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选定条件下找到图书 111

《把握命运的妙法--地藏占察法会开示》

大愿法师

  编者的话   《地藏占察法门》是运用占察轮来实修的殊胜法门,以其实用性、针对性、实效性及不落入平庸的科学性引导并教化了一代代杰出的成佛先驱,蕅益大师曾在地藏菩萨前痛发誓愿:“愿为地藏真子,誓作南山孤臣”,以其坚定不移的信心而得此法门的戒脉传承。   习气和业力是我们一生的致命伤,是我们成佛最大的障碍,故此,占察法门中对三世因果、对宿世善恶业、对现世种种困顿占尽先机的占卜能让我们当下明了生命“本来无一物”的真谛。   慈悲的心总是会一刻不停地倾听痛苦的音声,在义无反顾地拯济厄难中更深沉地令每一颗无明的心觉醒,相对于一个粗陋造业的肉身来讲,我们的法身慧命更加珍贵。2012年4月15日至21日,广东四会六祖寺的文殊殿二楼,为期六天“地藏占察七法会”隆重举行,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于4月20日下午,应大众礼请,传承和讲解了占察轮用法和一些实修窍决。   读懂了别人的心,就是智慧给你带来的慈悲,大愿法师有关《地藏占察法会》的重要开示为我们圆满地诠释出了地藏占察这一把握命运的妙法,他的种种殊胜,将使我们在无常的命运摆布下占据主动,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每一个“不如意”,学会依止明师,改变命运。

《中印文化交流开示》

大愿法师

  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发挥佛教在促进东西方文化深层次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很高兴能应邀参加由印度德里大学佛学系和印度国际事务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主题为“佛教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及其对世界文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我演讲的题目为《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发挥佛教在促进东西方文化深层次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时间限制,我将只能从三方面略作阐述。

《十一面观音修法略说》

大愿法师

  编者按   我们久久地眺望,祈盼着有一片慈悲的愿海,在自然与人类之间,在我们的面前,安详地抚慰我们那颗久躁不安的心。我们渴仰大慈大悲观世音的救怙,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在强大的疾厄面前,在人们的贪欲导致的人与人的弱肉强食面前,我们的承受力正在濒临崩溃。   虽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拯救人类文明危机的一个宝贵的、智慧的源泉,但她仍未能阻止人类日益贪婪的脚步,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如果没有了与儒家文化,与观世音菩萨大慈悲心相应的这种感动,那不论你接何种传承都将失去其固有的意义。2011年4月,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因着息灾、解脱、普济会邀请的这三重因缘在广东江门茶庵寺为,传承了十一面观音本尊的修法。   法师讲了修行的三个窍诀,讲了修法的善巧,讲了修法中如何开启我们圆满的大慈悲心,讲了如何将孝顺之心这种天性扩大而成为我们修行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出离心的儿子,培养虔诚心、恭敬心的儿子,好好累积功德的女儿,把她嫁给那个利益众生的新郎”,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来自于法师卓绝的智慧力,又深含着法师对接法的学修者们殷切的期望。   “一日三省吾身”是古德的教化,放下贪瞋痴,成就你的菩提心是佛陀的教导,而我们已习惯于在自己做的春秋大梦中昏昧地沉睡,在如此短暂的生命里,我们幸运地成为法师教化下的学生,当十一面观音本尊的修法让我们的慈悲心、菩提心迅速生起的时候,或许我们油然而生的惭愧心将在不久的将来成就我们现世的解脱。

