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四讲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6-10 15:31

  

  时光灭处命光微,到眼繁华转眼非。

  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望儿归。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的慈母众生,速速从生死流转的六道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来学习《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昨天讲到了韦提希夫人向佛请法,请求教导如何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释迦如来在说十六观之前,先说修行的基础,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人天福,但是很重要。因为成就十善业,不造十恶业,才能够往生,而且品位比较高。

  阿弥陀佛因地做法藏比丘,所发的四十八大愿,第一愿就是国无恶道愿,“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没有一个人造十恶业。因为造上品十恶业,就去地狱;造中品十恶业,就是饿鬼道;造下品十恶业,就是畜生道。

  所以我们要修十善业。具足信愿行三资粮,观佛、念佛是定善。修十善业,这是散善。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观经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也是一切修行法门的基础。

  我们关键是要能够成就清净心。如果这个世界的众生起心动念恶念多的话,那么这个世间,天灾人祸就比较多。所以祖师一首偈说:“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尚自有风灾。纵然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来。”所以我们求生西方。

  你看这几年,还是有一些灾难,2003年的“非典”,2004年印尼的海啸,包括今年的美国大水灾。事实上一切原因都是什么?都是众生的心很散乱,动恶念的时候多,动自私自利的念头多,而善念比较少。

  所以人间未乱,鬼神先乱。发生天灾人祸和不可抗拒的灾难,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看不到的这些众生——鬼神,他们得不到安宁,所以就作怪。他们得不到安宁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人间很多人的心都很混乱,发出去的心念,让整个法界非常混乱,鬼神受到干扰就作怪。

  因此息心就是息灾,我们要修净业三福,要息灭自己的妄想心,要能够真正地念无常。古人说:“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实际上世间的人,一辈子大概就是这两句话“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所以要放下这些执著心。

  昨天把序分中的通序(证信序)、别序(发起序)都讲圆满了。又讲到了净土十六观的第一观日想观。日想观是后面的十五观的基础,也是根本。我们能够真正成就日想观,才能够真正地把这个色身转过来,也才能够真正地妄念不起。

  有一些同修可能有一个误解,认为观想念佛很难,而持名念佛很容易。其实看你从哪个角度看,有时候可能是恰恰相反。持名念佛很难,为什么?持名念佛,只是提起这句佛号来,只是在心地转化上下功夫,成就清净心。你如果没有真正地看破放下,你要持名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那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所以净空法师才会说“一万个人念佛,能够往生的,可能不超过两三个。”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片面地强调持名念佛,大家没有真正通达教理,内心还是很散乱。以妄想心、以轮回心来念佛,这个心不清净,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心不清净,将来就是阿弥陀佛来接,也看不见,所以就难去了。

  观想念佛表面上看起来很难,这十六观看起来很难,越看到后面越难,实际上很容易。为什么?因为不单单是心的转化,还有物的转化,还有身体的转化。所以要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所有的佛法浓缩起来其实就是六个字——“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成就清净心,是心的转化;“五蕴皆空”,就是五蕴解脱,转五大,就是物的转化,身体的转化。

  身体转了,妄念自然不起。否则,你就想很清净,想不打妄想,偏偏就不由你控制。为什么?你是凡夫,心理和生理一定是互相影响的。如果你的生理很糟糕,你的心完全不受影响,你就不是凡夫了,你是圣人。

  十六观观想念佛看起来很难,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很容易。为什么?有心的转化,有物的转化。所以真正能够修的话,可以说万修万人去。这是真实不虚的,谁可以证明呢?慧远法师可以证明。

  慧远法师当年就是得到佛驮跋陀罗的传授,佛驮跋陀罗来到东土,把《观无量寿佛经》和《般舟三昧经》具体的观法,传授给慧远法师。之后东林慧远法师结白莲社,一百二十三人皆能往生。为什么?既有持名念佛,又有净土十六观;既有心的转化,又有物的转化,决定往生。

  可能大家听得不是很清晰,就简要地列了一个表,将五蕴转为五佛。

  将五蕴转为五佛

  

  五蕴解脱

  超越五浊

  转化五大

  成就五佛

  五智

  色蕴解脱

  超劫浊转为清净海会

  空大

  毗卢遮那佛

  法界体性智

  受蕴解脱

  超见浊转为无量光

  地大

  宝生佛

  平等性智

  想蕴解脱

  超烦恼浊转为常寂光

  火大

  阿弥陀佛

  妙观察智

  行蕴解脱

  超众生浊转为莲花化生

  风大

  不空成就佛

  成所作智

  识蕴解脱

  超命浊转为无量寿

  水大

  不动佛

  大圆镜智

  

  

  色、受、想、行、识五蕴要解脱,能够色蕴解脱,就超越劫浊,将劫浊转变为清净海会,将五浊恶世转变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五净土。所以我们每一天回向都要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如何去庄严佛净土?超越五浊,转为五净,这是庄严佛净土。

  就是转化空大,成就毗卢遮那佛,成就法界体性智。

  受蕴能够解脱,超越见浊,转为无量光,转化地大,成就宝生佛,成就平等性智,将第七识末那识我执识的执著,转变为平等性智。

  想蕴解脱,超越烦恼浊,转为常寂光,转化火大,成就阿弥陀佛,成就妙观察智,将第六意识的分别转为妙观察智。

  行蕴解脱,超越众生浊,转为莲花化生,转化风大,成就不空成就佛,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转为成所作智。

  识蕴解脱,超越命浊,转为无量寿,转化水大,成就阿閦佛(不动佛),成就大圆镜智,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昨天我们已经详细地讲了五大转化的次第,最难转的是地大,最容易转的是风大。所以在风大上下功夫,这是善巧方便,因为风大是色法和心法的交会处。一切的小乘、大乘显宗、大乘的密宗,下手的修行方便,都从风大开始,都从呼吸开始修。这是一个非常善巧方便的修法。

  事实上不要说转变风大了,你要说身体健康,你都可以运用这个呼吸来达到自己身体健康。比方说有心脏病,怎么利用呼吸,利用风大来修;比方说肾虚、肺病等等,其实通过修呼吸,都可以转变,都可以变得身体健康。

  所以学习佛法,大家一定要能够怎么样?不要好像觉得只是理论上了解,行持上呢?身体也没有转化,心的执著也放不下,那你学的是表面的佛法。如果学佛以后,你身体没有转好,烦恼执著也并没有减少,说明你学的是表面的佛法。

  

  六字诀

  

  有一个偈颂,是天台宗的,告诉我们一个简要的方法,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看偈颂,“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告诉我们这六字诀,它调理身体,以及调理哪个部位,我们如果哪个部位不舒服,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六字诀来调。看过《如何做个快乐的修行人》就知道了。

  你看,嘘、呵、呼、呬、吹、嘻只有两个字是发音的,其它是没有什么音的。嘘,你念的时候,如果肝不好,比方说,有小三阳,大三阳,肝脏不舒服,或者你刚刚发过脾气,都可以这么调,很简单。面向东方,最好有树木的地方,深吸一口气,然后很长地、深匀气长地呼出来,就念这个嘘字,眼睛同时也慢慢地睁大。你可以体会到体内的这种热气,透过眼眶排出来了,散出来了,都是火辣辣的,如此这个肝火就消掉了。

