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结前起后---序分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5 21:41

  底下我们看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这一段是序分。虽然是一品,我们还是按照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来讲说。那么到这里就是序分,是结前起后。前面普贤菩萨,以很长的偈颂,赞叹了如来的胜功德,这里面作一个总结,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功德。

  以后呢,“告诸菩萨及善财言”,普告在会的诸大菩萨,以及来参学的善财童子,跟他说,“善男子”。

  “善男子”是指能发菩提心,能明“大方广”的人称为“善男子”。不是讲外在的相,不是讲外在的男子相、女人相,而是指真能发菩提心,能明“大方广”,能明我们“大方广”的真心,这个人都可以称为“大丈夫”,称为“善男子”。哪怕外相是女人,但是她能发菩提心,能明真心本体“大方广”,敢于担当,以这个真本真心来修行,外相虽是女人,而心是“大丈夫”,是“善男子”。

  如来的功德,是浩瀚无边赞说不尽的。不单单是因地上的菩萨赞叹不尽,果地上的佛陀也赞叹不尽。那么普贤菩萨就打了一个比方说,“假使十方一切诸佛”,假使十方法界的一切的诸佛,他们都来赞叹佛功德,以无碍辩才之口,经不可说不可说劫。这个时间长到什么时候呢?就是说,你把佛刹,把整个一佛教化的国土称为一佛刹,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把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都磨成微尘,每一粒微尘,都算是一个大劫的时间,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日日不间断地来讲说佛功德,也不能穷尽。

  所以《华严经》上面偈赞说 “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你看乃至于下一场大雨,有多少滴雨点,如来一刹那中间,都可以知道,但是无能说尽佛功德。我们一定要能够消归自性,这里面说的如来的功德是指什么?赞叹如来殊胜功德,既是指离垢妙极法身,已经圆满成佛的果地如来的功德,同时也是指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心自性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要能够深信这一点,要能够体悟这一点。所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说唯有我们的真心佛性最尊最贵。

  那么我们要成就这个赞说不尽的,无量诸佛都赞叹不尽的这个功德门,应该如何才能成就呢?如来有这样子无量无边的浩瀚的胜妙功德,我们如何来成就呢?我们要修普贤菩萨的“十种广大行愿”。因为普贤菩萨的十种广大行愿,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直接从真心本体上发愿来起修。真心本体是浩瀚无边,无穷无尽的,所以普贤行愿也是无有穷尽的,乃至于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乃尽。而事实上,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都无有穷尽,所以普贤行愿无有穷尽。所以说自性无穷无尽,普贤行也是无穷无尽的。善财童子等诸大菩萨,要圆满成就佛果,就应该学习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说,“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应该像我普贤菩萨一样,来修十种广大的行愿,称性发愿,依愿修行,那么如来的无穷无尽的称性的胜妙功德,不期圆成而自然圆成。

  好了,明天我们继续地讲说正宗分,我们回向。

第二讲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时光灭处命光微

  到眼繁华转眼非

  莫在险途贪五欲

  弥陀日夜望儿归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今天进入到我们第二次的《普贤行愿品》的学习。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的如母众生速速地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入毗卢性海,所以我们来学习《普贤行愿品》。

  昨天我们讲了三个内容:第一,是修行要用不生不灭的真心来修,我们如果修行不能够用真心修,用生灭的妄心修是很难成就的。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讲到了华严经的七处九会,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我们对于七处九会,作了一个简略的介绍。第三,也就讲了《普贤行愿品》的五重玄义。

  《行愿品》所介绍的修行法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的早晚功课之中都有,早课里面的普贤十大愿王,晚课《八十八佛大忏悔文》里面所念的《行愿品》的偈颂,都是普贤菩萨的修行法门。那么《行愿品》是《华严经》的最高峰,是毗卢遮那佛的心髓,是普贤菩萨的秘藏。一切诸佛之所证,一切菩萨之所修,都在《普贤行愿品》之中。所以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说:“西域相传,《普贤行愿品》赞为略《华严经》,《华严经》为广《行愿品》。以今观之,理实然也。”那么也就是说,事实上整个的华严的内容,都浓缩在《普贤行愿品》之中。

  我们无论是出家修行也好,还是在家学佛也好,修行三大纲要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第一个是信仰,第二个是见地,第三个就是行愿。

  首先的基础是信仰。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我们要由仰信到正信,首先我们是崇仰释迦如来,知道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所以我们相信佛陀所说的。进一步,我们要达到正信,也就是说我们透过如法修行,自己能够证入,产生胜解,坚信不疑。经典上又打比方说:信如手,要有手才不至于入宝山而空归;同样的,我们要有信仰,才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信应该包括了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我们信已成佛的释迦如来,乃至于他方世界一切诸佛,更重要的是信我自己本具的不生不灭的真心,与佛无二无别。

  第二方面是见地。正见,世俗的正见是业果如理取舍;出世间的正见,是体认不生不灭的真心,依此作为本修因。

  第三就是行愿。愿,愿之所在,法门之所在。所以历代祖师都非常注重发愿,一切诸佛菩萨他们愿力的总纲,就是我们平时所念诵的四弘誓愿。如果没有宏深的愿的话,行持就会比较盲目;没有行持,那我们所发的愿也只是空头支票。所以行、愿两者,如鸟之双翼、车子两轮。

  蕅益大师说:我们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凭持名之深浅。所以信、愿、行三资粮,是修净土法门的关键。

  昨天我们已经讲到了《行愿品》的序分,普贤菩萨开示善财童子和在会的诸大菩萨。事实上也等于是开示我们现在学习《普贤行愿品》的大众,要成就浩瀚无边的如来功德,应该修十种广大行愿。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