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二利品第六

《大乘经庄严论》 by 大愿法师

2017-5-12 15:00

接下来是进入到第六品《二利品》。已经说了发菩提心了,接下来说我们依此发心,要随顺修自利利他之行,所以要说第六品《二利品》。

大依及大行,大果次第说,

大取及大忍,大义三事成。

大乘修行者,他应该是初善、中善、后善依发菩提心而修行。

初善是指大依和大取,大依,是所依的大,依什么?依止大菩提心而来修行。大取,是发菩提心的时候,是摄取一切众生、缘一切众生的境界,愿帮助一切众生。

中善是指中间修行的时候,是大行和大忍。为利自他而修六度万行,称为大行。大忍,是能够安忍一切利他的难行苦行。

后善是指大果和大义。大果是出生清净圆满菩提,大义是得果时广利众生的佛行事业也能成就。

真的发菩提心成佛,这个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煮云法师曾经汇集佛门的一些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行迹,造一部书叫做《佛门异记》,共三册。讲了很多殊胜的公案,其中就说到,汉明帝时候,我们都知道,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迦摄摩腾和竺法兰就用白马驮经,把佛法传到中国来,建立白马寺。

迦摄摩腾有个姐姐也出家做沙门了,迟一点她也到东土来了。而且她带了一尊非常殊胜的佛像――阿弥陀佛像,这尊阿弥陀佛像怎么来的呢?

印度有一个叫做雉头摩寺,佛教史上叫做鸡园寺。雉头摩寺有一位五通菩萨,就曾经以他的修持神通力去到极乐世界,向阿弥陀佛请法:“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很多都愿求生净土,但是没有佛的形相可依,能不能够请阿弥陀佛垂降于娑婆世界,让弟子好绘画佛像,留在人世间来利益众生呢?”

阿弥陀佛就称赞五通菩萨悲心广大,为了后世众生得生净土发这样的大悲心、菩提心,称赞他。然后说:“你先回娑婆世界吧。”

一刹那之间,阿弥陀佛和五十位大菩萨就都坐在莲台上,来到雉头摩寺了。五通菩萨就非常欢喜,马上把阿弥陀佛像绘在贝叶上。以前的经文是写在贝叶上,贝叶有一点儿像大的芭蕉叶。

这幅像一直都非常有感应,很多的修行人,很多的法师,那个过程我们就不讲了,异记上面都有,说某一代、某一代……

好像隋朝江都(扬州)有一个寺院,一位法师求生净土,也是得了这幅像,然后如法地修,有什么感应,这样的事很多了。

后来,这幅像就流传到成都的大邑县,在雾中山七佛道场被保存。三武一宗法难的时候,这个寺院之中的宝藏库里面,突然之间这幅佛像就不见了。

这样殊胜地利益众生的神通变化的事迹非常多。

他自心平等,爱则于彼胜,

如是有胜想,二利何差别。

这一偈是讲修自他平等。菩萨成就了自他平等心,那么,在资粮道位和加行道位的时候,也就是世第一法以下,都是由信解之门而得自他平等心。因为他没有真正的空性智慧,只是因为信解的缘故,他成就了。初地以上的菩萨是由现量证得了〔他自心平等〕。

〔爱则于彼胜〕爱他身胜过于自身。

〔如是有胜想〕于一切众生既然有如此殊胜的意想,愿意帮助他们的大悲心,所以众生是在我们菩提道的最初、中间和最后都非常重要。当然就能够有胜想。

〔二利何差别〕因此,他不会去分别何者为自利,何者为利他,俱无差别。在利他的菩萨行之中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安忍品》之中讲了很多的窍诀,我是很主张大家(年纪不是很大的人)一定要把《入菩萨行》的《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安忍品》这三品是肯定要背下来,能够背十品那最好了。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对治烦恼、妄念的智慧武器、慈悲铠甲,能够让我们油然而生菩提心。

上面讲到我们要恭敬有情,为什么?一个是要观想他是福田而恭敬。第二是观佛生欢喜而恭敬。第三是要观害、利之果而恭敬。有个偈子说:

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

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本师释迦牟尼佛说:佛和众生都是殊胜的福田,经常恭敬供养佛与众生,能够圆满福慧二资粮,抵达无上正等正觉的彼岸。

于世无怨业,利彼恒自苦,

悲性自然起,是故利他胜。

修利他为主,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是修利他胜之理。为什么利益众生是最殊胜,这个道理在哪里呢?