  你看,“炎”是两个火。肝炎怎么来的?肝火积累太多了。所以念这个嘘就可以了。这是“肝脏热来嘘字至”。

  呵,呵是调心的。也是没有声音,“呵——”,这样,很长地吐这个呵音。

  呼是调脾的。“呼——”,口形是圆的,脾主吸收,有些人吃很多饭,他这个人就不胖,很瘦的,好像一根竹子一样,这个脾脏很差,多念这个呼字,对脾会有好处的。

  呬,呬是调肺的。

  吹,是调肾的。肾水不足,有的人经常睡眠不好,多梦,四肢无力,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肾水不足了。所以念这个吹,很短促地念,“吹”,这样就可以了。

  嘻,念嘻的时候,这个三焦,整个的五脏六腑,都得到很柔和的按摩。

  这其实是很浅的法,但是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天台宗修止观法,打坐之前,一定会修这六字诀的。

  这是说修风大的前行方便。详细说就很多了。

  空大昨天讲了。从金刚乘来说,有九节佛风,有金刚诵,有中柱气,有宝瓶气,这些都是很高超的修法。

  由风大开始,到水大,再到火大,火大真正转了,生命的能量就不会浪费。我们说有妄念就没有光明,有光明就没有妄念。所以火大的转是一个关键,是一个重中之重。猛烈火能够成就,拙火能够成就,火大能够转过来,你生命的能量才不会浪费;你修行才可能在此生此世就有大成就。

  昨天提了一点点。你可以观想脐轮有一个短阿字,然后燃火上升,上升以后,这个心轮有一个榜字,顶轮有一个倒立的杭字,杭字就降甘露。甘露降下来的时候,全身大乐充满。之后榜字渐渐地细小细小。在这个定之中,心中间突然听到法尔自性的声音——榜,这样一声,然后妄念真正止息了。

  之前微细的妄念还是有,有枝末无明、有俱生无明。但是你体察不到这微细的妄念而已。但是真正地听到榜这一声,所有的念头当下截断。好像啪的一声,这样,这个心性的光明好像闪电一样的,一刹那显现。那后面的功夫,就是你保任的功夫。

  所以火大的转变,是一个关键的窍诀。这个不讲太多。

  这次是讲法,以后有机会,可以按照日想观,净土十六观实修。我们根据东林庐山慧远法师的东林遗风,可以实修净土十六妙观,然后持名念佛。这样决定可以万修万人去。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无论你修什么宗派,修什么法,归根结蒂就是两个字——身和心,即心的转化,身的转化。显宗侧重于修心,“降伏自心我顶礼”。金刚乘之所以成就快捷是因为怎么样?她有很多善巧方便。而一切的方便,归根结蒂,都是身的转化,气、脉、明点的成就。

  

  第二观水想观

  

  底下就是水想观。水想观仍然是假观,一直要到第三观宝地观开始才是极乐世界的真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

  你知道修水想观,从哪里下手吗?水是什么?让你的血液清净。你的血液清净吗?你知道现在的人为什么这么多病?血液不清净,血液里面有渣滓,它堵塞在血管里面了。然后有什么?有脑梗塞,有中风、偏瘫,有高血压,有冠心病,什么什么毛病,全部其实都是因为血液不清净。血液为什么不清净?因为有压力。

  现在社会越来越发达,按照道理,人应该越来越清闲,应该越来越有空闲的时间才对。但是刚刚相反,社会越发达,大家的生活节奏越快,越忙碌,反而颠倒过来了。那你很忙碌,每天生活节奏很快,面对的压力很多,你的内分泌就分泌一种荷尔蒙。这个荷尔蒙进入到血液之中,那你的血液就不清净了。

  说浅一点的法,令身体健康的法来说,也需要在水上下功夫,让你的血液清净起来。首先你不要那么紧张,你放松,开心。开心是一切健康的源泉,那是很欢喜自在的修行,不是一味地说苦修,不是愁眉苦脸地修行。

  一般人说,哎呀,我要厌离娑婆,我要求生极乐,这个娑婆世界就是苦。娑婆世界是苦,没错啊。但是,这个厌离娑婆,不是说你看到一切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是说你看到一切都讨厌,不是这种厌离,这不叫厌离娑婆。你那样是心沉下去了,是消极避世。

  厌离娑婆是什么?我的心对于娑婆世界的一切,外在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没有任何的留恋。“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因为你这个贪执爱欲的心很重,任何东西都会让你留恋,让你执著。所以法相唯识说什么?遍计所执性——遇到什么,你就执著什么,所以这是你的障碍。不是让你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无精打采地说我是真正地厌离娑婆。人家看到你,就觉得你很奇怪了。

  应该很开心地修行才对,欢喜自在,“快乐无忧是名为佛”,这样地来行持。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怎么样?人逢喜事精神爽。你每一天都很开心,你的身体就很健康。

  你每一天都很忧郁,每一天都很无精打采,你的身体就分泌毒素。分泌毒素以后,你的身体就开始有病了。

  所以学佛的人,不要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愁眉苦脸这个样子的话,你可能有一点走偏了。应该很开心才对,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妨碍到我的清净心和欢喜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这样就对了。

  开心的时候,就可以分泌很多有益的激素,让我们身体越来越健康,有个良性循环。

  你的心很沉没,很低沉,你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来,很厌倦,那就很压抑。压抑久了以后会有什么问题?

  古来的丛林,禅堂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学而不修,增长邪见;修而不学,增长无明。”为什么修而不学增长无明?我就有见过那些坐禅堂的,或者坐念佛堂,坐几十年的。哎呀,火气很大,你不能碰他,整个就是一个鞭炮,你碰他一下,马上就爆炸了。这就是很麻烦了,修偏离掉了。

  为什么修而不学,增长无明?因为他一直在修,但是他没有明白道理,他一起欲望,他就压抑。他不知道把这个欲望的能量净化,欲望也是你生命的一种能量。你要知道五大的转化次第,欲望一起,马上保持观照的功夫,这个欲望的能量,染污的能量,马上通过你观照的功夫就把它净化了。净化为什么?净化为智慧,净化为你智慧的能量,你的智慧就提升了,你生命的能量就充实到地大,这样是真正修行。真正大成就者,他每一天都是很开心的、很欢喜的。我们看清定上师,什么时候看到他,总是笑容满面的。

  你一天到晚都愁眉苦脸,说你很有修行,那不知道,或者你是示现。但是如果你老是这个欲望生起,你只是把它压抑,久了以后,你的心就沉没下去……遇缘一反弹,就是很容易有瞋恨心。其实很简单,无论你修什么,“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无论你修什么,如果你五大转不过来,你修行一定难以上进,你这个人越修越倒霉,越修越愁眉苦脸了,那就糟糕了。

  所以要能心的转化,物的转化——心的转化就是清净心现前,这是“照见”;物的转化,就是“五蕴皆空”;所以此六个字可以概括一切的佛法。

  如果有机会,大家把《首楞严经》好好学。去年讲了前面的理论,今年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机会有的话,可以讲到二十五圣修证圆通,五十种阴魔境界。这个五大修行的次第,就会很清晰,很完整。所以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首楞严经》你学完了,学通学透了,这是你由发心到成佛,抱本修行的宝典。

  所以五蕴、五大转化,这是很关键的。

  讲到水,就讲到我们的血要清净。我们首先要身体健康,“次作水想,见水澄清”。

  【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

  那这个光,成为光明台。

  【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这第二观仍然还是假想。以我们娑婆世界容易见到的水来起观,渐次地由假观引出真观,由假依引出真依。善导大师说,为什么想水呢?我们心想水,想极乐世界,因为众生心平等,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水呢?取平相莫过于水。

