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三、管理艺术三法则

《禅心商道》 by 大愿法师

2016-7-7 19:11

  企业管理在集体外在层面,就是管理艺术,侧重于关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跟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

  管理艺术也可以归纳为三个法则,也就是:第一个利他法则,第二个发展战略法则,第三个就是社会责任法则。

  1、利他法则

  企业存在其实它的本质目的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因为企业能够满足客户需要,能够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所以社会才会把宝贵的资源委托给企业,才会把创造财富的资源委托给企业。可见利润不是目标,而是指标。利润就是一个指标,它能够显示企业运营状态良好,足以抵御风险,有这么一个良好的指标,它是一个表示企业足以抵御风险的指标。它真正的目标就是利他,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所以企业行为和企业决策,一定要围绕真正的目标,也就是利他。

  西方管理学界值得关注的大师,起码有两位,一位就是美国的德鲁克,还有一位就是欧洲奥地利籍的马利克。这个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是首部把管理学涉及到的各个领域都能够融贯起来,进行系统性论述的第一书。通过目标管理,把管理的所有功能都有机地整合起来了。所以管理是一个综合的体系,不是一门单一的学问。那么目标是什么呢?我们不是盈利管理,而是目标管理。目标是什么呢?目标就是利他!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就是造就顾客,创造顾客。因此德鲁克说:“任何企业都具有两种职能,也就是营销和创新。”创新就是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以利他为目标就是巧妙地实践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的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就是普贤十大愿王的灵魂和核心。普贤十大愿王说: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其实十大愿王的核心就是利他,就是恒顺众生。你看这个企业管理找到了本质以后就知道,原来恒顺众生,利他就是目标。我们一切的管理都是目标管理,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的管理,你有没有看到,其实就是菩萨行,就把普贤菩萨的大行,其实就在实践之中体现出来了。

  西方人可能不信佛法,他也不知道有普贤菩萨,他也不知道有十大愿王,但是他的企业管理的实践,成功企业,跨国公司,他的实践就己经展现了菩萨行;他就己经用实践来呈现了恒顺众生,利他为法则。

  可见,如果企业家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么他的出发点就是两个字:自私。自私你是走不远的。如果企业家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目标,那么他就是以利他为导向。你看,一个利润最大化,它是以自私为导向,这个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导向,那么他就是以利他为导向的。所以以利他为导向才能够成就人生的大格局,成就企业管理的大境界。格局决定了布局,布局就决定了结局。所以你有大格局,首先你的目标就应该是什么呀?利他为法则。事实上利润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标。以利他为目标,反而更容易得到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它是自然来的,不是你有意求的,你有意求反而行之不远;你以利他为目标,无心求反而就容易实现,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把两个公司都办成了世界500强。然后他在70岁了,日航破产了,请他来重整,又能够把日航重整旗鼓,又能够进入世界500强。为什么呀?因为他以利他为经营模式。所以利润最大化是自然得到的结果,并且只有这样企业才容易可持续发展。正如德鲁克所说:“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只是一种工具,用以执行某种社会功能。组织的目标其实它就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贡献某种产品,贡献某种服务。”

  企业也是一个很有效的经济组织,也可以说它是有企业文化的文化组织。德鲁克在二战以后,这个经济很繁荣的时期,他观察到有很多生产力极大提高,效益很好,内部管理很好。但是那些公司,那些企业会破产掉,而甚至于它效率越高,生产率越高,产品生产得越快,它破产得越快。他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呢?为什么很多的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它反而就破产了呢?为什么呢?他一直在思考企业破产的原因,后来他经过很精深的研究发现,企业破产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过分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所以他就拼命地多生产,以为多生产就能多卖,然后能够多获得利润。其实他就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就导致市场上产品严重地供过于求。一种产品好卖,大家一哄而上,然后很快就供过于求了。那么你的生产能力越高,积压的商品就越多,就越容易破产。可见企业存在的本质是为顾客需求而存在,而不是为股东利益而存在。

  美国前总统布什将2002年度的“总统自由勋章”授予彼得·德鲁克的时候说过,德鲁克对世界对管理学有三大贡献。第一就是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第二就是管理是用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有没有看到,他己经由管理科学和管理心法提升到了管理艺术这个层面。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然后第二点就是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第三就是事业理论。事业理论其实就是组织的目标,描述组织的目标就是对个人和社会做出某种贡献。

