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六)悟道境界

《禅与企业家内心修炼》 by 大愿法师

2016-5-25 14:28

  企业家内心修炼的第六重境界就是“悟道境界”,或者说见道的境界;企业发展的阶段是“灵性企业”;能够运用“禅之道”的“觉醒管理”,这个似乎应该还没有任何企业达到这样一种高度,能够成为灵性企业,能够真正地用觉醒管理、用禅之道。因为怎么样?因为前面的那些企业其实它都是有周期的,不管它多么持久的卓越企业,它也有生命结束的时候,而灵性企业实际上它是真正地能够基业长青。怎么做呢?让我们且来看一则沩仰宗公案。

  僧问香严:“如何是道?”有个出家人来拜访香严智闲禅师,问他什么道呢?

  香严曰:“枯木里龙吟。”

  僧云:“如何是道中人?”

  香严曰:“骷髅里眼睛。”僧不领。

  你看,这个参学就是法战、机锋,这个出家人根机迟钝,他没有领会,他没有领悟禅的修行方法,所以他又进一步去参学。

  乃问石霜(就问石霜禅师,这个石霜禅师住在湖南的浏阳石霜寺): “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石霜曰:“犹带喜在。”

  僧云:“如何是骷髅里眼睛?”

  石霜曰:“犹带识在。”又不领(他又没有领悟)。

  乃举似曹山,曹山曰:“石霜老声闻作这个见解。”因示颂曰:

  枯木龙吟真见道,骷髅无识眼初明。

  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

  僧遂又问:“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曹山曰:“血脉不断。”

  云:“如何是骷髅里眼睛?”

  曰:“干不尽。”

  这个僧人一直在问:“未审还有得闻者么?”意思是你说那个枯木里龙吟,有没有人听到呢?

  那么曹山本寂禅师就回答说:“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云:“未审枯木里龙吟是何章句?”

  曰:“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禅宗的公案是拿来参的,不是拿来解读的,公案一旦一解读了,就破掉了,就没价值了,没有用了。但是实际上如果在当今这么一个时代,大家很忙碌,你叫他自己去参去悟,他用了几十年他找不到路,所以我们也权且说一说,希望大家要能够因指而见月,能够找到禅悟的路。

此公案讲,也就是有一个禅和子(出家人),他寻师访道,他来拜访香严智闲禅师。香严智闲禅师是沩山灵佑禅师的师弟,他是因为瓦块打在竹子上的声音而开悟的。

那么这位僧人来问他:“如何是道呢?”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那么香严智闲禅师是真正有实践功夫、真正开悟的圣者,所以他就虚问实答,他回答得非常具体,他回答到了那个非常具体的禅修的心行功夫上去,这个其实是对我们最有用的。你知道这个开悟的境界那么好,但是你不知道怎么能够开悟,那有什么用呢?是不是?所以他能够说这个非常具体的禅修的心行功夫,这个对我们是最有用的。那么就留下了这个“枯木里龙吟”这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可以分为四段来说:

  第一段就是僧人来请教香严禅师:“道是什么?”香严禅师就回答说:“枯木里龙吟。”如果你没有参禅实修的功夫,你是根本上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觉得这个禅师都是胡言乱语,不晓得说什么,不知所云。其实你要真正有一个入处,你就知道,你就能够内心很赞叹禅师描述得这么精准!

  那么,怎样来说“枯木里龙吟”呢?其实就是说,我们禅关键是什么?禅的关键就是要破除二元对立,禅的那些公案,师父怎么考弟子呢?师父怎么教弟子呢?他是故意设一些二元对立的陷阱让你掉下去,你有一个入处你就努力不让自己陷入到那个能所的对立、主客的对立、心境的对立,不陷入一切相对之中。不陷入一切相对,不陷入一切二元对立,这个是禅的根本的用功入手之处。

  那么如果禅修的人能够真正地去修,能够远离一切能所对立执著,能够这样用功一段时间以后,能够达到他的心不被一切的外境所粘住,本觉“不受”。那本觉“不受”,就如同枯木,但是这种本觉“不受”的境界他并不是昏沉,更不是断灭,相反地,他的觉性能够透出十方,觉性透出十方就比喻为龙吟。中国文化里面把灵性智慧比喻为龙,其实一切文化都是这样,你看那个印度它们有那个七头蛇,其实它也是比喻灵性文化。

