能够转为成所作智——无漏的智慧,这个叫做“圆明初发成无漏”。

  要知道到了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以后,与它相应的心所就少了很多。为什么?那些染污的心所都没有了!我们说在凡夫位,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是多少个?三十四个。到了成为成所作智以后,还有多少?那些烦恼心所都没有了,与它相应的根本烦恼三个、大随烦恼八个、中随烦恼两个都没有了。这十三个心所就没有了,还剩下是二十一个心所,也就是五遍行、五别境和十一个善心所。因为五遍行、五别境,它是通于三性的,它没有什么固定的善性、恶性,它是随心王法的善恶,而有相应的善恶的。所以它到转为成所作智的时候,照样还是存在;善心所当然存在,所以还有二十一个心所法,但是它们也都转成为无漏的。

  第三是讲果德:

  果地上的成就以后,他的佛行事业,就是“三类分身息苦轮”。前五识转为无漏,他自利的事业就皆已成办,圆满了,就成所作了,成所作智,需要进一步地成办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

  所以如来作三类分身。第一类是胜应身:为大乘四加行位的菩萨,示现千丈胜应身,有大威德,相好庄严,宣说地上的、登地以上的菩萨所修的十波罗蜜,令其依法修行,息其变易生死的苦轮。

  第二类是劣应身:是为二乘及凡夫,示现丈六金身,宣说四圣谛、十二因缘等等法门,息其分段生死的苦轮。

  第三类是随类应身:为了适应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示现种种的化身。好像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十四种无畏……这些等等,示现种种的比丘身、比丘尼身、天王身、乃至于菩萨身、佛身等等,无量的化身,随宜说法,令其离苦得乐。

  如来化三类分身为不同众生说不同的教法,使其止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等等,诸多生死痛苦的轮转,叫做“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意识

  接下来我们讲到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第六意识是八个识之中作用最为明显、最强锐的识,是我们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也是我们容易了解的。你看,我们的一切思维活动——思考、学习、理解、分辨、推理、逻辑、组织这些等等,一切其实都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所以最容易知道。

  而且它与前五识不同:前五识是依于色法,五识同依净色根,而所依的是色法之根;而第六意识是依于心法,它依的是意根,就是末那识,依末那识为根,所以它对我的观念,就会很执着,因为它的根就是我执识。

  前五识只能够缘当下的五尘境,是现量、是性境;而第六意识能够缘宇宙万法,通于三境、三量、三性、三受、三时,第六意识都能缘。性境、独影境、带质境;然后现量、比量、非量;乃至于善性、恶性、无记性;乃至于苦受、乐受、舍受、或者说苦、乐、忧、喜、舍受都能缘;对于过去、现在、未来都能缘;所以此颂就阐述了第六意识的三性的差别、识量、缘境、界地和相应的心所法,五个主题。

  第六意识在善性、恶性、无记性三性之中是都具有的。第六意识所起的念头,既有善的念头,也有恶的念头,也有无记的念头;在现量、比量、非量之中也是都有的;在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三境之中也是全通的;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轮转时,也是容易可知道的。

  “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就是第六意识心王法生起的时候,随从而起的,相应心所法也是全备的,它具足五十个心所法,也就是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五个、根本烦恼心所法六个、随烦恼心所法二十个、还有不定心所法四个,这些都会相应。跟随信心所等等,十一个善心所相应,就会作善;跟随贪,六根本烦恼里面的贪心所相应的时候,就会作恶。就是说在临到的时候,各别由其分配的。“善恶临时别配之。”

  我们现在看三性:第六意识的作用范围非常地宽泛,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当心识生起济世利人的念头的时候,十一个善心所与之相应,就是善法;如果一念生起损人利己的念头的时候,二十六个烦恼心所与之相应,就是恶法;在散位独头意识的时候,通于三性;如果生起既没有利益人群,也没有什么自私自利,这样的一个中庸的、或无记的念头的时,它就成为无记法。

  第二类就是界地:在三界九地之中,就第六意识的作用上来说,在三界轮回受生死,也容易知道。“三界轮时易可知。”如果造上、中、下三品的恶业,就堕三恶道;若造三品的十善,就会生人中、生六欲天中、生阿修罗道中,这个三善道;如果造上、中、下三品的十善法、并且还来修四禅八定的时候,就会生到色界天和无色界天。所以称为“三界轮时易可知”。

  第三类就是三量:第六意识的五俱意识初起的第一刹那,率尔心,那是现量,还没有起分别;第二念就落入比量。独头意识之中的定中独头意识是现量;梦中独头意识是非量;散位独头意识是通于现量、比量、非量。

  现量是缘“性境”,它只是一个事实,没有把我们的名词概念加上去。我看到这个杯子,我第一个念头,我只是缘这么一个物体;第二个念头才会分辨它叫什么名称。所以现量缘性境,只有事实不带名言分别;比量是缘“正确的独影境”;非量是缘“不正确的独影境”和缘“带质境”。这个带质境就是完全与事实不符合,不管真带质、似带质,都是与事实不符合的;只是意识无始以来分别名言习气、颠倒分别性相。这是讲三量。

  第四类,我们要分别的是三境:第六意识能够缘性境、独影境和带质境。

  性境可以分为胜义性境和世俗性境。胜义性境只有在果地上才能证得;世俗性境,比方说五尘,或者是定中所缘的境,都是由阿赖耶识之中相应的种子所生,有幻相,有幻的作用。所以说“性境不随心”。