  德鲁克的著作特别值得关注的,己经翻译为中文的有这么一些:第一本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二本就是我们前面推荐过的《管理的实践》。第三本就是他晚年的一个综合性的就是《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那个就很大部头的了。还有一本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发展战略法则

  前面我们第一法则利他法则,讲到了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那么怎样才能够最好地为顾客创造价值呢?这个就需要理性地冷静地评估我们自身、我们企业管理团队自己的核心能力了,然后再确定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这个发展战略法则又称为选择法则。有时候其实你选择不做什么更需要智慧。在一切发展都很顺的时候,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候,你更要有冷静的智慧,有一些看起来是很有诱惑力,可能能够让你赚大钱,你一定要评估你的能力,核心能力够不够,当时看起来是个馅饼,实际上你做下去就变成一个陷阱了,那你就自己死了,过分膨胀。所以选择不做什么是更需要智慧的。这个也称为动态的企业发展定位,定位很重要。

  举例来说,欧洲的那些成功企业大多数定位为满足全球高端客户的奢侈品消费需求。所以奢侈品大多就出自于欧洲,他们成功企业的定位就是生产奢侈品。举个例子比如说法国,法国当年有一个法国的女子叫做香奈尔,也有翻译为夏奈尔。这个香奈尔在1913年就在法国巴黎创立了一家公司就是香奈尔公司,然后研发了系列的香奈尔品牌,特别有名的就是香水、时装。又比如说路易威登箱包等等,这个都是奢侈品的代表。

  而美国的成功企业的发展战略又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就是把技术创新转化为产品,强调的是技术和创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乔布斯的苹果智能手机系列产品。我们中国雷军,这个小米现在好像长得很快,它成立四年就已经很有影响了,这个创新能力很重要。

  日本成功企业的发展战略又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强调的就是品质。也就是它的产品要价廉、物美,品质非常好。

  可见文化是神,产品是形。欧洲产品、美国产品和日本产品,它们这些影响全球的产品,它只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的是什么呀?它体现的是什么呀?它体现的、承载的是文化,欧洲贵族文化,美国创新文化,日本品质文化。

  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也深信随着中国企业家对于禅心商道的实践,也一定会创造更多的能够影响全球的产品。

  西方管理学界特别值得关注的两位大师。一位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彼得·德鲁克,另一位就是奥地利的马利克。他们有一个管理学派是欧洲这边的,马利克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大师。他的著作翻译到中国来的我看到的有五本了,都很精妙。第一本就是《战略》,第二本就是《管理成就生活》,第三本就是《管理》,第四本就是《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公司不单单是要管理,还要能够治理,更重要的可能还是治理。第五本就是《正确的公司治理》。我特别向大家推荐的就是前两本,《战略》和《管理成就生活》。

  图表4: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三要素

  我们来看图表4,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三要素。这个图表4就出自于马利克的《战略》这本书。图表4其实就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上面第一个圈里面是客户需求,然后这个右下角是商业使命信念,左下角是核心能力。然后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互动,就产生了价值。客户需求和商业使命信念的互动,就产生了意义。核心能力和商业使命信念的互动,就产生了自尊和自信。

  所以这个图表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它告诉我们两个企业经营之中,大家最关注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第一个是企业怎么可以成功?第二个是企业怎么可以幸福?这个都是不是很重要,我们要能够成功要能够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还要有凝聚力,我们从高层到员工大家幸福感能够不断增强,所以都是我们企业家特别关注的问题。马利克这个就提炼出来了,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就是企业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持续获得成功要能够具足三要素。

  首先就是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决定了公司的利润来源,德鲁克称之为外部环境假设。

  其次就是信念,客户需求排在最上面,因为这个就是公司的利润来源,右下角的这个信念,德鲁克称之为公司使命。这个就决定了意义,也就是应该为经济和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我们公司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为社会做贡献,为顾客创造价值。

  第三就是核心能力,也就是公司能够比别人的公司更优胜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就是正确地确定发展战略的基石。你这个发展战略不能够拍脑袋凭空想象,一定要首先分析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所以有了这三要素,基本上企业可持续发展就是比较靠谱的了。

