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弥陀要解第二讲

《弥陀要解》 by 大愿法师

2017-5-12 21:03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见闻知觉尽常光,心地莲花吐暗香。

若使六根无染著,自然触目是西方。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今天上午讲到《弥陀要解》的五重玄义,请大家继续保持菩提心,具足信愿行来闻法。

《解》「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上午已经讲到《佛说阿弥陀经》的“佛”字。接下来就是说“说”,说就是非常喜悦,“说”通“悦”字。本经之中释迦牟尼佛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就是佛陀畅佛本怀来说,在五浊恶世之中示现成佛。五浊恶世之中,各种障碍、障缘多,所以要成佛难。无上正等正觉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持名念佛是难信易行之法),是为甚难,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见到众生念佛成佛的机缘成熟,依此信愿持名的殊胜法门,能脱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远离二种生死苦,所以佛陀非常喜悦地来宣说。并且来说,不单单是释迦牟尼佛畅佛本怀来说信愿持名的法门,而且阿弥陀佛也畅佛本怀,十方诸佛也畅佛本怀。

释迦佛权现于娑婆世界,以劝娑婆世界的众生念佛归于净土而畅佛本怀。阿弥陀佛示居于西方极乐净土,以四十八愿摄受十方佛世界念佛众生归于净土,令究竟解脱而畅佛本怀;六方诸佛以出广长舌相劝信而畅佛本怀。可见诸佛都把自己世界的众生推荐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善导大师说:“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也。”我们可以知道,至诚发愿求生西方,就是能令娑婆、极乐两土的导师和十方诸佛都心生喜悦的,这是悦所怀。

《解》「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阿弥陀是经里所讲的彼土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昙鸾法师就有说过:“《无量寿经》的名号是《无量寿经》的体,弥陀名号即是本经之体。

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这是明宗。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这是用。所以辨体、明宗、论用都在其中。这其实就把本经的内容用简单的三句话都包括、含摄进来了。

不退转,经上称之为阿裨跋致。我们在其他任何的佛刹土修行,修一切的法门,都是进进退退,唯独念佛法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皆是阿裨跋致。有说三种不退,有说四种不退。

第一是位不退:小乘证到初果圣人,须沱洹果就预入圣人之流,已经断见惑,他不会再退到凡夫位,所以叫位不退。

第二是行不退:菩萨大慈大悲教化众生,不会再退堕到小乘,单求自利。这是大慈大悲菩萨行不退。

第三是念不退:念念趋向无上菩提,这是指法身大士,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圆教来说是指初住菩萨以上,在别教来说是指初地菩萨以上,才能真正做到念不退。但我们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能圆证三不退,也就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已经等同于法身大士,圆证三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

q益大师在《要解》之中还开示了一种毕竟不退,乃至于散心持名都能为将来解脱种下种子,毕竟因斯而得度脱。

本经的经名《佛说阿弥陀经》本来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是说不是一尊佛来称赞不可思议功德,而是一切诸佛都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可见本经所讲的信愿持名念佛法门好到极处,妙到极处,圆到极处,顿到极处。所以所称赞的是不可思议功德。

功是功夫。就这部经来说,功夫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执持名号是方法,一心不乱是目的。德就是得到,即带业往生,顿超圆证(圆证三不退)。

下半句经题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护就是弘护如来慧命,念是圆证无上菩提;护侧重于化他,念侧重于自行。所以这部《阿弥陀经》是诸佛教化众生最殊胜的法门,因此一切诸佛都要讲此经,都要劝他们国土的众生上至等觉,下至业重的凡夫,都要念佛求生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因为众生福报不够,智慧不够,难信净土法门,尤其不肯相信持名念佛法门,佛陀才教化别的法门,但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法门,才能究竟成就。所以祖师开示说修行用功的根本就是:“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我们看历代的大德中有些是先参禅,明心见性以后归心净土;有些是以般若为行,净土为归;有些是以华严为行,净土为归;有些是以天台为行,净土为归。都是以净土为归宿。

真正有大福报、大智慧、大善根,肯相信的,直截了当,信愿持名,一生就能成就。

《解》「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这是进一步解释阿弥陀。

梵语阿弥陀译为中文可以翻译为无量寿,也可以翻译为无量光、无量功德、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依正、无量庄严、无量说法、无量化度。从时间上来说是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所以名之为无量寿;从空间上来说是横遍十方、无量光明。

