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

《华严念佛三昧论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12 15:48

第三个要点,就是讲三因佛性: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

正因佛性是一切众生本有佛性;缘因佛性是虽然本有佛性,还需要借助外缘才能开启,“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了因佛性,就是究竟圆满了。譬如木头有可燃性,是正因佛性;钻木取火是缘因佛性;火出来木头也烧完了,这个是了因佛性。

所以,这个缘因佛性很重要。这些智慧、光明都是要藉缘因佛性才能够开启出来。缘因佛性可能是由于某一个人的启发,或者某一个法门为媒介来开启见性的智慧。

所以,请法的功德是非常浩瀚的。请法的功德甚至于比说法的功德还要大,为什么?有人请法,这个缘因佛性就会让很多人闻到佛法,明心见性,开悟,认知提升,因此说,“智慧光明不从人得,唯藉缘因得显发故”。

智慧光明不是别人能够给你的,不是说你现在问了,师父说了,然后你就有智慧光明了,不是这个样子的。你听来的,问来的,都是知识,只有用某个法门为媒介,去实修,去体悟,开启内在智慧,才是真正的入佛智慧、见佛光明。

下文又开诸大菩萨三七念佛门。尽于十方三世及一一毛端量处。念念佛出世。念念佛说法。念念佛灭度。一以自心无边智行而为其体。本具三身。一念相应。名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门。即能遍摄一切诸三昧门。

这一段的要义就是:“本具三身。一念相应。名为念佛三昧。”

《华严经》里面讲了无量的念佛法门,佛说法是尘说、刹说、无间断说,这一切所说的都是念佛法门――了义的念佛法门,遍满十方三世一切佛国土,遍满一一微尘中,遍满一一毛端 “一一毛端见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念念都有佛出世,念念都有佛说法,念念都有佛涅。

要知道这一切的甚深微妙的法,它的本体是什么?它的本体都是以自心的性德为本体,都是以自心性德而起的无边智慧和行持为本体,所以人人本具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身。

中国东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所以,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行持,就是法、报、化三身。一念与本具的三身相应,就是入了念佛三昧了。能够入念佛三昧,就能够遍摄一切三昧。华严的妙理,就是“一就是多,多就是一”。

因此,念佛的时候,你不要起分别心,你念一佛就是念无量佛,念无量佛就是念一佛。为什么?你能够称法界性来起修。因此,念佛的时候,就不必要像宋朝王龙舒居士所讲的那个样子。王龙舒在《龙舒净土文》里面,告诉大家怎样念佛?说你在念佛之前,开始要先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然后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其实不需要这样子。为什么?一就是多,多就是一。

到这里,德云比丘对于念佛的开示,已经讲圆满了。

接下来讲第二位,因为念佛而解脱的解脱长者,他对善财童子的开示。

又如解脱长者言。我入出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见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如来。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我若欲见钐词澜缃鸶展饷魅缋础C钕闶澜绫光明如来。莲华世界宝莲华光明如来。妙金世界寂静光如来。妙喜世界不动如来。善住世界师子如来。镜光明世界月觉如来。宝师子庄严世界毗卢遮那如来。如是一切悉皆即见。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这一段比较长,内容也是比较深入的,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解脱长者对善财童子说,他能够进入一种三昧,这种三昧叫做“出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在此三昧之中就能够参见十方无量如来;而且很奇特的是,在这个三昧之中,如来不来我处,我也不去如来的净土,可是我就见佛了;我要见阿弥陀佛,想见就见,其它无量世界的佛都是随意即见。入了这种三昧,有这种妙处。

第二个要点,就是“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梦”。

这个法义就很深入了。

“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梦”,如果说所见的一切佛都是如梦如幻如响,这个容易懂,但是说“我心如梦”,这个就不容易通达了。因为这里面的“心”,它是指真心,是指法身。

我们说从法身流出报身、化身,从法身流现出诸佛,诸佛是显现的,法身是真如,诸佛是从法身真如而显现出来的,所以法身是真如,应该是真实的,为什么说法身也是如幻呢?为什么?因为你一描述法身,就有了能所二元对立了。你看经文上说,“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也就是说,佛,他的法身就是我们自心,比方说是水,一切诸佛显现出来的就是水里面的影像;那么自心是能现,诸佛是所现,就有了能所对立,就进入到二元对立状态,所以自心也是如梦如幻。所以,法身是不可以描述的,一描述它就变成有能有所了。

我们说一个禅宗公案好了。

唐肃宗有一次请了六祖的弟子南阳慧忠国师进宫应供,应供圆满以后,唐肃宗就来礼拜国师,向国师请法,就问:“如何是十身调御?”意思是什么是佛?