  第二方面就是企业怎样才能凝聚人心,特别是凝聚顾客、员工和股东的人心。第一方面讲的是企业获得外在的成功;第二方面讲的就是企业获得内在的幸福。所以都很重要,外在的成功、内在的幸福。

  内在怎么获得幸福呢?首先就是价值的来源。价值是产生于客户需求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共同作用,你看这个表就很清晰了。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说价值怎么来呢?我只要生出产品来,这个产品卖掉了,这个就是价值了,只是单方面由企业决定,错了。价值一定是双方互动才产生价值。也就是说你要有核心能力能生产,人家社会上要有客户需求,这个两大要素共同作用才产生价值。所以价值是由顾客和企业共同创造的。通过与顾客之间的共同创造,企业就可以动态地充分地能够理解顾客需求的变化,就能够精准地为他们创造价值,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合理最有效的利用。可见客户价值是产生于第一要素和第三要素的共同作用。如果存在客户需求,但是企业不具备核心能力是不会产生价值的;另一方面企业有核心能力,但是不存在客户需求,也不会产生价值。这个是价值的来源,这就是价值,我们怎样得到幸福呢?要有价值。

  第二就是意义的来源。意义是在第二要素信念和第一要素客户需求的共同作用之下产生的。信念简单来说就是利他法则了。人活着的意义其实就是八个字: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内在是自觉、觉他,外在是自利、利他。全世界不管你什么文化,不管你什么民族,其实人活着的意义就这八个字: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而帮助众生,你要去帮助众生,一定是他需要的。他想睡的时候你赶紧给他递过去一个枕头,人家正需要这个才有用,这个是意义的来源。

  第三也就是自豪、自尊和自信的来源。企业怎样才能够留住核心员工、核心团队呢?不是靠高薪聘请挽留,而是让员工对工作有成就感、有自信心,为企业感到自豪,他自然就会有向心力、有凝聚力。为什么这个寺院里面,你看那个修行的出家人用棒子也赶不走,那企业的员工你用高薪也留不住呢,为什么?因为寺院里面的僧人有法来摄心,所以他觉得自豪,觉得可以修行解脱,所以棒子你也赶他不走。那员工为什么会到处跑呢?因为他只是为了浅层的需要,如果只为了薪水他就到处跳。所以你要让他有成就感、有自信心,让他为自己所在的企业感到自豪,这样他就不会走了。

  这个我与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的曾伟教授,就“管理禅”这个话题己经作了五次的对话了。他就谈到他很多的员工都很优秀,他这个有一两百人的团队,都是帮助人家提高,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管理绩效,迅速地改善的。就有很多的公司出到年薪60万,希望把他们的一些员工挖走,一个也挖不走,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成就感,他有自豪感。而自豪、自尊、自信的来源就是什么?就是在第二要素利他的信念和第三要素核心能力共同作用之下才能够成就的。

  事实上很多企业家也是这样,我们去观察一下,那些办企业能够成功的企业家,而且能够得到大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出发点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很热爱这个行业,很热爱这个工作,他愿意来做一点事情,然后顺便赚钱,这样就容易成功。他眼睛只盯着钱,其实他是难以有大成功。所以办公司赚钱当然很重要,但是更深的动力,是一种要做一点事情的欲望,当信念和核心能力都具足,能够实际做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自豪感就产生了,成就感就产生了,凝聚力、向心力就产生了。所以公司存在的价值之一,它就是能够使一群普通人能够做出不普通的事情,使一群平凡人在公司这么一个制度之下、文化之下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可见真正的商道,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公司能够持续地获得成功,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能够让我们持续创造价值,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在工作之中充满了向豪感和自信心,持续地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接下来我们看图表5,企业运用管理艺术获得成功幸福的三法则。我们看最上面这个法则,是社会责任法则,右下角是利他法则,左下角就是发展战略法则。

  然后社会责任法则和发展战略法则的互动就产生了价值。社会责任法则和利他法则共同作用就产生了意义。发展战略法则和利他法则共同作用就产生了自尊和自信。

  图表5也是启示我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就是企业获得持续成功的五个方法,也称为庖丁解牛智慧五刀。我们今天不是泛泛地给大家讲佛教理论,讲一些空头理论,那个没有用。企业最关键是要实干,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所以我们要多说一点干货,单单说一点水货,空头理论就没有什么作用。听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这样才是真正有作用。所以庖丁解牛智慧五刀是很好用的,任何一个企业你要分析它能不能成功,现在暂时成功,能不能可持续成功。如果可持续成功还缺哪一些,你要怎么补强,这个你要分析透彻,那么就需要依靠智慧五刀了。这个企业现在遇到瓶颈,遇到困难了,我有没有必要办下去?我要办下去的话,我要怎么扭转它?也需要冷静地分析,客观地分析,全面地分析,也需要这个庖丁解牛智慧五刀。

