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四讲

《八识规矩颂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5 19:58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无著菩萨!世亲菩萨!

  南无大唐三藏玄奘法师!

  诸位善知识:我们先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自他一切有情速速从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八识规矩颂》。

  昨天我们讲到了前五十颂: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这是讲前五识心王生起的时候,就会有三十四个心所法跟随而生起——就好像国王要出巡的时候,有很多大臣跟随一样,同样的,心王法生起来,心所法也会随从而生起。跟随前五识心王生起的心所法,是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五个、善心所十一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根本烦恼之中只有贪嗔痴三个。总共有三十四个心所法。

  六位五十一个心所法

  这就是我们简单说“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我们首先要能够明白心所法。什么叫做心所法?心所法就是心跟随心王而生起的心所有法,心王所有法、随从法。在论典之中有几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是恒依心起。如果心王法不生起来,心所法不会单独生起来。

  第二个定义,是与心相应——与心王法相应的。相应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是所依相应,心王所与心所法是同依一根而起的,比方说,眼识心王所和心所法是同依眼根而生起的;第二是所缘相应,心王、心所同缘一境,共办一事,这样才能相应;第三是同时相应,心王心所法是同时生起的,没有先后。

  第三个定义,是系属于心。心所法虽然也是具缘而生,但是它不能独立,它不像心王法能够独立自主生起。在《成唯识论》第五卷上说“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

  心所法可以分为六位五十一个心所法,也就是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根本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

  遍行心所有五个:触、作意、受、想、思。所谓的“遍行”,它是普遍的,具有遍满于八识心王,通于一切心。

  别境心所也是五个:欲、胜解、念、定、慧。

  善心所十一个: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心所六个: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或者称为恶见〕。

  随烦恼有二十个:大随烦恼八个、中随烦恼两个、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是无惭、无愧;小随烦恼,所谓“小随”,它是不会同时生起的。

  不定心所是四个:悔、眠、寻、伺。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不定状态。

  总共合起来是五十一个心所。六位心所五十一个法,善心所只有十一个,而根本烦恼、随烦恼有二十六个,所以可见世间的人是善习少、恶习多,善行少而恶行多。

  心所法之中有一般性、普遍性的是遍行心所;有特殊性的是别境心所;有自利利他,道德性的是善心所。所以善心所十一个,可以说是人性的优点;有自害害他,非道德性的是烦恼心所,有根本烦恼六个和随烦恼二十个,这可以说都是人性的弱点;还有不定型的四个就是不定心所。

  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

  我们先来说遍行心所五个。

  遍行,就是“周遍起行”,心王生起的时候,这五个心所相应俱起,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通于一切心:八识心王,都有普遍性。我们说前五识只有三十四个心所法;第六意识五十一个都有;第七末那识只有十八个心所法;第八阿赖耶识只有五个心所法,就是这个五遍行心所。然后通于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也通于一切性:善性、恶性、无记性、遍行法都通。也通于一切地:三界九地,都有遍行心所法能够随心王而生起。

  第一个是触。

  触就是接触——根和境、识三者和合就名为触。我们的眼根对这个鲜花,还有眼识,这三者和合的时候,就名之为触心所。

  我们要注意的是,遍行心所之中的触心所,它不同于六尘里面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的这个触尘是不相同的,不同在哪里?这个触心所是根、境、识三者和合所生的,它是一种心所法;而那个六尘里面的触尘是一个色法,触尘,是我们身识所触的色境,是属于物质色法一分所摄。

  还有要知道,这个触心所也不同于十二缘起。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所谓的触,是属于十二支——缘起法里面的触支〔六入缘触,触缘受〕,这个触支跟这个触心所也是不相同的。因为触支包括了六尘、六识的十二处,所以就有“触缘受”。要知道我们所说的六入缘触、触缘受,那个触支,是概念很广泛的,十二处都包含在其中。

  所以学唯识,你要能够辨析得很清楚。它一个词,稍微有一点点不同,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包含的意思就不相同。

  五遍行心所里面的触心所,是依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触种子所生,它与心王法相应,使心王法、心所法触境为性;它的业用是引发未生起的“受、想、思”,这些心所相续生起。《成唯识论》第二卷上面说:“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触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和合的时候就会产生分别和变异,这种变异就会促使心王法、心所法与境界相接触。这是第一个心所法——触。触心所与作意心所,有时候是互为先后,也就是说,有一些时候是我们先接触外境,然后再去注意它,再起作意;有一些时候是我们先注意,然后才有触。

  第二个是作意。

  作意就是注意。《显扬圣教论》第一卷上说:“作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依心王法而生起来,与心王法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注意以后,我们的心就动。

  《成唯识论》第三卷上说:“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警心为性”,“警心”有两重意思:(一)、是令心未起则起;(二)、是心已起时,使她缘境——使我们的这个心去缘外境。这是说五遍行心所里面的第二个作意心所。

  第三个是受。

  就是感受。《成唯识论》卷三上说:“受,谓领纳顺、逆、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就是我们在领纳、在接触、在接受、在感受顺境、逆境和中庸境的时候,所生起的种种的感受。

  比方说遇到顺境,我们的身体就生起乐受、心就生起喜受;遇到违损境、逆境,身体生苦受、心生忧受;遇到一般的境就生舍受。

  所以说“苦、乐、忧、喜、舍”这个五受,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对感受产生习性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觉得我们没有什么感受,除非是很猛烈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对那些很粗重的感受才觉察得到。但是事实上,每一刹那一刹那之中,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一直在对于外境不停地起感受;然后对这个感受就会产生贪嗔的习气反应;而这个习性反应,我们一直还没有觉察到,要到它一直增长,种子生种子,一直增长到很猛烈了,发出来,发为粗重烦恼,我们才觉察。那样,其实再来修心就已经很迟了!

