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二、六祖度智通

《六祖坛经略讲》 by 大愿法师

2016-7-1 21:16

  

  我们看下一位善知识,智通法师。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我们可以看到智通法师他怎么开悟的。他的功夫也用得很深,你看他诵《楞伽经》诵了一千多遍。我在前面讲过了,《楞伽经》很重要,禅宗从达摩祖师开始,一直都是以《楞伽经》来印心。而且唯识宗又很注重《楞伽经》,唯识宗也认为她是所谓的根本的经典。

  但是他还是不理解什么是“三身四智”。祖师就开示他,什么是“三身四智”呢?我们每个人的佛性就是清净法身;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圆满报身;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是千百亿化身。他也悟入了。

  大家自己看,不讲那么多了,我重点讲这首偈子: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非常了不起!六祖大师不认识字,也没有学过唯识,他大彻大悟之后,就能够给人家讲《楞伽经》的要义,能够跟人家把整个唯识宗的精华都讲出来,而且讲得非常透彻。你看是不是了不起!

  我们学唯识可能学十年也没学通,《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太厚了,我们要看都不容易,看一遍都不容易,不要说通达了。我们学唯识,学《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可能学上十年还没有通达。玄奘法师通达了唯识,他作的《八识规矩颂》概括唯识的要义,但是还是语句比较多,有几十句。

  六祖大师用八句把整个唯识学的精华要义全部归纳起来,全部总结出来。而且还把这个实修的方法,实践的法门告诉我们了。是不是很了不起?这也就证明了心地本来具足一切智慧,心地本来具足如来智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六祖大师他就给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本自具足。这些妙法,他开悟了,他自己就知道了,他就懂了,而且说得很透,就用这么短短的八句话归纳了,把实践的方法,实修的方法告诉我们了。

  我们学唯识的法师可能学了好多年,只会讲,怎么做呢?怎么实践呢?怎么修行呢?不知道。你就只是听着,但你却不能够转变你的心,不能够断你的烦恼,你学来干什么呀?

  祖师他把实修的方法告诉我们了。我们看,“大圆镜智性清净”。前面给大家讲了转八识成四智,应该基本上都知道了。成佛就是把凡夫的八识转变为圣者的四智菩提;把凡夫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变为成所作智;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把第七末那识(我执识),这个执著,执著识转变为平等性智;把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识),现行熏种子,种子就藏在阿赖耶识里面,把这个阿赖耶识转变为大圆镜智。转变过来了,就是成就了,就是转八识成四智,证四智菩提,所以说大圆镜智性清净。大圆镜智其实就是我们自性本来清净,清净无染,就是我们的自性本清净,所以说能够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平等性智心无病”,什么是把第七识转过来了,第七识就是执著于我,我执,执著于我和我所,我执识,这个俱生我执识。众生都是因为有我执,所以就生烦恼;生烦恼就迷惑颠倒,就造恶业了,就是感苦果了。所以病根就在这里面。我们现在把它转变为平等性智,俱生我执就断了。我执断了的时候,一切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也就随之就消失了,众生的心也就无病了,这时候他就成就了,心无病了。

  我们总是只注重身体的病,我感冒了,我胃不舒服。有没有想过心里面的病?有没有想过怎么去治疗心里面的病呢?医院里面可能治疗我们身体的病;心里上的病——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用佛法的智慧来治疗,所以说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转变为妙观察智以后就能够如实照见一切诸法的本来面目。如实照见,真观。而且看一切众生都是佛,看这个世界就是净土,是清净观。但是无念、无相、无住,不执著,所以说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转变为成所作智,就是现量的境界,现量地证到事物的真实面目,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同大圆镜智,好像一个大圆镜一样的,现量地证得。我们现在理解了,听懂了,这是比量智慧,没有现证。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五八六七果因转”就是说第六识、第七识在因地上面转;前五识和第八识在成就以后果地上面去转。但是但转其名,不转其体。其实是一样的,波和水的关系,本体是一。我们迷的时候就是八识,悟的时候就是四智。所以说:“但用名言无实性”。只是迷悟一念之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就在迷悟一念之间,迷时是八识,悟时是四智。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那伽是什么?梵语,龙、象。印度人认为龙和象是很安祥的,用此来形容那种安祥的大定。形容佛就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什么时候都在定中,不一定要腿盘起来才是在定中,在那种性定之中,首楞严大定之中。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若于转处不留情”,不迷失,不会给外境迷,虽然你很繁忙,一切事物在生生灭灭,很繁忙地兴起来,但是我们都能够处于这种大定之中,这种性定之中。

  这个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要通过我们因地的修行来转。怎么转?今天我只能够讲怎样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转变为妙观察智,就是说实践上面怎么去做。一定要能够用得上,非常重要。你只听没有用,听了很多公案,很多故事,但是没有用,要能够用得上。如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来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转变为妙观察智?如何把第七识末那识的执著转变为平等性智?“五八六七果因转”,六七就要在因地上转,现在就要转。如何转?我今天就重点讲这个第六意识的分别怎么转,如何由这个分别心转变为妙观察智。

  你想想,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为什么会使我们烦恼?为什么我看到这个人不高兴,不喜欢?看到那个人又起贪心,遇到这个事情很生气,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使我们烦恼,使我们痛苦?根源在哪里?因为我们有分别心,因为我们迷了。分别这个是好的,就起贪心;分别那个是坏的,会伤害我,我就逃避它,我就排斥它,我就抗拒它,就很烦恼。归根结蒂就是一个迷字,所以我们说心迷。

  心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有执著心;第二个有涉境心,跟随外境所转,跟着外面的境界转;第三个有攀缘心,一直一直在攀缘,在追求,在心外求法,对于好的事物不断地去追求,对于不好的,不喜欢的就排斥它,讨厌它。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来转变这个分别心。怎么转?怎么修妙观察智?