  学过中国古文化都知道“庖丁解牛”这个成语。你看庖丁在解牛的时候,不管你是黄牛还是水牛,是老牛还是小牛,反正庖丁都能够游刃有余,为什么呀?因为他己经非常熟练地把握了牛的身体结构了,把握了内在的规律了。同样的企业也是如此,不管你是各行各业,哪个行业的企业,它要成功,它要企业幸福,它的内在根本规律都是一样的,所以你把握住这个规律,你就能够游刃有余。所以说同样的,虽然是千企千面,但是企业要获得持续成功的本质规律是相通的。不管你是哪个行业,不管你是黄牛还是水牛,反正牛的结构是差不多的,所以内在规律就容易掌握,这个就称为成功智慧五刀。也就是需求分析、价值分析、能力分析,就这个三句话。

  智慧第一刀就是需求分析,这个是关键,这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也就是社会责任法则,这个是根本法则。企业生存的根本是满足客户的需求。首先也就是说,你首先就要找到缺口,这企业怎么可以成功呢?你要看社会需求有哪些缺口没有被满足,你找准了,企业才可以可持续成功。所以你就是要分析好,企业在满足哪一些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这个是需求第一刀。

  第二刀、第三刀其实它就是价值分析,也就是分析公司用什么方式去满足已经找到的需求缺口,也就是在需求和能力共同作用之下来创造价值。

  所以第二刀就是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如何去组织资源来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你要先分析流程,把整个流程都走一遍,把每一个环节都琢磨透,然后你这个内部价值链分析就透彻了,流程就最优化。然后你生产的产品才能够价格更低、质量更好、性能更稳定,这个是内部价值链分析,这是智慧第二刀。

  智慧第三刀就是外部价值链分析。也就是包括了企业运行的宏观环境,比如说土地、税收、信贷、环保等等。其实主要就是跟政府的关系处理问题了,也包括了与产业链的关系。比如说企业和上游生产要素供应商的关系,企业和下游终端客户的关系,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等等。这样只有跟各种关系都和谐,企业才可持续发展。商业之美其实就是和谐之美,唯有和谐才能持久。第四刀、第五刀就是发展战略分析,也就是能力分析。

  第四刀是微观竞争分析。比如说也就是同行,同行里面我比人家有什么优势?比如说雷军,雷军是做手机的,他就要分析小米手机跟其它智能手机相比较,它的独特优势在哪里?前几天7月22号小米科技在北京举行了“小米4新产品发布会”。据说小米己经是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机生产商!才刚刚成立四年的公司,你看就能够迅速长到全球第五了。

  智慧第五刀就是宏观竞争分析。宏观竞争分析这个是跨界思维,也就是可替代的竞争分析。很多时候你只跟内部同行竞争没有用,人家是个外行他突然冲进来,他另一个思路你想都没想到,他就成功你们全败了,这个就很糟糕,所以宏观竞争分析也很重要。比如说,你是感光胶片的专利拥有者,突然之间数码相机发明了,那你的产品再好也就没用了。

  简单归纳来说,企业持续成功的智慧第一刀就是需求分析。第二刀、第三刀就是价值分析。第四刀、第五刀就是能力分析。你看是不是很明朗、很清楚。有这个智慧五刀,不管你做哪个行业,你都能够知道你的弱点,你的痛点在哪儿,怎样去补强它,不要等到失败了你才后悔,用好这个庖丁解牛智慧五刀,不管你在哪个领域的行业,你都知道它的成功之道在哪里。

  第二个方面,我们就是要讲企业凝聚人心,提高幸福指数的五个方法,也称为五福临门。中国人喜欢五福临门,但是只是对个人的,但是其实企业也是个活的生命体,企业也要能够五福临门,企业大家才会有幸福感。