《南传佛教禅修导师与禅法》

大愿法师

  编者的话 “佛法不是心灵鸡汤、不是精神安慰剂、不是心理暗示、不是成功学,佛法的每一步都是有证量标准的生命修炼工程学。”   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以遍洒阳光;心如湖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以静如明镜。心如高山,可以有野兽出没,也可以开满山花。当我们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时候,生活依然如故,不同的是,生活洒满阳光,净善如水,山花烂漫。   “吱呀”一声禅堂大门关闭,此时早上530分,《禅文化大学堂》的学员们开始静坐,内观呼吸。晨光正好,四会连绵的青岱,清风拂动,传来八塔的阵阵铜铃声,一天的学修开始了。   10月4日上午,上课时间还没到,学员们却不约而同地早早来到课室,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默内观。班委会成员们在讲台侧边的门两边整齐地站立合掌,似是在期待着什么。片刻之后,班长高喊“大家起立恭敬合掌,欢迎大愿禅师开示!”   今天的课程比之前两天似乎更让人期待,因为今天上午是《禅文化大学堂》总导师大愿禅师的开示时间。先前发给大家的课表为《禅修开示》,但是具体要讲些什么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大家的期待感显得格外高涨。现在谜底揭晓了,大愿禅师这次给大家开示的是《南传佛教禅修导师与禅法》。   大愿禅师婆心切切,慈悲开示。在如来禅方面,在首届《禅文化大学堂》二年中已讲了《如来禅修证次第》、《亲见本来面目》、《大念处经学记》、《十日内观禅开示》等内容。此为第二届《禅文化大学堂》的第二次的学修营,仍以南传禅法为主。在课堂上,大愿禅师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南传佛教现代、当代的知名禅修导师,包括缅甸的和泰国的导师,其中有出家法师,也有在家居士大德。大愿禅师讲述了南传佛教的禅法实修精要,其中包括止观禅修法和安般四念处。如何觉知呼吸,觉知喜乐心行,觉知自己的内心,如何观无常,观离欲等,都是在南传禅修中尤为重要的开示,之后大愿大和尚又略讲了《布吒婆楼经》。   讲《布吒婆楼经》的缘起,是大愿禅师再次读《长阿含经》,读到《布吒婆楼经》时特别喜悦,因为该经对于南传禅法的修证次第描述得很清晰,完整地包含了整个南传的修证法要,这是原始佛教时期,佛陀时代圆满的菩提道次第。   “在这个末法时代,我们还能够修学原汁原味的佛陀当年教导弟子们迅速证得无我的禅法,如同回归到佛陀住世正法兴盛、成就者如云的时代,所以我们要更精进地修好内观禅。不要以为说哎呀,这个没有什么啊!就是觉知呼吸、觉知感受。   但是你要知道得一法则一切法具足,这一法就能够让你从凡夫到证果,可以使你法喜充满,信心具足,精进修行。愿大家速证菩提。”大愿禅师讲完课后,全体学员起立恭敬合十。一时间,喜悦从内心深处溢满了整个空间。   解脱不是离开生活,而是让我们去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不是让我们抛弃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而是让我们于工作、学习、责任和义务当中保持觉知,让我们的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叹、不计较,让烦恼的身心获得安宁。禅修是从当下的身心着手,觉察自己,将心回到自己当下的状态,将来“证得无我,涅槃寂静。才是真正永恒的幸福安乐啊!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能有缘读到此书的读者,应是宿世的善根福德所至,它是大愿禅师为学佛修禅法的读者提供了一把开启解脱之门的金钥匙,让我们一起迈向生命觉醒的大道。   顶礼感恩慈悲伟大的佛陀!顶礼感恩弘扬佛法的一切善知识!

《九华山朝圣之旅开示》

大愿法师

  编者的话   生活在大自然怀抱的人们,脚踏青山绿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旅游是我们回归自然的最佳途径之一。   九华山是四大名山之一。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是自古以来的佛教名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菩萨清凉月的展现,“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是菩萨普摄群生、慈悲应世的大愿。 2012年9月16日一19日广东四会六祖寺组织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朝圣之旅”,在大愿法师的引领开示下,通过朝圣追寻诸菩萨的遗踪,以及大家在朝礼菩萨金刚不坏的肉身的同时,感知、了解、体验菩萨的精进修行和慈悲大愿,在地藏菩萨的大加持中实现内心的升华和生命的觉醒。红尘繁忙的游子们,不要被盛世的纷繁浮华、物欲横流遮住了您的双眼。请跟随大愿法师去旅行觉悟的人生,度尽您身心内外的众生。“所以我们去到每一个圣地都希望,不是作为一般的观光,而是真正成为实修之旅。   我们短短几天修行的功德力,圣地的加持力,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在短短几天里积功累德要超胜过我们一年乃至于十年的修持功德。   尤其是对于那些还没有真正进入佛法之门,没有真正找到修行道路的人就更需要了。所以法是最可珍贵的。   最主要是希望大家透过这个朝圣,能够增长信心,能够开启自性的智慧,能够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愿我们在地藏菩萨的慈悲摄护下,在大愿法师的指引下,点燃生命之光。

