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痴毒无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6 07:44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三毒烦恼里面最重的就是愚痴,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源——贪里面也有愚痴,嗔里面也有愚痴,因为有愚痴,所以我们才会起贪嗔。愚痴的众生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能够开智慧,远离愚痴的障碍。

  观世音菩萨以方便慈悲和般若三德来度化众生,常念观世音菩萨,一心不乱,至诚恳切地称名就能够感应道交。因为观世音菩萨他是耳根圆通,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我们在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能够在他的大智慧海中无余地了知,所以就能够寻声救苦,就能够转贪欲为方便,转嗔恚为慈悲,转愚痴为般若。

  清朝时候,有一位澍庵法师,他的性情很暴恶,并且又比较愚痴。在寺院里面做苦恼事情,天天烧火,但是虽然烧火,他还是脾气很大,所以就跟饭头师天天吵架,吵得不亦乐乎。当家就下令迁单,他醒悟过来,觉得很惭愧,在寮房里面一晚上都没睡觉,就忏悔念观世音菩萨。

  第二天早上,他就一清早跑去找当家,说:“向常住忏悔!请求常住慈悲,能够允许我闭关三年。”因为他前一天晚上有持念观世音菩萨的缘故,威神加持,大众都宽恕他,当家也同意他闭关三年。他在关房之中就专门持诵大悲咒,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三年期满出关以后,整个人就判若两人,性情也非常柔和,非常慈悲,智慧也大开。以前是个苦恼人,就是早晚功课也念不清楚,现在打开佛经,里面的妙义好像涌泉一样,能够滔滔不尽地为大众解说,而且不单单是佛法很懂得,世间的外典,任何的学说,任何的书籍,他看一遍就能够过目不忘。

  曾经有一次,全省中举的举人都一起到他们寺院里面来参观游览礼佛,中午就坐在斋堂里面讨论他们学习的那些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诗词歌赋,这位澍庵法师就坐在旁边听,笑一笑。那些举子因为意见不统一就争吵起来,看到他在旁边一笑,就请问法师说:“法师,你是认为我们讲得不对呢?还是不圆满呢?所以你笑起来。”

  法师说:“其实你们都没有学通。”就滔滔不绝把大家的疑问都很圆满地解答了。

  从此以后,大家都非常赞叹他,全国各地一些读书人,有不明白的地方都来请问他,智慧大开。

  我们岐山仁瑞寺有一位恬静法师,有一些去过应该知道,他也是依靠持诵大悲咒而得成就的。

  清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太平天国起义,这个寺院被烧掉了。恬静法师他持诵大悲神咒非常有灵感,观世音菩萨就在他的禅定之中告诉他:“你可以到京师去弘法,一定会有法缘。”

  去到的时候,就遇到慈禧太后有重病,整个太医院的医师都没有办法,束手无策。恬静法师就把榜文揭下来,他很有自信地说:“我能治好。”进宫以后就为慈禧太后念诵一遍大悲咒,一杯水喝下去就沉疴顿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非常欢喜,赐龙杖一套,还有半副銮驾,并且下旨让湖南省的巡抚支持仁瑞寺开启传戒。

  这个是比较近的持诵观世音菩萨能够开智慧得加持的感应故事。我们透过持诵观世音菩萨,就能够把凡夫的小聪明转变为圣者的大智慧。

  我们原来讲过修行的障碍就是两个:情与见。要把感情升华为慈悲,要把凡夫的这种我见,小聪明升华为大智慧。不要认为好像你很聪明就是真正有智慧,那个恰恰是你修行上的障碍,因为你执着于凡夫的知见,它就变成所知障了。

  我们可以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看凡夫的小聪明与圣者的大智慧有什么不同。

  比较容易了解的首先是相,从相上来说:

  第一个,凡夫的小聪明是建立在分别念的基础之上,所以分别心越重就越加重贪嗔痴;而圣者的大智慧是无分别的平等观。

  第二种相是聪明的人有执着相,越聪明的人就越执着于外在的境界,认为它是实有的,因为他分辨得很快,执着心更重,所以就一直会向外贪求,至死不悟。

  我们昨天讲过了,人类如果单单发展物质文明,就好像一匹失去驾驭的马一样,可能冲到令他毁灭的悬崖而不自知。因为我们的心一直向外去探索,探索外部的世界,然后我们认为这个就是聪明。其实是执着心,执着心越重,贪求心就越强烈,人类对于财富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好像夸父追日一样,至死方休,这个都是因为用凡夫小聪明的缘故。

  真正有智慧就能够了知外境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破除执着,不会贪求。

  第三种,凡夫的小聪明是以我执为基础的,所以越聪明就欲望越重, 耗尽心机去迷心逐物。我们看《红楼梦》上面所说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世间人认为很聪明的人,其实在佛法来看是没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就能够知诸法空相,能够度一切苦厄。

  第四种是凡夫的小聪明就会使他嗔恨心加重,报复心极强;有智慧的人他是慈悲的,是宽容的。

  世间人认为有小聪明的人,他其实是怎么样?加重贪、嗔、痴、慢、疑,他的相就是贪相、嗔相、痴相、傲慢相、怀疑相、分别相、妄想相、执着相。分别、妄想、执着都起来了,所以刚好与修行是背道而驰的,一直迷心逐物,所以“悟时法逐人,迷时人逐法”。迷的时候我们的心一直向外去贪求,世间的人就追求外在的财富;修行的人就向外去求法,他不求财,他求法;都是向外求,不知道向心内求,都是在用小聪明去学,你说怎么能够解脱,怎么能够成就呢?世间的聪明人,他越聪明就越傲慢,他的报复心也越强,也因此往往给他招惹灾祸。

  有智慧的人他是很慈悲、很宽容的,不要说有佛菩萨的这种圣者的智慧了,就是世间的人,他德行比较好一点,他很宽容,都能够给他带来帮助,带来回报。

  春秋时候,秦穆公就是一个比较宽厚的长者。有一年,秦穆公最喜爱的一匹良马跑出去了。我们知道秦朝所在的位置,现在的陕西,那里有一座山叫做岐山,是周文王他们兴起的地方。岐山脚下有两三百个农民,看到一匹马冲过来了,冲到麦地里来,就合起来把这匹良马打死了,然后一锅煮了,大家分着吃了。

  秦朝的官吏一直要为秦穆公找这匹马,找过来就发现给农民吃掉了,就把他们通通抓起来,准备要重罚,要问罪。汇报给秦穆公的时候,秦穆公就很宽容,他说:“怎么可以因为一匹畜生而去伤害这么多老百姓呢?”

  秦穆公并且说:“我听说如果吃了良马的肉,不喝一点酒就会伤害身体。”所以不单单是没有惩罚他们,还下令手下送了一些美酒赐给那些农民,然后把他们都放掉了。

  隔了五年,秦国与晋国打仗失败了,秦穆公亲征,给晋军围困起来,有性命的危险。正在最紧急的关头,突然有三百个人拿着武器冲过来,拼命把秦穆公救出重围。秦穆公说要赏赐他们,这三百人都扔下武器,跪下来说:“很感恩国君以前能够赦免我们,我们就是以前偷吃马肉的那些农民,一直想找个机会来报答国君,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所以很感恩国君!我们不需要什么赏赐。”

  事实上做人应该宽厚一点,容忍他人的小过失的时候,有良知的人他都一定会要找机会感恩图报。

  第五种相是,聪明的人他是紧张的、疲劳的、活得很累的、很烦恼的。有智慧的人他是快乐的、自在的、轻松的、欢喜的。内在有智慧的人,他外在显现自利的相就是快乐相、欢喜相、自在相;外在显现利他的相就是慈悲相,宽容相。这个是相的不同。

