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四)真正的快乐是用观智照见“自我”的假象

《南传佛教禅修导师与禅法》 by 大愿法师

2017-4-28 15:03

用观智照见“自我”假象,证得无我,涅槃寂静,才是真正永恒的幸福安乐啊!这个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个第四段也是分四点来说。

第一点就是布吒婆楼在佛陀的教导之下,开启正见不动摇。

第二点就是布吒婆楼偕同伴象首舍利弗第二次来拜见佛陀。第三次就是佛陀用譬喻来说明天堂不究竟,你看各种各样的宗教说,你要生到天国去,到天国得永生这些,天堂不究竟啊。第四就是照见三种自我——粗显的自我、心智塑造的自我、无形的自我都是假象。这个是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我们分开来说。

1.布吒婆楼在佛陀的教导下,开启正见不动摇。我们来看经文:

【佛去未久。其后诸余梵志语布吒婆楼梵志曰。汝何故听瞿昙沙门所说语语。印可瞿昙言。我及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门瞿昙如是所说。】

这是释迦牟尼佛给布吒婆楼说完法,他去舍卫城托钵乞食了。布吒婆楼的那个梵志林里面,不是他一个人在修行,有300位印度的高级知识分子都在跟他一起追寻、探寻生命的意义。其他的那些知识分子都围拢过来批评他,说你为什么会承认释迦牟尼佛说的那些观点?为什么认可他说那14个高深的哲学问题不重要,唯有解脱、唯有四圣谛最重要呢?我们就不认可这个沙门瞿昙所说的。

【布吒婆楼报诸梵志言。沙门瞿昙所说。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门瞿昙依法住。以法而言。以法出离。我当何由违此智言。沙门瞿昙如此微妙法言不可违也。】

布吒婆楼说那14个高深问题,我也没有想明白。但是,我看释迦牟尼佛言语非常有智慧,这样的微妙法言不可违背啊!有智慧的言语我们要承认,不能够因为执著于自己的见解,而不承认人家有智慧的教言。这是说明布吒婆楼有了正见了,就不被其他的那些同伴所动摇了。

2.布吒婆楼偕同伴象首舍利弗第二次拜见佛陀。

再看经文:

【时。布吒婆楼梵志又于异时。共象首舍利弗诣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象首舍利弗礼佛而坐。梵志白佛言。佛先在我所。时去未久。其后诸余梵志语我言。汝何故听沙门瞿昙所说语语。印可瞿昙言。我、世间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合义。故不记。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门瞿昙如是所说。

我报彼言。沙门瞿昙所说。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门瞿昙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离。我等何由违此智言。沙门瞿昙微妙法言不可违也。

佛告梵志曰。诸梵志言。汝何故听沙门瞿昙所说语语印可。此言有咎。所以者何。我所说法。有决定记、不决定记。云何名不决定记。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我亦说此言。而不决定记。所以然者。此不与义合。不与法合。非梵行初。非无欲。非无为。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非沙门。非泥洹。是故。梵志。我虽说此言而不决定记。

云何名为决定记。记苦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所以者何。此与法合、义合。是梵行初首。无定、无记。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于一处世间。无欲无为寂灭止息正觉沙门泥洹。是故我说决定记。】

这个就是布吒婆楼第二次来拜见佛陀了。第二次他带了一个同伴来,这个同伴叫象首舍利弗。这个象首舍利弗,不是智慧第一的尊者舍利弗,他是一个大象训练师。在古印度、现在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这些国家,大象训练师还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收入很高,这个大象训练师的名字也叫舍利弗,所以名为象首舍利弗。佛陀就给他们开示说“四圣谛是决定记”,是最重要的。

3.佛陀用譬喻来说明天堂不究竟

各种各样的宗教都说你要生到天国去,到天国得永生,可是天堂不究竟啊,佛陀用譬喻来说明。

我们再看第三小段经文

【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于一处世间一向说乐。我语彼言。汝等审说一处世间一向乐耶。彼报我言。如是。我又说彼言。汝知见一处世间一向乐耶。彼答我言。不知不见。我复语彼言。一处世间诸天一向乐。汝曾见不。彼报我言。不知不见。又问彼言。彼一处世间诸天。汝颇共坐起言语。精进修定不耶。答我言。不。我又问彼言。彼一处世间诸天一向乐者。颇曾来语汝言。汝所行质直。当生彼一向乐天。我以所行质直。故得生彼共受乐耶。彼答我言。不也。我又问彼言。汝能于己身起心化作他四大身。身体具足。诸根无阙不。彼答我言。不能。云何。梵志。彼沙门、婆罗门所言为是诚实。为应法不。

梵志白佛言。此非诚实。为非法言。

佛告梵志。如有人言。我与彼端正女人交通。称赞淫女。余人问言。汝识彼女不。为在何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问。汝识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刹利女。为是婆罗门、居士、首陀罗女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长短、粗细、黑白、好丑耶。答曰。不知。云何。梵志。此人所说为诚实不。

答曰。不也。

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无有真实。梵志。犹如有人立梯空地。余人问言。立梯用为。答曰。我欲上堂。又问。堂何所在。答曰。不知。云何。梵志。彼立梯者岂非虚妄耶。

答曰。如是。彼实虚妄。

佛言。诸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虚妄无实。】

这一长段就是佛陀说天堂不究竟。

有些宗教的宣教者就宣扬人间寿终以后,要生到一处永远幸福快乐的地方,生到天堂,到天堂永生,享幸福快乐。

佛陀就问他们“你说的那个天堂,你看到过吗?”

