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三、无住为本

《六祖坛经略讲》 by 大愿法师

2016-7-1 21:16

  

  第三个方面“无住为本”,就是一切都是“无住”的。

  “无念”是主观上不要执著,“无相”是客观的现象不要执著。

  凡夫众生因为一个境界来了,所以就生心。因此我们要知道,其实这个境界它的体性是空的,我们这个能执的念头也是空的,我们在境上面不要生心,如果生心的话就是自生颠倒烦恼。

  “无住为本”,德山宣鉴禅师就是最好的公案。

  宣鉴禅师研究《金刚经》二十年,写了一个《金刚经青龙疏钞》,他自己认为对《金刚经》理解得很透彻了。后来听说南方盛行禅法,主张“顿悟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他就想,这肯定不对,我要去驳斥他们。

  他担了一担子《金刚经青龙疏钞》到南方去见当时很有名气的龙潭崇信禅师。到的时候是早上,他肚子饿了,看有个老太太在卖点心,他就想去求一点点心来吃。老太太其实是一个受到龙潭崇信禅师的教导,已经体悟自性的人。老太太看到一位法师,就问他:“法师,你担的是什么东西啊?”

  宣鉴禅师很高兴,“我研究了二十年的《金刚经》,我写的《金刚经》的注解《青龙疏钞》。”老太太一听,“那好,法师,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答出来,点心我就供养;但是如果答不出来,就请你到其它地方去。”

  宣鉴禅师心想,肯定没有问题,你一个老太太提的问题很简单,肯定答得出来。就说:“好。”

  老太太就问他:“《金刚经》上面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法师,你点的是哪个心啊?”

  禅师哑口无言。

  透过这桩公案也可以知道,我们修行要以无住为本,坐断三际——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挂在心上,攀缘过去的心就断了;未来的心还没有来,不要老是去打很多妄想,攀缘未来的这个心也就断了;现在的这个心念,还是念念不停在生灭,所以我们也不要把捉,不要在这个境上面去起分别心,对现在的执著心也就断了。就犹如《信心铭》上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其实这个悟入心性,大家说,“哎呀,这个参禅,这个觉悟自性,这个是很高妙的事情,很难的事情。”祖师告诉我们,其实一点都不难,唯嫌拣择。就怕你去起分别、起执著、起贪爱和瞋恨。我们如果能够去掉这些主观加上去的这些执著、分别,就洞然明白。

  我前面也讲了十二因缘,我们在十二因缘上面去修的话,断无明是根本前提,再断取、断爱。断取就是止息我们身语的恶行,断爱就是止息我们意业的染污。我们能够断取就能够得到有漏的人天善果,断爱可以证入无漏的涅槃。断取就是受之后,舍识用根——了知外境,但是你不会去起贪爱、去分别,你不会去取,断取就是戒学;断爱,心不动摇,这是定学;断无明是慧学。断无明既是前提,也是最后我们由这个“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是慧学的完成。

  其实无所住的核心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其实讲无念、无相、无住,归纳起来也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是大智慧;不起心、不动念是大禅定。

  有些人听了,“这个不分别、不执著,我不可能做得到的;不起心,不动念,我肯定也是做不到的;我遇到事情肯定要起心动念。”

  其实我们学佛一定要能够正确地理解,你不要去在字面上执著于文字相去看、去学,那你肯定是不能真实地了解佛陀的原意。这个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其实它讲的内容是我们遇到环境的时候要超越;而且要能够承担,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在当下一刻,不攀缘过去、未来;第三个是要转化;第四个就是要和合。超越就是不执著;承担就是不起心;转化就是不分别;和合就是不动念。

  我们能够真正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状态,就是悟入空性。

  这两天大家听了很多空性、自性,而且我们佛教徒就很喜欢讲一个“空”字,什么性空、空性、四大皆空、色即是空,挂在嘴边。可是你有没有想这个“空”到底表达什么意思?讲来讲去还是不明白,不知道“空”讲的什么,缘起性空、四大皆空、色即是空,就不理解“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什么都没有那个“空”呢?绝对不是什么都没有那个“空”。那是什么意思?其实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空”,我们不要表达得太深奥,而且我们学佛也不要学很多的名相,一天到晚挂在嘴边,实际上心里没有体会到,用不上,那就糟糕了。

  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个方式来说,空是什么?空就是一种解脱的状态。就是我们心灵自由的状态。你的心能够自由,能够自主,可以说觉悟了。

  一个人的身心完全处在一种自由的境界就是《心经》上所说的“心无罣碍”,“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天天会念,但是能不能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要是依智慧的话,我们就能够“心无罣碍”。心里面对任何东西都没有罣碍,任何东西不能干扰我,我的心能够自主,无论是顺利的环境,还是不好的环境,我的心都能自主,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这样子就是“空”、“空性”,不要认为是什么都没有。这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来表达。

  所以说“悟入空性”,就是一个人显发了自由自主的心灵,他的心能够自主,不会给外境所转动、所动摇。

  “色即是空”,也就是说一个人他解脱了外在的形相的束缚,外在的环境不能影响他,不会给这个外在的形相所染污而得到自由。

   “四大皆空”,就是说我们对于地大、水大、火大、风大,都不再执著,无碍的、自由的、解脱的境界。所以一个人如果他悟得空性之后,他就是有了一个完全自由的能够自主的心灵。简而言之,就是不管在什么环境之下,我们都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来面对我所遭遇的状况。

  怎么做一个能够心灵自主的人呢?能够做一个心无罣碍的人呢?能够做一个无念、无相、无住,达到这种解脱境界的人呢?应该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深信自己具有佛性,深信自己本具成佛的可能性,深信我将来能成佛。这就是肯定自我的价值。而且把自我价值提高到一个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悉达多太子当年所说的,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有一些人不理解,跟佛教辩论的时候说,“你们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很傲慢?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其实他是误解了,执著于文字相。大家要明白,这个“我”就是指我们的自性、佛性。天上天下,惟有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是最尊最贵的。为什么?我们有这个佛性,所以皆可成佛。因此我们不要片面地去理解。

  其实也就是说:我有一天肯定可以成佛。这就是把我的自我价值肯定了,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人权宣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权宣言。不管你讲什么人权,肯定自我的最高价值就是我有一天可以成佛。

  大家要想,我这么肯定有什么用处?要知道我能够这样肯定的话,我的心灵就有了自由。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肯定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价值,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价值啊?自己也不能肯定。不能肯定我们这个心就要跟人家比较。如果我跟人家比较,跟人家竞争,觉得比人家聪明,钱比人家多,我相貌比人家好,我比人家年轻,就产生一个傲慢心。就是说你不能肯定自我价值的时候,第一个极有可能你会产生一个贡高我慢,骄横的一个心态。