《禅与中国文化传播》

大愿法师

目录 一、缘 起 二、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 三、禅宗智慧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峰 四、书院师资

《玉耶女经学记》

大愿法师

大愿法师,六祖寺方丈,沩仰宗第10代法脉传人、曹洞宗25代法脉传人、药师法门唐密法脉传人。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 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踰于须弥;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为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等,悉来会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是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 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 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 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 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 已于诸法得自在 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 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 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 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 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千 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 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 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 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 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虚空 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 于中现我三千界 诸天龙神所居宫 乾闼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 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睹希有皆叹佛 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 净心观佛靡不欣 各见世尊在其前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 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 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 稽首已得无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 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 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 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著世间如莲华 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挂碍 稽首如空无所依”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愿法师

  编者按   学习佛教经典,开启智慧之门,已经日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当代人一种心灵生活的选择。然而在面对生活和工作的种种缠缚、重压之下,那种可以放下一切,让身心全然长久徜徉于佛教经典的奢望,几乎是遥遥无期……   更多的人都似乎渴望用少得可怜的时间,能找到一种马上可以实践,且很快就能体证佛陀智慧的途径,令自己的人生可以迅速觉醒,智慧大开,财富增长、拥有心灵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上大下愿大和尚讲述的《佛说八大人觉经学记》无疑是最好的指南之一。   除了我们熟悉的佛典《心经》,很少人知道,较早被翻译的《佛说八大人觉经》虽文字短少,只有三百七十二字,却内蕴大小乘佛法的精粹。若能久读成诵,日渐法融于心,潜行默化中,或可心开意解,逢缘对境,能发菩萨的大人心,行大人行,必终至“常住快乐”,实可谓当代人在生活中修行觉悟的一大方便殊胜。若非真心实践者,又如何能品尝个中滋味!   浊世之中,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看清自己的心,陷入迷执颠倒,不能够心安。智慧圆满的佛陀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开示教导我们凡夫众生要觉悟,就是要我们学会看见自己的心。如果说《心经》是告诉我们真心本性是什么的话,那能令我们可以明心见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实践运用的学修纲要,应该可以说就是《佛说八大人觉经》。   经典奥义,惟证者知,惟达者说。可以得闻善知识演说如斯妙法,解真实义,一切善缘都在其中,然惟惜者可得。   心之所在,法之所在,真正行者,依教奉行,决定于日用举止之中,转凡夫心行,为菩萨八种大人的觉行,当下即是解脱、自在、快乐,当下就是打开智慧之门。

《释教【三字经】讲话》

释南亭

再版前言   《释教三字经》实际上是一部佛学概论,简略论述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的重要问题,是一部很好的佛学启蒙著作。   南亭法师的《释教三字经讲话》,是作者应电台之约,所作的佛学讲座,对原文进行详细解说。因弘法所需,我处再次用横排版简体字排印,以便在大陆流通。   本书原出版于一九六九年,观点老化,比如:一般来说,中国佛教有八宗,本书却讲十宗。小乘佛教的成实宗和俱舍宗,只是学派,并非宗派。我国佛教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没有采纳。   南亭法师是台湾人,两岸政治制度不同,有些政治用语亦不同,如“大陆沦陷”、“自由中国”等,大陆人不能接受,本次再版,予以删除。还有用“民国”纪年的语句,本书也予以改正或删除。书前的《发凡》对读者毫无意义,也删除了。   我们还发现原书中有标点错误、字词错误、引文错误等,引文甚至有张冠李戴的现象,还有漏文等问题。为了避免误导读者,本次再版予以改正,并于书后加注释说明,我们加注几十条,尽管如此,本书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大量使用台湾方言等,请读者阅读时留心。   原书中所引用的书目名,都没有加书名号,本次再版,都加上了书名号。还有一些生僻字,本书也在字后面加注了同音字,以便于读者认读。   由于整理者佛学知识水平有限,可能有些问题还没有发现,还没有改正,敬请诸位高僧大德、各位善知识不吝指正,不胜感激!   六祖寺印经中心   二00九年

