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居士菩萨戒略讲-优婆塞戒经略讲》 by 大愿法师

2017-5-16 19:41

我们看《自他庄严品第十一》,本品的要点,我们都是归纳一下以后略说。重点放在《受戒品第十四》。

第一个要点是,菩萨只有具足八法才能自利利他。所以《自他庄严品》就说了这个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生长者子请问佛陀说:“怎样能够自利利他呢?”佛就开示说: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

【一者寿命长远。】寿很长。

【二者具上妙色。】上妙色就是像如来一样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让众生见之生欢喜心、生信敬心,这个是具上妙色。

【三者身具大力。】身具大力对自己的修持、对于弘法,就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四者具好种姓。】生在种姓高贵之家。印度当时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阶级。婆罗门是祭司阶层,刹帝利是武士、国王阶层,吠舍就是贫民百姓、工商业者,首陀罗就是奴隶。如果生在好种姓之家,就能够让众生容易信服、容易相信、容易服从、容易生尊敬的心。像达摩祖师是印度一个国家的王子,像地藏菩萨的化身金乔觉是新罗国的王子。【五者多饶财宝。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语辩了。】

【八者无大众畏。】在大众之中说法辩才无碍、无所畏惧。

第一到第六都属于福德庄严;第七言语辩了和第八无大众畏属于智慧庄严。

【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得寿命长,乃至大众不生怖畏?】

就是问这八事所因,这八种功德、这八法如何能够成就呢?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

这个我们都应该明白了,这些可以从异熟果、等流果,乃至于五果六因这些层面来解说。

【无量世中常坏骄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

为什么常乐说法能够多饶财宝呢?说法令众生增长智慧,增长智慧以后众生能够如法地去修福德,所以众生的福报增长,相应地说,乐说法者也能够福德增上。【无量世中,呵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如是八事有三因缘,一者物净,二者心净,三者福田净。】只有通过自利利他才能够具足八法,并且第三个要点就是必须要具足物净、心净、福田净三净因缘才能够圆满成就八法。

【云何物净?】如来列举了九个方面。

一是【非偷盗物。】来修布施法的不是偷盗得来的,物的来源很正当,所以所施物清净。

二是【非圣遮物。】不是圣法所遮止的物品。比方说五辛、葱蒜、韭菜,这些都是圣遮物,这些是不可以了。

三是【非众共物。】不是大众共有的。大众共有的我以个人名义捐出来,这个是物不净了。

四是【非三宝物。】

五是【非施一人回与多人。】

六是【非施多人回与一人。】

七是【不恼他得。】不是从恼害他人而得到。像梁武帝用很多国家的国库的资财来建寺院,这样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这个是属于恼他得,这样应该也是属于物不净。八是【不诳他得。】不是欺诳他人而得到。

九是【不欺人得。】

【云何心净?】从六个方面来说。

心净就是说,我们在修布施度的时候,这个动机是清净的。

一者【施时不为生死善果。】不是为了求六道轮回之中的人天福报,不为生死善果。

二者不为【名称胜他。】

三者不为【得色力财。】不是为了自己这个色身强健、具足力量和财富,不是为了这些。

四不为【不断家法眷属多饶。】

第五是【唯为庄严菩提故施。】最根本是为了庄严菩提道、为了迅速成佛圆满修积福慧二资粮,这样来修布施。

第六是【为欲调伏众生故施。】为了让众生心与法相应。

福田净呢?接受布施的人称为福田。

【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八邪就是八正的反面。我们说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的反面就是八邪。受施之人要能够远离八邪名为福田净。【以如是等三因缘故,八法具足。】能够具足这三净,八法都能具足。

以上就是对自利利他必须具足的八法怎样获得,并且怎样才能够使八法圆满具足都解说了。

世尊为了怕众生误会,认为得八法是不是只是为了求自利?所以底下这一段就讲,八法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为了自利,实际上是为利他,看似自利实为利他,所以我们看寿命长远、具上妙色,这些看起来好像都是自己的自利功德一样,实际上是为了利他。

【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为了给众生做一个榜样,告诉他们:“你看,不杀生得到的功德是身无病苦、寿命长远。”

【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为了让众生生欢喜心,易于摄受和教化。

【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为什么要对说法的人生恭敬呢?其实是为了对法有信心,然后能够依教奉行。