无量智慧:已经圆满证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无量神通:具足三明六通。并且极乐世界的殊胜是由于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时所发的愿力非常殊胜,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哪怕只是带业往生,没有断见思惑,只是生到凡圣同居土,仗承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都能具有无量神通。

经上就讲:“饭食顷,即能供养十万亿佛。”经上描述极乐世界的人生活状况是怎样呢?他们一早上“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用盛花之具,装满很多鲜花(鲜花有天降花雨,也有宝树的花),然后就以神通力到无量佛刹去供佛、去闻法。

释迦牟尼佛特别地悲心愍念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以他说能历十万亿佛土,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回到娑婆世界来,也是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这个神通力非常广大,一刹那之中就能遍供十万亿佛。

“还至本国”,到中午时就返回极乐世界,然后经行,生活非常自在、随意,闻十方诸佛说法。

无量道力:已经成就了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无量的功德力。乃至无量化度,度十方佛世界一切有情。

一般的其他十方诸佛每一尊佛教化的区域都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阿弥陀佛的愿力特别殊胜,是度十方佛世界一切有情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化度有情不是把他化度到暂时的化城里面,不是让他成阿罗汉,成缘觉,而是直接度化他一生成佛,所以这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化度。化度有情真正了生死出轮回,一生成佛这才是最究竟圆满的度脱。

但在娑婆世界一般的众生,心很迷昧,看不清楚。如果他看到有个参禅的人能入禅定,能坐在蒲团上一定三个月,大家都会去顶礼说:“这位法师了不起啊,修行很有成就。”旁边有个念佛的人,一般人不明白净土法门的殊胜,就瞧不起旁边念佛的人,他觉得他没什么了不起,阿弥陀佛谁不会念啊。

其实能入定的人比不上真正具足信愿持名念佛的人,因为成就禅定,临终时也只不过生到四禅天、四空天,他成就四禅八定,只是生到天道而已。

信愿念佛的人能带业往生,能顿脱轮回。可见念佛法门是不可思议、化度无量有情。所以阿弥陀也可以翻译为无量化度,一一皆是无量。

《解》「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一切金口〕佛陀金口宣扬的法都通名为经。

事实上“经”通于五人说,有些是佛弟子说,但佛印证了,也名为经。具体解释经字有贯、摄、常、法,乃至于涌泉义、绳墨义等等很多说法。到本经来说,“佛说阿弥陀”是别名,“经”是通名。

本经有三种译本。

第一种是刘宋时,求那跋陀罗所译,名为《小无量寿经》一卷,已经失传了。

第二种是唐朝时,法相唯识宗的玄奘法师所译,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第三种是最广泛流通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

中国历史上以秦为国号的有四个,所以前面加上国君的姓,有嬴秦、姚秦、苻秦等等。弘传最广,最受欢迎的是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原因有四。

一是上符经旨:此经是开示信愿持名念佛,所以直接以佛名为经题,这是最巧妙的。

二是下契众机: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切大众所乐听闻,故契合众生得度的根机。

三是义无不摄:佛名含摄无量义,阿弥陀佛以大愿大行,庄严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同时也以他的愿行来庄严成就这一句万德洪名,佛陀功德大海,称名就圆满周遍地含摄了,故义无不摄,并且诸佛护念也都含摄在佛名之中。

四是语从简要:经题没那么长,中国人喜欢简洁,《佛说阿弥陀经》直截明了,让后世弟子持诵非常容易,故广受欢迎,流通最为广泛。

可见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作为经题正显本经的精华要义。

〔教行理三,各论通别。〕《阿弥陀经》之中所说的信愿持名之教与诸经不同,故为教别。同名为经,故为教通。还有行别、行通,依教所起之行。本经所讲的不是观想念佛,不是观像念佛,也不是实相念佛,而是持名念佛之行,所以是行别。同归于极乐,故行通。依行所契之理,有唯心四土――凡圣同居净土、方便有余净土、实报庄严净土和常寂光净土,这四土差别,所以理别。四土都不出唯心,所以理通。

接下来就是第二重玄义:辨体

《解》「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

辨体是佛说此经的理论依据。小乘经都以三法印为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大乘经都以实相为体,实相无相无不相,大乘经都为一实相印之所印。

