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十二天 皈依——入圣教之门

《掌中解脱》下 by 第一世帕绷喀仁波切

2016-7-29 21:30

  法王大宗喀巴说:

“暇满难得寿无暇,串习能除此生欲。”(1)

  (嘉杰·帕绷喀仁波切援引上述颂文为我们略示改正动机之法,然后回顾了已讲述的那些科判,并重述一遍“思惟后世二趣苦乐如何”中恶趣苦的内容。大师接着说:)

  由此想从有暇身获取有价值的东西。在思惟恶趣苦产生深切的恐惧之后,如果想寻求能拯救恶趣痛苦的依怙与后世安乐的方法,当知能拯救后世恶趣苦的依怙,就是皈依三宝;而方法即是对一切安乐的根本——业果发起深忍信,而作如理取舍。

  

  戊二、依止后世安乐方便

  

  分两部分:(己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修净皈依;(己二)于一切安乐根本业果发深忍信。

  

  己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修净皈依

  

  皈依分五小节:(庚一)依何因皈依;(庚二)皈依何境;(庚三)皈依量为几何;(庚四)皈依利益;(庚五)皈依学处。

  

  庚一、依何因皈依

  

  皈依是否清净,取决于心中是否有清净的皈依之因。如《答极白增上心问·善慧笑声》中说:

  “皈依体性之要义:自身生起大怖畏,

   知三宝具救护力,由此所生之皈依,

   是一切智汝所许。”

  皈依必须具备以下二因:自己对轮回与恶趣苦心生恐惧;信任三宝有能力保护我们远离那些怖畏、对三宝起深忍信。不具备上述条件,就不是清净皈依。

  如果对痛苦没有畏惧心,我们就生不起寻求皈依的心;如果对皈依境没有信心,我们就不会想去皈依,或是虽想皈依但心里并不相信、只当皈依是一句空话。

  再者,对自身恶趣苦心生畏惧,对轮回心生畏惧,对他人在轮回中受苦心生不忍起悲悯心,这三者依次是下士、中士和上士的皈依因。所以,对昨日讲的恶趣苦生起恐惧,便是此处所说皈依因中的一项。

  庚二、皈依何境

  

  皈依何境分两部分:

(辛一)正说认明皈依境;

(辛二)可皈依此之原因。

  辛一、正说认明皈依境

  

  如《百五十赞》中说:

  “若彼一切过,毕竟皆永无,

   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

   设有此心者,即应皈依此,

   赞此恭敬此,应住其教法。”

  凡是有能力辨别谁是可皈依、谁是不可皈依的人,即应皈依内道佛教的大师、大师的教法,以及安住于该教法的人士。世上大多数人喜欢寻求世间王魔、天、龙、厉鬼等的庇护;外道则多以梵天、帝释等皈依处,然而这些鬼神本身也是轮回中人,所以不堪皈依。那么究竟谁是可皈依的对象呢?《皈依七十颂》中说:

  “佛、法及僧伽,是求解脱依。”

  只有佛、法、僧三宝才是我们可皈依的对象。

  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三者认识不清,也不可能会有清净的皈依。在没有深自省察的情形下,外表上似乎是一位大乘持明行者,但一遇到生病等灾难,或是要做重要的决定时,便跑去求助于世间护法和王魔、厉鬼、当方土地神祇等,带着一肘长烟施用的柏枝,有庙就进、见像就拜。这是内心不信三宝,而把鬼神看得比三宝重要的外在反映。即使寺院的名册上有他的名字,事实上这种人连内道佛教徒也谈不上,更遑论是大乘的持明行者。

  龙、王魔、厉鬼等没有悲、智、力三者的功德,他们连自己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而且大部份属于畜生道和饿鬼道,比我们的层次还低。我们无论如何也还是人,所以还有比皈依他们更卑劣的事吗?

  对于轮回和恶趣苦,世间鬼神不仅无力相救,就算是在处理暂时的小事上,也是利小害大。(帕绷喀大师举例说,以前有个身患肿瘤的人,来到夏鲁(2)山神住的地方,正巧碰上山神要对其他非人交肉税,山神便将那人的肉瘤取来充数,于是豁然痊愈。另外一个患肿瘤的人听到此一消息后,也来求助,但结果是旧瘤未消又添新瘤。像这样,世间鬼神有时对我们有帮助、有时反而有损害,所以不是永远可以信赖的对象。)

  外道们以梵天、帝释、大自在天、威猛天、六面天等为皈依的对象,他们虽然要比上述那些鬼神好一些,但本身并没有解脱轮回和恶趣,所以也无法救护他人。内道佛教的大师则与他们不同,《赞应赞》(3)中说:

“宣告我是汝,无怙者助伴,

由大悲抱持,一切诸众生。

大师具大悲,有愍愿哀愍,

勤此无懈怠,有谁与尊等?

汝是诸有情,依怙总胜亲。”

  大师佛陀具备圆满的智、悲、力功德,我将在下面讲解三宝各别功德时加以详细叙述。王魔、厉鬼等鬼神不仅丝毫没有这些功德,而且就算把天、龙等世人所相信的皈依处所有功德加起来,也还不及一位内道证预流果声闻所具有的功德。所以,佛陀是二利已臻圆满的究竟皈依处,是断尽一切过、圆满一切德的导师。简单地说:二种法身就是胜义佛宝,二种色身即是世俗佛宝。

  至于法宝,其中的胜义法宝即是指“灭”或“道”所包含的圣者心中的“清净谛”(4)。所谓“灭谛”是指各无间道(5)所引发本份障盖的解脱分;所谓“道谛”是指圣者心中能得该“灭”方便的现观。如果要为未曾学过大论的劣慧者举例说明,则胜义法宝可以说就是这个“三士道次第”;十二分教(6)等为世俗法宝。