  善导大师说:“以日轮之常照,表极乐之长晖。复恐彼地不平,类此秽国有高下。”“欲取平相莫过于水,示此可平之相,况彼琉璃之地也。”

  以这个水渐次地引出宝地观。大家看这个观法有几个层次。首先要观非常清净、非常澄清的净水。观净水,它能够干什么?能够清净我们的业障。“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心没有散动,没有散乱。

  明朝憨山祖师《梦游集》,自述他修行的经过。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到了河北的盘山。盘山上有一个茅棚,一个老修行在里面打坐。他去打招呼,那老修行不理他。他也就坐在老修行旁边,跟着打坐。然后老修行起来吃饭,他也就跟着吃饭。渐渐地他就主动做饭,两个人都不说话,天天就面对面地打坐。

  有一次,他打完坐,跟随老修行在茅棚外面经行。突然之间,身心一下就空掉了。然后眼前就看到大海,看到整个世界都在一片光明之中,觉得非常地舒服,非常地清凉,完全没有杂念和妄想。这是什么?这是因为他的气脉变化了,水大转了。

  我们说先转风大,再转水大。转风大修气。转水大就修脉。水大转了,所以气脉起变化,他就看到这样一种大光明境界。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上所说的海印发光三昧。

  第二步,就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用水来起冰,水结晶,起冰想,冰晶透明。

  第三步,冰想成以后,就见琉璃地,琉璃地底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这个幢就讲得很细致了:“其幢八方,八楞具足。”这个实际上是讲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有三个:一个是地下的庄严,一个是地上的庄严,一个是空中的庄严。“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你知道吗,叫你观这个的时候,其实是什么?你以为就是叫你这么观,一方面确实,我们透过这么一个观想,来现前成就极乐世界,现前见到,现量证得极乐世界。更重要的,事实上是转化我们身体里面的气脉,你看它好像很复杂一样,“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种种,好像很复杂。事实上就是透过这么一个很细致的观想,来转变我们的脉。观修久了,我们体内的气脉也就起变化了。

  人的寿命,正常来说应该是多少岁?一百二十岁。有什么理论依据?因为人一出生以后,中脉、左脉、右脉这些大的脉都成就了。细的脉还没有成就,一直长由出生到二十岁,这个气脉都在不停地长成。到二十岁全身成就了七万二千条脉。过了二十岁,每一天就死亡两条脉,一年就死亡七百二十条,一百年就七万二千条。一百年,这七万二千条脉全部死了,全部断了,人的寿命也就尽了。七万二千条脉要全部断,正常来说要一百年,加上前面生存的二十年,所以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一百二十岁。

  我们谁见过了?虚云老和尚,一百二十三岁,他是大成就者。我们为什么不能够达到?我们有时候一天不止死亡两条脉,我们一发脾气,突然一下“嘣”……可能二十条脉都断掉了,所以寿命就很短促。

  水想观略提就好,不能详细讲,如果展开来讲,可能又要讲一天。里面有如来很多的、具体一些脉的观修方法,明白这个脉的观修方法,我们才明白,《观经》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要观这个金刚七宝金幢,又要观这个幢有八方,八方又八楞具足,然后一一方都有百宝,为什么要这么观呢?都是因为学习佛法一定要消归自性。事实上它既是外在极乐世界的庄严,又是我们内在气脉的变化和修持。这个不详细讲,略提就好。大家知道,知道事实上这个还是体现在内在的脉的修持,这样就好。

  地下的庄严是,一切宝幢,光明互相映发。这水想观里面的,“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然后“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其幢八方”,每一个幢有八面;每一面“八楞具足”,有八个角。

  整个十六观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是日想观,一个是白毫。你观一切佛,一定由白毫开始观起。白毫观成就了,阿弥陀佛就真正见到了。阿弥陀佛见到了,那么十方诸佛你都可以见到,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都可以见到。那是一个非常好的善巧方便,“白毫宛转五须弥”,从那个地方起步来观修。

  地上的庄严,有第三观宝地观,一切宝地。还有第四观宝树观。我们说极乐世界种种的宝树,演说妙法。还有这个宝地、宝树,是极乐世界的众生住的地方。他们出生的地方是什么?七宝莲池、八功德水。那就是第五观七宝池、八功德水观。又还有第六观就是宝楼总依报观。观想宝楼,那些楼阁种种,这是地上的庄严。

  虚空的庄严,就是一切变化的宝宫殿、种种花网、种种宝云、种种化鸟、种种风、种种乐器、种种光明,这都是虚空的庄严。

  “如前虽有三种差别”,虽然有地下庄严、地上庄严、虚空庄严,三种差别。“皆是弥陀净国”,即都是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无漏真实之胜相”,这是阿弥陀佛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成就的。

  依报之中有通有别。别依报就是那个华座观,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莲花宝座,这是别依。其他的通依,就是上面的这个六观,宝地、宝树、八功德水和宝楼阁等,这些都是极乐世界,法界凡圣共同受用的,是通依。

  所以有通有别,有真有假,前面的日想、水想是假观,由这个假依引出底下的真依。这是说极乐世界的水想观。

  水想观的次第分四个步骤:先是清净水,水成冰,冰成琉璃地;第二步就成琉璃地;第三步就是金刚七宝金幢;第四步就是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来做阶道,以无量的乐器来演说妙法,这样来庄严。这是水想观的四个步骤。我们可以看书上面的彩图,也是可以的。

  但是水想观最关键的,还是要心水清净。我们修水想观,最关键的是要成就自己的清净心,心水清佛月现。阿弥陀佛将来来迎接的时候怎么样?如果你的心水不清,阿弥陀佛在你面前,你也见不到。你见不到,你怎么能够蒙佛接引去往生呢?

  故此第一个我希望大家不要畏难,认为《观经》的十六观,可能很复杂。其实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并且智者大师说,根有利钝,因此修行有定散之别。观佛三昧,净土十六观成就三昧,这个称为定;修其他善业,称为散。散善的力量就比较弱,不能够灭五逆十恶罪。如果你持名念佛,没有真正通达教理,你可以伏住见思惑,但是要断就很难。

  但是如果你成就《观经》的十六观,成就观佛三昧,可以灭五逆十恶罪,可以顺利往生,而且品位非常高。

  第二个方面,我们作水想观,关键还是要成就清净心。心清净,心水清佛月才现。将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佛现在前”,不是“佛来在前”。大家看《弥陀经》,我们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佛现在其前”,不是“佛来在其前”,这个“现”和“来”的用字,很有玄妙的奥义在其中。“现”,你心水清佛月现,然后你见到佛,你就得佛接引往生极乐。你心水不清,“现”得出来吗?在你面前,你也现不出来。这是很关键的。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作这个水想观,最关键我希望大家明白,要心水清,心垢净。

  可以说破一个秘密,一切众生临命终时,不管你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你信基督教也好,信天主教也好,信伊斯兰教也好,你信什么教都好,你不信教也好,阿弥陀佛都会来接。不是说你念佛,阿弥陀佛才来接你,没有那个事。无论你信佛不信佛,信不信教,阿弥陀佛都会来接。

  为什么,你知道吗?不单是阿弥陀佛来接;五方佛都来接;寂静相的四十二尊都来接;忿怒相的五十八尊都来接。有多少来接你的?一百尊。那一百尊来接你,你都不去,那有什么办法?你要去搞六道轮回,拉你也拉不动。如果能拉动,释迦牟尼佛当年把我们全部拉去,不要等到现在了。为什么他不信佛,甚至没有任何信仰,临命终时也会有佛来接?你知道吗?很简单。

  因为我们临命终时,四大分解,这是法界缘起的秘密。四大分解——你这个脑分解的时候,喉分解的时候,心变化的时候,这个变化的时候,就显现出本尊,显现出佛,显现出阿弥陀佛,显现出五方五佛。那么如果你心水清,你见到,你生欢喜,然后你随佛去,就与真实的智慧尊相应,你就去到真实的智慧尊的净土。事实上说破了很简单。

  但是如果你心水不清,临终心颠倒,中国人说五福——富、寿、康宁、乐善、善终。最后一个福就是死得很好。为什么?就是说头脑很清醒走的,不是很颠倒走的。一个人头脑很清醒走的话,他就是不信佛,也不会去三恶道,去人天道。你心很颠倒,那么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在你面前,你也见不到。你没办法,是不是?

