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六讲

《入中论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5-24 09:06

  

  

  显密深义圆无误,曼殊教法所润泽。

  

  速疾能得双运位,愿遇善慧胜者教。

  

  七重因果自他换,二种教授合并修。

  

  发菩提心胜他派,愿遇善慧胜者教。

  

  性空缘起互彰显,分别假立皆有用。

  

  龙猛最细二谛义,愿遇善慧胜者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龙树菩萨!提婆菩萨!

  

  

  南无佛护论师!月称论师!

  

  

  南无历代传承上师!

  

  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我们先一起来共修文殊心咒……。

  

  诸位善知识,今天进入到《入中论》第六次的学修,愿大家用最胜的菩提心来摄持!昨天已经讲到第三菩提心发光地,并且讲了一些中间的不应瞋恚,包括四个部分,我们已经讲完了前面三个部分;

  

  今天讲第四部分,不忍多失而遮止瞋恚。如果不修忍辱,起瞋恚心有很多的过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

  

   不忍令速堕恶趣。】

  

  这三句是讲瞋恚的多种过失,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使色不美,就是使人相貌丑陋;二是使人举止疯狂;三是使人失去理智;四是使人将来堕恶道。有这四种过失,而不应瞋恚。前三种是现生的恶报,后一种是来生,未来世的恶报。

  

  〔使色不美〕发脾气使人相貌很难看。《本生经》上说:“忿火能坏妙容色,虽饰庄严仍不美。”发脾气的人虽然打扮得很庄严,但发脾气时的样子很难看,好像罗刹鬼一样,所以“虽饰庄严仍不美”。

  

  “纵卧安乐诸卧具,忿箭刺心而受苦。”他如果心里一直有瞋恨心,虽然睡在非常柔软的席梦思上,但是辗转反侧,不得安宁,因为有瞋恚的利箭刺到他心上,心里有一条刺,所以受苦。

  

  〔引非善〕容易起瞋恚心发脾气的人,心怀恶意,暴戾狠毒,所以脾气发起来时什么都不顾,所以叫引非善。

  

  在父母、师长面前也会发脾气,会起傲慢心;在道友亲人面前也容易起斗诤、起烦恼心;乃至于做一些很疯狂的行为,犯杀盗淫等等,甚至于祸国殃民等等,都是因为瞋恨的缘故,引非善,让他作这些非善业。

  

  〔辨理非理慧被夺〕瞋恚心起时失去理智,冷静时能分辨什么是合理,什么是非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明辨是非,知道善恶,如何正确地去取舍;但瞋恚起就是固执己见,不见己过了,所以这种智慧退失了,没有了,叫“慧被夺”。

  

  〔不忍令速堕恶趣〕由瞋恚心起,所以会胡作妄为,造种种恶业。身坏命终后,会堕落到恶道之中受无量苦。这种很多,我们看这世间种种的斗诤,是非冤仇,都由最初的一念瞋恚心起。

  

  报纸上登过两世冤家的一个公案。文革时某个地方的一所大学里,有两支造反派。一支叫战斗队,司令姓梁,其实就是本校的学生;另外一支叫造反团,也是学校的学生,姓卞,卞团长。

  

  两派互贴大字报,文攻武斗,甚至动用了机关枪,梁司令被俘了。卞团长就私设公堂,酷刑拷打,一直到把姓梁的打死。姓梁的人临死时说:“你等着!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眼睛一直没闭上。

  

  这卞团长很多天心里就发毛,很害怕。就和一个叫做张倩的女生私通,后来张倩未婚先孕,但那还是文革期间,她很愚忠,又想保护姓卞这个人,就自己悄悄办好退学手续,跟一个姓冷的农民结婚,生下个小孩子叫冷建武。

  

  其实冷建武就是前面那个梁司令的投胎。冷建武的养父当然知道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就对他非常冷淡。冷建武就在这种歧视和嘲笑之中长大,长大后脾气非常暴躁,也非常顽劣,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也没有单位愿意收他。

  

  张倩没办法,只好找她原来的情人(卞团长)想办法。那时候文革已经结束,是九十年代了,卞团长在一个县城里的水泥厂做保卫科长,这个卞科长就设法把冷建武招进去做了个保安。但没想到冷建武对卞科长一点都不领情,公开说,他一看到卞科长就来气。

  