  重点就是一个观,觉照观想的观,分为内观和外观。昨天已经讲过了内观,我们内在的心要能够自主,要修内观。怎么修呢?修四念处。

  对身体起执著的时候呢?我就“观身不净”。

  对于觉受起执著的时候,如:这个菜很好吃,这张床睡得很舒服。起贪心,起执著的时候 “观受是苦”。乐受会坏,这是坏苦;舍受,不苦不乐的那种感受是迁流不住的,也会要流走,行苦;苦本来就是苦,苦苦。就是说这些最后都是苦。而且这个苦乐并不一定的,我现在喝一点酒,我觉得,唉呀!很舒服,很快乐。但是我喝醉了的时候,迷惑颠倒的时候,呕吐的时候就很苦了。

  世间的人,这个外在的事物,外在的东西,物质给他的快乐都是虚幻的。现在觉得快乐,等一下又觉得苦了。好比以睡觉为例,唉哟!我那么早起床太麻烦啦,我多睡一会儿,好快乐,好舒服。如果让你不准起身,睡两天两夜,你肯定会觉得很苦,周身痛,这也是苦,不要认为那就是乐。

  “观受是苦”,对于受不要执著,不要贪染。你对于受不执著、不贪染就不会有爱;不会有爱就不会取;不会取的时候,这个十二因缘你就在修,你在斩断生死轮回。“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心念是无常的,靠不住的。其实世俗人的感情也是靠不住的,也是无常的。现在两个人关系很好了,明天就吵架了;今天海誓山盟,明天就是深仇大恨,冤家债主了。观你的心念就可以明白,不要执著这些东西。

  “观法无我”,你要认为你学的法门最高明,人家学的那个不如你,那你有个我相,哪里做到了观法无我呢?修净土的人说,我们念阿弥陀佛最高明,将来直接往生极乐世界,你们参禅的,可能八辈子连梦也没梦到。

  这都是执著于有我相,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也是烦恼之源。“五蕴幻身,非我之体,流转于世,亦只过客,实非恒常。”既知连这色身也不是我,那么还死拥着这些烦恼因素干什么?所以应知观法无我。(注:此段录音断了,是人加上的。)

  内心的这些心念,用这个内观,用四念处就能够断我们这些烦恼,就能够启发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心就能够得自在。但是还要跟这个社会打交道,我们还要见很多人,怎么办?有时候我自己不想烦恼,但是看到那个人我就要烦恼了,这就有一个外观。你不单单要修内观,还要修外观。

  外观就是菩萨的五种观法。我们天天会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些人很熟了,甚至可以背,但是就只是念,给《普门品》所转了,你不能够转《普门品》。怎么转《普门品》呢?我们现在转一点点,转四句话,以后有机会把所有的《普门品》都转了。现在转一首偈子,就是菩萨的五种观法,这是修妙观察智,如何观呢?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这就是菩萨的五种观。菩萨就是因为能够修五种观,所以他能够欢喜自在。知道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做观世音吗?他能够寻声救苦,解救众生的苦难,他就是修这五种观想。所以每一部经里面都有实修的方法,不是说叫你念就可以了,能够改变你的心。我们能够修这个菩萨的五种观想,将来也能够寻声救苦,我们也可以叫做观世音,那个时候你就是观世音菩萨。

  你现在好好地修四念处,修这个内观,你的心能够得自在。通过修四念处,修菩萨五种观,你的心就能够心无罣碍,就能够得自在,这时候你称为观自在,这时候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因为你的心通过观能够得自在,所以叫做观自在。所以观世音就是外观,侧重于利他;观自在就是内观,侧重于自利,利益自己,启发智慧。

  什么叫真观?看见事物的真实相。我们面对外境无非就是两类:人和事。

  我们看到人,看到的真实相是什么?是佛。看到一切跟我们打交道的人,来往的人和所有见过、没有见过的人,一切一切的众生,他的真实相都是本具佛性,能够这么观就是真观。

  我们遇到事情,做事情不顺心,也要修真观。这个事只是外在的表相,外在的境界,它内在的根是我的业力。我有这个业力就遇到这种环境。你抱怨什么?你伤心什么?你烦恼什么?不需要的。我能够生起智慧来,就能够转变过来,就不能伤害我了,这是真观。

  所以不要杀生,最好不要杀蚊子,有那种业的话,你杀死它,你今天杀死一只,明天来两只,业力没有消,总是在的。我现在不给这个环境所转,受苦是了苦。没关系,我心不苦,外在受一点苦没关系,我的心很欢喜,这个业就消了,就了了。我拼命地抵抗它、抗拒它,我很烦恼、很痛苦、很伤心,事情没有解决,愈来愈严重。然后我又造了新的业障,你说是不是愈陷愈深?所以要修观世音菩萨这个真观,不要给这个事物的外在的表相所迷惑,所扰乱。

  第二种清净观,什么是清净观?保持我们的清净心,保持我们清净的智慧的觉照,用这个清净观,清净心,智慧觉照来看待这个世界,来看待世间的人和事。如果你的心清净,你看到的都是人家的优点,信不信?有些人不信,为什么看到人家的缺点我心就不清净了?

  打个比方可以明白。你有个朋友,他是做牙医的,专门给人看牙齿的。你开口一笑,他马上知道你口里有几颗虫牙。还有,你有一个朋友是卖皮鞋的,你跟他一见面,他马上自然而然地就看你的皮鞋是什么牌子的。他就是那么一个习惯,那是他的习气,他做这个,他就有这种习气,就有一种习惯。同样的,我们心里面有烦恼,我们也是习惯于看人家的缺点。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一点,要保持一个清净观。

  六祖大师在《般若品第二》中说:“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腿卧。”

  六祖大师告诉我们不要看他人的过失。因为破坏了我们的清净心。我看了他人的过失,我的心如果生烦恼就被染污了。

  话又说回头,但是这个人本来就做错了,我看见了,我怎么跟他说我没看见,那不是欺骗自己吗?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看到人家这个事情做得不如法,但是你的心不要动就可以了,关键就是这一点。另外你要善巧方便地启发他、引导他,这样就好了。