回答说“没有。”

再问“你说的那个天堂,那种喜乐、那种安乐、那种幸福,你感受过吗?”

回答说“没有。”

然后又问他们说“你说的那个天堂,那些天人,他们来告诉过你,你会要生到那个天堂去吗?”

回答说“没有天人来告诉过我。”

佛陀就反问他说“既然你没有看到过,也没有感受过,也没有那个地方的人来告诉你他们那个地方的情况,你说的那个天堂,你怎么证明它存在呢?”你没有跟那些天堂的天人坐在一起言语,也不曾跟他们一起去禅修,他们也不曾来告诉过你,你命终以后要生到天堂。那么这些婆罗门宣扬的天堂的理论就是不合正理。

然后佛陀说了个比方,什么比方?譬如说有一个人他宣传要找一个全国最漂亮最漂亮、全国第一的大美女,跟她交朋友、谈恋爱;然后又到处吹我跟这个女朋友怎么好,她怎么漂亮、怎么好怎么好。

旁边的人就来问他“你知道这个美女是东南西北哪一方的吗?”

回答说“不知道。”

问“你知道她家的地址在哪里吗?”

回答说“不知道。”

问“你知道她父母是谁吗?”

说“不知道。”

问“你知道她的名字是什么吗?”

回答说“不知道。”

再问“那么你知道她是哪一种身份吗?是刹帝利、婆罗门、居士、还是首陀罗,到底是哪种身份,你知道吗?”

他还是回答说“不知道。”

这个人一问三不知,显然他在吹牛,所以他说的是假的、是靠不住的。同样的,有些宗教宣扬的天堂永生也是虚妄不实,是被佛陀所破斥的一种。因为凡夫听信那种言论,认为说我这个人间寿终了,我信什么宗教,我能够生天堂得永生。不信者,堕地狱。所以佛陀就用这样反问的方法来加以破斥。

4.照见三种自我粗显的自我、心智塑造的自我、无形的自我都是假象

我们再看第四小段经文,就是阐述用观智能够照见自我都是假象。

【佛告布吒婆楼。汝言我身色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哺成长。衣服庄严。无常磨灭。以此为我者。我说此为染污。为清净。为得解。汝意或谓染污法不可灭。清净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何以故。染污法可灭尽。清净法可出生。处安乐地。欢喜爱乐。专念一心。智慧增广。梵志。我于欲界天、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天。说为染污。亦说清净。亦说得解。汝意或谓染污法不可灭。清净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所以者何。染污可灭。净法可生。处安乐地。欢喜爱乐。专念一心。智慧增广。】

这一段佛陀就正面开示了,要用观智来照见“自我”。前面有的宗教说人死后生天堂,其实那还是一种常我外道。所以,要用观智来照见一切的自我都是假象,证得无我涅槃寂静,才是真正的永恒幸福快乐。不要向外去寻找天堂,而是要息灭烦恼之火,息灭痛苦之火。息苦之道,安乐之道,就在当下的身心来修四念处,来修内观禅。

息苦之道唯一的方法就是让烦恼、痛苦之火不再有燃料,火自然会息灭;安乐之道,要获得真正的安乐,唯一的方法就是照见“自我”是假象。

并且,你不能说“好吧,我不再相信有自我了。”你这样念一万遍也是解脱不了苦的,照样还在轮回啊!不是说你相信什么理论,你就能解脱;而是你必须要体证到无我,要通过止禅、观禅,通过四念处,通过四十种业处、通过七清净、十六观智的修行来真正体证到啊!

而要体验到无我就必须要透过禅修——先修止禅培养专注力,再修观禅培养洞察力,才能够真正洞见真实相,你就可以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一切自我都是假象,才能够真正获得自由与幸福。

佛陀具体开示了三种“自我”的假象。

第一种是粗显的自我,就是欲界的人身,有肉身的形体。

第二种是心智塑造的自我。你看我们能思考的这个精神体,还有色界天的四种禅定(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以及这个色界的天人之身,他们的自我也是虚妄的,也是假象。我们这种心智塑造的自我,可以从色界四种禅那里面体验到。

第三种就是无形的自我。这个在无色界四种禅那之中可以体验到这一切都是假象。“染污可灭,净法可生”,因为这些自我是假象,所以染污可以灭掉,可以断除。清净的观智,当然就相应地可以增长,就可以成就十六观智。所以佛法之中没有任何迷信,不是说你信就可以了,你说得再多,说自己相信没有自我,你也不能解脱,你一定要证得无我。

你看每一段都有说到四句话处安乐地,欢喜爱乐,专念一心,智慧增广。

内观禅可以引领我们走上清净之道,这是真正的处安乐地。要知道,你看基督宗教、天主教他们都宣扬人有原罪。其实你知道吗?真正的原罪是什么?真正的原罪就是我们不断地去设立“自我”的假象,这才是真正的原罪。你不断不断地去设立自我的假象,并且坚信她、保护她、坚守她,这样你才轮回因蔓不断,迷在假象里面了。

“欢喜爱乐”就是照见自我是假象,就能够永远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了,能够恒享解脱法乐了。并且要洞见真相,专念一心,恒在智慧觉照中,行道智见清净,就能够智慧增广,观智增上广大。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