  独影境有有质独影和无质独影。“独影唯从见”, 都是与见分同一种子所生。带质境也分为两种:就是真带质,“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比方说末那识的见分缘阿赖耶识的见分,这个相分是两头生,由末那见分那一头生的性质是属于有覆无记,由赖耶这一头生的是属于无覆无记,所以说“中间相分两头生”。还有真带质,比方说是第六意识缘一切的心,心所法。似带质是“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

  我们要来分析一下,这三境生起的状况。胜义性境是不变而缘的,胜义性境要在果中才能证得,因中不能证。胜义性境,就是一真法界,其余的五种是变而缘的,当然这个变而缘,它有因缘变、有分别变。世俗性境跟真带质境是兼具有两种,兼具有因缘变和分别变。如果你前面没有认真听,到此地你可能听不懂了。其余的似带质境、有质独影境、无质独影境,这些都只是分别变。这是我们讲第六意识的第一句。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三四句是讲的心所法。“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五十一个心所法都有,与第六意识心王相应而起的心所法,五十一个全备。心王、心所相应,要知道它并不是说心王与全体的心所同时生起,而是看临到时候的情况,一部分的心所来与之相应。第六意识生起,当然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遍行心所肯定生起的,因为它是遍八识,必然生起。

  欲、胜解、念、定、慧,这五个别境心所,它是继遍行心所之后,视特别的情况、特别的需要而生起——需要某一个心所,这某一个心所就生起来。比方说他抱了一个希望,这个希望的心所,就是欲心所就生起来。如果是一念的善心生起,第六意识生起一念的善心的时候,十一个善心所就马上与之相应,完成意识所要做的善行;当然它是起恶心的时候,那些恶心所,烦恼心所——根本烦恼六个、随烦恼二十个,也都会生起来,与之相应。但是要注意,这个烦恼心所也不是全部起来的,尤其是那个小随烦恼是各别而起的,你起一种,其它就不会起了。

  我们要讲述一下这个心所法。六位心所,我们前面已经阐述过了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还剩下三位心所——根本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没有阐述。

  我们先来说根本烦恼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怎样去转化它?我们首先要辨析清楚。

  第一个是贪心所:于五欲乐染着贪爱,而不舍离,障碍无贪,生苦为业。起贪心,招感苦果,生苦为业。我们要辨析一下,学习这些,自己还要很有心去思考。贪心所与别境心所里面的欲心所有什么不同?要知道这个欲,它是希望,它是通于三性,它欲成佛作祖,这个是善的!对不对?它欲求这个名利,这些当然就是属于恶的。所以它是通于三性的。而这个贪心所,当然它就只是属于恶性,或者是有覆无记性。

  这个唯识学上要能够很细致地辨析,你才会真正地没有一丝一毫的疑惑。所以心上面的任何疑惑都能够消除,因为它辨的很细,乃至于任何一个念头生起来,你就要能够分析:它是属于哪一个法?心所法里面哪一个法?等等。

  白居易有一首诗,就说: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世间人所争执的那些发展空间、名利、地位,都好像什么?在蜗牛角上去争地盘一样!那么小小你还去争什么?我们的身体本来就很脆弱,好像电光石火一样,好像闪电一样,一刹那就灭掉了!好像两个石头敲起的火花一样,一刹那就灭掉了!还去争什么?还去贪什么?但是欲界的众生,他没有闻佛法,他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由贪和嗔发动的。

  关于烦恼心所的随烦恼,有些小随烦恼里面有五个,都是由嗔而起的,很容易发脾气。你就可以分析清楚凡夫的嗔恨心怎么来的?这个忿怒的情绪怎么来的?它有什么危害?都能够学得很明白。

  第二个根本烦恼就是嗔。

  于世间诸苦及诸苦之因,心生热恼,不能忍受,障碍无嗔,恶行所依为业。

  因为欲界众生没有闻佛法,心很迷,所以他一切的所言所行、都是依贪嗔而发动的、而起的,所以说贪嗔是遍于欲界。到了色界、无色界,他就只有贪,没有嗔了。为什么?因为嗔与定是相违、相对的法,有嗔哪里还会有定呢?但是这个贪,它不是贪欲界的这些欲,他是贪有,色界的众生贪那种微妙的色身,无色界众生贪那种四空定,所以说还是有贪,但是没有嗔了。

  嗔心起时,对家人眷属,乃至众生、轻则恶声诟骂,重则刀杖相向。这个世间的众生经常地以贪嗔来发起一切的言行,所以给自己造成痛苦,给周围的人也都造成伤害。尤其是做父母的,如果是没有修心,经常发脾气、起嗔恨心,就会在子女的八识田中(阿赖耶识之中)种下一些非常不好的种子,就会影响到儿女一生的幸福。我们举个例子:

  有个女人,他嫁一个老公,很不好。她的先生每一天就是酗酒,天天喝得醉醺醺的;喝了酒回来就打人,老婆孩子一起揍,天天如此。这个女子就很难受了,什么办法都用尽了,但是她又没有谋生的能力,她想带孩子走出去,但是又怕养不活他,所以她就想带这个孩子一起去自杀。