  好像《妙法莲华经》上面所说的,如来说法是“言辞柔软,悦可众心。”释迦牟尼说法,说话非常柔软,令大家一听就生欢喜。

  时间到了,我们明天接着讲。

  

  我们昨天讲到了明心见性的典范,讲到了六祖慧能大师教化智通禅师。智通禅师他是学《楞伽经》的,六祖大师就用《楞伽经》上面的三身四智,转识成智来启发他,令他悟入。昨天我们讲到了最主要的修行就是在因地上面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把第七末那识转变为平等性智。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上面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如来的这种智慧,本来我们都具有,就因为妄想、颠倒、执著,所以不能证得。因为妄想就有烦恼障,因为执著就有所知障,因为有分别心,所以有烦恼。所以妄想是我们日常分别计度的第六意识,学过唯识的就知道,它是审而非恒。执著就是执我执法的第七末那识(我执识),它是亦审亦恒。所以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如果能够转化,前五识也就转变为成所作智,第八识就转变为大圆镜智,就可以息生死苦轮,作利他事业,普照十方。

  具体来说如何去转呢?如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来落实佛法,来体现佛法呢?昨天我们讲到要把第六意识的分别转变为妙观察智的话,我们要修内观四念处和外观菩萨的五种观。讲到了“真观清净观”,我们继续讲这个清净观。

  清净观就是我们要看这个世界是清净的。以清净的心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是清净的,我们当下就是净土,生活在净土中。看一切众生他的本性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是佛,当下一切众生也是美好的。然后我们不生烦恼,这是清净观。

  密宗里面的观想方法,观想自己是本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本尊的净土。修什么?其实就是我们这里讲的修清净观。不过她有很大的善巧方便,把这个理论用一种方便告诉我们如何具体去修。这是清净观。也就是《维摩经》上所说的:“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第三种就是广大智慧观。要提升我们的智慧,要能够超越、承担、转化、和合。透过这种大智慧,以广大的心胸来开发我们、显发我们自性的智慧,这是广大智慧观。同时也就是说我们的心量非常广大,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这种广大的菩提心来利益众生,这个智慧也就在其中了,这是广大智慧观。

  第四种悲观及慈观。悲观并不是我们世俗人所理解的好像是很悲伤,其实悲能拔苦,慈能予乐。对一切众生他们的受苦都能够感同身受,心生悲愍,真实地愿代一切众生受苦,心里面真实地发愿:“我要尽早圆成佛道。”为什么?如果我能够早一天解脱,一切的慈母众生就可以少受一天的痛苦。这是悲观。我早一天成就,早一天解脱,众生就可以少受一天苦。

  第五种慈观。慈能予乐,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暂时的和究竟的安乐!暂时的安乐是人天的快乐,他现世的这些求愿,愿他们能够得到,这是有漏的。还要得到究竟的快乐,究竟的安乐——那就是毕竟成佛之乐,究竟涅槃乐。这是慈观,我们对一切都有慈悲的态度。

  第四句是“常愿常瞻仰”,我发愿:希望菩萨的五种观想,即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这五种菩萨的智慧观照我都能够做好;而且常常能够瞻仰伟大的佛陀、观世音菩萨和一切佛菩萨,他们修习这种菩萨的五种智慧观想的实践。这是常愿常瞻仰。

  我们能够真正好好地内修四念处、内观,外修菩萨五种观,这时候就能够展开我们的智慧,显发我们的智慧,能够转烦恼为菩提。在一般的凡夫来说,那些逆境违缘会令他生烦恼,会令他造恶业。但是,在我们来说,我们能够把这些毒药转变成甘露,转变为智慧。

  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说:普通的鸟吃下毒药就会死掉,但是孔雀就专吃有毒的东西,而且愈吃它的羽毛就愈艳丽。

  同样的,真发菩提心的人,能够修习菩萨五种观想、五种观照的人,他应该好像孔雀一样,一切的烦恼不能障碍他,不会害怕烦恼。因为一切的烦恼不单单是不能够障碍他,而且会成为他增长福德智慧的资粮和甘露,所以这就是转毒药为甘露,转烦恼为菩提。这时候我们的心才能够真正地自由、自主、自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称为观自在;这时候你能够真正地生起慈悲心、平等心,“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你能够修习菩萨的五种观,真正地修的话,这时候你就可以称为寻声救苦观世音。

  因此我祝愿大家,通过学习《六祖坛经》,学习内观和外观,大家都要发愿成为观世音菩萨!也祝愿大家能够真正地显发我们本具的慈悲和智慧!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把这个分别心,凡夫第六意识的分别转变为妙观察智,而且我们能够不分别,能够有妙观察智,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随缘。

  一般来说,我们佛教徒总是喜欢把随缘、随喜挂在嘴边,但是可能没有真正了解。我们能够真正做到随缘吗?很难。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随缘,甚至于还没有理解随缘是什么意思,口头上面老是说随缘。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到随缘呢?能够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能够不分别,这个时候才能够真正随缘。随缘不变,随顺因缘,但是内在的真如本性如如不动,这是真正的随缘。

  而且来说,有三种随缘的智慧,三随转智,这是通过随缘而得来的。我先说什么是随缘,什么是随顺因缘呢?