第二是利他之相。详细地辨析。

第三是利他圆满的性相。

此偈首先说是利他胜之理。

〔于世无怨业〕菩萨于诸世间决定没有损害他人的怨业,就是他人损害他,不但是不嗔恚,还会要将自己的三世善根回向给他和帮助他,帮助那个苦恼的众生。

〔利彼恒自苦〕恒为成就利他而自身甘受种种的苦。

〔悲性自然起〕大悲体性自然地、油然而生起。

《安忍品》上说:

遭遇任何事,莫挠欢喜心,

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你都不要退失欢喜心,不要慌慌张张。为什么?忧恼不济事,如果是已经既成事实了,你逃避现实,你忧伤、苦恼、难过,有用吗?没用。不是说你逃避现实,这个现实就不存在,不是这样的。“忧恼不济事”。

反失诸善行:反过来还会因为这个忧恼让你退失那些善行。你忧伤、烦恼,甚至于你平时一直坚持做的功课都忘记了,退转了。因为自己忧恼,以前自己都能够很慈悲,帮助人家,现在都不想帮助人了,这样的障碍都会生起。

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如果这件事情还有改善的余地,那你怎么不欢喜?你要赶快把握机会把它改善;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如果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那要怎么样?智者修心不修境。已经是既成事实,你逃避它,没有用,没有益处。而且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这个忧恼的种子潜伏在阿赖耶识里面,它就会让你上毒瘾。你一直忧恼惯了以后,老是要无故寻仇觅恨,老是会去起忧恼,那就让你进入恶性循环。

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

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

能够让众生欢喜,诸佛就生欢喜。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

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

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大悲诸佛尊:一切的诸佛,他都是看众生犹如胜过于独子,看众生胜过于自己。要常修安忍,这些实践菩提心的大德都很多。

唐朝有一位大将叫做郭子仪,他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力军。郭子仪在宋朝时候就转生为一位禅师,这位禅师也修这个安忍行,无我利他这样的。

还有诸葛亮,后生就转化为一位节度使,后来也造佛像,也是修菩萨利益众生之行。我们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来讲了。

还有一位法进法师,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候的一位大德,那时候的西凉王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王叫沮渠蒙逊。有一次,沮渠蒙逊身体生恶病,有一位大德叫他念《普门品》,病就好了,所以他就把法华里面的《普门品》抽出来单行流通。国王沮渠蒙逊的国师就是法进法师。

有一年遇到饥荒,饿死的人非常多,这位法师看到每一天都死很多人,他非常地难受。有一天,他决定将自己的身体来救济众生的苦,让他们种下将来解脱的因。于是他就沐浴,洗得很清净,拿一把刀,装了碟子盐,去到饥民所在的地方,给大家授三皈依,然后就说:“大家这么久都没有食物,我愿意把我身体的肉给大家吃,愿你们能够疗饥饿之苦,并且种下一个解脱的善根。”

大家都知道他是国师,没有人敢动。法师就自己拿刀把两条大腿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蘸一点盐,分给那些人吃。

给国王知道了,赶过来的时候,国师两条腿的肉已全部割掉了。由于国师大悲心的加持力,国王就把自己的口粮全部拿出来救济众生了。然后把他抬到皇宫里面去,叫医生来治疗,但是因为流血太多,第二天就涅了。火化荼车氖焙颍舌头没坏。

我们现在如果去凉州,知道凉州是哪里?现在叫武威。去凉州的时候,有三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个是我们刚刚讲的这位法进法师的舌舍利。很奇怪,舌头一直烧都没有坏掉,敲起来好像敲钟一样,很脆的铜磬的声音。还建有一个小塔。