  你看,分析起来,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个女子千挑万选,最后会去选一个酗酒,然后又喜欢打人的人,来嫁给他?很奇怪。她结婚以前,自己也受过高等教育,不是说没有条件,怎么最后会选一个这样的人来嫁呢?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女子有一个酗酒、并且会打人的爸爸,她父亲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这个女子从小的时候就活在恐惧之中。每一天晚上都很害怕,怕听到她父亲喝得醉醺醺的,拖着脚步回来的声音,听到他的脚步声都害怕得发抖。这样的话,产生了后来的这个结局。一般我们认为这个没关系,怎么可能有关系?其实有关系,因为三个原因,所以这个女子会迷迷糊糊地嫁给同样也是酗酒、然后打人的丈夫。

  所以你不要很自信地说:我的意识能够决定我的行为。能够决定吗?很多大的事情你决定不了!你迷迷糊糊的,当时觉得很好,但是最后你就发现你搞错了,为什么?因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你的种子决定的,不是由你现在的思维——第六意识的思考决定的。

  哪三个原因她会嫁错人呢?第一个原因,因为这个女子小时候觉得她父亲天天喝酒,然后打人;她心里面就想着要救她爸爸,但是又无能为力,所以阿赖耶识之中就有这么一个种子在那里面。长大以后,她就会找一个跟她父亲一样的又喝酒、又打人的男子去拯救他。她当然不可能成功的!

  第二个原因,因为她从小就受虐待,给她父亲揍,她的身体里面就产生了一种胜肽,她有那么一种被虐待的情绪和氨基酸(那种胜肽)在痛苦之身里面,积蓄了那种能量,所以才会千挑万选选到这种痛苦的遭遇,以这种痛苦的遭遇来养她的痛苦之身。所以有一些时候,我们觉得好不幸,怎么老是遭遇到一连串的不幸?如果你学了唯识以后,你深入地去分析就会知道,是因为我们需要这种遭遇所产生的情绪。

  第三个原因,因为她很小,所以她就以为她生命之中的男人,都跟她父亲那个模式一样,所以她也就迷迷糊糊地,最后就嫁过去了,然后就非常痛苦。

  看这个世间的众生相、痛苦相,千差万别都有。那我们透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到什么?可以看到因果,可以看到轮回。怎样看到因果,你知道吗?不单单是有外显的因果,还有心灵因果。大家学因果、听因果,不要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天讲这个话,这是表面的。当然你做善事会有善报,将来会有好的遭遇,没错,但是这是外显的因果。

  还有更重要的是什么?心灵因果,心灵因果更重要!你在作善法的同时,成就外显的善报的同时,你心里面善的种子,阿赖耶识里面善的种子,它的力量越来越大,这才是根本的。你在做恶事的时候,不单单是你会有恶报,而且更糟糕的是你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恶法的种子,它会更加有力量,而这个才是更重要的。为什么?因为这个恶法的种子,它会在潜意识里面成为你的观念,成为你的自动化的反应模式。

  就好像这个女子一样,她迷迷糊糊地,一开始觉得那个男的好好,你看那么多人追求她,她偏偏选中这个,觉得那个人对她又体贴又关心;那个时候也知道他脾气有时候暴躁,她觉得可以体谅他、可以感化他;那时候也知道他喝酒,但是也觉得可以包容他。嫁过去以后,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她的潜意识里面,有了那种模式在那里面,恶法的种子一直在熏。

  所以要知道,心灵因果更重要!这样我们就更加能够体会到“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小人他千方百计想要多赚一点钱,用不正当手段,然后怎么样?就算他侥幸得到,那也是他命里要有的;但是他失去的更多,为什么?他在起歪心思的时候,善的力量小了,恶法的种子强大了,他将来的遭遇好得起来吗?不可能!你看,中国人造这个“钱“字,一个”金“字旁,右边两个”戈“,两支枪、两把刀,这个兄弟之间如果是争家产、反目成仇的话,你说这个家庭会常久兴盛吗?不可能!为什么?这个父亲给儿子做了一个榜样,就是说为了利益,兄弟都可以不要。你看他这个儿子,心里面种下的是什么种子?是恶的种子!怎么会这么迷糊呢?

  在茶庵寺底下有个幼儿园,我有一次偶然路过,就听到一位母亲在教她三岁多一点的儿子,说:“你在幼儿园里面跟小朋友关系要处理好……”这句话没错了,但是下一句就有问题了,她说:“……人家如果打你,你也不要软弱,你要打回头!”糟糕,这位母亲这么教小孩子!这就是把恶的种子熏习进去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

  所以说我们要知道,心灵因果更重要。你心灵里面,你熏了什么种子更重要!我们有没有看到因果?我们更重要的是看到这个心灵因果,还有看到什么?看到轮回。这个心灵因果,心里面的种子没种好,这个女儿受了她父亲这样的刺激以后,她心里面种下了不好的种子,就可以影响到她一生的幸福。她会怎么样?她会去选择那样一个人去嫁,小时候给父亲打,嫁人以后给丈夫打,你看是不是轮回?就是这样子的啦!所以你不要认为轮回是很遥远的事情,轮回在你眼前,你要懂唯识,你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看到轮回了。

  我看到过很多了。总是听到一些信众过来哭诉:“哎呀!怎么样,怎么样……,丈夫对我不好、儿子不听话”等等,你会发现什么?发现有一些人,她没有智慧的话,她嫁一个人,不顺心了,然后离婚;又找一个,又结婚,怎么样?结果还是会离婚。为什么你知道吗?因为心灵里面的种子没有改变,不管她怎么选择,选来选去都是一样。