所以金刚乘里面有一个基本法,就是道之根本依师法,要视师如佛。这个从哪个方面说?是不是说所有上师的功德都真的与释迦牟尼佛等无差别呢?其实视师如佛是从恩德上来说,不是从功德上来说,是为了这个闻法者。

好像我们对一个人很有信心,我们对他所说的内容也就有信心,愿意照着去做。如果我们对这个人没有信心,他说得再好我们也无动于衷。所以视师如佛其实是为了利益求法的弟子。所以一定要从这个层面去理解,也就是说为了对法有信心,所以才需要首先要对师有信心,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依教奉行、如法修行,才能成就。所以这里面说“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也是如此,不是为了要求众生恭敬他,而是为了生恭敬以后,对于法愿意依教奉行,对法有信心。

【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成持戒、诵经、坐禅故。】我们都需要有色力,身体健壮,所以求具足力。

【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

【菩萨所以求男子身,为欲成器,盛善法故。】就是我们将自己调柔成为堪受正法的法器。

【菩萨所以求语辩了,为诸众生受法语故。】为什么要辩才无碍呢?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很高明,而是为了让众生能够很明了很清晰,能够听得懂。【菩萨所以求不畏大众,为欲分别真实法故。】

【善男子,是故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实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法者,具足受持十善之法乐以化人;具足受持优婆塞戒乐以化人;虽得妙色终不以是而生骄慢;虽持净戒多闻精进大力好姓多饶财宝,终不以此而生骄慢;不以幻惑欺诳众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六和敬,身口意戒见利称为六合。理合是为了同证无为法,事合就是六个方面: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样大众就能够和合、能够互相增上功德。

【菩萨具足如是等法,虽复在家,不异出家。如是菩萨,终不为他作恶因缘,何以故?惭愧坚故。】

第四个要点就是,菩萨所以要求获得八法不是为了求自利。

第五个要点就是,要具足八法还必须要同时受持十善业道和优婆塞戒,这样结合起来,就能圆满成就八法。

第六个要点就是,在具足八法以后,不应该生骄慢心、放逸心,不应该生幻惑欺诳众生之心。

第七个要点就是,只有具足八法以后才能处事不动,并且以八法贯穿运用到自利利他的实际行动里面去,这样就是实义菩萨。

具足八法以后,在教化众生的时候如何去做呢?下面就有解说,并且也讲到了我们受菩萨戒的殊胜功德。

【善男子,在家之人,设于一世受持如是优婆塞戒,虽复后生无三宝处,终不造作诸恶因缘。所以者何?二因缘故。一者智慧,二不放逸。】具足八法以后,我们自他庄严以后,在处事弘法度化众生这个过程之中,如何去运用呢?并且受持优婆塞戒、受持居士菩萨戒有怎样的殊胜功德呢?这里面就讲到了。

哪怕我们就只是此生此世有受持居士菩萨戒,将来我们如果还没有成就、没有超出轮回,哪怕生到没有三宝的地方,也不会去造作诸恶因缘,能够保持正念。为什么呢?因为有二因缘故。因为受持菩萨戒,所以我们能够得到持戒的功德,而且受持菩萨戒后能够不放逸,这个不放逸的等流果、习气等流就会让我们将来都能够保持正念。世尊针对凡夫容易被外境所动转的致命弱点,娑婆世界的众生是不定聚,所以如来就提醒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因缘,好好地受持菩萨戒法。只要能够在这一生之中受持优婆塞戒、受持在家菩萨戒,他今后生生世世在一切时、一切处就不再被外境所动转了。

这个是赞叹受持优婆塞戒的殊胜功德。在家之人,虽于一世受持优婆塞戒,虽复后生无三宝处,终不造作诸恶因缘。

为什么?