  中国的古书《尚书》(《书经》),有一篇叫《洪范》篇,《洪范》就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个就是五福临门,这个五福的来源。

  首先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你看对人来说,你首先要有命,没命什么都没用了。有了命以后,你如果穷兮兮的,这个就糟糕了。生活得很艰难,每天都苦哈哈的,那么你就需要有富贵。所以这个排在最前面就是长寿、富贵,企业也是如此。其实这个两福就是在利他法则和社会责任法则的共同作用下成就的。所以这个表你看到很简单,三个法则的作用就非常大。

  第一福是长寿。长寿就是指企业找到了具有人文关怀的赢利模式,不是片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找到具有人文关怀的赢利模式。企业只有获得持续稳定的利润才能长寿。从利他出发,企业可以找到与客户实现双赢的这么一个赢利模式,这样企业就可以长寿。因为跟人家双赢,当你能够链接到越来越多的客户或者企业的时候,然后你就死不了,因为大家都活着,你跟大家都有链接,你怎么会死得了呢?你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利润来源。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不然光空口说呀,是什么呢?比如说有一家是工业节电设备公司,它原来的赢利模式是传统的,就是卖设备。我把这个工业节电设备生产出来,我就推销卖给人家。那么2007年他的规模销售额是全年1000万元人民币,然后他的利润是200万元,其实就是个很小的公司了。然后他运用智慧,通过分析就发现,去分析一下我把设备卖给人家,人家这个公司、这个厂、这个企业得到我这个设备以后,它用多长时间,它省下来的电费足以买下来这台机器。一分析就发现原来用设备节省下来的电费,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于是公司就转型为节电服务公司,不卖设备了,而是卖服务,节电服务公司。客户不用出钱了,不用买设备了,但是跟他签好协议,节省下来的电费是双方分成,并且还要享受相应的政府津贴、国家津贴,因为你节电节能。这种就是双赢的赢利模式,就是长寿的赢利模式。

  所以我们的企业怎么可以长寿呢?双赢的赢利模式,而不是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买卖你卖完了就没有了。你是双赢的,只要对方你送一个工业节电设备给它,只要那个公司存在,一直省下来的电费大家分成,那你的利润就稳定回报。所以这家节电设备公司据说现在,它即使什么也不做,它也不再送产品,就原有的它送出去那些,跟它有关联的企业,它的年纯利润都能够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了。这个就是长寿的公司,长寿的企业。当然它不可能停下来,它还会继续更有能力去广泛地送它那个设备,然后双赢了。所以幸福企业就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第二福就是富贵。富贵是什么意思呢?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这个叫企业富贵。企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钱财富足;企业团队他们的信念,他们的商业使命,就是利他法则,因此就精神高贵,这个精神高贵不是吹牛的,它真的出发点就是利他法则。

  第三福、第四福就是在利他法则和发展战略法则共同作用之下成就的。

  第三福是康宁。身康心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企业发展战略良好,运行和谐,这个是身康,企业的身体很健康;企业文化是以利他法则为核心,这是心宁,大家的心都很安宁。

  第四福是好德,就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生性仁善因此就能够从核心能力出发,能够完成利他的信念,有能力去完成信念。宽厚宁静因此能够从利他出发,来发挥能力就有成就感,有向心力。

  所以第三福、第四福其实就是什么幸福?就是团队合作的幸福。真正成功的企业家,他一定是善于带领团队,激发大家的力量,而且他也一定是热爱这个行业,然后顺便赚钱了,因此就乐在其中,幸福感很强。

  第五福就是幸福的根本源泉了,也就是利他心了。利他心是幸福的根本源泉。佛教里面有一个《佛子行三十七颂》,就是告诉我们怎么行菩萨道。你不是说关起门来天天念经就是行菩萨道,你把企业经营好那是真正的行菩萨道。

  你看《佛子行三十七颂》上面就有讲到:

  “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

  由此自乐与他苦,确当交换佛子行。”

  我们为什么烦恼?为什么痛苦?因为我自私啊!“诸苦生于欲自乐”,我只顾追求自己快乐,所以我反而得到的是痛苦。“诸佛生于利他心”,诸佛不求自乐而去舍己为人,反而他能够成佛道,能够得到真正的、永恒的、究竟的幸福,诸佛生于利他心。所以看来自乐和他苦要交换。“由此自乐与他苦,确当交换佛子行”,我要把我的快乐布施给众生,我要把人家的苦我来代受,苦愿自受,乐愿他取,这样是真正的佛子行。我们有没有看到,我们用好利他法则,用好这个社会责任法则,用好我们这个发展战略法则,我们就能够真正地成就幸福,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利他心。

