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我们说三界九有,也有说二十五有

《楞严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12 16:24

诸有,我们说三界九有,也有说二十五有。

三界九有,三界知道了,欲、色、无色――欲界、色界、无色界。九有,整个的欲界称之为五趣杂居地。说五趣没有单独地说阿修罗。天中有阿修罗,人中有阿修罗,畜生道和饿鬼道都有阿修罗,没有单独地把他列出来就说五趣。如果说六趣、说六道,这种阿修罗就是特指、单指天阿修罗。

色界四有,无色界四有。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和舍念清净地,这是色界的四有;无色界的四有是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和非想非非想处地。这样是九有,所以说“善超诸有”。超出三界又能够不舍尘劳,广利众生,善超――善于超三界九有。《八识规矩颂》上面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也是自利的功德,具足威仪教相。

从“从佛转轮”开始,后面的八句是侧重于利他的功德。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从佛转轮。能够帮助佛陀转妙法轮。

妙堪遗嘱。智慧深妙,堪受如来的嘱托。如来可以把弘法利生的事业嘱累给他们,好像忉利天宫的会上,释迦如来将我们这些后世的众生托付给地藏菩萨一样,这些大阿罗汉也都是妙堪遗嘱,这是称赞这些无漏大阿罗汉的智慧、慧德。

严净毗尼。毗尼,戒律的总名称。严以治身口,净以治心意,不仅仅是诸恶断尽,而且能断之心也不存。

弘范三界。持戒清净,自行化他,为三界人天的大导师。我们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内在的是智慧,体现在外面的就是给一切众生做修行的榜样,就是德相,就是弘范三界。严是摄律仪戒,净是摄善法戒,弘范三界是饶益有情戒,所以合起来就是称赞、赞叹戒裕三聚净戒。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说慈德。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是说悲德,非但现在度众生,尽未来际都拔济众生的苦。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这里面把他们上首长老的大阿罗汉的名字列出来,列举了六位。

大智舍利弗。声闻弟子里面,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尊者在母亲肚子里面的时候就能够让母亲增长智慧。生下来七岁跟论师辩论就能取得胜利。其实他是示现的,他无量劫以前已经是成就佛果位了,经上面说他是金龙佛,《妙法莲华经》上面授记,他将来成佛号为华光如来。

摩诃目犍连。摩诃是大意思,大目犍连。采菽氏。神通第一。但是我们都知道那个故事,大目犍连尊者入涅是因为外道用石头砸死的,所以说神通难敌业力,富贵不免轮回。在《妙法莲华经》上面授记摩诃目犍连尊者将来成佛,号为多摩罗跋钐聪惴穑我们八十八佛里面有的。

摩诃拘罗。拘罗是舍利弗尊者的舅父,他的母舅。在舍利佛还没有生下来的时候,他舅父就跟舍利佛的母亲辩论,姐弟两个辩论,他姐姐赢了;以前没有怀上舍利弗尊者之前,总是输,差很远,但是怀上舍利弗尊者以后,每次都是拘罗尊者的姐姐赢。所以拘罗就想,一定是姐姐肚子里的小孩子的大智慧,将来这个外甥出世,智慧很广大,如果辩论起来要辩不过他,那就很没有面子了。拘罗尊者就很有惭愧心,马上出去参学,出去外面到处去学习,学习四部吠陀。

学习了几十年,以为自己都通达了,就想回来,或者可以跟外甥辩论,也可以教化这个外甥。一问才知道,噢!舍利弗已经随佛出家了。他就不服气,跑过来指名道姓要找释迦牟尼佛辩论,并且说,如果我辩输了,斩头以谢,我愿意砍下头来给你。

释迦牟尼佛就很慈悲,笑一笑说:“好啊!那你先立宗。”你辩论要先立个宗。

拘罗就立宗:“我以‘一切法不受’为宗。”我一切法都不受。

释迦牟尼反问他:“还受是见否?”你一切法都不受,这个见你还受吗?如果你受,你就不是一切法都不受;如果你不受,你刚才这个宗就不成立了。

一句话就把他堵住了,马上没话说了,马上掉头就跑。跑出几里地想想不对,这个男子汉大丈夫说话不算数,刚刚说过我辩输我要斩头以谢,还是回去找佛陀说,我还是实践我的诺言,你找人把我头砍下来。