  有一天,冷建武在个小酒馆里喝醉了,醉醺醺骑着摩托车回家,路上撞倒一个人。他借路灯自己凑过去一看,就是他们单位的卞科长。卞科长也认出他来,就说:“我是你爸,快点送我去医院。”

  

  冷建武不知道前面这个缘由,就以为当时卞科长骂他,所以就回骂:“你是我爸,我是你爷爷!”姓卞的伤得很重,他看到冷建武误解了,一着急又重复一句:“建武啊,我真的是你爸爸。”

  

  姓冷的还是没有想过来,就怒向胆边生,想:“反正我都撞得你这么严重了,与其养你一辈子,还不如索性撞死你算了。”把摩托车又重新开回头,从姓卞的脑袋上又轧过去,然后跑掉了。

  

  姓卞的死后三天,公安局一直在追查。开始以为是一般的交通意外,但后来一检查不对,为什么摩托车撞过去以后又开回头来,重新轧了几次?想这肯定是恶意杀人,就到处追查。

  

  三天以后就找到线索去抓冷建武。到他家看到此人已经精神失常,长裤也脱掉,手向空中乱抓,一脸的惊恐喊:“唉呀!鬼呀!我爸爸已经来抓我了……”没有被抓以前就已经精神失常了。

  

  你看上一辈子是冤家,这一辈子还是冤家,下一辈子恐怕还是冤家,众生流转生死就是这样。都是因为瞋恨心的缘故,另外瞋恨心还有种种的过失。比方说令心不安,亲友乖离、失坏名利等种种的过患。这些在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之中都有很详细的开示。

  

  寂天菩萨开示说,外在的敌人永远都消灭不尽,只有灭尽我们内在分别心的怨敌,内在不起瞋心时,一切外敌都会自然消尽。所以说息心即是息灾。《入菩萨行》上说:“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瞋心,则同灭诸敌。”

  

  寂天菩萨用了个比方:说这世界到处是坑坑凹凹的,有很多荆棘和刺,你要想把这世间都填平是不可能的。要想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只要在自己的鞋子里垫个鞋垫就可以了。所以:“何须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这是要清净我们的内心,息灭内心的贪瞋痴就可以得安乐。

  

  接下来是讲应修忍。修忍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要思考安忍的胜利,殊胜功德;第二、总劝修习安忍。看第一个部分:

  

  【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

  

   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

  

   所造众罪皆当尽。】

  

  这首偈子就讲修安忍的四种功德。相好庄严、善知识摄受、能得到善巧抉择的智慧、能生人天善道等等四种智慧。

  

  第一是〔忍感妙色〕依忍辱功德能感得容颜妙色,相好圆满。

  

  第二是〔善士喜〕以忍辱之力能断恶行善,所以上师诸佛菩萨等,一切大善士见而生欢喜心。阿底峡尊者就曾开示过:“我以相圆满故,早年常为善知识之所摄受。”因忍辱功德可以成就相好庄严,所以身心调柔,能得到善知识的摄受,然后罪业渐渐灭尽。

  

  第三是〔善巧是理非理事〕因为心相续能调柔寂静,所以能善巧分辨如理和非理,不会冲动,不会感情用事,能够以正念正知来取舍一切学处。

  

  第四是〔殁后转生人天中〕身坏命终以后,能够转生到人天善道来,能够感种种福乐,能够时时值遇善知识摄受,究竟成就无生法忍。

  

  第五是〔所造众罪皆当尽〕所造一切的罪业都能消尽,能够安忍的话,当然不会再造新业,之前所造的罪也都能渐渐地灭尽,能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这里一二三五是现在生得到的利益,四是未来生得到的利益,“殁后转生人天中”。

  

  下一首偈子就是总劝修习安忍。

  

  【了知异生与佛子,瞋恚过失忍功德。

  

   永断不忍常修习,圣者所赞诸安忍。】

  

  “异生”是凡夫,“佛子”指菩萨,是佛之意子。这首偈子其实就是总结上面的五颂。已了知异生凡夫生起瞋恚心的种种过失和佛意子菩萨修忍辱的种种殊胜功德以后,应该以智慧来善加取舍,从内心深处永断不忍瞋恚,而能于一切时、一切处都恒修圣者所欢喜赞叹的安忍法。

  

  如《六祖坛经》上惠能大师开示:“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都是开示我们要能够修忍辱法。

  

  增上忍辱力的修法可分为四种:

  

  第一是观众生苦。众生都是自己多生累劫的父母,身心之中充满痛苦,自己都无法做主,烦恼习气是他的主人,控制了他,所以我们为什么还要对他起瞋恚心呢?