  僧宝中的胜义僧宝,为具足智解脱八种功德(7)中任何一种功德的圣补特伽罗;凡夫具戒比丘满四人者,为世俗僧宝。对他们施行利益或损害,会产生依僧伽而造的善不善业之果。

  如果只是解救一种怖畏,不需皈依处三者全备,每一皈依处均有解救的能力。以前多康(8)有一人被老虎衔走,他向观自在祈祷,老虎立即将他放在地上走开,由此脱离虎难;再如富楼那出家证阿罗汉果后,他的弟兄和商人们入海取“胜地旃檀”,当旃檀的守护神准备将他们的船只捣毁时,富楼那尊者的兄弟们齐声向他祈祷,得以逃过这场灭顶之灾;(9)又如当龙王向“明胜”王抛洒兵刃之雨时,目犍连将之转变成花雨。(10)

  然而,要救离所有的轮回和恶趣苦,则需三宝全备。譬如身患沉痾的病人,需要药物、医师和护士三者来治愈他的病;同样的,为了能脱离轮回、恶趣之苦以及有寂重怖之沉痾,也需要如医师般能开示解脱道的佛,如药物般能得解脱三士道的法,以及如护士般修法良友的僧,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我们皈依的对象就是这三位。

  

  辛二、可皈依此之原因

  

  三宝之所以可皈依,主要是因为佛宝的功德,其中有四项原因:

  

  (一)佛本人已解脱一切怖畏

  如果引导我们的皈依境本身尚未解脱一切怖畏的话,怎能解脱其他人的怖畏呢?这就像一伙人一同被水冲走或一起陷进泥淖,自顾尚且无暇,如何互助。

  然而,大师佛陀已解脱一切怖畏。以前提婆达多想谋害佛陀,他抛投大石,却伤不了佛陀;(11)未生怨王曾在王宫放出一头愤怒疯狂的大象“护财”出来伤害佛陀,其他阿罗汉因为害怕而飞到空中,只有佛陀毫无畏惧并将“护财”调伏。

(帕绷喀大师又详细讲述了长者“吉祥隐”二次害佛未果的故事:一次暗设火坑,一次食中下毒,但均未能得逞。(12)大师又指出,那时“吉祥隐”及其妻认定佛陀也是个会害怕火坑和毒药的凡人。这些情节也适用于修“依止善知识法”中“自所见相无法决定”一节。)这些是佛陀断除二障及其习气之力,解脱自身一切怖畏的具体表现。

  (二)佛善巧解脱他人一切怖畏之法

  

  即使能够解脱自身的一切怖畏,但未能善巧方便,不知如何解救他人,也救不了别人,就像双手残废的母亲救不了落水的孩子一样。

  然而,佛薄伽梵却极善巧调伏各类化机之方便。嗔恚如“指鬘”一样的大罪人,(13)我慢如乾达婆王“极喜”、“护光”之辈,(14)大力非人如药叉“能夺”与“住野”之类,(15)愚痴如槃陀迦般的钝根,(16)或如年迈长者“吉祥生”等善根非常少的人,(17)以及像佛弟子难陀那样贪欲极重的人,(18)佛陀均能度化。

  

  (三)佛大悲普度无有亲疏

  

  如果某人的悲心有偏颇,就只会利益亲友而不利益仇敌。佛陀则不然,他对所有众生都一视同仁。佛陀对害他的仇人提婆达多和自己的儿子罗怙罗不存亲疏之心,也没有利此而不利彼的区别。提婆达多为了与佛陀争胜,吃下一些药用油无法消化而得病。大师以谛实语祝愿,说他对提婆达多与罗怙罗平等慈爱,因此治好了他的病。(19)

  (帕绷喀大师指出,释迦牟尼佛是最近出世的佛,以此为代表,可推知其他佛的功德。)

  

  (四)无论有恩无恩佛皆饶益

  

  若非有恩无恩悉皆饶益,就会和我们一样,在稍微有点财势的时候,往往不屑与那些比自己贫弱的人交谈,更不用说出手援助。只帮助对自己有恩的人、无恩的就不顾,是无法保护弱小者的。佛陀却不是如此,他对所有众生都作饶益,无论是对他有恩还是无恩。

  以前有位比丘病苦无依,佛陀亲自照顾,为他清洗沾在身上的粪尿。佛陀还收留了一个婆罗门青年,此人长有十八种丑相,连乞丐群中都进不去。(20)(帕绷喀仁波切又详述了佛陀保护和摄受其他不幸有情的故事:“明胜”王的女儿“金刚女”有着形似猪脸的丑恶面容,这类丑陋的众生,佛陀依然饶益;(21)长者“通晓”的儿子“善来”福报极劣,在他出生之后,家中财产逐渐耗尽,最后沦为乞丐,凡是与他同行乞讨的人都得不到食物,名字也被改称作“恶来”。不论任何地方他都找不到友伴,甚至进不了乞丐群中,连接近都不被许可,厄运连连,也是由于佛陀的庇护、摄受,而得到拯救。)(22)

  所以,佛陀的大悲不仅对众生没有亲疏之分,而且普作饶益,不论对方对佛是有恩还是无恩。事实上,佛陀对弱小的众生还特别悲悯。(帕绷喀大师总结说,如果我们所皈依的对象缺乏大悲心,想要得到保护也是枉然;由于佛陀具有大悲心,纵使不向之求助,佛陀也必然会救护。)

  

  庚三、皈依量为几何

  

  简单地解释了皈依因和皈依境之后,现在要接着讲皈依的量,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辛一、由知功德之门皈依

  

  我们应该在了解三宝各自的功德后作皈依,所以分三点来讲:佛功德、法功德和僧功德。

  

  (一)佛功德

  佛功德又可细分成身、语、意、事业四种功德:

  

  1、身功德

  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庄严,即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的“手足轮相具、足底如龟腹”等三十二相以及“佛爪赤铜色”等八十种好。“相”表拥有者为大丈夫;“好”为具有内在功德的象征。

  若能思惟相、好体性的功德和因的功德等,会更有力量,所以在此我们按照《宝鬘论》中所说的教授来修:假如我们将独觉、有学和无学声闻、以及转轮王等世间所有的福德加起来,也只能成就佛身的一个“毛孔”;成就所有“毛孔”福德的一百倍方成一种“好”;成就所有“八十种好”福德的一百倍方成一种“相”;成就“三十二相”福德的一千倍方成“白毫相”;成就“白毫相”福德的十万倍方成“顶髻相”;成就该相福德的一千兆倍方成“佛语梵音”。