  你看《圣经》上面说摩西见到了上帝,然后,他要让那些跟随他的人相信他见到上帝了,就问上帝怎么办?上帝说把你的手杖扔出去,他果然在众人之中把手杖一扔出去,手杖变成一条蛇,这也是比喻,手杖是僵硬的,比喻如果我们用知识来生活、我们用大脑来生活,我们的生活是僵化的,我们活在僵化的观念里面,我们被自己的想法困住了,就像一条拐杖一样。而蛇是灵活的,它比喻是灵性的智慧,它能够像龙蛇一样隐显自在。

  中国有个夸父追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夸父将死的时候把自己的手杖插在地上,然后郁郁葱葱长出一片树林来。那也是比喻灵性文化,其实都是指灵性。所以把这种本觉“不受”、不被一切外境所粘住,不被一切“所”粘住的时候,本觉“不受”的时候而同时觉性透出十方,我们可以比喻为“枯木里龙吟”。这样其实就是一种见道的状态、见道的境界、开悟的境界。所以对于这种开悟境界、见道境界的描述,“枯木里龙吟”是最形象的描述,这个时候就契入空性了,就入见道位了,就能够现量地证得超越能所串习的那种智慧境界。

  那么这个僧人进一步问:“什么是道中人?”这个有一点不同了。什么是道呢?这个道是指见本体的智慧,见本体。而这个“道中人”是归到个体了,个体来修道,所以他应该是由根本智来起后得智,禅修者要应对缘起了,所以他就将透出十方的觉性要集中起来,这种觉性集中起来将要使用的这种注意力,就比喻为我们好像一个向外看的眼睛;而同时这个时候我们将应对还没有应对,将起用还没有起用,禅修者他的心行还没有动起来,所以就比喻为骷髅,所以就将这种状态就描述为“骷髅里眼睛”,也是最贴切、最形象的。可见,这个香严禅师是有真功夫,是真正的见性之人。

  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就是,这位僧人他并没有开悟,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启发,没有领悟,所以“僧不领”,他就跑去请教另外一位善知识石霜禅师。石霜禅师也是一位明心见性、非常明白的实修大师,他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香严智闲禅师虽然开悟了,但是他离那个究竟涅槃还有点距离,我们来看。

  僧问:“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是因为什么?因为这个僧人不懂得香严说什么,他希望另外一个善知识能够帮他,能够给他解,所以他就用那个话又来问另外一个禅师,用香严的话来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石霜就马上回答:“犹带喜在。”这个是非常精确的,修到见道位的禅修者,都会体会到本觉本具的那种淡淡的喜悦,所以说你见道的时候犹带喜在。因此我们知道菩萨的初地叫做什么?欢喜地,“发起初心欢喜地”,也叫“极喜地”。但是也正是这种喜悦就表明了行蕴,行蕴随时都还可以动起来,还可能动起来,所以这种境界他离究竟涅槃还有点距离。

  这位僧人再来问:“如何是骷髅里眼睛?”石霜答:“犹带识在。”这个也非常精准,因为这个眼睛本来就是了别识将动的一个描述。

  这个是第二段。

  第三段就是这位僧人还是没有搞懂,还是没有领悟,“僧不领”,他又跑到曹山禅师那里。好在那个时候开悟的禅师多,唐朝时候中国的佛教很兴盛,开悟的大善知识到处都有。所以那里不懂到这里,这里不懂到那里,反正总有一个善知识能够让他开悟。就这样子,那他就跑到找另外第三个老师,这是第三段。

  还是没搞懂以后他就跑到曹洞宗(洞山良价、曹山本寂所创),跑到曹山本寂禅师这里来问了。曹山本寂听了这个僧人把前面参学的经历描述了以后,他就说:这个石霜禅师只注重于个人解脱,他是犹如一个老声闻阿罗汉,犹如一个老阿罗汉注重于自了,他所描述的、他讲的那些境界虽然是解脱道,但是还是没有过多地关注度众生、修菩萨道,所以不但是要修解脱道,更要修菩萨道。

曹山本寂于是就说了首偈子:

  “枯木龙吟真见道,骷髅无识眼初明”。这两句是正面地评价香严智闲禅师禅修的境界。“枯木龙吟真见道”就印证了这个香严智闲禅师是真正地见道了,真正地开悟了,那么五眼初明,见性的智慧开了。

