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4)灵性思维五个特征

《禅与创意》 by 大愿法师

2016-5-23 10:30

  第三种思维方式就是灵性思维,什么是灵性思维呢?我们从它的特征来看,灵性思维至少具有五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灵性思维是一切现成,本自具足,法尔如是,它是无为法。其他的一切思维方式都是有为造作法,灵性思维是无为法。

  我们也来看一则禅的公案好了。在《景德传灯录》里面记载,六祖惠能大师晚年收了一个弟子,就是肇庆高要的石头希迁和尚。石头希迁来拜师父,那个时候还很小,师父没几年就圆寂了。圆寂之前,希迁就来问师父说 :“师父百年之后,弟子要怎么办呢?”

  师父回答他说:“寻思去。”然后涅槃了。石头希迁听了师父的教诲,他误解了,他就天天在石头上打坐,坐了好多年,还是没有开悟,对禅法没有真正契入。

  然后就有师兄好心启发他说:“哎呀,你怎么不去寻师访道,你天天在这里打坐干嘛呀。”

  希迁就回答说:“师兄啊,你不知道,师父关照我说,在他老人家百年之后让我寻思去,我想寻思就是让我打坐,自己思考叫‘寻思去’。”

  师兄就启发他:“哎呀,你错了‘寻思去’是让你去寻找亲近在江西青原山弘法的行思禅师,”也是六祖的弟子,是你的师兄,你要去亲近你的师兄,青原行思禅师,这个才是‘寻思去’啊 !

  “噢”! 其实石头希迁他已经有一个入处了,但是他还没有透,所以他马上听了师兄的劝,就马上从韶关南华寺一直就到江西青原山去参访师兄,青原行思禅师。

  行思禅师一见他,就问他:“子何方而来。” 你从哪里来啊。

  迁曰:“曹溪来。”这是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行思禅师问:“将得甚么来”。就是你从曹溪来。那你在师父身边一定学了很多佛法,学了很多禅法,那你得到了什么呢?将得甚么来,你得到了什么禅法啦 ?

  曰:“未到曹溪亦不失。”这个是第二个回合。

  第三个回合;他的师兄行思禅师说:“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既然你没有得到什么,那你还要去曹溪干什么呢?

  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

  这则公案可以分为三个回合,禅宗的机锋,它是杀人刀,活人剑,电光石火之间就能够鉴定你到底是不是真见性。你用大脑思维早已不是啦,早已经是离题万里了。第一个回合就是行思禅师师兄来问,你从哪里来啊。希迁回答说,我从曹溪来。这是从生活之中就可以看到禅师启发人的方式是很平实的,就简单的问话;你从哪里来。这个问答是第二个回合,行思就开始考验他了,希迁回答说,我从曹溪来。

然后师兄就考验他说,将得甚么来?你到了曹溪,你亲近过我们伟大的师父——惠能大师,那你得到什么了?你学了什么佛法?你有什么心得啊?你学了什么禅智慧了?这个希迁,你别看他年龄虽小,他悟性很高。他知道这是个圈套,如果你顺着去回答你得到了什么佛法,得到了什么禅法,那你就会有两个过失。一个呢,你失去了主体性,你顺着别人的舌根转。临济禅师说要随处作主,不能够顺着别人舌根转。第二个过失就是你有所得,就表示你的心就会有所执著,就会有我慢。犹如法达初次拜见六祖的时候,他执著于自己诵《法华经》三千部的功德。所以虽然头礼拜下去了,但是头不落地,内心有慢。所以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啊!

  那么怎样才能够不落入到行思禅师的语言陷阱,他诱惑你,问你得到什么了,如果你顺着他答,你得到什么什么。那就离题万里了,你没开悟。所以他不落入行思的语言陷阱,而又要能够同时表明自己已经有一个悟处了。已经领悟了禅的精髓,已经开启了灵性智慧。这就需要非常圆熟的智慧。不能答:我得到什么。那我就答:不失嘛。