  所以内观禅就教导我们要能够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我们尝试着对感受,只是觉知它,不起分别、不起习性反应,我们的内心深处才能够真正得到净化。

  第四个是想。

  想是认识作用。《成唯识论》上说:“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性”就是体性,“业”就是业用。就是说在一切相上生起分别,然后再安立一个名词,加上名称。比方说我们对这个花,已经觉知它了,然后生起了受,比方说生起了喜悦的受;接下来我们还会去对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它的形状、颜色,然后安立这些名言。

  第五个是思。

  就是造作的意思。《成唯识论》上说:“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思心所有三种:也就是审虑思、决定思和动发胜思。其中审虑思和决定思是纯粹的意业;第三种的动发胜思,就是意业跟身语两业同时起用的五俱意识。

  思心所是对于是非善恶,对于事情,会去审虑,就是考虑它;然后决定,就是去起决定可作、还是不可作;之后再驱使自心,造作邪正善恶之业。所以说思心所,其实就是我们的意志作用。

  如果我们单单从第六意识相应的遍行心所来讲,其实触、作意和受,这三者是属于感性认识;想是属于理性认识,我们有一个归纳、有一个推理,来给它安立一个名言。而这个思是属于实践认识。

  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分得清楚了。感性认识是属于五俱意识的一分所摄的,我们接触外境,有了种种感性认识的材料以后,第六意识再来给这些材料推理、比较、判断、分析,然后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归纳,这样我们就产生了理性认识,也就是想心所。

  有了想心所以后,有了一个提炼以后,我们再来作出决定,然后支配我们的身和语共同去实践,那么也就是思心所。

  凡夫众生就是这样的啦!由感性认识引起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去引起实践认识;而在实践之中又会引起新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认识……反复互相引起、无穷无尽地演进。人类一切的行为也好、一切的理论知识文化也好,都是与触、作意、受、想、思这五遍行心所分不开的。

  其实这个五遍行,可以说有正确的,也可以说有错误的。

  在凡夫位的时候,这个五遍行心所,三种认识会引起贪嗔的习性反应,是属于染污法、有漏法,可以说是错误认识,使众生流转六道;但是我们要修行、要解脱,也要依靠这五个心所法。就好像一把刀一样,这把刀如果拿在罪犯手里面它会伤人,如果拿在医生的手里面它能救人、能活人。

  同样的,遍行心所也是如此。我们错误地去观察,执着于万事万物是实我实法,然后错误地去观察、感受,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再去归纳,再去实践,这样会导致我们流转生死。

  如果我们能够由向外转为向内,在无漏的圣贤位之中,就能够使遍行心所成为修行的殊胜法门,使我们能够圆成福慧。感性认识成为缘一切事相的方便智慧,理性认识成为现证法性真如的实相智慧,这两种认识就成为招感佛果的智慧资粮。实践认识,也就是思心所,它使我们精进地去利益众生、自利利他、修菩萨行,就能够成就福德资粮。

  所以说圣者在无漏位,第六意识已经转变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在这种相应心品之中,就会有无漏清净的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善心所和净意识,总共二十二法。其中的清净五遍行就与智慧相应。

  五别境心所:欲、胜解、念、定、慧

  第二部分我们来解释别境心所五个。

  遍行心所是心识生起的时候,心王法生起的时候,五个心所相继生起来。一个接一个:触、作意、受、想、思,好像一个连环一样的,一环扣一环,就相继生起。

  别境心所是专对某种特别情况,它是继五遍行心所之后个别生起的。

  别境心所,所缘的境有四种:也就是欲心所是缘所乐境,欲就是希望的意思,我们抱有某一种希望,这种希望是属于一个心所法——欲心所;胜解是缘决定境;念缘曾习境;定缘所观境;慧就是对于前面的四种境,简择为性,它去作选择。

  别境心所是缘各别的特殊境界而形成的特殊的心理现象,也是具有善、恶、无记三性,能够遍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但是它不缘一切境,因为它都是各各地依特殊的境界而生起的,不具一切时,它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别境心所生起,也不遍与八识相应。

  五遍行与八识心王都相应,但是别境心所就不是了。比方说第八识阿赖耶识就只有五遍行心所,没有别境心所。第七识就只是与别境心所中的一个,也就是慧心所相应;末那识,其它的那些欲、胜解、念、定,这四种心所都没有了,它只有一个慧心所相应。所以它名之为别境心所,各别各别的境界而生起的。

  第一个是欲心所。《成唯识论》第五卷上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欲就是希望,对外境的希望、追求。对于所爱乐的境界,希望它能够保持长久;对于所厌恶的境界,就希望它能够消失。所以这个欲心所就有善恶染净之分:如果是希望精进修行、成佛作祖,这个当然是净欲;如果是追求财、色、名、食、睡,这个就是染欲。

  第二个是胜解,就是殊胜的见解,对外境起决定性的理解。《显扬圣教论》第一卷上说:“胜解者,谓于决定境,如其所应,印解为体,不可引转为业。”对佛法来说,我们一定要有胜解,才会深信不疑,不然的话,一遇到挫折就会动摇。

  第三个是念,对于自己曾经感受和经历过的种种境界明记不忘,历历在目,它能够成为禅定所依。《显扬圣教论》第一卷上说:“念者,谓于串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体,等持所依为业。”“串习境” 就是数数熏习的境界;“等持所依为业”,“等持”就是定,它能够成为修习禅定的所依。我们一直能够保持正念的时候,我们能够入禅定。

  第四个是定,是内心高度集中,专注不散,而形成的心一境性的如如不动,这样就称之为定心所。定心所能够为慧所依。《成唯识论》卷五上说:“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智慧所依。

  第五个是慧,依于定境,对于种种的事理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起到断疑除惑的效果。《成唯识论》卷五上说:“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能够断疑惑,自己在定之中,对于真理所产生的理解。

  五种别境心所,通于有漏位和无漏位。凡夫的五别境的内涵跟圣者的五别境心所的内涵是完全相反的。

  一、欲:凡夫的欲,就是希望名利地位,福寿康宁,以世间的五欲乐为欲;圣者的希望是上成下化,自度度他,上成佛道,下度众生,以出世间的菩提涅槃之乐为欲。

  二、胜解:凡夫愚迷无智,终日胜解实我实法。凡夫也有胜解,不过他是颠倒的胜解,他执着于万事万物是实在的、是常存的、对这种错觉他很相信;佛菩萨大智圆融,所以能够胜解“无我无法”。

  三、念:凡夫内心恒有妄念邪念,对于不如法的事和理都能够明记在心,不忘不失;圣者对于正法、对于真理,恒记心中,不忘不失。

  四、定:凡夫因为执着于实我实法,以此为观境,所以他会很拼命地去追逐世间,他也能够很专心去做名与利的事情,这样的定是邪定、无记定。有学的圣者,他以圣言正理为所观境;无学圣者,纯以事理不二的诸法实相为所观境,而达到的不取不舍的心一境性,名之为正定,名之为三昧。

  五、慧:凡夫对于外在的一切境界,不如实知,邪见邪解,不顺因果,生我执和法执,起贪、嗔、 痴三毒,所以他对外境的那些种种的分析、推理、辨别,是属于狂慧、邪慧、有漏的慧。这种有漏慧,其实是所知障,能够缠缚有情。世间的那些学者,根本上一开始就错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实法,然后再去辨析它,起一种我慢心,这样反而成为一种障碍。