释迦佛说:“我法中没有这样的事,你可以剃度出家。”他就随佛剃度出家,所以是佛的声闻弟子之中辩才第一的尊者,也是智慧很广大的。在《妙法莲华经》上面如来授记拘罗将来成佛,号为普明佛。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个大阿罗汉的名字是把父母亲的字加到一起来。富楼那是他父亲的名字,译为中文就是满愿;弥多罗尼是他母亲的名字,译为中文就是慈女,很有慈悲的女人。他把父亲的名字,母亲的名字加起来,后面加个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一般我们略称就说是“满慈子”。好像我们中国人有些也有这个习惯,父亲姓刘,母亲姓张,取个名字就是刘张好,把父亲母亲的名字加起来,这个大阿罗汉就是这样称为满慈子。这位尊者“善能广说”,很善于说法,说法第一,《妙法莲华经》上面授记为法明如来。

须菩提。译为空生,是解空第一。过去劫中已经成佛,号为青龙佛,法华会上授记为名相如来。

这个前面我们都熟悉了,经常出现的大阿罗汉,底下这位优波尼沙陀出现得少一点。

“优波尼沙陀”译为中文就是尘性,他是因为观尘性空而成就大阿罗汉果,后面二十五圣修证圆通也会出现,也会讲的。经上面说:“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这是优波尼沙陀。

以这六位大尊者为上首。

底下是列举的缘觉众。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嘱诸比丘,休夏自恣。

辟支佛,辟支迦罗,缘觉。出现在有佛住世的时候,他们修十二因缘法,缘断证真。以前我们讲过: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这个十二因缘如何去实修?归根结蒂,十二因缘只要你斩断一环你就成就了。根机利的人是断无明,修慧学;次一等的人是断爱,修定学;再次一等的人,断取,修戒学,所以戒定慧三无漏学在这个中间去修。

出现在无佛住世的时候,是观察缘生缘灭,乐独善寂,称为独觉。

无学是已经成就了。

并其初心。有学位。

同来佛所,嘱诸比丘,休夏自恣。大佛顶首楞严法会什么时候开始说的呢?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休夏,结夏停止了,休止了,解夏的时候。自恣,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比丘知道自己有过,可以当众忏悔,大众也可以举,所以僧自恣日。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十方的菩萨也都来闻法。菩萨众里面有自恣先集众和闻法音后至众,这里面是自恣先集众,知道僧自恣日,如来一定会演说妙法,所以就先附属在比丘一起来准备闻法了。

“咨决心疑”,心中间修行上面的一些难题,一些疑问,准备向佛请法。

“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十方的诸大菩萨很珍视这么一个机缘,参加法会解决心中的疑难,所以虔诚恭敬地静待如来开演妙法,甚深密意。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到这里整个证信序就圆满了。

释迦如来亲自敷法座,为大根机的众生说深奥的妙义。像迦陵频伽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个迦陵频伽鸟,意为妙音鸟)这样美妙的音声,佛陀三十二相里有一个“梵音深远相”,十方法界都能够听闻到。无量的,好像恒河里面沙一样多的菩萨都闻到法音来集会,以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如来敷法座演说妙法以后,十方界的恒河沙数无量的菩萨都来集会。

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还有一种解说是寂照不二名为如,悲愿不舍名为来。真如的本体荡然空寂,但是非同顽空,是寂而常照,这是如;真如的用是了然觉知,灵明不昧,但是非识染著,照而常寂。所以寂而常照,就是不变随缘;照而常寂,随缘不变;寂照不二,就称之为如;悲愿不舍名之为来。

凡夫是来而不如,六道轮回头出头没。来,但是不如,不能够了解,不能够开发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来而不如。二乘是如而不来,声闻、缘觉已超三界,但是灰身灭智,不受后有,如而不来。唯有佛乘如而能来。这些菩萨来了,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上首。

文殊师利菩萨,我们都非常熟悉,曼殊室利。他是妙德、妙吉祥,在华严会上为根本智,在本经之中为择法眼,最后选择圆通。后面请问这部经的名字,这部经的发起也是“文殊将咒往护”,将,持释迦如来所说的首楞严咒去救度阿难陀。后面说到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大众疑惑的时候,文殊师利又起身来代众请法。

