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净土法门的殊胜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6-10 15:31

  

  首先讲净土法门的殊胜。净土法门是“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

  “一乘了义”。一乘就是一佛乘,就是告诉我们一生成佛的方法。《妙法莲华经》如来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如来临入涅槃了,所以畅佛本怀,直接告诉我们唯有一佛乘法,前面的说二乘,大乘、小乘;说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是如来的方便说,都是如来为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根机成熟,所以善巧方便而说。从如来的究竟本怀来说,是希望教化众生、帮助众生,一超直入如来地。

  净土法门就是一乘的法门,直接教导我们成佛的法门,教我们现生观想念佛、实相念佛、观相念佛、持名念佛,然后直了成佛。

  观佛念佛是因。一生成佛,皆得阿鞞跋致,一生成佛,这个是果。因赅果海,果澈因源。以阿弥陀佛果地上的究竟觉悟,作我们现前的一念心,那我们现前一念心,当下即成佛。即念念佛,即念成佛。

  “了义”。了义是如来最圆满的称性极谈。开权显实,以前都是权巧方便,现在畅佛本怀,把佛真正想说的告诉我们。所以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出现于世间的大事因缘,就是为了教导我们观佛、念佛的法门,一生成佛的法门。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所以她是最究竟了义的法门。

  同时契理契机。契理,是契诸佛所证得的真如妙理;契机,是契众生信愿观佛、念佛,得解脱的根机。所以理是指理体,是指宇宙万有的本体,就是我们的真如妙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作佛是始觉,是心是佛是本觉。我们以始觉念本觉,成就究竟觉,所以这是最直截了当的契理的修法。

  契机是“普被三根,齐收凡圣。”一切上中下根,都能够依净土法门而得解脱。“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好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发愿往生极乐。“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观无量寿经》上面说,乃至于五逆十恶,因缘殊胜,能够遇到净土法门,自己具足信愿行,乃至于十念,乃至一念皆得往生。

  所以杨仁山居士在他所改的《佛教三字经》上说:“观经语,最惊人,许五逆,得往生。”所以这个法门是最圆满,得度的众生最广的契机的法门。上则文殊、普贤法身大士,皆发愿往生极乐;下至五逆十恶,临终信愿念佛,亦必随愿往生。横超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比肩。

  我们一旦能够往生极乐,皆是阿鞞跋致,那么我们就与观音、势至、诸大菩萨法身大士并肩。可见净土法门是最究竟方便,“普应群机”。

  再一个方面的契机是下手最方便,修行用功最方便。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所以祖师说,净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比方说,我们持名念佛,随时随地可修,不必遁入山林。我们不需要说,好像专门住在寺院里面,或者在深山里去念佛。平时随地可修,一切地方都可以作为我们念佛的地方,修行的地方,随时可念,不劳闭关静坐,一边做事,可以一边念佛。

  如来所开示的:“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最重要的是我们心上放下,世间的事情同样做,而且还做得更好。因为我们的心清净,“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需要专门抽时间,“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不耽误我们世间的工作,而且今生今世就可以了生脱死。“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于未来。”自觉觉他,我们同念弥陀,同生极乐,未来都做莲池海会佛菩萨。“亦复自利利他,造福社会于当世。”而且现前我们的工作又能够做圆满,又能够造福社会,又能够庄严这个世间。在这个娑婆世界,以我们的清净心去造福众生,转娑婆为极乐。

  所以我们所学的这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真俗并照,事理双融,凡圣齐收,心佛不二”。“不但为净土群经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实亦此界他方,现在未来一切有情离苦得乐,圆证菩提之法要。”尤其是我们末法时期的凡夫众生,要超出轮回,一定要依靠净土法门。这是最方便、最究竟的法门,最容易修,成就又最快,又最高的法门。