国师回答:“檀越踏毗卢顶上行。”“檀越”就是施主,不管你是皇帝还是什么,你都是施主。你要在法身佛头顶上行走,“踏毗卢顶上行”。

肃宗说:“寡人不会。”我还是不懂得这个禅的妙理,这个自性的智慧我还是不能体会。

国师说:“莫认清静法身。”你从凡夫的知见,就不能领悟,你学了很多,知道清净法身很重要,现在教你莫认清净法身,你不要去认清净法身。

这是两个回合。

为什么要不认清净法身?就是连清净法身你也要透脱,不给你起一丝一毫的执著。

禅宗有三关:破初参,是初开悟,这个叫做法身边;破重关就是安住于法身;破牢关就是法身向上。法身向上,不是语言可以表达可以描述的,所以宗门里面说,“从来子不言父名”。

原来有一个避讳,君主、父亲的名号是不可以说的,禅宗就有这个说法。就是说,本体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一说出来,就不是了。所以,我们的真心,他显现的诸佛法身,流出了报身、化身,但是你一说出来,他就是如梦如幻的了,因为有能所了。

所谓无碍庄严解脱者。离一切相。成一切相。虽然如梦如幻。而亦不坏梦幻诸境。若不入此梦幻法门者。便如舍利弗大目犍连等在逝多林。不见如来神力境界。以善根不同故。

这一段是解说什么是“无碍庄严解脱法门”。

这个法门,就是“离一切相。成一切相。虽然如梦如幻。而亦不坏梦幻诸境界”。

法身无相,所以离一切相;法身无相无不相,所以成一切相。所以,永明延寿大师说:“建水月道场,做梦中佛事,降镜里魔军,度如幻众生。”

如果你不入这个梦幻法门,就沉空滞寂了,就犹如舍利弗大目犍连一样,不能够现起法身的大用,不能够见到如来神力境界。

所以,要能够离一切相,成一切相,法身无相无不相,以大愿力来开启广大智慧,度如幻众生,做空花佛事。

接下来就讲第三位善知识,从念佛法门的解脱的第三位善知识:

又如@瑟胝罗言。我开钐醋如来塔门时。得三昧名佛种无尽。我入此三昧。随其次第。见此世界一切诸佛。所谓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提舍佛。弗沙佛。无上胜佛。无上莲华佛。如是等而为上首。于一念顷。得见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佛。

这一段讲@瑟胝罗居士为善财童子开示念佛法门,是“普念一切佛”。

居士说,当我打开钐醋如来塔门的时候,成就了一种三昧,这种三昧名为“佛种无尽三昧”。我入了这个三昧,就见到了此世间一切诸佛,从迦叶佛,到无上莲华佛等等,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微尘数佛,我都在一念间、在一刹那间都见到了。

因为普贤行愿无尽,于是就念佛无尽,佛种无尽。

此佛种无尽,皆由普贤无尽愿行所生。盖普贤愿行。俱以四无尽句而得成就。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是则佛种无尽。故曰我知十方一切如来。毕竟无有般涅者。是知诸佛报化。该一切数。如阿僧o品说。穷一切时。如如来寿量品说。遍一切处。如菩萨住处品说。如是念佛。二际平等。生灭一如。尽未来劫无有间断。

这一段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彭际清居士解释说,佛种无尽三昧是怎么来的呢?是由普贤愿行所生的。

由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则礼敬诸佛,二则称赞如来,三则广修供养,四则忏悔业障,乃至于十者普皆回向,这个十大愿王,一一都是由四无尽句而得成就。

四无尽句,就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要虚空界没有了,众生度尽了,众生怎么才能度尽呢?要众生的业尽了;众生的业是由烦恼而来,众生的烦恼尽了,我的愿才穷尽;诸佛加持力不可思议,众生业力也是不可思议,所以,虚空界不可能尽,众生界不可能尽,众生业、众生烦恼也都不可能尽,所以,普贤的愿行也就无穷无尽了;普贤菩萨行愿无尽,因为普贤愿行无尽,所以佛种就无尽。普贤一一愿行,都是直指自心,都是让我们见性成佛的法门,都是称法界性,所以佛种无尽,所以说,“我知十方一切如来,毕竟无有般涅者”,打破了凡夫对时间的执著。

凡夫认为时间是单向度的,过去现在未来,它单向度一直往前,不可能退转,不可能回到过去,但是,这都是凡夫的妄执,你能够进入到佛种无尽三昧,就能够见一切佛,不管他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能见。

你看,迦叶佛是过去佛吧?拘那含牟尼佛是过去佛吧?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乃至弗沙佛都是过去佛,为什么现在一念就能见呢?因为打破了凡夫对时空的执著,知道时空是凡夫的虚妄的概念,当你能够契入到佛种无尽三昧的时候,你就知道“一切如来毕竟无有般涅者”。因为凡夫有生灭心,所以感得化身佛示现的是入涅,但是其实毕竟无有般涅者。