  此外,如来的相、好等全身各支分,均有说话的功能,宣讲佛法。顶髻和毛孔等也有心的功能,可以明见一切如所有和尽所有的所知境。因此,按照“道次第”传承祖师的规矩,“俱胝圆满乐善所生身”等三句,(23)每一句均可配合身、语、意来解释。因此,佛身周遍一切所知境,凡是佛身周遍的地方,佛语和佛意也同样周遍。所以说,一切世界映现于佛身,佛身周遍于一切世界,佛身秘密不可思议。经(24)中说:

“智所周遍处,身亦如是覆。”

  佛陀的顶髻通常在瞻仰时只有四指高,但如果真要加以测量,那是无法办到的。《秘密不可思议经》中说,“持力”菩萨曾以神通向上飞越无量世界来观看,但始终无法见到如来顶髻的尖端,最后倦而返回。

  佛陀的衣服不触及身体,总是离体四指左右,但前来觐见者均能清楚地见到佛身的轮廓;佛陀的双脚虽不碰地,但能清晰在地上留下法轮等纹路的足迹;如果虫蚁等正好进入佛的脚下,它们将在七日内沉浸于极大的快乐,然后从畜生道死殁往生天界。

  此外,我们也应忆念《喻赞》中所说的那些功德:

  “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

   如无云秋空,群星为庄严。

   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

   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

   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

   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比。

   尊口妙莲花,与日开敷莲,

   蜂见疑为同,当如悬索转。

   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

   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

   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

   以手作抚慰,生死所怖人。

   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

印画此地上,莲苑何能美?”

  (帕绷喀大师说,此处如果要广修,应配合《现观庄严论》等经论中所说内容。)

  

  2、语功德

  

  佛语具有六十种音支,主要的如密续中所说:

“虽说一语音,各别现多相。”

  文殊怙主大宗喀巴依据《谛者品》(25)的意趣说道:

“一切世界众有情,于一时中询诸疑,

于各各前尽所有,身语庄严同时现,

   虽作事业息分别。”(26)

  意思是说,即便各类众生同时向佛陀询问各种不同的问题,如来也能同时以一种声音,根据众生各自的语言和各自的根器来解答一切疑问。例如,广、中、略三种《佛母》(27)虽然是佛陀同时说的,但因为化机的关系,变成广、中、略三种形式。

  此外,佛陀的声音不分远近都听得到。《秘密不可思议经》中说,目犍连为了测量佛语传播的距离,以神通力前往许多界,所到之处听到的声音,仍像在佛前听到的那般清晰,所以无法测定佛语传播的限度。

  其它语功德,如《百五十赞》中说:

“观尊面可爱,从彼所听闻,

   极和雅语音,如月注甘露。

   尊语能静息,贪尘如雨云;

   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鸟;

   摧殷极无知,翳障如日光;

   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刚。

   见义故无欺,无过故随顺,

   善缀故易解,尊语具善说。

   初闻尊之语,能夺闻者意,

   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

   庆慰诸匮乏,诸放逸所归,

   令乐者厌离,尊语相称转。

   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

   能摧下者翳,此语利众生。”

 (帕绷喀大师又指出,佛语不仅具有上述功德,而且还有身与意的功用等,佛语秘密深不可测。)

  3、意功德

  

  关于意功德的详细情况,应当参阅各大教典,了解十力、十八不共法等二十一种无漏智品类(28)功德。已经闻思过大论的人,也应将大论中广泛开示的内容在此加以利用而作思惟。简言之,意功德可分“智功德”和“悲功德”两种:

  智功德,佛陀能在如所有性中入定的同时,明见一切尽所有法,如观手中菴没罗果。《赞应赞》中说:

“世尊堕时法,一切种生本,

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

诸法动非动,若一若种种,

如风行于空,尊意无所碍。”

  比如说吧,过去释迦族有个名叫难达嘎的人去世之后,一些自然外道为他作超度法事,这些外道照往常风俗将死者召来现形并施予饮食,难达嘎的亲戚都信以为真。佛陀说,那是乾达婆“毗雅巴嘎”和药叉“桑噶达”等鬼神变化成死者的样子而来。但他们都不相信,于是大师命释迦族每户各带一个米袋来,内藏各户的姓名条。释迦族人照办了,因为户口众多,结果需要一头大象才能将那些米袋驮来,佛陀一个也不差地辨别出哪个米袋是属于哪一家的。至此,释迦族人才由衷生信。这是经(29)里讲的。律典中也说,如果世界上所有的树被火烧成灰烬,并放在海里随浪翻搅多时,再呈交给佛陀,佛陀甚至能一一辨别出这些灰烬原是树的哪个部分、属于哪个树种、生长在哪个地方。

  除此之外,佛陀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功德:所谓“身随示神变”,是指佛陀能在千万亿等任何数量的化机前面各现一个化身;所谓“语普说神变”如前已释,是说佛陀能随顺每一有情的语言和意愿,开演佛法;所谓“意等持神变”,是说大师在作“世俗发心”时,能使一切有情,甚至蚂蚁如此微小的生物也能了知其他有情的心思以及如来的意向;在作“出世间发心”时,则连“最后有”菩萨也无法知道佛陀的想法。

  (帕绷喀大师又说,佛在说《佛母》时,曾将一切世界转变成净土。如是等等,佛的功德无量无边。)

  “悲功德”,如伟大的第七世嘉却·格桑嘉措所说:

“或有凡夫于自钟爱偶为嗔恨自在时,

   亦行杀戮然汝恒念诸有情众如独子,

   损恼之意下至少分心中久已抛弃故,

   如我自爱较汝悲心纵然一分亦难及。”(30)

  我们对自己的珍爱再怎么深切,也比不上佛对有情悲愍心的一小部分。而且佛的悲心与我们有或增或减的悲心不同,不是见到受苦的有情才生起、没有见到就不生起,因为佛陀永远观见一切有情在受苦,所以他的大悲心也从不间断,永远地对有情运转。佛陀的悲心,是早在入道以前就开始修习并获究竟纯熟的力量所致。由见于此,《百五十赞》中说:

  “此一切众生,惑缚无差别,

   为解众生惑,尊久为悲缚。”

  《谛者品》中也说:

  “观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

   陷入生死狱,胜仙发悲心。”