  还有一种就是自卑的心态,想想,哎呀,我样样都不如人。很多人说,我业障很重,于是很自卑。所以说这时候你不能够肯定你自己的价值。你的肯定要通过人家对你的肯定,你才能够肯定。这个时候你就很可怜的,你把自己的价值肯定交给别人,你就是受人家的控制了。人家说你好,就很高兴。人家说你这个人很聪明,你很高兴。人家说你不好,就很生气、很伤心。你就处于这样一种混乱的状态,听到人家称赞就高兴;听到人家毁谤、骂你,就愤怒。你的心就跟着环境在转,就迷失了,迷失了自己生命的发展方向。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方向,但是可能我们追求的不是生命的发展方向。我们追求的是赚钱的方向、成名的方向、得到权位的方向、受到人家尊重的方向,就是追求这些。从来没想到我的生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也许偶尔还是会有想的,我相信最起码现在大家都有了。生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肯定有一天我会成佛,这是我的根本方向。我就有了自尊心,不需要人家肯定我,我自己能够肯定自己。所以我能够自己的心得到自由,就能够自主,不会受人家的干扰了。不管我们做总统也好,乃至于去清扫街道也好,其实我们本性上是一样的,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我们都有一个最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皆可成佛。

  成佛就是彻底自由的一个状态,生命完全没有束缚的、没有约束的,慈悲和智慧彻底显露、显发的一种状态。我们能够肯定自我价值的时候,就会有自尊了。这就是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相信我自己能够成佛,所以我不会受外在的环境所困扰了。无论人家对我评价怎么样,不会受他的困扰,我能够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最高价值。所以不管你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管你一个月赚多少钱,也不管你受到什么样的教育,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有一个自尊的心,就是说你肯定自己,肯定自我,这个你就得到第一步的自由了。你不会去跟人家比较了,不会跟人家去竞争了,任何人不能够伤害你的心。

  第二个就是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其实就是肯定多元的价值。你不要站在你那个角度,受你的出生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的局限,就认为你那是对的,人家想的都错了。你要肯定是多元的价值,同样一件事情,各人的看法不同,但是都有存在的理由,你不要说认为就是你对,他错了。这时候我们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轻视众生。

  我们佛教徒往往会有一个执著,就想,“我现在学佛,佛教是最究竟的、最圆满的。你看其他人,好可怜哦!他不信佛,信其他的教。”你就陷入这种执著了。你想着你是很高的,总是想着要去把人家度过来,转化过来,认为你这是最高明。其实这个时候你还是陷入了另外一种执著。

  更进一步的,你又会再分别了,就会更执著。就想着,“我修净土宗,净土宗最高明,可以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些修密的肯定不会相应的,参禅的更加不用说了,那是不可能的。”你肯定自己这个法门,越来越执著了。

  更进一步更执著了,越来越陷进去,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执著了,“人家的都不对,只有我的师父最高明。”

  更进一步想,可能师父也不如自己,自己最高明。那你越来越执著了。

  你学佛如果不能够肯定多元的价值,那你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论他现在信什么,没关系,只要他的心灵在逐步地觉醒,肯定有一天他也会成佛的。他现在信其他的教也不要紧,他肯定将来有一天也会觉醒,也可以成佛。他们现在没有信仰也不要紧,肯定有一天也都会成佛,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平等心。

  凡夫众生总是喜欢用外在这些虚幻的东西来肯定一个人的价值,譬如说看这个人一个月赚多少钱,或者他从事什么职业,或者他的长相怎么样,就看这些东西。然后就对其他人产生一个分别,产生一个判断。看到李嘉诚,就想着,“我要好像他那样子有钱就好了。”你这个心总是不能够平静下来,你有一个羡慕的心。其实就表示你还是在生死的迷梦之中,还没有醒来。

  看到不好的人,看到不好的事情,你就生起一个讨厌的心。走出去看到那些摆地摊的,卖一些什么东西的,“很讨厌,挡住路了。”这个心就动了,心里面就不清净了,就染污了。

  其实我们要知道一切众生的本性是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我们就能够用这种多元的价值观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所有的众生;我们就不会跟这个世界对立了,就不会跟其他的人对立了;看一切都是很好的,我们的心就会处在非常柔和的,非常欢喜的一个状态;我们就不会不开心,心就自由了。

  首先我们要肯定自己,肯定自我的最高价值是成佛,我们就不会给外境所动摇,不管人家肯定我还是否定我,都没关系,我肯定自己就有自尊。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有一个公案,可能有些同修听说过了。苏轼(苏东坡)在江北瓜州做知州的时候,跟金山江天寺隔了一条江。

  有一天,他打坐下来以后,觉得有一点领悟了,有一点体悟,就很欢喜写了一首偈子: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写了以后自认为我的境界很高明,我“八风吹不动”了。马上就安排一个手下送过江去给他的师父佛印禅师看。

  佛印禅师看完之后在后面写了两个字:“放屁”,再叫那个手下原样拿回去。

  苏轼一看,火冒三丈了,岂有此理,无明火生起来了,马上就渡江去找禅师论理了。一见到禅师就说:“禅师,你看我们关系这么好,你怎么会骂人呢?”禅师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我现在一屁你就打过江来了。”

  其实一个没有开悟的人,没有觉悟的人他还是不能肯定自己,还是要依靠人家肯定,他才能够肯定,自己自信心不够。所以禅师总是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心就是佛,我们本具佛性,皆可成佛。你要有这种大信心。

  这是我们要有自信心,自尊心。

  对一切众生我们都要能够肯定他的价值。而且我们要看本性,看他的本性是佛,不是看外在的这些现相。你不要说他学问比我好或者怎么样,我就尊重他,看到他各方面比我强,我就羡慕他。如果看到这个人不如我呢?我就不理睬他。这样你这个眼睛只是抬头看,不会低头看,你就会生起计较和分别了。有个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写一首偈子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他用了农夫插田作了个比方,我们插秧的时候,一边插一边往后退,而且要低头。等到我们全部插完之后头一抬起来,原来整块田都插完了。其实也就是说我们不单单是要抬头,还要低头,要虚怀若谷,要谦虚,要能够慈眼视众生,这样子就可以真正地认识自己的本性。

“心地清净方为道”,修行的根本就是修自己的清净心,不分别、不执著。“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们在功名富贵面前,退一步就可以安然自在。不要跟人家去争逐那些钱财,不要太过分地去争执。我们在人我是非面前能够忍让三分,我们就能够悠然自得,就能够心安。所以我们在世俗的这些五欲之乐上退一步,在修行的道路上面就会前进一步,我们在智慧的开发上面,在自性的觉醒上面就会前进一大步。所以不能够老是往前冲,还应该回头观照自己,观照自己生命的发展方向,不要过分地给这个社会染污和扭曲。而且不要总是说我对他错,其实你要知道,一切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有一次,苏轼跟他的一位学生叫做秦观(秦少游),两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看到一个人走过来,这个人很多天没有洗澡,身上有虱子爬满了。

  苏东坡马上说:“你看这个人好脏,他身体的污垢里面都生出虱子来了。”秦观就说:“不是吧,虱子不是从污垢里面生出来的,是从他穿的那件破棉衣的棉絮里生出来的。”

  两人就互争不下,都认为自己对。然后就打赌说:“这样好了,我们不要争了,争也是没有一个结果,我们找一个人去判断。找师父佛印禅师来判断到底谁对,谁输了就要请一桌宴席”。