  

  第二是要观众生愚。因为愚痴无明,所以来损恼我们,我们应该对他更生悲悯。

  

  有个公案说,日本有个外道,故意挑衅,跑去问一休禅师:“禅师啊,请教你佛法在什么地方呢?”

  

  一休禅师用手指指胸口:“佛法在心中。”外道马上脸色一变,从怀里掏出一把刀逼近一休禅师:“那好,既然在你心中,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一休禅师笑一笑,用一首日本的和歌回答他:“每年开一次的吉野樱花,你去把它剖开来看一看吧,看里面究竟有没有花。”外道一听,马上智慧生起来被降伏了,此后就做了一休禅师的弟子。

  

  第三是观根性差别。

  

  第四是观幻化性。

  

  接下来就是讲三地功德的第三部分,即明忍度之差别。

  

  【纵回等觉大菩提,可得三轮仍世间,

  

   佛说若彼无所得,即是出世波罗蜜。】

  

  此颂就是抉择世出世忍辱度的差别。纵然回向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大菩提,但仍然执著于能忍者、所忍之境和忍辱之事,这三轮仍然属于世间的忍辱波罗蜜;如果能三轮体空来修忍辱,就是出世间的忍辱波罗蜜。

  

  但其实对世间一般的人来说,若能成就世间忍辱波罗蜜,这种修养就非常好。明朝洪应明作的《菜根谭》上,就有很多关于修忍辱的一些开示。比方说:“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觉察到人家在欺骗自己,但能不形于色,不形于言,不会马上把他揭穿;受到人家的侮辱,也不会像一般的人那样马上勃然变色,能不动于色。还有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这都是世间人提高修养,都还是着相的,其实都是世间的忍辱啊!但已经是非常好了,何况能三轮体空,当然就更为殊胜!因此我们要精进地修忍辱,明心见性后,能成就出世忍辱度的功德。

  

  因为一般的众生容易起瞋恚心,瞋恚火容易烧坏善根功德,所以要多作善根回向。佛经上讲过一个公案,说有一次,广严城(佛说《药师经》的地方)很多的信众决定第二天请佛陀和诸大弟子去应供。

  

  当天晚上就有五百饿鬼请求佛陀,将明天供斋的功德回向给他们。佛陀明明知道是什么因缘,但故意问:“你们是谁呢?为什么要为你们作回向呢?”

  

  这五百饿鬼就说:“我们都是明天打算供斋的这些人过世父母,因为在生的时候没有智慧,所以造种种恶业,堕落为鬼道之身,希望佛陀能为我们作回向,让我们得生善道。”

  

  佛陀说:“要给你们作回向也是可以,不过明天你们要在供斋的法会上现出身形来。”这些鬼不愿意:“唉呀,我们现在做饿鬼了,身形丑陋,还是不要现身吧。”

  

  佛陀就呵斥他们:“造恶时不知羞耻,不知生惭愧心,现在恶报现前才知道惭愧,那有什么用呢?你们还是要现身出来。”这些鬼没办法就答应了。

  

  到第二天应供时,五百饿鬼果然都现出身形来,广严城的人就吓坏了,怎么突然之间冒出这么多身形丑陋的怪物?佛陀就说:“这些其实都是你们的父母。他们昨天就祈请,希望把你们今天供斋的功德作回向。”

  

  然后讲了很多的妙法,为这五百饿鬼作了回向,以此功德使他们都能生三十三天,享受福乐。所以要能善作回向来保护,不然就容易让瞋恚火损坏善根。

  

  接下来是三地功德的第四部分,是明此地余净德,其余种种的功德。

  

  【此地佛子得禅通,及能遍尽诸贪瞋。

  

   彼亦常时能摧坏,世人所有诸贪欲。】

  

  这首偈子要从三方面来解说。

  

  第一个方面就是〔此地佛子得禅通〕此三地发光地的佛子已经得到了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功德圆满,另外还获得很多其他稀有的功德,比方说世间最为尊胜的四禅八定和五神通。

  

  有人会问:“四禅八定、五神通不是在前面资粮道位、加行道位就已经有了吗?”是的,虽然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都已经有了四禅八定和五神通种种功德,但不如三地发光地这样清净广大和稀有,所以特别地赞叹在三地已经得到非常稀有而广大的功德。