还有一位是鸠摩罗什法师,他临入涅的时候就说:如果我翻译的佛经没有错误的话,愿我荼骋院螅我的舌头不会坏掉。果然如此。他是在长安“逍遥园”译经,后来他的舌头被迎请到武威,这个地方就造一个塔。现在武威城里面有一个寺,鸠摩罗什寺,寺里面有一座塔,就有罗什法师的舌头舍利。

还有一位,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那位萨迦四祖贡噶坚赞,他入涅以后,他的舍利塔也在那个地方,在城市外面,在郊区。

所以,其实很多的大德,他们利益众生的这些圣迹,我们去礼拜、去瞻礼,都能够增长我们的善根,激发我们的菩提心和开显我们的智慧。

善说令归向,令入亦令调,

令成亦令住,令觉令解脱。

集德及生家,得记并受职,

至成如来智,以是利群生。

此偈就是讲怎样随顺利他。前面讲了要一直修利他,到底具体怎么做呢?这里就讲了菩萨的十三种利他事业。

〔善说令归向〕第一种是善说。菩萨先以教诫神变了解所化众生之心,再以说法记心神通来随顺彼心而善巧说法。这是善说,善于应众生的根机而说法。

第二种是令归向。又能够以神通变现作为教示,教化众生,让他生恭敬心,生信心。

〔令入亦令调〕第三种是令入。因为已经信向大乘佛法,然后能够令他入大乘之门而受正教,能够受到教化。

第四种是令调,就是消除他的疑惑。他已经入大乘之门,所以要断其疑惑,要教化他对于人无我、法无我这个甚深的义理生起决定的信心。这其实很重要,你如果对这个没有决定的信心,你就没有力量,你闻思再多的经论都没有力量。为什么?因为你自己的心力不够。所以,对于空性慧,不说证悟,你起码要有解悟。

我们要能够明白痛苦其实是虚幻的,为什么说它是虚幻的?因为痛苦是由于对根本不是真实存在的自我起颠倒执著。你执著于一个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然后产生的痛苦,这个就很错误了。

好像一条绳子,晚上你看不见,把它看成一条蛇,因此你生起一种恐惧。这个恐惧是你的痛苦,痛苦是实在的,不是假的,你真实觉得很痛苦,这个就障碍你了。你要消除痛苦,你要怎么样?前面是黑夜,你这个见惑,让你看得清,要去掉你的遍计所执。这时候你知道:原来痛苦其实是因为我们有一种颠倒执著,我们颠倒执著于根本不是真实存在的自我,所以就产生痛苦。

这样你就了解到,原来这些痛苦是很容易可以拔除的,一切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颠倒我执而产生的,一旦能够断除颠倒的我执错觉,就不再受痛苦的缠缚而得到解脱了。所以我们了知痛苦无有实性,是可以断除的,所以对于那些无法靠自力而得解脱的人,就会生起更强烈的慈悲心。如果你没有这种了悟的话,纵使我们的慈悲心再强烈,闻思的经论再多,内心之中还是有无力感,每个人内心的心力不够。

〔令成亦令住〕第五种是令成。令彼等(令一切众生)都能够顺解脱分的善根圆满成熟。也就是说,我们要帮助众生、引导众生修资粮道。

第六种是令住。接下来要令他们能够修止观,并且要教诫那些修止观的口诀。

第三级的课程里面有一个很殊胜的口诀教授,就是第五世达赖喇嘛的。历辈的达赖之中,五世达赖的修证功德和教理闻思成就是特别圆满的。他有一个《修定修观法要――文殊法语》,是第三级里面要修学,并且要用之于实修的。上面就讲到,禅定的现见功德有四种,不现见功德是一种。不现见功德就是一切佛、法、僧三宝的功德,皆依定而生。

现见功德四种是:

第一种能够使身安舒。

第二种是能使心调顺。

第三种是能使身心起柔和,调融之安乐。

第四种是能够使身心随学何种善法,皆有堪能性。

总而言之,定,其实是超凡入圣的一个枢纽,你不能够入定,那你要真正地闻思妙理,要真正地转变自心这个有难处。而这个定,首先是刹那定,再是近行定,然后是安止定,这些是从小乘来说。我们前面所说的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这些都是应该有一步一步的具体的次第。