按照《首楞严三昧经》上面说,文殊师利菩萨过去久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按照《央掘摩罗经》上面的说法,文殊师利菩萨现在成佛,在北方号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按照《大悲白莲华经》上面的说法,文殊师利菩萨未来成佛,德号是普现如来。

《大乘心地观经》上面有一个偈子称赞文殊师利说:“文殊师利大圣尊,十方诸佛以为母,一切如来初发心,皆因文殊教化力。”我们说文殊是七佛之师,实际上十方诸佛以为母,释迦如来无量尘点劫前初发心,也是文殊师利教化。

文殊师利菩萨在本经之中做四种佛事:第一个是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女,归来佛所,本经的发起;第二个,在本经第七番辨见之中,法会大众听闻到“精见色空,是非是义”茫然不知,文殊师利代众请法;第三是奉佛慈命,选择圆通,为当机入道的方便,文殊师利选择耳根圆通;第四个是请问经名,以便于流通,利益末法的众生。

昨天我们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大佛顶首楞严经》二十五圣修证圆通,文殊师利选择最契合我们所修的法门,念佛圆通没有入选,而选的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什么?契机,从契机这个角度讲是很正确的。为什么?

娑婆世界的人耳根最利,所以耳根圆通是一方世界的圆通;念佛圆通是十方世界的圆通,十方世界的众生都修念佛圆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单单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一方世界的圆通,耳根圆通,下手最方便。

香积世界是以香饭为佛事。我们这个大寮称为香积厨,以香饭为佛事,贪吃的人就有福了,我们生到香积世界去,这个饭吃下去就开悟了,这就好办了!你看,契机。

《地藏经》的发起,如来怎么样?先是出种种光明云,又出种种的微妙音: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乃至于般若波罗蜜音,为什么是出音呢?“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此土的众生耳根最利。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是耳根圆通,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是“夜睹明星,树王得道”,迦叶尊者为禅宗的初祖,是见到世尊拈花而悟入,而得到禅宗的心印,都属于眼根圆通,为什么呢?

主要的是破除众生的执著。如果一般人听闻到耳根圆通,圆通里面选择最契机的是耳根,他就想着:“噢!这最好了!就修耳根圆通了,其他的根都不能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破除我们的执著,就很明显地知道,释迦如来和大迦叶尊者,也是随众生的根器、机宜,“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我们所说的证信序到这里就圆满了。

底下是发起序。

发起序是以阿难陀示现堕到淫室为发起,这个其实是一种示现,因过去阿难陀尊者无量劫就曾经在空王佛所与释迦牟尼佛同时发菩提心,示现来引发这一部楞严大法。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羞”是通假字,同“馐”。

因为是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僧自恣日,x萨罗国的国王、舍卫城的国主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他的父亲也是七月十五过世的,是他父亲的冥诞、忌日,所以来供佛、斋僧。

“波斯匿”翻译为中文就是月光。按照《仁王护国般若经》上的说法,波斯匿王与佛同一天同时降生,在过去的龙王佛时,释迦如来因地是八住菩萨,波斯匿王过去生是四住菩萨。有另外一种说法,说释迦如来因地是第八地不动地的菩萨,波斯匿王过去生是第四地焰慧地的菩萨。总而言之,波斯匿王是大权菩萨示现,内秘菩萨行,外现国王身。

他的父王堕落了,《未曾有因缘经》上面记载:“月王白佛:世尊,我父先王,奉侍外道……年年常用,千头乳牛,施婆罗门……生于何天?”佛告大王:“先王果报,今在地狱。”

波斯匿王的父王过世以后,他就来向佛请问:我的父王虽然是信外道,信婆罗门教,他也做了很多的好事,每一年都用一千头乳牛来布施婆罗门,他是生到哪一个天道里面呢?佛陀告诉他:“你的父亲在地狱里面。”为什么?有六种罪,x慢垢蔽,乃至于谄曲种种。

“王闻是言,心甚悲伤。”波斯匿王听说他的父王堕落,很悲伤,所以每一年在他父王的冥诞,在僧自恣日都要供佛斋僧。

自迎如来。亲自去迎请释迦如来,并且广设种种的珍馐、妙味,亲自迎请诸大菩萨。舍卫城中有其他的居士们也都发心在僧自恣日来供佛斋僧,佛陀就命令文殊菩萨带领他们去应供。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