  圣者对于染净因果,诸法性相,能够如实知,也就是知道相有染净,其性平等,迷悟有别,法性一味,众生皆具佛性。所以能够内心如如,而又了了分明,寂照同时,戒定慧三学一体,如是之慧是正慧、净慧(清净的智慧),是出世间的,能够破执断障,成就解脱的无漏慧。

  在《大品般若经》第五卷上说:“佛陀十八不共法,与因地的五种清净的别境心所相应。”佛陀十八不共法:有行为不共法六种、觉心不共法六种、业不共法三种、智慧不共法三种,合为佛陀的十八不共法。其中觉心不共法六种,就是因为因地修五种清净的别境心所而成就的。

  觉心不共法六种是愿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定无减、慧无减和解脱无减。我们相对应就可以知道了,愿无减是由清净的欲心所而成就的,胜解能够成就精进,念心所能够成就念无减,定心所能够成就定无减,慧心所能够成就慧无减,当然最后就能够成就解脱。

  十一善心所: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第三类是阐释善心所法十一个。

  昨天讲过了,善有理善和事善,事善是十善业,理善有胜义善、自性善、相应善和等起善。总之善就是一种带有自利利他、道德性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归纳为十一种善心所。

  第一个是信。对于善法能够了知而实信,对于佛法的义理能够坚定信仰,这个是叫做信。有三种信:信实、信德、信能。信实是信实事和实理。信德是信功德和道德,深信三宝的无量真净功德,愿在自身之中成就三宝的高尚品质。信能是相信自己通过皈依三宝,发菩提心,闻法修行,最终也能够在自身之中成就三宝的殊胜功德。

  信对于我们的修行能否成就很重要!我们是不是真正地信佛,真正地有胜解地信佛,这个要透过深入地闻思教理才可以做到。佛陀说末法时期依靠两法得成就,也就是信和慧。智慧不够的人,他的信心很充分、很足够,一直保持坚固不可动摇的信心,也能得成就;还有一类是智慧很猛厉的众生,他深入地学习三藏,也能够得成就。

  我们要成就这个善心所里面的信心所 。

  昨天讲到了世亲菩萨,他有教化六万多比丘,常随弟子有超过一千位的三藏法师。而代表性的人物是四大弟子:精通戒律的功德光论师,精通因明和唯识的陈那论师,精通小乘的《俱舍论》和大乘的《宝积经》的坚慧论师,还有一位就是精通慧度的解脱部论师,这四位是世亲菩萨最负盛名的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代表弟子。

  世亲菩萨很了不起!我们说二圣六庄严——功德光和陈那都是属于二圣六庄严里面的大德,尤其是坚慧论师,他就是依靠信心成就,他这个信心所修得特别好。

  坚慧论师前生是一只鸽子,世亲论师造好了《俱舍论》以后,每一天在寮房里面大声读诵《俱舍论》,这只白鸽子就在屋梁上面静静地听;世亲菩萨念完了,它就飞走去找食物了,要念的时候它又飞过来了。一直这样听了一年,后来这只鸽子就死掉了。因为闻法的功德就脱离畜生道的身体,转生到一个边地。

  出生为一个小男孩,他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他一生出来,就能够开口说话,问周围的人:“我的上师在哪里?”

  他的父亲就问他:“你的上师是谁啊?”

  小孩子就回答:“世亲论师。”就说了这几句话,就不说话了。

  他的父亲对世亲论师很有信心,就到处打听。后来就知道,论师是住在中印度摩竭陀国的那烂陀寺。所以在小男孩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抱他到寺院里去拜见世亲论师。

  而世亲论师也已经作了观察的:这只鸽子听法听了一年,突然不见了;它转生到什么地方去了?哦,就知道是转生为一个小男孩,以后就会过来。果然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抱他过来了。

  小男孩看到世亲论师就很有信心,就要求出家,做了一个很小的沙弥——驱乌沙弥。在寺院里面生活,学那些字母。

  只有五岁的时候,有人给一些豌豆给他。小孩子对观音菩萨很有信心,他捧着这把豌豆去供养观音菩萨。他们的传统就是向空中抛起来,向菩萨的前面抛起来,他拿着豌豆就向观音菩萨面前抛过去。他就想:观音菩萨他大慈大悲,一定会享受我的供养!

  第一次抛起来,他没有看到菩萨伸手来接,全部掉到地上了,很难过,把这些豌豆全部捡起来,他想:可能我心不诚,我再来供养。又向上抛起来,又全部掉在地上来了。第三次也是如此。

  这个小孩子只有五岁,他就哇哇嚎啕大哭了,说:哎呀!那怎么办呢?这个豌豆菩萨没有吃过,我先吃肯定就不如理;但是菩萨他又不接受,怎么办呢?一直哭。

  突然之间观音菩萨现身在他面前说:你不要哭了,我会加持你!

  之后,他就大开智慧,很小的时候就通达了《俱舍论》。一方面是因为他前生听过;第二方面,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加持,而且他对于《大宝积经》(《大宝积经》是很厚的部头)全部都能够背诵。这是信心所。

  第二个是惭。惭是自我尊重的促进力量。惭就是我们的羞耻之心,“惭耻”。以惭耻之服作庄严,就是说如果做了错事、做了坏事,内心之中感到羞耻;如果是看到别人的学问、道德强过自己,也感到耻不如人,让自己要精进学习,这都叫做惭心所。

  第三个是愧。惭是着重于崇敬善法,重视修善法;愧是着重于轻拒恶法,做了坏事以后,怕舆论的批评、怕别人的指责、怕法律的制裁,有这样的心,叫做愧心所。总而言之,觉得没有脸见人,这个叫愧心所。

  惭和愧是不相同的。惭和愧的差别,就是说对于不善的诸业,惭是怕自己的良心责罚,所以羞耻不作;愧是怕社会舆论和法律制裁,而畏惧不作。

  世间的恶人,没有什么惭愧心,所以果报也就会来得很快。

  有一个男子,他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他们,他母亲就把他带大。他成家以后,对自己的母亲一点都不好,周围的人都指责劝导他,他也是置若罔闻,不理那么多。

  有一天这个男子,他的小孩子吃剩了饭,他母亲很大年纪了,七八十岁了,很饿,就说:“你把那个剩饭给我吃好了。”

