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求女无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6 07:44

  接下来是第十三种无畏,求女无畏。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如果你念观音菩萨要求女儿,就能够如愿地生一个“端正有相”的女儿。

  “端正有相”很重要,端正是品行端正,有相是相好庄严,这样子的女儿。如果你只是端正而没有相好,一般的凡夫他不生爱敬的心,不生恭敬的心,他以相貌取人。不过据说诸葛亮的妻子叫做黄月英,很有智慧,很有头脑,但是相貌是很丑陋。我们去南阳那边开光,去到卧龙岗,看到他家族的一些记载,一些历史。如果有相好,但是品行不端正,大众见了就会生轻贱心,很轻视她,觉得这个人很下贱,所以要“端正有相”。

  求女得女也有,有些人觉得,“哎呀,儿子都是经常出门在外游四方,女儿可能见面的机会多一点,孝顺一点。”这样子的人也是有的。梁武帝萧衍他就曾经这样子,他很信佛,他生了好几个儿子,后来他就想想:“哎呀,我要生个女儿,能够知冷知热就好了。”他就念《普门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果然他妻子就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明练公主。

  明练公主后来就渡过长江到北方去找达摩祖师,拜达摩祖师为师,随达摩祖师出家,法名道迹,号总持。我们看达摩祖师的那些开示里面有看到,达摩祖师说,谁谁谁得到我禅法的皮毛,谁谁谁得到我禅法的骨头,谁谁谁得到我禅法的肉,谁谁谁得到我禅法的精髓。谁得到禅法的精髓啊?二祖慧可。这个总持比丘尼她就得到达摩祖师的禅法,但是不深入,她后来就住持法华寺,很喜欢诵《法华经》。

  “端正有相”,端正从忍辱中来,相好从以花供佛中来。“众人爱敬”,从恭敬他人,礼拜三宝中来。要修忍辱法,要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不单单是佛弟子,世间有修养的人都是如此,你看舜帝他也是这样子的。舜帝的母亲很早就死了,他父亲又娶了一个,这个后母很虐待他。后母又生了一个儿子,是他的弟弟,同父异母的弟弟,名为象。一家三个人都欺负他,处处都想致他于死地。

  有一次,象就想了一个馊主意,叫他挖井,挖到很深以后,等他一下去,马上象就把大石头砸下去,他的母亲都跟着来把那个井填掉了。这个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落井下石”。但是舜这个人很有智慧,预先就在井的旁边挖了一个横道,听到上面声音不对,马上就钻到横道里面继续挖,挖到地面上来,然后出来了。

  这样子经过很多次,但是他从来没有变心,从来没有说要报复他们,只是想着自己的过失,想着要反省自己,我有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所以让父亲、母亲和弟弟都不满意。一直都是这样子地去找自己的过失,没有找人家的过失,提高自己的修养,然后全家人都被他感动,并且转化过来了。尧帝听说以后就很欢喜,就把这个帝位禅让给他了。

  你看世间人都能够修忍辱,何况是我们佛弟子呢?

  求女得女,不单单是要“端正有相”,还要“宿植德本,众人爱敬”。要“宿植德本”,我们要子嗣绵长,一定要修福积德,中国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看袁了凡到南京栖霞寺去拜见云谷禅师的时候,禅师跟他说:“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祖上修的福德很深、很大,修养很高,那么子嗣很绵长,并且很贤良。你看孔子,虽然他生前不得意,但是他修的福很大,他的子孙后代很绵长,并且都很有成就,乃至于现在都是如此。好像一国的开国之君,他的祖上能够修福的话,那么这个帝位传得也久,你看清朝的皇帝传了十个,这些都是需要同类相聚,你要有德,自然能够招感有德的子孙过来。

  乃至于求女得女也是如此,因为女子有德的话,她做母亲以后,她的儿子一定会教育得好。对小孩子的教育应该在胎儿之中就开始,在刚刚生下来就开始。中国人说三岁看八十,三岁就可以知道这个小孩子将来成就怎么样。他从零岁到三岁,这个几年谁教的啊?主要是母亲教的。

  现在的人不太好,因为个个都很忙,夫妇都要上班,所以一生下来没多久就把小孩子扔给保姆去抚养,而这个保姆不一定有文化,也不一定修养很好,那么带出来能够怎么样呢?你等到好像五岁以后再送去幼稚园,等到七岁以后再送去学校,认为从那个时候才开始教育,已经搞错了,他很小的时候那个习性就已经给他养成了,以后要改就好难了。所以女子能够“宿植德本”是非常好的。

  而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子“宿植德本”的女子。

  比方说,唐太宗的皇后是一个德行很好的人。有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退朝以后,跑回皇宫,口里面就在骂了:“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这样说。

  长孙皇后就问他怎么回事,太宗就说:“哎呀,魏征老是在朝堂之上专门挑我的不是,直言进谏是好的,但是老是顶撞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很生气。

  长孙皇后马上就退下去,穿上皇后的礼服来礼拜唐太宗,说:“祝贺皇上!”