最好的例子是什么?我们天台宗的三祖智者大师,读《妙法莲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药王菩萨燃臂供佛,经文上说“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读到这里的时候,寂然入定,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凡夫从生灭心来看,说释迦牟尼佛般涅了,实际上,你能够入法华三昧的时候,你就看到佛在那里说法华的法会并没有结束。

事实上,释迦牟尼佛说任何一座法的法会,都没有散,但是,以凡夫的生灭心不能契入,实际上“十方一切如来,毕竟无有般涅者”。

我们学净土的经典,就知道阿弥陀佛也要般涅,接着就是观世音菩萨成佛,但是要知道,这个都是示现,这个都是不了义见。其实了义见是什么?十方一切如来,毕竟无有般涅者。

在同一个地方,各各的法界是不一样的――大家坐在一起,每个人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法界是不一样的,虽然就坐在同一个地方。你就坐在我旁边,你看到阿弥陀佛涅了,然后观音菩萨成佛了;而我呢,就见到阿弥陀佛还没有涅。这些都互不妨碍,因为法界重重无尽。

凡夫的情见,凡夫的执著心,就觉得一定是阿弥陀佛涅了,然后观音菩萨候补成佛,观音菩萨就接着成佛。其实,十方诸佛无有般涅者。

第二个要点,就是诸佛的报身、化身,从数量上来说是广大无尽的,在《阿僧o品》里面广说。

底下这三段,就是从数量、从时间、从空间三个方面来说的。

“是知诸佛报化。该一切数。如阿僧o品说。”这是从数量上来说诸佛的报身、化身无量无边;而从时间上来说,“穷一切时。如如来寿量品说”,诸佛的报身佛、化身佛,寿命都是无量寿,遍一切时间,无有穷尽,在《华严经・如来寿量品》里面广说;从空间上来说,“遍一切处。如菩萨住处品说”,如来的报身、化身也遍满、充满一切处,乃至于遍满一一微尘,一一毛端,这个是从空间上来说。所以,尘尘刹刹都是佛,都是佛在说法,佛在尘说刹说,尘尘刹刹无有间断都是佛在说法。

达到了这种念佛的境界,在无尽的时空里面念无量的佛,这个是非常高的境界,这个是等觉菩萨的境界、等觉菩萨的念佛法门。

我们看《阿僧o品第三十》、《寿量品第三十一》、《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都是在《华严经》第七会当中,都是说的等觉菩萨修的法门。所以,如果你暂时没有透脱,也不要紧,多闻,多熏习,认知提升,那当然,就一定能够在实修之中豁然开解、大开圆解。

第三个要点,“如是念佛。二际平等。生灭一如。尽未来劫无有间断。”

你看如此不可思议的殊胜的妙理,在这个《华严念佛三昧论》华严念佛法门里面,才能够这么透彻的听闻,才能让我们的认知迅速提升,大开圆解。这样子念佛就是等觉菩萨的念佛境界、修行境界。

“二际平等”,就是真谛和俗谛是平等的,法性和法相是平等的。

“生灭一如”,这个“如”字很妙。“如”,就是与真心的明性、觉性相一致。不管它是生相灭相,明觉是一致的;不管它是动相静相,明觉是一致的。真正地你要修的,不是去修一个静相,不是去修一个清净相、安静相,不是去修一个没有妄念起的相,而是动静一如,而是生灭一如。

你真正要修的是什么?是明性、觉性,真心的空性、明性、觉性,明觉一致。所以,不管是示现生也好,示现涅也好,都是生灭一如。

生和灭就犹如在水面上写字,“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时就是灭时。所以一和不一,一样和不一样,都包含在这个“如”字里面。

这个“如”字很妙,法性法相,都包含在“如”字里面,“生灭一如”。

生和灭,其实它的本体,都是真心,只是“一”;虽然体性是一,但是又生灭之相宛然,这个是“不一”,不一样啊,但是,用一个“如”字,把它全部包含进来,“生灭一如”,法性法相都包含在里边。

所以,等觉菩萨念佛,普念的佛,数量无尽,空间无限,时间没有间断,这个是极为殊胜的等觉菩萨念佛法门。等觉往上就是妙觉了,妙觉佛果了。

你看,我们现在听闻到的是等觉菩萨、是弥勒菩萨他们这样子的殊胜的念佛法门。

明天我们学第三大类“念佛名字成就最胜方便”。

好了,我们回向给一切众生,都能够由《华严念佛三昧论》的学修,迅速地认知提升,明心见性,与等觉菩萨的念佛法门相应,大开圆解,顿出轮回。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