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一讲

《入中论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5-24 09:06

  

  

  善说深广大宝藏,启开三界正道眼。

  

  人天怙主三界师,敬礼释迦牟尼佛。

  

  三世诸佛慧总集,海会主尊妙吉祥。

  

  宣说甚深微妙义,如狮子吼无与等。

  

  佛转般若深法轮,授记龙树如理释。

  

  光显究竟深密意,一心敬礼哀摄受。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金刚持位稳速登。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龙树菩萨!提婆菩萨!

  

  南无佛护论师!月称论师!

  

  南无历代传承上师!

  

  请大家先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速得中观正见,度出轮回苦海,今天开始,我们有殊胜的因缘,能共同学习月称菩萨所造的《入中论》。

  

  首先我们要说些闻法的要求,能让大家迅速领悟佛陀智慧的究竟密意。第一点就是要励力地向三宝祈祷,愿三宝加持我们能迅速地通达中观正见。

  

  龙树菩萨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我们要超出生死轮回之海,了生脱死,没有般若智慧是很困难的。因此佛陀说法时间最长的就是谈般若,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谈般若法就讲了二十二年,因为这是让我们明心见性的开悟之法。所以就有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此经分十六会。在般若来说,金刚般若侧重于讲正见;理趣般若侧重于讲实修的方法,可以这样讲,整个东密实修的方法都融汇在理趣般若之中。

  

  龙树菩萨把佛陀所谈的二十二年的般若法归纳在《中论》里,称之为《中观论》,分为二十七品。龙树菩萨非常了不起,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领悟佛陀的密意,所以《中观论》也非常深!后来的历代祖师都需要依靠前人的论、疏才能够通达。

  

  月称菩萨悲悯众生根器漏劣,所以造《入中论》,让我们更容易契入、领悟龙树菩萨的开示,树立中观正见。

  

  我们闻法时,不要用识心去分别、测度,不要自以为是地去猜测,也不要单纯地去搜罗各种注解的书,尤其有些世间的学者,单从考据甚或用凡夫心去测度,往往讲的很多都是错误的。

  

  按照传统的方法,第一讲时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念传承祈请文:从释迦牟尼佛开始,至历代的传承上师,这里只是简略地观修一下。

  

  第二点是希望大家要能注重于正见的抉择和实际的观修,不要单单去执著表面的文字相、语言相。在实际观修方面,每次开讲之前,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念五分钟文殊心咒,接着传文殊菩萨修法的简轨。明天开始,直接念文殊心咒,不需要念简轨。讲圆满后和结束之前,我们共同修般若佛母心咒三分钟。

  

  我们都知道《心经》最后面这个咒: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八个字,但她是佛法的精髓,是佛法的眼睛,整个五道十地都在其中,具体的修法也在其中而且显密也在其中。

  

  后面这个咒就属于密修五道:第一个“揭谛”属于资粮道,第二个“揭谛”是加行道,“波罗揭谛”属于见道,“波罗僧揭谛”属于修道,“菩提萨婆诃”属于无学道,所以五道都圆满具足。下次讲《入中论》时,我们会传《般若佛母的修法仪轨》,此次先传文殊菩萨的修法简轨。

  

  大家一定要注重于正见的抉择和实际的观修。如果你单单把她作为一种知识来听,那没什么用处,甚至于堕落到顽空、断见里面,还有害处。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平时稍微看过几本佛书的人都知道佛法的精华就是四个字:缘起性空。但是如果你没有传承,没有实际的修证就说缘起性空,十有八九都是说错的。

  

  我也听过很多人讲缘起性空,看过很多世间的人讲缘起性空的书,往往他解释缘起性空都是:“缘起故性空,性空故缘起。房子是由钢筋、水泥、木头等等组合的,它是因缘和合而有,缘起的,所以说它自性空。”这样说对吗?这样说非常有问题!你这样说,根本没有办法悟入空性,没有办法观修。

  

  还有些人学了一点点名相,所以他会讲得细一点,但仍然还有问题。比如有人说:在世俗谛中就说是无自性的缘起;在胜义谛中就说是缘起的性空,无自性。这还是不对,还是有问题。

  

  因此如果只用凡夫心去测度,没有实际的观修的话,往往就会产生问题,产生什么问题?就会产生以空破有、以有破空的问题。

  

  凡夫认为必须用自性空才能消除实执,要以现象的实有才能消除虚无的偏见,然后他就认为说不堕有边不堕空边就是中道,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有些同学读过佛学院,大概以前也听过类似的说法,但是其实这是没有真正地通达中观正见。