  《大日经》上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下手最方便,所以本经是最契机的法门。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上说,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其他法门是难行道。念佛法门是最容易超出生死轮回的法门。而其他的宗派,一定要断见思二惑,才能出三界。如禅宗、天台、贤首、唯识宗、三论宗,这些都需要断八十八使见惑和八十一品思惑,才能超出三界。首先是断八十八使见惑,我们才可以证得初果——须陀洹果。然后渐次地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成阿罗汉,超出三界。

  这个净土法门,乃至于你没有断一分的烦恼惑业,只要能够伏住见思二惑,即可了脱生死,所以净土法门是最殊胜的。

  我们知道龙树菩萨,入龙宫取华严,以他超凡的记忆力,把下本的《华严经》十万偈记住了,来到人间写出来。翻译到中国来,八十华严是四万五千偈,六十华严是三万六千偈,四十华严只是华严的一品——《入法界品》。可见我们现在所读诵的华严,号为经中之海,但是事实上,她只是华严一海之中的一滴。

  而且龙树菩萨又造了一部大论,叫做《大不思议论》,来解释《大方广佛华严经》,现在大部分都失传了,只留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解释第二地菩萨境界的《十住毗婆沙论》。此论称赞净土是易行道,即容易成就。“余门修行如蚁子上于高山,净土修行如风帆扬于顺水”。其他法门你要修行,好像一只蚂蚁由山脚下爬到山顶上去,要经过非常漫长的时间。

  我们凡夫要修行成佛,乃至于达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那么十信的初信位,初信位以后往上修,还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我们如果初信位都没有达到,那就是法华上所说的尘点劫,非常遥远,非常漫长,而且遇到的阻力非常地多。

  “净土修行如风帆扬于顺水”,非常快,非常便捷,非常安全、稳当。所以我们说她是一乘了义之法,万善同归之法。万善同归,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法,都归于净土法门,都归于哪里?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归于真如自性。

  六祖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们直接正念真如的法门,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而且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等于圆满具足地在修持律宗、禅宗和教下的天台、贤首、唯识、法相唯识等,这些我们都具足地在修了。为什么呢?因为律宗主要是修佛身功德,教下是修佛语功德,禅宗修佛意功德,净土法门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名召德,圆满地修佛的身语意功德。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上说:“齐诸圣于片言,会三祇于一念。”我们于片言之间,于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顿出轮回,往生极乐,就能够与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并肩,所以“齐诸圣于片言”,这要真正有大智慧才能够深信。“会三祇于一念”,其他法门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所修持的,我们现在一念,“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即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所以是万善同归之法。并且是三根普被、凡圣齐收之法。

  其他法门,比方说号称为经中之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她所度的是法身大士,起码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如果没有成就,没有达到这个境界,都在门外进不来,都不是得度的对象。所谓“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所以华严法门所度的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声闻、缘觉、人、天人都没有份。

  《妙法莲华经》号称为经中之王,如来开权显实,授记弟子成佛,但是一开始也有五千退席。也就是五千比丘、五千小乘的弟子不能接受,他们就退席。

  净土法门,上中下根都能修。印光法师说:“九界众生离此法门,上无以圆成佛道”,乃至于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十方诸佛离此法门,下无以广度众生。”所以度的对象非常广。因为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所以释迦如来说八万四千法门,广应群机。净土法门可以普被上中下根。《无量寿经》上面说:“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

  我们看《阿弥陀经》就知道,六方佛皆出广长舌相,称赞净土法门,称赞阿弥陀佛。劝他们国土的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不单单是释迦如来说,十方诸佛都说,得到十方一切诸佛都赞叹、都弘扬的法门,是净土法门,劝众生往生极乐,超出轮回的殊胜法门。

  普贤菩萨发愿偈上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文殊、普贤,法身大士——事实上文殊菩萨是古佛,示现为等觉位的大菩萨,都发愿往生极乐,何况是我们凡夫呢?