  第六个方面的不同是,聪明的人他往往疑心很重,猜忌他人,因为他以自我为中心。凡夫的小聪明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之上,所以他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自私自利,福很薄而多灾多难。我们看历史上那些所谓怀才不遇的人,一生困顿的人,都是因为他福德很薄,福德很薄都是因为他很自私,所以多灾多难。

  而有智慧的人呢?他知道要以众生为重心,知道度人就是度己,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成就众生就是成就开发自己内在本具的福德与智慧。

  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诗,他很感叹说,“世人生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我就因为太聪明了,所以一生很困顿,经常被贬官,经常被流放,虽然很有才华,诗词都作得很好,文章也作得很好,为官也很有政绩,但是还是多灾多难,所以说我被聪明误一生。他刚刚出生没多久,曾经有个很会看相的人说:“一双学士眼,一副配军头。”就是这个眼睛看起来很聪明,但是额头看起来就是一个被流放的配军相。

  第三句就说“儿孙个个愚且鲁”,希望我的子孙后代个个很愚笨,又很粗鲁,不求他们聪明。

  但是他第四句呢?又开始自作聪明了,“无灾无难到公卿”,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希望我的儿孙个个愚且鲁,但是要他们无灾无难,都能够做到三公九卿,做到最高的官位,还是在用小聪明的心来用事。

  第七种不同的相是聪明的人我慢加重。

  你看那些世间所谓的聪明人,他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所知障,不信佛法,认为他很了不起。我看到世间有些学者就分别判断,说儒家的思想、道教的思想、佛教的思想、基督教的思想,有什么样子的不同,哪种优,哪种劣。其实他自己一种都没有搞懂,在那里面坐井观天,自吹自擂,说研究比较宗教学,其实他皮毛都没有学到,这种人都是很傲慢的人。傲慢心很重的人,其实就是世间所谓的聪明人,但是他我慢习气很重,不信因果,贡高我慢,往往自己所持的是一种断见或者常见而不自知,陷在所知障的泥潭里面不能自拔,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以为外在的成就都是依靠他自己的聪明而得来的,不信因果。

  而有智慧的人呢?他能够深信因果,能够谦虚恭敬,内心谦下,外行于礼。知道今生今世能够有智慧是宿世都有学习,一定是有种因才能感果,今生有成就,事业广大,也是宿世有培福德。

  宋朝时候有所谓的苏门四学士,苏轼的门下有四个很出名的学生,其中一位就是黄庭坚。他是江西人,天资非常聪颖,二十六岁就中了进士,并且分下去做知府。

  他到任以后,有一个夏天,每天午睡的时候,一躺下去就做梦。做梦梦到走到一个田边的小路,有几间茅草房子,看到有一个老太太在门口摆一个方桌子,放一个香炉,点三支香在那里拜,并且又放上一碗芹菜面,然后他又走过去把那碗芹菜面端起来吃下去了。

  醒过来以后,哦,原来是南柯一梦,但是很奇怪,就觉得这个齿颊之中仍然还留了芹菜的香气。他开始不以为意,但是第二天午睡又是重复这个梦,第三天仍然还是重复这个梦。所以第三天午睡好以后,他再也忍不住了,就打开知府衙门的后门,带一个随从,按照梦里面的情景一路走过去。果然,知府衙门后面相隔没有多远就是一片田地,走了一段时间,就看到三间茅草房子,房子前面有一个方桌子,有一个香炉,三只香已经烧完了,还有一碗芹菜面,跟他梦里面一模一样。他觉得好怪,就进去说:“请问有人吗?”

  有一个老太太出来迎接他,黄庭坚就问老太太说:“老人家,您是不是已连续三天中午都会摆一碗芹菜面出来呀?”

  老太太觉得好奇怪,说:“是啊,你怎么知道啊?”

  黄庭坚又再问她说:“那么请问老人家,您为什么要连续三天都摆芹菜面,并且还要点香呢?”