  

  宗喀巴大师有个非常精辟的实修窍诀,其实很多同学已经学过,但可能没有用心去领悟。《三主要道》是宗喀巴大师对当时一个地方首领雅弘竹巴的开示。宗大师在非常精短的偈颂里把整个佛法概括为出离心、菩提心和中观正见三主要道。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佛的话,这三个是最重要的因素。

  

  《三主要道》的偈颂上说:“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这里就把实修的窍诀都开示给我们。凡夫一般是以空来破有,以自性空来消除实执;以有来破空,以现相的有来消除顽空。

  

  宗大师开示我们:要以有破有,以空破空,这八个字是我们实际观修的窍诀。以有破有是从相上来修;以空破空是从性上来修。那具体怎么修呢?

  

  一定要知道,性和相不可以混在一起,混乱以后就无法观修。比方说一般的凡夫学者说:“世俗谛中是无自性的缘起”。无自性是属于性,缘起是属于相,这性相混乱,永远都不可能实际观修。

  

  怎样叫以有破有呢?就是以现相上的有破除实执的有。具体的观修首先要有一个业力的有来破除实执的有,随立随破,“不立一法,不破一法,有法皆立,无法不破。”你懂得这四句话,就能懂得中观的修法。这是中观微妙的地方,她树立正见的地方不是像凡夫一样迷迷糊糊地说:“因为缘起,所以性空,这就是中观正见。”其实这个是很有问题的。

  

  首先是我们凡夫有个实执有,比方说执著于躯体是我,比方说执著于房子也是实在的东西。现在我们第一步要怎么样?先要立一个业力有,或者说因缘和合有、业因有,各种各样的因缘和合,然后就有一个现相,以这个业因有来破掉凡夫这么一个整体,把它错误地执著为一个整体的房子的相,认为它是实在的,因为你知道它由各个部分组成,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有的,所以就把这整体的版块打破,把这最粗大的实执破掉了,所以第一重叫做“以业因有来破实执有”。

  

  第二重的修法就是要“以相依有来破业因有”。用相依有来破掉业因有,这是讲业因,因果。因缘和果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同样的我们心和境之间也是互相依存的。在《中论》上,龙树菩萨用父子来比喻它,有父亲才会有儿子;另一个方面因为有了儿子才能安立父亲这个名号,如果没有儿子永远不能安立父亲这个名号。所以万法一切现相都是相依而有,相依缘起的,这是以相依的有来破业因有。

  

  第三重是“以相对有来破相依有”。

  

  第四重是“以相碍有”——互相滞碍、障碍,万事万物都在一定的时空之内要占一定的空间,以这种互相障碍的有来破掉相对有。

  

  第五重就是连相障碍有也破掉,进入到毕竟空,这叫 “以有破有”——以现相的有破掉实执的有。

  

  以空破空也是五重观修的次第。一开始可能大家听不懂,没关系,先种下一个种子,渐渐地听下来就知道怎么实修了。宗大师虽然只有这四句话和这首偈子,要知道整个中观正见就融贯在其中。

  

  以空破空,就是以自性空来破掉顽空。

  

  第一重是“实执有性空”,这就立一个二乘见来破凡庸见,来超越凡夫的见解。

  

  第二重是“业因有性空”,就是立唯识见来超越二乘声闻、缘觉的见解。

  

  第三重是“相依有性空”,以相依有性空来立中观他空见,来破唯识见。

  

  第四重是“相对有性空”,以俱生智见(大手印见)来超越中观他空见。

  

  第五重是大中观正见,(或者说了义中观正见,或者说大圆满见,都是一回事)。成立法界缘起,或说成立甚深缘起入文殊菩萨的不二法门,这样来现证毕竟空,这就是以空破空。

  

  希望大家反反复复观修宗大师这首偈子,“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所以要注重于实际的观修,否则你越学越迷糊。

  

  比方说《入中论·第六品》讲到菩提心第六现前地的时候,就有广泛地破唯识见,比方说破阿赖耶识、破自证分等等,你会觉得很混乱:原来学了唯识,觉得那个非常好,现在为什么会把她破掉呢?