  而且释迦如来在《观佛三昧海经》上说,释迦牟尼佛劝他的父王净饭王,修净土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释迦佛报父恩,所说的法门一定是最妙的,下手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就是净土法门。没有教他参禅,也没有教他持咒,也没有教他去学教,就教他修净土法门。

  这个契下,《观无量寿佛经》后面所说的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并且《观无量寿佛经》广应群机,恩德最深的还是我们凡夫众生。所以《大集经》上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度,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修其他法门都不容易成就。

  参禅不是容易成就的事情。莲池大师说,在禅堂里面开悟的人,要“三朝天子福,七世状元才”。三辈子能够做皇帝这么大的福报,七辈子考中状元这么大的智慧,才有机会,才有可能在禅堂之中参禅开悟。所以《证道歌》上说:“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永嘉大师说,他多生多劫都在修,都在参禅,不是今生出家坐禅堂,然后就开悟了,不是这样的。

  末法时期,众生的福慧都很浅薄,垢障很深重,唯有依靠净土法门这个最殊胜方便究竟的法门,凭信愿持名就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圆证四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毕竟不退,这样一生成佛。如果我们离开这个微妙法门,凡夫众生要想渡过生死的业海,登彼岸,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两土导师愍念我等,开此净土法门。娑婆、极乐,两土的导师,释迦如来和阿弥陀佛怜愍我等业深障重的凡夫,所以开最究竟的净土法门。妙显苦乐,对于娑婆的苦,极乐的乐,开示我们“此大火聚,彼清凉池”。

  娑婆世界是三界火宅,无有安乐。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众苦逼迫,内受种种欲望的驱使,外受六尘的诱惑,内外交煎,众苦煎迫,烦恼障重。我们所得到的这种乐,凡夫所以为的乐,事实上都是苦——乐受有坏苦,苦受是苦苦,舍受是行苦——众苦煎迫,所以如大火聚。

  佛在经典上打了一个比方说,凡夫所认为的这种五欲之乐,好像一个人有皮肤病,很痒,拿手去抠痒,暂时止住了,暂时不痒了,他就认为很乐了。但是与其这样,最好干脆没有皮肤病。所以这种乐不是乐,只是痛苦暂时止息,我们就称之为乐。好像我们在一个痛苦的深渊之中,暂时出离,离开一个,还没有堕到第二个苦的深坑之中,那么这种暂时的止息,凡夫以为是乐,事实上都是苦。

  “彼清凉池”。宝莲在前,刀山在后,自然厌离娑婆,求生极乐。我们能够求生极乐,将来九品莲花为父母。我们现在信佛,念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之中,就有一朵莲花盛开是属于我们的,每一个人一朵莲花。我们信心具足,将来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就持这七宝莲台来迎接。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花开见佛悟无生。花开见佛是指我们内心的般若智慧心花开,见自性佛。即念他佛,成我自佛;即念本觉,成今始觉,而证得究竟觉。由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顿悟此心本来平等,以念佛心入佛知见。

  所以此法门非常微妙,非常妙是怎么样?由有念而入无念。禅宗六祖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那我们如何达到无念的境界呢?无念不是没有念头,无者无诸尘劳之相,念者念真如自性。于一切境界心不染著,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这是无念,不是没有念头,而是念念无住。

  如何达到无念境界?净土法门的妙处就是说,我们不要做很多东西,就念一句名号,就是至诚恳切,老老实实一直念下去。由有念入无念,渐渐地我们就能够根尘脱落,顿悟本来。

  所以《念佛三昧》说:“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念而无念”,我们念阿弥陀佛这个时间,念而无念,无诸尘劳之念。“无念而念”,我们心空境寂,内无能念的心,外无所念的佛,这个时间,而一句佛号又历历分明,这一句佛号就是我们的佛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就是我们的本体,所以由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善巧方便,求生极乐,事实上我们是证入无生法忍。证入无生法忍以后,我们知道怎样?“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净土的依报正报庄严,都是我的自性,都是我的真心,以念佛心入佛知见。所以唐朝时候,韩国的元晓法师说:“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