  

  昨天已经讲过,佛教之中特别注重色界天的四禅定;四空天的定因定多慧少的缘故,不是很注重。

  

  五通其实也就是:天耳通,能够随意听闻到此界他方一切众生种种的言语、音声;天眼通,能够见到常人肉眼所不能见的,另一个方面还是指能见未来世。

  

  神足通是能够来去自如,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自如来去;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的心念,能够了知众生的根器;宿命通是能够了知一切众生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没有谈漏尽通,是因为还在修道位之中的缘故。

  

  第二方面是〔及能遍尽诸贪瞋〕三地菩萨依智慧力,已经断除了三地时所应断的俱生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虽说俱生的二障种子要到三清净地,八九十地乃能断除,到十地满心才能究竟断尽,但三地菩萨以忍辱功德所增胜成就的不共清净广大的三摩地,所以能够成就殊胜的智慧力,所以叫做“及能遍尽诸贪瞋”。

  

  经云:“以此不共三摩地的力量,故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邪贪、邪瞋及以邪痴,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不能减,于此地中悉得除断。”从这重意义上说,三地菩萨能普遍灭诸贪瞋痴的俱生种子。

  

  所以一定要能善巧前后文。不要看到“及能遍尽诸贪瞋”就认为是俱生的种子完全彻底断尽。他是因为忍辱圆满的缘故,成就了甚深的定力,然后发智慧光,因此以前所不能断的那些邪贪、邪瞋、邪痴在此地都能断,但真正彻底断尽应该还是在三清净地。

  

  第三方面就是〔彼亦常时能摧坏,世人所有诸贪欲〕,正如《十地经》所说,三地菩萨示现为在家修行菩萨时,就示现为帝释天王在忉利天宫集众传法、说法,善巧方便令世间有情众生能舍离贪欲,能行四摄法等一切善法。第三地的出家菩萨就能自在地示现到十万亿数的无量佛土见佛闻法。

  

  这是从三方面来解说此偈:“此地佛子得禅通,及能遍尽诸贪瞋,彼亦常时能摧坏,世人所有诸贪欲。”下面是明最初的三度之差别。

  

  

  

  三、明初三度之别

  

  

  

  【如是施等三种法,善逝多为在家说。

  

   彼等亦即福资粮,复是诸佛色身因。】

  

  此颂是总结前三度——如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三种修法,善逝佛陀多为在家菩萨众宣说,因为在家菩萨众容易修持这三法;出家菩萨容易行持禅定度和般若度;施、戒、忍能成就福德资粮,禅定和般若能成就智慧资粮,精进度是福慧二资粮的共因。

  

  “复是诸佛色身因。”修施、戒、忍等成就无量福德,这是将来在成佛时,成就圆满报身和千百亿化身的因,把报身和化身归纳起来其实就是色身,佛的妙色身,所以说二身时,就是说佛的法身和色身。禅定和般若度就是成就佛陀法身的因。

  

  当然六度也必须要相续地修持上进,缺一不可,才能真正圆满;但相对来说,在家菩萨容易修行施、戒、忍,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上说:“此中施与戒,以及安忍法,别为在家说,善修悲心要。”

  

  

  

  四、结明此地功德

  

  

  

  最后这首偈子是作总结,结明此地功德。

  

  【发光佛子安住日,先除自身诸冥暗。

  

   复欲摧灭众生暗,此地极利而不瞋。】

  

  这是总结发光地的功德。发光地菩萨的智慧犹如日轮(太阳)一样,能够先消除自身无知无明的愚痴黑暗。三地菩萨所发出的智慧光明首先消除自身所有能障碍成就三地功德诸多的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的种子等等一切的冥暗。所以说〔发光佛子安住日,先除自身诸冥暗。〕

  

  〔复欲摧灭众生暗,此地极利而不瞋。〕又由悲愿力故,要摧灭众生无明的痴暗,故宣说三地种种的修行功德,种种的修行方法。

  

  “此地极利而不瞋”,由于此地发光地菩萨的智慧非常犀利,知一切法如幻,知因果不虚,所以能够不瞋恚,能够一丝一毫的瞋恚心都不起。三地菩萨能安忍善修习,能够成就圆满忍辱波罗蜜多,大悲水润泽心相续,所以对于犯过的众生连极微细的瞋恚心都不会生起。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