长者:长者十德。居士:居家修道之士。

同时饭僧。

同时供佛及僧。

伫佛来应。

等待佛陀来应供、希望佛陀来应供。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佛陀就命令文殊师利带领菩萨和阿罗汉去应这些斋主的供养。阿难陀先出去了,所以这个问题就来了。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黎。

只有阿难陀一个人在僧自恣日以前先受了外地善信的迎请到别处去应供,去说法,并且因为路途遥远,一时间也赶不回来,所以没有参加集体应供的行列,因此说“不遑僧次”,没有来得及参加集体应供。

既无上座,及阿^黎。按照戒法,尤其是五夏以内,远出的话,要有资深的比丘或者一位亲教师(阿^黎)同行,防止犯过,防止失威仪,这次阿难陀也是因为远行,独自一人,所以几乎就破根本戒,将要犯堕恶道的重罪。

上座,有四种上座:一是耆年上座,年纪很大了;戒腊上座,受戒时间很长了;福德上座,福德智慧很大了;法性上座,证得无为妙理,不管年龄大小,都是上座。

阿^黎有五种,在此不说了。

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如果有斋供,没有堕落的事,因为这一天没有斋供,所以阿难陀尊者不得已,过午不食,午前就着衣持钵。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在平时所游的舍卫城,不分净秽,挨户去乞斋供。印度不像我们这里是寺院里面自己做饭,他是托钵乞食,现在的南传佛教也是托钵乞食。阿难陀尊者因为自恃多闻,他依靠自己说我多闻第一,不知道自己修持有限,所以他要仿效菩萨的行为。

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其实小乘的乞食法拣择五类,五类人不要去托钵:第一类是官,官府你不要去;第二是唱,卖唱那一类。第三是屠,宰杀动物的屠夫,在印度比较低贱。我们去朝拜的时候就看到,他们那些市场上基本上都是素食,很少有肉食,现在还是这样,杀生这个行业被看做是最低贱的行业;第四类是沽,卖酒;第五类就是淫色,卖淫的。这五类是不可以去托钵。

阿难陀依靠自己:“噢,我多闻第一。”他就想学习大菩萨。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他心里面想着,我只求最初的一个人给我布施,作为我这一顿的斋主就好了。因为小乘的乞食法有个规定,托钵最多七家,如果你走了七家没有乞到食物,那你福报不够,今天就要饿肚子,你不可以再走第八家。阿难陀就想着,我希望第一个就供养我,我不要老是走下去了。

无问净秽。我不管这第一个是干净还是污秽;是很尊贵的刹帝利种姓,还是很低贱的旃陀罗种姓。刹帝利,译为王种,就是国王这一类;旃陀罗,译为杀者,杀生的人,也译为屠家,以屠杀为业。

印度的四种姓,印度的阶级很分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最高的种姓,主管祭祀,管神权;刹帝利是王种,掌握世俗的政权;吠舍就是普通的贫民;首陀罗译为贱种。首陀罗跟其他的三个阶级是不可以接近的,如果首陀罗到了其他的阶级家里去,他走了以后,那个家里要把他站的那个地方的泥土都要铲掉,所以分得很严格。

阿难陀希望学习大菩萨,平等,“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希望能够成就这个斋主,以及一切发心供养的众生的无量功德。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

阿难陀多闻第一,所以他前面已经听过了《维摩经》,《维摩经》上面,维摩居士就呵斥须菩提和大迦叶,他们做大阿罗汉心不平等。为什么?因为须菩提尊者是专乞富人,他要托钵,他专门到富人家里去托钵,他的发心是什么呢?他就想,这些富人如果现在的福报享尽,不知道修福,将来就要受苦了,所以希望他们不断地有后续的福报,所以专门乞富。大迦叶尊者就专乞贫穷,他想着,贫穷的人今生就够苦了,希望他们迅速地多种一点福田,所以专乞贫穷。