  他就说:“我把这个剩饭给狗吃了,它会摇摇尾巴,给你吃了,你能干什么?”就把这个饭倒在狗盆子里面去。

  第二天,他突然就得了一种怪病,全身由头到脚,全部都生疮流脓,脚也站不起来了,一夜之间就变成这样子,只能够在地上爬,好像狗一样的!到处去看医生也没办法。遇到一个人指点他:“你这是因为大不孝,所以你已经断了人根,不久以后就会烂坏枯竭而死。”

  这个人不想死,很着急,这时候就痛哭、忏悔,求那个人指点他怎么办;那人就告诉他一个方法:从现在开始,你和你的妻子、儿女,都要能够诚心地孝敬你的老母亲、孝敬高堂,并且,你还要每天跪在大路边上,告知世间的人,要能够孝顺父母,这样坚持做一百天,或许会有一点效果。

  后来也确实有效果,这个怪病就好了。

  第四个是无贪。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的因果,不生染着。对于世间的种种的果,荣华富贵、名利地位这些不生贪着,对导致这个果的因也不生贪。这只是欲界。

  对于色界、无色界,这些有法也不生贪着。在《俱舍论》之中,有很详细的辨析。对于世间的粗五欲、细五欲,都能够远离贪恋、远离爱恋,并且还能够以自己所有来惠施于众生,广行布施,这个叫做无贪。

  第五个是无嗔。对于生、老、病、死苦和招苦之因,都能够正确对待:对于一切众生的伤害、环境的恶劣等等,都能够正确对待,叫做无嗔。一者是修安受众苦忍,二者是修耐他怨害忍,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苦逆境,都能够泰然处之、慈悲待人,这样叫做无嗔。

  第六个是无痴。有智慧、能够明达事理,特别是能够通达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六度万行等等;知道这些修行的方法,对于宇宙人生的一切事和理,都能够如实明解通达、而不迷昧,能够对治愚痴,称为无痴。

  有无痴这个善心所,能够作一切善法。《成唯识论》第六卷上说:“云何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无贪、无嗔、无痴,这三法称为三善根,一切的众善都是依此三根本而得生起,所以就叫善根。三善根之中又以无痴为根本,有了无痴,有智慧了,当然就会肯去为善!无贪与布施接近,无嗔能够生起慈悲,无痴能够生起智慧,当然慈悲与智慧是根本的修行。

  第七个是正勤。也称为精进。精者不杂,进者不退。在于止恶修善,自利利他的一切善法之中,都能够勇猛精进,大雄无畏地去努力行持;能够对治懈怠,圆满善法。“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成就福德智慧,都要依靠精进,依靠正勤。

  第八个是轻安。轻快安乐,是禅定的时候,使身心得到轻适安稳的境界,能够对治昏沉,成就止观。这个心所是要在定之中才能够生起的。

  第九个是不放逸。就是不会放荡奔逸。对于五欲六尘不稀求能够对治放逸。《显扬圣教论》第一卷上说:“不放逸者,谓总摄无贪、无嗔、无痴、精进为体,依此能断恶不善法,及能修彼对治善法,断放逸障为业。”能够断除放逸的障碍。“不放逸”是一个没有单独的实体的法,而是以四法,也就是无贪、无嗔、无痴和精进,以这四个法而来成立的差别法,没有独立的。

  第十个是行舍。为什么叫“行舍”?因为它是特别地标明:是属于“行蕴”中的“舍”。还有一个“舍”在哪里?“受”,受里面我们说有苦、乐、忧、喜、舍,那个“舍”是属于“受蕴”里面的“舍”。在五蕴之中蕴不同,这个行舍是属于行蕴的,那个舍是属于受蕴里面的。所以它特别地标明:叫做“行舍”。也就是说能够以精进和无贪、无嗔、无痴,这个三善根为基础去修持,能够舍去昏沉、掉举,然后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所以叫做“行舍”。“行中之舍”,“行蕴”之中的“舍”,那就是简别不是“受蕴”里面的“舍”。能够舍去行蕴里面的昏沉和掉举,叫做行舍。

  第十一个是不害。 不害就是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不害就是慈悲无嗔的表现,对于众生的生命财产,以慈悲之心,不忍心去损害侵夺,这个叫做不害。

  事实上,真正地能够有智慧,一定会生起慈悲来。为什么这个善心所里面,第十一是不害呢?是慈悲呢?因为我们一直修这个善法,一直开发智慧,一定会慈悲心油然而生;反过来,如果是内心有染污,有烦恼,他不可能做到不害心所。

  每一个人不分种族,内心中如果有烦恼染污,就会使自己痛苦,也会使自己周围的人痛苦。起习性反应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慈悲,不可能成就不害心所。只有内心净化了,能够做心的主人的人,他就会有真正的慈悲,并且使他周围的环境都充满了慈悲的振动,慈悲的能量场,这是不害心所。

  “中二大八贪嗔痴”那些就到讲第六意识的时候再来辨析那个心所法。总而言之,这十一个善心所是人性的优点,我们要将它进一步地增强、彰扬它的力量,当然恶法的种子就会萎缩。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这两句就是讲前五识心王出巡的时候,有三十四位大臣陪同。前五识心王法活动的时候,有三十四个心所法随从而起,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随从而起?

  (一)因为遍行心所是遍于一切心、一切时、一切性、一切地,所以它是必然生起的。

  (二)前五识因为是与五俱意识同时生起的,所以与意识相应的五别境,也会引导前五识,对于所缘的境界生起希望、决定、明记、专注和抉择的作用。希望就是欲,决定就是胜解,明记就是念,专注就是定,抉择就是慧,所以欲、胜解、念、定、慧,五别境心所,也会跟随前五识心王而生起。

  (三)前五识是通于三性,性境现量通三性,所以善心所的十一个法也会全部跟随生起。

  (四)前五识因为是有五俱意识跟随生起的缘故,所以它也会与不善相应,所以根本烦恼里面的贪、嗔、痴,也会参与前五识的活动。

  根本烦恼有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后面的慢、疑和恶见,为什么不会跟随前五识?因为傲慢、怀疑和恶见都是纯属第六意识的错觉,所以它不参与前五识的活动。而且慢、疑、不正见,是纯粹属于内心的错觉法;这个贪、嗔、痴是对于外境有联系,这个前五识是五根对五尘生五识,所以它也会起贪、嗔、痴,但是慢、疑、不正见就不会跟随而起了。

  还有中随烦恼的无惭、无愧,以及大随烦恼的八个,都会全部参与前五识的活动。我们略说第一个颂子。

  八识生起的条件(九缘)