  唐太宗就很奇怪,说:“奇怪了,今天又不是什么大节庆,你穿上礼服来拜我干什么?”

  皇后就说:“因为有圣明的君主,所以才有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

  这样一说以后,唐太宗马上就醒悟过来,转怒为喜了。

  你看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也是如此。汉朝时候有一位名将马援,马援的女儿后来入皇宫也做了皇后,德行也是很好。春秋时候,还有一位叫做齐姜的女子,修养也是很好,也是“宿植德本”。

  春秋时候有一个大国,晋国,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国内发生内乱,所以就投奔齐桓公。齐桓公觉得重耳虽然现在不得意,但是很有才能,所以很器重他,衣食住行都照料得很好,并且把他们本族的一个女子,叫做齐姜,也嫁给他做妻子。

  重耳在齐国一住就住了七年。后来齐桓公死了,齐国五个公子都来争夺这个君主之位,齐国乱起来了。跟随重耳一起流亡的那些手下就想劝重耳离开,另外去找靠山,等待机会再返回晋国做国君。但是因为齐姜很贤惠,所以重耳就很不舍得,他不愿意走了,他说:“哎呀,算了,我都流亡好多年了,在齐国也住了七年了,将来能够回国做国君就去,不能回国也算了,我现在很安乐,就这样过一辈子也算了。”没有什么意志力,不想奋斗了,然后很消沉,就想这样子享受安乐富贵就好了。

  但是齐姜这个人很贤惠,晚上的时候,她专门摆了一桌酒宴,请重耳出来说:“夫君,听说你要离开齐国远行了,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也不劝阻你,今天我这个就算是送别的宴。”

  重耳听了以后很不高兴,说:“谁告诉你我要走了?我没打算走,我不想走。”然后很生气,饭也不吃了。

  齐姜很灵活,马上就转过来说:“那好,如果夫君是打算走呢,是你的志气;如果你不打算走,那么是对我的深情;不管怎么样,都请你好好地吃。”

  这样子之后,一杯酒又一杯酒,把重耳灌醉了,齐姜马上就把重耳手下的那些官员都叫过来,然后把醉醺醺的重耳抬上马车,马车立马就跑出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重耳酒醒的时候,已经离开齐国的国境了。不会去留恋这些儿女的私情,而能够帮助自己的亲人成就外在的事业和成就自己的修养德行,这样子是“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佛法里面就更多了,你看我们佛经里面有很多佛陀为女子所说的,比方说,佛说《胜鬘狮子吼经》,是为胜鬘夫人所说的法;还有佛说《妙慧童女经》;还有法华上面的龙女,八岁成佛;还有《佛说老女人经》等等,非常多。

  《大佛顶首楞严经》上面说:“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承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六根圆通”,就是能够六根互用,“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能够六根互用。众生的见闻觉知是为根所限制,所以不能互用,眼根只能看,就不能听,耳根只能闻,就不能看。但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他的一一根都有见、闻、嗅、尝、觉、知的作用,都是全息的,所以是“六根圆通”。凡夫他是为根所限,不能互用,所以既不圆也不通,观音菩萨能够成就了“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内在本觉的智慧的明起始觉的照,而又“明照不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

  “立大圆镜”,因为智照不二,所以是能照之智,所照之理,唯是一心, 唯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就好像一个大圆镜一样,能够含十方界,能够以如如之智照如如之理,由如如之理起如如之智;起如如之智以后,又以如如之智来照如如之理,所以安住在常寂光之中,唯一常寂光,空无所有,称为空如来藏。《首楞严》上面有讲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大家看看我们原来讲的《首楞严经》,应该也可以知道。

  真空能生妙有,真空能够含藏妙有,这个是比喻为女。母亲能够孕育儿女,喻如真空含容妙有,喻如空如来藏,所以能够令众生求女得女。

  其实不要单单从表相上来看求男求女,更进一步来说,念观世音菩萨能够满二求,满足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更重要的还是指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开启我们内在的福德与智慧。