实相是描述心性的,我们的真如妙心。实就是真实,相就是相状,实相就是我们心性的真实相状。依真谛来说:实相无相,离一切虚妄之相。好像《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所见的如来就是法身如来;依俗谛来说,是依体起用而生种种的现象,显现种种的相,所以说实相无不相。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指现前念佛的一念心性。心有灵知之用,性乃不变之体,用不离体,所以合称为心性。

非三处,非三世:非三处是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三世就是心性――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

这在《大佛顶首楞严经》里有七处征心,佛陀开示阿难陀:“心不在内”。如果我们的心在内,应该先看到里面――先见内,先见里面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六腑,之后才能见外面。譬如在讲堂里面,我们先看到讲堂里面有窗户,再看到讲堂外面,不可能是一个人坐在讲堂里却看不到里面,只看到外面。

同样,如果我们的心在里面,也应该是先看到里面的心、肝、脾、肺、肾才对,但事实上我们看不到,所以可以知道心不在内。

因为不见内,心也不在外,如果心在外,身和心是两不相干的,这当然也不对。

心也不在中间,如果在中间,你从南边看起来,这所谓的中就是北方,如果你从北方看起来,这所谓的中就是南方。所以这个中也是没有办法安立的。

那中从何而立呢?可见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三处,当体不可得。七处征心,说哪里都不对,当体不可得。但她的妙用又有,而又寂而常照,所以名为无量光。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其实就是无量光,同时心性也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三世,是当体不生不灭而又照而常寂,所以名为无量寿,可见无量光明无量寿就是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

所以天台宗的传灯大师在《净土生无生论》上有首偈颂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我们现前能够知道念佛的一念心性,全体即是法界,全体即是无量光明无量寿。从性德上来说,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但凡夫众生迷真逐妄,以第六意识妄念分别来用事,用生灭心,所以看一切法都有生有灭,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诸佛菩萨是用不生不灭的真心来看一切法,所以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

同样,我们信愿持名,持名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与禅宗的明心见性是同一个境界,就是花开见佛悟无生,成就无生法忍。我们的心性当体就是无量光明,无量寿。

心性也是〔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青、黄、赤、白指颜色,名之为显色。长、短、方、圆名之为形色,都是指色法。

我们的心性不是缘色尘的缘影分别心,也不是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不是此六尘缘影心,前面已经讲到心性非三处,所以是无量光;非三世,所以是无量寿。

这一段讲心性非能所相,能对的心――我们能够判断外境的这个心其实是六根的见分;我们所对之境是六尘的相分。心性不是这见分去缘相分,然后所产生的六尘缘影心,不是指这个,那个六尘缘影心不过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妄心而已。心性是在一切境界之中都能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的,如果我们在一切境界之中都能不迷,不起妄想执著,当下就是一真法界。

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从性德上来说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但是,我们不能舍识用根。我们开始第一念是六根根性起作用,第二念马上五俱意识就跟着起分别,所以第二念就错了。第一念是本性,第二念就是妄想执著。如果我们能够一直保持第一念,能够舍识用根,用六根根性,一直能够保持第一念就成佛了。

但是我们不能保持第一念不变,比如看到一朵花,第一念只是一个直观印象,但第二念马上就分别花的颜色是红色?白色?还是黄色?分别它的气味、形状,乃至想花的名字,迷上加迷,起种种的分别执著,就引起了贪、_、痴、慢,引起了分别执著,所以就轮转六道。相虽然迷,但是心性的本体是不变的,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心性本体是不属迷悟,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

我们妄念起时,所见的相是妄相,但信愿持名到一心不乱时就见到实相,实相就是一切法不生不灭。

如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禅师,至诚念佛,因梦里见到阿弥陀佛对他说法,从此以后即智慧大开,辩才无碍。

可见一切的大乘经都是以一乘实相为体。如华严以一真法界为体,首楞严以如来藏为体,《妙法莲华经》以一乘实相为体,本经也以实相为体。

《解》「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这是进一步解说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就是我们的佛性,实相无相,你找不到,但不能说没有;佛性的用是能现相,虽然现宇宙人生森罗万象,但你不能执著于这些相,这些相都是假相。明白此理后就不会在一切相里面去执著。一切相可以受用,但不要执著,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所以“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她有妙用。

“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我们若一直能保持不生不灭的真心,就能一直安住在一真法界里面,所以说唯心所现,这是真的,是一真法界;唯识所变,这是假的。“识”变现出来四圣六凡十法界,每一法界都具足十法界,人法界里也有天法界、地狱、饿鬼、畜生法界,也有声闻、缘觉、菩萨、佛法界。