  以前说到无著菩萨闭关十二年,要求见弥勒菩萨,没见到。在他面前,他见不到。后面真正地见到一条狗,其实也是菩萨的化现。真正有慈悲心,业障清了才见到菩萨。你看,他没有行动之前,没有舔那条狗的脓血之前,他见到的还只是一条狗,舔了以后,才见到真正的菩萨。这是怎么样?业力蒙蔽一切。

  以后的课程,阿弥陀佛迁识法也都会讲。我们说五大往生的窍诀,这是其中的一大。莲花生大师说:“修而成佛法众皆有,不修而成佛法我独有。”莲师所独有的,不需要修行可以成佛的法,是什么法呢?第一个是弥陀迁识法,也就是迁识法;第二个是中有教授听闻解脱法,也就是闻解脱。我们发的资料上面有闻解脱的文武坛城咒,这些都有。迟一点会讲。

  所以最关键是要我们心水清,要清净心现前,你修这些观想,就是一个善巧方便。所以最关键是要成就清净心。有些人说,哎,现在很忙,我学的佛法好像用不上。

  实际上怎样成就清净心?很简单,一个字,空;两个字,放下;三个字,无所得;四个字,保持安祥;五个字,见性成佛道;六个字,照见五蕴皆空。以此排下来,如果你这些都不懂,那就只有把整个三藏十二部都学通。

  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你的心,对外在世界的攀缘、执著和分别。如何放下呢?我们没有了解之前,认为外在的环境障碍我。环境又很吵,大家又不成就我,要障碍我;或者分心的事情又太多。事实上你真正了解佛法就知道,外在的环境,外在的境界,本身并没有过错。只是因为你执著,所以才成为你的障碍。如果你真正地了解到,那个执著于外相的念头,当下就是自性,那么你这个念头当下就解脱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明白?你了知你执著于外相的念头,就是自性。你能够执著于外境的、外相的那个念头,就是你的自性。所以中国人说回头是岸。回到哪里去?你的心由向外攀缘,回过来观心。

  你看这个世间科学越来越发达,科学在干什么?他所研究的,就是在所知的境界上面去下功夫。我们不断地在研究外在的境界,外在的事物,所以造飞机,造卫星。但是我们人是不是越来越快乐了?没有。我们是不是越来越有空闲时间了?好像也不是。越来越忙碌。

  所以佛法是回过头来,在能知的心上下功夫。一个是在所知的境上下功夫,一个是回头在能知的心上下功夫。心清净,心满足,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心有时候悲伤,有时候忧愁,有时候烦恼,情绪上的变化是表面的,归根结蒂是什么?根源是什么?根源在于你的心不满足,所以不断地向外攀缘。你要满足,怎么会向外攀缘呢?

  所以心满足,这是一个成就相。满足就欢喜自在,满足才快乐,满足才没有执著。你不满足,比方说,你希望你先生对你怎么样,然后他没有这样子,你就不开心了。为什么?因为你执著。你希望他对你怎么样,你预先有个设定,因为你不满足。你希望你儿子怎么样……最后他没有那样,你就很难受了。一切的烦恼痛苦,都是因为你的心不满足,因为你没有降伏自心。

  莲花生大师说:“若不识本觉,一切德行或恶业,终将累积为业报,在善恶二界中,轮回流转。”如果你没有真正地回头是岸,没有在心地上下功夫,那么怎么样?一切的德行,比方说,你做善事,你好好修行,你拜佛,但是你心没有相应;你做很多的善事,你能够超出轮回吗?善事得人天善道。

  一般人没有了解,一天到晚去造贪瞋痴的恶业,那么去哪里?三恶道。不管你怎么搞,都是在善恶二界之中轮回流转。

  所以要能够识自本觉,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从这个地方来成就清净心;从这个地方来成就放下。

  无所得。我们现在是有所得,我们不停地求法,我们要求这样观想,那样咒子,那样手印,都是有所得。事实上怎么样?你这都还是没有真正了解佛法。无所得是什么?不论任何外境的生起,我们要真正知道,真的就是本性的显现,本体的显现。

  莲花生大师有一个非常殊胜的教授,叫什么?无染觉性直光,自行解脱之道。你了解了这个无染觉性直光,当下直光心性,自行解脱(自解脱)。如果你真正接受了,有受用,那么你相应,能够保持,能够保任,那恭喜你了。

  要知道任何外境的生起,真的就是本性、本体自性的显现。我们知道以后就怎么样?“便应尽抛过去的知见及一切断除未来的筹划,眼前这一刻,纵有念头生起,不执不取,心如虚空。”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他应该是没有恐惧、没有悲伤。你有悲伤,你活在过去;你有恐惧,你的心放在未来,所以活在当下。活在当下,而对于当下的任何念头,如果有念头生起来,也是不取不舍,不执著,心如虚空。不修、不整、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

  事实上不修、不整、不散乱,觉照一切,你真正有受用,可以说你得到了大圆满法的精髓。问题就是说,你能不能够真正做到和你能不能够真正体认而已。不修、不整、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观者及观照,本来不二;修持与修持者,本来不二。总之能够不散乱地任你的心性安住本然,就是什么?就是《首楞严经》上所说的八个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要知道,你不需要刻意去求什么,做一个无心道人,一切都是你自心的显现。

  保持安祥。能够真正成就这个无所得,如果你不能够无所得,你可以学好四个字保持安祥。我们的心能够安祥吗?能够安定吗?我们的心总是很散乱,总是向外攀缘。我们认为周围有太多让我们分心的事物,我们生活节奏太快了,太忙碌了,我们要应付太多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保持清净心,没有办法让这颗心安祥。

  实质上,外在的事物其实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问题是你自己贪著的心告诉你,我没有这个东西,我就活不下去了,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就怎么样……都是你自己这个不满足的心和贪著的心在暗示你,然后你不断地向外攀缘。归根结蒂,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哪里?在于心的不满足。

  你遇到的一切灾难,不要责怪外面的人和事,不要觉得这个人是小人,那个人是恶人。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一切根源都在于你的心不满足,都在于你的心附着在外境上,附着在外在的事物上,附着在其他现象上。当你周遭的事物、现象、环境变化的时候,也就带动你的内心跟着被改变了。外在的环境是生灭无常的,成住坏空,生灭无常的,那你的心跟着不断地欢喜、悲伤,欢喜、悲伤,不断地在动。

