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五重玄义

《楞严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12 16:24

我们按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简略的来说一说。

一般讲经都会先说天台的五重玄义,或者按照贤首宗说十玄门。经前的玄谈我就不要说太多了,直接迅速地进入到经文,重点是讲实修的方法。

天台的五重玄义就是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

首先是释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这部经的题目很长,二十个字,除了通名的“经”字,前面别名就有十九个字。别名十九个字是在如来为这个经所立的五个名字之中,把精华抽出来成立的一个名字。经的后面,文殊师利菩萨向佛启请“这部经叫什么名字?”释迦如来说了五个名字,结集者在佛所立的五个名字之中选择最重要的,取了十九个字,合起来称为一个经名。

如来所立的第一个经名是“大佛顶悉怛多般怛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在这个题目里面把“大佛顶”三个字选出来。在如来所立的第三个经名就没有节选,全部用上来了。释迦牟尼佛所立的第三个名字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八个字,因为本经修因证果,核心的心要就是这八个字“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如来密因:我们知道用这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真心去修,是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就是指修行证果圆顿的了义教。

后面的八个字“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是取自于第五个名字“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里面就隐密用显,把密的“灌顶章句”四个字略掉了,就用了后面的“诸菩萨万行首楞严”。首楞严,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坚固。

一般说,如来的经典是七种立题: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单人立名,比方说《佛说阿弥陀经》;单法立名,比方说《大般涅经》、《大般若经》;单喻立名,比方说《梵网经》、《宝积经》,就是单单用比喻来立经名。

还有人法立名,比方说《文殊般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法;人喻立名的比方说《如来师子吼经》;法喻立名的比方说我们熟悉的《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

还有人法喻立名,具足立名。比方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体、相、用。体是大;相是方;广是用;佛是人;华严是比喻,以菩萨六度万行的因花来庄严如来果地万德庄严的境界。又比方说《胜N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胜N是人,胜N夫人;师子吼是比喻;一乘大方便方广是法,人法喻具足立名。

另外还有些其他的,比方说以处所来立的经名。比如说《楞伽经》,如来在楞伽山所说;以人数立名的比方说《千佛名经》;还有以数法立名的《四十二章经》、《六度经》。

本经是人法立名,略兼于喻,主要是人法立名。如来是果地上究竟圆满的圣人,诸菩萨是因地上修六度万行的因人,因地上的圣贤,这是“人”。

法有性法,有修法,有性德的法,有修德的法。“大佛顶”是性德,是理体;修证了义,修证就是修法。还有教理行果法,如来密因,密因是理法;了义是教法,了义教;万行是行法;首楞严是果法。所以教理行果法都具足,性德、修德法都具足,并且以佛顶来比喻如来藏性,所以略兼于喻。

这是略说本经的经名,有些法师的注疏说得很广泛,此地我们就不用了。

其次辨体。

本经所说的理体就是如来藏性。经上说:“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妙觉明体”,直接地把如来藏性的理体给我们指示出来了,让我们能够证悟,根机很利的人就能够知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所以禅宗的祖师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所谓修,假名安立修,指的是消磨习气。“理虽顿悟,事须渐修。”这是如来的真三摩地,根机比较次一等的人就要渐修、渐证,乃至于成佛。

第三是明宗。

即本经修行的宗要,显体是从法身上来说的,明宗是侧重于般若。本经修行的宗要是以“不生灭”为本修因,如来密因,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后面经文所说的“十番显见”就讲了见性不动。

波斯匿王三岁的时候看恒河,到他现在年龄很老了看恒河,见性没有生灭,身体有生灭。“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闻性也是不生不灭的。我们听到音声,后面经上面讲罗T罗击钟,击那个钟的时候,我们听到这个钟声,是我们闻性在起作用;没有击钟的时候,我们听不到那个声音,闻性还是没有动,不生不灭。

以不分别的实智与不生灭的理体相应就名之为如来,所以修行的心要就是不分别、不执著。六祖惠能大师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因中把第六意识的分别转过来,转为妙观察智;因中把第七末那识(我执识)的执著转为平等性智,真能转就是初地菩萨了。我们学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就明白了:“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欢喜地也称为极喜地,在初地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把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末那识的执著转变过来。

这个是我们说真正地能够以不分别的实智与不生灭的理体相应即名如来;随分的相应是菩萨;声闻乘和缘觉乘这二乘是相似的相应,《法华》上面说“化城”。

修行人如果不了解两种根本,不了解生死轮回的根本和菩提涅的根本,以妄心来修行,错乱修习。很多人是这个样子的,我今天饮食也调得好,身体也健康,我打坐很清净,我就认为我很有修行了;明天我头痛,认为我修行就退步了,总是这么执著在这生灭心上面去颠倒,还认为自己很有修行。乃至于内守幽闲,沉空滞寂,犹是法尘分别影事。把那种微细的昏沉境界看作是一种定境,都是错乱修习了。你会成就吗?很难的了。只是成为什么?成为天魔外道,那个是全不相应。所以明宗是侧重于以不生灭的如来藏性作为本修因,“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第四是论用。

用有宗用和用用。宗用是以不生灭为本修因,是宗;断惑证真,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是宗用。本经最后说五十五位菩萨:“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离一切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相修善。

成佛以后,从体起用,广利群生,这是用用。经上面说“四科七大”都是如来藏性,让阿难和大众都能够大开圆解、悟得。经文说:“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当相即道,即事而真。真正悟道的人,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这是用用。

还有密用。经文上面释迦如来顶上化佛,说楞严咒,命令文殊以这个神咒去救度阿难,这是密用。

第五是判教相。

在天台的五时八教之中,本经因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属于方等时;在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这八教之中,化法四教――藏通别圆,正属圆教,也兼摄藏教、通教、别教;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都有。顿悟,直指人心,直指如来藏性为主,顿修、顿证,“不历僧o获法身,一超直入如来地。”这是顿教;以三渐次来修行,这是属于渐教;说摆一个楞严的坛场,说首楞严咒,这是密教;不定教,法会大众闻法获得法眼净,唯有性比丘尼独证阿罗汉,这是不定教。

这是我们略说五重玄义。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