《宝镜三昧学记》

大愿法师

宝镜三昧学记    各位善知识:我们这个江西、湖南禅宗祖庭之旅,希望不是简单地变成一种旅游、观光,这样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或者只是听一点历史也是不够的,所以希望大家还是能够多一些干货,能够知道祖师们当时是怎么见性的,他们的见性智慧使我们在参访之中能够得到什么启迪。   当然,教育办通过网络把我们此次参学要走过的这些地方的历代祖师的开示,都作了一些收集,然后汇编成为《2014·江西湖南禅宗祖庭参学之旅》的一个法本。因此我们就这个法本,在里面选一些契合大家根器的公案一起来参学一下。希望大家是真正从修行解脱的角度来闻思。这个法本很了不起,说白了,诸佛的智慧一口吞,佛法的精华全部在这里面了,祖师们怎么开悟的也都在这里面。当然,如果我们要详细展开来说是不现实的,内容太多了。   昨天我们到曹山,我出家的这个寺院的法脉也是曹洞宗,而且曹洞宗也非常适合于大家修行。修行解脱一定要量己量法,就是你的根器够不够。“云门天子、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事实上云门天子的法你是用不上的,云门三句,不是一下子能够进得去的;曹洞士民,这个功夫是非常绵绵密密呀,应该是很好用的;沩仰宗的法也是很好用的。   我们举曹洞宗的一个比较丰富也适合于大家修行的公案,希望对大家能够有一些启迪,我们来看一下。

《掌中解脱》下

第一世帕绷喀仁波切

  本书问世以来,深受藏地信众的喜爱,目前在世界各地宏法的格鲁派大德,多以此书作为教“道次第”的范本。近年来,已有两个英文译本及其他文本流通于世,此书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为免不谙藏、英文的读者向隅,在许多朋友的鼓励与上师的加持之下,本人秉着报佛恩于万一的心情,不揣鄙陋将此书从藏文译成中文,为方便读者阅读与检索,特将原书分成两册出版。   第一册主要叙述“道次第”的加行法,包括如何改正听法动机、阿底峡尊者生平与“道次第”宏传简史、“道次第”教授的特色与利益、如何依止善知识、暇满人身等,以及“下士道”的死亡无常等。另外,还详细介绍了菩提道次第的具体修法。另附帕绷喀仁波切上师达波仁波切所造《速道前行念诵次第易行仪轨》及《供养上师仪轨》资粮田图解。此外,还补充了帕绷喀仁波切的相关文章,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第二册继续叙述“下士道”的恶道痛苦、皈依、业果等方面,然后叙述“中士道”与“上士道”内容。“中士道”包括思惟轮回苦、发出离心;“上士道”包括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等方面。   本书的对象虽然以佛教信众为主,但对想全面了解佛教思想的人士来讲,本书是极具权威性的。对佛教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从本书中汲取丰富的参考资料,绝对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

《掌中解脱》(上)

第一世帕绷喀仁波切

  本书问世以来,深受藏地信众的喜爱,目前在世界各地宏法的格鲁派大德,多以此书作为教“道次第”的范本。近年来,已有两个英文译本及其他文本流通于世,此书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为免不谙藏、英文的读者向隅,在许多朋友的鼓励与上师的加持之下,本人秉着报佛恩于万一的心情,不揣鄙陋将此书从藏文译成中文,为方便读者阅读与检索,特将原书分成两册出版。   第一册主要叙述“道次第”的加行法,包括如何改正听法动机、阿底峡尊者生平与“道次第”宏传简史、“道次第”教授的特色与利益、如何依止善知识、暇满人身等,以及“下士道”的死亡无常等。另外,还详细介绍了菩提道次第的具体修法。另附帕绷喀仁波切上师达波仁波切所造《速道前行念诵次第易行仪轨》及《供养上师仪轨》资粮田图解。此外,还补充了帕绷喀仁波切的相关文章,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第二册继续叙述“下士道”的恶道痛苦、皈依、业果等方面,然后叙述“中士道”与“上士道”内容。“中士道”包括思惟轮回苦、发出离心;“上士道”包括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等方面。   本书的对象虽然以佛教信众为主,但对想全面了解佛教思想的人士来讲,本书是极具权威性的。对佛教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从本书中汲取丰富的参考资料,绝对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