  再来看第二个颂: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此两句是说:前五识起作用时候的依缘。

  五识:识是属于心法,它不是单靠心法就可以了,需要种种的因缘和合才能够起作用。它依靠的缘有多少呢?这两句就有表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识同依净色根”生起作用都要依靠净色根,都要分别依靠视神经系统,还有听觉神经系统等等。总而言之,这些神经系统都是属于净色根,所以叫做“同依净色根”。

  这净色根都是附托在根依处,都是附托在扶尘根;但是扶尘根没有直接了别的作用,它只是作为净色根的一个所依。

  眼识要生起依靠九缘,耳识要依靠八缘,鼻、舌、身三识要依靠七缘才能生起,所以说九、八、七、大家好相邻近,“九缘七八好相邻”。

  眼识生起的九缘

  我们来看看“九缘生识”,就是眼识生起的九缘。

  第一种是空缘,“空”就是空间。我们眼识要取境,要有一点距离,要有空间,如果在这个眼球里面,那是无法取境的,所以要保持距离。

  第二种是明缘,“明”就是光明。眼识取境,要有光明,否则不能取境。

  第三种是根缘。眼识要依于眼根而生起,这个根当然有扶尘根、有净色根,当然直接起作用的还是净色根。

  第四种是境缘。你要去了别,要有环境,好像我们的眼根要接触色尘(物质的境界),才能够生起眼识;所以境,境界,我们看到的外在的物体,是眼识的所缘缘,也称为境缘。

  第五种是作意缘,我要注意它,否则,就是视而不见。

  第六种是种子缘。阿赖耶识里面要含藏有眼识的种子,这个是我们生起眼识的亲因缘。

  第七种是分别依缘,这个就是指第六意识了。眼识生起,它要依意识来分别外境,意识里面有五俱意识,有跟随眼识而俱起的意识。这是分别依缘。

  第八种是染净依缘,就是指第七末那识了。第七末那识是意识之根,意根,它也能够影响控制前五识。

  第九种是根本依缘,就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第八识为诸识之本,作为根本的所依,一切万法都以阿赖耶识为根源。

  我们以前学过四缘: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这里面讲了九缘,更多了。它们有没有相通的地方?其实是相通的,不过是分得更细了。而且要知道这个九缘,只是等同于四缘里面的三种,还没有一个等无间缘。

  我们刚刚讲的那个种子缘,为什么我们眼识能够产生呢?因为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含藏有眼识的种子,这是种子缘;而种子缘也就是四缘里面的亲因缘,它有这种种子,有这种了别的潜在的能力,所以说种子缘就是亲因缘。而我们了别外境,那个境缘就是所缘缘。其它的七个缘,通通都是增上缘。所以九缘之中还缺了一个等无间缘。

  为什么?因为等无间缘是相续不断,是从时间这个角度来说的,是讲我们心识连续生起的时候才有的,这个里面讲的“九缘生识”,它是从一个横切面来看的。好像一棵树一样,你把它横着锯开,数它有多少年轮,它是个横切面。同样的,我们来分析这个眼识,它能够产生的九个条件,它没有纵的切面,不包括纵切面的时间。如果是心识连续生起的时候,加上等无间缘,那么就变成十缘。

  这是眼识生起的九个条件。

  然后耳识。我们耳朵要听声音,只需要八个条件就可以了。为什么?哪个条件可以去掉?光明。

  眼睛看见东西没有光明、没这个缘,我看不到;但是耳朵在黑暗里面,也能够听到敲钟的声音,所以去掉这个明缘。鼻、舌、身它们都可以去掉明缘。

  还可以去掉什么?空缘。因为鼻要闻香气,这个香尘、微细的颗粒,要与鼻根接触,才能够缘,它是属于合中取境。眼、耳识是属于离中取境,鼻、舌、身识是属于合中取境,所以它不需要空缘。舌头要尝味道,也是要放在舌头上;身体也要接触。所以可以去掉明缘和空缘,它只需要七缘,所以叫做九缘七八好相邻。

  我们都明白了前五识:鼻识缘香境、舌识缘味境、身识缘触境,都是合中取境,不需要空缘和明缘,只须七缘。

  我们的第六意识,它如果要去了别外在环境的时候,它只需要五个缘,也就是:

  根缘:意的根本的依靠。那是什么?就是意根,末那识了。

  境缘:外在的环境。

  作意缘:要起注意。

  种子依缘:阿赖耶识里面要含藏有这个意识的种子,才能够起作用。

  根本依缘:根本依缘当然就是指阿赖耶识了。

  末那识要取外境的时候,它只需要四缘,也就是:

  根缘:末那识依赖的根是什么?它依阿赖耶识为根源。

  境缘:末那识所缘的境不是外在的境,末那识所缘的境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末那识的见分缘阿赖耶识的见分,然后恒审思量,执着为我,这是它的境缘。

  作意缘。

  种子依缘:种子依缘照样还是指阿赖耶识里面含藏有末那识的种子。

  阿赖耶识要取境,也需要四缘,也就是:

  根缘:阿赖耶识它依什么为根呢?它是依末那识为根。

  境缘:阿赖耶识所缘的境是什么?它的相分:根身、器界、种子,这是阿赖耶识缘境时候的境缘。

  作意缘:要注意。

  种子依缘:是阿赖耶识要取境,它也是要在阿赖耶识里面有含藏、有种子,这个叫什么?“因能变”,种子跟阿赖耶识是同时俱有的。

  这样我们就基本上明了了,前五识生起的条件,而且明了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它们要生起的条件。

  底下的是: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眼、耳两识是离中取境;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要境根相合,才会发生作用、才能够了别、才可以观察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所以叫做“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也就是说根和识两种不同的功用,不但是凡夫和外道分不清楚,连愚法的小乘声闻也不容易真实了解。当时有一部分二乘的行者,他分辨不清楚根和识的作用,所以就出现了“根见家”和“识见家”。

  可以明白这个意思吗?为什么说愚者难分识与根,好像我们也听得懂,为什么说这个愚法声闻,声闻他还搞不懂吗?这个“愚”是指“愚法声闻”,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所谓的“根见家”,我们简单地说,就是指唯物论。有一些他就主张:为什么眼睛能够看见外面的境界呢?是我们的眼睛看见外面的世界吗?不是!你的眼睛只是一个缘,对不对?而且是眼睛这个器官里面的视觉神经系统作为一种根缘,只是九个条件之一。不是你的眼睛看见外面的世界,这是我们的错觉对不对?我们也只能这么表述。

  这个说明什么?这个叫做“根见家”,他主张唯物,我眼睛好,所以我看见外面了,我看见外面这朵花、这个苹果、这片林子、这个人,那是因为我眼睛好。

  但是你深入地辨析,是这样吗?我很简单问你一个问题,你就会明白了。一个人他生前视力好得不得了,八十岁了还有1.5的视力;但是他刚刚死去的时候,这个眼睛还是好的,他为什么看不见外面的东西?是他的眼睛在看见外面吗?很简单的!所以说这个根见家肯定错了。

  还有就是识见家。识见家他就反过来,他主张唯心。他认为了别外境只要依靠识,依靠我的心就可以了,只要依靠我的眼识就可以了。

  这个对不对呢?当然也不对!怎样去辨析?