  事实上要省察一下,问题不在外面。问题在于哪里?在于我们的心迷路了。我们的心迷路了,外在的一切才成为障碍。如果我们的心觉悟了,任何外境都是圆满的。当我们的心完美的时候,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所以地藏菩萨能够发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你认为地藏菩萨很苦吗?不是的。照样是欢喜自在,快乐无忧。为什么?心完美,所见一切皆完美。

  其实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够控制我们,都不能够干扰我们。而是我们的心,受制于某一些内心所生起的贪念和执著。我们的心染污自己,然后回过头来又控制自己,障碍自己,如此而已。

  能够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上,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的人,就是智者;能够成就喜无量心,这是智者;能够任何时候,都能够在明觉状态下,自觉地去利益自他,这是智者;所以“保持安祥”,应该这样修。所以我们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也就是说,息心就是息灾,这是抓住根源来息灾。我们得乐或者息苦,即我们希望得到快乐,得到欢喜自在;我们希望能够止息苦难,止息灾难,都一定要在自心上下功夫。

  现在的人总喜欢搞什么什么工作室,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搞一个工作室,什么工作室?成佛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在哪里?在你的内心。

  我们透过学习佛法,归根结蒂,不是叫你学外在的、表面的,好像说我们怎样学个手印,怎样去念个咒子,或者怎样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怎么拜。

  有一些人甚至问我,“师父啊,念佛的时候,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那可是笑话了。出左脚有什么关系?出哪个脚都可以,有什么问题那么执著呢?学什么就执著什么!

  归根结蒂还是什么?还是我们没有了解佛法的精髓,总在外相上下功夫。正如昨天说的那个比方,那个人为了让锅里面的糖浆冷下来,他不停地拿扇子在锅上扇,他就不知道把柴火抽出来,他扇一辈子,这个糖浆也不会冷下去,是不是?

  我们现在很辛苦地大礼拜、烧香,跪在那里念佛、诵经。你诵经有没有观察你的心?口念心行是转经,口念心不行是被经所转。我们口在不停地念,念得很辛苦,念得精疲力尽,然而我们的心还是妄想纷飞。也就是说,你不停地拿扇子在表面上扇,你心里面的烦恼火不断地在烧,怎么可能冷下来呢?这个烦恼的热火怎么可能止息呢?

  归根结蒂,还是要保持安祥。还是要怎么样?就刚才讲了这么几个字,你随便了解哪一个层次,随便你在哪一个层次听进去了,就对了。

  空、放下、无所得、保持安祥、见性成佛道、照见五蕴皆空,一直讲下去都可以,七个字、八个字、九个字、十个字……,随便了解一个字就可以了。你不了解,你把三藏十二部全部翻完了,还是没有什么用。三藏十二部你都会念一遍,但是你不了解,不能够运用,那你就是全部学了,全部都能够背了,那也只是一个什么?只是一个两条腿会走路的书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归根结蒂,我们学习佛法是为了成就清净心,心地上下功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本不生灭,本不动摇。”

  怎样去见性成佛道?就是透过学习佛法,来了解那些方法,能够消除招来苦难的心念,你能够转念呐。

  我们那些苦难、三恶道怎么来的?你以为是哪个惩罚你?不是啦。怎么来的?你自己招感来的。你的心不断地起贪瞋痴,一念贪心就招感了一世饿鬼道的业力;一念瞋心招感了地狱;一念愚痴,招感畜生。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归根结蒂就是学习转念的方法。这些念头一生起,能够觉知,能够运用佛法的智慧,把这些能够招感我们未来世无量生的生死轮回,无量生的受苦受难,能够招来苦难的这些心念,给它转过来。圣与凡在转念之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执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

  阿罗汉怎么成就?仍然在此地下手。先断见惑,为什么要先断八十八使见惑,你知道吗?见惑是什么?不正确的见解——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戒禁取见。这些不正确的见解指导他起心动念,指导他产生那些招来无量生的受苦受难的念头,要把它先断掉,先断见惑;再渐次地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成就阿罗汉道。

  所以学习佛法就学这两个内容,第一个就是学习转念的方法,把能够招感苦难的那些不好的念头,如何给它转念,如何给它消除;还有一个是学习什么?学习正确的思惟方式。这个正确思惟方式能够让我们见性成佛道。

  正确的思惟方式是什么?四个字,无我利他。《金刚经》上也说四个字:“离相修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怎么去见性?就是四个字,离相修善。无我人四相,修一切善法,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习正确的思惟方式。广说就是六度万行,广说那就整个的九乘佛法都在其中了。

  所以要成就清净心,这是最关键的。我们要能够真正地成就清净心现前,心水清,佛月现。临终阿弥陀佛接引,我们自在往生。

  《大圆满禅定休息》上有一个窍诀,“一心不动寂三昧,修习光明离戏者。”告诉我们如何成就清净心?一心不动寂三昧,修习光明离戏者。大圆满三大休息:心性休息、禅定休息、虚幻休息。心性休息,禅定休息,成就禅定,然后得解脱。虚幻休息成就幻观,得到解脱。

  其实这个禅定休息是什么?放下。你的心无始以来,不断地向外攀缘,忙忙碌碌。中国有一句成语很形象的,一般的人没有了解佛法,没有开智慧,他以后要刻个碑,要写墓志铭,就可以把这四个字刻上去,就可以概括他的一生——碌碌无为。很忙碌,天天忙忙碌碌,一点作为都没有。更低的就是怎么样?还要造很多的恶业,去到三恶道去。

  所以要把这个不断地向外攀缘的心,休息下来,停止下来。也就是什么?放下。放下一切,让我们的心性任运自然安住,那么大圆满自然显现。

  所以这个“一心不动寂三昧”,不是我们的身体不动,而是我们在行坐住卧之间,能够任运地唤醒真心。任运唤醒真心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够达到寂三昧。心性寂静下来,得到三昧,所以才修习光明离戏者,才能够成就光明身,才能够离开一切的戏论。这个就不多讲了。这是讲修水观的方法。

  

  第三观宝地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是宝地观,我们能够观想成就极乐世界的宝地。从消归自性来说,从我们内在身体的转化来说,是怎么样?要能够转我们的地大。外在的,我们成就了第一观日想观、第二观水想观,渐次地可以引导真依。真正地观到能够入禅定,成就这种禅定三昧力,就能够观到极乐世界的琉璃地,黄金为地这些。而且成就以后,能够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我们要明白这个次第怎么来的?先是观想落日,落日就形成净光,净光就凝成净液,净液就结成净土,这三观的次第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缘着娑婆世界可以看到落日、水、冰,依这个假依来引发三昧力,能够观到极乐世界的真依。

  极乐世界真依,这个宝地观,是阿弥陀佛真实功德所成就的实报庄严。所以阿弥陀佛净土的庄严,是实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无不相,这个净土庄严是无不相。阿弥陀佛成就了清净的心体,清净的心体来起用,所以就有种种的依报庄严。

  我们的心清净,也能够受用到这个极乐世界的依报,种种的清净庄严。往生的人,因为观佛、念佛的因缘,能够契入到阿弥陀佛弘深的誓愿大海之中,也就能够随缘受用种种的依报。这是说宝地观。

  这个观想力,你要成就了,它力量还是很大的,确实三昧力,禅定力能够转变这个外境。《首楞严》上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禅师,他专修水观。有一次,他又入了这种定了。