《心经的人生智慧》

大愿法师

编者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句经文对一个佛教徒来讲是再耳熟能详不过的了。那什么是观自在?什么又是一切苦厄?五蕴皆空呢?恐怕大多数的人都难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诠释。2009年11月,在香港青年佛教协会,六祖寺方丈上大下愿法师为在场的诸多居士大德具体深入地讲解了《心经》的外层义与内层义之中所蕴含的实际的修行方法。   书中以一个生动形象的寓言阐明《心经》对人生幸福的定义,就是“幸福和财富的源泉其实都是智慧!”有财富是福报,能够懂得怎么如法地用,这就是智慧。法师指出,《心经》虽然只有短短的268个字,但是内容却极为丰富,已经圆满地概括了从凡夫到成佛之五道位的所有见地、修行方法和修证的果位。   处于凡夫位的我们,在没真正读懂《心经》之前是不是还要一味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呢?当然不是,我们没有理由总是停滞在当前浅薄的认知上,因为没有智慧,我们才会不知疲厌地自寻烦恼,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方向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使自己变得不知所措。在我们的认知处于一种懵懂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位能够带领我们走出迷途的向导,正所谓明师难遇,正法难求,既然我们用了近乎千年的等待,得闻了正法,若不能真正了知正法那将是多么地遗憾!   《心经》中揭示的人生智慧把我们的视野和眼界开阔到了空前的状态,感谢给予我们人生指引的法师,他在点燃我们心中智慧明灯的同时,也开启了我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对种种恩情的感念,《心经》是在我们的心田上播撒上智慧的种子,让它迅速地成就智慧之果的一部经典,她告诉我们,这就是你完美的人生。

《禅与伦常道》

大愿法师

  编者的话   2014年5月11日时值温馨的母亲节,由广东省天柱文化慈善促进会紫荆分会承办的“报亲恩·百家宴”文化慈善公益活动,特别邀请释大愿大和尚及来自各地的母亲们共约七百人,在广东湛江市嘉瑞禾酒店莅临,大愿法师现场作了《禅与伦常道》文化慈善公益讲座。   为了心源渡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   几个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   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大愿法师借曹洞宗良价禅师给母亲的出家明志书为引子,阐述了禅智慧健康所蕴涵的人性中自然天性的亲情及伦常关系。   他说:儒家的文化成就了中国人生命的大地,而禅和智慧成就了中国人心灵的智慧的天空。   在本书中大愿法师首次提出消除人性囚徒困境博弈论,将传统文化伦常道与深层的生命真相建立联系,开发生命潜能,尊贤为大,成贤成圣,达到君子境界的超越性法语震耳发聩,其意义深刻而伟大。   发现问题之所在,就是希望、光明之所在。   我们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惠泽生命的灿烂文化而骄傲!让我们为她所拥有延绵不断的传承者以及他们所践行的伦常道而致以崇高的敬礼!   谨以此文纪念并感恩伟大的佛母摩耶夫人以及天下所有的母亲!

