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4、惠能大师的得法偈

《与心对话·禅悟人生》 by 大愿法师

2016-5-19 19:22

  接下来再看一看惠能禅师的得法偈,我们也都很熟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惠能禅师是站在更高层来阐释三无漏学:无相的持戒就是“菩提本无树”,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五蕴假合而成的,所以是无相为体,我们持戒而不著持戒相,无相地持戒;“明镜亦非台”是无念为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无住为本。所以这个核心其实就是本来无一物了,既没有世间生死的染污之相,也没有出世间涅槃的清净之相。

  “明镜亦非台”,表面看起来好像只是把神秀禅师的偈子否定掉,但事实上我们要知道这个镜子是一种异相,我们能够借助镜子来看自己,但是镜子里面的自己是真实的自己吗?当然不是了,而且镜子你只可以看,你不能够进入。你能够跟你镜子里面的那个“我”融为一体吗?它是无法进入的。而禅的精髓不是观察,不是参与,而是进入,而是不二法门。因此,只要你有一个参照系,有一个理论,有一个知见,那你永远无法真正进入到禅的智慧。

  比方说有人问:“我是谁?”我们禅门里面的公案老是参“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其实这个时候问者与被问者就产生一种明显的疏离,只要这个问者存在的话,那么人就永远是与他的本觉分离的。只有当问者与被问者不二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如其本然的生活。

  古希腊有一个关于水仙花的传说,相信在座的诸位很多都应该知道。据说古希腊有一位丰姿秀美,犹如玉树临风一样庄严的少年叫做纳西瑟斯,他因为拒绝了山林女神的求爱,所以就导致山林女神憔悴而死。报复之神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地震怒,就惩罚这个纳西瑟斯与泉水之中自己的倒影产生感情。果然,这个纳西瑟斯就顾影自怜,爱上泉水之中自己的倒影,每一天都是坐在泉水边看着自己的倒影,终至有一天落水而死,死以后他就化为水仙花。水中的倒影其实是什么?是镜子,照出什么?自恋症,那些有心理疾患的人事实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自恋症。

  还有他人的眼睛其实也是镜子。那些追求名声的人,他就是一个希望在所有人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人,看到人家眼睛之中对自己的尊重。还有什么是镜子呢?如果广泛地来说,这个人世间的所有文明说到最后几乎都是一种镜子。所以不要小看神秀禅师或者惠能大师的偈子,要广泛地说,单单是镜子就可以讲很久。

  人类的所有文明几乎都会成为一种镜子,比方说道德是一面像天空一样巨大的镜子,我们在道德这面镜子之中照见自己的丑恶,照见自己的不足。心理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是由道德这面镜子照出来的,它照出一种人格分裂。更进一步,其实一切的知见,一切的价值观,一切的文化体系都是镜子。所以神秀禅师说:“心如明镜台。”其实他还是把佛法当做一个镜子。但事实上要打破这个镜子,才能够契入到本觉。

  神秀禅师还停留在“心如明镜台”的阶段,他还是相对的境界,还有染污与清净、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的对立。惠能禅师的“明镜亦非台”是停止了分别,止息了妄想;停止了凡夫的思惟活动,就息灭了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报障,事理二障当下都能够消除,内心之中就充满了安祥的顿悟成就的境界,解脱的境界。所以事实上正如庞蕴居士所说的:“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空诸所有”,就是不用求真,惟须息见,息见其实就是打破镜子。

  比方说南隐禅师,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一位大德。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听闻到南隐禅师的大名,听说禅师是位开悟的圣人,所以专程来拜访他,向他请教什么是禅的智慧。

  南隐禅师就倒茶来招待他,在教授的杯子里面倒满了水,他还一直倒,这水当然就溢出来,一直流一直流。教授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来,最后他忍不住了,就叫起来:“师父,水已经漫出来,你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就回答说:“你呀,就像这只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所以其实是要惟愿空诸所有。

  具体到惠能禅师这首得法偈,怎么来修呢?如果我们参考西方的心理学,我们以惠能禅师的得法偈来看认知疗法、格式塔疗法和人本主义心理疗法。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