  徒弟叫师父吃饭,敲敲门,没人应。门一推开,很奇怪,房子里面师父不见了,禅床也不见了。看到什么?看到一个清清的水池。

  小沙弥很好奇了,拿起一片瓦片扔下去,然后走了。

  等一下他师父出定了,“哎呀,我怎么好像心痛?很奇怪,怎么会这样?”他就把小沙弥叫过来,问他怎么回事。

  弟子说:“我本来是请师父过来用斋,但是没有看到师父,我见到一池水,所以我就扔了一片瓦片下去了。”

  师父就知道什么原因了。跟他说:“你过两个小时再来,你下去把那个瓦片捡上来。”

  很奇怪,两个小时以后,小沙弥打开房门,又看见一池水。是真的水,不是观出来的。他就真的趟水下去把那个瓦片捡上来。然后就把门关上。

  师父再出定,这个心痛就好了。

  这个禅定力,心可以转物。物呢,我们凡夫,物也可以影响我们的心。

  《神尼传》里面讲到,也是一个比丘尼,成就了禅定功夫。弟子不知道师父入定,来叫她。叫她不应,不应就拉她。这个手就好像拉面条一样,越拉越长。拉出来一里地,这个手还在,师父也没动。徒弟害怕了,一放手,这个手又收回去了。收回去以后,这个师父出定,手就受伤了。

  肯定是这样,海公上师有一个《定道资粮颂》。如果希望修习禅定,一定学好《定道资粮颂》。

  

  第四观宝树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

  其实宝地也好,宝树也好,都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生活的环境。底下的八功德水观,是他们出生的环境。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

  七重行树,七重罗网。实际上七重指什么?还是指七科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看起来这三十七道品,好像都听熟了,实际上要真正会用,不要轻视小乘法。

  【一一树,高八千由旬。】

  一由旬,按照小就四十里,中等就六十里,大就八十里。你看这个树有多高,就算是四十里了,四十里乘以八千,这棵树可以想象吗?

  【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

  这是说宝树。

  【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这里面就教我们观想极乐世界宝树的庄严。宝树的庄严仍然还是分为几个次第,略说一下。

  第一步,我们要知道,极乐世界的这些宝树,还是自性的变现。一方面是阿弥陀佛功德愿力所成就,同时事实上也是我们自性所变现的。所以境智不二,能观之智,所观之境,是不二的;能观之心与所观之法,也是不二的。境智不二,心法不二,身土不二,我们用净土十六妙观来转妄想,就可以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缘。实相无不相,所以显现种种的妙相。

  宝树观,事实上没有能观、所观,是在一心中起观。宝树观要成就,也就是宝树是我心,我心即是宝树。这样没有能所的对立,是成就宝树观,这样就能够成就一心无分别智,就能够显发根本智。以如如智契入如如境,这样来成就宝树观。

  首先是观“七重行树”,“高八千由旬”。

  第二步是众叶之间生出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花“如旋火轮”。旋火轮呢,打个比方,我们拿一支香,不停地转,看到什么?看到一个火圈,一个光圈,不是看到一支香。花如旋火轮,事实上这是自性光明的幻化,幻现出、涌生出种种的妙果。

  第三步,果“如帝释瓶”。帝释天释提桓因的满愿瓶,一切众生心想事成。帝释瓶化成宝盖,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这就非常妙了。

  极乐世界的宝树,我们看《弥陀经》、《无量寿经》上都说“十方佛国,亦于中现。”怎么映现出来的?《观经》里面就说得非常细致、非常详尽。我们按照这个次第去观,就能够让我们的心清净,然后能够入禅定,能够灭乃至于五逆十恶之罪。

  这个树之中,帝释瓶化为宝盖,宝盖之中就“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所以我们一生一切生,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我不要去求到其他地方去了。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想听药师佛说法,很简单,一动念,这个宝树中间,就好像我们人间看电视一样——把频道一调,你看中央台,一调就调过来了,你看到了;再一调,想看湖北台,跳到湖北台来了。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这就非常妙了。

  你看,心念一动,你想听药师佛说法,马上就见到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见到药师佛说药师法门了。你想听娑婆世界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说法,我没有往生之前,对法相唯识搞不懂,我想学一学,一转念马上兜率内院就显现了,就可以见到弥勒菩萨正在演说妙法。非常非常方便,所以“十方佛国,亦于中现。”都显现出来了。

  你如果一起心动念,想看看人间的子孙,一动念马上就看到他在做什么,这就非常方便了。所以成就这个宝树观,我们也就同时可以明白,极乐世界依报的庄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经常会念《心经》。事实上我们看这个宝树也是怎么样?“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依报正报的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都是实相,我们前面说,本经以实相为体,十方法界依正庄严,由众生的心想生起,心如工画师,变现一切相。你想什么,就变现什么。谁在变?真如自性在变,自性能够变现一切相。

  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上说:“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恒寂,名为常寂光土;寂而恒照,名为清净法身。照就是观照起作用,照而寂这是很关键的,我们修行要成就清净心,你要能够做到照而常寂,这就是很重要。为什么?照就是说,观照、照见起作用,你的真如自性在起妙用。

  眼睛见呢,看得非常清清楚楚;耳听呢,听得明明白白;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能够清晰明了。但是内心,一尘不染,内心不取不舍。事实上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怎么样?《坛经》了不起,非常透彻,“于一切境上,心不染著,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于一切境上,心不染著,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心不染著,心里面呢?寂啊,一尘不染,身心清净。身心清净呢?外境就清净。

  看到境界后,我们心里面生起贪,贪爱,喜欢的就生起贪爱,不喜欢生起瞋恨,心里面就有分别,有执著,就不寂静,那就是照而不寂了;要照而恒寂,这都要成就清净心,很重要。寂而恒照,名为清净法身。寂,所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的心很清净,能够和光同尘,同时又能够由体起用,能够去教化众生,所以说身土不二。

  常寂光净土,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法身德常,法身常住,所以常寂光是自性的德能。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一切,万法回归自性是正法,不是从外修得来的,她是本有的。我们现在怎么样?我们悟是被悟,不是你另外去悟到一个什么东西,显现出来的。我们现在,因为有妄想,有执著,所以不能证得。但是这种湛然常寂的法身德,并不是不存在的。

  寂,解脱德。解脱德就是我们解开了一切缠缚、捆绑,脱离了六道轮回,脱离了生死苦海,脱离了分段生死、变异生死,尘劳永寂。为什么我们不自在?是不是外在什么东西绑住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满足,我们的心不断地向外攀缘,去打妄想。所以说,“至道无难,唯嫌简择。但莫分别,洞然明白。”莫分别,不是说你不知道,照样清清楚楚,不过你的心如如不动,心哪,寂静。我们的心清净了,遇到任何环境都不能障碍我们,所以我们就自由自在。

  否则,就是凡夫的遍计所执性,遇到什么,执著什么。乃至于听到一个法,都要执著于这个法。所以经上有个比方,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愚学增生死,智学证涅槃。这很重要,你学佛法,没有了解,你不要以为念念经,就会解脱,你要搞清楚,愚学增生死,智学证涅槃。

  同样是水,牛喝下去,它可以成为牛奶,蛇吞下去就成为毒了。同样是佛法,你没有智慧,不会学,你执著于它,在那个上面去起分别、计较、执著,很容易造恶业,很容易造谤法的业。