《禅与和谐社会》

大愿法师

  编者按   什么是禅?什么是和谐社会?两者与我们百姓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关,又如何去实践?2014年9月30日,大愿法师应2014·觉华岛苜届菩提文化旅游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作《禅与和谐社会》讲座,与大众分享法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大愿法师擎起中华文明风帆,纵揽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融通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实践及研究成果,以禅者直指本腺的智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充满信心;并立足当今中国社会现实,追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促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世界和平;更慈悲关注人的生存及心的觉醒。同时,横看世界,擷取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的特色,建立国人对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信心。   什么是禅?法师以“大悲干手眼,哪个是正眼?”的著名公案,让我们从中体悟:禅是一切行为背后最根源的力量,是始终不落二元对立的法身本体、是佛性、是明德的显现,即一个“和”字。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是中华文明能够贡献给整个人类的最独特的智慧资腺,激活国人的文化自信。   什么是和谐社会?法师循循善诱:以“捕鼠器的寓言”“陈水总事件”“小悦悦之死”,让我们从社会现象中看到冷读的悲哀;从处理高速路上车祸的三种方式中,让我们体会政府、市场、社会等人类公共生活的三种机制;以常识讲说社会是人的一切活动的载体;以最简明而总括的划分,分析人的五种存在形态及相应的五种社会活动领域,为我们指明:“当一个社会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都非常和谐、非常理想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和谐社会。”引发国人对和谐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由此,我们知道禅与和谐社会,与我们的生命、生活、生态环境直接相关。   个人如何实践?大愿法师开示了内心修养、人际交往、人生境界及体道而行的方法;开示了明德与幸福哲学;开示了禅悟的原理与方法,促进人的现代化,进而走向集体觉醒。   和谐社会如何构建?大愿法师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道德精神和文化建设都有具实据理的生动阐述,并汇归为中国梦一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最后,大愿法师以“创造文明,生命觉醒”为主旨,简介了有关觉华岛打造“佛的名山,佛的名岛”七个中心的规划,并祝福大众:健康、快乐、幸福、成功、觉醒!   禅如空气,须臾不离,我们是否有意识地感知了它的存在?和谐社会的理想,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向往,我们可曾有过明确的追求?而禅师呢?大愿法师在开场就说:“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为黄金,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推动社会进步,推动文明复兴。”   让我们向禅师学习,向禅师顶礼!    2014-11-20

《禅与亲子教育》

大愿法师

《禅与亲子教育》卷首语   亲子教育关乎个人、家庭、家族、国家乃至人类的命运,有关课程及方法、案例,已灿若繁星。而悟法界等流、以平等之心拥抱众生的禅师,开讲此题,确有特别之处。其氛围,以共修般若佛母心咒,感得与般若佛母、观音菩萨一样伟大母亲的慈悲和智慧共鸣。   其理念,亲子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儿女成为更好的自己;亲子关系的核心是平等互助,视孩子为人生旅途中的伙伴,亲子共成长。   其思路,围绕开发天赋与潜能,即与内心、与生命本源的连接,引导亲子在自然中玩耍,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大学》中,领悟孔子“天地万物一体”的心胸与境界;在《哈佛大学最启发心灵的人生课》中,认识自己独一无二的潜能;在《妙慧童女经》等佛陀亲子教育的宝典中,了知并践行人生圆满与成就解脱之道。   其方法,揭示了良知、梦想、良师、益友、境界、体验和经历、坚持等四緣六要素,让孩子内心快速成长;点明了忏悔、宽恕、感恩、祈祷的四大法宝,让孩子人生顺利;指出了处理好与父母、与老师、与课本、与同学、与国家和社会、与自然和万物的关系等六大能量通道,让孩子能够优秀、幸福;提供了一系列学习方法、知书达礼学好做人、运用互动模型学好做事等工具,让孩子便于实际操作。   其特色,就是在亲子间,以受蕴(佛法所言五蕴之一)即感受为切入点,通过聆听、发问、欣赏、回应,感受彼此的温度与力量,乃至宇宙能量之流。如此深探孩子的内心、照亮孩子的心灵,父母首要的是能够“谛听谛听,善男子,善女人,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进而共同开发大智、大悲、大雄力,充分显明了“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好、最真实的修行法门”。   其梦想,就是让佛法的智慧扎根世间,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如莲花扎根淤泥而庄严盛开。建立儿童佛教文化园区、人间佛教文化园区、健康禅文化园区,开办禅与亲子教育工作坊,让天下再也没有难教育的孩子;开办禅与婚姻和谐、家庭幸福工作坊,让夫妻都能够婚姻幸福……让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能够实现“身体健康无病苦,心理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得解脱”,得到身心灵整体健康。让天上明月与人间烟火交相辉映,描绘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美画卷。   禅师,是在用自性体悟亲子关系,用心血浇灌田园苗圃,用赤子的梦想点燃大众的希望啊!   敬祝大愿禅师:梦想成真,法喜充满。