第一种殊胜的功德就是,他此生此世有持戒,受持居士菩萨戒又发菩提心,这种功德所带来的智慧能够让他保持正念。所以持戒很重要,不持戒的话智慧很低劣。因此经论上面说:“淫障根本智,妄障后得智。”淫欲习气重障碍根本智的显发,妄语多障碍后得智的显发,饮酒多也是更加没有智慧、头脑不清醒。我们看中国的名人李白、陶渊明,这些都是文采比较好,但是他们的子孙都很愚钝,好像白痴一样。为什么?因为这两位都很喜欢喝酒。这些都是不单单障碍自己的智慧,而且所感得的子孙都比较没有智慧。反过来说,我们如果如法受持戒法的话,就能够增长智慧。

怎么看?看他的耳朵很容易看得到,看小孩子的耳朵生得很低很低,这样是智慧不太够。

第二种殊胜的功德就是,我们要知道,因为如法地受持居士菩萨戒的缘故,此生此世受持以后,生生世世哪怕生到无三宝处,都不会造作诸恶因缘了,并且因为他受持戒法,所以有一个自我约束的不放逸心,这个习气等流、将来的等流果也会让他生生世世都能够保持正念。

第三种殊胜的功德就是,在家的菩萨就是今生今世受持居士菩萨戒,以此持戒功德在他的他生后世虽然处在很恶劣的坏境之中,也不会作恶事。这是因为四种因缘故。

【善男子,于后恶处不作恶事,有四因缘。一者了知烦恼过故,二者不随诸烦恼故,三者能忍诸恶苦故,四者不生恐怖心故。菩萨具足如是四法,不为诸苦一切烦恼之所倾动。】所以受持居士菩萨戒有很殊胜的功德。

还有《菩萨璎珞经》就有讲到:“有而犯者,胜无不犯。”就是说我们受了菩萨戒而有犯戒,要超胜过那些不受戒,当然也就不犯戒的。为什么?“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佛陀在《菩萨璎珞经》上就讲得很透了。所以要能够好好地受持菩萨戒,不要自轻自贱,认为说:“哎呀,我根基不够,我还不够条件受菩萨戒。”

第四种殊胜功德是一受永受、有犯不失。就是说他受了这个菩萨戒以后,他生生世世这个菩萨戒的戒体都在,来生后世如果再受菩萨戒只是名为开示莹净,就是说本来有了,此生进一步把她打磨光净,这样称为开示莹净显发,所以是“一受永受,有犯不失”,不会失去菩萨戒的戒体。只有在一种情况之下是会有问题,那是什么呢?就是退失菩提心。

第五种功德就是,哪怕你只受菩萨戒的一条戒法,在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分上永远都有持戒的功德,你只是持一条戒,在一切众生分上永远都有持这一条戒的功德。这个就很殊胜了,哪怕你在睡觉你的功德都在增长。为什么?因为你前面有受了戒法。如果你在某一个时间、在某一位众生身上对他有伤害,这样只是在这一个众生身上去结一个犯戒的罪,并且还有这个忏罪法。

受了菩萨戒以后,应该每一天都按照简略的仪轨来念诵、来提醒自己,而且半月半月要诵戒,这样就很如法。如果广说的话就很多了,这个是我们说到受持居士菩萨戒的殊胜功德。能够如法地受持就能够不为一切烦恼所动转、所动摇。

【善男子,不动菩萨有五因缘。一者乐修善法;二者分别善恶;三者亲近正法;四者怜愍众生;五者常识宿命。】

常识宿命这个不容易了。常识宿命不是人天道所能得到的了,就算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三贤位的菩萨也不是经常能够得到的。只有到初地以上的菩萨,发起初心欢喜地,欢喜地以上的登地菩萨才能够真正地得到宿命通。如果能够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就能够常识宿命。《付法藏经》有一个公案,说当时有一位尊者叫做^夜多。这位^夜多阿罗汉带领弟子们到德叉尸罗城去,在路上见到一只小鸟在飞,尊者看到小鸟就欣然微笑。弟子们就请问师父:“愿说因缘。”说:“为什么师父见了这个小鸟会笑起来呢?”