  两个人打了赌之后,苏轼首先就偷偷地跑过来找佛印禅师说:“禅师,明天我和秦观两个会一起来找您,到时候您就说我对好啦。”

  禅师说:“好好好,你对。”

  等一下苏轼走了之后没多久,秦观又走过来说:“师父,今天我跟苏轼两个打赌,我说虱子是从棉絮里面生出来的,明天您判断就说我对。”

  师父说:“好好好,你也对。”

  第二天两个人都来了,都胸有成竹,都认为师父肯定会说我对了,对方肯定要输掉一桌宴席。

  来了之后,师父就说了:“这个虱子的头是从这个人的身体的污垢里面生出来的,但是它没有脚。这个脚是从棉絮里面生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个都错了,你们两个就请我吃宴席了。”

  苏轼就受到启发,不要过分地认为自己对,其他人错,他就写了一个偈子: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也就是说,同样是阳光,同样是雨露,而且在同一棵树上,但是有的树枝就向南,有的树枝向北、向东、向西。你不能够说向东的枝条就对,向西的枝条就错,其实都是对的。所以我们要肯定这个多元的价值,我们的心就会清净。

  我们要能够真正地使自己的心灵自由,第三个你要能够了知无常,要真正地念无常。随时都提醒自己,有一天我肯定会要死的,希望在我死之前能够得到心灵的自由,能够得到解脱。而且每天都训练自己,想着我今天一定要有智慧地,要觉醒地生活,即使明天我死了,也没有任何遗憾。了无遗憾的人就是心无罣碍的人,就是心灵自由的人。

  这三个观点我们能够承认,我们能够确定,这就是叫见地,你首先要有见地,佛教里面见和修,见地和修行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见地,你首先知见要很正确,要有正知正见,这个很重要。否则的话,你就是盲修瞎炼了。

  正确的见地确立之后,你还要有修行的体验。不单单是口说,你不能够单单搬弄名相,一天到晚说“空”。到底什么东西“空”啊?什么都是有的,怎么会“空”呢?人家也不理解,你自己其实也是不理解。如果我们想这个“空”其实就是一种解脱的状态,就是心灵自由的状态,这就好理解了,你自己要有这方面的体验才可以。

  这个见地确立之后,我们怎么去体验这个心灵的自由呢?有四个方法可以体验这种“心无罣碍”的境界。

  1、超越

  第一个方法就是要超越。在任何环境,任何事情来的时候你要有一个超越的状态,超越的心灵,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你不沉迷、不执著,不会僵化、不会很死板,很圆融、很灵活、很生动。就知道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观点,然而我们都不会去分别它,不会执著于它,不会认为说你错了,我对,这样子的话,我们就能够超越。否则你哪里能够超越?

  其实我们要能够肯定,只要我们的心灵可以得到提升,这就是在进入佛法,不一定说要有一个形式、要有一个相。如果你说他跟我信仰不同,就认为他很愚痴,你就生起不高兴的心来,这个就是你的心染污了。

  真正的超越是什么?也就是说消除了我们生命之中的一切的执著,消除了一切负面的情绪,这个时候你就是超越了。普通的人遇到这种环境可能要生贪心的时候,你能够不贪,这就是超越,就是正面情绪。普通人在那种环境之下容易生起瞋恨心,你能够不生气,这就是超越,就是正面的情绪了。

  普通人生愚痴的时候,你不生愚痴。普通人认为我的条件很好,生起骄傲心的时候,你能够保持谦虚。普通人生起怀疑的时候,你能够不怀疑。这都是正面情绪,都是大智慧。

  如何去修呢?其实我们需要两类观想,即内观和外观。内观就是四念处;外观就是菩萨的五种观。在《普门品》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会念,但是知道怎么做吗?很难说了。我后面再去讲菩萨五种观。

  我现在就说这个内在的观,就是四念处: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如何修呢?

  “观身不净”,我们这个身体不干净,不管你是一个多么容颜漂亮的男也好、女也好,其实都只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而已,不要对你的身体生起一个执著心。对你身体的执著要能够消除,这就是对你的身体超越了。知道身体不干净,不会太执著于它。

  “观受是苦”,我们会有苦受,会有乐受,会有舍受,为什么都是苦呢?因为这个乐受,你现在吃这个东西,哎呀,很好吃,很快乐,但是吃完以后没有了,坏苦;你这个舍受也是有迁流之苦;苦,本来就是苦,苦苦;这就是所谓的坏苦、行苦、苦苦。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其实一切受都是苦。

  你对于这个受不要太执著,对于受不执著,你就能够了知这种受,但是不会去爱。不会去爱之后就不会去取了。这十二因缘,逆观还灭,就在这个地方你就觉悟了。

  受的时候你不执著,知道一切受其实都是苦的,能够了知它,但是知道它一切都是苦的,你不会执著。不会执著了之后,就不会去起爱心。其实这个爱里面就包括了一个对于好的生贪心,对于不好的生瞋心。不会起这个贪和瞋,就不会去取它了,就不会去想要占为己有,或者要排斥了。这样你的心就清净了。

  “观心无常”,其实我们的心念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波动,我们的念头在不断地生和灭,所以你不要给你心念的波动所动摇、所左右,这也能够超越了。

  “观法无我”,你没有我相,没有我相就不会轻视别人信仰的宗教,也不会轻视别人的成就。大家刚才听到我说要平等地尊敬其他的宗教,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其他的宗教可以取代佛教,那当然不是的。佛教当然是最究竟、最圆满、最彻底的,能够令我们毕竟解脱的大智慧的一个教法,一个教育。但是我们在信佛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他人的信仰和尊重其他人的信仰,而且不要去起执著心。打个很浅的比方来说:我们要尊敬其他人的父母,但是并非要你就认其他人的父母做你的父母,你还是有你自己的父母。同样的你信仰佛教这是很好的,但是对其他人的信仰你不要轻视,不要排斥。他能够觉悟的时候你可以启发他,但是不要一开始就把你自己的心染污了,你有分别心、有执著心、有高下优劣的心,首先就把自己的心染污了。

  这是第一个方法,我们的心要超越。

  2、承担

  第二个方法,我们的心要承担,要活在现前这一刻。

  我前面也一直讲,要活在现前这一刻,不要过分地攀缘过去和未来,活在当下,修行落实于当下。其实如果你的心还有哀伤,还有恐惧,你就活在过去和未来,你对过去不开心的事情越想就越伤心、哀伤,那你活在过去,没有活在现在。你对未来的事情不可知,很恐惧,你活在未来。学佛一定要有智慧,否则的话,往往你活在过去和未来还不知道,所以你就很烦恼了。

  曾经有位女居士,她跟我说:“师父,我学佛以后还是有很多烦恼,怎么办?”我说:“你怎么起烦恼了?”

