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一、法界

《释教【三字经】讲话》 by 释南亭

2016-8-16 22:42

  《三字经》原文,对于法界的解释,共总有十六句,可以分为三节来讲。第一节是立名。经文上说:

  【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

  “始终”,是指时间;“内”和“外”,是指空间。“始”是始初;“终”是终结。宇宙间的事事物物,没有一件是没有初生和终结的,也没有一件事物是没有内外界限的。我们是人,从娘胎里生下来是始;一口气不来,死了,就是终。皮肉以内是内,皮肉以外的空间是外。人是如此,那么,其他的事物,大而至于太阳、月亮;小而至于毫毛、微尘,无一不是如此。唯有这样东西,是既“无始终”,又“无内外”。是凡有始终,有内外的事物,皆可以从它的体质、相状、作用各方面来安立一个名目。但是,这无始终、无内外的一个怪东西,却无法安立它一个名目。没有名目的东西,假如我们要研究它的话,确使人有无从开口和下手的困难。因此,勉“强”安“立”它一个“名”字,叫做“法界”。

  向下讲到第二节法本。法本者,诸法之本也。经文上说:

  【法界性,即法身,因不觉,号无明。空色现,情器分,三世间,从此生。】

  法界,这一名词,将在下文贤首宗里很详细地讲到。然而,法界究竟是个什么?现在且先将它略略的指示出来。法界,原来是诸法的性体,所以,叫做法界性。深刻一点说:这一性体,在无情的事物叫法性;在一切众生就叫佛性。诸佛证穷了这一性体,又名法身。经文上说的“法界性,即法身。”只是三种佛身中的一种。

  华严宗的第四祖清凉澄观国师,尝被唐皇供养在宫中。宪宗皇帝曾经以[《华严经》上所说的法界是什么意思?]问清凉国师,清凉国师说:“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以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唯一真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我们如果懂得这一段的文字,对于法界是个什么?可以说:“思过半矣。”

  “因不觉,号无明”者,上文我曾经引用清凉国师的话说:“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以来,灵明廓彻。”由于这几句话,我们应该知道,法界,就是我们心体的代名词。我们的心体,从本以来,灵明廓彻,既“灵”且“明”,这是多么好听的字眼儿。但是,我们试摸摸自己的心看,是不是灵?是不是明?说起来真够惭愧!我们心里,塞满了贪、嗔、痴、爱和杀、盗、淫、妄的坏东西。一人如此,人人如此,一切众生莫不如此,所以构成我们这五浊恶世。然而,这许多坏东西,从哪儿来的呢?“因不觉,号无明。”因为既灵且明的心,忽然不觉而有了无明,不觉就是不灵不明,不明就是无明。由于有了无明为根本,那许许多多的坏东西,就跟着一起而陆续生起来了。所以,《起信论》上说:“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这里,所最难理解的是:自性本来清净,为什么会生起无明?这我可说个譬喻。譬如,一个大好的晴天,万里无云,忽然因远来的气压,使得漫天的乌云,继之而起的是大风、大雷、大雨,闹得天翻地覆。心,本来是清净的,因对外境而起了染心,染心一起,则百劫千生的生死祸乱,皆从此而有了。所以,经文上接着说:“空色现,情器分,三世间,从此生。”空色现的“空”,就是指的众生们的心体。心体,本自清净,什么都没有,所以说它是“空”。清净而无染污的空性,因不觉而有了无明,所以事事物物的“色”,就从此而显“现”了。情器分的“情”,是有情世间。“器”是器世间。加上“智正觉”世间,是三世间。一切众生,皆有人我、法我的两种执情,所以叫有情。器,是指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的一切事物。有大智慧,正真觉悟了宇宙万有的真理,也觉悟了自己的心体本来清净,这就是智正觉世间的佛陀。然而,一切众生与山河大地以及佛陀,皆称为世间者。世,是时间;间,是空间。有情、无情的事物,皆要借时间和空间交织而成。比如说:一棵树木吧(3),没有十年以上,哪能长成功,所谓“十年树木”;没有空间,它的枝干,又向什么地方发展。一念灵明清净的心体,因不觉而有了无明,于是乎幻出了有情的众生。有了有情的众生,就要有众生的依处,依处,就是器世间的世界。在有情的众生中,不都是冥顽不灵的痴汉,也就是说:众生中尤其是人道中,具有超人智慧的人,因为怜悯众生的苦,发心修行,灭去心灵上的贪、嗔、痴、爱而成佛。佛,就是智正觉世间。智,当然是智慧,因智慧而断去那些坏东西而大彻大悟,彻悟就是觉,由于智慧的觉是正觉,所以叫智正觉世间。三世间的分别,就这样产生的。

  向下讲到第三节,迷悟的枢纽。经文上说:

  【迷则凡,悟则圣,真如体,须亲证。】

  上文所说:有情的众生世间,大地山河的器世间,大彻大悟的智正觉世间,同样的都是从空性中幻出。器世间我们且不去说它。有情世间和智正觉世间,为什么有如天和地那样的距离呢?各位听众或读者,请注意经文上:“迷则凡,悟则圣”的两句话。有情世间和智正觉世间的距离,其枢纽就在一迷一悟。迷个什么?迷昧了那“灵明廓彻”的心体;悟又悟个什么?觉悟了这“灵明廓彻”的心体。真如,也是心体的代名词。真者不虚妄;如者不变异。所以经文上接着说:“真如体,须亲证。”亲证,就是亲自证悟到自己的真如心体。我们读了这四句经文,就应该知道警惕而更加勤敏。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