然后^夜多尊者就说了这个宿世的因缘,说:“过去大劫,有佛出世,号毗婆尸,我于尔时,为长者子。”这时候^夜多尊者大劫之前是一个长者之子,资财具足,但是他了解佛法以后发起清净心“欲得出家”,“是时出家,必得罗汉”,也就是说,如果那个时候他能够真的出家的话,一定能够成就阿罗汉道。

但是他的父母亲舍不得,就不允许、不听,要求他娶妻。他就答应父母的要求,成家以后再求出家,父母亲还是不同意,说:“若生一子,乃当相放。”如果你能够为我们家族生一个孙子的话,那么我们会同意你去。后面就生了一个小男孩,一直长到六岁,再向父母亲求出家的时候,他的父母就让这个孙子抱着^夜多尊者的前生、这个长者子的脚说:“父若舍我,谁见养活?先当杀儿,然后可去。”就是说,你要先杀掉我,我才会让你出去。其实这个是祖父母教孙子这么说的了。长者子听了这个话以后,也就是动了感情了、生起爱染心来。

“我时见已,起爱染心,即语子言:吾为汝故,不复出家。”我因为你的缘故不再想出家了。“由彼儿故,从是以来,九十一大劫流转五道,未曾得见。”这样他错失掉这个因缘以后,九十一个大劫之中都在生死里面流转了,没有成就、没有超出轮回。如果他那个时候能够出家的话,能够成阿罗汉道,那个机缘错过以后,他九十一个大劫都在六道里面轮回,并且跟他那一生的那个儿子没有机会见面。

“今以道眼,观见彼乌,乃是前子,愍其愚痴,久处生死,是以微笑。”现在他宿世的善根成熟了,出家成阿罗汉道了,有神通了,所以看了这个小鸟在面前飞过去就知道:“哦,原来这个是九十一个大劫之前的儿子。”然后就怜悯他很愚痴,从障碍他出家以后生生世世都在三恶道之中,乃至于九十一个大劫以后仍然还是做一只小鸟,所以久处生死。

可见,《付法藏经》上面的这个公案可以给我们几点启发:

第一个是,一定要珍惜人缘、珍惜善缘、珍惜法缘、珍惜佛缘,要能够惜缘惜福,这个很重要。很多因缘都是一时千载、千载一时、万古一瞬的解脱因缘,错过以后,就很难再得到。所以无论我们瞻礼佛舍利也好,还是我们求菩萨戒也好,闻法也好,都应该要很好地珍惜。第二个是,如果障碍他人出家的话,这个罪报是常在三恶道之中,难以出离。好像这个小孩子一样,那一生受了一个人身以后,九十一个大劫都常在三恶道之中。所以要能够成就出家修圣道,如果身不能出家,心也应该很清净、要能够看破放下。

这个是说受菩萨戒容易得常识宿命。

如果我们能够具足八法、能够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以后,我们行持的规范是怎么样的呢?底下就说了一些很具体的一些例子。总共有三十五个方面。基本上很多都是我们在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作为一个菩萨的心行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就对比一下,看我们做不做得到?就是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八法,若闻讥毁,心能堪忍。】

真的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以后怎么样?听到人家讽刺我、诽谤我,心能堪忍,心是如如不动。这是第一。

第二【若闻称赞,反生惭愧。】听到人家赞叹我,我绝对不会生起一丝一毫的傲慢心来,这个能够成为我的动力,我生起惭愧心来,觉得我还不够,要生起惭愧心,更加精进修行。

第三个方面是【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骄慢。】

修道欢喜,自庆不傲。我们很庆幸,庆幸这个世间这么多人,但是能够闻到佛法的人很少;就算闻到佛法的人之中能够生起信心的人更少;生起信心的人,能够发起菩提心来志求解脱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现在我们能够得到暇满人身――这是八个条件,八有暇十圆满我们都得到了,这个人身非常宝贵,胜过摩尼宝。并且还能够闻佛法,能够生信心,能够发菩提心,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殊胜因缘,所以我们非常庆幸,更加鼓励自己。因为很庆幸,所以我们更加精进地修持,但是自庆不傲,不会生起骄慢心来。

第四是【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

第五是【扬人善事,隐他过咎。】

他人有功德、有善事,我们宣扬;他人有过失,我们为他掩饰,不单单是佛法如此,世间比较有修养的圣贤都是如此。

《菜根谭》上面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看人很微小的过失,我们不要去指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很小的过失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去挑剔,那就说明自己心胸也很狭窄。他人的隐私不会去给他宣扬,不念人旧恶,不计前嫌。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人家有短处,我们去攻击他,在他周围去宣扬,那刚好彰显了我自己的短处,这个是以短攻短,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人家很冥顽不化,我们不要生气,要善巧方便用多种方式去调柔他、教化他,如果很生气去呵斥他,那就是以顽济顽。