  她说:“师父,你看,我自从学佛皈依受五戒以后,每天要做早晚功课,早上要做一个小时,晚上也要做一个小时。如果没有做的话,觉得就欠一点什么,很不开心了。所以这样的话,我的小孩又很小,还在上学,早上没有时间去送他上学,下午放学以后我又没有时间去接他回来。因为这样我先生就很反对我,说我老是做这些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小孩子也不接送了,两个天天吵架。”

  “再一个我刚刚学,又不会念经,所以我要用一个录音机来放录音带。但是家里面只有一台录音机,我小孩又很喜欢听那些流行歌曲,所以我们老是争,他要抢着放流行歌曲,我又抢着放佛经。所以久了以后,小孩子他也不尊重我,甚至于也不尊重佛了。”这就很严重了。

  “而且逢年过节,我们这个风俗总是要杀鸡来拜祖先,但是我是佛教徒又不能杀生,这怎么办呢?所以很烦恼,很痛苦。”

  我就说:“那好,我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你为什么要学佛?”

  她说:“这不简单,人生就有很多痛苦和烦恼,我下辈子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我要学佛。”

  我说,“第二个问题,你每天要花两个小时来做早晚功课,你是为了什么?”

  她说:“因为我的业障很重,我觉得我前生肯定造了很多业障,所以我天天要做早晚功课两个小时来忏悔业障,消除过去的业障。”

  我说:“好了,第一个你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为未来在做事情,你是活在未来;第二个你是为了忏悔过去的业障,是在为过去在做事情,你是活在过去。那有没有想过,你要为现在做一点功课?”

  她听了以后,一个人就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了。

  我跟她说:“其实你要知道,什么是功课呢?你现在应该尽的责任,这是你的功课。你每天送小孩子上学,接他放学回家,这就是最好的功课。你每天要很开心,要保持跟家人的和睦,不要跟他们争吵,要经常微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这是最好的功课。”我们看六祖大师的《无相颂》,是我们最好的功课,你要能够做到,那也非常不错的。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这是我们人生最好的功课了,能不能做做无相的功课?多做一点无相的功课,你会活得很开心。我们不要总是把眼睛盯着过去和未来,不要忘记现在,要活在当下这一刻。现前这一刻我们就要把握好,做好我们现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起执著心。一朵花开放的时候,我就看着它开放;一朵花凋谢的时候,我就看着它凋谢;心中没有执著,没有罣碍,就是如实观照。同样的,当我成功的时候,我就观照我的成功;当我失败的时候,我就观照我的失败;当我有苦难的时候,当下承担我的苦难,并不逃避。一定要敢于承担,这很重要,要面对现实,佛教一再地告诉我们要面对现实。

  3、转化

  第三个方法就是转化,我们要能够转化的话,就能够生活得非常逍遥自在,逍遥自在地任运地生活。

  不管外在的世界怎么变,我们始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看这个世界,我们的心就能够自主,就能够不给外境所动摇,心就能够不随境去转了。有些事情我们一下子是无法改变的,有些事情是定业了。定业现前之后,你说谁能够给你一下子改变?不能!释迦牟尼佛在你面前,他也无法给你一下子改变。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候你是不是就一定要很伤心呢?并不是。可以把我们的心转变,心转变的时候我们照样可以很开心。

  这叫做什么?境不转心转。

  说一个浅的例子,前天交通堵塞了,然后就塞车了。比方说我自己开车,只好坐这个车里面,两个小时才走了两公里,动不了。这个现状你无法改变,这时候不管你急躁也好,烦躁也好,什么事情也好,怎么搞你都没有用。此时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你想一想,我两个小时在车里面,又可以念佛,又可以休息一下,真的是很好。其实能够这样想的时候,堵车也是很好的,什么时候都是很好的。

  对禅师来说,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他都能够非常地逍遥自在。作为我们来说,不要让环境的变化影响我们的情绪,不要让环境主宰我们的心,要能够自主地转化我们的心。所以说:不管你遭遇到什么,不要去跟它对抗,不要跟既成的现实去对立、去抗争。你觉得这个环境我不满,这个状况我不满,你就对立了,你就在对抗了。这个事情我觉得不是那样子的,我就很生气了,你就跟这个环境,跟现实在对抗,就对立了,所以你就会很苦恼,就会很烦恼了。环境,这个事实已经显现的时候,你应该去转化你的内心世界,境不转心转,而内心世界转化以后,我们就能够用一种很喜悦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遭遇。

  中国古人其实早就有这种智慧,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个寓言。说有一户人家在草原上住,有一天家里面就丢失了一匹马,丢了几天了,其他人觉得不开心。但是父亲说:“这没有什么,坏事会变好事。”

  果然没有几天,原来家里面那匹马回来了,而且还带了一大群野马跑回来,其他人都很开心,“你看我们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匹马,这么多财富了。”

  父亲说:“你们也不要开心,可能这个好事也会变坏事。”

  果然就变坏事了,家里面这个儿子骑在这匹野马上,这个野马不驯服,突然就把儿子摔下来,把腿摔断了。其他人就说:“你看看,这真是糟糕的环境,不好的遭遇了。”

  父亲又说:“这也不要伤心,说不定坏事就会变好事。”

  过了没多久,这个边境打仗,那些健康、健全的人都征兵打仗去了。这个儿子摔伤了,腿有点瘸,他留下来了,平安地过了一辈子。

  所以环境不要太执著,不要受它的影响,不管什么环境都要保持开心,保持喜悦,这是最重要的。要从多个角度去想,你能够这样的话就很好,转变、转化它。

  有个笑话说:有个地方小孩子说话很喜欢转化,他要去卫生间小便的时候,他们就说我要去唱歌。他这么说之后,他就很开心了,觉得好像真的去唱歌一样,很欢喜。

  有一天,有个小孩跟他祖父一起睡,睡到半夜的时候,小孩子爬起来跟他祖父说:“公公,我要到外面去唱歌。”

  他祖父不知道他说什么,就跟他说:“这么晚了,半夜三更,你怎么跑到外面去唱歌呢?这样好了,你在我耳朵边上唱,你唱小一点,不要吵着人家。”结果唱得这个公公全身都湿透了。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而且可能有很多我们不满的事情。很多的现状我们都不满,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也不满,觉得为什么我现在这么艰难,为什么我这么容易老呢?为什么我有这么多缺陷呢?为什么……很不如意。然后想改变又无能为力,很无奈。还可能一些其他人以前曾经伤害过我,所以很不开心。其实我们了解了佛陀的智慧以后就知道,只要我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转变我的内心世界,外在的一切,不圆满的地方,不好的境遇都不能够影响我,都不能够使我难过和伤心,我照样活得很开心、很喜悦。

  学佛应该这样,天天都很欢喜、很自在,好像弥勒菩萨一样。所以这个转化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能够令我欢喜自在地生活在每一刻,我每一时、每一刻都活得很开心、很欢喜、很自在、很有智慧、很觉悟。这个时候我学佛就能够上进了,这个时候我学佛之后我的烦恼就一天天少了,业障就一天天轻了,我的心灵就一天天地自由了,就知道我的学佛在一步一步地前进,走向解脱。

  如果你越学越烦恼了,好像前面我说的那个居士一样,越学关系越搞不好了,你要想一想,可能你有没有走偏一点点,一定要转化。

  佛经上面有一个故事,很浅,但是能够给我们一点启示。话说有一位公主,国王非常宠爱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非常地娇生惯养,没有求不到的东西。

  有一天下雨,公主坐在皇宫里面看水池,水池里面雨水打下去一个个的水泡冒出来,小孩子嘛,觉得这个水泡很漂亮,不断地在冒泡泡,很喜欢。她就跑去找她父亲说:“父王,你要给我一个水泡花环。”用水泡串起来的花环。

  国王想:“不可能,水泡马上就灭掉了,怎么可能给你串一个花环来?”