《禅与中国文化》

大愿法师

禅与中国文化   编者按   文化作为一种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包涵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她以各种形式强有力地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实,它的真正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已经在微妙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更确切的文化应该如《周易》所说,她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应该如本书的讲解者大愿法师所说:她能够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然后影响我们的行为选择。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那里有古人的智慧,然而,斯者已逝,很多珍贵的文化宝藏已经被今人在不经意中遗落入历史的长河,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中。   今人对文化的理解有着种种的误区,文化错位导致了一些丑恶的社会行为和现象也被贴上文化的标签而成为一种炫耀和沽名钓誉的资本,扭曲了文化的本质和真实意义,他们对文化的亵渎和危害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个客观的存在是真实而又残酷的,面对它的时候,我们现代人竟然再次表现出了茫然无措。   禅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影响深远,我们从境界高远的文学、绘画等艺术中都能品味到禅的意味,直到现在,禅仍然散布于实践的各个角落。   2011年11月27日,六祖寺大愿方丈在珠海发表了智慧的演说,首次把禅与中国文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呈现在众人面前。现代人对文化认识的误区促成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领域的低迷徘徊状态,我们可以以禅的智慧的能量,让我们的生命实现一个又一个超越,文化是当下鲜活的智慧的涌动,不是知识的累积,知识的局限已经让我们看不到远方的风景。   当我们消除了对文化认识的种种误区之后,当我们认识到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之后,当我们都拥有了一种文化自觉之后,当我们通读本书,瞬间领悟了导致生命、自然、社会的种种不堪并非知识的匮乏,而是智慧之门从未被我们开启之后,我们生命的觉醒才会有希望。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是禅师开悟的境界,是体现生命大美的境界,如果说优秀的文化积淀可以使一个民族拥有足够自信的话,那禅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后的互补促进作用将会使我们的生命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让我们的心不再哭泣。   主办方:广东禅文化研究基地   《亚太经济时报·禅文化周刊》   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   承办方:珠海和谐精舍、德信行(珠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香洲新恒润大酒店、四海集团、正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娺然商行、南山学堂、芬陀利华佛具用品商行、水源居茶艺有限公司、鸿升彩色印刷厂   时间:2011年11月27日   地点:广东·珠海·中山大学珠海分校

《禅心商道》

大愿法师

  编者按   企业存在的本质目的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因为企业能够满足客户需要,能够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所以社会才会把创造财富的资源委托给企业。可见利润不是目标,而是指标。它是一个企业足以抵御风险的一个指标。   企业真正的目标就是利他,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所以企业行为和企业决策,一定要围绕真正的目标,也就是利他。   企业可以为顾客定制产品,甚至于可以调动全球资源,来专门为某一个顾客来定制产品,所以这个是零距离。当大家都去唯金钱观、唯物质观的时候,可能人心跟人心的距离就更大了。所以我们禅商就可以用公益的方式来拉近人心与人心的距离,来释放善意,来互相取暖,为这个人间送来温暖,送来智慧。商业之美不仅仅是高效率地盈利,不仅仅是高效率地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满足客户需求,更应该是高效率地去改变社会陋习,改变社会风气。   禅归纳起来说就是四个字:皈依三宝。禅心是皈依佛宝,自性佛宝,就是我们的空、明、觉,真心。商道就是皈依法、皈依僧。所以禅心是皈依佛,商道是皈依法、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皈依僧就是以清净心来跟顾客和合,跟股东和合,跟整个社会大众和合,和合众。   商禅不二:,商业就是普贤行愿,以心明道,以身行道。有没有注意到,其实商禅不二就这八个字:以心明道,以身行道,你就在实践普贤十大愿王了。所以其实禅商修炼的行持,就是定慧等持的状态。企业家真的不容易,他是整个民族的脊梁,是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他就更加需要定慧等持。没有定力可能就失败,没有智慧可能就淹没了。   2014年8月2日,由广东省禅宗文化研究基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四十三期禅宗文化大讲坛“‘禅心商道——新一代禅商是怎样炼成的”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本次讲坛由广东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主讲,法师主要从“商道”与“禅心”两个部分给大家带来一场禅商是如何相结合的艺术与智慧的风暴。   让我们每一位禅商都成为推动世界的力量。要时刻保持觉知,保持平等心。用好这八个字:非圣勿执,离悟无欲。