  

  4、事业功德

  

  对此,我们应按照《宝性论》中所说的九种譬喻来思惟:

  “如帝释鼓云梵天,如日亦如摩尼宝,

   如来犹如谷响者,亦如虚空与大地。”

  当帝释的影像不待功用和分别,映现在吠琉璃地面上时,小天神见到后都想获得同样的成就,于是去修集资粮以求获得天主帝释的果位;同样的,当人们看到相好庄严的佛身时,也会想获得佛身而积聚其因,这是佛身事业。

  三十三天界中有一只大鼓,称作“持力”,系由诸天神福德所成。该鼓不捶自响,发出法音,开演四法印,劝说天神们去追求解脱;同样的,诸佛不需要有动机的造作,便能普宣佛语,将众生安置于增上生和决定善中,为有缘和可堪教化的众生说法,这即是佛语事业。

  犹如云中降下的雨水能使禾苗生长,能使化机相续中的善根稼穑生长,是为佛意事业,如是等等。(31)

  此外,佛以示现身神变调伏有情,以语事业说法,藉由“无烦恼三摩地”而行意事业。

  简言之,八地以下的菩萨需要依靠粗显的功用,八地以上的菩萨仍需要微细的动机,所以无法做出同时利益一切有情的事业。佛的事业则不然,佛不需要有“我当饶益有情”这样的动机和功用等。正如空中的月亮本身没有分别心,在任何有水的容器,甚至草尖上的露水,只要水面上澄清不动,就会倒映出月影;同样的,一旦化机的相续清净、调伏的时机已到,佛的事业便会不假功用、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帕绷喀大师指出,所谓“佛的事业”,事实上是指“以自因智慧法身为增上缘所生的白善功德。”(32)

  

  (二)法功德

  

  诸位当中已学习过大论者,应思惟如见道无间道断除自道本份障盖的道理。不了解的人,可以想一想,以前所讲佛所具有的不可思议功德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功德是藉由灭、道等证法和教法才得以产生,所以法具有生出如是不可思议功德的功德。

  (大师解释说:总的说来,法宝是就灭谛及见、修无间道等五道、十地而言,但此处所说的法是以调伏自心为主。所以,粗浅地说,如前所言,可以此“道次第”作为代表。)

  

  (三)僧功德

  以声闻资粮道行人为例,因为对三有生起厌离即入资粮道,培养“十三种菩提资粮”(33)并获得三十七菩提分中的初三分,为了利他而显现变化和神通等;加行道行人抽象地通达四谛十六行相;见道行人有现证空性等功德;修道行人逐渐断除八十一种修所断烦恼;证阿罗汉者功德更大:他们可以将物体由多变少;凭藉地遍、水遍、火遍、风遍和空遍三摩地显现多种变化;能到临任何有化机的地方。(帕绷喀大师说,声闻阿罗汉也有无量功德:佛陀涅槃后,阿难调伏外道,在七日之内令八万人见谛;近隐阿罗汉(34)说法时,有恶魔降下食雨和宝雨,又变化成舞者表演舞蹈,近隐为她套上花鬘,加持成异常丑陋的面目。)(35)我们现在大多将“声闻”看得很低微,但如果我们仅有声闻的功德,恐怕也会被归入大成就者之列。

缘觉因为百劫积集资粮等缘故,所以其功德要较声闻更胜百倍千倍。

  菩萨的功德更是浩瀚无际。资粮道、加行道位“胜解行地”的菩萨,以闻、思、修抉择空性义,因修习悲心、菩提心和甚深见,压伏现前的能取、所取分别,圆满第一阿僧祇劫资粮;见道位初地菩萨布施波罗蜜多修持为最殊胜;修道位二地至十地的菩萨,随着观见法性的不断深入,获得其它九种波罗蜜多(36)的修持圆满。

  此外,初地菩萨能在一刹那间获得十二种百功德:化一百身;每一化身有百位菩萨围绕;能见百劫;震动百世界;入百种三摩地;见百位佛;得百佛加持;化现一百佛刹;游访一百净土;开启一百法门;成熟百位有情和住世百劫。十二种功德一一对照,二地为千,三地为十万,四地为百俱胝,五地为千俱胝,六地为十万俱胝,七地为百千俱胝那由他,八地为十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九地为等同百万阿僧祇世界微尘数,十地为等同不可说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37)(简言之,不净七地获得圆满第二阿僧祇劫资粮的功德,清净三地获得圆满第三阿僧祇劫资粮的功德。如是等等,详如各大经论所说,僧功德无量。)

  

  辛二、由知差别之门皈依

  

  由知差别之门皈依分六部分:

  

  (一)体性差别

  佛的定义是现证菩提者,亦即没有任何障盖、直见一切诸法真理的人。菩提一词藏文为“绛曲”,其中“绛”的意思是熟练,就像我们称精于念诵为熟练一样,证德达到究竟亦名如是;法的定义是佛出世的结果,如佛转四谛法轮时,“五贤士”相续中相应生起见道等种种证德,乃随程度不同而异;僧的定义是修习佛法者。

  

  (二)事业差别

  

  佛的事业是讲经说法;法的事业是断除应断之烦恼:僧的事业是从旁协助积极向善,例如,以身作则修法证果而为他人楷模等等。

  

  (三)信解差别

  

  皈依时,对三宝信解不同,如同渡江时对船师、航船和同行之人的态度:对佛,应当看成是供养承事的对象;对法,应看成是自心中应当现证的内容;对僧,应看成是如法同行的伴侣。

  

  (四)修行差别

  

  即将上述三种信解用于实修。

  

  (五)随念差别

  

  即按照《随念三宝经》中所说的内容,来忆念三宝的功德。

  

  (六)生福差别

  

  佛的生福差别在于凭藉一位补特伽罗就能增长福德;僧则是凭藉多位补特伽罗增长福德。佛与僧是就补特伽罗而言;法是依靠非补特伽罗来增长福德。

  所以,皈依佛是以供养和敬奉之心皈依;皈依法,是要令法在自己相续中生起而皈依。

  

  辛三、由承许之门皈依

  