《优婆塞戒经》六重二十八轻,第五重戒也是说四众过戒,梵网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第六重也是说四众过戒,第七是自赞毁他戒。

《梵网菩萨戒》上说:“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所以不可以自赞毁他,是重戒,这条要做到。就算是人家确实是有这么一个过失的话,我们要说他也是属于犯了一个说四众过戒。如果所说的不是事实,那在说四众过戒的基础上还加了一个妄语戒,这样都是重戒,就比较重了。

但是我希望我们一定要明白,要能够真正地、如法地受持,不要认为我到寺院里面来,我是居士,那我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看到某一个出家人做事情不如法,有侵损到三宝的利益,我是不是就不说呢?也不是这样。

但是,第一个我们的动机要纯正,我们是为了帮助他。第二个,我们是为了护持三宝,这样纯善的发心可以。但应该比较注意场合,在比较方便的时候能够向常住的执事反映,然后去妥善地处理,这样就没有犯,并且还有护持三宝的功德,应该是比较好。

并不是说好像这样我们就不能说了,一定要能够护持三宝,而且护持大众的信心。如果是看到一些不如法的现象,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应该是在比较方便的情况下向执事反映,这是比较如法的。

第六是【人所惭处,终不宣说。】人家都已经觉得很惭愧了,“人之惭耻,不宜宣说。”不要到处去宣扬他。

第七是【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人家很相信我,他的一些秘密跟我说了,我就不要跟他到处去说。

第八是【不为世事,而作咒誓。】

发了菩提心的人,不要为了求一些世间的小事情而去作咒誓,去佛前一味地去祈求,并且去持咒。这样就还是没有真实地了知到这个世间是梦幻泡影,还是很执著,很贪著此生此世。如果很贪著于此生此世的话,我们要无我利他就是空话,就没有真实地与菩提心相应。

第九是【少恩加己,思欲大报。】

人家对我有很小的恩德,我都要涌泉相报,我对人家有恩,我不会去求回报。

第十是【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第十一是【怨亲等苦,先救怨者。】

第十二是【见有骂者,反生怜愍。】

第十三是【见他偷时,默然不动。】

这个可能从文字上看就不好理解,人家在偷东西,我默然不动,所以说不要著文字相,也不要从语言表面上去看,那这里面是表示什么?就说要分层次来说,如果是我自己的财物,那我不要去太贪著它,他要偷我就舍给他好了。《佛子行三十七颂》上面说:“谁以大欲图财物,一切夺或令人夺,乃身受用三世善,回向于他佛子行。”我非常怜悯他,我不会对他生_恨心,不动的意思是我这个心如如不动。

再一个方面来说,如果是说我是已经发了菩提心,我保留这个财物的话,对于弘法有利,对于众生有利,那我应该是善巧方便制止他,但是内心如如不动,这样是默然不动。如果是一些个人的生活用品,我们对他生怜悯心,主动去布施给他,不要让他犯偷盗业,因为真实发菩提心的人如果去偷他的物品,这个过失罪业也是很大,所以我们很怜悯他。

再一个方面也是透过这个来转变我的心,考验一下我的心是不是还贪著于世间的物品和贪图享受呢?《菜根谭》上说:“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天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这个截然不同了,我们心能转物,对这个没有什么留恋的话,就能够天地尽属逍遥;如果我们以物役我,做一个守财奴,很贪著,那么一毛便生缠缚,一丝一毫一点点东西就会把我们捆住了,让我们迷惑颠倒了,这是对自己来说。

对他人的财物来说,我们见到这些偷盗的不如法行为的时候要巧为制止,但是我们要内心如如不动;并且如果是三宝财物,我们更加要好好地护持。

第十四是【见来打者,生于悲心。】

第十五是【视诸众生,犹如父母。】这个也是事实,我们无量劫以来流转生死,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这样要念恩,要报恩。

第十六是【宁丧身命,终不虚言,何以故?知果报故。】

第十七是【于诸烦恼,应生怨想。】

第十八是【于善法中,生亲旧想。】烦恼来的时候,我们不要畏惧它,我们要转化它。要知道贪、_、痴三毒烦恼是我不共的仇敌,我们要能够降伏它、转化它,然后透过菩提心的修持,我们的烦恼一天天地淡薄、一天天地减少,心越来越清净,这样是与佛法相应,心与法相应。