  所以第五福其实就是指利他法则本身,是指企业实体,大家都有利他心。所以第五福我们说它是什么?它是善终,是考终命。什么意思?就是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这个从物质上,从物理意义上来说,这个企业实体肯定会有完成使命的一天。不管这个企业能够经营多少年,几十年、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但是它肯定有历史使命终结的一天。所以它这个物理的寿命会有终结的一天,但是企业利他精神永存了。所以第五福是善终,原意其实就是指人临终的时候,身无病苦心无烦恼,能够安祥自在地离开人间。

  对企业来说,它就可以分为暂时幸福和究竟幸福,暂时幸福就是指企业能够善终,企业完成了满足客户需求的使命,物理意义上的企业消亡了这是终;但是企业精神、利他精神永存,能够激励后来者,这个就是善,所以称为善终。究竟幸福是善逝。如来有十种尊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们看到有一个善逝,企业的究竟幸福也是善逝。企业团队能够从利他信念出发,能够精准地找到客户需求,能够发挥和调动核心能力,能够以禅为体,以商为用,禅是商道的真源,商是禅智慧的展现。商业的成功是真正有禅智慧的展现,以禅来导商,纳商来归于禅,禅商不二,真俗圆融,在工作中悟道,在工作中明心见性,所以企业的究竟幸福就是善逝。

  归纳起来说就是:第一福、第二福是人生意义的幸福,企业存在意义的幸福;第三福、第四福足工作的当下,自豪、自信、自尊的幸福,是企业团队合作的幸福;第五福就是讲幸福的本源是利他、善终、善逝。

  马克斯·韦伯讲,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我们前面的这个图表4: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三要素和图表5:运用管理艺术获得成功幸福的三法则。其实都是侧重于讲价值理性。接下来图表6、图表7就侧重于讲企业发展战略的工具理性,就是你要实现这个价值,你有哪些工具好用。

  图表6:实现发展战略的工具

  我们先来看图表6:实现发展战略的工具。上面这个是系统学,右下角是仿生学,左下角是控制论。图表6是出自于马利克的书《战略》,如果展开来说恐怕也要说上一个小时以上,我们只能够很简略地提一提,大家有兴趣可以找这个书来详细地研究,应该是很好用的。

  系统学能够使我们全面地看清动态的世界,系统思维有利于人类进化和生态平衡。因为人类的存亡,其实他关乎人类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如果只顾人类,人类为中心,生态系统被破坏了,人类也生存不了。

  然后控制论原来是运用在技术上。比如说你看我们开车,每一辆车都有GPS导航系统,飞机上也有这个控制系统。它的理论源泉都是控制论,它原来是用于技术上的,现在管理学把系统学,把控制论,不单单是用在技术上,而且用在管理上来了。控制论我们可以推荐大家看一本好书,就是金观涛写的《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这是本老书,出了好多年了,但是还是说得很透彻。控制论研究的不是系统此时此地的行为,而是系统一切可能的行为方法,以及它的演化趋势,也就是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系统学是关于整体的学说,控制论是运作的科学,仿生学是指有情生物。你看我们生物是很复杂的。你看人也好,其他的众生也好,有情众生也好,他们内在运作机制是非常非常精密,很多原理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仿生学就是模仿有情众生这些非常精密而又能够运行和谐的这些方法,来建构一个学问。我们可以运用仿生学的进化论解决方案来对于组织运行,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因为社会越来越复杂了,人口越来越多了,公司可能规模也越来越大了,我们要面对的客户也越来越复杂了,个性化定制。所以我们怎样去运作,这是个大学问了,用仿生学是很好用的,也不展开来说了。

  图表7:实现发展战略的工具2

  我们来看这个图表7,就是实现发展战略的工具二。图表7是出自于马利克的书《管理成就生活》,其实这个图表7就告诉我们,什么样是有效管理。你能够解释清楚没有用,关键是要有效。如果你做学问,你是要把事情解释得清清楚楚、来龙去脉,那是做学问;管理不同于做学问,你解释清楚,你不能产生效益那是空的,所以关键是有效两个字。有效管理产生效益,有效管理你就需要用好这个六大原则、五大任务、七大管理工具。所以管理的六大原则,管理的五大任务和七大工具,我们用这个图表7可以把它表现出来。