那么大乘,好像这个九次第就更圆满、更透彻了。

〔令觉令解脱〕第七种是令觉,是由此而令得住心之奢摩他,安住于止。

第八种是令解脱,能够令生起毗钵舍那,生起智慧观而得解脱。

〔集德及生家〕第九种是集德,依于止观能够令成就具足神通等等殊胜的功德。

第十种是生家,生家就是生如来家。令成就三种种性,特别是于大乘种性,能够令入初地,生佛种族之家。

〔得记并受职〕第十一种是得记,在八地菩萨的时候能够令现前得授记,当来作佛。

第十二种是受职,于十地的时候,菩萨能够得大光明灌顶,受将绍承佛位之职。好像太子继承王位一样,这是继承佛的法王之位,这是十地菩萨。

第十三种利他事业是〔至成如来智〕,就是指入佛地,要能够将一切众生置于如来无上遍智的果位之中。

那么,菩萨对于下、中、上三类众生都能够圆满地利益。他对于那些只是求断烦恼障的下乘的声闻种性,和对于那些也能够同时断一分的分别所知障的中乘的缘觉种性,以及能够尽断烦恼障、所知障,能够尽断一切障的上乘的大乘菩萨种性,都能够以上述的十三种利他事业而做饶益。所以说〔以是利群生〕。

不倒及不高无著亦通达

能忍及调顺远去亦无尽

应知此八义成就彼十三

此偈是讲菩萨利他圆满之信相。

菩萨是要成就十三种菩萨行的利他事业,十三种菩萨行是依据什么?是依此偈所讲的八义。

我们一深入地学,就知道弥勒菩萨这个造论非常精妙、善巧,环环相扣、偈偈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乘修行次第。好像整个大乘的一个阶梯,所有的法都包括进来,没有一个漏掉的,非常完整,非常透彻。

你把《大乘经庄严论》学通了,可以说所有的大乘经你都通达。也可以说,虽然看起来她只是瑜伽行派的论典,但是前面讲佛陀的解脱相对论就讲过,我们依靠佛陀的解脱相对论,就知道原来瑜伽行派、中观派和如来藏思想这三系,是大乘主要的三系佛法,是一个整体。中观派是大乘佛法的见地,瑜伽行派是大乘佛法的行持,如来藏是大乘佛法的果。所以说基、道、果三者又融合起来。我们都可以把她圆满地概括归纳到佛陀的解脱相对论里面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够解释物理世界。佛陀的解脱相对论就能够告诉我们解脱的规律,解脱的方法;佛陀是依此方法,依此规律而成佛的,这是非常完整的、非常科学的次第,任何人照此公式、照此方法都能成就,哪里有什么迷信呢?

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知道,十三种利他事业是要依据下一个偈子所讲的八义,菩萨依这八义能够使他所修的十三种菩萨行的利他事业比声闻、缘觉更为殊胜。所以说〔应知此八义,成就彼十三。〕

〔不倒及不高〕第一是不倒。若人已住于种性,菩萨随机而为说法,不妄授。不倒,就是不会违背他的根机。如果这个人是声闻种性就跟他说声闻法,缘觉种性就跟他说缘觉法,菩萨种性就跟他说菩萨法。随他的根器而为说法,不会妄授。向具有三类种性的行者无颠倒地、不错漏地、圆满地宣说,随顺各自根性的、各自种性的修行之道和断除修行道上的障碍的那些殊胜的方便法、对治法。这是不倒圆满善说佛法之相。

第二是不高,是不生贡高我慢心,虽然能够以神变令众生生信心,但是不生我慢贡高。这是令恭敬圆满之相。

〔无著亦通达〕第三是无著,是教化众生令入正法,但是对这些被教化的众生没有执著心。他不会想着:哦,这些是我的眷属。对他生起一个执著想,没有这样的。这是与十三法里面的第三“令入”相应的,这是圆满令入所修大乘之相。