  老太太说:“因为我的女儿死掉已经有二十七年了,她生前一直没有嫁人,在家里面天天就只是看书、写文章,并且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不幸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到今年已经有二十七年了。从她死了以后,每一年到她这个祭日的时候,我都会要用芹菜面来拜祭她,因为她生前特别喜欢吃这种芹菜面。”

  黄庭坚一想,他那一年刚好是二十六岁,而这个女子已经死了二十七年了,他就想这个女子是不是前生的他,心里面有一个疑虑,但是还没有说出来。他就跟这个老人家说:“可不可以请您带我到您女儿生前所住的闺房里面去看一看呢?”

  老太太说:“可以,我和我的丈夫就只有这一颗掌上明珠,所以她不想嫁人,我们由她;她一直很喜欢读书,我们也由她。她死了以后,她的房子我们一直保留着原样,都没有动她的。现在我的老头子也已经死了几年了,原来我们一家三口,现在就剩下我孤身一人了,你要去我女儿的房子看看也是可以的。”就带他去了。

  去了以后就发现有一个书柜子,很高,但是上了一把锁,黄庭坚就跟老太太说:“老人家,可不可以请你打开这个书柜子,我看看里面有一些什么东西好吗?”

  老太太说:“哎呀,这个就麻烦了,因为这个书柜子里面锁的都是我女儿生前所写的文章,她自己不给人家看,都是锁在里面的。她死了以后,钥匙放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

  黄庭坚突然想起来,他头脑里面可以有一个灵感显出来,马上他就知道,因为是那种茅草房子,里面是木板,“你在第几块木板的间壁缝隙里面去找,可以找到这个钥匙。”果然就找到了,然后打开来,黄庭坚就把那些文稿通通拿出来一看,哦,包括他考中秀才的文章,考中举人的文章,考中进士的文章,那些思路,那些大纲,那些辞藻,那些文章里面都有了。其实就是说他前生都曾经写过了,都曾经已经读过那些书,那些思路、文采都很相近。所以他就很感叹说:“书到今生读已迟。”

  事实上应该要知道,福德也好,智慧也好,一定有种因才会感果。黄庭坚就把他前生的母亲接到知府衙门里面一起共住,赡养天年。

  还有我们原来也讲过,有一头牛就因为闻这个《法华经》,第二生就可以做人,而且能够出家。他闻过的那个《妙法莲华经》前面的几卷,看一遍就可以背,没有闻到的,第二生用了很多功夫都背不下来。这个都是种下这种习气等流是很重要的,所以不要说:“哎呀,我年纪大了,我也不要学什么佛法了,我就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就好了。”当然如果你能够心清净,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当然也是好的。但是你的心很散乱,根本上都不懂佛法,口念弥陀心散乱,你说你专修,专念阿弥陀佛,那个不是专修,那个是找借口,是偷懒。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哪怕我们年纪再大,有机会闻佛法,只要是正法,我们都要多闻,为什么?就算我们今生今世不太懂,这个种子种下去的话,将来我们再一听就懂了。年轻人呢,你十多二十岁所听到的,你到三十岁,四十岁,再听的时候你就很明白了。中国人的教育方法,小孩子读私塾,不跟他讲很多,让他先背,把古圣先贤的书背下来,自然跟随他人生阅历的增长,以后他都能够明白,所以这是很好的开智慧的方法。

  第八种不同的相是,有智慧的人他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念者念真如自性;“无相为体”是于相而离相,离相修善;“无住为本”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会执着。我们凡夫是有动就执着动相,有静就执着静相,有染就执着染相,有净就执着净相,乃至于遇到法,都还会要执着于法尘、法相。

  那么能够“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就能够心无挂碍,就能够念念与我们的真如自性相应,“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切都是从一真法界里面流出来的,然后我们念念又与一真法界相应,又归入到真如性海里面去,所以这样子的人生当然是快乐自在的人生,心无挂碍的人生。