  第一个就是不要和因缘采取对立的态度。

  对于不好的我们也欢喜承担,欢喜接受。因为一切因缘都在缘生缘灭,“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既然已经知道是非成败转头空,我们那么执著干什么呢?为什么当时要跟这个逆缘,跟这个不好的违缘采取一个对立的态度干什么?我们知道这一点之后就不会采取对立的态度了;不会采取对立的态度就没有冤家了,我们就没有对立了,我们就能够心安,就能够心无罣碍。

  第二个就是承担眼前所遭遇的一切痛苦。也就是达摩祖师四行里面的随缘行,而且在这个中间学习。佛经里面有一本叫《八师经》,经上面说:“诸佛以八苦为八师。”在这种逆缘中间他能够学习,这个逆缘就是他的老师,能够增长智慧。而且我们知道世间的一切因缘它都不能独立存在,无自性,所以更加要随缘。

  第三个就是因缘分为顺缘和逆缘。顺缘就是能够很顺利了,令我们欢喜快乐的因缘,这是修行增上的缘。我们要修行,一切的顺缘增长,这是增上缘。但是佛也说其实逆缘,我们有智慧的话,也能够成为增上缘,叫做逆增上缘。

  逆缘,在凡夫来说,使他悲伤痛苦。但是真正了解随缘的人就能够知道这个逆缘、违缘,我们不对立、不对抗,把它转变,转变之后,它更加能够促使我提升,促使我上进,促使我精进修学。它也成为增上缘,成为我修行菩提道上面显发智慧的一个增上缘,所以这是真正的随缘。我们要显发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要能够真正地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我们需要学习佛法,然后提升我们的慈悲和智慧。其实这个逆增上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在一切的苦难之中成长我们的智慧。

  佛经上面说了三随转智,就是说三种随顺因缘转化为智慧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随自在者智转智。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不自在,可以转到自在去,不断地使自己身、口、意处在一个自在的境界,你的心自在,因缘也就自在,身、口、意能够自在。

  第二种,就是随观察者智转智。我们通过内观和外观,修四念处和菩萨五种观产生的智慧,我们能够得自在。

  第三种,是随无分别者智转智。随无分别者智转智就是不分别这个世界,我们能够有平等心,以平等的观念来看这个世界。

  看那些不好的人,我们要知道,可能他也是过去的恶缘推动,不由自主了,他自己不能够作自己心的主人,而是做了烦恼的奴隶,烦恼在控制他。一个人烦恼的时候,他甚至于会自杀。就是说他对自己的生命都不会珍惜,那你怎么能够责怪他对你不好呢?这个时候的话,我们能够知道,其实他是因为过去的恶缘推动他走到这一步,并不是他本质是那么坏,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有佛性。

  以上的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身、口、意自在。第二种就是我们通过观察,对于生命有更深刻的体验。第三种是我们对人生能够有平等地对待。通过这三种方法可以转化我们的身心,也就可以转化因缘。可以转化因缘,这叫随缘。

  我也讲过了,对于一个开悟的人来说,外在的境界都是他自性的显现,真如本性智慧的显现。对于一个迷失的人,心迷的人来说,一切的遭遇都是他业障的显现,都是他业力的显现。所以遇到这些业力的时候,要能够转化它,来提升我们的智慧,就可以显发我们的智慧了。用觉悟的智慧去转,业障就变为清净的境界。

  达摩祖师说:“众生无我,由业所缚,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冥顺于道。”一切众生其实都是为业所缚。我们知道这一点就得失随缘,都是过去的业力在推动,所以我们的心不取不舍,不要抗拒,也不要贪著。你对于逆境生抗拒,对于顺境生贪著,你就在造业了,在造生死业了。不管你外相上面怎么去修,你还是烦恼重重。华严上面有说过:“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怎么讲?看一切外境的万法,我们会看,我们睁开心中的智慧眼去看,就可以看到我们的真如本性。因为你的心如如不动,心不会产生负面情绪。所以说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

  “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前面的是讲体,这就是讲用,因为真如而生万法;生万法我们要随顺它,这就是随缘。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实相无不相。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虽然说一切万法都是我们自性真如显现的,但是我们迷失了,不能够由体归用,而且还要去心生颠倒,有取有舍,有抗拒、有贪著,所以我们枉受生死轮回。

  所以讲《华严经》的人经常会讲一句:“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万法都是由一真法界流出来的。我们会修行的人要无不还归此法界,透过这个一切万法,无论是顺和逆,我都能够用我的智慧觉照,不取不舍,还归到一真法界。这是修行的本质,不是心外求法。

  什么人可以在这个万法之中看到真如呢?就是心性不变的人,心如如不动的人、心能得自在的人、心无罣碍的人。而且一个真正能够具有妙观察智的人,他的心能得自在,能够认识到真如就在万法之中,所以他能够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在这个世间悟道、觉悟、成佛,就在这个世间体认真如,并不是说成佛是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成佛,并不是这样。由此可知道,能够认识到真如就在万法之中,所以可以真正地随缘。我们总是挂在嘴边说:“随缘了。”其实就没有知道什么人能够真正随缘。你能够真正有妙观察智,你能随缘;你能够真正体悟到“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这时候你能够做到随缘。

  以上就是如何把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就讲圆满了。

  接下来是讲如何把第七末那识(我执识)这个执著转过来修平等性智。《华严经》上说平等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法平等,第二个是众生平等。

  万法平等,无有高下,不要认为说你修的法门就是最好的。不要认为说你在这里念佛,这个法门最好,或者说你修密这个法门最好,或者说你参禅这个法门最好,不是的。其实更广阔地说,菩萨也不单单是示现在佛教里面,其他的教里面有没有菩萨?他能够真正有菩提心,无我利他,就有菩萨。我们看那位德兰修女,她那种行为就是菩萨的行为!所以说要知道法平等。

  而且来说,佛法在哪里?不要说佛法就在这个经书里面。你心迷的话,就是念一万遍,可能还是不能悟入,不能启示你,不能显发你的智慧,那是死的佛法。佛法应该是灵活的、生动的。任何一个因缘,能够启发你的智慧,那就是佛法。

  我们看文殊菩萨的经典上面说,文殊菩萨遇因缘就有老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因缘他都能够用智慧去觉照它,都能够提升智慧,所以说这是他的老师,任何一个因缘都能够把它看作学习的机会,都能够把它作为老师。这是我们说法平等。

  再说众生平等,我们若执著于有个我,就难以做到众生平等。有我相就会有人相,跟着众生相、寿者相都有了,所以说要去我相,去我执。你要执著于我、我所,就不平等了,所以说修众生平等。