第四是通达,能够断彼疑网,能够善说人、法二无我之义,能够消除众生的无知、颠倒知和疑惑这三类过失,使众生善知空性义,生起殊胜的定解。

〔能忍及调顺〕第五是能忍,能够安忍于利他难行,能够令善法圆满成熟。

第六义是调顺,自身具有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功德,所以自己身心调和、柔顺,能够圆满地作教诫,圆满地安住自己的心。利益众生而不执著于一切相,圆满地成就慧解脱,成就殊胜功德。身心调柔、降伏自心,这是我们一切安乐的源泉,所以调顺义很重要。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里面有一个窍诀开示:单单是驯服、调伏我们这颗心,其他的一切跟着都驯服了。如果不能调伏自己的心,外在的一切都有障碍。只要内心没有降伏,没有降伏其心,总会有外在的危害,总会有外在的仇敌。原因其实是由于我们内在还有嗔心,所以要能够圆满地修戒、定、慧三无漏学,舍弃欲望,我们真正地能够舍弃凡夫的欲望,所带来的这种安祥,扩展到圆满,就能够引领我们达到涅无忧的境界。

〔远去亦无尽〕第七义是远去。能够随顺生如来家,要如远行一样。因为由凡夫到佛位距离太大、太遥远了,所以好像一个人要远行一样,不要得少为足。我们要能够渐次地修资粮道、加行道、见道。然后,初地到七地的有功用行的修道位,八地到十地的无功用行的修道位,乃至于无二现观的佛果位,都要渐次地来修。这样就称之为远去,不可以得少为足。

第八义是无尽。众生无尽故,菩萨利生事业也是浩瀚无尽,所以菩萨依此八义使所修的十三种菩萨行,能够比声闻、缘觉更为殊胜。

如果有人问:怎样才能证明菩萨所修的比声闻、缘觉的更为增胜?接下来两个偈子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是以无烦恼增胜,第二是以无痛苦增胜。

我们先看第一个:

习欲大可畏,有爱动而倒,

乐灭断烦恼,大悲求佛法。

此偈就把很多类的众生,可以说把一切众生都包含进来了。

〔习欲大可畏〕是指欲界众生追求的是什么?是习气、欲望的满足,他就觉得很快乐,他以为这就是快乐。其实,欲望得到满足带来的快乐只是错觉。

龙树菩萨在《中观宝N论》上面打一个比方就马上让我们明白,原来凡夫众生觉得快乐的欲望的满足,其实都只是一种错觉而已。龙树菩萨用个什么比方呢?就是用皮肤病抓痒的比方。他说:好像一个人得了一种会发痒的皮肤病,为了止痒,他抓得很厉害。抓得有皮肤病的地方全部一道一道的痕,暂时就不痒了,暂时地舒服一下,你说这是快乐吗?不是。与其你把抓痒带来的舒解称之为乐受,不如根本没有皮肤病。

同样的,凡夫众生的欲望暂时满足得到的快乐,就好像这个人抓痒,暂时不痒了这样的快乐而已,这只是一种错觉。

所以,欲界众生的欲乐本质上是什么?苦苦、坏苦、行苦,欲界众生的苦苦是最强烈的。所以,舍弃欲望就是修行,随逐欲望就是堕落。

但是要注意,舍弃欲望不是叫你压这个欲望,那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你要发菩提心转化它,把它转为福慧二资粮,你要透过系统完整地闻思教理而转化它,转为大慈悲心、菩提心。没有欲望,内心就会很安祥,我们把这种安祥发展到究竟圆满,就是成佛。所以说智者修心不修境。

其实,外在的世界、一切物质、一切境界都不是问题。外在的一切都是中立的,我们痛苦或者快乐,只是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观念不同而已。所以说,外在的事物、外在的境界不是问题,欲望使它变成问题。

比方说,拥有财富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渴望、贪着财富的心,使它成为问题。感情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迷执、贪着的这种心,也使它成为问题。其实一切都没有问题,问题是你自己的执著,问题是你这颗迷惑颠倒的心。你在外在去求那些东西,没有用。无量无量劫以来,你一直在生死里面轮回,你今生今世求的那些东西过去你都有过,有过你又怎么样?