  由承许门皈依分三个方面:承认佛为开示皈依的大师;承许法是正皈依;承认僧是修行皈依的助伴。就像病人对医师、药物和护士寄予三种不同的期望一样。在相续中每生起一种断、证正法,就能解脱一种怖畏,因此以法为正皈依。

  

  辛四、由不言有余之门皈依

  

  以前,印度的阿阇黎邬跋达悉地斯瓦弥兄弟二人,最初乃外道,为了供养大自在天,前往岗底斯山,当他们目睹大自在天也皈依佛陀,便投入佛门,成为大乘的大阿阇黎。之后,为歌颂佛的卓越功德,造《殊胜赞》一文。应如赞中所说,以我们的大师为皈依处,坚定不移地学习佛的教法;不以苯教和印度六师等佛法以外的对象为皈依处。内道与外道的大师、教义及学习该教的僧伽,其胜劣之区别,如《殊胜赞》中所言:

“我舍诸余师,我皈依世尊,

   若问是何故?尊无过具德。”

  又说:

   “于余外道教,云何善思惟,

   如是于怙主,我心起深信。”

  《赞应赞》也说:

“何应趣应遮,何净何杂染,

  此是大雄教,与他言说别。”

  藏地虽然没有真正的印度外道,但有些自称是佛教徒和学者的人,在遇到紧要关头,或是为了广收徒众,或顾全别人的面子,对信奉苯教或蛮夷宗教也觉得无所谓。这是认为有两种皈依处的做法,已舍弃了心中的皈依,而被摒出内道之列。

  有些人说:“我爱好佛教,也爱好苯教。”然而苯教的大师、教义及其信徒并没有堪作皈依的原因存在。苯教大师并不具备断尽一切过失等功德,教义中连如何减轻烦恼的方法都没有;虽然苯教的僧团表面上也受别解脱戒,但并没有律仪的传承,所以这三者都不具足功德。苯教中连内道的皈依都没有,所以不宜皈依。

  (帕绷喀大师告诫说,佛、苯之间不应像吵架一样,相互说一些贪自嗔他的话。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阅读过去智者的权威论著,以了解苯教的起源,例如土观·达麻班杂(法金刚)(38)的著作《论一切宗派之源流与教义·善说晶镜》等。)

  苯教在祖师、教义、见地三方面,混杂有外道的见地和修持,并剽窃佛经伪造成自己的经典,从古代生存下来流传至今。这种低劣的教派绝不是求解脱者可以皈依和信任的对象。止贡·季丹贡波(世间依怙)(39)基于这些考量,说道:“在苯教的见修类文章中,有的说一切情器世间是从卵中出生,也有说是由卦象或自在天所创造,这都是外道邪见的流衍。”《噶当子法》(40)中说:

“外道苯教悉地速,

  暂乐终堕恶趣中,

  外道苯教似炉火,

  稍近虽有安乐起,

  若行接触即焚烧。”

  瑜伽自在杰·密勒日巴也说:

“苯教根源为邪法,具力龙魔之所创,

  不入解脱究竟道,苯教乃是极劣种。

  外内二道差别者,乃皈依处相径庭:

  内道皈依为三宝,外道梵王遍入天。

   自身解脱轮回已,方能解脱他有情,

   此惟佛陀正等觉;大自在等世间天,

   自为生死系缚故,虽有能力为他人,

   赐予暂时小悉地,解脱生死何能赐?”

  又说:

   “《白色十万龙经》等,说于五部龙坛城,

    愿求成佛甚荒谬,龙者乃是畜生故。

   “苯身普贤”等坛城,花样虽多率皆是,

    往昔蓝裙班智达,所臆造之诸邪法。”

  现在有些人将苯教的“辛拉沃噶”与观自在视为同一,并说一切有情皆诸佛化机之故,苯教中也有许多佛菩萨的化身,所以修苯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种说法只是自己被邪见恶习所染污蒙蔽的过甚之辞。如果这不是过甚之辞,试问,畜生中也有佛菩萨的化身,如果仿效猪狗的行为,是否也是有德无过呢?所以,凡是求善之人,应该将所有令人反胃的恶见像擦粪的石头一样丢弃,认定佛教的三宝为真正的皈依处,全心交付三宝,这是最重要的。

  简言之,皈依并不是口中念诵的文句而已,皈依就好像罪犯向有权势力的官员寻求庇护的心态一样,因为害怕恶趣与轮回,相信三宝有能力拯救,企盼三宝作为依靠,这是皈依的标准。皈依是否在相续中生起,取决于是否已有这种心态。所以,在皈依的体性没了解清楚前,先不要急着只是念完十万遍皈依文,而应努力设法在相续中生起不造作的皈依因和体性等等。

  皈依有两种形式:以他相续中已成就的三宝为对象而祈求庇护的“普通皈依”,以及以未来在自相续将出现的三宝为对象而决心证取的“殊胜皈依”。每一种均有“三士”个别的皈依作法。学习大论的人,应以“殊胜皈依”为主而努力修习。如果到了修皈依的时候,向来所学却派不上用场,与一般在家老先生的皈依没有区别,这是闻思不能致用所犯的错误。

  不懂经论的人,也应具足皈依的二因而全心全意信赖三宝。具体作法应当如病人指望医生、药品和护士的态度来修。如能由具足二因之门至心信仰皈依处三宝,便是在相续中生起了清净皈依,因此这是最主要的。否则,计数念皈依偈也好,自称是菩萨和持明者也好,都一无是处。正如噶当派祖师(41)所说:“睨视顾盼的上座,或许尚未入内道佛教徒之列。”

  

  庚四、皈依利益

  

  皈依利益有八种:(辛一)入内道佛子数;(辛二)为一切律仪之基础;(辛三)灭尽往昔所集诸业障;(辛四)顺易累积广大福德;(辛五)人与非人不能为害;(辛六)不堕恶趣;(辛七)无劳成就现前与究竟诸事;(辛八)速疾成佛。

  

  辛一、入内道佛子数

  

  修皈依时,不要像学舌一样、流于空洞言词,而是能至诚皈依。心中何时生起清净皈依,何时即进入内道佛教徒之列。否则,即使计数满十万遍“皈依偈”,也不是内道中人。现在可以听到很多人说念皈依计数,而很少有人要在心中生起皈依。