  所以我告诉你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第一次事业失败了,认为是“我运气不好”;又开始做,然后又失败了,这就是轮回。他的心灵种子没有转过来,你要想转变因果,要把心灵的因果先转,这样才对。所以我们要看到轮回。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希望,你说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像刚刚这个女子这样,如果有人这样向你哭诉,你怎么帮她?有些人说:“哎呀!很简单,叫她放生,叫她念阿弥陀佛。”当然是可以,但是当下怎么办?简单说,当下的方法应该有这么几个方法,要学会了唯识学,可以说你就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心理咨询师,那你自己也能够活得很快乐,任何环境都不会伤害到你,不会让你心灵因果种下染污,任何时候你心灵因果都很清净;但是你不会的话,一切环境都会让你种下不好的种子。

  第一个方法是怎样?要宽恕众生,不要再种新的种子了。不要恨她的先生,你恨的话,又种下一个种子了,你将来还会不会有报?肯定要报了!尽可能地宽恕他。

  第二个方法是什么?把不好的种子拔掉。她身上不是有那种胜肽吗?对不对?受虐待以后产生的那种胜肽,怎样把那种胜肽去掉?

  你其实就是只要反复地思维,思维什么?思维是我因为身体里面有这种胜肽,所以我会去寻求被虐待的那种痛苦的感受,真的会去寻求。然后全心地去接纳它,然后放下对它的需要,这样就可以了。你不要抗拒,有些人是这样,你越抗拒它就越强大,为什么?因为这种感受也是一种能量,你很痛苦、你很难受、你很愤怒、你很生气等等,这都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它有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储藏在痛苦之身里面,然后你抗拒它、你排斥它、你逃避它,怎么样?它不会消失掉,它会越来越强大;你越排斥它就越强大,那你哪里会了断得了呢?所以首先是直接面对。

  我们讲过六祖大师的禅法,讲过四个字:起、承、转、合,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妙法。起就是超越、承就是承担、转就是转化、合就是融合,自他一如,没有什么对立,不跟万事万物相对立,这个很重要。只要你有一丝一毫的对立,就说明你还有我见、还有我执,不管你的见解多么正确,你都会要碰壁。所以任何时候不跟万法对立、不跟万事万物对立,融合!你懂得“起、承、转、合”四个字,一切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这个方法也是如此,你接纳它,接纳、知道“我在寻求这种被虐待的感受”,我知道它,然后我接受它,我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就让它起现行;让它起了现行以后怎样?我就放下对它的需要,那么这种胜肽就被你消耗掉了,这种神经网络系统就被你切断了。这个是第二个方法了。

  第三个方法当然还有。第三个方法、第四个方法……那些我们学下去都会通达的。

  我们继续讲后续的内容,刚刚已经讲了“嗔”,接下来讲第三个根本烦恼“痴”。

  愚痴,就是无明。迷昧不觉,起诸邪见,不辨是非,叫做痴。《成唯识论》第六卷上说:“谓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一切杂染的恶法都依无明生起,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要破这种愚痴。世间法要成功,也要有智慧;出世间法要解脱,更要有智慧。

  超人李嘉诚讲过他的成功四法,对世间人来说,应该是有帮助的。

  第一法就是“谋定而成”: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尤其是顺利的时候,不要贸然投资。

  第二法就是“分段治事”:你要能够洞悉事物的条理,然后按部就班地来进行。

  第三法是“不疾而速”:很多的困难,你都早已经知道了,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就能够胸有成竹,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击即中。不疾而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是慌慌张张的、很着急的样子,天天匆匆忙忙、忙忙碌碌的,这个人肯定没有大成就;每临大事有静气,不疾而速。

  第四法就是“无为而治”:要有好的制度,要有好的管制系统来管理。

  第四个根本烦恼就是慢。

  慢就是傲慢、骄傲。“谓持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生起烦恼痛苦为业。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什么?都有我见、萨迦耶见、身见,所以他就老是心里面想着,要把“我”提高、抬高自己。《大乘广五蕴论》上说:“云何慢?慢有七种: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经典上有很多,有些说七慢、有些说九慢,我们略说一下:

  第一种“慢”,就是对于其他人:“他不如我,他的各方面条件比不上我,我就轻视他。”对他起一种慢心,这个叫做“于劣计己胜”,对于比不上自己的就计较,“我比他高明”。

  第二种是“过慢”:于我相等者,我仍然轻视他,这个就是叫做“于等计己等”,相等,他跟我差不多,我计较我跟他差不多,然后轻视他,这是过慢。

  第三种是“慢过慢”,慢过慢就是说,对方本来跟我差不多,相等,但是我就虚妄地错误认为我超过他,因为傲慢心的缘故;还有一种是本来他超过我,但是我自认为我跟他相等,就是慢过慢。

  第四种是“我慢”:于五取蕴执有我、我所而心生高举,这个就是我见。执着于这个身体,能思考、“我有智慧”,自己很执着。这样,生起那种萨迦耶见。

  第五种就是“增上慢”:增上慢我们都知道了,就是于无漏的圣法之中,自己本来没有证得,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这样地生起一种慢心。这个是妄语,大妄语!