  男好像山一样伟岸,女好像水一样柔顺,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慈的人,有德行的人,好像山一样如如不动;有智慧的人好像水一样,随方就圆,圆融无碍;所以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开发内在本具的仁与智,就是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第二个方面,男为阳,女为阴,男为阳是有形的显相,女为阴是无形的智慧。所以我们能够有形的显相,普门示现度众生,这个是求男得男;内蕴智慧,开显内在本具的智慧,这个是求女得女。《金刚经》的主旨是什么?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实上就是四个字:“离相修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离一切相是求女得女,修一切善是求男得男,要这样子来理解念观音菩萨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就比较深入了,这样子是会念观世音菩萨。离相显发智慧是求女得女,修善是能够求男得男,显一切相去救度众生。

  第三个方面,整个的佛法可以概括为二道:方便道,菩萨道。也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我们侧重于自利的是解脱道,小乘声闻、缘觉,他们断见惑、断思惑,证得空性智慧,这种解脱道是侧重于自利的,那么是求女得女;自己开悟了,见道了,之后再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这个是求男得男。所以解脱道是求女得女,行菩萨道是求男得男。

  第四个方面是,断见惑和思惑,证得人空是求女得女;断尘沙惑和分断无明惑,证得法空是广度众生,是求男得男。

  第五个方面,福德庄严是求男得男,智慧庄严是求女得女。福慧是能庄严,自性清净法身是所庄严,能所不二,是妙男妙女具足的妙庄严。妙庄严是什么?妙庄严是妙觉佛果位。

  你不要以为外在的,我求一个儿子,求一个女儿,这个就叫做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事实上每一个人都需要念观世音菩萨求男求女,成就我们内在的慈悲与智慧,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样子就理解了观世音菩萨的义趣。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释迦佛再一次叫着当机请法者的名号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这样子浩瀚广大的福德、神通、智慧之力,如果有众生能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前面的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语功德,这里面恭敬礼拜是身功德;前面的是语业清净,这里面是身业清净。“福不唐捐”,唐捐就是虚弃,不会虚弃,心念不空过。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我们知道了观世音菩萨是早已成佛的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在果后行因, 乘愿再来的大菩萨;能够随缘赴感应群机,“随缘赴感靡不周”,“故号名为观自在”,所以我们要受之于心,持之于口,念兹在兹,切莫空过,这样子是“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乃至于很快地得感应的都很多。晋朝时候,河北定县有一个人叫做白法桥,这个人很喜欢读书,很年少就很喜欢读书,但是苦于中气不足,声音不好,念不出来。他读到《普门品》以后就很欢喜,马上就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发了一个愿,说:“弟子至诚恳切七日七夜念观世音菩萨,并且持千手千眼八关斋。”这种千手千眼八关斋是很严格的,完全不吃东西,就喝一点水。七天七夜之中都是绝食来称念观世音菩萨,求得现报,希望现在就能够加持他。

  到第三天、第四天的时候很难受,他的同修都劝他,“算了,你不要这样子折磨自己的身体了。”但是他意志很坚定,还是坚持做。

  果然到第六天了,他觉得这个精神很疲惫了,还是坚持,突然之间就好像有甘露滴在他身上一样,他的喉咙就觉得很舒服,然后就想喝一点水,一喝下水以后,整个人就精神起来。第七天期满以后,他的音声就很好了。

  他以后在诵《普门品》、念书的时候,声音非常响亮,三里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并且不单单是人喜欢听,一切小动物,那些小鸟,其它的小猫小狗,一听到他一诵经,马上就跑来,静静地站在旁边听,鸟就飞到树上静静地等他诵完以后再飞走。

  在《业报差别经》上面有说,礼佛的功德非常大,“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我们拜下去所占的这个空间,像他们做那个大礼拜,拜下去的空间有多大的面积,一直到金刚际,一直到色究竟天,这个中间有多少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是我们能够感得一次转轮圣王的福报,所以能够获十种功德:

  一者、得妙色身;

  二者、出言人信;

  三者、处众无畏;

  四者、诸佛护念;

  五者、具大威仪;

  六者、众人亲附;

  七者、诸天爱敬;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往生;

  十者、速证涅槃。

  所以不要轻视礼拜这个法门,事实上你越有智慧,越会在事相上面更加用功;如果你只是去学理论,但是事相上的修持你不想做,说明你没有真正地开智慧。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