  如果知道了法平等、众生平等,我们就有平等心。因为平等心我们就实践,实践你的平等心就会产生力量,这就叫做平等力。因为平等力有力量了,有力量你就能够真正平等地去观照世间的事物,去对待世间的人和事,这叫平等观。有了平等观之后,我们能够生起平等的大悲,大慈悲和大智慧。

  释迦牟尼佛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他最先度的是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这位阿若憍陈如的无量前生曾经是歌利王,曾经是把他的身体节节肢解。释迦佛对于伤害他的人,能够以平等心去度化他。

  文殊菩萨十大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文殊师利发愿经,十大愿里面就有讲:“一切众生,无论他是恭敬我,还是诽谤我,皆共我有缘。”文殊师利菩萨都发愿要度化他们。这是平等的大慈悲和平等的大智慧。这样子我们就能够产生平等性智。所以平等性智怎么来?因为平等心生平等力,因为平等力有平等观,因为平等观有平等的大慈和平等的大智慧,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平等性智。

  我们现在能不能够有平等观?理解上面会可以知道,可以理解。但是有没有这种能力去做到?没有。因为我们没有平等力。通过实践,我们平等心产生平等力,才会有平等观。所以要有平等的大慈悲和大智慧,一个人才可以开展他内在本具的平等性智。所以学佛的人,如果要真正见到我们的真如自性,显发我们的真如自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一定要对众生和对世界有一种平等的观点,平等的心。

  《华严经》上面也说:菩萨如果有平等心,就可以得到诸佛无上平等之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菩萨如果真正有平等心的时候,就能够得到诸佛的无上妙法。《大方等大集经》上面也说:众生若具平等心,能速入无畏大城。如果有平等心的时候,就能够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

  为什么能够无有恐惧呢?为什么我们内心有恐惧,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分别。我只要好的,不要坏的。当坏的来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恐惧了。所以我们要从生死轮回的迷梦之中觉醒过来。生活中间所遇到的一切都平等地对待,那么到处都是佛法,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佛法,并不一定要在经书里面才能够看到佛法。生活的遭遇中间就有佛法,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间就有佛法。这是平等心。

  第二是平常心,不取不舍。前面也讲过了马祖道一,他就讲“如何是道?”“平常心是道。”而且我们对于顺境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太贪著,知道我过去有福德,所以现在我有顺境。但是缘尽则散,执著有什么用啊?财富是五家共有的,不用执著。对于逆境我们也要用平常心来看它,不要认为好像天塌了一样,不用这样子,一切都会过去的。

  你痛苦来的时候,能够永远站在痛苦之上,而且能够转化它。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海伦·凯勒,她生下来很小的时候,眼睛就瞎了,耳朵聋了,也成为哑巴了。你看看是不是很可怜?她的违缘是不是很多呀?但是她的内心有光明。她写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的内心有光明,所以她后来一直努力地学习,能够得到教育博士的学位,能够启发和引导很多的人。所以我们看她的传记,就会知道她是一个非常自在的人,内心有光明的人。

  例子很多,中国也有了,你看司马迁受了宫刑,后来写出了《史记》。又如贝多芬是个聋子,但是他能够写出《命运交响曲》这样伟大的作品。其实,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能够成就的人,应该说他都曾经受过痛苦,但是他能够站在痛苦之上,而不是给它打败,能够转化它,能够升华智慧。

  对于修行的人来说,更加应该以平常心来对待顺境和逆境。马祖道一禅师就开示说:“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不被是非染污,不被取舍染污,不被圣凡染污。平常心是道,不取不舍,对于顺境不会贪著,不会取;对于逆境不会逃避,不会舍。乃至于不会被圣凡染污,也不会执著于成佛的相。所以南泉普愿禅师,南泉斩猫,这个是禅宗的公案,普愿禅师说:“道不属知,不属不知。”道不属知,为什么?知是妄觉,你认为真正知道了,其实还是妄觉,所以说道不属知。道不属不知,你要认为说,我就好像枯木死火一样,就悟道了,就契入了。也不是,因为那是无记,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二之道,犹如太虚,好像太虚空一样。

  真实的道就是怎么样?真实的觉悟就是你的心处在一个非常清净的,而又洞然明白的,这样一种状态之下。

  这是我讲修平等性智的第二点,平等心、平常心。

  第三点也就是我们要能够心灵自由,要能够回到生命的主体。就是说要能够自主,一个人能够掌握他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想,自主地掌握。

  有些人说,“我当然能够自主掌握。”其实你不是。你平时在遇到逆境的时候,就本能地要去用一些方法去对抗它,不能够超越和转化,所以说其实还是没有真正地心灵能够自由,心里还是有很多的罣碍,有很多的束缚。

  我们能够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心灵,自主自己的心灵、行为和语言,就是一个醒来的人,觉醒过来的人,一个逐步走向证悟的人。当然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真正地证悟,会开悟,但是这个没关系,因为你清楚,能够做自己心灵的主人的时候,就不会给外在的环境所转,我这个路子对了,我一步一步走下去肯定会成就。所以就能够在生活中间实践佛法的智慧,一步一步地觉醒过来。

  所以说佛法,我们要活学佛法,活用佛法,佛法就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因缘之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因缘,如果因为这个因缘生起了慈悲和智慧,这个因缘就是佛法。

  我们遇到顺缘,能够生起感恩的心,知道过去因为勤修戒定慧,所以现在有顺缘具足,我要精进修道,这是佛法;遇到逆缘,你能够觉醒,能够升华智慧,这也是佛法;乃至于说有一个人拿一把刀过来刺向你的肚子,你肚子破这一刹那,马上体悟到无常,真正体验到无常,真正觉醒,这一刀就是佛法。

  所以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要能够觉醒,要能够转化,要能够保持欢喜,要能够提升,令我心得自在,不会给外境所转,这就是佛法。所以说有佛法就有办法,有办法就是说要能够令你生起这种智慧。能够把这个执著转变为平等性智的人,他能够真正地生起随喜。所以我们说随缘、随喜,其实不是那么随便说的,真正能够把它转化为平等性智,我们能够生起随喜。

