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通过念佛实现今生幸福,临终预知时至的窍诀

《净土资粮》 by 大愿法师

2017-5-12 16:04

3、通过念佛实现今生幸福,临终预知时至的窍诀

第三方面就是说,通过念佛,我们实现今生幸福,临终预知时至的三大窍诀。我们怎样才能够万修万人去呢?一定要能够具足这三大窍诀。

第一大窍诀是念佛有八个阶段,也就是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这八个阶段,特别是信深、愿切,非常重要,我们要努力地闻思净土的教理,开般若智慧,才能够真正地具足六信,信真信深才能够愿切。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只要我求生的愿和阿弥陀佛接引的愿相互感应了,二愿和合了,犹如磁石跟铁针互相吸引,就必定能够往生了,因为磁石铁针相吸是自然的法则,是法尔如是的道理。

这里面我们来看,磁石怎么样?譬如阿弥陀佛的接引愿,佛的悲愿早已圆满,不需要顾虑。需要顾虑的是什么?需顾虑的是我们的愿心是不是够诚挚,够强烈,是不是够深切。如果我的愿力诚挚,强烈,迫切,就必定能够往生。像我们前面所说公案的那个小兵十八九岁,真正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在那边念几句佛号,站着就往生了。

求生净土的愿一定要深切,那么一定要具足三种深切,也就是了解深切、意愿深切、感情深切。

了解深切就是深切地了解一切法门之中,净土法门最为殊胜;净土法门之中信愿持名是了义中的了义,方便中的最上方便,圆顿中的至圆至顿,这样才真正地有信愿持名。

意愿的深切就是指一种迫切渴望往生的意志意愿,这种迫切意愿,远远超过对于此生此世其他一切的愿望。此生此世我们还有很多的愿望,但是都比上那种迫切渴望往生的意愿,这样就是意愿深切。

感情的深切就是通过长时间的信愿持名,愿求生的心,它已经融入了你的血肉,已经融入了你的全体的生命。我们由于深切的对净土法门的信心,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因此与阿弥陀佛的心没有距离。凡夫众生虽然念阿弥陀佛,但是他的心跟佛的心还是有距离的――他以为阿弥陀佛是高高在上的,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还是有一个无形的距离。但是真正的感情深切的愿力,是与佛心没有距离的,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成为一种天性,这样是感情深切,这样的人必定能够生净土。

我们也举个例子好了。

有一个康定的人,他发心到拉萨去朝拜觉沃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的等身像,是文成公主入藏时带过去的。

那尊十二岁等身像非常殊胜,因为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亲自为那尊像加持过,而且加持时就说,这尊佛像跟我本人的加持力是无二无别的。所以非常殊胜。而且那个等身像身体里面有一颗摩尼宝珠,叫做随求普应摩尼宝,自动地在佛身面里运转,如果你去求愿发愿的时候,在这殊胜的对境面前,刚好摩尼宝运行到佛身的膝盖这个地方,那么你的一切愿都会成就。所以那是非常有殊胜加持力的一尊佛像。

康定有个人很淳朴,他是牧民,也没有文化,但是他很信佛,他以纯粹的信心来信佛。他三步一拜,好不容易拜到拉萨了,也见到了大昭寺的那尊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他因为一路拜过去,所以全身都很脏,靴子也脏兮兮的。他拜过佛后,他就像跟自己的亲人对话一样的,把自己的破靴子拿起来,放在佛陀打坐的那个腿上,说:“佛陀呀,我要到小昭寺去,我靴子没人管,你帮我照看一下。”就好像跟自己的亲人,跟自己的至亲说话一样,他没有一点虚伪的心,就走了。走了以后,这个香灯师过来看到说,这是谁把这个破烂靴子放在佛身上?想把它拿下来,怎么扯也扯不下来。扯来扯去,佛就开口说话了,这个靴子你不要动,这是康定某某人托我帮他照管的。你可以看到这种感通是因为什么?因为感情深切,念佛要念到这种感情深切才是真正的相应。

这个念佛信愿持名,你虽然每天念了很多佛号,但是只是完成任务,那你的心跟佛的心还有无形的距离,这样不是真正的愿切。你一定要念到什么?一定要修到犹如至亲之间。我们知道这个至亲之间有一种天性,对不对?会互相感应,所以一定要修到犹如至亲之间的这种心相通,血肉相连。

父慈子孝那是一种天性。你看曾子,孔子学生曾子上山砍柴去了,家里面突然来了客人,母亲觉得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怎么办呢?儿子又没有回来,那个时候又没有手机,所以联系不到,怎么办呢?她就急得咬自己的手指,母亲在家里面咬手指,曾子在山上砍柴,他的心就痛,他就感应到母亲肯定在召唤我了。这样是因为什么?至亲之间有这样一种感通。