  阿弥陀佛的悲愿,最关切的是业深障重的凡夫,也可见净土宗的妙处,首为凡夫得度,为了帮助凡夫众生超出生死轮回。所以她所度的众生,根机是上中下根都能普被。

  有没有人对这个净土法门他没有份呢?还是有。莲池大师说,什么人没有份呢?此法门这么方便,又容易成就,但是还是有人没有份,什么人没有份呢?不信的人就没有份。

  只要你肯信,肯发愿,肯依照修行,人人有份,这是“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径登四土。”其他法门要修行,要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很难,要修定,要有禅定的功夫。定是能否解脱的枢纽,这个定的层次,是一层一层往上提升的。

  我们说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离生喜乐地定,定生喜乐地定,离喜妙乐地定和舍念清净地定,这是四禅。初禅,乃至于四禅。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这是色界的十八层天。往上还有无色界的四层天,无色界的四种定——空无边处地定,识无边处地定,无所有处地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地定。

  但是,“纵然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来。”乃至于你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地定,生到这个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仍然还有生死轮回。所以,其他的法门要成就的话,在这个上面还要再修一个第九次第定——受想灭尽定,才能超越三界。是次第往上修,一层一层往上修。

  净土法门是怎样?“横超三界”。打个比方,一根竹子有九节,一条虫子由最下面开始钻起,一节一节钻空,然后钻到顶上来,才能跑出去,这就很难。那么净土法门呢?她是“横超三界”,一条虫子在这个竹子之中,它不是往上跑,它往边上跑,往旁边钻,钻一个洞它就出去了,“横超三界”,很快,所以我们依靠净土法门了脱生死,而且圆生四土。

  我们修其他法门要成就禅定,不容易。净土法门不需要得定,不需要断见思惑,你只要念佛成片,只要伏住见思惑,见思惑不起现行,就可以带业往生。所以我们修其他法门,好像平民之子,好像老百姓的儿子去考试,中秀才,中举人,中状元,一级一级考,考了以后做县长,做市长,做省长,然后做宰相。那净土法门呢?就如太子,他生下来就可以继承王位,不需要一层一层往上升。可见此法门非常殊胜。

  “径登四土”,我们如果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一切生。我们只要能够生到凡圣同居净土,那么上三土:方便有余净土,实报庄严净土和常寂光净土,我们一生一切生。

  三十七道品里面所说的五根五力,五根——信根、精进根、正念根和定根、慧根,不要看不起这个小乘的三十七道品,事实上一切佛法都在其中。五根我们真正地修好了,不要说你修好五根,就是修好前三根——信生根了、精进生根了、正念生根了,我们就能够怎样?就能够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因为我们正念生根,能够一直持这句阿弥陀佛,就能够念佛成片,能够伏住烦恼,不打妄想了,那我们一定决定生极乐。生什么土?凡圣同居净土。

  再往上,我们正念生根以后,一直保持正念,一心不乱,得到定根,就达到事相上的事一心不乱,我们就可以生方便有余净土。

  再往上,慧根,我们开发本有的自性的智慧,达到理一心不乱,我们可以生到菩萨的实报庄严净土。

  那么根呢?根一定是在土壤里面,这土壤是什么?土壤是四念处、四正勤。我们学佛,为佛弟子,最基础的还应该是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最根本的,最基础的还应该是《了凡四训》。事实上也就可以用四念处、四正勤,六个字就可以概括了,这是我们信生根的土壤。所以说这是净土法门的殊胜,是圆生四土。

  而且其他法门,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难。好像我们要游过长江,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身上背一块石头,由此岸游过长江到彼岸,很困难。为什么?因为可能游到江中间,我们就没有力气了,而且加上背了一块大石头,然后我们就沉下去了。这比喻我们依靠自力很难成就。