  打个比方,这个盲人(他有眼识),这个眼球好像有问题了,看不见了;不过他以前眼睛是好的,看得见;后来眼球受伤了,看不见了,但是眼识还是好的,他为什么不见外境?如果有些人说:那是因为他的眼识也没有了。如果他眼睛又治好了,又能够看见外面,那你能够说他眼识又产生了吗?

  事实上我们要知道,单单说有识,单单说是心的作用,也是不对的。尤其是像那些主观唯心论者说:“因为我的心去了别外境,所以外境才呈现出来。”这样当然非常错误!你心没有去缘外境的时候,外境照样存在,照样是有成住坏空的。

  如果只要说你这个识就能够了别外境,你去到一个很黑暗的房子里面,为什么你看不见里面有什么东西?当然你没有光明这个缘,没有明缘。

  所以说这些无论是唯心还是唯物,都是不正确,无论是根见家还是识见家,都是不对。

  唯识学就能够很透彻、很圆满地表述清楚。她就开示我们:为什么我们眼识能够生起?有九个缘。就辨析得很清楚。“九缘生识”,我们的眼根只是缘之一,这个物质法的空缘、明缘也都只是缘之一,境缘都只是缘之一。因缘和合,才能够生起眼识,了别外境的作用。这样能够破掉我法二执,深入地辨析,就能够破掉唯心、或者唯物的执着。

  这是我们说“愚者难分识与根”。

  四缘、六因、五果

  说到缘的话,就说到缘起了:有内缘起和外缘起——内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的缘起,是十二因缘;外缘起是万法生灭的缘起,我们说四缘、六因、或者十因、五果等等。

  四缘是:

  亲因缘。亲因缘就是具有生果能力的条件。唯识学上讲,就是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

  等无间缘是从时间上来讲的,相续不断。

  所缘缘就是境缘。我们所缘的目标、外境、还有就是包括了这个法。境缘不单单是有色境,还有法境,我们对于所缘的境,有法境和色境。

  增上缘就是其它的助成条件等等。

  六因,或者详细地说为十因。

  五果就包括了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离系果等等。

  异熟果就是有情生命流转的果。有情以他所造的善恶行为,所造的业因,导致来生生到三界六道的苦,感受种种的苦乐这种果,唯识上讲,异熟果主要是第八阿赖耶识。

  等流果就是第八识之中的善种子能够等流,生善的现行;恶种子能够生恶的现行,这都是等流过来的。

  士用果。“士”就是“人”,“用”就是“作用”,依人的作用而获得的果。比方说农夫耕作,他能够收稻子、能够收黄豆、能够收小麦,这是士用果;工人他做手工、加工、能够做种种的器皿,这都是属于士用果,也称为现法果。

  增上果。一法生起获果,一切因缘都给予它增上之力,事实上是指环境(依报)。

  离系果就是断我法二执,证我空、法空、空空,成就道果的这种圣者的果位。

  这是前五识颂的第二个颂子。

  唯识五位

  第三个颂子就是讲圣者的境界了。

  前面的八句都是讲凡夫的前五识的状态,第三个颂子就是讲依无漏种子转有漏的前五识成为无漏的成所作智,它的方法和境界。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前五识要转,它是要等到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的时候,同时它才能够转为成所作智。所以《坛经》上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都是在因地修行的时候要转——要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转过来,第七末那识的执着心转过来。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修行的基础。

  “五八果上圆”:前五识与第八识是连带相生的。因为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它是第八识所缘的相分,根身,所以它跟第八识是连带相生的。而且前五识是依五根而生起活动,所以在第八识阿赖耶识没有转识成智以前,前五识不能够单独地转识成智。

  这样我们也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有一些大修行人,他身体的病还是转不过来?你看,戒贤论师,他是玄奘法师的师父,也是那烂陀寺的寺主。晚年的时候得了一种怪病(因果病),身体上很痛苦,为什么?是不是表示他没有修行?当然不是!

  因为怎么?我们学到这里就明白了,因为它是要究竟等到第八识阿赖耶识,都转识成智了,它才能够同时跟着转;而第八识阿赖耶识要真正地圆满地转,是什么时候?十地菩萨的满心,十地满心入金刚无间道才能够转。“金刚道后异熟空”,所以要到十地满心的时候,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了,前五识同时转为成所作智。

  但是就算是前五识已经转为成所作智了,在佛果位的时候,仍然还是不能够亲缘真如。因为五识依五根而起,是缘现量、缘性境的,它只能够观察诸法的事相,不能够体悟诸法的理性、理体,所以在因上如此、在果上还是如此。所以叫做“果中犹自不诠真”。

  这个有一点难懂,而且要知道实际修行的方法是更不容易。所以我们先说一些基本的,就是唯识五位。唯识宗修行有五位,就是资粮道位、加行道位、通达道位(即见道位)、修道位、无学道位。

  资粮位

  在唯识五位来说,第一位是资粮位。资粮,只能够算是方便道。资粮位、加行位,都是属于方便道,是修唯识行的初位。好像一个人要出远门,他要准备资财、粮食,修行人同样的也要先积累福德智慧的资粮,叫资粮位。

  具体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依四胜力。信受唯识,依靠四种胜因缘力开始修行。

  一、因力:因力就是指要发菩提心,具备大乘的种性。

  二、善友力:要得到善知识的引导。我们古德所说的:“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善友的教化很重要。