  但是公主本来就娇生惯养,很任性的,她就说:“父王,你一定要给我,不给我,我就自杀。”威胁她父亲。

  国王没办法了,把全国的能工巧匠集中过来,命令他们:“你们必须要给公主做一个水泡花环!否则你们就不能够称为能工巧匠,通通要杀头。”

  有一位老人家很有智慧,他走出来说:“国王,我可以做一个水泡花环。”

  国王很开心,“好啊。”

  老人家说:“不过这样,我不知道公主是喜欢小的水泡串的花环,还是大水泡串起来的花环?所以要请公主挑选她最喜欢的水泡,一个个拿给我,我来给她串起来做花环。”就和公主一起去了。公主是不可能捞得到的,她自己醒悟了,水泡是不可能做花环的。

  这时候老人就跟她说:“我可以用紫晶做一个非常精致的花环,肯定超过你喜欢的水泡花环。”公主就很开心了。国王也认为这个老人很有智慧,就赏赐他很多的东西。

  其实就是怎么样?你看这个境是无法转的,国王一定下令要你去做,这个事情又不可能,要转化它。

  我们如果面对一个完全不能转化的环境的时候,就要用智慧转化,转化我们的心,我们心灵就能够得自由,得解脱。这个时候就是悟入空性。不要认为说那是很玄妙的东西,说出来自己也不懂的东西,认为这就是空性。其实你在干什么?在背书。那不是叫做你对佛法真正有体会,没有什么用处,你用不上,学来做什么?不要著文字相。

  其实佛陀的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改变和转化我们的内心世界,佛教的修行,根本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内心世界,修行落实于当下,修行落实到心地,心地里面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佛的身体也会要示现老,也会要示现病。我们看佛经可以很明白,佛也会要示现涅槃。佛在临涅槃的时候,他是吃了一些磨菇,肚子不舒服,示现入涅槃了。而且其实在身体上面来说,佛陀化身佛示现的身体跟我们没有什么很大差别。佛陀的真心跟我们的真心也是没有什么差别,无二无别,佛也有佛性,我们也有佛性。不过佛是念念觉,所以就成佛了。我们是念念迷,所以我们流转到现在都还没有觉悟。

  现在我们觉悟也不迟,当下就觉悟。不要说想到我哪一天会觉悟,你那就是迷了。我现在就觉悟,当下这一念我就觉悟,而且以后我心心念念都尽量保持觉悟,你就在成佛的道路上前进了。如何去觉悟呢?我刚才讲的——超越、承担、转化,都是使我们的心走向觉悟,走向自由。

  学佛一定要活学佛法,不要总是背名相,我如果老是拿着《六祖坛经》给大家念一念,大家也不知说什么,要能够用得上,这个非常重要。所以说佛也好,六祖惠能大师也好,主要就是说,他们的真心彻底显露了,他们的自性功德,如来智慧德相,如来藏性彻底显发了,所以他的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彻底显发出来了。

  这个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从什么地方得来啊?从转化得来。所以我们要知道,遇到环境的时候,能够转就是智慧,就是菩提,就是觉悟,就是开心,就是喜悦;不能转就是烦恼,就是生死,就是痛苦。所以一定要能够转,这个转非常妙。所谓断烦恼其实是个善巧方便,真的有什么真实的烦恼让你断吗?不是,转呀。能转,烦恼就变为智慧;不能,境界就会变为烦恼。不能转,你处处都是障碍,处处都不开心,走到哪里都不开心。能够转,随时随地都会很欢喜自在。所以要不断地转化我们的内心世界,来欢喜自在地面对我们外在的多变的世界。

  4、和合

  第四个方法就是我们不要跟这个世界对立,不要对抗,不要排斥,不要分别,我们要保持和谐,融为一体,所谓和光同尘。六祖大师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在世间”,修行也在世间,修行要落实于当下,不是说我每一年做十堂水陆,我就在修行,不是的。不是说我天天念经是修行,不一定,“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你更迷也不一定,不一定你越学越烦恼,你没有智慧越学越烦恼,那你就糟糕了,你没有得到佛陀的智慧。而且还增加了一些约束,本来你身上就捆了一条绳子,现在你又加一条绳子把你捆得更紧一点,这样的话,你没有了解如来真实义,我们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法在世间”,在修行中间去生活,在生活中间来修行。遇到任何环境,转化我的心,按照我们前面讲的几个法门,就能够转变我们的心,然后我就很欢喜,任何环境不能动摇我,不能染污我。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好的,一切众生都是善的,因为都是佛,皆具佛性。一切环境都是好的。

  弘一律师就是这样,他吃菜的时候说:“这道菜淡有淡味,咸有咸味,都很好吃。”有次他的学生请他吃饭,就两个菜,一个菜咸一点,一个淡一点。但是弘一律师照样吃得很欢喜,没有什么分别执著。

  我们要认识到,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就是身土不二。身土不二就是《维摩经》上所说的:“心净则佛土净。”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的心很清净的时候,看一切都很顺眼,不管什么环境都很开心。我的心不清净的时候,有分别、有执著,看一切都不顺眼,自己也很不开心,回到家里面还不开心。你就自己捆住自己了,没有谁捆住你,谁捆住你了?你没有智慧而已,不能够了解佛陀的智慧呀!

  寂而常照就是清净法身,照而常寂就是常寂光净土。我们要认识到身土不二,我们在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我们也融为一体,就不会对立,不会去排斥了。

  我们学佛要由器世间穿过有情世间,进入正觉世间。但是我不会从佛学名相跟你们去讲什么是器世间,什么是有情世间,什么是正觉世间,我们要能够实践的这种方式。

  我来跟大家解释。普通的解释,器世间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你看这个房子,杯子,花,都是物质,这叫器世间。有情世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皆有佛性,都有情,都有感情,这是有情世间。正觉世间是什么?佛,他彻底大彻大悟了,智慧彻底显发了,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再迷失了,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了,这称为正觉世间。

  这三种世间,我们仅仅学会名相是没有用,我们怎么用得上呢?我们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好像六祖大师一样,一切都说到自性上来,说到真心上来。我们的心要由器世间穿过有情世间,进入正觉世间。怎么理解?