  第六种就是“卑慢”:卑慢就是什么?认为我自己缺点很少,优点很多。

  第七种就是“邪慢”:本来就无德无才,因为他邪知邪见,他反而认为自己有道德、有才能、有才华。

  这个慢心要去掉,修行人尤其要去掉慢心。“我慢高山不留法水”,有慢心的话,法不入心。

  第五个根本烦恼就是疑。

  怀疑,对于三宝的功德,对于四圣谛的真理,对于因果等等,都犹豫不信,所障不疑,善品为业,它会障碍那个信心。

  第六个就是恶见。恶见也称为不正见,就是不正确的见解。有五种:也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身见(萨迦耶见)也称为“我见”,对于五蕴假合之身,执着于有我和我所、执着于有我有法。

  边见,在我见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去执着于常、或者执着于断。常论,错误的见解,那种常论,他就认为说是人死还会作人,羊死还会作羊;断见就是好像人死如灯灭,认为什么都没有了,这都是错误的。

  邪见就是否定因果、善恶的见解。这个豁达空是最糟糕的。

  见取见就是对于种种的见解之中,他执取一种,自己认为这个见解最高明,然后固执己见、互相起斗诤。

  戒禁取见就是有些外道所立的戒,它不正确,然后执着于它正确,去修那些无益的苦行。比方说外道有些认为说拜日、拜月、拜水、拜火,就可以脱苦难。有那种事火外道,拜火教,元末明初的时候,有在中国传过,叫做摩尼教、明教、拜火教。还有一些外道他就执着,有一些外道他不懂因果,他只看到一段,看不了那么远:有些他有禅定功夫,看到这头牛死了,神识生到天上去了,他看不到这头牛之前种的生天的因,就错误地理解了,这头牛为什么能生天?肯定是它生前一辈子都只是吃草。所以有些外道他专门吃草,认为他将来能够生天,就当然错掉了!这是戒禁取见。

  这是六根本烦恼。

  随烦恼心所

  还有随烦恼心所,就是随从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自类俱起”,第二个是“遍不善性”,第三个是“遍诸染心”。

  随烦恼心所有二十个: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如果是“自类俱起”、“遍不善性”、“遍诸染心”这三义具备,就称为大随烦恼;如果只是兼具两义,就是“自类俱起”—— “自类俱起”就是“与自己相类似的烦恼法俱起”,同时生起,然后还有一个是“遍不善者”,这两义都具有,就称为中随烦恼;然后于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为小随烦恼。

  十小随烦恼:忿、恨、恼、覆、嫉、悭、诳、谄、害、憍小随烦恼,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若一生时,必无第二。小随烦恼生起以后,它是很猛烈的、很粗的,所以它不能够容其它的心所。小随烦恼有十个:就是忿、恨、恼、覆、嫉、悭、诳、谄、害、憍。

  第一种是忿,对于现前的违缘,不如理的事情,内心忿忿不平。好像在生活之中,如果遇到他人的侮辱、伤害等等,种种的逆境的时候,这个愤怒就油然而生,从而表现出来的暴恶的行为,叫做“忿”。

  所以我们明白以后,学佛的人就要修口德。因为一般来说,身业——不会打架了,很少了;但是口说错话,伤害到人,让人家起忿心,这是会有的,所以要修好这个语言,不要随便批评人。尤其是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或者是父母亲教育子女,都要能够以包容代替指责,以关怀代替批评,这样就会比较好。

  人最怕的就是莫名其妙地就给人家否定掉——给人家批评,说得他一无是处,无缘无故。夫妻之间尤其是如此,我看到好多夫妻吵架,然后离婚。一开始都是因为这个语言不对,老是说否定的话。比方说这句话:“说你错了,你还不承认!”你看,这就双重否定:“你错了”、“你还不承认”,两重否定,听的这个人就怒气冲天,马上火就冒出来了。

  有些人更不会说话的,让人更加无法忍受的,三重否定,就是说:“说你错了,你还不承认,你快点给我闭嘴!”吵架就是这样说的。还有一些人,他还会加上一句:“……你去死吧!”这就变成四重否定了。还有一些更糟糕,他就说“……你去死吧!你死了也没人给你收尸!”这就五重否定了。这样不会说话,很糟糕了!你说这样怎么会不吵架?肯定就对干起来了。所以很多夫妻不合,然后离婚,一开始都是因为争吵、互相伤害,这样开始的。

  所以说如果没有懂得唯识学,没有学过《八识规矩颂》,不懂得修心的人,他是什么?因为他的种子没种好,所以在生活之中遇到一丁点的小事情,就会让自己也痛苦、然后会让周围的人都痛苦、给人家造成伤害,这种人就好像瘟疫一样。

  而且如果没有懂得修心的方法,他阿赖耶识之中又有这种不好的种子,他对周围的人造成的伤害,越是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反而伤害得越深。这就是中国古话所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为什么“不是冤家不聚头”?他因为心里面的种子,种的就是那一些不好的种子,招感也是不好的心态,然后就去互相伤害了。

  所以我们要能够懂得修这个口德。马斯洛说:这个自我实现,其中受人尊重,也是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所以就不要在语言之中随意地去批评。

  我就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为人父母的人,很难受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哭啼啼。哭什么?说儿女不听话、不肯上学、沉迷于上网;或者很叛逆,跟父亲打架;或者说是做了错事,就逃避责任;或者是偷家里面的钱;或者年龄很小就谈恋爱,乃至于有性行为……反正是问题少年,麻烦很多。父母亲都很头痛,然后就问我说:怎么办?诵什么经能够帮他?我就告诉她一个方法:要你的儿女健康成长、你要帮助你的儿女,只有一个方法——诵“心经”。