  以前达波地区有位比丘名叫“阿塔”,与朋友们一起念皈依偈计数。阿塔因认真思惟皈依的内涵,需时甚久;其他人却只顾计数,念得飞快。即将念满十万遍的时候,他们都担心阿塔念的次数不够,问他念完多少,阿塔反问说:“难道你们只是在计算念皈依偈的次数吗?”(帕绷喀大师解释说:修习皈依所缘而念诵计数,这才切实有益。)

  

  辛二、为一切律仪之基础

  

  不论我们受三律仪中的任何一种律仪,都以皈依为起始,否则戒体不生。正如大地是房舍的基础及禾稼、果树、森林等生长的所在,皈依是一切律仪生起的根基。

  

  辛三、灭尽往昔所集诸业障

  

  心中若有皈依,过去造集的许多业障都将消尽,例如,“未生怨” 王杀害已得不还果的父亲“频毗婆罗” (具色藏),造下无间罪和近无间罪,因皈依佛陀,得以清净业障。如佛经中反复再三地讲述,即便只是持诵诸佛的名号,或诵读佛经,如诵持《般若经》一遍,也有清净多劫罪障的功德。

  辛四、顺易累积广大福德

  

  皈依所致的利益和福德不可思议,《摄波罗蜜多论》中说:

“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

  尤其佛乃殊胜福田,对佛种下的善根,纵然缺乏清净的动机,也必然成为证得圆满菩提的因。《大悲白莲华经》中提到:“阿难,譬如某长者有一广大良田,无诸岩石、树根、荆棘及砂朱,善作耕耘。所选之种亦新鲜未腐,未受风吹日灼,不因断裂、腐烂而损耗。此等种子应时播入田中,时时灌溉,或令干燥,以一切种善护之。阿难,若彼长者后时复至田前,立于塍言:愿汝种不成!愿汝种不生!愿不增长!我不需有果!我不需所得!阿难,于意云何?彼长者能以言辞令彼等种不成种否?”答曰:“不也,世尊!不也,如来!”复问:“彼果不成果否?不现前得否?”答曰:“不也,世尊!不也,如来!”佛说:“阿难!彼赞叹三有、欢喜三有者亦复如此,彼供佛己,发愿永不以此善根成究竟涅槃,然不成究竟涅槃者无有是处。阿难!于佛所生之诸善根,不欲亦成涅槃果,我说彼等终成涅槃。如是乃至于佛世尊一念心生,彼等一切善根之果即是涅槃,我说彼等终成涅槃。”

  

  辛五、人与非人不能为害

  

  皈依人与非人不能为害。以前有外道修“风绳法”成就,企图用风绳套住一位年轻的佛教居士,未能得逞;(42)印度有一人触犯王法,被放逐到尸林中,以前凡是被扔进尸陀林的人,当晚就被食肉非人攫走吃掉,没有一人存活,此人用一块僧衣碎布放在头上,并作皈依,得免非人之害。(43)

  过去有个藏人牧民,在荒原迷路一天,遭到熊的攻击,几乎死去,他醒来时头部已受到重创。后来有位上师问起他受伤的原因,便向上师陈述了遇险的经过,于是上师为他开示“皈依”教授。后来有一天,他又再次与熊遭遇,便疾作皈依,那头熊用鼻子嗅了嗅,居然闻不出人的气味而走开了。

  又如给孤独长者的故事,他只是口诵“皈依偈”,便在夜晚看见逃离尸陀林的路,非人也无法伤害他,后来因为礼拜一座外道神像而失去加持。(44)

  有一小偷,窥知有人供养一位比丘布匹,便在夜间前来行窃,比丘设计捆绑住他的双手,一边口称三宝之名,一边用棍子痛打三下。小偷逃走后,来到一座桥梁下方,那座桥上经常有非人出没。他复诵先前比丘的话,暗自嘀咕道:“幸亏只有这三句,要是更多,我今天就死定了。”当天晚上,没有非人敢经过那座桥。

  (帕绷喀大师列举了这些故事,接着说道:我们面临紧要关头时不要恐慌,应衷心仰赖三宝,以三宝为唯一的皈依处而修皈依。)

  

  辛六、不堕恶趣

  

  皈依能免堕生恶趣。以前有位天子,死后确定受生为猪,临终时向帝释求救,但帝释无力救助而转求佛陀,佛陀开示了“皈依”教诫,后来天子依佛教诫在皈依中死去。后来帝释观察该天子死后受生在何处,由于各界天神只能见到比自己低下的地方而无法看到上层天,帝释无法在上层天发现他的踪迹,便向佛请示,佛揭示说,他已受生在兜率天中。由此可见,“皈依”修法不仅使必然受生为猪的天子免堕恶趣,还令让他往生更高层的天界!现在我们口诵“皈依发心偈” 时,不知道“皈依”法的重要性,总是东看西瞧、心生散乱;而在念“娑跋瓦”等观空咒的时候,却喜欢装模作样、故弄玄虚地闭闭眼睛,这反映出:我们根本不知道内道的入门和免堕恶趣的稀有方法在哪里!

  阿底峡尊者洞察皈依和业果的重要性,而开示这方面的教授,故而得到“皈依上师”和“业果上师”的称谓。尊者听说此事后言道:“单凭我的这个名字,也能利益圣教!”