所以希迁就转了一个弯来回答说:“未到曹溪亦不失”。我没有去曹溪之前也没有失去什么呀。如果是顺着说得到了什么禅法,那你还是凡夫 ,还有执著。而如果回答没有失去什么,它就有两个妙处。一个是表明自己已经领悟了禅的精髓,灵性智慧本自具足,不得不失,本觉本有,非从外得,这个是不得。不觉本无,自性本来清净,这个是不失。第二个妙处又表明了自己不执著。所以你看他人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其实已经有个入处了。

  第三个回合就是行思禅师并没有马上印可他开悟,而是要继续穷追猛打,把他逼到墙角。问他说:既然你本来就具有,你没有失去过什么,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曹溪呢?这一句话就有千钧之力,一直把希迁逼到走投无路,无路可走。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开悟的禅者来说, 当然不会那么轻易被困倒了,因此希迁就回答说:如果我不去曹溪,我又怎么知道我从来没有失去呢?这样既树立了师父惠能大师的威信,又能够从行思师兄所设的困局之中超脱出来,从头到尾都能够保持不失。因此行思禅师很赞叹说“众角虽多,一麟足矣”。跟随我学禅的人很多很多,千千万万,但是你的根器最好。有很多很多的角色,很多很多的动物,但是一麟足矣,一只麒麟就足矣了。就你的根器最好,几句话就明心见性了。三个回合,那么行思禅师就给他印证,众角虽多,一麟足矣,印证他开悟了,明心见性了。这是第一个特征。

  灵性思维的第二个特征,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也来看一则公案好了,看看我们能够有什么启发。禅的教育不同于世间教育, 是那种知识灌输的教育,而是启发式教育,绝对不会给你答案。我们总喜欢遇到问题找答案,现在的人更懒惰,更不愿意思考了,为什么?遇到任何事情百度一下,想了解陈洪强底细百度一下陈洪强。哦,全部冒出来了。想了解哪一个的底细,一输入全部出来了,就是为问题找答案,都不用经过大脑,我百度一下就可以了。凡夫心总是这个样子,为问题找答案。

  但是禅是什么?答在问中,如果把答案告诉你就把你困住了。你看,我们沩山灵佑禅师启发香严禅师。就问他:“什么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在师父那里面不是那么能吗,师父问一你答十,不是那么厉害吗,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父母未生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答不出。翻遍三藏十二部找不出,找不到答案,怎么办? 他就求师兄给答案。

  师兄说:“我不能给你,给你就害你了”。后来香严禅师去给南阳慧忠国师去守墓,一边劳作,一片瓦片击过去——开悟了。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马上就很感激他的师兄沩山。

  就说:“哎呀,好在师兄当时没有给我答案。”所以禅是启发性教育,这样才能够开启灵性智慧。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让我们学很多知识,它的最重点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创作力,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真正健全的人。思维方式提升了,行为方式改善了,人生幸福快乐了,这样子生命觉醒了。这是一个全人教育,这才是重点,启发式的教育。

  那么,在《景德传灯录》上就记载了一个公案。我们提纲上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个公案是讲天柱崇慧禅师启发寺院教授师的公案。这位教授师学了很多佛法的理论,很会讲,但是他没开悟。所以住持和尚崇慧禅师就要启发他。有一天,教授师就跑过来问和尚说:

  “达摩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达摩祖师没有航海西来, 没有到东土来传禅法之前,我们东土有禅吗?这就像公案里面总喜欢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一样。

  天柱崇慧禅师就回答说:“未来时且置,即今事作么生?”达摩祖师未来东土,那个是过去很遥远的事情了,那个且放在一边,你只要告诉我你现在即今事作么生?现在的事你完全透彻明白吗?

  然后教授师说:“某甲不会,乞师指示。”

  崇慧禅师就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教授师还是不懂。

  所以崇慧禅师良久又曰:“阇黎会么?”自己份上作么生,干他达摩来与未来作么?