  我们的心,以前总是会追求物质,我要住好房子,我要吃好一点,我要自己有车,我要能够自己开车。中国人说的五子登科,什么都要有。这时候你的心在物质上,你在什么地方?实际上你在器世间。

  我们要超越这个层次,不能够一味地追求物质,一味地追求吃饭,这样的话你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啊?中国古人孟子所说的:“食色性也。”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个时候都是普通的凡夫,他只是在追求这个基本的生存的需要,只是在追求他的本能,这个层次非常低。这时候他的心在器世间这么一个层面上。

  我们要超越它,进入有情世间,要修慈悲心。

  更进一步我们要进入正觉世间。什么是正觉世间呢?随时随地我都要保持正念,保持觉醒,保持有智慧,用智慧来观照我所遇到的一切环境,我所遭遇到的一切事情。我不会迷失,念念觉。这时候你的心在哪里?在智正觉世间。所以六祖大师说:念念觉即是佛。这个很正确,我们能够这么想的话就知道,原来六祖大师这句话非常正确,非常亲切,我们念念保持清醒,念念保持觉悟,我们的心时时刻刻欢喜自在,这时候我们就在智正觉世间。

   “菩萨”,觉有情。第一个要觉悟,要有智慧;第二是要有情,有情不是说那些情爱,要有慈悲心。你要不单单是自己求解脱,而且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且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所以我要发菩提心,要与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这是有情。所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心,佛心者,大慈悲心是。如果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教了,是不是?佛陀当年就是因为慈悲,佛陀做王子看到这个世间生老病死苦。知道我就是做国王,把这些财富分给众生,他们照样有生老病死。佛陀决定自己出家、成佛,来令众生超越生老病死苦,这种大慈悲心啊!正是因为佛陀有了这种大慈悲心,才有了现在的佛教。所以既要觉,还要有情;既要有智慧,还要有慈悲。这样子我们走向智正觉世间。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时时刻刻有智慧。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我时时刻刻都欢喜自在,不管什么环境都不能动摇我,我的心很清净。心很清净的时候你看一切都是清净的,心净则佛土净。

  有一个公案说苏轼与佛印禅师。有一天,苏轼又来见师父,在禅堂里面打坐,坐完以后苏轼问师父:“师父,您看弟子坐在这里面像什么?”

  师父说:“你坐在这里面好像一尊佛一样。”苏轼很开心、很欢喜。

  师父问他:“苏学士,你看师父像什么?”

  禅师穿一件黑海青,黑黑的。苏轼就想,“我以前跟师父打机锋总是输,我现在要赢一回。”他说:“师父,您穿个黑海青,好像一堆牛屎一样。”

  禅师笑一笑他,不说话了。

  苏轼很开心,到处去宣传,“你看看,我以前跟师父两人打禅宗的机锋,总是师父赢我输了。这次我就赢,而且师父没有话说。”

  他妹妹很聪明,就说:“你这个人这么笨,真是无可救药了。你要知道师父的心是清净心、是佛心,他看到你这么糟糕都是一尊佛,看一切人都是佛。你这个心,本来就是牛屎心,看到佛印禅师这么庄严,你都认为是不清净的,你的心不清净,外境其实本来是清净的。”

  我们要能够保持这种正念、正觉。不管这个世界好和坏,我都不会分别它,不会执著,就不会对立了,就能够和合,就能够和光同尘,就能够圆融了,这样我们就心安了。

  安心法门,慧可大师见达摩祖师的时候说:“弟子心未安,乞师与安。”请师父给我安心。我们的心浮躁,不能安。而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心安了,心安了之后一切环境不能动摇你了,哪怕就是一个魔到你面前来,你也会心安,因为你不会跟魔去对立。哪怕你的业障现前你也会心安,因为你不会跟业障去对立。你不跟一切人对立,不跟一切人对立的时候你就得到心安了,你就得到一个心安的状态,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所以是安心法门。

  善导大师说:心安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的心都不安,你哪里会有净土?你的心浮躁不安,心安就是净土。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欢喜自在,转化我们的内心。

  心安就是平等心,就是平等性智。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平,我们的心能不能够平啊?不能平。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我们的心要平,要平就要有这些智慧去觉照。心安就是自由,心安就是解脱,心安的时候我们就是心无罣碍。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心安,我不要再去求。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六祖大师讲得很亲切,很直接,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菩提向心觅,你的心能够解脱,内心世界能够欢喜自在,你的菩提就上进了。不是你外在的求一个什么灌顶,或者求一个什么东西就能够令你心安了,就能够怎么样了,不是的。

  因此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我就要心安。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打开我们的双眼的时候,不单单是打开我们的肉眼来看这个世界,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来看这个世界,我们看这个世界就会很好,看一切人都很好。我们的心就平了,心就安了,我们就能够以一个超越、承担、转化、和合圆融的心态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当下就是净土。

  六祖大师在《疑问品》里面跟我们说:我要把西方极乐世界移到眼前来给你们看。有没有移到我们眼前来?移到我们眼前来了。现在就在我们眼前了,我们的心净的时候,心安的时候,净土就在我们的眼前。所以要睁开我们内心的智慧眼,而且还要用慈悲的眼来关注一切苦难的众生。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用慈悲的眼时时刻刻关注一切慈母众生。

  我们非常有幸得到这么一个暇满的人身,非常宝贵,胜过摩尼宝。又能够闻到正法,而且我们又能够闻到六祖大师的这部《法宝坛经》,这么殊胜的妙法,能够显发我们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显发我们自性的真如智慧,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欢喜和感恩的事情。

  巴祖仁波切的一首偈子说:

  我得人身无义恒空过,我为佛子未如教修学;

  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愿仗上师三宝共加持。

  以前我没有学《六祖坛经》,没有开发自己本具的智慧德相,没有显发自己内心中间本来具有的智慧,我得到人身毫无意义地空过了。正是因为我以前曾经得到人身,都没有好好修学,毫无意义地空过了,我现在还在流转生死,还在受轮回之苦。我现在为佛弟子,还是没有如教修学,没有依教奉行。所以我现在要真正地显发我的智慧,向那些大德学习,“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向那些已经得到暇满人身、能够精勤地修习佛法开发智慧的那些圣者,好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我们向他们学习。

  我讲了这么多,就可以知道超越是什么?超越其实就是说我们遇到这个环境,我们要有正念。超越其实就是“无念为宗”;承担和转化其实就是“无住为本”;和合圆融就是“无相为体”。我们能够知道这些,当下就会心安,我们现在心安,念念都心安,这一生都心安。我们因为这种心安,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前开发智慧,将来往生净土。这么讲的话,大家可能对于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会好理解了。我们听到说所谓无念、无相、无住,其实就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想:“不可能,我不可能不分别它,也不可能不执著,也不可能不起心、不动念,那怎么办?”