  而净土法门不单单是有自力,而且还有他力,有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受,有十方诸佛护念的力量,所以他力法门善护行人。好像怎样?好像自己虽然背了一块大石头(石头代表我们宿世无量生的业障),但是我们能够坐上一艘大船,可以顺利地不费力气到彼岸。同样的,我们入阿弥陀佛一乘愿海,入阿弥陀佛本愿之海,可以很迅速地超出轮回。

  所以其他的法门,依靠自力修行障碍很多。尤其是末法时期,五浊恶世,障碍困难更多。《首楞严经》上就说到,修行人在禅观之中的五十种阴魔的干扰,我们修行人,稍微正见差一点点就入魔网。净土法门仗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威神加持,魔不能扰,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所以《佛说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上说:“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二十五位大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所以是自他二力的法门。

  其他法门是因教,净土法门是果教。好像我们要吃苹果,那其他法门教我们,首先拿一个苹果的种子种在土壤里面,再浇水、施肥,有阳光,慢慢地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我们才能吃到;净土法门是果教,阿弥陀佛以他的宏深誓愿,直接成就这个苹果,我们以信愿持名,乃至于四种念佛,那么直接将这个苹果摘下来吃。所以是二力法门。

  有些人学了一点教理,他就说,你老是说他力,是不是很着相啊?而且《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现在我们又要怎样?又要色见声求,又要观想阿弥陀佛,又要念阿弥陀佛。那怎么解释?会不会自相矛盾?不是这样的。

  其实我们要知道,他力亦是自心,事实上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自心真如妙心的显现。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报正报的庄严,都是我们的自心,自他不二,因他力而显自心,从有念以入无念,这是我们净土法门的最殊胜、最微妙的地方。

  “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在圆教之中是极圆之教,在顿教之中是极顿,顿超之教,超越了华严、法华。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华严的奥藏,华严是讲佛的果地上的万德庄严的境界。她这个最甚深奥妙的如来果地境界和法华的秘髓,法华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个秘密的心髓,都是为了引出净土法门。

  所以一位祖师说:“华严、法华,都是为《弥陀经》作序言,都是为净土法门,为《观无量寿佛经》作序言。”如来的本怀是说净土法门,“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好像我们有一本大作,前面就有一篇序言,引出此法门,让大家深信此法门。

  而且此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其他的经典,流通分是释迦牟尼佛嘱托菩萨来流通这个法门。你看普广菩萨,嘱托文殊菩萨来流通这个法门,来弘扬这个法门。而《弥陀经》上面,谁来流通这个法门?六方诸佛。劝信流通是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称赞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可见此法门非常深妙,极圆极顿,十方诸佛来流通她,来弘扬她,所以我们说《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都在本经之中。

  “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一切诸佛畅佛本怀要说的法门,都是净土法门。一切菩萨修行六度万行,他的总纲要都是净土法门。寂而常照是名清净法身,照而常寂是名常寂光净土,所以身土不二。六度万行圆满成佛,成就身土,奥妙法门都在净土法门之中。

  所以印光法师作了一个概括,法师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净土法门就是无上深妙禅,这个直指人心的禅宗的修法,比禅宗的修法还要更奇特。为什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即是我们自性的本觉的无量光明。是心作佛是无量光,是心是佛是无量寿;是心作佛是始觉,是心是佛是本觉,始觉本觉不二,是圆修不二法门。所以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能念的心是始觉,所念的佛是本觉,以始觉念本觉,成就究竟觉。

  “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我们能够直接修佛法界。我们的心在念五戒,我们正在修人法界。我们的心在起贪念,在哪里?饿鬼法界。心起愚痴的念,执著,放不下的念,在畜生法界。现在我们的心直接念阿弥陀佛,那我们的心在哪里?当下就在佛法界。所以“即念念佛,即念成佛。”

  “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一句阿弥陀佛就圆满地在修律宗、教下和禅宗,圆满地在修如来的身语意功德。

  “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此法门非常妙,惑业没有断,见思二惑一点都没有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贪瞋痴慢疑,这些一点都没有断,只是伏住了,就能够怎么样?“得预补处”,能够一往生,就是一生补处的、候补成佛的大菩萨,因为一生到都是无量寿,“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九界众生离此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