我们念佛也要修到这样的程度,才是真正的愿切。所以这样的怎么会不能够往生呢?一定能够往生。

包括我们菩提道次第要修依师法,道之根本依师法,修依师法也是要如此地修,要了解深切、意愿深切、感情深切,心同佛心,心同师心,这样必定能够生到极乐世界,必定能够生上师的净土,能够没有障碍。

第二大窍诀就是念佛一定要在当下的五蕴身心里面来用功。当下的七重身心和地水火风空五大要能够转,要能够念念觉醒层层解脱,自然就能够今生幸福,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正念分明。

因此我们修念佛,要能够四种念佛法门可以兼修,并且以净业三福作为助行。一开始的时候,有因缘的话,能够多开般若慧,四种念佛都尽力去修。

为什么我们现在念佛的人多,得生的少?因为如果片面地强调持名念佛,而众生的般若慧又没有开,他实际上是不会相应的,他的身心是不会转化的,所以他虽然念佛,但是他只是净化了心的表层,只是修养好,但是他并不是真正的修行。

他的身体没有转过来会障碍他,一个是在修行的当下会障碍他,不能够真正地非常清净地去念佛,总会有妄念冒出来。因为这个是不容易控制的,这个身体不由你控制,如果身体能够修到由你控制,那你就不会生病,谁也不想生病,对不对?它不由你控制,所以除非你转化它了。

那么这个是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当然我们也赞叹持名念佛是最极殊胜的,但是那个犹如皇冠上的宝珠一样,是最极顶峰。

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不能安的时候,四种念佛能够兼修那是非常好的,在一切时都能够觉照,都能够开启灵性生命,这个实际上就是少分相应地修实相念佛。

那么包括我们修般舟,我们走般舟,当然一开始一定要有人引领。

包括持名念佛,而且你看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面讲的方法就非常妙,妙在哪里?妙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怎么妙法?我们为什么会轮回生死,根源在哪里?根源在我们有了受以后,就会有种种的爱憎取舍,所以造无量的轮回业,而且我们还感知不到。

这个习性反应,它很微细的时候,刹那刹那生灭,招感无量生死,种下无量生死因的时候,你的心太粗了,你根本感知不到,所以你要解脱很难。你看,六根接触六尘,在这个接触点上,他就会有受,有了受以后,他的习性反应就有无量的爱憎取舍,每一个爱憎取舍都是一次生死轮回。

那怎么办?我们要通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把这个外循环转为内循环,那么你就懂得念佛了。

什么是转为内循环?你不受六尘的染污,不被六尘所影响,只是六根自己一个内部形成一个循环,这样修行就对了,这样念佛必定往生,这样念佛能够迅速地成就三昧,根器好就很快,根器中等七天七夜都能够成就念佛三昧。

我们去年在东北大庆讲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个实际上非常短,只有二百四十几个字,但是她就像我们的《般若心经》一样,是佛法的心要,净宗的核心精髓都融在里面。

怎么修呢?就是三个字:内循环。你自己让六根形成一个内循环,它自然就能够入三昧,这样来修才是对的,才是真正地懂得念佛。正念佛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令六根缘六尘,六用不行,因为六根自己形成内循环了,它不去缘六尘,所以六识就不行,所以它就不会去起种种的分别。

六根要都摄,关键是三根:意根、舌根、耳根,这个三根你懂得转了,转过来了,其他另外三根就跟着来了。

我们念佛的时候,能够专注于佛号,我们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号,这个就是摄意根;口念得清清楚楚,这个就是摄舌根;耳听得了了分明,就是摄耳根。这三根摄了以后,那么其他眼根、鼻根、身根自然就收摄了。

所以念佛的窍诀,如果用三个字来归纳,就是“内循环”,如果用四个字来归纳,就是“自念自听”。

在一个内循环的反馈系统之中,由意根起心念佛,这是起因,意根心念一起念佛,通过舌根就念阿弥陀佛,就传递到耳根,耳根就把这个佛号收进来,回到内心。

再由意根起因,然后舌根念佛来传递给耳根,耳根又把它收摄进来,又回到自心,这样形成一个内循环,就能够将生理、心理、物理现象这个三要素总摄在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之中。

久而久之就自然能够入流闻性,就不会像凡夫一样寻尘出流,一直向外去攀缘,而能够入流闻性,一切时中自然就真正地能做到佛号历历分明了。

当然你在修证念佛三昧的这个过程之中,他会有很多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物理现象的变化。