  其实我前面已经讲了,要正确理解,所谓不执著就是教我们要超越,这就是修智慧。

  不分别就是转化。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事情来的时候我要分别它也没有用,分别它只会让我烦恼,境不转心转,把我的心转过来,心转化了。这不分别就是转化。不是说我们不知道外境,不知道外境那你不是石头了?所以说超越和转化其实就是不执著、不分别,这就是修智慧。

  不起心就是承担,活在当下这一刻,不要起心去攀缘过去,也不要起心去攀缘未来,这是不起心,活在当下。现在的事情,我现在做好它,现在这个念头我把握它,是正念,这就是不起心。这是修定,修禅定。

  和合就是不动念,和合圆融,我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了,我哪里会动念呢?这是修禅定。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修什么?定慧双运。不分别、不执著就是修智慧;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修禅定。所以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怎样去修六祖大师这个开悟的法门。大家听了这么多,希望能够多少开一点点悟了,就是说你以后不要那么执著了。可以使你的生活活得更有智慧、更觉悟、更欢喜,不要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好像所有的人都欠你十万块一样,那就好了。

  这样我们学《六祖坛经》就得到真实利益了,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呀?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的?须菩提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就跟他讲了很多,记录下来就是《金刚经》了,五千多个字,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的心怎么安住它?我们的心里面起烦恼怎么降伏它呢?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吗?我们的心如何安住?都知道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说无所住就是安住,否则你想要安住在哪里都不对。

  世俗的人他安住在金钱上,安住在财富上,一天到晚追求这个。学佛但是不究竟的人,他安住在一个清净相上,追求清净,还是有一个执著,所以我们安住在哪里其实都不对。我们要做到无所住,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没有分别也就是说了了分明,但是我们不管什么环境,我们都能够活得很欢喜自在,非常清净,明明白白,我们这个心清净、明白、平等、觉悟,所以无所住就是不执著、不著相。放下执著,我们自性就会显现。能够真正做到这十二个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的自性就能够显发出来。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几个字——超越、承担、转化、和合八个字,能够做到的话,也能够令我们的真心显发出来,本性智慧开发出来。

  我们要用智慧来觉照,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我们真正有智慧的时候,就不会去分别这个外界环境的好丑。知道一切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显现,都是自性的显现,对一切境界就不执著、不分别。以此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一念回光返照,当下就是圆成佛道。

  所以说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我们对外在的境界不迎不拒,也就是前天所说的不取不舍。不要抗拒境界,不要说这个境界不好,我很排斥它、我很愤怒。不要抗拒、不要对立,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心的显现。意思就是说抗拒境界其实就是抗拒你的心。

  我们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对众生慈悲就是对自己慈悲,度众生就是度自己。只有透过真发菩提心来广度众生,才能彻底显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如果我们能够永远地宽恕一切众生,不管人家对我怎么样,我都保持一个容忍的心、宽容的心、欢喜的心,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地进步。

  如果我们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人家、去伤害人家,对别人起了一个不高兴的心、起了一个瞋恨的心,对方可能还不知道,但是你自己的内心首先已经染污了,害了谁?害了自己。人家还不知道,你不是自己害自己了?所以我们要永远保持慈悲喜舍的心、柔和忍辱的心。

  要知道一切生命的沉浮,上升也好、下降也好;一切生活的苦乐,苦也好、乐也好,其实都在一念之间。把念头转变过来,不管什么环境下我都能够活得很自在。

  不单佛教徒如此,儒家的那些有修养的人都如此。你看颜回怎么样?孔子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生活的环境很差,吃的饭只有小竹篮子一点点。那时候城市里面没有水,人家推水来卖,一天就喝一瓢水;居住的房子又很破烂,遮挡风雨都困难。如果其他人早就是怨声载道、怨天尤人,但是“回也不改其乐”,他能够活得很自在。为什么?因为他的心能够自主,他的心有更高的追求。

  我们学佛的人肯定比世间的圣贤要更高明,更加要能够心能自主,这样你就是悟入空性。你的心得到自由,不受环境的摆布,不受环境的控制了,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你的心,你就能自主,你就是真正的悟入空性。不是悟到一个什么,什么东西都空掉,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在念头上下功夫。

  在念头上下功夫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过那种烦恼痛苦的生活。迷和悟就在一念之间;凡与圣,其实也在一念之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好好记得六祖大师对我们的这些启示和开示,只要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回光返照,烦恼自然就会减少。

  我们如果生活不如意的时候,面对生活中间的这些创伤、挫折,不要挣扎、不要觉得痛苦。为什么?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你走到天涯海角也是走不脱的,不是说你躲起来,这就会消掉,没有那个事。你的业在那里面,该来的你肯定跑不掉,因果就是如此。所以多余的烦恼和妄想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把握当下,保持我们现在的一念清净心、觉悟心、平等心。

  《心经》都会念,“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有个人他念到这里就怀疑了,“什么叫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眼睛也有、耳朵也有、什么都有,我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怎么是无眼耳鼻舌身意呢?”

  谁能回答我?

  什么是无眼耳鼻舌身意?

  我们不要受这六根的束缚,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对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这些环境,不能够动摇我、不能够困扰我、不能够影响我的心,我的心能自主。“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说我们不要受这六尘的诱惑。对外境不拒不留,不取不舍,心就能够“如如不动”,就能够不为所动。

  这个时候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是说你真的就是唯你独尊了,而是佛性独尊,本具的佛性独尊。你不要误解。

  其实我们要知道,这个“我”并不是指这个色身,而是指真如本性。天上天下唯有真如本性最尊、最贵。所以我们要心能自主,归根结蒂就是说四个字——心无罣碍。这就是空性。

  有一首张拙秀才的悟道诗,张拙秀才去见石霜庆诸禅师(石霜寺在湖南的浏阳),禅师一见他就问:“你姓什么?”

  他说:“我姓张,名拙。”

  石霜禅师就启发他:“觅巧了不可得,何拙之有?”

  禅师从他的名字上来启发他,哪有什么灵巧和笨拙呢?没有这些分别相。

  张拙的根机很好,他马上就开悟了,就写了一首偈子: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光明寂照遍河沙”,这是讲我们自性的功德,我们的真如本性本具的功德,我们的这个真如本性是光明的,具足智慧,而且是圆满的,一切福德智慧都本来具足,所以说光明寂照遍河沙,而且是普遍充满整个法界。

  “凡圣含灵共我家”,就是说一切的圣与凡,十法界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十法界依报、正报的庄严都是自性的显现。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大家要会看,“一念不生”不是说你完全没有念头,“一念不生”是对外境了了分明,心里面没有罣碍,就是我刚刚在前面所说的内容。心里面心灵能够自主,对外境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而且比一般人知道得还要深刻、还要透彻、还要有智慧,能够看透这个事情的发展趋势。这个念头很清净,这是真如妙心在起作用,起妙用,不是妄心起染污的用,这就是“一念不生”,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

  “六根才动被云遮”,如果你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你起六识了,就是起了分别、执著了,你就给烦恼的乌云遮盖住。所以归根结蒂还是那么几个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的心如果有住、有罣碍,有罣碍就会有生死。

  有一个故事大家听说过。有一位禅师带着他的弟子过河,河水很浅。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子也在过河,但是她过不去了,师父把女子背起来就过河了,放下来,就走掉了。

  走了很远很远以后,这个弟子本来就不高兴了,但是一直没开口。他忍不住,又问师父:“师父,我们出家人怎么可以这样子的呢?怎么可以背一个女子去过河呢?这不是犯戒了吗?”弟子忍不住了,一定要责问师父。师父说:“我早就放下,你还背在心里面,你累不累啊?”