  “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华严·入法界品》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以十信的满心开始参学,遇到文殊菩萨教他去广学多闻,参学,第一位善知识是德云比丘,就教他念佛法门,乃至于当相即道,历事练心,最后遇到普贤菩萨教他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所以祖师说,华严所说的无量甚深微妙的如来万德庄严的果地境界,都是为了净土法门作序言。

  “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最初弘扬净土法门的首推马鸣菩萨。菩萨作《大乘起信论》,上面开示我们,要修五门修行法门和四种信心,以净土法门为修行信心的殊胜的方便。圆摄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和禅定度,这五门修行法门,和念佛、念法、念僧、念真如的四种信心,劝我们以净土法门超出生死轮回。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开示我们,净土法门是“易行疾至”之道。

  “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前面讲印度的菩萨、祖师,到东土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也作《净土十疑论》,专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智者大师还为《观无量寿经》,作了一个解释的疏钞。

  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的化现。智者大师住世的时候,有一位阿罗汉,由印度以神通力乘空而来,来到国清寺顶礼智者大师,说:“欲来东土礼文殊,不期遇着小释迦。”那么,我们知道智者大师是释迦如来的化现。

  “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永明延寿大师,他学教,而且通禅,是禅宗的法眼宗的祖师。明心见性以后,专志西方,终生念佛,作了很多的著作。如《宗镜录》,等于是一个佛法概论,整个的佛法都归纳在其中。又写了《万善同归集》,劝导众生念佛求生极乐。

  而且现在我们东土,中国佛教说阿弥陀圣诞十一月十七,我们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圣诞,这个纪念日如何得来?就是从永明延寿大师这里得来的。因为大家都公认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现,所以以永明延寿大师出生的生日,农历的十一月十七作为阿弥陀佛圣诞。

  所以他作“四料简”来开示我们。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如果我们不了解禅宗的修法,但是我们具足信愿来修净土,“万修万人去”。而且我们一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与诸菩萨为善友,“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天天听阿弥陀佛说法,我们肯定迅速成就。

  而且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想听哪一尊佛说法都可以。为什么?我们念《弥陀经》就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每天“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每天清晨盛着天花,以神足通坐着他们自己的那朵宝莲花,到十方佛净土去供养十方诸佛。而且很快,历事诸佛,吃一顿饭的功夫就可以回到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要见十方诸佛很容易,要听十方诸佛说法都容易。而且极乐世界的宝树之中,好像我们看电视一样,有这个宝网,十方诸佛净土都在这个中间显现。极乐世界的人,心念一动,想听药师佛说法,马上就显现出来了。所以,“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不了解净土法门,你专修禅宗,“十人九蹉路”,你稍微一点点的见地不真,就难以出轮回。我们说过三生石的故事,那个圆泽法师,最后还是要去投胎。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作人师,来生作佛祖。

  这是延寿大师所著的“四料简”。是不是我们要禅净双修呢?不是这样的。我们如果能够“以般若为行,以净土为归”,这样往生的品位就会很高。我们能够历事练心,修好清净心,我们看“念佛”两个字(不要片面地看,认为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才是念佛,这就很片面的。)“念佛”,我们看这两个字就明白,“念”字,上面是一个“今”,下面是一个“心”,“今心”,“佛”就是觉,今心觉,现前一念心你觉悟了,就是念佛。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在每一个念头之中,都要转变念头,都要开发智慧与慈悲,今心觉,念念觉悟就是念佛。

  “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净土法门汇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总证真常”,都归入一佛乘。五性,众生的五种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还有不定的种性——就是说兼有两种,或者三种无漏种子的,比方说,兼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的,将来所证之位,遇缘成熟,遇到声闻法就成声闻,遇到缘觉法就成缘觉,是不定种性;还有没有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是他可以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这个是五性。汇五性都念佛,都入一佛乘,都直了成佛。