  三、作意力:要有修唯识行的决心,要有修五重唯识观的决心。

  四、资粮力:发心行菩萨道,来积聚智慧福德资粮。

  在这四种殊胜因缘力之中,第一种因力是因,第二种善友力是缘,第三种作意力是正修行,第四种资粮力是果,就名为资粮位菩萨。

  第二个方法要依六度等来修积资粮。在《唯识三十颂》上有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乃至未起识”。“起识”是什么呢?就是起顺抉择识。就是指什么?加行位。加行位是依于圣教,对于唯识实性,以真比量的形式了知。就是对于真如,他在加行位仍然还只能够用真比量来了知,而不是无分别智的真现量亲证;无分别智的真现量亲证,只有到见道位(在唯识上称为通达位),才能够真正地亲证。所以它还是称之为顺抉择识。

  三十颂上说:“乃至未起识”。这个意思就是说:资粮位的菩萨,从发菩提心开始,到顺抉择识生起,入加行位之前,都是为了求住唯识性,而修四种殊胜因缘力。“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

  底下是“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在资粮位的时候,对于我法二执,对于能取所取,对于我法执着的熏习种子,还是只能够降伏现行之中的一部分执着。在资粮位的菩萨,他还是有烦恼习气,有时还会起现行;就是正念有时也会忘失、被烦恼所覆盖,所以是刚开始修行的资粮位。

  我们归纳起来,简化来说,资粮位的条件就是三句话:坚固的出离心,广大的菩提心,业果如理取舍的世俗正见。有这三个条件,可以算是资粮位的菩萨了。

  加行位

  第二位是加行位。就是加功用行,顺趋见道,顺利地能够趋向于开悟、趋向于见道,名为加行位。

  菩萨在资粮位之中,所修的是侧重于福德;进入加行位以后,他是侧重于修智慧,是智慧重于福德。

  所以说在加行位的菩萨,要修四寻思观、四如实观,以伏断分别起和俱生起的所知障、烦恼障。

  四寻思观就是名寻思观、事寻思观、自性寻思观和差别寻思观。

  第一种是名寻思观,“名”就是一切事物的名称。名是假名施设,虽然这个名能够代表事物,但是它并不是就是这个事物。我们说“一个苹果”,这个“苹果”,这个名词,它是个名;但是不是说你说了这个词,它就跟苹果本身是一体。不是这样的!物是物、名是名,它并不是事物的本身。但是凡夫往往会执名求实,生出种种的烦恼来,所以要修名寻思观来伏断执着。

  第二种是事寻思观,事就是指事物,是我们见闻觉知的对象山河大地、男女老少等等。一切的人和事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并没有事物的本体,并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我们妄执一切为实有,这样就错掉了。所以透过事寻思观,能够破掉这种执着。凡夫众生往往是以名推求,对事执着,生种种烦恼,所以要修事寻思观。

  第三种是自性寻思观,世间的万有都是依因托缘而生起的假法,本身它没有实在的常存不变的体性,所以可以知道,名、事,自性皆空。这就是自性寻思观,以寻思观来伏断执着的烦恼。

  第四种是差别寻思观,诸法的体性,既然都是假立的,当然依这个假立的自性而安立的一些分别心。比方说常、无常、美、丑、苦、乐,这些等等的种种差别,更加是假名安立的。菩萨能够在定中认真地观察,就可以亲证诸法平等一味的离言实相。

  凡夫因为不懂得四寻思观,所以就执着于万法为实我实法,而生无边的烦恼。

  有一些人很执着于名:

  有一位处长,刚好遇到单位上面提拔,升为厅局级;这个时候去检查身体,他发现自己身体有肝炎病,大三阳。

  夫妻两个就商量,为了不影响这个仕途、不影响升迁,所以就不告诉单位、也不治病,隐瞒病情。

  这位处长的司机就好心提醒他:“哎呀!处长,你近来脸色不太好,要不要到医院检查一下?”

  这位处长大发雷霆,怒目而视!说:“在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开这样的玩笑!我身体好得很。你看,我比你们做的事情都要多、都要勤奋。”一直就这样隐瞒住了。

  等到提升命令下来的时候,这位处长当场就晕倒在他们单位的礼堂里面,送到医院检查,就已经是肝癌晚期,两个月以后就死掉了。

  临终的时候,还是很执着。拉着他老婆那个手说:“我要走了,以后你们可以享受厅局级家属的待遇了。”到死了还是那么执着!凡夫就是这样的,执着于名、执着于事。

  所以其实你学佛法,不是教你去追求一些神通、玄妙的东西,是教我们干什么?求解脱。解脱并不玄妙。什么叫解脱?就是心灵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就是空,就是色不异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那是什么意思?色法,物质法,它不会障碍我、不会影响到我心灵的自由,这个就是“色即是空”。心灵的自由就是解脱,每一个人都有许多的烦恼、许多的心结,你解开一个烦恼,就能够从这种烦恼所制造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当你所有的烦恼都被彻底地止息了、清除了,心灵里面再没有任何的躁动不安,心无挂碍,就是称为涅槃。内心之中这个时候就会呈现无比的寂静,这个寂静不是没有声音万籁俱寂那种静,而是指生命内在的这种如如不动。

  当我们的心能够进入这种寂静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毫无障碍地感知一切,万事万物你都能够如实地真实地感知它;乃至于说你能够听到蚂蚁打架,能够听到很遥远的地方的任何声音,乃至于成就五眼六通,这都是因为这种内在的寂静,成就了解脱涅槃。这种解脱,这种涅槃,来自于对空性的体证,来自于心灵的自由。

  所以说解脱、涅槃,都是我们心灵抵达的终极境界,不是某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说羽化成仙。你不要说这个涅槃就是死掉了!不是这样的。心灵的自由,心灵中间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挂碍,任何一个结都打开了。

  其实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将我们生命潜在的高尚品质开发出来,能够成就像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成就无限的智慧,能够让我们究竟地断尽一切烦恼;成就无穷无尽的慈悲,能够让我们关爱,并且帮助一切众生。

  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了,佛法所关注的,其实都是心理问题。就是以心灵,而不是客观的世界,作为认识和改善的对象。心净则国土净,心的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息心就是息灾。

  所以此地《八识规矩颂》上所讲的四寻思观,就能够把我们种种的心结打开。无论是对名的执着,还是对利的执着,还是对人的执着,还是对于概念思想的执着,种种的分别念,都能够依靠名、事、自性、差别寻思观,都能够让我们消除这些执着心。

  尤其是差别寻思观,它就是一种概念、一种观念的执着,卡在某一个观念里面。

  这个很重要!有一些人他是这样的,他卡在那种观念里面就出不来了,他就认为他是很对的。不单单是一般人,很多的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也是很多时候,他可能会卡在某一种观念里面。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本传记小说,名字叫做《曾国藩》。