  我讲了四种随喜:第一是随众生之喜而喜,第二是随众生的应机而喜,第三是随对治己迷与众生迷而喜,第四是随第一义而喜。

  第一,随众生之喜而喜,我们看到他人成就好高兴,真的高兴,内心里面高兴;看到他人相好庄严,我们也很高兴;看到他人一切顺利,我也好高兴, 这是随众生之喜而喜。看到他人很有智慧,我也很高兴,这是随喜。凡夫往往是嫉妒和障碍,看到人家很好了,生嫉妒心,那是凡夫。

  《六祖坛经》里面有一个典范,随众生之喜而喜,就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同样了不起,六祖大师是因为印宗法师成就他,所以他弘法利生非常顺利;印宗法师也正因为随喜六祖大师的功德,所以他也得到了六祖大师同样的功德。当他知道六祖大师得到五祖的衣钵,而能够随喜他,印宗法师马上就召集全国最有名的律师,在广州的法性寺(即现今光孝寺)在菩提树下给他剃度、授戒,而且护持他弘法。我们想一想,如果没有印宗法师,或者另外一个心量很小的人,不成就六祖大师,六祖大师这个弘法的因缘可能要推后好几年。这个随众生之喜而喜,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真实地发起来。

  第二个是随众生的应机而喜。

  第三是随对治己迷与众生迷而喜。自己在迷惑、烦恼的时候,有智慧觉照能对治、降伏,感到欢喜。有佛法就有办法,看到众生从迷梦中醒来感到欢喜,这种随喜叫法喜,法喜充满。

  第四是随第一义而喜,随佛法最高义而喜,叫禅悦。

  这是四种随喜,我们通过修习四种随喜,就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就是随他意而喜。我们修第一种随喜,随众生之喜而喜的时候,就能得到这种境界——随他意而喜。你能够真正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你会对一切众生都能够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为别人着想,能够随他意,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们总是会坚持自己的,认为我对,我这个想法很高明,你这个想法可能比我要差;你这个做事的能力不如我……对任何一件事情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会随他意。

  所以有些时候其实我们尽量随顺一点,不用跟人家争辩了,争来争去没有什么用。人家说怎么样,你就那么做好了。知道不对,也是那么做一下,他走了,你再转过来就行了,随他意。其实菩萨的六度四摄法都是随他意而喜。

  布施,我们以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一切的布施令众生生欢喜,这是随他意而喜。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四摄法,摄受众生的四种方法。

  爱语,言辞柔软,说话很婉转,能够令众生生欢喜。若你跟人家说话,一上来就劈头劈脑地骂他一顿,呵斥他一顿,你说你能够感化他,那就怪事了(众笑)!肯定不会接受你的教化。所以如果你用那种方法,你绝对不能够感化他。你用爱语,言辞非常柔软,令他生欢喜,你就能够感化他,就能够摄受他。这个就是四摄法。这个也是令他欢喜,随他意。

  利行,你帮助他成功,给予他利益,利行,都是为他,为他人。

  同事,同事摄,你和光同尘,示现得跟他一样,跟他同甘共苦,跟他一起悲伤,一起欢喜,跟他打成一片,那是同事摄。

  这都是随他意而喜。

  第二种境界就是随自意而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随时随地能够看到自己的心意,然后生欢喜。因为你的心能自主了,心里面起心动念你自己能够自主,不会跟着外境转。第二个,身口意能够统一,能够和谐,能够做身口意的主人,就会生起禅定的快乐。这是随自意而喜。

  第三种境界就是随法意而喜。我能够用佛法来对治,来降伏烦恼,令一切众生从生死迷梦之中醒来,处在一个身心自由的状态之下,这是随法意而喜。处在一个身心自由的状态之下,但是也不会违背佛陀的教化,这点很重要。

  我就知道有一位同修,他受了一点伤,有一点瘀,伤在背部。另外一位佛教徒告诉他:“你去买一点活的青蛙,拿一点田七来炖,这样对你的病有好处。”

  你这样教别人就违背佛陀的教法了。所以说我们不要违背佛法。能够不违背佛法,不失去内证的经验,而且身心自在,这就是随法意而喜。

  第四种境界就是随心意而喜。我们修行随第一义谛而喜产生的境界就是随心意而喜,这时候我们就产生了四无量心里面的喜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这是慈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这是悲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这是喜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离贪瞋之心,住平等舍!”这是舍无量心。

  喜无量心是很重要的,你要有喜无量心。如果你是学佛的,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人家看到你这样吓一跳了,心想:怎么学佛学成这样,一天到晚愁眉苦脸。这样子的话,你其实难以度众生。而且学佛应该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情,很有智慧,很能够降伏烦恼的事情;很能够令我们时时刻刻保持欢喜,保持自在的事情。如果你愈学愈烦恼,那你肯定是有一点偏了。所以我们要有喜无量心。

  什么是喜无量心?我们在相对的世界上要有绝对的喜悦来面对。世界是相对的,这个世界在我们看起来,有好有坏,有善有恶,相对的世界,生灭变化的世界。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中我们要有绝对的态度,就是任何时候我都要有欢喜心,都要有正面的情绪,都不要起贪、瞋、痴、慢、疑,要有一个绝对的态度。

  这个境界我没办法了,现在这个逆境在眼前,我们要境不转心转,心转变过来,这个事情就不能够伤害我了。所以要有喜无量心,要有绝对的喜悦。不管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也不管自己遇到什么样的环境,我的喜悦都不会动摇、不会转动,不会影响我真心,由真如本性自性所发的喜悦。

  佛经上面说:息心即是息灾。你的妄心如果停止下来,一切灾难也都会停止,你的真心就会显发出来,所以你都可以永远地处在一个喜悦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息心就是息灾。