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当下心就在佛法界;现在起贪心,当下心就在饿鬼法界。所以每一法界具足十法界,名之为百界;每一界按照《妙法莲华经》所说都有十如是,名之为千如,如是相、性、体、力、作,如是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每一界都具足十如是,故称之为百界千如。虽然百界千如都是一念心性造出来的,但不可言其有。

凡夫著有故轮回六道,凡夫执著于假有的相为心外实有,所以迷惑起贪_,就造业受报。可见六道轮回是自己迷的心造出来的;二乘是著偏空涅;大乘菩萨空有两边都不执著,心性不可得,境界也不可得;不单单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不可得,连能证的智和所证的菩提涅都不可得,所谓“圆满菩提,归无可得”。故说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

另一方面,心性也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性本无虚妄之相,心性本体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缘虑其实就是世间人所讲的思想,分别其实就是见解,心性之中没有这些缘虑分别。

所以古德教初学的人,修行先从根本智下手,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离一切见解思想、缘虑分别。首先能一门深入,伏住烦恼,成就定力,之后再去学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广学多闻;那是在伏住烦恼、成就定力、成就清净心的基础之上再去广学。

现在的人学佛是从有知下手,有思想、有见解,学了很多,但功夫不得力。学得再好只能称之为学者、佛学家,不能断烦恼,不能成就定力,难以成就清净心,还是在以缘虑分别来用事。所以一定要先修烦恼无尽誓愿断,再学法门无量誓愿学,如果你反过来先学法门无量誓愿学,要解脱就非常困难。

持名念佛的殊胜就在于“暗合道妙,巧证无生”。先用下手最方便、人人都可修的具足信愿来持名,先以念佛来伏住见惑、思惑,不让它起现行;能念佛成片以后,再由有念心得入无念,由念佛之心而契入到心体离念的真如之体,“因于往生,巧入无生”。由念佛成就理一心不乱而证得无生法忍。

一开始是炽然而求往生,到他真正成就理一心不乱,就能知道原来“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真正证入到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的心性本体,成就无生法忍。或是由念佛当生就成就理一心不乱,而证得无生法忍,那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是上品上生。或是往生以后,见佛闻法,证无生法忍,证入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

可见信愿持名这个法门非常妙,真正修念佛法门的人,具足信愿持名,是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去西方极乐世界就都可以去。

《净土圣贤录》莲池大师所汇集的《往生集》上有说到,唐朝时有位怀玉法师是浙江台州人,“布衣一食,常坐不卧”。

这位法师道心很好,修头陀行,每天只日中一食,常坐不卧,诵《弥陀经》三十万遍,日课佛号五万声,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一辈子念了三十万遍《弥陀经》。我们看善导大师的弟子,有些念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遍《弥陀经》的非常多,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天宝元年,见佛菩萨满虚空”。在唐朝天宝年间,看到虚空之中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诸大菩萨遍满虚空。一人持银台来迎,玉曰:“吾一生念佛誓取金台,何为不然?”看到银台来接,他不去并且说:“我就要誓取金台,此生此世一定要乘金刚台随从佛后,这就是上品上生。

“圣众遂隐”。随他的心,马上来接引的佛菩萨就隐没了。

“玉弥加精进,三七日后,向擎台者来云:‘师以精进,得生上品,宜趺坐以俟’。”又精进念佛三七二十一日以后,持那个台的菩萨来对他说:“你因为精进的缘故,现在能够上品上生。”三日后,异光满室,谓弟子曰:“吾生净土矣,”含笑而逝。看到无量的光明充满了整个房间,然后含笑对弟子们说:“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真正能乘金刚台。

我们读《观无量寿经》就可以知道,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授手迎接,这是上品上生。这个上品上生去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不需要从莲花里生出来,一去到马上就见佛闻法,见的是报身阿弥陀佛,闻法马上就悟无生法忍。

经须臾顷,历十方界,就能证得无生法忍。这个上品上生是非常高的品位,而且这个念佛人临命终时是含笑而走。

所以佛陀说一切的修行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态度不同:上等人很高兴,因为舍弃这个臭皮囊,能得净土九品往生,所以顿出轮回,很欢喜;中等的人要走时觉得很满足,因为这一辈子没有造恶业;下等的人起码也要不后悔,不要光阴虚掷,岁月空抛。