打个比方,你现在想做皇帝,无量劫轮回之中你曾经做过皇帝,那又怎么样?还造了恶业,堕落得更深。你富有四海,那又怎么样?你现在还是凡夫一个。你要求神通,你宿世曾经都有五眼六通,那又怎么样?你现在还是没有,这个没有用的。

所以,我们求那些安乐是没有用的。我们要求一种安乐,什么安乐?是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里面,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安乐。什么安乐?真正地体证无我,断我执,这种息灭、斩断生死轮回的根,这种安乐你从来没有得到过,今生得到了,你就永远不会失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才是我们需要努力奋斗的。

你看,欲界的凡夫众生这种习气欲望是最可畏惧的,为什么?把他一次又一次地推到三恶道里面去,所以非常可畏惧。欲界众生追逐欲望,此生此世、今生当下就受痛苦的煎熬,所谓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从哪里来?从自己的欲望而来。欲望止息了,哪里有这些苦?当下、今生今世就受痛苦,来生后世还要因为这个恶业,要转入到三恶道之中去,受极大的痛苦。所以说“习欲大可畏”。

〔有爱动而倒〕有是指什么?是指色界有、无色界有。前面讲了欲界了,接着我们就分析一下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他们追求什么呢?追求禅定之乐。色界天、无色界的天人以禅定为乐,但是这是乐吗?也是颠倒之乐。

有个偈子,我们都知道了:

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尚自有风灾,

纵然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来。

哪怕你生到色界的三禅天,那又怎么样?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你生到三天,那又怎么样?还是有坏苦。

初禅三天,在世界坏的时候,会被水灾所淹没、所坏,二禅天会被劫火所烧坏,三禅天会被风灾所吹坏。所以说,三禅三天以下的色界天他们有坏苦,他们的那种所谓的禅定之乐,其实也是苦。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人,他们以世间禅定为乐,爱乐定境,所以说叫有爱。“有”是色界有、无色界有,“爱”是爱乐定境、爱乐世间的禅定境,实质都是坏苦和行苦,定力退失的时候,就要动摇了。

四禅天以上的那些,虽然没有坏苦,还有行苦,定力退失以后,还要堕落下来,还是要受苦的。而且升得越高,堕得越深。所以说定力退失,还会动摇,还会要退堕下来。“有爱动而倒”,动,就动摇了,定力退失。倒,掉下来,堕落下来了。所以说,这种色界天、无色界天众生追求的乐,也不是乐。

还有就是小乘求的乐。〔乐灭断烦恼〕这是指小乘,你看,那些喜乐追求证得小乘灭谛的修行者,乐灭就是乐这个寂灭涅,乐小乘的偏空涅,断烦恼,他能够断烦恼,能够证得偏空涅。但是还是有苦,什么苦?变易生死苦。

〔大悲求佛法〕大悲菩萨常求一切佛法,利益一切众生,证得无住涅之乐。

世间求自乐,不乐恒极苦,

菩萨勤乐他,二利成上乐。

我还是比较欢喜宝僧译师翻译的,很容易懂。

愚昧凡夫勤自利,恒常不遂反成苦,

坚定恒常勤利他,二利俱圆成涅。

世间愚昧的凡夫,以自私自利的心,每一天都忙忙碌碌地追求自己的快乐,贪著于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好像飞蛾飞到熔化的蜡烛中一样,好像苍蝇被困在蜘蛛网里一样,好像蚂蚁陷在蜂蜜之中一样。因为见惑、无明,所以凡夫所追逐的那些虚幻不实的东西,他都认为是实在的,起颠倒执著而妄生种种的忧、悲、苦、恼,种种的喜、怒、哀、乐。其实,他所追逐的恰恰就是导致他痛苦的,所以说〔世间求自乐,不乐恒极苦。〕得不到快乐,反而因求这些虚幻的东西,恒时遭受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菩萨勤乐他,二利成上乐。〕菩萨放下自我,恒常精进地利他,以帮助众生快乐,得到暂时的人天乐和究竟的解脱乐为他的根本事业。因此,他能够不求自利,反而自利更圆满了,圆满成佛,自利利他皆成就,证得最上第一乐――成佛的解脱之乐。

《佛子行》上说:

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

由此自乐与他苦,却当交换佛子行。

众生的痛苦是来源于追逐错误的东西,来源于无始劫以来只求自己得安乐而造下很多的恶业。而诸佛因为饶益众生而成熟了究竟的安乐智慧。“苦愿自受”,所以对治我执,这是最根本的智慧,无我之道;“乐愿他取”,这是最好的修福德的方法――菩萨行。所以说,福慧两足,福慧资粮迅速圆满就依靠这八个字。

异根于异处,异作有异行,

凡是诸所作,回以利众生。

这其实就是讲生活瑜伽,此偈把《华严经・净行品》通通都包括进来了,此偈是讲善知方便的差别。

菩萨随眼、耳、鼻、舌、身、意这些诸根,行于色、声、香、味、触、法种种的触,种种的对境之中,所以叫〔异根于异处〕。

〔异作有异行〕是都能够具足种种的威仪、种种的方便去利益众生。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在生活中间修行,这就是讲生活瑜伽,就是讲《华严经・净行品》的全部内容。

《净行品》上说:“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侍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这都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点点滴滴,怎么转变自己的心。

“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大家到讲堂来,上楼梯的时候,心里面有没有念这个偈子?有的话,你上楼梯就是菩萨行。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凡是诸所作,回以利众生。〕《净行品》我们已经讲过,也是我们中级班要学的课程,你把她背下来,日常生活之中就可以随时用,所以,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之中去修。

这么多年,有十多二十年了,我看到过各种各样的修行人,所以我就有个建议是:希望大家不要太急,不要太懈怠,也不要太精进。所谓的太精进,不是如法精进,他一直很勤苦地去用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但是,他的心其实是一种求感应的心,求成就的心,然后他就退心了。所以,不要求完美,有缺陷很正常,你只要把握好你的心就好了,把握好大的方向――生命发展的方向就好了。

你说,你这个人生哲理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你要真正去做到,凡夫来说,是有困难的。比方说,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再一次跌倒。做得到吗?做不到。你犯了一个错误,你还会再犯,第三次还会。如果你能够一次比一次弱,这个都算不错。为什么?因为外在的轮回是因为我们内心的轮回,我们内心之中那种心智模式不改善的话,你会一次一次地轮回,你会一次一次地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说,不单单是要注意外在的因果,更要注意内在的心灵上的因果,要净化你的心,这也是我们特别强调要修瑜伽行,要学唯识宗的典籍。不是让你积累知识,学那么多知识,背下来也没有让你去做教授,关键是要能够指导我们修行,让我们解脱,这样才真正有用。

我们前面讲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个不现实的。“宽容自己,包容别人。”这是做得到的。不然的话,你严于律己,就会苛刻待人,这个也不顺眼,那个也不对,这天下就你好。这样就很糟糕了。

有时候,他自己不自觉,他认为,我很正义,我就是正义的化身,你看,我学了那么多,我也做得很好。不是这样的,要知道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去修,运用《净行品》,你能够体会到菩萨的那种善巧方便,那种无尽的悲心。在任何地方菩萨都有告诉我们一个偈子,告诉我们怎样在那个环境之中把心转过来。

所以,如果你学得比较浅,你就把《净行品》背下来;如果你要学得比较深,你就把《入菩萨行》背下来,确实非常有用。她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次第,虽然表面看起来,说《入菩萨行》三学六度或者十度。但是,其实她是以修心的窍诀贯穿起来的,她不同于《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入菩萨行》不求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告诉我们怎么修心,非常实用。

众生不自在,常作诸恶业,

忍彼增悲故,无恼亦无违。

此偈是讲菩萨于凡夫众生无恼、无违,没有恼怒、怀恨,也不会去违逆众生,能够恒顺众生。

〔众生不自在,常作诸恶业,〕因为知道众生不自在,众生被烦恼所缠缚,心不得自在。犹如诸佛、犹如佛陀被大悲系缚,恒常利益众生一样,众生很可怜,被烦恼所系缚。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已经讲过了佛陀的万有心力法则,我们一看就知道了。为什么?众生的堕落运动跟佛陀的解脱运动都是同一个公式,所以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众生被烦恼缠缚,而佛陀被大悲所系缚?都是同一个公式。为什么佛陀得解脱,我们堕落呢?也是同一个公式。