  所以,我们与其假装修一修在临终时使不上力的生圆次第,还不如修习清净皈依,因为它能保证我们下一辈子不堕恶趣。桑结绷曾说:

  “总之死无常,心中若未生,

  “集密”未为深;心生死想时,

   三皈依亦深。”(45)

      

  辛七、无劳成就现前与究竟诸事

  

  随愿成就的方法,没有比皈依更殊胜的了。正如菩萨热振瓦(46)所说的那样:“别太指望于人,而应启请于天。”过去的大德,其暂时和究竟诸事一切都是依靠祈祷三宝(天)而实现愿望。以前热振地方有个人,就是靠这个方法赢得诉讼等事。

  

  辛八、速疾成佛

  

  现在因作皈依而形成“造作等流果”,能使我们在今生中一遇到恶缘便立刻一心皈依。因为心总是跟着习惯走,法尔如是;所以临终之时,也能忆念佛陀。如《三摩地王经》中所说:

  “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

   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

  又说:

  “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

   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怙。

   若时病不安,受苦至于死,

   念佛不退失,苦受莫能夺。”

  (帕绷喀大师总结说,皈依不仅有上述利益,还能令一切生中获暇满身,遇皈依处,不离皈依行,学究竟道而在自相续中成就三宝、速疾成佛。)

  

  庚五、皈依学处

  

  皈依学处可分两种:(辛一)各别学处;(辛二)共同学处。

  

  辛一、各别学处

  

  各别学处中又分(壬一)应遮学处:(壬二)应修学处二种。

  

  壬一、应遮学处

  

  (一)不皈依世间天神

  皈依佛后不可皈依世间天神。现在连一些比丘在遇到意外,窘困无奈时,也跑到世间天神像前,叩头如捣蒜,这种行为败坏了佛弟子的声誉。如前已述,如果认为有两种不同皈依处,将破坏自相续的皈依律仪,并被逐出内道的行列。

  我们可以对天、龙、王魔、厉鬼等施以朵玛及作香施、烟施,只是请他们作如法的助伴,而不必皈依。就像给别人送礼,请他们帮忙办事,而不需皈依一样。

  

  (二)不损害有情

  皈依法的人不应伤害有情。伤害的意思,不仅是指屠杀、捶打和掠夺等情节特别恶劣的事情,指派不正当的苛捐杂税、以及虐待动物,如强迫牲畜超重驮负等,也是损害有情的行为,不可以去做。

  

  (三)不与外道共住

  

  皈依僧后不可与外道交往。虽然在藏地并没有真正的印度外道,但还是有与之类似的人,他们不信三宝和业果,认为这些都是善辩的上师、格西们捏造出来的。我们应避免与这类人深交。我们的见地尚不坚固,很有可能轻信他们的话而改变信念,所以应当与这些恶友保持距离。

  某人在格西博朵瓦面前提出他对佛陀降世的怀疑,当时格西善巧地反驳说:“那么您的祖先德乌那贡也从未出现过。”此人说:“他是确有其人,因为他留下某某手迹、某某遗物。”博朵瓦引用相同的理路说:“佛陀也留有这些遗规、这些经典!”此人才相信佛陀曾降临于世。

  

  壬二、应修学处

  

  (一)恭敬佛像犹如大师

  皈依佛后,对—切佛像都应想成是真正的佛,包括质地低劣或形状丑陋的佛像,甚至“擦康”内的残破佛像亦然。 《亲友书》中说:

“随工巧拙木造等,智者应供善逝像。”

  我们往往对来自印度的“利玛”像(47)和铜像、金像等抱有很大的敬重,将这些佛像安置在佛龛的最深处;对泥等制成的佛像却没什么信心,已残破的佛像就放在堆垃圾的地方,准备有一天送到“擦康”。先辈祖师们说过,将佛像往外送,无异于将自己的福报往外推。

  同样的,唐卡一旧,就把缎质边幅拆掉,卷起正中的画面处理掉。这已暴露出当事者对三宝缺乏信敬,内心已经腐烂。

  

  (二)下至一字纸页应敬如法宝

  

  皈依法后,下自一字也应敬之如真正的法宝,否则生生世世将变成愚痴无知之辈等,过失极大。霞惹瓦曾说:

  “我们对法任意戏弄,不恭敬法与法师,这是恶慧之因。我们现在已经够愚昧了,不要再积集愚痴的因。如果将来比现在更愚痴,我们又该如何呢?”

  我们通常把一枚五分硬币看得比一张字纸更贵重。如果我们发现有钱掉入泥坑里,会设法用长棍等物捞取,对字纸则不然。  

  以前嘉旺却杰(佛王法主)(48)担任基巧堪布(49)时,政府任命他负责“铁虎年调查组”(50)。

  当时他的办公处堆满了各地宗谿众多的官书文契,每当要走动,像如厕的时候,他总是先搬移文件,空出一条通道才走,此做法应当效法。

  

  (三)下至红黄僧衣残布应敬如僧宝

  

  皈依僧后,对掉落在地上的僧衣残布、补钉或穿在身上的僧衣也应保持极大的恭敬。格西敦巴仁波切和大瑜伽师在路上发现一块黄布补钉时,不是贸然踩过,而是捡拾起来抖动干净后,再放在洁净的地方以示恭敬。这样的行持我们应当效法。

  《地藏十轮经》中说:

“瞻波华虽枯,尤胜诸余华;

犯戒罪比丘,仍胜诸外道。”

  假如我们对犯戒比丘不敬,会导致什么样的过失呢?其过失当如《劝发增上意乐经》中所说:

“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

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

此骄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比丘,

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之次第。”

  辛二、共同学处

  

  共同学处有六条:(壬一)由念三宝功德之门再再皈依;(壬二)由念恩之门嚼啖之先应作供养:(壬三)安置他有情于皈依;(壬四)由念利益之门昼三次夜三次皈依;(壬五)随作何事皆倚仗三宝;(壬六)下至戏笑乃至命难亦不舍三宝。

  

  壬一、由念三宝功德之门再再皈依

  

  我们应该经常回忆先前讲述的内、外道大师和教法的差别,以及三宝各别的功德,而不断地皈依三宝。

  

  壬二、由念恩之门嚼啖之先应作供养

  

  佛、法、僧三宝应时刻铭记在心,每当享用饮食的时候,先将荐新部分供养三宝,如此供养,功德极大(帕绷喀大师进一步开示说,因为三宝乃是无上福田,所以供养时不能掺杂有轻蔑、放逸、懈怠等心,下至供养一杯净水,也应恭敬如新任司膳官上茶予嘉瓦汤吉钦巴。(51))

  壬三、安置他有情于皈依

  

  相信并皈依“富蓝那”(52)等外道祖师或苯教祖师“辛饶”及其教法、入教恶友等,因而造集恶业的人士,应当劝喻说服;其他尚未对三宝有信仰恭敬而可以引导的人士,应当在谈话间讲述三宝的功德。透过这些方式使人皈依三宝。

  

  壬四、由念利益之门昼三次夜三次皈依

  