《往生极乐愿文》

大愿法师

编者的话   《阿弥陀经》中描述的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八功德水令我们神往,我们苦苦修行累劫累世,就是为了回到那本是我们的“家”的地方,但是却在一味的迷失中找不到了归家的路。不仅如此,当我们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在自己制造的虚幻不实的境界中继续迷失的时候,我们的觉醒力又如漫漫其修远的漠漠长路,在清冷寂寥、阒无一人中孤独地延伸,在一帘蒙昧中酣然沉睡,有没有一道光芒,射入那扇因等待的漫长而紧闭着的无奈的窗,驱尽久远的黑暗,唤我们醒来?   当今,念佛的人很多,因为他们渴望觉醒;当今,念佛的人很迷惘,因为他们找不到方向;当今,念佛的人很可怜,因为他们在精进念佛却离佛越来越远,直至光阴耗尽却依然在原地流转。   2010年8月31日,六祖寺大愿方丈在文殊殿二楼数百人聚集的庄严殿堂上,为众弟子讲说净土宗念佛观修的要义,并显密结合传承了阿弥陀佛心咒的睡光明修法,要想往生,回到神圣的净土——我们本有的家园,这是关键。   是的,这就是我们久待的那一线光芒,它是菩萨示现来度脱滚滚红尘中苦难的众生,他教会我们在睡梦中把握自己未来的命运,让我们的梦中梦变得清晰而真实,那是我们智慧的增长带领我们走向未来的归途,这些法要就是对我们沦落娑婆的救赎,让我们在短短的今生今世终结漫长的寻觅,我们从此懂得了我们自认为的愿力其实很单薄,很无力。不过就在那一天,数百人法喜,增长菩提,也不仅仅是在那一天,将来是千人甚至万人的共同法喜始于2010年8月31日。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学记》

大愿法师

出版说明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系六祖寺印经中心编印的“佛在人间系列丛书”[批准文号:怀宗字(2003)03号(内部交流)]之六,本书是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于2007年4月在湖南祁阳甘泉寺应四众弟子至诚礼请所讲,经印经中心整理校对刊印流通,希望广大读者应缘成就,同沾法喜,共证菩提。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学记》

大愿法师

出版说明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学记》系六祖寺印经中心编印的“佛在人间系列丛书”[批准文号:怀宗字(2003)03号(内部交流)]之九,本书是六祖寺方丈大愿法师于2006年6月在湖南南岳方广寺应四众弟子至诚礼请所讲,经印经中心整理校对刊印流通,希望广大读者应缘成就,同沾法喜,共证菩提。

《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

大愿法师

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   ———以《六祖坛经》为例   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两千余年以来相互学习、彼此影响,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交流,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发展。因此,暨南大学成立中印比较研究所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禅文化起源于印度,鼎盛于中国,广弘于世界。今天,我就《禅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这一课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向各位方家、善知识请教。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大愿法师

  这部经很浅,是讲小乘的别解脱戒,并且是讲居士的五戒,但是很重要,是我们修行解脱的基础。正如我们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警察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同样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生活规则才能平安、健康、幸福地度过一生。这个生活的规则就是五戒。

《八识规矩颂学记》

大愿法师

目 录   教起因缘   唯识宗简介   六经十一论   作者简介   《八识规矩颂》的阐释者   略讲八识心王   唯识学的种子论和识体四分论   熏习   识变论和四分论   前五识颂   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三量:现量、比量、非量   三界九地   六位五十一个心所法   九缘生识   唯识五位   第六识颂   第七识颂   第八识颂   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