第十九是【若于外法,生于贪心,寻能观察,贪之过咎,一切烦恼,亦复如是。】

我们对于一切法,如果生起贪心来的话,马上要能够观察贪欲的过患,然后转变过来。

二十是【虽复久与恶人同处,终不于中生亲善想。】

二十一是【虽与善人不同居止,终不与彼而生远想。】

二十二【虽复供养,父母师长,终不为是,而做恶事。】

二十三【乏财之时,见有求者,不生恶想。】

二十四【虽不亲近,凶恶之人,而其内心,常生怜愍。】

二十五【恶来加己,以善报之。】

以德报怨,以善报之。“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觉得人家在欺诈我,我也不会去捅穿他,我心里面也明白。受人家侮辱,我也不会很生气,不动于色,这样是提高修养的功夫。佛法其实是更进一步了,不单单是不形于颜色,而且内心也是不起_恨心,如如不动,并且还能够以大慈悲心、怜悯心来善巧方便教化他,所以以善报之。

二十六【自受乐时,不轻他人,见他受苦,不生欢喜。】

自己享受快乐,乃至于享受修行的法乐,但是不会轻视他人,不会生轻慢心;见他人受苦,我们能够感同身受,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他。

二十八是【身业清净,持四威仪,即以是法,用化众生。】

二十九是【口业清净,诵读如来,十二部经,即以是法,用化众生。】

三十是【意业清净,修四无量,亦以是法,开化众生。】

意业很清净,常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悲无量心――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喜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舍无量心――于诸众生,永离贪_之心,住平等舍。

喜无量心。我们已经讲过了,一个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他什么时候都是欢喜自在的,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上能够保持我们绝对的喜悦的心,就是喜无量心。

这个世界是相对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善人也有恶人;有很好的事情,也有不如意的事情;有美好的事情,也有丑恶的事情;有很善良的人,也有很龌龊的人。任何外境的不同,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之中我们都能够保持我们绝对的喜悦的心,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一切众生的本性是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不过有些人迷失浅一点,他本有的福德智慧,善根开发得多一点,“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善根深。”

所以,我们都知道这一些,对于那些善根很深厚,精进修行的人,我们赞叹、随喜、护持;对于那些暂时还迷昧比较深的人,我们也善巧方便教化,也能够保持欢喜心,这样是喜无量心。

三十一是【假身受苦,令他受乐,甘乐为之。】愿代众生受无量苦,愿与众生一切安乐。

三十二是【世间之事,虽无利益,为众生故,而亦学之。所学之事,世中最胜,虽得通达,心无骄慢。以己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经世不绝。】

世间的事情,发了菩提心的人没有什么意愿去学,因为觉得这个跟佛法比起来就太浅了、太低了。但是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因为众生的根机暂时比较浅的缘故,还会学一点点,并且他要学这些世间的这些学问、知识、事业,都能够很快通达,而且做得最优秀,但是内心不会生骄慢,并且以这个来作为一个修四摄法的方便来接引众生。

三十三是【于亲友中,不令作恶,乐以上八法教化众生,说因说果,无有错谬。】

三十四是【爱别离时,心不生恼,观无常故。】

能够观无常,所以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与非常好的同参道友分离的时候也是心里面不生恼,而且知道大家能够精进修行,虽然相隔很远,但是都能够互相加持,互相提醒。

三十五是【受乐受时,心不耽荒,观苦无常。】

“众人恭敬遍荣誉,财物量如多闻天。然知世妙无实义,无有骄傲佛子行。”菩萨的心行就是很顺利的时候――财富也具足,众人也恭敬,荣誉也很广大,但是知道世间这一些都无实义,都只是用来作为度众生的方便,自己内心能够常观无常,所以心能够如如不动,能够无有骄慢之心。

【善男子,菩萨具足如上八法,则能施作如是等事。】

最后这一段跟我们每一品的最后一段都差不多,都是赞叹。出家菩萨要修这个八法还容易,如果在家菩萨呢?因为他“多恶因缘所缠绕故”,所以要真正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受菩萨戒这个是非常不容易,因此如来特别地赞叹。

好了,我们下午两点钟再继续学。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