  我们的妄心来的时候怎么样?我们追求顺境、抗拒逆境。这是妄心用事了。追求顺境,顺境因缘已经受了,因缘果报,报已经报了,没有了,你还在贪著,你就有痛苦了,就有爱别离苦了。逆境来的时候,你抗拒它,抗拒它你就有怨憎会苦了,就有求不得苦,种种的苦都会生起来。妄心用事的时候,你一味地求息灾,不会息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是会有事情。

  你妄心息灭的时候,一切灾祸都会息,对一切外境不取不舍,真心用事,永远处在一个喜悦之中。所以平时我建议大家不妨自己细细想一想,哪一些事情能够令我的生命喜悦?能够令我提起喜悦的心来?这些守则,这些提示你可以把它记下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这里我可以讲八个方法给大家,但不是固定的,大家可以参考,哪一条用得上你就用,你自己也可以想,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最主要的就是你一定要令你的心生欢喜,无论是顺和逆,你都能够不取不舍,都能够保持由真心显发出来的喜悦。

  第一个就是我们在生活之中修禅,就可以增长我们的慈悲和智慧。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启发的。一切的,无论是顺缘逆缘,每时每刻都能够增长我们的智慧,而不是来自恐惧的反应。一般的凡夫他总是这样的,平时不行动、不思考,总是随波逐流地应付,恐惧来的时候,才会有行动,才会去思考。

  第二个就是每时每刻都处在喜悦之中,保持微笑。

  第三个就是失去批评他人和与人争执的兴趣。不会批评他人做不做得到,不会跟人家争执做不做得到,失去那种兴趣。这时候我们看每一样东西都是好的,看每一件事情都是好的。

  第四个就是失去忧愁的能力。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令我忧愁,真正地提起智慧的觉照的话。

  第五个就是每一天一定要做有益于众生的事情。

  第六个就是每一天一定要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吃饭和睡觉。不要认为这个吃饭睡觉不重要,很重要的。其实你在吃饭中间也能够悟道,在睡眠中间也能够悟道,在洗澡的时候也能够悟道。我们有没有?没有。我们看佛经上面有没有?有。禅师也有,在禅宗里面,因为洗澡开悟的也有,因为走路跌倒开悟的也有。我们谁没有走路跌倒过?基本上都有,没有谁没有。但是你有没有那一下开悟?没有。

  我们看禅宗的那些禅师开悟的公案,我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心?几乎很少有禅师是坐在蒲团上开悟的,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间开悟的。

  你看《五灯会元》,看那些禅宗的公案,很少看到哪一个禅师坐在蒲团上面突然就开悟了,总是在一个偶然的因缘,一触发他马上开悟了,在生活中间开悟。

  有一位茶陵郁禅师,他骑在驴子上面,突然跌倒下来掉在地上,一下子就开悟了。然后说了一个偈子: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他跌倒就能够开悟。

  还有一位禅师,因为他的师父扭他的鼻子,扭得很痛,就开悟了。还有的禅师摔倒的时候,突然就开悟了。这些都是在生活中间觉悟,很重要的。

  所以你不要认为说,我们做好现前的每一件事不重要。现前每一件事你都专注地去做好它,禅就在其中。不要离开生活去谈佛法,不要离开日常的生活,不要离开现实去修禅,在此间,你要有智慧的觉照,能够专注就有禅定,就有智慧。

  第七个就是对一切都能够感恩,能够珍惜缘份,能够随顺因缘。惜缘,无论这个缘是顺的还是逆的,所以一切的因缘都能够增长我的阅历和智慧,都值得我珍惜。

  第八个就是每一天一定要检查自己的心。

  世间的那些贤圣都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我要反省自己,从三个方面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给人家做事情,我是不是很忠心呢?跟朋友交往,我是不是很有信用呢?老师教的东西,我有没有温习呢?从这三个方面去反省。我们有没有每天反省自己的心呢?有没有每天检查自己的心呢?

  我们透过这些,能够保持一个灵觉的心,保持一个灵明不昧的心,这样子就能够欢喜无量。所以每天都好好地把握,把握我今天所遇到的每一个因缘。关心你的亲人、朋友,乃至你遇到的一切人,甚至于一切的众生。虽然今天碰到的这个因缘可能不是那么好,但是如果今天的因缘我们不能够随缘,不能够在这个因缘之中增长智慧和慈悲,不能够随喜,不能够随缘随喜去度过的话,可能以后就不会好的。

  从现在就开始做,当下就承担。不要老是想过去我怎么样,过去的山珍海味也不能够治疗你今天的饥饿;也不要妄想将来怎么样,一步一步地走过去,随时随地都欢喜无量,从现在开始,我就在每一个念头上都要觉醒。不要期待未来,也不要对于过去过分地执著和担忧。然后我们在这个世间人认为的浊世中间,在烦恼的淤泥中间,能够开出觉醒的智慧的莲花。

  这也就是《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上面所说的:【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我们好好地学六祖大师那些偈颂,就能够受到这些启发。

  不管眼前的境界如何转变,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觉醒和喜悦。不管天上云卷云舒,王维有一首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保持一种随缘随喜的态度,充满了喜无量心,所以我们能够转变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能够真正地随缘,转变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能够真正地随喜,这时候就是见自己的真如本性。所以《坛经·付嘱品》上面有一首偈子,告诉我们如何来见真如本性。

  我们看最后一品《付嘱品》。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说得非常透彻。“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你现在在当下所遇到的每一个因缘之中,就要见到你的真如妙心,这就是成佛的因。

  我们归纳起来说,如何来见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有烦恼的时候,我们要用智慧来观察它,这时候就是妙观察智。

  有了妙观察智以后,我们用智慧觉照以后,就能够破除我们心理上面的不平等的那些观念,好坏的那些分别心、执著心,就能够破除掉。这个时候就是平等性智。

  有了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之后,我们还要去实践它,在生活中间去检验它,这就是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也生起来之后,我们就能够在一切的因缘之中,在一切万法之中见真如,在一切因缘之中见自性,那就是现起实相,那就是大圆镜智。好像一个大圆镜一样,如实地观照,如实知自心。