  “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这两句其实是批评石霜禅师的,曹山本寂说:大乘的菩萨发心利益众生,要有广大的菩提心,菩提心无有穷尽,行愿无有穷尽,所以就要留惑润生,不断血脉。如果像石霜所说的那样,你将“犹带”的那个喜也清理掉了,那么血脉也就断了,那么禅修的行者就要入涅槃,而不在世间相里面去度众生了,所以说“喜识尽时消息尽”,要入涅槃不能够在世间度众生了,所以说“消息尽”。

  最后一句是说,喜识不断表面看来是离究竟涅槃还有距离,是浊,但是其实这里的喜识的本质是菩萨以大悲心来留惑润生,它的本质是利益众生的无尽的行愿,无穷无尽的大菩提心,这是佛门最高贵的精神。舍己为众生,以众生为中心,以利他为主义,因此“当人哪辨浊中清”,表面上看起来是浊,其实是佛门里面最难得的大菩提心、广大的菩提心,尤其是见道以后的那种是胜义菩提心。

  好,再看第四段。

  就是这位僧人还是没有明白,他再又过来问曹山本寂禅师:“什么是枯木里龙吟?”曹山答:“血脉不断。”菩萨要留惑润生。“如何是骷髅里眼睛呢?”曹山回答:“干不尽。”干不尽就是菩萨利益众生相续不断,有时候为了利益一个众生,菩萨生生世世以种种方便去教化他,那么他所干的佛行事业是无穷无尽的,所广行的六度万行是无边无际的,灯灯相续犹如无尽灯。

  这位僧人就再问:这个枯木里龙吟,还有听到的人吗?“未审还有得闻者么?”曹山就回答:没有不听到的,“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这位僧人再问:“不知道枯木里龙吟是什么意思?”可见这位僧人是一个什么?钝根阿师!他已经参访了三位大善知识,还没有找到禅修入门的路,那人家这么教他,还是没有让他找到入门的路。

  曹山禅师回答:“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这个回答很妙,能够领悟吗?“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其实有两重意思,要关注的是,第一重意思就是“不知”,这个“不知”很重要,“不知”不是全无了知,“不知”是指见道的境界,不能够用凡夫的思惟心来认识。

我们这个认识论有四种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悟性认识、自性认识。禅的境界,你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无法捉摸的,用凡夫的思惟心你是无法领悟的,你要进入到悟性认识,更进一步你要达到自性认识。所以真如是不能够放到宾格里面来作为一个被认识的对象的,真如是本体,她不能够作为宾格,不能够作为能所相对的那个被认识的“所”,那样就已经不是真如了,就不是智慧了,而是变成知识了,不是真如了,而是你的妄心了。

  所以宗门下有一句话叫做什么?叫做“从来子不言父名”,从来儿子不敢说父亲的名字。所以禅师给你描述真如,描述开悟,他总是怎么样?给你兜个圈子,所以这个“枯木里龙吟”,你在凡夫位你说不懂,这个很正常。如果这个禅师来给你描述,能够描述的那个已经不是了,所以说“不知是何章句”。

  还有大家都熟悉《六祖坛经》,《坛经》里面有个公案大家应该也很熟悉。有一个僧人跑到南华寺来礼拜六祖,他就问祖师:“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天下皆知黄梅五祖弘忍禅师的衣钵六祖得到了,他为什么故意要来问黄梅意旨谁人得呢?其实这是个陷阱,为什么?你如果回答“是我得”,那你有我慢;如果你回答“不是我得”,那你怎么样?你是妄语,这是个陷阱。那当然祖师的智慧你是困不住他的,祖师说:“会佛法人得。”那么很轻松地跳出这个陷阱了。

  这个僧人再问:“那么请问祖师你会佛法吗?”那么祖师就回答了:“我不会佛法。”为什么六祖大师说“我不会佛法”?这个“不会”就跟这里的“不知”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你要说“会佛法”,能够被你描述的那个佛法、那个禅就已经不是禅,就已经不是佛法了,而是你的知识,不是智慧,不是本体的智慧。