你要是知道这个公式,明白这个公式,运用这个公式,你也能够得解脱,也能够成佛。这是非常完整的规律,没有什么异想天开,迷信,没有这些。她就是踏踏实实、一条一条的证量,你达到了就修到了,达不到那只是说食数宝而已。

众生心不得自在,所以就会常作诸恶业,菩萨有大智慧,对这些愚痴、迷惑、颠倒的众生不会因为他的过失而怀恨,能够安忍不动,增长大慈悲,对这些众生不起恼恨心。所以说〔忍彼增悲故〕,反而能够增长对他的大慈悲心。

好像有一个人发狂,到医院里去抢救,这个病人因为发狂的缘故,他打医生,医生不恼恨,更加怜悯他,要帮助他治好。同样的,菩萨对众生也是如此,只会增长大悲心,忍彼增悲。

〔无恼亦无违〕不恼恨也不违众生,恒顺众生。

《入菩萨行》上说:

如人不欲病,疾病还生起,

如是不欲恼,烦恼汹涌现。

如同人们都不希望自己生病,但是业感疾病仍然会生起一样。同样的,每个人都不想生烦恼,但是在业缘逼迫之下,他没有这种空性智慧,他有实执,执我、执法,所以烦恼还是会涌现出来。因此,如果有其他的人对我作恼害的时候,我应该生起悲悯心来,要理解他,能够毫无怨恨地安忍。所以,可见我们这个心要真正有智慧。

莲花生大师有说过:“如果你看不透自己的心性即是如来,涅便将变得遥不可及。”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这是《入菩萨行》上的窍诀,不管你求乐也好,避苦也好,都是终漂泊。“若不识心性,一切德行或者恶业,终将累积为业报,让我们招感善恶二趣,在善恶界中轮回流转。所以要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大丈夫、佛。这个空性智慧很重要,智悲双运,有智慧的人能够欣乐、欢喜这个。

我们说到唯识宗,杨仁山居士从日本把唯识宗的典籍又重新求回来以后,唯识宗在民国时候很兴盛,所谓的“南欧北韩”。还有太虚法师的汉藏教理院这个三系,都很兴盛。欧阳竞无也是研究得比较透彻,对于民国时候的那些学者、思想家影响都比较大。他还影响了一个人,就是陈独秀。

抗日战争的时候,陈独秀想跑到峨眉山去,走到四川江津的时候,他就暂时停了一下。因为抗战,南京已经沦陷,所以都搬到江津去了。他有个机会刚好就听到欧阳竞无讲《大乘经庄严论》。听了以后,很欢喜,他就不走了。原来想听一两堂就走,结果住了两年,听完了他还不走,还要继续学。

蒋介石知道了(那时张国焘已经叛变到蒋介石那边去了),就派张国焘来动员他出山做官,陈独秀就拒绝了,他说:“这里有这么好的真理,我还出什么山,我还做什么官。”拒绝了,不干,专门学唯识宗。

这是我们说真正的有智慧和慈悲,就能够真正地行菩萨道,对一切众生的伤害都不单单是不嗔恨,还能够安忍,能够增长悲心。

胜出与寂静功德及利物

次第依四义说大有四种

此偈是讲大乘菩萨修行的四种随顺大。

〔胜出与寂静〕第一是胜出大。于三界六道诸有情之中胜出而趋向于佛地,称之为胜出大。

第二是寂静大。寂静大是于诸寂静之中最为殊胜,因为她不是有余依涅,不是声闻、缘觉的涅,而是随向无住涅。

〔功德及利物〕第三是功德大。福德智慧二资粮不断地增长,真实地成就菩提心,任何时候这个功德都会在增长,为什么?一切都会被菩提心所摄持,都转变为成佛的资粮。

第四是利物大。常依大悲心而以四摄法饶益一切众生。

到此地,《二利品》就学圆满了。

今天是我们这次学习《大乘经庄严论》最后的一次,因为有一些事情,我们这期只是学了六次,本来想学九次,学到《神通品第八》,我看还是分四次来讲,这次就学到第六品好了。大家一起回向。

阿弥陀佛!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