  其实说透了就很简单,这四智菩提如何修呢?如何见真呢?就是这样的: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智;之后去实践它,去检验它,这是成所作智;然后能够现见实相,现见真如本性,现起实相,这就是大圆镜智了。

  六祖大师说这么多,归根结蒂,归纳起来就是这样的。

  我们能够这样做的话,就是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这个就是你真正的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你心外去求法是大痴人。所以“不作此见大悠悠”。

  一定要掌握六祖大师告诉我们的这个见性的法门。

  这样我们就把第四讲的内容讲圆满了,接下来我们讲禅与净土。

  我们前面主要的内容就是讲什么?我们要知道这三种随转的智慧,这是通过转第六识产生的智慧,三随转智和四种随喜。好像白居易的诗上面所说的: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蜗牛角上争何事”,我们争执那些世间的名和利,其实都是很微不足道的,好像在蜗牛的角上争小小的一点点地盘一样。你看蜗牛的角有多大呢?你在上面去争那一点地盘。

  “石火光中寄此身”,我们的人生是无常的,好像电光石火一样,闪电一样,一刹那就灭了。我们应该怎么样?

  “随富随贫且随喜”,随缘、随喜、随顺,能够做到这样,我们才可以说,真正地有这种根机,可以参禅,可以学禅。

  学禅有所谓的三种境界。有一位禅师说他参禅的三种境界,有同学也提到。禅师说,开始学佛的时候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公案大家都知道,能不能知道什么意思啊?一定要知道它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其实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这种状况是全迷的状态。一切的众生一开始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处在一个完全心迷的状态,执著于他眼睛所看到的是真实的,是全貌,很执著,执著它是实有的。凡夫都这样。这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全迷的状态。

  禅师跟着说:我参禅用功很多年,后来得一个悟处了,这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很奇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知道为什么吗?他这时候是一种半迷半觉的状态。能够懂是什么吗?其实就是说,这个境界已经很高。你能不能够做到“看山不是山”?做不到。这是一种很高的禅定功夫,他已经到达一种很高的禅定之中,三昧之中。这个时候怎么样呢?打个比方来说,一开始这个人的心是很散乱的,也很执著。心迷,执著这个就是真实的。渐渐地他通过有一个方法来收摄他的身口意,收摄之后就统一起来,就凝聚起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凝聚起来之后他能够入三昧,能够入禅定。在禅定之中他能够真实地观照一切的外境都是空。这时候他可以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他看山,已经看到它的空性,看到它的全貌,不会看它的外表。

  我们凡夫,只看到它的外表,而且就执著于它是真实的,而且认为这个就是它的全貌。其实你说是它的全貌吗?打个比方来说,你说是不是全貌?我在这个角度看这山是这样,那个人在那里看是那样,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身在此山中,在迷之中,怎么会能够看到庐山的全貌呢?你看不到的。但是凡夫就认为,我看到的那就是全貌了,那就是真实的。

  他修行进步以后,有禅定了。有禅定他不是口头上说,而是真正地用禅定的功夫看到了山的空性,而且看到了这个山的全貌。这个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不同于凡夫。但是还是不够。为什么还是不够?因为这个时候,一般人到这个地步,他就上不去了。一个人他如果在禅定之中的时候,能够达到禅定,他功夫已经很高明了,这时候他已经觉得我无心,我无念,我无相。我看山不是山了,我无相。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还差向上一着。还有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要知道,其实哪怕你到了这种禅定的境界,还是有一个心存在。但是你不能够觉察,你还有一种大我存在。你禅定很高明了,其实这个小我成为大我。哪怕你遍满法界,都是还有一个大我,所以说这时候你还是有一个大我的感觉,只是你不能察觉,你认为你那就是无心了,你认为你那就是无相了。

  这时候你需要有明眼善知识,需要有真正开悟的禅师来指引你。打个比方,就是爆炸。你开始统一了,统一之后爆炸。能不能够理解爆炸?好像一个小气球,我吹了几下,“啪……”爆炸了,虚空粉碎。这时候能够真正地彻见真如本性。

  虚云禅师在高旻寺打禅七,开水烫在手上,“啪”地一响,就虚空粉碎,马上物我一如。我的身体跟外境没有对立,没有相对,这个虚空粉碎就是“爆炸”的这种概念。我用语言只能够勉强这么表达,大家通过修持可以渐渐地体会。你要真正地爆炸之后,你才能够去掉这个大我,才能够获得真正地开悟。

总而言之,第一个阶段是散乱的心;第二个阶段是统一的心,在禅定之中;第三个阶段就是用禅的方法,修祖师禅,炸开你这个统一的心,炸开你这个统一的心之后,它就消融、统一。就是说已经把统一的这个心消融了,把这个大我消融了,这时候物我一如了。这个时候的话才能够真正说万法即真如,真如即万法。这个时候是真正地开悟。不是说挂在嘴边上,我今天这个开悟,明天那个开悟……这就很糟糕的。开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到那个时候你才能够知道,老和尚所说的,这个时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能够体会吗?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真正知道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们可以透过另外一个方式,相信大家可以理解一点。就是我们说什么,凡夫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那叫随缘随变。他通过修禅定,他定力很高了,心念统一了之后,不被外境所转动之后,这时候他是不变不随缘。

  到了第三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真正做到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这么一个方式,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还有一个方式,还是讲六祖大师度化惠明禅师的公案。惠明禅师说,“你看,我在五祖门下三十年了,我没有悟入。我就依靠卢行者的指点开示见我的本性,见我的本来面目。”卢行者就是六祖大师。

  六祖大师如何启示他的?他说“不思善,不思恶。”不思善,不思恶,这是什么时候?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说心不会著于一切境界,也就是无所住,还只是做到无所住,所以说还没有透彻,也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外境不能动摇他,心不著于一切境界,无所住。但是后面的半句还没有做到,还要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跟着六祖大师又启发他,“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显出来,生其心,这个时候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它体现了两个层次:生心而无住;无住而生心。所以希望大家透过这件公案,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明天我继续讲,大家一起回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