  这则公案有两个回合。有一些公案是师徒都明白,他演戏演给大家看,启发大家开悟。有些公案是徒弟真不明白,就是禅师启发他了,棒喝他了,他还是不明白,这则公案就是还是不明白的。第一个回合就是天柱山(安徽那个潜山县天柱山),寺院的教授师来向堂头和尚崇慧禅师问禅,达摩祖师还没有到东土来以前,有佛法吗? 有禅吗?就像有人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呀。

如果我们从教理上说那可以讲很多了。你比如说,我们可以从教理上说,真理永恒存在,通过化身佛开示出来。正如《杂阿含经》所说的: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就是从理上说真理永恒长存。不管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出现在这个世间,从理上说佛法永恒存在,真理永存。《杂阿含经》又说: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就是化身佛来示现八相成道,把真理开示出来,这是从教上来说。所以从理上说、从教上说,我们可以说很多。

  同样的,如果你从理和教上来说,达摩未来东土前,已经有禅了。达摩的角色是把禅开示出来,祖师禅,顿悟成佛的方法开示出来。崇慧禅师用禅的方法迅雷不及掩耳的方法,马上就切断了教授师的这些葛藤,这些凡夫心的攀缘妄想,截断众流。马上回答说:未来时且置,即今事作么生?达摩没有来东土以前的事情且放在一边,当下的事情你弄明白了吗?你的心打开了吗?这有两重意思, 第一是要活在当下,当下是唯一能够使得上劲的时空。过去只是现在的心识流注,对过去的追忆,未来也只是现在的心识流注,攀缘妄想未来,唯一真正能够用得上功的就是当下。那么你去舍近求远, 对你的生命解脱有什么帮助呢?你去问达摩未来时东土有没有禅, 对你的解脱有帮助吗?能够让你开悟吗?没有用的呀!所以很锋利、迅雷不及掩耳,马上切断它。

  第二就是不要对教理起法执。如果你只会对教理记忆、背诵、解读,你不落实在当下,不融入到你的血肉,不提升你的思维,不让你思维契入到灵性思维,你还停留在逻辑思维那个层面。那你怎么弄都是凡夫,而且还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凡夫。你逻辑思维至少要学好水平思维,要学好六顶思考帽,用好六个思考框。这样你就能够减少很多烦恼,更进一步契入灵性思维。如果你不能够落实于当下,那只是佛法的知识,而不是智慧。而禅不是在知识层面,她是在智慧层面的。但是笨拙的教授师还是不能领悟,因此就有了第二个回合。

第二个回合教授师说: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崇慧禅师就开示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启发教授师,万古长空是理体,一朝风月是事用。万古长空的理体也需要事相呈现出来,也需要呈现一朝风月的事用。离开事用,不能显理体。以事显理,依理成事;全体起用,全用显体;理事圆融,体用不二。能够体悟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就能够妄心歇下来。你明白了一即一切,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当下的时空,这一点就是一切,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无欠无余,一即一切。你的心就安下来了,你的心就止息了,就安静了,就能够止息攀缘,就能够彻底地安静下来了。

  大脑思维永远都是忙碌的,灵性思维是安静的。这个安静不是一潭死水,死水不藏龙,安静是智慧充满的。大脑思维永远在回顾记忆,在累积知识,在不断改变,从一个关注点到下一个关注点,不停地在游走。所以一直有生死轮回,它不能安静下来,而灵性思维能够使心彻底地安静下来。一颗安静的心是具有无比能量的,是遍满法界的。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

  因此崇慧禅师就进一步启发教授师说:自己份上作么生,干他达摩来与未来作么?这个都是当时的大白话记录下来的,意思是说要在当下的身心上用功,做好自己份上的事情。由即今之事来显理体,不要舍事离用,来去空问那些达摩来与未来,这有什么用呢?你看,这是我们天柱崇慧禅师彻底的大悲心的流露。他唯恐教授师开悟慢,一再地来启发他,彻底的大悲心,直指众生的心性。

  灵性思维的第三个特征,就是要让自己成为法界智慧的出口。全然地开放,打开我的心就是开悟。开悟,开是打开,悟就是一个竖心边一个吾,就是我的心,打开我的心就是开悟。比如说我们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法界智慧的出口,输出管道。因此,他说的法就被尊称为《六祖坛经》。