  不是叫你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叫你修心。你要学会修心的方法。其实我们懂得唯识,分析起来,你就会知道,问题少年的产生大部分的责任在父母。有一些父母或者工作太忙碌;或者是婚姻不如意、夫妻吵架,迁怒到这个儿女身上去了;或者是自己身体不好;或者是心理障碍,是人格失调症患者……所以他就不能够给儿女需要的爱护和关心。儿女在成长之中需要父母的关爱,但是他不能够充分地提供,他不能够很好地履行父母的责任。

  所以一直要等到儿女的学业或者德行出现问题的时候,他才来想办法就已经迟了,儿女不好的种子已经种得很深了;而且等到儿女学习,或者是道德、品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都还没有醒悟过来,为人父母还是不会去自我检讨,不知道改善教育方法,而是逃避责任,把责任推给人家。

  推给谁?第一个总是向外面去找原因。或者就说:“哎呀……这个教育制度不好,你看,每一天让他们背一个大书包,每天做很多作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所以我这个儿子就逃课了”。或者就指责迁怒于人:“都是怪某某人的孩子、把我的儿子带坏了!”。或者直接地把这个责任推给儿女,指责儿女不争气、不听话了……总而言之,父母亲不会找自己的原因,总是到外面去找原因,看到儿女学业不好、逃课了,就抱怨儿女。经常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你这个孩子!你都快把我逼疯了。”或者说:“如果不是你这个捣蛋鬼,我就不会跟你爸爸结婚了!”反正是很多这样的话!或者说:“你要知道,妈妈神经衰弱都是你造成的。”你看,很糟糕!这样说话,你知道这样做母亲,给这个儿女传达了一个什么信息?传达的信息就是说:我的婚姻不幸,我的人生潦倒不堪,我的身体不好,都是你的责任。

  如果你从小给他讲这样的话,你说你这个儿女长得好吗?不可能!这个小孩子很小,所以他无法理解这种指责是多么地不合理,他没办法理解,还小啊!所以在八识田中,从小就种下了一个自卑或者是逃避责任的种子,这个儿女长大一点以后,就会成为心理有疾病的人,成为神经官能症患者和人格失调症患者。

  你看这个世间,有问题的人,一切不如意、很多苦难的人,很多程度上面心理不成熟:要么就是神经官能症患者,要么就是人格失调症患者。心理学界公认一句话,叫做“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痛苦;人格失调症患者,让他人痛苦。”什么意思?这个神经官能症患者是什么意思?这一类的人缺乏自信心,做什么事情他都是认为自己比不上人家,自惭形秽。因为什么?因为他缺少了关心,从小到大都是缺少关心,所以他长大以后,他就会自惭形秽、没有自信心,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可爱、总是认为自己的缺点大于优点。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根源是在于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从小到大他从父母亲那里面得到的只有打骂、批评,或者是无端地指责;所以长大以后他就会自卑,他就会过度自责,他就会把一切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来,弄得自己疲惫不堪,这是一种极端。

  还有一种极端:他就会变成一个人格失调症患者。那么他就会逃避责任,要读书他就逃学,他宁愿去上网,或者宁愿到外面去闲逛、到处游荡,不会去上学,逃避学习,逃避一切要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而且遇到任何事情,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责任推给自己的配偶,推给朋友,推给自己的孩子、或者推给上司。总而言之,总是从外面去找原因。

  但是你要知道,这些都是于事无补。为什么?因为问题是依然存在的。如果说你的事业不顺利, 你逃避责任,说上司对你不好,同事对你不好,你的事业就会好起来了吗?不可能。你只是逃避而已嘛!所以这种患者,他们是不肯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所以就会导致人生问题重重。在学业上、在婚姻上、在事业上、在交朋友上、在人际关系上……都会产生种种的障碍。为什么?因为他跟任何人交往,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不承担责任、都把责任推给人家;不单单是推给人家,还会指责人家,你说跟谁会处得好呢?当然有问题了!

  所以你要记得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就是这样的!人格失调症患者,他不能解决问题,总会把责任推给人家,当然他就会成为一个问题人了。青少年时候是个问题少年,青年时候是个问题青年,做家长会成为一个问题家长——不是说你生了儿子,你就顺理成章可以成为家长,不是那回事。要做老师,要先在师范学校学习毕业,要做家长,哪个学校毕业?没有学校毕业。所以说如果没有懂得修心的方法,可能会成为问题家长,给自己带来痛苦,也给下一代也带来痛苦。

  每个人都有亲眼看到过身边很多是心智不成熟的人,如此之多!那些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喜欢跟人吵架的人,跟任何人都处不好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失败的人,很多都是心智不成熟的人。

  比方说,有一些应届的大学毕业生,他会选择继续读书、考研究生,为什么?因为他逃避现实,仅仅是因为害怕找工作;有很多的大龄青年,他不愿意结婚,也仅仅只是因为害怕承担婚后的责任。 更多更多的无数的成年人,他一遇到难题,他就会两手一摊:“这不是我的问题,这不是我的责任”。“这不是我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所以如果是我们逃避责任、拒绝成熟,我们心理疾病的根源就一直存在。我们不能够及时处理,那么在你后续的生命道路上面,你就要付出血泪的代价,你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承担更大的痛苦了。所以《八识规矩颂》,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你不学佛也很重要,你不学佛,你不能不做人吧?你不能不读书、你不能不结婚、你不能不找工作、你不能不成长。所以要心灵健康成长的话, 一定要懂得《八识规矩颂》。