  我们看最里面的一个圈,最内核的第一个圆圈就是有效管理的六大原则。第一个是关注结果。目标管理,结果导向,你围着结果倒推过来就对了,围着目标倒推过来你就知道怎么管理了,不是盲目管理。第二就是为整体做贡献,你要整体思维。第三就是要聚焦关键。你取得成果的关键是什么?二八法则,20%的客户可能产生了80%的利润,你要聚焦那些关键。第四就是要利用优势,一流业绩其实就来自于三、四,聚焦和利用优势。第五就是信任,要建立信任。第六就是要正面思考,要关注机遇而不是关注问题。这是一个误区,很多人管理企业他是关注的问题,他没有关注机遇,你就错了。你关注问题有什么用呢?你要关注机遇才对,你关注问题的时候机遇就溜掉了。所以这个是管理的六大根本法则。

  从里向外第二圈是沟通,要把六大根本管理法则、管理原则要能够贯穿于、贯注于五大管理任务和七大管理工具。

  第三圈的上半部分就是有效管理的五大任务:第一个是制定目标,第二个就是组织,第三个就是决策,第四个就是监督,第五个就是人的发展。你看第四个就是监督、评估与判断,第五个就是人的发展。

  下半部分是有效管理的七大工具。第一个是会议,如何有效地组织会议。第二个是报告、交流。第三个就是工作设计与任务控制,也就是说你这个工作设计很重要,要避免六种错误(第一个是工作量不足。第二个你给员工设计的这个工作量太大了,做不到。第三个就是缺乏实质性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第四个就是多人参与同一项工作,大家互相推倭。凡是能够分开的工作一定要把它都分开,分清楚一点,该是谁干的谁干……)。第四个就是个人工作方法。高效能工作方法的那些基本原则,这个就是我们要说的七大工具第四个工具。第五个工具就是预算。第六个工具就是绩效评估。第七个就是系统的垃圾处理。当然这个要展开说也很多,也就点到为止。

  第四圈就是运用管理原则、管理任务和管理工具来管理己知事物。这个就是运营工作,就是企业正常的运营。

  第五个圈就是管理新事物,那就是创新工作了。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工具价值,是因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提升了,是满足需求,实现利他信念的根本。你要提升能力,就离不开这些工具。当然很多人如果不是实际做企业管理,可能听起来就一点意思都没有,觉得很枯燥了,因为要对得上才对。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人也称为乞巧节,也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我那个微信群里面好多人就不停转发说:“哎呀,区区一天有情有什么用啊?乞巧节有什么用啊?找对人就天天都是情人节,找错人你就天天都很悲伤,天天都是清明节。你这个对象是个懒人,什么活都推给你干,那你就刚好天天过劳动节了。如果你找个土豪,当然就天天过春节了。你要是找个花心的,天天就过双十一,光棍节呀。他总在外面,是吧?如果你找个幼稚的对象,你就天天过六一儿童节了。你要找个骗子,你就不知道到底哪天哪一句话是真的,你就天天过愚人节了。”所以我希望说,我们禅智慧讲的情人节是什么呀?你要时时刻刻跟你的心相遇,跟你的心,跟你的禅智慧做情人,那就对了。你天天都遇到你的真心,遇到你内在生命鲜活的智慧,那你今天用这个情人节来听这个《禅心商道》就没有白费,不单单是做企业管理了,做人生管理也是很有作用。

  当然我们讲企业战略管理的书很多,还有华南理工这边,他们那个管理学院,我们前一段因为有去做一个“菩提树下的对话”,我就看了他们一本书,就是一个合著的书,他们的那个蓝海林和黄嫚丽还有三位美国学者,五个人合著的一本书叫《战略管理——获取竞争优势》。主要就是通过为顾客创造独特价值而获得竞争优势,总共就有十章。还有美国学者巴尼著了一本《战略管理》,主要就讲经营战略和公司战略。我认为这两本书都很实用。这两大法则我们讲完了。利他法则、经营战略法则。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