  学佛法最重要的是学开悟,就是要学习打开我的心,让我的心全然开放。所有的修行方法无非是三段:第一段安心,第二段让心强大有力量,第三段心就觉醒了,让心觉醒。所以,禅是在时节因缘契合,一瞬间就让你契入到灵性思维里面,你就成为法界智慧的出口了,输出管道了。所以学佛法最重要的是学开悟,不是去学很多知识,佛法知识的累积不会导致开悟。如果你起执著,反而变成所知障。所以要学习打开我的心,因为智慧是一切现成,本自具足。只要我们的心全然开放,让自己成为法界智慧的输出管道就好了。所以灵性思维是无为法,而创意就是智慧的显化。又比如说音乐天才莫扎特,莫扎特就是法界音乐的输出管道。他从来没有系统地学过音乐,但是美妙的音乐自然从他的心中流出,记录下来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名曲。

  灵性思维的第四个特征就是有大雄力,在任何时空之中都能够随缘作主,随处作主。每天、每时、每刻都是非凡的生命体验,有灵性思维的人是命运的主人。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而停留在僵化的思维方式里面的人,就处处受束缚。旧思考永远到不了新起点,这个也就是很多人无法完成梦想的真正原因。

  我们来看一则禅宗公案好了,《五灯会元》上面记载,一个南泉普愿禅师与陆亘大夫的公案。宣州刺史陆亘大夫就跑去问南泉普愿禅师,南泉普愿就是著名的王老师,他俗家姓王,他是赵州从谂的师父。 这位陆亘就跑来问南泉普愿说:

  “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怎么生出得?”就是有人在一个瓶子里面养了一只鹅,在鹅很小的时候放进去的,所以放得进,这只鹅越养越大,这个瓶子肚子大口小。所以鹅越长越大它就出不来了,和尚你有什么方法呢?能够既不打烂瓶子,又不让这只鹅受损伤,能够把这只鹅拉出来。其实看起来好像他在出一个刁难性的问题,其实对于明心见性的禅师来说,这是很简单了。

  南泉普愿马上就叫一句:“陆亘大夫。”

  马上陆亘大夫就回答说:“弟子在。”

  然后禅师说:“你看,出来了嘛。”

  那么这个其实是说明什么?这位陆亘受到启发了,陆亘从此开解,即礼谢南泉。这则公案其实展现了南泉普愿禅师的禅智慧,灵性智慧是什么?给我们作了一个活生生的演示,这就是灵性智慧。大家看到了吗?什么灵性智慧呢?反客为主的智慧、超越的智慧、釜底抽薪的智慧,这个是灵性智慧呀。我们看王老师的智慧就可以看到了,看南泉普愿的智慧,就可以知道什么是灵性智慧了。

  这则公案可以分为两个回合,其实公案这么讲是不对的。“堵塞悟门”,把它全部讲破掉了。第一个回合,陆亘的问题是一个语言陷阱。不管你怎么去答,反正你都会落到这个语言陷阱里面,我们打个比方大家就会明白了。

  比方说,假设有人问你:“请问你今天是不是还给我一万块钱呢?”那你怎么答?不管你答“不是”还是“是”,其实你都默认你欠了他的钱了,这就是个陷阱嘛。当然,我们都知道,我没欠你钱。但是,我们只是说明这个语言陷阱,掉到他语言陷阱里面去了。你看看南泉普愿禅师这样大彻大悟的禅宗大德,当然这种小儿科的陷阱,一眼就看穿了,绝对不会掉到坑里去了。他不是去回答,而是什么?而是反客为主。他来问,他来呼唤陆亘大夫,叫他的名字,这就是反客为主。我不顺着你来,不是你问,我就要答,我反过来呼唤你,反过来叫你,这就是反客为主的智慧啊!如果你顺着回答,你就变成被决定者了。因此,南泉普愿以呼唤来代替回答,就跳出陷阱了,立于不败之地了。