  所以说我们看到过很多心智不成熟的人,出现问题了,他总是从外面找原因,他从来没有想到,我的心里面,我的阿赖耶识里面有什么不好的种子?我怎么去消除它?我怎么去让它起现行、让它报掉?我怎么去熏习好的种子、成功的种子、解脱的种子?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如果说以前中国人,他最大的问题是温饱的问题;那么今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心理疾病问题了。而且来说,长辈的问题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所以我们都要能够学好《八识规矩颂》,才能够使我们心理健康无烦恼,让我们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的单位其乐融融,让我们的生命喜悦自在,让我们此生快乐、后世更有超出轮回之乐、究竟成佛之乐,那都来源于我们对于《八识规矩颂》上所教导的修心的方法的实践。

  其实唯识学上有教育子女八法:比方说转所依法、然后种子法、饮食法、根身法、缘起法、开慧法等等,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办文殊童子夏令营,就可以实践熏习智慧的种子,开发智慧的养成健全人格的方法。

  第二种小随烦恼,就是恨:前面讲那个忿,对于现行境(现在遇到的境界)忿忿不平;这个恨是讲一直缘过去——已经过去了的、那个不如意的事上,心里面一直想着——“怀怨不舍”,将那种怨毒的情绪埋藏在内心里面、耿耿于怀,这个叫做恨烦恼心所法。

  第三种是覆,覆就是遮蔽,对于自己的过失、错误、缺点,为了追求名利,所以就隐藏、遮蔽,不让其他人知道。“障碍不覆,悔恼为业。”障碍不覆,他不会向人发露,不会坦诚地忏悔,就会悔恼为业,就会让自己后悔,要生烦恼。《大乘广五蕴论》上说:“是痴之分,能与追悔,不安隐住,所依为业。”,让我们心不得安稳。

  第四种是恼烦恼心所,忿恨以后而起的报复心,恼害于他,这个是恼。起报复心,然后起粗言,骂人,乃至于打骂相加,狠戾为性,引不安稳、非福、恶名为业。一个人老是起烦恼心所,然后打骂,当然就会得恶名。

  第五种是嫉,于他名位、财利、德行、学问等,心怀嫉妒,而不赞叹随喜。能障仁慈不妒、能够障碍仁慈、也能够障碍不嫉妒为业。嫉妒心。

  第六种是悭,“耽着财法,不能惠施,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很小气,对于自己拥有的财不肯布施给人家、自己懂得的法也不肯向人说,“鄙畜为业”。

  第七种是诳,诳就是虚伪不实。“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心诡为体,邪命所依为业。诳,打妄语、欺骗人家,然后去获得自己的利益、名誉,耽着于名利恭敬;虽然没有实际的道德,而假现不实功德,欺骗他人,这个称为诳。诈现有德。

  第八种就是谄,谄媚,巧言令色、阿谀奉承、巴结献媚,这是谄烦恼心所。心不正直,能障不谄,乃至增长谄为业。很谄媚,心一点都不正直、谄媚于人。历史上那些奸臣,都有谄的习气,好像唐朝的李林甫,口蜜腹剑,就是这种谄烦恼心所。

  第九种就是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损恼为性,没有悲愍心,害人、起害人的心。

  第十种就是憍:憍就是倨傲、傲慢、骄傲,凌辱他人。“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一卷上说:“憍者,或依少年无病长寿之相,或得随一有漏荣利之事,贪之一分,令心悦豫为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认为自己很年轻,或者自己身体很健康、长寿, 或者相貌很好,以此来憍于人;或者说他得到一些世间有漏的名利地位,然后就觉得比人家好,在人家面前起炫耀的心理,这都是一种憍烦恼心所。这个是十种小随烦恼。

  二中随烦恼:无惭、无愧

  中随烦恼有两个:也就是无惭、无愧。

  无惭就是做了坏事,不怕自己的良心谴责,不尊重自己的人格,于诸恶行,乐而为之,以不自修为体,障惭生恶为业。它会障碍惭心所的生起,会生恶法。

  无愧就是不顾他人的讥嫌,不怕法律的制裁,以不羞恶为体,障愧生恶为性,障碍生起愧心所,更加会去造恶法。

  一个人如果到了无惭无愧的时候,什么不仁不义、寡廉鲜耻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没有什么廉耻心,没有惭愧的话,那么一切的恶事都会做得出来。这是祖师所呵斥的没有惭耻的人“衣冠禽兽”。

  我们来分析一下,既然是“随烦恼”,它是随根本烦恼而起的,它到底是跟哪一个根本烦恼相应?十个小随烦恼之中,有五个是随嗔心所而立的,就是忿、恨、恼、嫉、害。

  忿就是现行,很忿,忿忿不平。恨就是对过去的事情还是怀恨在心。恼就是起报复心。嫉就是嫉妒人家,看到人家好,起嫉妒心,还是一种嗔恨心。害就是损恼人的、害人的念头。这五个小随烦恼,都是随根本烦恼“嗔心所”而起的。

  有两个是随贪烦恼而起的,就是憍和悭。憍就是恃己才能,认为自己才能好、相貌好、又年轻、又健康,这样子起憍心,这个是随贪而起的,贪着于自己的这些才能。悭就是悭吝于财和法,都是因为贪心做怪祟,他才会悭。

  有三个是随贪痴所发动的,也就是覆、诳、谄。覆藏,不想让人知道,这里面当然是有贪心,怕人家对自己不利,怕人家知道真相看不起自己,想贪着名利,当然有贪心;而这个覆藏,当然人家还是会知道的,这就有愚痴在里面。诳就是欺骗人;谄就是谄媚于人。这都是贪和痴一起所发动的。