  历朝历代显与密经常有争执,有一句话,“显以密为欲法,密以显为空谈”,互相排斥,看不起。这都是愚学增生死,不了解佛法是圆融一味的,一定要真正地了解。

  否则,你以为你天天念一遍《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每天念十万佛号,你以为你就是在修行佛法了?那不见得。看你发心是怎么样,你念一遍《药师经》,或者你念一遍《无量寿经》,是为了求你身体健康,求你儿子每一天赚十万块,这样你是修行佛法吗?你这是造轮回业啊。就算给你求到又怎么样?还是增加你的贪欲,还是造轮回业,那不是修行佛法。

  修行佛法在哪里?打个比方,四个人同样地都念一遍《心经》。

  第一个人发心,他是为了自己今生今世,这就是造轮回业,不是佛法。以轮回心来念,你不要以为你形式上面是那就是啦,不是那回事。

  第二个人,他好一点点,希望来生不堕三恶道。那是怎么样?轻现世,重后世,那是共下士道。

  第三个人诵《心经》,希望能够解脱,能够超出六道轮回,这是共中士道。

  第四个人,发菩提心,诵这一遍《心经》,回向给法界众生,都能得成就,得解脱,这是菩提心。

  第一个就不是佛法,你别看他在那里诵一遍经,他是修佛法吗?不是的。所以一定要能够明白,我们要成就清净心。成就以后,虽然我们天天六根接触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天天接触,但是我们的心不染著,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么你当下就在西方极乐世界,你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你所走的这个地都是极乐世界的宝地,你所见到的树都是极乐世界的宝树。

  所以在这个寂上,心寂静下来,心性休息,禅定休息。休息下来,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然后常寂。

  光,光是般若德,智光遍照法界故,光是智慧。智慧也是我们的性德,本自具足,不从外得。怎么知道呢?我们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这些都是般若德起妙用,都是自性在起妙用。但是我们的无明烦恼掺杂在其中,所以错用了,去起贪爱、起憎恨、起分别。我们通过修行转烦恼为菩提,这样就是开发本具的智慧,这样就没有障碍,能够自性光明遍照一切。

  什么时候显现呢?已经讲过了,先转化风大,再转化水大,然后转化火大。转化火大以后呢?有光明就没有妄念,有妄念就没有光明,妄念不起了,自性的、尽虚空遍法界、没有障碍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光明就真正地显现出来了。

  其实所有的障碍,都是因为我们的妄想和执著。极乐世界的人,为什么能够天眼洞见,天耳遥闻呢?还是性德在起用。因为他没有妄想执著了,所以就智光遍照一切;所以尽虚空遍法界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所以对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都知道了。

  所以我们才明白,原来极乐世界的宝树之中,“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这个原理就在于此地,都还是我们自性的德能,仍然还是没有超出我们自性之外;仍然还是我们自性的妙德,妙用圆满地显发出来了,所以智光遍照一切。

  我们同样有,不过现在怎么样?我们火大没有转过来。火大转过来以后,生命的能量不浪费了,我们自性光明显现出来了,那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都明了了。你看那些成就者,他那个他心通、宿命通,都因此而得来。所以我们真如自性里面,本来就具足常寂光,本来就具足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但是在凡夫地位,她没有显现,不能起用。有一些人说,那就是如来藏(cang),如来藏在里面,圣者那是如来藏(zang),无穷无尽的宝藏,这只是一说而已。

  我们修宝树观,归根结蒂要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法种种庄严是自性的变现,它当下就是自性,所以这是不二法了。简要地说一下《心经》里面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事实上这还是修行的层次。分为三个层次来修,句句深入,层层提高。

  第一句“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说的。第二句“空不异色”,是对于二乘声闻、缘觉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菩萨说的。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讲的,凡夫都着相,见什么就执著什么。一见,他就分别他的外相,这个人很高,那个人很矮;这个人很胖,那个人很瘦;这个人很漂亮,那个人很丑;都是看外面的相来分别,起分别心,起执著心,起爱憎心。现在告诉我们怎么样?“色不异空”了,你不要着相,不要着有。一切的境界相,都要知道它本来就是空。你不要继续执著这个境界相,都认为它是实有的,所以你就贪得无厌。

  修行的第一步,“色不异空”,让大家要清醒,你要搞清楚你所追求的外在的名利地位、财色名食睡这些种种,哪怕耗尽你毕生的心血,耗尽你毕生的心力,你去追逐,去求取,到头来还是怎么样?还是一场空啊。“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仍然还是一场空。

  但是凡夫还是放不下这个执著,还是怎么样?“病后始知身是苦,健时都为他人忙。”遇到障碍了,身体不舒服了,才知道,哎呀,身是苦。好的时候,身体健康的时候,怎么样?忙于挣钱,忙于享受,实际上忙于享受,就是忙于造恶业。一个没有了解佛法的人,他活得越久,可能越麻烦,为什么?他如果不活那么久,他贪瞋痴还造少一点;他活到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这个贪瞋痴就累积如山。这就是堕地狱唯恐不深,真是不得了。

  所以要知道,我们没有了解佛法,没有开智慧,那生命可能会成为一场灾难,会成为一场惩罚。为什么?你每一天都在累积恶业,每一天都在种无量的堕三恶道的因,那不是很糟糕?又不知道回心念佛,所追逐的那些东西有用吗?最后还是一场空。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随身”这个说法不是很正确,身还是要放下来,业随神识。临终就要“随业受报,枉受轮回。”所以我们要明白,“色不异空”,这都是空,空花相,所以不执著,不会去贪求了,从这个贪求中间回头来,就真的会念《心经》了,真的学会《心经》了。

  第二步,“空不异色”,是对二乘,声闻、缘觉说的。声闻、缘觉执著于空。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人我执,他们已经证得了偏空涅槃,已经断了分段生死。但是他还是执著于一个空,所谓的“我空法有”。那么你执著于这个空,认为还有一个有在,那么这个还是个有。还是个什么有?你执著这个空,这个念头就是一个有了。所以他虽然了了分段生死,仍然还会有变异生死,虽然不入六道轮回,但是因为执空的法见未除,所以还会有变异生死。

  第三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于菩萨来说,色与空是一个整体。尽管显现的是千差万别的相,但是要知道,相就是性,性就是相,“山色无非清净身”。这样,我们能够知道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一切的色相,无不是自性的显现。

  学过法相唯识的,可能比较明确一点,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知道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的显现,森罗万象,都是相分而已。一切的色相,事实上就是你自己,尽山河大地,尽十方法界,都是一个自己。我们不在色相上去分别,不执著,随缘取用,不取不舍。见相就是见性,所以透过一切色相而见到自性,当相即道,即事而真。

  我们修宝树观,仍然还是要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不要执著于它是实有的一棵树,那你就搞错了。你修的一切观,都是怎么样?都是内空外明。为什么?因为都是你自性的显现,见性即是见相,所以自性起妙用,光明自在,圆证菩提,从空出假,随缘度生。广修六度万行,度众生就是圆满自己的福慧,圆证菩提,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怎么理解?很简单。比方说,我们参观故宫博物馆,看到故宫博物馆很多东西,有一尊佛像是黄金做的,有一个供杯也是黄金做的,有一只小狗也是黄金做的。那我告诉你,这些都是一样的,都是金子做的,都是金子,对不对,还是成立。