  但是有凡夫小聪明的人他是常起妄念,每一天都耗尽心机,乃至晚上睡觉都睡不好,还在那里盘算,我明天要做什么,要做什么,全部都是从贪嗔痴出发的妄念,都是遍计所执性,都是心有挂碍的,所以常起妄念。你看六祖大师最初见师父的时候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为什么?因为他能够与真如自性相应,能够归入一真法界,所以常生智慧,“无念为宗”。而我们是常生烦恼,为什么?因为都是从贪嗔痴出发,不停地、无穷无尽地在打妄想。

  有智慧的人他是断人我执,断法我执,断烦恼障,断所知障,所以他就能够真正做到“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而聪明的人,其实他是加重烦恼障,加重所知障,加重人我执,加重法我执。以自我为中心是加重人我执,以凡夫的妄想心希望自己事业成就,希望自己外在的一切都圆满,都还是从我执出发,还是加重人我执。不要说你能不能够成,不是以你的聪明决定的,而是以你的福报决定的,就算是你得到了,那又怎么样呢?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一文钱也带不走,所以一定要转凡夫的小聪明为圣者的大智慧。

  第十种不同的相是,聪明的人他往往是刻薄的、狂傲的、很傲慢的,所以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容易招惹杀生之祸。而有智慧的人是大智若愚的,是道德高尚,见者欢喜的,他的存在让众生都能够如沐春风,所以我们《法华经》里面有一位菩萨,他的德号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这个菩萨的名号是非常好,一切众生很欢喜见到他,他见到一切众生也很生欢喜心。这个是《妙法莲华经》里面佛陀对一位比丘尼弟子的授记。

  世间的聪明人,他因为他的聪明,所以他很狂傲,很傲慢,而招来杀生之祸的非常多。大家都看过三国,三国上面那些聪明人,很多都是因为太聪明,所以被杀掉了。你看曹操就杀掉好几个聪明人,一个是杨修,杨修这个人很聪明,曹操也很聪明,曹操想什么,但是杨修他都能知道曹操想什么。

  有一次,曹操准备修一个宫室,建好以后他去看看,看完以后一言不发,不发表意见,拿起毛笔来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死活的活。周围人看不懂,这个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写个活字呢?他们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就跟他们说:“哎呀,你们这么笨,曹操的意思是这个门太宽了,你要把这个门改小。”做工的人马上就把这个门拆下来,重新改小。你看,写在门上,里面一个活字,刚好就是一个阔字。

  曹操再去看的时候,发现门改小了,他就问他们说:“谁告诉你们的呀?”

  他们说是杨修,他心里面就不高兴了。

  以后再打仗的时候,相持不下,进退两难。传令官就来请问说:“以什么作为军令?作为军队里面的暗号?”

  曹操顺口就说了一句:“鸡肋。”

  杨修马上就收拾行李准备走了,其他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鸡肋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样子曹操非常生气,找个理由把他杀掉了,很狂傲。

  还有一个祢衡,这个祢衡也是很聪明,经过孔融的推荐,他到了曹操那里,但是到了以后他很傲慢,一点都没有礼貌,站在那里就大放厥词,说:“哎呀,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

  曹操就问他:“你看我手下这么多谋士,这么多良将,难道他们都不是人才吗?”然后祢衡这个人一个也看不起,把他们全部都批驳得体无完肤。当时有一位张辽(一位将领)在旁边就很生气,拿起剑来要杀掉他,曹操就制止了,说:“这个人还是有点名气,是名士,如果我们杀掉他,就显得我们心胸很狭窄,不能容人,不如这样好了,把他送走。”

  曹操就把他转送给荆州牧刘表,刘表也忍受不了他这种狂傲,又把他转送给江夏太守黄祖。黄祖一开始还是很喜欢他,很赞叹他,对他很客气,说:“哎呀,大名士,你写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我心里面想说的话你都帮我说出来了。”