维摩居士就呵斥他们发意虽善,心不平等。维摩居士是如来倒驾慈航,过去的金粟如来,所以也可以说是阿难已知如来诃须菩提。并且维摩居士呵斥的时候,世尊释迦牟尼佛也是默然。阿难陀最敬慕如来平等的胸怀,以及无限的慈悲心,所以他就想着效法,以平等心乞食,可以避免世间的讥嫌和怀疑、诽谤。

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内在肃穆恭敬,外在威仪具足。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麻烦出现了,问题出来了,阿难陀一开始发心,不管你高贵低贱,什么人,只要走过去,第一家他就去托钵,所以就“经历淫室”,经过一个淫室。

“摩登伽”是母亲的名字,译为小家种,也译为下贱种。她的女儿叫钵吉蹄,钵吉蹄译为中文就是本性,虽堕淫女,本性不失。阿难陀决心学习菩萨以平等心去托钵,没有料到经过一个娼妓的家,这个家里面有一个女儿叫钵吉蹄,她的母亲名为摩登伽,以前学过一些黄发外道。

娑毗迦罗。是黄头发外道。她这个先梵天咒很厉害,念起来的时候日月都可以让它堕落下来,她母亲学会了这个法术。摩登伽的女儿钵吉蹄一看到阿难陀马上就倾心爱慕,就一定要求她的母亲,让阿难陀作为她的伴侣。她母亲知道阿难陀是已经随佛出家,并且出家以前是王族,所谓四王八子,是佛的堂弟,而她自己的家族是贱民,门户也悬殊,所以叫她不要痴心妄想。但是她女儿怎么劝也是执迷不醒,摩登伽就爱女情深,用娑毗迦罗梵天咒加持一块毛巾,然后盖在食物上面,让钵吉蹄捧着献给阿难陀。

阿难陀果然就被这个咒术给迷住了,精神恍惚,恍恍惚惚,身不由己,好像梦游一样跟着钵吉蹄后面就进入到她们的房子里面,心里面虽然明白,但是身体不能自主。

将毁戒体。但是心里面清楚,心中就默默地祈祷佛陀救护,危急的时候,祈祷释迦如来救护加持,将毁未毁之间,祈祷如来加持,如来马上就加持他了。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释迦如来知道了,他心遥知,马上就“斋毕旋归”。按照规矩,应供以后马上要说法,说法以后才走。但是这次不同,应供完以后马上就回去了,波斯匿王和那些大臣、长者、居士就想着肯定有个特殊因缘,所以都跟随佛陀来到o桓精舍。

愿闻法要。希望听闻妙法。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佛陀回到精舍以后,立刻从头上的肉髻之中放射出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现了千瓣的宝莲花,“千叶宝莲”,有一尊化佛,释迦如来化现的佛,在莲花上面结跏趺坐,宣说大佛顶首楞严咒。

顶放百宝无畏光明。“顶”是肉髻相,从这个顶上的无间顶相上面来放光,表示是诸佛的极果;莲花表示如来的密因,花从顶出,是显示因心不离果觉;化佛在花中,是显示果觉不离因心。因心不离果觉,果觉不离因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因地修行,什么是因地?就是见地。所以我们一再讲要大开圆解,如果你见地没有真正地透彻,一定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用一个生灭心去修行,难以成就。

很多人认为生灭心那些修法就是很究竟的法,他老是观想:哦,我观想释迦牟尼佛,我观想本尊,我观想金刚萨省…不管你观想什么,你都是第六意识的心在修,你那个是生灭的心。所以真正透彻的见地怎么样?知道一切现成。“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不要去头上安头,要知道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性。这是第一次的放光。

《大佛顶首楞严》中有五次放光,第一次由顶放光,表示依理起智,依真如妙理起般若智;第二次是从面门放光,是表示诸智将开;第三次是从胸前d字放光,表示因心显见,十番显见;第四是从诸佛顶放光,表示一多无碍;第五次从五体放光,表示耳根圆通,总摄诸根,我们后面再详细说。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文殊师利受佛的慈命,将持大佛顶首楞严咒去救护阿难陀。邪不胜正啊,在佛说神咒威神力下,邪咒的幻术消失掉,文殊师利菩萨将阿难陀和摩登伽的女儿钵吉蹄,带回到佛陀的座下,“归来佛所”。

到这里发起序就圆满了,本经特殊的发起因缘就是这样的,底下就是进入到正宗分了。

正宗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