  其实就是说你遇到这个环境的时候,就善巧方便地去做好它,做好以后就放下它,不要执著于它。要活在当下,现前这一刻。

  好像黄檗禅师的一则公案。有一位法师问黄檗禅师:“禅师,什么是道呢?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什么是开悟的圣者呢?”

  禅师跟他说:“饥来吃饭,困来眠。”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学生想:“这不可能,这个谁都会,谁饿了都是要吃饭的。”

  然后禅师就说:“一般人不是的,不老实,吃饭的时候不会好好吃饭,不会专心吃饭,老是想其它的事情。睡觉的时候也是东想西想,颠倒梦想,也不能睡觉,失眠了。”

  觉悟的人任何时候都没有罣碍。而且现在更加如此了,现在这个社会愈来愈忙碌,大家都不会好好地去体会那些小的事情。没有人觉得吃饭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总是拼命地吃,很快很快地吃,吃了以后匆匆忙忙地赶路,匆匆忙忙地向前冲;从来没有想到吃饭其实我也应该专心地吃,好好地体会这个饭的香甜,没有学会这样,只是追求结果,不会注重这个过程。所以现在微波炉就很流行,摆进去一分钟,拿出来就可以吃了。还有速食面、汉堡包都很流行,马上就可以吃。渐渐地可能以后我们谁也不会做饭,都是这样子的。

  总是这样匆匆忙忙的,身体也垮了。你匆匆忙忙地干什么?赚点钱。赚点钱是干什么?要生活得好一点。但是其实你赚了钱,身体垮了,又拿那个钱去治病,最后还是没有。那你何苦呢?没有必要那样的。

  所以任何时候,每一件事情,在禅师的眼里面没有分别,每一件事情都重要。不是说这个事重要,那个事不重要。吃饭重不重要?重要。睡觉重不重要?重要。做事情当然也重要。也就说我现在要做什么,我就专心做这个事情,不要去想过去和未来。这样你的觉悟心就启发起来了,活在眼前这一刻,不要分别执著。

  有一位师父,是一个开悟的人,他带了三个弟子,小徒弟在身边照料师父,给师父捶背。另外两师兄弟在外面看经书,讨论一句经文,两个人各有各的理解,都认为自己对。争持不下,大师兄说:“我学佛的时间最长,跟师父的时间最长,你要听我的。”

  二师兄说:“哪里,我比你更年轻,更有文化,我的理解肯定比你要高明,我这个最对。”

  两个人都来找师父了。大师兄跑过来说:“师父,有一句经文,我的理解这样这样……对不对呀?”

  师父说:“对、对、对。”

  大师兄走了,等一下二师兄来了,说:“师父,你看,大师兄他就是倚老卖老,他认为他那个对,其实我的理解是这样这样的……师父你看我对不对?”

  师父说:“你对、你对,很正确。”

  二徒弟也走了。最小的徒弟不开心了,一边给师父捶背一边说:“师父,你这样不好啊,怎么没有一个对错了呢?谁都对,你要是说大师兄对,二师兄就错了;二师兄对,大师兄就错了。”

  师父回头就看这个小徒弟:“啊,你也对。”

  师父他的心里面没有什么分别执著,没有起心动念,所以他什么时候都欢喜自在。说的话当然很容易,但是做的话不容易。其实那些悟道的禅师,你不要认为他,想像中间好像木头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就是开悟的禅师,不是那样的。他并不是好像枯木死灰一样,是非常生动的、非常活泼的、也是非常自然的,而且是活得很自在、很欢喜的、很逍遥的。在禅师的眼里面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生机,众生都具有佛性,一切都是非常地自然、活泼,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

  雪峰禅师那个时代,温州有位比丘尼是参禅的,叫做玄机。这玄机比丘尼听说雪峰义存禅师是一位开悟的大德,就专门去参学,去问道。

  拜见禅师以后,禅师问她,“你从哪里来呀?”

  这都是禅宗的机锋。玄机比丘尼参过禅,她就说:“我从大日山来。”她住的地方本来叫做大日山。

  禅师问她:“日出也未?”就说太阳出来没有?

  玄机比丘尼回答他:“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

  就是说如果太阳出来的话,早就把这个雪峰溶化掉。其实她的本来意思就是说:如果我开悟的话,玄机的名望早就要超过你雪峰义存禅师了。所以说“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

  表面上这个回答还是很好的,但是其实她没有真正地见性。

  雪峰禅师又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

  她说:“我叫玄机。”

  禅师再问她:“日织几何?”

  都是从名字上来启发她,你叫玄机,以前织布的那个机,就说“日织几何?”你一天能够织多少布?其实就是问她你能不能够见到空性。

  她就回答:“寸丝不挂。”就是说我一切都空了,悟入空性了,寸丝不挂。

  禅师就没有说了。玄机比丘尼顶礼以后就退出去。雪峰禅师知道她这个人可能还没有真正地悟道,只是口头禅很厉害,就试试她。

  雪峰禅师就跟她说:“汝袈裟着地。”就是说你的袈裟落在地上。

  玄机上当了,回头一看,看自己袈裟到底落地没有。

  雪峰禅师就跟她说:“好一个寸丝不挂。”

  能够明白这个意思吗?就是说这个比丘尼她前面的口头禅,机锋都说得很好,但是她其实没有证道,只是口上说,心里面没有真正证道。为什么?一个真正证道的人,他的心里面是自由的、自主的,他的心灵不会受外境的影响,不会受人家言语的影响。禅师一考她说,“你的袈裟落地。”她马上就回头去看。还是没有自主,还是心随境转。所以雪峰禅师说,“好一个寸丝不挂。”其实你还是著相的,你说你已经是无相了。我们要透过这些机锋,能够真正地了解。

  我重点就是讲六祖大师开悟的法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我们要落实到实践中间来,落实到生活中间来,落实到当下的念头上来,现在就要起修。

  要有一个念死无常的心。世界上,不管你有一千件、一万件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字,不管你有多么重要的事情,死亡来临的时候,你还是要放下的;千万个“死”字,抵不过我一个“修”字,我如果好好修,当下就可以解脱;千万个“修”字,抵不过我一个“觉”字,我心能够觉悟,当下能够生起智慧的话,觉则心空,有智慧生起了,就心无罣碍了。众生只缘不觉,极乐无过明心,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心得自由。

  所以六祖大师的开示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很好理解,开悟的顿教来说,不执外修,不会执著于外在的修行相。最主要的是把握住自己的心,对于自心常起正见,常起觉醒,烦恼尘劳就不能够染污我们的心,外在的环境就不能够染污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处在一个超越、承担、转化、和合,这么一个内心觉醒的境界里面,所以它不能够染污我们,环境不能够动摇我们的心,这个即是见性。

  所以六祖大师以真如本性为他的本体论,以佛性作为他的本体论;以这个通过般若的智慧观照来达到证悟,顿悟本性,这就是实践的要领,实践的纲要。他的认识论就是无念、无相、无住。“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无念;“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是无住。

  所以我们就可以明白,原来六祖大师的顿悟成佛的法门确实有非常深的道理。而且我们当下就可以修,在现在的念头上就可以修。

  这是我讲开悟的法门。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一起回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