对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一定要能具足信愿行。我们要知道这个法门,《阿弥陀经》是释迦佛特别悲心殷切来无问而自说的,整部经只有一千八百多个字,而佛陀叫弟子舍利弗的名字就叫了36次,其实也就是叫我们,提醒我们。就好像父母亲对儿女,要特别提醒他,总是叫他的名字,一直怕他疏忽,怕他不重视,怕他忽略这么殊胜的法门,所以在十几分钟的说话里就连续地叫了几十次。所以我们要真正了知到这是释迦牟尼佛悲心的彻底彰显:“有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释迦佛愿一切众生都能超出轮回的最殊胜、最特别、最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知之的法门,就是《弥陀经》里所讲的信愿持名这个殊胜法门。

所以当时台州的太守段公(姓段的知州)就作了一首偈子来称赞怀玉法师:“吾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惟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

《净土圣贤录》里讲到很多这样的念佛人,僧俗各方面的人都有,乃至畜生道的八哥鸟学念阿弥陀佛也能往生极乐,这都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本愿威神加持。

《解》「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

实相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心性的体是非寂非照,本来就说不上寂照,是绝待圆融的,如果落在寂或照上,就起了分别。

但又不落两边,寂和照可互为体用。寂是寂静,一念不生。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照就是明了,明明了了,宇宙万事万物清清楚楚,心地清净,通达十方三世,名之为照。心性之体是寂,它起作用就是照;也可以说心性之体是照,它起作用就是寂,所以说“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照不二”。

凡夫众生没有寂,也没有照,因之流转生死。凡夫烦恼妄念多,没有寂,哪里静得下来,不停地起烦恼、起妄念,睡觉都是颠倒梦想;平时心里胡思乱想,对外面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照,失去了觉照,所以既没有寂也没有照。

《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照,不被外相所迷惑,不对外境起执著。不取于相是觉照的功夫,如如不动就是寂。

〔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这一段是讲心性,一念心性就是如来身土,如来清净法身和常寂光土,是身土不二的。

照而常寂,如如不动,勉强名之为常寂光土,是四种净土之一。前面的凡圣同居净土、方便有余净土、实报庄严净土,都不离常寂光土。

常寂光土是体,常是法身德,常住不灭;寂是解脱德,寂然不动;光是般若德,是光明遍照。所以三德秘藏,即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都在其中,这是我们心地的三德秘藏。

一念心性,又即如来的法报二身。法身无相,所以说照寂,勉强名之为法身。报身是智慧积聚,法身是理积聚;报身是智慧积聚,清净心起作用,对万事万物明明了了,充满智慧,成智慧的报身,所以说“寂照强名报身”。

〔又性德寂照名法身〕性德是性具的德体,犹如在矿之金;修德属修成之德相,犹如出矿已提炼的黄金。

法身本有,不假修治之功,所以说“性德寂照名法身”。

报身是修成,惑净智圆方能显现,所以说〔修德照寂,名报身。〕

对净土宗来说,能念阿弥陀佛的心是始觉,所念的阿弥陀佛和所求生的净土就是本觉;以始觉念本觉,成就究竟觉,就是始本不二;而能念阿弥陀佛的心是修德,所念的阿弥陀佛是性德,所以说是性修不二;能念阿弥陀佛的心是观照般若,所念的阿弥陀佛是实相般若,所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不二;是心作佛是修德,是心是佛是性德,所以说性修不二。净土法门虽然方法很简便,但理论是非常透彻、圆融。

〔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照属于智慧,寂属于理体,用始觉智来照本觉理,照彻心源,成就根本智,这就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能利益教化众生,这就是现他受用报身。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上面就说:“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他受用报身是教化地上菩萨的。

只有照没有寂,度众生时,名闻利养一来就生出贪、_、痴、慢,就迷惑颠倒,被众生度跑了。

所以说修德要照而寂,修德照寂才能名之为受用身。

修德寂照是讲度众生,偏重于利他,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不离菩提场而现鹿野苑:“不动寂场而游鹿苑,现丈六比丘相。”这名之为应化身。他受用报身只有地上菩萨才能见,所以为了趋顺凡夫众生的根机来示现丈六比丘相,示现应化身,因此说“真应不二”。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净土法门是很殊胜的不二法门,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一一都是不二法门。不二就绝待圆融,就没有对立。有能有所有对立,那就有生有灭,生灭法就是世俗法;不生不灭、没有能所,没有能所的对立才是佛法。