  

  你要有实际的修行就知道,其实一切法都是一个补特伽罗成佛所必须的,只是深浅不同。我们在凡夫位修行的时候,一开始要有二乘见,要业果如理取舍;接下来要有唯识见,要超越二乘见,立唯识见;更进一步要有中观见。如此渐次上升,但并不是说前面的就不需要,她是我们某一个修行阶段所必需的。

  

  弥勒菩萨在《辨法法性论》中针对实修也有个开示,有得加行、无得加行、有得无得加行、无得有得加行,我们在后面都会提到。这有得加行是由相上来观修,无得加行就由性上来观修。

  

  所以说在实际观修是在相上观修还是性上观修,一定要按照次第来。我们需要特别强调要注重于正见的抉择和实际的观修。

  

  第三点是要能够励力地忏罪、积福,才能通达中观正见。不是说你这么听一听,然后突然之间你就有中观正见,就开悟了;一定要先身语意三业清净,所以要有福德。没有福德之水哪来智慧之鱼?所以六度的次第,前五度都是先修福德,到第六度才来修般若智慧。

  

  宗喀巴大师当年为了通达中观正见,他在洛卡这个地方,励力地忏罪积福,来做大礼拜来供曼札。他在石头上做大礼拜,拜的时间长了,石头上现出的两道槽,就是日深月久拜下去时现出的槽。供曼札来培福时,他也是在石曼札上用手来擦,然后一直擦得整个手的骨头都可以看得见。那么感得龙树、提婆、佛护、月称现身加持他,真正地彻悟中观正见,所以我们也要向古德学习。

  

  第四点是要能多修近取因,多看般若部的典籍,多背诵《入中论颂》。甘泉寺之所以把这首偈颂抽出来印,也是为了让大家背诵方便、读诵方便。

  

  我们这次学习《入中论》,主依是宗大师的《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也兼提到法尊法师的《入中论讲记》,就是我们印行的这个薄本。法尊法师是民国时非常著名的译师,他的讲记虽然很简略,但讲得比较深入。然后也会兼提到宁玛派益西彭措堪布的《入中论日光疏》,还有新加坡演培法师的《入中论颂讲记》。我们大概会分三到四次把《入中论》讲圆满。

  

  这次讲到第六菩提心现前地前面的一小部分,第二次我们全部都讲现前地,因为主要正见的抉择就在第六地现前地,所以要细讲、广讲。只有结合观修的窍诀来讲,这样子我们才可能真正地通达。

  

  第五点是希望我们不要有畏难的情绪,不要怕听不懂。不要说:“不晓得在说什么。”确实不容易懂,尤其讲到见地就更加不容易懂!因为整个《入中论》一开始就是讲菩提心欢喜地,就是初地菩萨,讲的是见性的智慧——开悟以后圣者的境界。初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当然是不容易懂的!讲这个深见时,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不要畏难,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根本是因为我执——人我执、法我执。为什么会有我执呢?因为分别实执,我们有实执,执著于一切是实有的。

  

  虽然理论上我们看了很多佛经,也都会说无常、苦、空、无我,知道缘起性空。但那是倒果为因,是佛陀说了我们听了,背下来了,但并没有实证没有观修,甚至于怎么观修都不知道。所以要破实执,破萨迦耶见,一定要非常专注地来善听闻。

  

  当然这个是我们第三级的课程,原则上来说是要中级檀讲师才听。但我们也没有作选择,任何人都可以听,希望大家能够专注,而且善始善终,不要畏难。如果我们有中级檀讲师的学修基础,相对来说就会容易很多,也因此才做要求。并不是一定要保守要保密,任何人都可以听,但如果没有基础就听不懂。

  

  还有一点是:“哎呀,我年纪大了。”所以很畏难。其实没有关系!《大般若经》上说:我们现在如果能够种下般若的种子,将来就智慧广大,而且生生世世能够值遇说般若法的善知识,能够值遇到般若的法门,能够迅速地明心见性。

  

  第六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古德说:“宁可著有如须弥,不可著空如芥子。”你千万不要说听了这些以后就认为:“啊,什么都是空的啦!因果也好、戒律也好,都不要太注重”。其实这样子完全就是断见,就是邪见。所以要能正确地契入中观正见。

  

  有位雪谦·嘉察仁波切写过一部论著,讲胜义菩提心的修法,书名叫《大药》,治疗众生生死大病的药,《大药》——战胜一切为真实的处方。若能实修胜义菩提心,就能破凡夫的实执。

  

  《大药》上说:空性是所有见地的对治解药,但如果人们执著于空性的概念,就像泻药变成毒药一样,空性将毫无用处。也就是说你著有,你还能渐次往上修;如果你要入那种断灭空,那就糟糕了,那么你想解脱就非常困难了。这是在开讲之前需要特别强调的,我们学《入中论》要通达的话,这六点是一定要注重的。

  

  请大家把这张发的资料拿出来,第一讲先把文殊菩萨的修法简轨与大家一起先共修一遍,然后再略讲一下。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