  “故得九界同遵,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九界同遵”,九法界,就是六道加上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同遵”,同念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赞叹净土法门。

  “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

  印光法师对于净土法门,阐述得非常淋漓尽致,把净土法门推许为释迦如来一代时教的最极(最登峰造极),最圆满的畅佛本怀的教导,一乘无上之大教。

  “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回客途而归本国,舍秽土而生莲邦。”如果我们不是多善根,多福德,因缘非常好,我们难以遇到这个不可思议的法门,难以遇到这个最究竟圆满的法门。

  在《趣入慈氏经》上说,得人身、遇佛法、对佛生信心、生起菩提心,这是四种难得。而难中之难,是闻到佛法以后,又能够闻到这个最一乘了义、殊胜圆满的、一超直入的净土法门。难中之难是能闻能信,能解能修净土法门。

  我们在轮回之中漂过了无量无量劫,好不容易得到这一个稀有难逢的机会,现在已得人身,已闻佛法,已对佛生信心,而且又闻到法门之中最殊胜,最善巧方便的净土法门。如果我们再继续放逸,不去精进修行佛法,不在今生今世超出轮回,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获得?那就很难说了。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是祖师的偈颂。但是实际上最后一句,“唯有业随身”不是很圆满。我们这个身,最后也要放下。业随什么?我们没有解脱的话,随我们的神识。这个神识,无明,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历劫轮回。

  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真正地深信净土法门,以阿弥陀佛的究竟果觉,作为我们因地的修行的法门,作为我们的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顿出轮回。

  “知出苦之要道,修成佛之真因。”超出生死轮回最捷径的道路,就是净土法门。我们成佛的真因就是念佛法门,直接念本觉。要知道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在念念开发我们的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我们能够遇到净土法门,而且以此法门来帮助众生,这是缘因佛性;我们能够真正深信,这个要大智慧,这是了因佛性,显发了因佛性;我们所念的阿弥陀佛,就是我的真心,就是我的自性,这是理体,这是正因佛性。

  所以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等于在圆修一切法,就等于在直了成佛。所以六祖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法,就是以此心来念弥陀,念弥陀就是念真心,就是念佛心。这就是最殊胜巧妙的直了成佛的法。这是说净土法门的殊胜微妙,“一超直入如来地。”最极圆顿,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的妙法,就是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五浊恶世,所得到的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所以《观经》上所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就把净土宗的理论,说得非常透彻,非常地淋漓尽致,开示我们如何圆修不二法门。我们能念的心是始觉,所念的佛是本觉,这是始觉本觉不二;此心持名就是“是心作佛”,始觉本觉不二。我们所念的阿弥陀佛是性德,能念阿弥陀佛的心是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性德修德不二,以念佛心入佛知见,所以可见这是不二法门。

  我们闻到净土法门,这是文字般若。我们所念的佛和所愿往生的净土,就是实相般若,就是诸法实相。我们能念佛的信心和求生净土的愿心就是观照般若,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深般若法门,就是我们能念佛的信心和所愿求生净土的愿心,就是深般若,就是观照般若。

  所以可见净土法门,也是以般若为本,净土的五经一论是文字般若,我们依文字般若而起观照般若,而证得实相般若。起心念佛是始觉,所念之佛证我本觉。“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显发我自性的弥陀佛,自性弥陀。

  从这里面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念佛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呢?因为能念所念都是般若,能念所念都归到真如性海,都是诸法实相。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顿悟佛心,所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可见此法门不可思议。如果我们要真正地称赞,那是多少个大劫也赞说不尽。

  我们说了净土法门的殊胜,大家能闻,能生信心,这种大智慧就不是一劫、二劫、三四五劫供养诸佛,而是无量百千劫供养诸佛,闻法修行,所以才能够真正的多善根、多福德、有智慧。

  所以本经上面,有三万二千大菩萨参加法会,闻佛说法,以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为上首,可见此法门要有大智慧才能真信。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