  当年神会禅师在六祖面前说了一句“是诸佛之本源,是神会之佛性”, 也因此就给六祖惠能大师骂得狗血淋头,骂他是一个“知解宗徒”,给六祖大师呵斥。原因就是什么?这个真如是不能放在宾格里面作为被认识的对象的,见道的境界是不能用凡夫的思惟心来认识的。这样我们也就能够领悟《金刚经》所说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通过音声的解说,通过知识,你能够见如来吗?你能够见法性吗?你能够开悟吗?都不能呀!所以我们勉强这么描述。

  第二重意思就是“闻者皆丧”。“丧”就是丧失性命,其实就是指见道的境界,他虽然不能够用凡夫的心行来想象,但是不闻而闻,闻枯木龙吟,就是实证无我,见道的圣人不再轮回了,所以轮回的生命都被斩断了,所以说“闻者皆丧”。不闻而闻,闻到“枯木龙吟”见道的人永断轮回,他轮回的生命都丧失了,“闻者皆丧”。

  这则公案放在最后这个灵性企业、悟道境界、觉醒管理里面来说,是希望我们真正地把握禅的精髓,不是在表面上的知识,不是领悟禅的知识,不是懂得很多禅的知识,而是真正地开启禅的活的智慧。

这则公案能够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点启示,就是见道位的圣人才能够真正地超出轮回,同样的,企业发展阶段之中,乃至于卓越企业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唯有达到了悟道境界的灵性企业才能真正地基业长青。

  企业家的内心修炼,其实可以把他归纳为三个阶段,也就是好人、修行人、明白人。立身境界的勇者、立信境界的智者、立命境界的仁者都属于好人;立德境界的慈善家(君子)、立道境界的思想家(贤者),都是属于修行人;悟道境界的圣者,灵性企业悟道境界的圣者是属于明白人。

  所以我们先要做一个好人,之后做一个修行人,然后做一个明白人。好人的标准当然很多了,但是最起码的就是清净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我们要转“三胡”为“三好”,那么就是好人了。

  如果你没有闻佛法,没有领略禅的智慧,往往是在“三胡”状态之中而不知,我们要把这“三胡”转为“三好”。

  什么是“三胡”呢?意业胡思乱想,自己控制不了,不由自主;语业胡说八道;身业胡作非为,所以就是“三胡”。要把这个“三胡”状态转变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样就是好人的基本;

  之后就是修行人,真正地能够向内走,照亮自己的心,能够禅修,能够进行内心修炼,那么这样属于修行人;

  然后就是悟道境界的圣者,是明白人。这个阶段的企业家虽然他是身现一个俗人的相,但是他的心是禅师。

  从五道菩提来说,好人属于资粮道位。达到的标准有三个:也就是坚固的出离心,广大的菩提心,业果如理取舍的这么一个世俗正见。当然他的更前行的基础就是身、语、意三业净化。

修行人是属于加行道位。明白人是属于见道位,所以说这个时候他的企业就是灵性企业,他就是一个开悟的人,他就是一个世间的禅师。

其实往上还有两个层次:往上还有修道位,也就是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修行阶位;然后是无学道位,无学道位也就是无上的成佛的果位。

我们企业家怎样去进行内心修炼呢?是不是要跑到禅堂去里面打坐呢?不用。,按照这个企业家内心修炼的六重境界,顺应企业发展的六个阶段,能够真正让我们的企业成为灵性企业,我们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利用觉醒管理的开悟的人。这样是真正地懂得进行内心修炼的人,真正地领悟了禅之道的管理哲学的人。

  第二点启示,就是觉醒管理的企业是通过以工作为修行手段来引导员工实现思惟的提升和行为的提升。思惟的提升就是我们讲的要由用脑生活提升为用心生活,那么方法是什么?就是要把那种大脑思惟转变为灵性思惟。大脑思惟的特质是什么?(听众答:逻辑。)逻辑,对,很正确,其实大脑思惟的特色就是记忆和解读。我们用过去心累积了很多知识储存起来,遇到事物的时候我们就来解读它,我们经过一定的逻辑方法来推理,然后可以给它一个判断,给它一个价值判断,但是这样的生活是很僵化的生活,比如说我们看这个花,你看到这个花吗?没有!你认识了这个花,为什么我总会马上用过去心累积的知识来解读,用过去心的记忆累积的知识来解读?哦,这个是玫瑰花,这个是百合花,然后就过去了。