  但是祢衡还是很狂傲,傲性不改,他有一次就当众侮辱黄祖:“你就好像土地庙里面那个泥塑的土地公一样,人家都来拜你,但是你一点灵都没有。”意思就是说,你尸位素餐,占着这个位子,没有起什么作用。

  黄祖很生气,忍不住就把他杀掉了。

  所以世间的聪明人往往都是很狂傲的,而有智慧的人,他是道德很高尚,很谦虚谨慎的。

  第十一种不同是,聪明的人用八识去分别外境,根对尘起识,然后执着于实有。而有智慧的人用四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还有些说五智,法界体性智。

  第十二种不同是,聪明是灾难,三途八难里面有世智辩聪难,因为聪明的人他招来杀生之祸,他削减自己的福报,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所以聪明是灾难相,是攀缘相;而智慧是吉祥相,是随缘相。

  总而言之,聪明的人因为喜欢卖弄他的小聪明,他的相就是妄想相、分别相、执着相,贪相、嗔相、愚痴相、傲慢相、怀疑相,执着于诸法实有的相。总而言之,一个总相就是心“迷”的相,聪明的人说到底就是一个“迷”字,越聪明越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算掉自己的性命。有智慧的人他是快乐相、自在相、欢喜相、慈悲相,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心“悟”相。

  学佛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的心转迷成悟的过程,我们的心能够转迷成悟了,欢喜自在了,那说明我们学佛上路了。你学佛以后还很紧张,还很忧虑,还很疲劳,还很烦恼,你这个学佛没有上路;不管你学十年、二十年,学一辈子,如果你没有真正地了解佛法,你外在露出来的这个相都是烦恼相、执着相,那你没有真正了解佛法,没有产生真正的佛法的智慧。

  所以学佛其实就是八个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转迷成悟”是心的相转过来的过程,我们心由“迷”相转为“悟”相,心由凡夫的聪明相转为圣者的智慧相。“离苦得乐”是用转变的过程,凡夫因为心迷,所以他是从苦入苦,越来越苦;修行人因为心悟,所以他能够离苦而得乐。今生今世也很快乐,因为随遇而安,好像儒家所说的,“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富贵,行乎富贵”,不会执着于外相,因为他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当然他也能够转,福报不够转为有福报,智慧不够转为有智慧,当然所到之处恒吉祥,所以这个是“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佛的过程。

  这个十二种相我们就可以明白了,原来聪明和智慧是不相同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学习了《现观庄严论》,要知道智和慧也是不相同的,但是不用讲那么细了。

  第十三种不同是体不同。聪明是以我执为体的,是生死烦恼的病根,是我们六道轮回的病根,而智慧是以无我慈悲为体,聪明以我执为体。

  第十四种是用上的不同。凡夫因为耍小聪明,所以造大恶业,还自以为是。不单单是此生此世障碍很多,这个还是花报,将来的果报是在三恶道之中。为什么?他越聪明越往上爬,又有一点小福报,然后用他的心机去得到的那些外在的成就,实际上都是给他带来灾难,都是令他造更大的恶业。他没有智慧,有小聪明,地位越高,造的恶业就越重,地位越高,福报越好,他就更加肆意妄为。你看世间那些闯生命的红灯,钻法律的空子,那些人都是聪明人,但是今生受牢狱禁闭之苦,将来呢?不忏悔的话,三恶道有份,那个都是他耍小聪明惹的祸。这是用上的不同,用上今生今世招感障碍和不如意,将来跑到三恶道去了。

  修行人他因为有般若的大船,所以能够福慧双运度出轮回的苦海,菩萨以慈悲和智慧广利众生,广修六度万行,积累菩提道的资粮,速成佛道。所以用上也是截然不同,天壤之别的。

  所以我们从这十四个方面就可以明白,怎么样子去转凡夫的聪明为圣者的大智慧。到底下讲菩萨的五种观之广大智慧观的时候,还会要展开来再讲解。

  《首楞严经》上面有讲到,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够让愚痴的众生念他的名号就开智慧:“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销尘旋明”,销尘就是销妄尘,不会执着于外在的声尘的动相和静相,销妄尘,根尘脱落,而复明相,复内在的自性的光明相、智慧相,所以称为销尘复明。