  八大随烦恼: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散乱、失念、不正知接下来是大随烦恼有八个:也就是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散乱、失念和不正知。

  第一种是昏沉,内心昏昧低沉,精神不振奋,不能够如实地认识诸境,能障轻安为业。昏沉,身体很沉重,不能够得轻安,心当然就不能够入观了,不能够修观。《瑜伽师地论》第十一卷上说:“昏沉者,谓或因毁坏净尸罗等,随一善行,不守根门,食不知量,不勤精进,减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于所修断,不勤加行,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身心昏昧,无堪任性。”

  这就分析了为什么会昏沉。你要知道为什么会昏沉,就能够对治昏沉的因,然后你就会不昏沉。哪一些原因?或者是没有持好净戒,有毁坏尸罗;或者是不守根门,六根对六尘,一直向外去妄攀缘,没有保持正念,没有保持正知;或者是食不知量,吃了不恰当的食物,或者是吃得太多了,也会引起昏沉;还有就是不勤精进,减省睡眠,睡得太多了,睡过头以后——睡眠法是个不定法,适当的睡眠是好的,睡太多了就是坏的,越睡越想睡;还有不正知住,而有所作,做事情的时候、做务的时候,不能够保持正知等等这些;还有一个是于所修断,不勤加行,这些等等所生起的昏沉。

  八个大随烦恼,它是通于一切染心,范围最宽,所以名为大;也是随根本烦恼而起的,所以名为大随烦恼。

  第二个是掉举,跟昏沉相对就是掉举。“心神不定,妄念纷飞,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禅定为业。”胡思乱想,坐在那里面妄念纷飞,这是掉举。

  第三个是不信。“不信因果,诽谤圣贤,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惰依为业。”不信,“惰依为业”,因为不信,所以很懒惰。有些人是这样,开始皈依三宝,信心很好,天天做功课,渐渐地,第一年是钢条、第二年是面条、第三年是油条,功课也不做了,这是惰依为业,信心退转。

  第四个是懈怠。“不精进为善,不努力断恶,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懈怠,不会精进地去修善法,不会努力地断恶法,因为懈怠的缘故,就会增长染污法。

  第五个是放逸。放荡纵逸,不防恶修善,放纵自己的不善的行为。尤其是在止恶修善、舍染趣净的威仪上面、行为上面,不严格要求自己,任情纵欲,心不防护。“障不放逸,增恶损害所依为业。”因为放逸的缘故,所以会增长恶心。

  不放逸,对于初发心的菩萨非常重要!在《文殊庄严国土经》上,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菩提道根本,就是不放逸。”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上也说:“佛说不放逸,是无死甘露,故汝为增善,恒应不放逸。”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不放逸品第四品》上开示:“既得此闲暇,而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若我已解此,因痴复怠惰,则于临终时,定生大忧苦。”我得到八暇十满的圆满人身,我不用她来精进修善,这是自欺欺人,也没有比这样更愚痴的行为;我如果知道这个道理,还不精进、还是放逸,那么临终时一定会生大忧苦,“难忍地狱火,长久烧身时,悔火亦炙燃,吾心必痛苦。”外在有地狱猛火,内在有心里面的悔恨的火,这样子必定是痛苦交煎!

  第六种是散乱。分散、扰乱,“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第六种大随烦恼,这个散乱,它又有六种散乱:

  第一种是本性散乱,前五识向外缘色等境界相,本性就是散乱。

  第二种是外散乱,修善法的时候,对于五欲境,其心驰散。

  第三种是内散乱,修善法的时候,其心住于昏沉或者掉举之中,这是内散乱。

  第四种是相散乱,为了取信于他人,故意装出道貌修行之相。

  第五种是粗重散乱,因为有能取所取的二取习气,所以于修善法的时候,我执和我所执夹杂其中,也就是我执和法执夹杂其中。

  第六种是作意散乱,已经发了大乘菩提心,但是他退转了,退过来心向二乘止观及二乘的涅槃圣果。他本来发了菩提心,心生退怯,“闻佛道长远,心生退怯;观众生难度,心生疲厌。”他回过头来, 他要去做一个自了汉,要求证阿罗汉,这个照样是成为作意散乱。

  但是我们如果发了菩提心,我们根机不够,我们现在由内观禅开始,先修内观禅,你不要认为这个很浅,它是什么?透过觉知我们身体的感受,就直接跟我们的第八识沟通了。比你去观想一个本尊,那个是第六意识的作用,那只是表面地净化你心的表层;你觉知你的感受、保持平等心,就能够净化你心的深处,净化你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我们学了《八识规矩颂》就更容易明白了。

  第七个是失念,失去正念,邪念增长。“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失念:忘失正念。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是失念,也就是忽略心,不能够保持专注。

  第八个是不正知,知见不正,邪见增长。“于所观境,谬解为性,毁犯为业。”谬解,错误地理解,对于所观境不能够正确地去观。

  “不正知”与六个根本烦恼里面的“恶见”,有什么不同?“不正知”是属于八个大随烦恼里面的,与六个根本烦恼里面的“恶见”,有什么不同?要知道“不正知”是但于事理不能正确明白地了知,于事、于理不能正确明白地了知,恶见是执持错误见解,并且确定、确认;恶见是一直执持错误见解,然后确认它,而不正知是对于事理不能正确明白地了知。这是我们讲随烦恼二十个。

  明天我们继续来讲“不定心所”。大家福慧增长!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