  另外我又要告诉你,这还是各个不同。这是一尊佛像,那是一只杯子,那是一只小狗,同样还是说得过去。

  但是事实上怎么样?其性是一,显相不同。

  这是比喻,事实上我们要真正地悟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于净土宗来说,我们要明白“无念而念,念而无念”。

  “念而无念”,没有能念的心,没有所念的佛。因为什么?没有能所的对立,虽然念,但是他没有这个执著心,完全消融了能所对立,二元对立消融了。

  “无念而念”,念念消归真如自性,而这个佛号又不间断。

  “念而无念”,没有那些六道轮回的念,没有那些烦恼妄念;“无念而念”,念念消归真如自性,念念显发本具的佛性,念念唤醒本来人,念念显现、显发自己的佛性。这样是我们真正地会念佛。

  我们作这个宝树观,同样的,要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来修行成就。

  所以看到《观经》,看到这个依报庄严,看到这个宝树,我们就很生欢喜,对不对。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够成就这个宝树观,但是我们知道,原来我们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好。一生一切生,想听哪一尊佛说法,我们都不用去求了,一动念,马上宝树之中就显现出来了,太方便了。

  我们现在要见佛、要闻法是太难太难了。见佛呢,我们只有见到佛像。现在闻法都很难,但是我们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依报的环境,都在教导、开示我们,我们想听哪一尊佛说法都可以。我们想听不空成就佛说法也可以;想听药师佛说法,想听宝生佛说法,想听哪一尊佛说法,马上“十方佛国,亦于中现。”都显现出来了。

  

  第五观八功德水观

  

  底下讲第五观七宝池、八功德水观。前面是讲极乐世界众生生活的环境。这是讲他出生的地方,他在七宝莲池、八功德水之中生出来。是什么情况呢?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

  它的中心是一个什么?是一个如意珠王。我们就知道,原来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愿力成就,如意珠王流出八功德水,从如意珠王涌出微妙光明,光就化现那些百宝色鸟。《弥陀经》上所说的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些都由这个如意珠王而生,分为十四支。

  庐山慧远法师临命终时,见到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如意珠王涌出八功德水,分为十四支。他见到十四支的妙相,然后示现往生。为什么用十四?表示我们由凡夫修行到圆满成佛,这个修行的阶位。这个十四是表示修行的阶次。《仁王护国般若经》上就说了五种忍: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展开就是十四忍。事实上也就把三贤十地都包含在其中了,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贤十地。

  伏忍的下品就是十住,中品就是十行,上品就是十回向。

  信忍的下品是初地(欢喜地,发起初心欢喜地),中品就是二地离垢地,上品就是三地发光地。

  顺忍的下品是四地焰慧地,中品五地难胜地,上品六地现前地。

  无生法忍的下品是七地远行地。“远行地后纯无漏”,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学通的话,也就非常好。中品就是八地不动地,上品九地善慧地。

  寂灭忍的下品是第十地法云地,上品就是佛地,上品就是等觉。再往上就是正觉忍。

  这样总共就分为十四忍,所以说如意珠王涌现八功德水,分为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宝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这是出生的环境。你看,那个莲花长在哪里?长在七宝池中。七宝池的八功德水,它是杂色金刚为底沙。然后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这也是表法的。

  莲花,我们在此地信愿念佛、观佛,在极乐世界七宝莲池之中,就有一朵花属于我们的。我们越修越精进,这朵莲花就越开越大,越开越有光泽。大到什么程度?正等十二由旬。这个还算小的,一由旬四十里,十二由旬,你看有多大?可能一朵莲花比武汉市还要大。

  我们现在在人间干什么?我们现在在人间很贪。建一套房子,又要再买一套房子,还要又买一套房子。自己住了,还要买一套给儿子住;儿子住了,还要买一套给孙子住。不管你怎么买,都很小。

  你看,你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住的那朵莲花,小小的来说了,都超过武汉市。你这个环境哪里需要贪?你看,那朵莲花大得不得了,是不是。不用贪求这个人世间的这些东西了。你搞那么多房子,不是人住房子,是房子住人。一天到晚,搞卫生都要搞四个小时,这就很麻烦了。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

  这个水还可以说法,这个如意宝珠所出的八功德水,还在花间流动。

  【寻树上下。】

  在这个莲花上面流上流下。

  【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

  都在说妙法,水流的声音都在说苦、空、无常、无我这些妙法,听到水流声都在说法。

  【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赞叹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八万四千相、无量微妙相。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我们看《弥陀经》,就互相印证,就可以明白了。极乐世界里,乃至于三恶道之名都听不到,这些鸟也是阿弥陀佛为了善巧方便教化众生化现出来的。知道我们这些人贪玩,你看,阿弥陀佛坐着说法,你一定要很恭敬坐在这里听。但是如果一只孔雀给你说法,你一边跟它玩,一边它就给你说法,这个就很好了,很自在。一边玩,在玩之中就学到佛法,那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所以四悉檀,你看,阿弥陀佛对我们非常地体贴,也了解众生的心性。然后让我们要有平等心,要有惭愧心,鸟都能说法,我们能不精进吗?四悉檀教化众生。

  “是为八功德水想”,八功德水:

  一澄净。一丝毫的杂质都没有,不同于我们娑婆世界的水。

  二清冷。永远保持一个同样的温度。不同于我们娑婆世界的水,有很寒的,有一些比较热一点的。

  三甘美。非常可口。

  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

  七除饥渴。不单能够止渴,而且能够除饥。

  因为轻软,所以它能够向上流,寻树上下,演说妙法;因为润泽,所以它能够滋润我们的身心,而且它不会腐败;因为安和,所以它没有汹涛大浪,不会造成水灾,不会有这些灾难。

  八长养诸根。让我们健康长寿,让我们身健康无病苦,心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消业障。所以阿弥陀佛以他的智慧德能,将水都变成说法的工具,来满足大众闻法之需。而且变现种种的鸟来演说妙法,而且种种的莲花微妙香洁,是我们求生净土的人,往生的地方。“九品莲花为父母”,我们依自己念佛功夫深浅,而有差异。这是八功德水观。

  

  第六观总观依报观

  

  底下是第六观总观依报观。第七就是花座观。由第八开始就是观正报了。这是观宝楼,极乐世界的宝楼阁。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先讲前面八功德水观的次第。首先是让我们观极乐世界,八池水,水从如意珠王所生,分为十四支,表法就是十四忍,表示修行的三贤十地。

  第二就是水中,一一水中有六十亿莲花,摩尼水流注花间,水流的声音都在说法。

  第三就是如意珠王能够涌出金色微妙光,光化为百宝色鸟,种种的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也就表示极乐世界,微妙六尘说法,任何根性都可以得到利益。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耳根圆通;香积佛国,以香饭为佛事,吃饭就可以增长智慧了。

  极乐世界是你所遇到的一切,都在为你说法,都在开示。并且有七重行树,有七宝池水。每一棵宝树底下,都有西方三圣的化身在说法。由圆满报身,出无量的化身,在一一宝树下为众生说法。你要想听其他佛国土的佛说法,也都可以显现出来。

  第四这个八功德水,也是莲花化生,众生出生的地方。

  这个宝楼阁观,第一,也是观一一界中有五百亿宝楼。第二,楼阁之中有无量的诸天来作天伎乐。第三,虚空中间有乐器,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来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三宝的功德。

  能够成就总依报观,就能够灭无量亿劫的生死恶业。

  今天先说到这里,明天来继续补充,来说第六总观依报观。大家一起回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