任何一个社会人们都需要面临和处理三种关系:也就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这些关系不同的解读和实践就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我们观察全世界种种的文化,都无非是对这三种关系的不同解读,不同的实践。

佛教文化以身心不二来解读人与自己的关系;以身土不二或依正不二(正是身,依就是土)来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自他不二来解读人与社会的关系。

不二当然就意味着和谐统一,和谐和统一带来的就一定是稳定和发展。

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对话――身心不二就是生命的智慧;人与社会和谐对话――自他不二就是生活的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对话――依正不二或身土不二就是生态文明。

所以生命、生活、生态,可以概括佛教文化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而对于我们修净土宗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人与自己内心和谐对话,我们要身心不二。我们信愿持名求生西方,就是生命的智慧,其实里面包括了心的转化和身的转化。

心的转化有三个层次:观照、照住和照见。观照就是做到了念佛成片;照住就是做到了事一心不乱,见惑、思惑虽未断,但伏住了;进一步是能断见惑、断思惑,见思惑断尽,能生方便有余净土;更进一步是断尘沙惑、无明惑,能成就理一心不乱,这是照见,见真如自性。“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见是修心的第三个层次,我们身的转化也要能够同步,身是先转化风大,再转化水大及火大。为什么我们念佛,心里不想起妄念,但这妄念不由你控制呢?因为身体没有转过来,身体是一个漏雨的破房子,火大没有转过来,能量大部分都提供给妄想无明的马达去运转了,所以妄念没办法止息;而火大转过来,自然就有智慧光明现起,故此佛说有智慧的光明就没有妄念,有妄念就没有光明,这都需要火大的转化。

然后是地大的转化,然后是空大的转化。地、水、火、风、空,五大能够转化。佛陀在《广五蕴论》之中有详细修法的解说,《观无量寿经学记》里面也有透过念佛法门,能实现身心不二,将来莲品高增,上品上生。

《解》「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这是一个归纳。

净土法门非常微妙,一切其实都是真如妙心的变现。能现能变的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因;所现所变的是境,也就是果,此果就是十法界依报、正报的种种庄严。我们觉了能所不二,都是唯是一心,这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没有一个法界不是一真法界――要是迷了,一真法界在你眼中就变成十法界、百法界;要是彻底觉悟了,你看这个法界当下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诸佛现量所证得的诸法实相。

所以《金刚经》上说:“如来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安住在一真法界之中,凡夫众生穿衣吃饭都是尘劳先起。”我们要转迷成悟就能入一真法界。

因此q益大师说:〔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体就是心性,心性变现出依报的物质环境,变现出正报,我们的身体,所以,修行从根本修就是修心。心觉而不迷,心健康了,身体当然也就健康了,社会也就和谐稳定,世界也就和平。

〔作法作报〕佛陀的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都是心性变现的。

〔作自作他〕自己和他人也都是心性变现出来的,“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乃至能说的释迦佛,所说的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都是心性变现出来的。能度的诸佛、所度的众生,能信的心、所信的持名念佛法门,能发愿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所愿生的极乐世界净土,也都是心性变现出来的,都是实相正印之所印。

并且我们能持名念佛的身、语、意三业,所持的阿弥陀佛名号;能往生的条件――信愿行三资粮,所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四种净土;能称赞的诸佛和释迦牟尼佛,所称赞的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庄严,也都是现前一念心性所变现出来的,都是实相正印之所印。

可见,信愿持名往生西方,事上是特别简易,任何人都能起修,但理非常深奥。若听不明白也没关系,你只要深信执持这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当下就具足阿弥陀佛的全体智慧德能,也就是具足心性本体性德的全体德能,之后具足深信切愿执持名号,也一定能往生净土。

所以具体到本经来说,一句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就是实相般若,所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其实也就是实相般若,也就是我们的性德。

执持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也即是具足四不二、具足六作、具足七能所。四不二是什么?也就是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我们持名念佛当下就具足四不二,当下也就具足六作、七能所。六作也就是作依、作正、作自、作他、作法、作报,我们持名念佛当下就具足六作,当下也就具足七能所。七能所也就是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这个七能所都是我们一念心性所变现出来的。