  认可三宝为真正皈依处,至诚生起信心,昼夜六时皈依三宝。

  

  壬五、随作何事皆倚仗三宝

  

  事情无论大小,都应倚仗三宝,勤供三宝后进行。不能怀有恶意谄诳等,也不可皈依土地神、王魔、厉鬼、占卜师和苯教徒等。

  

  壬六、下至戏笑乃至命难亦不舍三宝

  

  一旦舍弃皈依,就会脱离内道。既然不是内道,就再也不是沙弥、比丘、菩萨种性和密宗师。皈依虽然不是舍弃一切律仪的唯一因素,但如果舍弃了皈依,就舍弃了所有律仪。所以,大到生命危难,小到玩笑赌誓,都不能舍弃三宝。《道次第广论》中说:

  “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皈依;如是虽未舍弃三宝,然亦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

  (帕绷喀大师接着讲述了一个宁舍生命也不舍三宝的例子:过去有外道胁迫一位佛教居士,如果不舍弃三宝就得死亡,居士不愿舍弃皈依,遂遭外道杀害,死后投生天界。随后大师又将上述内容复讲一遍。)

  

注 释:

(1)引自《三主要道》。

(2)夏鲁位于后藏雅卓雍措附近的一座山边,相传为鬼神聚居之地。

(3)全称为《佛薄伽梵赞·应赞而不能尽赞之赞》。

(4)灭、道二谛为“清净谛”;苦、集二谛为“杂染谛”。

(5)分见道无间道与修道无间道两种。诸凡小乘见道等至智为遍计实执之真对治者,即小乘见道无间道相。诸凡小乘修道等至智为俱生实执之真对治者,即小乘修道无间道相。诸凡大乘见道等至智为遍计实执之真对治者,即大乘见道无间道相。诸凡大乘修道等至智为本分所断二障随一之真对治者,即大乘修道无间道相。

(6)佛所说能诠诸法,归纳为十二部分:契经,重颂、讽诵,因缘、本事、本生、稀有、譬喻、论义,自说、方广、授记。前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种从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7) 八种功德为:1、知如所有:2、知尽所有;3、个别自知;4、解脱贪障;5、解脱滞障;6、解脱劣障;7、三智所表之总智;8、三解脱所表之总解脱。参见无著造《大乘宝性论释》。

(8)西藏东南部。

(9)详见于《毗奈耶事教》。

(10)详见于《毗奈耶分别》。

(11)详见于《毗奈耶事教)。

(12)详见于《圣吉祥隐经》。

(13)详见于《贤愚因缘经》。

(14)有关前者的故事详见于《毗奈耶杂事》,后者详见于《毗奈耶事教》。

(15)详见于《毗奈耶杂事》。

(16)详见于《毗奈耶分别》与本书第1册“第三天”章。

(17)详见于《贤愚因缘经》。

(18)详见于《毗奈耶杂事》。

(19)详见于《毗奈耶事教》。

(20)详见于《百因缘经》。

(21)详见于《贤愚因缘经》。

(22)详见于《毗奈耶分别》。

(23)全颂为“俱胝圆满乐善所生身,能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释迦主尊之前我敬礼。”

(24)《开示如来秘密不可思议经》。

(25)又名《开示菩萨行境甚深方便经》。

(26)引自《三时颂》。

(27)《般若波罗密多经》的别名,广本为十万颂,中本为二万五千颂,略本为八千颂。

(28)二十一种无漏智品类为: 1、三十七菩提分;2、四梵住;3、八解脱;4、九次第等至;5、十遍处;6、八胜处;7、无烦恼三摩地;8、知愿处智;9、六神通;10、四无碍解;11、四清净;12、十自在;13、十力;14、四无畏;15、三无护;16、三念住;17、念无失性;18、永断习气;19、大悲;20、十八不共法;21、一切种智。

(29)指《请问死殁云何经》。

(30)引自《圣大悲观自在前赞叹启请文·降利乐雨》。

(31)此外,佛的身、语事业如梵天化身,佛的意事业如日,佛的意秘密如摩尼宝,佛的语秘密如谷响,佛的身秘密如虚空,佛的大悲如大地。

(32)化机所造之十善等功德亦表佛之事业,因其功德是以佛之智慧法身为增上缘而生故。

(33)《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说:“1、若自圆满;2、若他圆满;3、若善法欲;4、若戒律仪;5、若根律仪;6、若于饮食知量;7、若初夜后夜常勤修悎寤瑜伽;8、若正知而住;9、若善友性;10、若闻正法、若思正法;11、若无障碍;12、若修惠舍;13、若沙门庄严,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

(34)七代付法师的第四位,与阿育王同时代。

(35)参阅《贤愚因缘经》。

(36)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方便、愿、力、智。

(37)有关十二种功德的具体解释,可参阅《十地经》《华严经十地品》、《入中论善显密意疏》等经论。

(38)土观·达麻班杂(1737-1802)。

(39)法名仁钦贝(宝吉祥,1143-12l7),止贡噶举派的创立者。

(40)收入《噶当宝籍》下卷。

(41)指博朵瓦·仁钦赛。

(42)由于居士至诚皈依三宝,外道放出的风绳在他面前呈鞠躬状而退回。数次受挫后,外道为皈依的力量所慑服,便与诸门徒改信佛教。

(43)详见于《地藏十轮经》。

(44)当长者口诵“皈依偈”时,空中有一道光出现为其引路,在他拜了外道的神像后,光便消失了。

(45)引自《噶当嘉言集》。

(46)疑为仲敦巴的另一个尊称。仲敦巴于1057年创建了噶当派祖寺热振寺,该寺位于拉萨以北六十里外的机曲河边,毁于文革期间。

(47)古代印度东部所铸响铜佛像。

(48)法名为洛桑成烈南杰(善慧事业尊胜,十九世纪),色拉寺著名高僧,著有《文殊怙主法王大宗喀巴传·佛教美饰稀有摩尼鬘》与《俱舍论疏》等。

(49)达赖喇嘛随身近侍中的高级僧职。

(50)1890年,西藏政府为审查官方文件以修改法规而成立的机构。

(51)义译为胜者一切智,达赖喇嘛的尊称。

(52) 外道六师之一。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