  他讲曾国藩的生平,曾国藩后来怎么会成就?他很年轻的时候,也是才气十足,所以很年轻就当上了礼部侍郎,就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

  后来太平天国起义了,他就奉皇帝之命到湖南来训练湘军。因为清朝的正规军,这个绿营兵,满族的军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就依靠他来训练湘军。

  一开始也还是能够打胜仗,起到了正规军都无法起到的作用。但是后来曾国藩就发现什么,自己做事情碰壁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很多障碍:大臣也排挤他,湖南巡抚也不支持他,皇帝也猜忌他,后来就把他免职了。

  他怎么也想不通。一开始他就想了好多办法,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但是还是无济于事;后来赋闲在家的时候就拿起《金刚经》来看。

  前面一直想不通:你看,我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而且我为朝廷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见容于官场?而且对朝廷忠心耿耿,也遭到猜忌,皇帝也不信任……一直想不通。这个就死在观念里面了。这个叫什么?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差别寻思观。他没有从自己执着的这种观念里面跳出来,卡在自己的观念里面。他认为自己很有正气。

  然后读《金刚经》,他就悟到一个事情是什么?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出在于自身,这个路子就找对了。他发现是因为自己太锋芒毕露,自己认为自己就是正直的化身,认为自己很有成绩,不知不觉之中当然也就得罪了很多人,也就不知不觉之中给自己制造了很多的荆棘和障碍。

  他明白了以后,就决定改变自己的个性,不再锋芒毕露了。

  后来皇帝又再命令他再来统率湘军。那么他到长沙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访那些官员,没有说很傲慢,他职位虽然比他们高,但是他会去拜访那些下级官员,尤其是有一个湖南人左宗棠。

  左宗棠本来是曾国藩提拔出来的,但是后来又一直指责他,说他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如果以他从前的脾气,可能两个人就对起来了。但是他现在悟过来了,就不会那样。

  他就先去主动拜访左宗棠,在很远的地方,他就下轿子,徒步走过去;也不穿官服,就穿一件长褂去拜访他,很谦虚。

  对于所有部门的长官,也都去拜访,乃至于小小的县令——长沙县、宁乡县的县令,都会亲自去拜访。

  大家觉得他这个人改了,就都很感动,以后就都说他的好话了,当然也就传到皇帝耳朵里面了,大臣也就不再排挤他了。

  其实他就悟到一个什么?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靠别人,也不是靠外面的事情。

  记得一开始讲的那个故事,那位女子一直找车钥匙,她不在掉钥匙的地方去找,她在路灯下去找。她就找错了方向,找错了地方。

  同样的,我们要提升自己,要让自己的一切遭遇都很顺利,要能够改变命运,不是靠外在,而是要靠自己。

  曾国藩也是这样的。如果你去要求外界怎么样?都是无济于事。你看,如果曾国藩像以前那样,一直是抱怨、埋怨说,这个大臣排挤他、朝廷对他不公……没有用!皇帝不会因为他一直抱怨就会重用他,大家也不会因为他抱怨而不排挤他,反而会更加排挤他。所以要先改变自身。

  有一些时候,我们认为对的东西,你去很执着它,你就死在观念里面。然后我们就会找很多理由去指责外在不对:哪个哪个不对、谁谁谁不公平,但是这个没有用。能够改变那个事情吗?不能。

  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将对外界的要求转为对自身的要求,转为对于提升自己内心的要求,这样才能成功。世间人说成功,都是一扇由内向外打开的门,你不从里面打开,你在外面拼命推,你是推不开的。

  修行也是如此。如果你不修好四种寻思观,那你对万事万物的执着心弃不了,你怎么能够成就?所以说要反求诸己,心念一转,万念皆转,万法皆转;心路一通,万路皆通,思路决定出路。

  我们一定要能够修好四寻思观。修四寻思观,就能够生起四种如实的智慧,就能够突破障碍,不单单是要把表层的障碍突破,而且潜意识之中的障碍也要突破。

  记得说的那张马车图吗?这匹马是不能够决定去哪里的,马车夫也不能决定。谁能决定?坐在最后面那位乘客决定。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够单单在意识层面去净化,要净化我们心灵的深处,要能够突破障碍,要能够把阿赖耶识之中含藏的种子都要净化。

  这个种子有宿世的种子、有此生的种子。宿世的种子是什么?人一生下来,他有他的习气、性格倾向。有些人很内向,有些人很外向,有些人乐观,有些人悲观,你说这个从哪里来?从宿世的业而来了。

  他此生的种子是什么?此生的种子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朋友,都会让我们在童年时候、在青少年时候,就订好游戏规则,就确定自己的价值观。以后就会形成一个自动反应系统,会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轨迹。

  我们说我们大脑每一秒钟都要接收到四千亿位的信息!我们真正能够处理的只有两千位的信息,绝大部分就过滤掉了。留下来的是用什么方式来选择它?它自动反应的,太快了,对不对?一秒钟接收这么多,你哪里反应得过来?

  自动反应是什么机制?潜意识。唯识学上说是什么?阿赖耶识。事实上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信念。所以这个改变更重要。你不把这个提升、不把这个改善,你在意识上,你想成功、想成就,都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意识只占到我们全貌的1%。

  所以这个后天的种子,也要树立好,很重要!你什么心态很重要。

  有一个做父亲的,他结婚以后,很不负责任,把自己的老婆和三个儿子都置之不理,自己到外面去混。

  这三个儿子长大以后,就是三种人生状态:老大长大以后,他成为一个很好的、非常负责任的父亲;老二就一辈子不肯结婚;老三也跟他父亲一样,结婚以后也把孩子、老婆都抛掉,不管他,自己到外面乱来。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当然有宿世的,此生的是什么?是他们当时种下去的种子不同。

  这老大很小的时候,看他父亲这样子,他就有一个信念:“我长大以后。不可以像父亲这样去伤害家人。”所以他成为一个很负责任的人。

  老二他的信念是什么?“哎呀!我不可以相信婚姻。如果我结婚的话,我可能也会像我父亲一样。”所以他就一辈子不结婚。我们世间就说是心理障碍。

  老三他的信念就是:“我要跟父亲一样!”

  心理学上有一个公式,一个人的人生模式:

  性格倾向×外在环境×各种教育×生活事业×前世业力=人生模式。

  就是我们那个马车图。这个其实很浅的。

  唯识学上比这个讲得更透彻:

  种子×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人生模式明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愿大家福慧增长,吉祥如意!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