因此这样子殊胜微妙不可思议的法门,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赞此持名念佛法门,这样子释迦佛和十方诸佛的大悲心才是真正的究竟圆满,因为方便为究竟。不舍一个众生,都能够让他因此而得度脱,因此最殊胜的、下手最容易的持名念佛法门能够得度脱,这是诸佛最究竟圆满的大悲心。所以这个是最殊胜的方便,我们依此法门,性德方得全彰。若修其他法门,不知要经过多少劫,还不能够让我们的性德全体彰显,而执持万德洪名当下即性德全彰。

因此,莲池大师赞叹这句佛号说:“越三o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六度万行都全包含在这一句万德洪名里面,所以确实是不可思议。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宗,就是我们修行的纲领、宗旨,本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的宗要。古德说:“念佛是修行的捷径,而持名念佛又是捷径之中的捷径。”所以信愿持名不可思议。

首先是信。“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信如手,没有手就算入佛法的宝山也会空手而回。信犹如宝藏、犹如航船,所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在《三十七道品》里,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首先也都是要有信根和信力。

信为首,由信根才能起精进根,由精进根才能起念根,由念根才能入定,有定根,由定根才能开发智慧。所以信、进、念、定、慧,以信为首。

而在《百法明门论》里,五十一个心所法,有十一个是善心所,也是以信为首:“信进与惭愧,无贪等三根。轻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这首偈子就可以归纳十一善心所。

首先是信――信心,然后是精进,接着是惭、愧,还有无贪、无_、无痴三善根,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总共十一个是善心所。

学佛的次第要有信、解、行、证,也必须以信为入门,真正有信才能理解,不误解,然后实行,证圣果。

所以若非有信心,则不足以启发愿力;若非有愿力,就不足以引导实修。信愿行这三者犹如宝鼎的三足鼎立。若非但凭六字横超三界的持名妙行,就不足以满往生净土的愿而证明所信,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我们能得往生才是真正的证明所信。

《解》「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q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对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分判跟前人不同,序分里就有信愿行三资粮,正宗分、流通分里也都一一具足信愿行三资粮。

信有六信:能信之心是一。能信之心都是我们的心性本体。所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我们一定要深信切愿。

q益大师在《要解》里说得非常透彻:“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我们有没有真信切愿,而真信切愿都来自于深入的闻思,能够真正对净土法门了无疑惑,对祖师大德的开示能会然于心。

所信的是六信,自、他、因、果、事、理不一。首先是信自,我们要相信自己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一般世间的天主教、基督教讲要相信神,佛法不是这样。佛法首先强调的是要信自,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不异依止。”我们首先要信自,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其实是我自己的一念心性、真如妙心所变现的,阿弥陀佛也是真如妙心这个本体所变现的,所以我与阿弥陀佛是一不是二,我与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不是二。你要离开了信自,单纯地信他,那就很糟糕了,那佛法就跟基督教混淆了。

底下会讲到关于净土法门有些不正确的、尤其是本愿念佛法门的一些错误,原因就在于他们完全排斥信自,只讲信他,当然就违背了佛陀的根本教理。

所以我与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不是二,我与阿弥陀佛也是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往生西方其实是回家,是就路还家,回归到真如自性,显发我们的性德。所以修此法门,一生当中决定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因为我们都是回到自己心性的家乡,当然可以了,这样我们就能有强烈的信心。

比如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晚年时把自己的家宅舍出来,做一座寺院叫香山寺,他自己也在寺院里专门修行,号香山居士。他把自己做官的俸禄三万钱拿出来找一位著名的画师,按《无量寿经》的描绘,绘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图,其依正庄严悉按《无量寿经》。

白居易在此图上作了首诗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众苦。愿如我身老病者,同生无量寿佛所。”他不单单是口发空愿,每天都真正在很精进地修持名念佛法门。

他晚年时作了一首诗描绘自己的生活状况,描绘自己的修行状态:“吾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我七十一岁了,不再写诗,看经典我眼力不够,要去修福报,去供斋,去做其他,我又很怕这种奔波劳碌。

“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行住坐卧都在念阿弥陀佛。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现在我年纪大了,如果此生此世不超出轮回,这六道险途要超出就很遥遥无期了,而且我前半生都蹉跎度过了,所以现在一天到晚都是用清净心来念阿弥陀佛。

“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所以这是白居易也给我们一般的人做一个榜样,他也天天精进修持名念佛法门。

我们回向,愿法界众生同生极乐!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