这样是成就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作为修证念佛三昧的方法,久而久之你在修证的过程之中,这个根身器界都能够渐次地转染成净,转凡成圣。

又因为我们这个耳,耳是属于什么?如果你懂得中医,耳是属于肾,对不对?它跟肾相通,所以它是通于我们先天的肾气,它是通于气海的。先天之气能够相通,自念自听,就能够将人体的气脉磁场将它由无序的混乱的状态转化为有序化。有序以后,你就能够起到强身祛病的功效。而且自念自听,你的心就会越来越敏锐,因为它不再受六尘所干扰了,就能够使你的心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清明,领悟能力就越来越强,最容易激发我们的潜能。

念佛的时候要用这个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关键是意根、舌根、耳根这三根形成一个内循环。那么这样来修行的话,当然就一切六尘不能入,不能染。

而且念佛的时候,有些人痛哭流涕,每天思惟一下净土教理,一边念阿弥陀佛,很悲切。当然一开始的时候,能够这样念佛是好的,能够忏悔业障,但是你如果一直是这样就不对了。

念佛的时候不要越念越悲苦,越念越有压力,这是不对的。如果你念佛连续念几个小时,都不会口干舌燥,不会疲惫,这样就说明你相应了。

如果念完以后觉得口干舌燥,而且越念越悲苦,很疲惫,你有悲苦,那说明你还是凡夫的情执,还在凡夫的情执里面。如果长期这样就著悲魔。

很多人会错解这个厌离娑婆,他认为厌离娑婆,就是我很讨厌这个娑婆世界,我很厌恶这个娑婆世界。错掉了,不是这样的,佛法不是这个道理。厌离娑婆是指放下娑婆,舍离不留恋娑婆,“不留恋”三个字,才是最重要的。你不留恋,所以你就不会被娑婆世界的一切所沾住。

厌离娑婆不是指消极避世,不是指消沉。如果你是讨厌娑婆,认为就是厌离娑婆,那就错掉了。为什么?因为你讨厌什么,你就摆不脱什么。你恐惧失败,你就很容易会失败。为什么?因为那个根在那里。讨厌跟喜欢是相对的,对不对?就像一个钟摆一样,凡夫众生的感情就像一个钟摆一样,爱就生恨,这样他如果摆来摆去,所以他永远脱不了生死轮回。

那佛菩萨的大慈悲是什么?他不是双向度的,像钟摆这样的,他是单向度的,就是像一个容器,像一个杯子里装满了大悲水,满了以后一直流,一直流出来,一直溢出来。慈悲就是这样,你内心盈满了,内心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慈悲,所以他会一直流露出来,无私无我的对众生的关心,对众生的大悲心,他是单向度,这样来修慈悲就对了。

如果你有讨厌的话,那么你一定还处在一个相对,那你内心还一定会留恋什么,喜欢什么。有讨厌就一定有喜欢,所以你不是真正地修厌离娑婆。只是不留恋、放下就对了。

所以念佛的时候,念佛的音声,有八个字,就是要做到“清畅哀亮,微妙和雅”。你看《无量寿经》里面赞叹极乐世界的音声,就是这八个字。我们念佛也是要如此。

当念佛的时候不求世间的福报,唯愿一超直入极乐国,这个就是清。

当念佛的时候万缘放下,直心念佛,就是畅,畅顺。

当念佛时,生大惭愧,怖地狱苦,求佛援手,求佛接引,就是哀。

当念佛时,生庆慰心,幸遇净土法门,得出苦海,这个就是亮。

当念佛时,念念觉照,念念来照亮我们的内心,穿透我们内心的盲点,这样就是智慧观渐渐地显现,这个就是微,微妙。

当念佛时,自念自听,由心起音,由舌根念,耳根听,回到内心,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内循环反馈系统,阵阵清凉,香光庄严,就是妙。

当念佛时声和韵稳,七重身心,都能够转化和谐,人与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心和谐,这样就为和。

当念佛时,沉着安祥,不欣世语,不会喜欢那些世间的言语而能够端正身心,三业清净,非常沉稳,惟佛是念,这个就是雅。

所以这八个字是我们真正懂得念佛,而且这样来念佛就能够跟极乐世界形成一个同频共振,当然频率对了,当然就接受极乐世界的加持,时时处处都能够受加持。

这是讲通过念佛来成就现生今生幸福安乐,临终预知时至的第二大窍诀。

第三大窍诀就是念佛一定要多听闻大乘了义佛法,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都能够忏悔念佛、持戒念佛、观心念佛。