  第二个回合,陆亘大夫就回应:弟子在。南泉马上说:这不就出来了嘛。这就是釜底抽薪的智慧,意思是说:从你自己虚构出来的矛盾中解脱出来了,从你自己虚构出来的矛盾里面你超越出来了,这就是超越的智慧啊!不再受语言陷阱的捆绑了,不再受你大脑思维的局限了,心从烦恼里面解脱了。如果自以为聪明,想尽千方百计,希望把那只活鹅弄出瓶子而又不损坏瓶子,这都是枉费心机。你看世间多少人都是像《红楼梦》上所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有些人最后他就是死在自己的聪明里面的呀,就跟陆亘大夫这只鹅的问题一样。因此要学习禅超越的智慧,很多时候都是你思维方式有问题,你把自己卡住了。不是外在的事情有问题,你没有懂得灵性思维,不要说灵性思维你不懂了,你连水平思维你都还不会用,那么简单的。因此要学习禅超越的智慧。

  灵性思维的第五个特征,就是法界缘起,大悲周遍。修禅的人他不但是自己看清楚世界的全貌,做世界的创新者、创造者,做人生命运的主人、创造者,而且也会去帮助别人觉醒,成为他自己命运的创造者,成为他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都知道贝多芬说:我们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要做命运的主人,谁能做?懂得禅智慧的人能做,有灵性思维的人能做啊!

  我记得圆悟克勤禅师说过一句话,写过一首禅偈:

  绣出鸳鸯任君看,莫把金针渡与人。

  把鸳鸯绣出来了,美好的图案让你看,但是,鸳鸯怎么绣出来的呢?这个背后的工具就是金针。同样的,我们能够明心见性,能够生命觉醒。我们事业能够成功,我们人生能够幸福快乐,这是一个呈现的美好景象啊!但是这个背后的方法是什么呢?灵性思维,禅的智慧。所以思维方式的提升,是外在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关键,也是内在明心见性的金针。

  现在,很多城市里面都有雾霾。包括我们前面大家过平安夜、过圣诞节,很多大中城市都是雾霾,伸手不见五指,大家就很关注了,大家都很抱怨了。因此,大家都认为环保很重要了,都抱怨。你看食物有毒,不晓得要吃什么;牛奶有三聚氰胺,不晓得要喝什么;现在连空气都被污染了。“为人民服雾”,“务”就改为雾霾那个“雾”,为了人民我把雾霾吸进去,“为人民服雾”。大家还是很有点子哦,什么都能改!(众笑)你看看,连空气都污染了怎么办呢?都认为环保很重要。但是其实我告诉你,还有比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更重要的、更大、更紧迫的危险,那就是什么?那就是人类思维的品质欠佳!大家同意吗?(众答:对)。(鼓掌)。

  因此,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第一部分,讲这个禅与创意思维。因为这个是关键,无论你世间的事业成功、人生幸福,还是你出世间的生命觉醒和解脱,都离不开禅与创意思维。现在当然没有哪一家企业不关心创新,没有哪一座城市不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国家也有政策资金支持。但是,一定要知道,仅仅有态度是不够的。你不用说你重视你就能够搞好,你重视这个文创产业,你这个城市的文创产业就能发展起来呀?未必呀!态度和能力都重要。仅仅有态度是不够的,当能力不是问题的时候,态度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在能力不够的情况下,态度不过是义和团画在身上的符咒罢了。八国联军侵犯中国的时候,义和团就欺骗慈禧太后说:你看,我们在身上画上符咒,刀枪不入。刀枪不入吗?扎过来一样死掉,不可能嘛,对不对?所以你仅凭这种态度那是不够的,你一定要能力够,态度能力同样重要。如果一味地强调态度,精神发展到极致就会成了“骗人的成功学”。很多人会跑去学成功学,你学了以后,你成功了吗?不是说你有态度就可以成功,能力很重要,能力是什么?首先是思维方式的提升,思维工具的提升,这个很重要。思考的质量决定未来的质量,思维方式的高下,决定你生命境界的高下。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由逻辑思维提升到水平思维,更进一步开启灵性思维。

  那么,对佛弟子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提升思维方式,来照亮我们的内心,来熄灭烦恼,只是从形式上,你来学诵经,来学念佛,那不过是徒有修行的相罢了,不是真正的修行啊!所以,我一直强调说:我们要多说人话,少说佛里佛气的话。解决一点实际问题,照亮自己的心的盲点。外在有问题,一定你内在有局限,内心有黑暗,内心有盲点,用灵性智慧、灵性思维照亮它。

  好了,我们就把第一部分简要地说圆满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