  “法界身心,犹如琉璃”,能够显现自性的智慧光明相以后,当然就能够明白:外而世界,内而身心都是我们一真法界流露出来的,都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外而法界,内而身心都能够犹如琉璃,透澈、明净、光洁,就称为“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

  因为观世音菩萨他是这样成就的,所以他以此成就来起用,就能够加持念他名号的众生都能够离愚痴的黑暗,所以说能令一切“昏钝性障”,昏,迷惑;钝,迟钝;开发自性的智慧功德有障碍;这样子的业重的众生,“诸阿颠迦”,阿颠迦就是无善根,善根很少的人。

  但这些人如果能够回心念观音菩萨,都能够永离痴暗。

  《法句经》上面说:“疲劳者路长,失眠者夜长,愚痴者生死轮回长”。所以愿我们大众、法界众生都能够念观世音菩萨开发内在本具的智慧,不要用凡夫的识,不要用凡夫的小聪明,升华为圣者的大智慧。

  好了,接下来是总结。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释迦佛再一次叫着当机请法者的名号说:“无尽意菩萨,你看看,观世音菩萨他有这样子广大的,浩瀚无边的威德神通之力,所以能够用他的这种大威德神通之力多所饶益,普遍地饶益教化一切众生,所以一切众生要常心念”。

  用心去念,不是用口去念。我们看“念佛”两个字:“念”,上面是个“今”,底下是个“心”;佛就是觉;今心觉就是念佛,你每一个念头都是觉悟的就是念佛。你口里面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心里面起烦恼心,这个不是真念,这是口念,口是心非地念,所以念念觉悟,今心觉,这是真念佛,念念慈悲,这是真念观世音菩萨。

  这是总结解三毒,念观世音菩萨不单单是能够救外在的八难,还能够解内心的三毒,内外都解了,当然我们得成就。

  所以我们还要知道观世音菩萨,念诵他的德号不单单是可以解六道凡夫的事三毒,事相上的贪嗔痴三毒,还能够解三乘的理三毒。

  声闻、缘觉,二乘的圣者他们也有理上的贪,贪什么?贪著于那种涅槃的寂灭的快乐。你看阿罗汉,“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灰身灭智,不受后有”,他就安住在那种涅槃境界里面,他觉得很快乐,不愿意出来度众生,自了汉,这个是理上的贪,爱著于这种寂灭之乐是理上的贪。厌离生死名为嗔,不愿意回入尘劳来度众生。我空法有名为痴,理上的痴,还有尘沙惑,无明惑,所以称为痴。

  菩萨他仍然还有微细的变易生死,就名为贪。他厌恶二乘那种自了汉,厌恶二乘的沉空滞寂,名为嗔。尚有无明惑未断尽就名为痴。

  这是三乘圣者他们理上的三毒。三乘圣者共同的都是已经断了见惑、思惑,所以事上的三毒没有了,但是理上还有三毒。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这些三乘的圣者也需要念观音菩萨,你不要以为我们凡夫才念观音菩萨,大阿罗汉、缘觉、菩萨,他们都需要念观世音菩萨,透过念观世音菩萨来转理上的三毒。

  所以我们发心念观世音菩萨,念到事一心不乱就可以解凡夫的事三毒,就可以有机会让我们能够入定。入定以后,再加功用行就能够断见惑、思惑,就能够成就,能够超凡入圣。念到理上的一心不乱的时候,就可以解三乘的理三毒,前面是断了见思惑,这里还能够进一步断尘沙惑,断无明惑,所以观世音菩萨有这样子的广大威德的大神通力,能够普遍地饶益九法界的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常应心念。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