我们中国净土宗的二祖善导大师是了不起的大德,为什么?因为众生很多的疑惑,都是他帮助我们解决了,让我们能够了无疑惑,能够顺利往生。

在善导大师以前的诸大德,他们在解释三辈九品往生的时候,就会认为说:上辈三品是菩萨往生的品位,中辈三品是二乘回小向大往生的品位,这些都跟凡夫不相干,凡夫无份,凡夫不能够生到上辈中辈。

善导大师把这个纠正过来了。善导大师说,三辈九品都是佛为凡夫说,不干大小圣,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这句话就非常重要了。一个是鼓舞我们的信心,我们哪怕是凡夫身,如果能够开般若慧,都能够上品往生,所以三辈九品都是释迦牟尼佛为凡夫说的。这样我们就非常有信心了。

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这个“遇缘有异”四个字就点出了心要,也就是说我们闻到净土法门,我们来念佛,如果你遇到的是大乘佛法,你就能够修观心念佛,信愿持名,临命终时就是上辈三品的往生;如果你只是遇到小乘佛法,那么你就能够持戒念佛,信愿持名,临命终时就是中辈三品的往生;如果你遇到恶人,遇到邪师,他引诱你造恶业,但是你临终时候,能够忏悔,能够后悔,能够醒悟过来,而且遇到善知识教导,教导你能够忏悔念佛,信愿持名,就是下辈三品的往生。

所以观心念佛是上辈三品,持戒念佛是中辈三品,忏悔念佛是下辈三品,就看你能够遇大乘,还是遇小乘,或者是遇恶人,所以遇缘有异,遇到的人不同,所以致令九品差别。所以由此可见以般若为前导来念佛,是至关重要的。

有些人不喜欢闻法,他听闻了净土法门以后,他也不去听法了,他也不去寺院了。他说,某某法师说的,呆在家里念佛就好了,其实就误解了。法师不是那个意思,是你自己没有听懂,自己理解领悟有偏差。

而且有些人懂得了一点点教理,就以莲池大师的话作为搪塞,作为掩饰。莲池大师确实是说过,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八万四千门,饶与他人行。有些人说,莲池大师都是那么说了,我也不用学了,我也不用闻法了,也不用去闻那些般若的经典了。但是你知道吗?莲池大师是大通家,他在禅门里面开悟了,而且他对于天台的教理,对于戒律也都非常通达,然后归心净土,当然他老人家可以放下闻思,那是大师的境界,你用他的话来作为自己的借口,那个就不是真正的一门深入,而是什么呢?而是找借口偷懒。

有些人说,我专修,但是其实他不是专修,是偷懒。什么人是专修?他是真正的开了般若慧,然后信愿持名,这样的人是真正的专修。一边念佛一边心里面留恋娑婆,妄念纷飞,又不学教理,还以为说,我是专修,以这个作为借口,作为掩饰,这样的人实在是愚痴。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修行的心要,就是三句话,修任何法门都需要,也就是:以戒律为基础,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懂得这三句话,修任何法门都能解脱,用这三句话来修持名念佛,信愿持名,必定能够上品上生。

我们看《佛说阿^世经》,阿^世王造了恶业,造了极重罪,是不是?饿死了他的父亲,他后来能够忏悔,能够归心净土,他都能够上品下生,何况是我们呢?所以我们更加要精进,一定要能够自己努力地闻思,努力地了解深入地领悟大乘佛法;同时精进地修行,同时也把工作做好,把家庭能够打理得非常好,实现幸福家庭;能够建设人体净土、人心净土、大地净土、人间净土,当来往生佛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是真正的佛陀所赞叹的优秀的弟子,像优波罗华一样,在这个五浊恶世之中能够不被染著,而灿烂地盛开,给大众做一个榜样。

正如北宋时候的苏轼(苏东坡),我们都知道,他是非常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也非常好,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他壮年的时候是学禅的,他有很多禅的公案。到晚年的时候,他归心净土,信愿持名。他作过一首诗,来描述他修净土的境界,修净土的状态。那首诗说:“恒持弥陀像,西方作公据。”公据就是什么?一个契约一样,就表示我能够依靠这个来作为我超出轮回的法门,一个依靠。“念佛稳于禅,观此可为喻。弥陀甚易念,西方甚易生。但虑信不切,休忧力不能。勿谓曾为恶,不好去修行。千年暗室内,一灯随即明。我语未能信,请君观《观经》。十恶五逆者,念佛亦往生。”哪怕是造过十恶五逆的人一念回心,信愿持名都能生净土,何况是我们呢?所以能够懂得这个净土法门修持的三大窍诀,一定就能够真正实现万修万人去。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