  但是你真的认识了吗?没有!你只是解读它了,你只是认识它并没有看见它,为什么?所谓的看见,就是看到真实相,而真实相是什么?它不是静态的,它是动态的。你给它贴一个标签的时候,你以为它是静态的,其实它是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刹那都在呼吸,它是动态的。

  我们要用花的心情来看花,这样的时候,是没有经过一个知识的桥梁,没有经过一个知识的媒介,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被这个知识的围墙困住自己,这样就是超越了大脑思惟。所以大脑思惟的特质,也就是刚刚这位所说的逻辑,其实也就是说我们用记忆和解读。

  那么灵性思惟也就是用觉照和欣赏,我们因为开启了鲜活的智慧,所以能够觉照到整个世界,我们并不会把任何东西看成是相对立、相冲突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个我,所以我会把一切我暂时不能认同的,我并不会抗拒它,我会把它看成互补的,然后融入它,穿透它,直到我完全包容它,这样当然你的心越来越广大。所以觉照和欣赏是灵性思惟。

  那么我们也说例子好了。

  有一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一起到哈佛大学去做演讲,演讲结束以后有学生站出来提问了,说:请问两位大师,你们能不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成功的秘诀呢?

  巴菲特就说:成功的秘诀就是不要陷入你自己的方式。其实是说什么?你不要活在你的成见里面,不要活在你的惯性思惟里面。一条路、一条思路、一条思惟的轨迹你走过了,你不要依赖这个思惟的轨迹,你不要懒惰,不要依赖它,你不断地创新,你永远都不会落入到你自己的思惟模式、思惟轨迹里面去,这个是成功的秘诀。你想想,他这种话,他不一定能够真正开悟,但是,他这种不断创新的,其实他已经扫清了障碍,他已经可以接近禅悟的境界了。

  那么比尔·盖茨也是用一句话概括成功的秘诀,他就说:成功的秘诀是挑战你的传统思惟模式。其实都是一回事了,异曲同工了。

  我们企业家能够真正用这种觉醒的管理就能够让我们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以创意来照亮人生、来照亮工作,以创意来激活商业、来激活灵感,就能够以灵性来创造世界,来缔造伟大的产品,那当然我们的企业就可以成为伟大的企业了。

  然后,就是行为的提升。思惟提升了,人无非是什么?无非是“想什么”、“干什么”。你“想什么”就是思惟的提升,“干什么”就是行为的提升。行为的提升就是从过于地关注自我转为努力地关怀他人。不但是能够创造产品,而且去创造幸福。以这个产品为载体,表达对众生的关爱,表达一种更轻松更自在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在佛经里面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曾经给一个眼盲的比丘去缝补衣服,所以说人的价值就是活在为众生服务里面。《圣经》里面也有讲到了,耶稣低下身来为门徒洗脚,这都是在为众生服务之中来展现生命的价值。

  第三点启示,就是见道就能够开启我们内心最伟大的力量,也就是我们灵性觉醒的力量。能够用心灵来引导行为,就能够不再是用僵化的知识来引导行为,更不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之下去引导行为。无意识状态引导的行为必定是犯罪,必定是伤害他人;用知识来引导的行为必定是僵化的苍白的机械的;而我们能够用鲜活的当下的灵性的智慧来引导行为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把生活转变为艺术,把工作转变为艺术,以这种生活的艺术、工作的艺术来展现生命的大美。

  正如古人所说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这个肉身会消失的,但是我们展现生命的大美,这种大美能够影响人,能够感动人,能够影响到世世代代,能够感染和启发后来者,所以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呢?所以应该这样地来帮助每一个人来开启这种灵性的智慧,有这种灵性智慧来照亮内心的人,就能够把每一件产品都变成有创造性的作品。

所以有一个禅室里面有一首对联,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有警醒的作用,这个对联是:见道明理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瞎炼者千钧铁棒砸苍蝇。能不能够想象呀?我们是这样,我们心迷的时候,我们用了种种的资源、种种的能量、种种的方法绞尽脑汁想解决一个企业的小问题,这个像什么?像千钧铁棒砸苍蝇。而你开启灵性智慧的人,就能够四两拨千斤,藕的那个丝,一条藕丝就能够牵动一头大象。所以灵性的智慧,灵性的能量,开启了内心的这种力量是最伟大的力量。所以我们的企业成长到最后绝不是取决于企业家的商业智慧,而是来源于他的心灵的力量,来源于他的灵性的伟大的力量。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