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九 叙述古德

《释教【三字经】讲话》 by 释南亭

2016-8-16 22:42

  各位听众,《释教三字经》,今天讲到全文的第九大段“叙述古德”。古德者,古时候有德学的人。作者既已劝导我们向学,又举出好几位可以作模范的“古人”,“叙述”他们治学做人的经过,作我们的榜样。《三字经》上说:

  【古之人,行履笃,言不诳,心不曲。】

  这四句,可说是本篇的冒子。杨仁老说:“古”时候“的人”,“行履”敦厚而“笃”实。在“言”语上是:“不诳”不妄。在“心”理上是:分毫“不”许弯“曲”。因为,心为一身之主,发之于口,则为言语;发之于身,则为行动。然而,心不是物质,更没有形象,哪能有什么弯曲呢?这只是借着物质来形容罢了。那么!什么是心上的弯曲呢?心上有了贪、嗔、痴、爱的根本染污念头,我们就会掩饰自己的短处,庇护我们的私人贪污舞弊,舞文弄墨。大之,则损毁了国家民族;小之,则个人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这都是心地不光明发挥出来的恶言、恶行所招致的后果。所以,《维摩经》上说:“直心是道场。”直心二字,值得我们铭于肺腑。因为,心为言行之本,都如《论语》上说:“言寡尤,行寡悔;言忠信,行笃敬。”可说是圣人所见略同。然而比较起来,还是没有道著根本。因为心直则言、行必定也直;言直、行直,自然寡尤、寡悔而既笃且敬了。《三字经》上说:

  【守清素,如慧开,竭尽施,不积财。】

  向下,作者杨仁老介绍给我们的十位高德,而分为十类,并个别的作简单的说明:

  第一,清素类。“清”,在这里是单纯的指着“不积资财”而言。因为,积蓄资财就是贪求无厌,贪,就是污浊。“素”,是寒素。素,也是无颜色的白色。一个人,既然什么都不贪著,当然就贫寒,但身心却是清白的。“守”,是保持。清寒贫素的人,必定生活很苦,能够耐得苦生活的人,才能保持这种清德。

  “如慧开”,这是举出一个人来做代表。都“如”,梁朝时候的“慧开”大师,他是江苏吴县人,住持现在江都县的彭城寺。他是一位讲经法师,很有名气。有一位豫章太守,姓名叫谢惠的,请他讲经,供养他很多的财物;又有一位晋安太守,姓名叫刘业的,知道他很穷,一次就供养他一万钱。慧开法师呢?他“竭尽施,不积财”。也就是:他能够将先后所获得的供养,一到手,就随时分散给贫苦的穷人,决不积存丝毫而据为己有的。

  【自洁者,如道林,入深山,远女人。】

  第二,自洁者,“洁”身“自”好,是众所周知的一句成语。洁身者,远离不应该接触的环境;逃避不应该攀缘关系的众人。所以,沙弥戒里,就有“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观听,不捉持金银生像宝物”的戒条。杨仁老举例子说:“如”象同州人“道林”法师,居太白山,道风很好,他的声名远闻到帝都,皇帝屡次下诏书,召他进京,他都拒绝。尤其是为人所不及的,他躲“入深山”,人迹罕至的地方,以求“远离女人”而自洁其身。

  关于这一点,不久圆寂的章嘉大师,我也曾经听他说过:他自从接受了“呼图克图”的封号以后,连他的生母都不许走进他的房间。不接近女人,从他在台湾十几年当中没有传授过一次密法可以看出。可是,他是黄衣喇嘛的正统啊!

  人,是感情的动物,而女人又特别重视感情,常常接触,未尝不可以由情感而生爱著,甚至无所忌惮,终至玉石俱毁。逃入深山,远离女人,这适合了老子《道德经》上的“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的格言。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固然是洁身自好唯一的办法。假如有一个机会,使你避免不了而见着了可欲,你的心还是要乱的,因为这是以石压草的方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必然的现象。人,不动欲念,不会来人间受生的,而男女间的关系,又是繁殖人类的要素。同是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身,一到了发育成长的时候,这与生俱来的染污观念,会因生理的冲动,而发之于行动,决不会因你逃避而消除。所以,佛教认为这也是生死根本之一,我们要出家受戒,必须要年满二十,让你在有了这一感觉之后,自己认为这是染污之行而自愿放弃。然后,教我们理解、观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更进一步,专修不净观,观照五脏的不净,一肚皮的腥臭污秽,用这些理解、观力来慢慢的克服,夫然后,不断而自断。

  我曾亲近过一位应慈老法师,他曾在上海、南京、苏杭一带讲经,亲近他的,多半是女弟子,起初,也曾飞短流长,遭到谤毁。其中有好几位是北洋女子师范毕业,而曾从事过中等女子教育的女居士,号于众曰:你也避嫌疑,他也避嫌疑,我们女人哪来听法的机会,佛说度脱一切众生,并没有将女人除开。同时,日子久了,也就没事了。

  所以,洁身自好的一规律,应该因时、因地、因人而运用它。

  【尊师者,如道安,服苦役,心自甘。】

  第三,尊师类。韩昌黎在《师道》的一篇文章里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来,以天、地、君、亲、师同称为五大,“师”之所以应受到“尊”重,就在传授我的道,解除我的疑惑,我从而受业。至于,出家的“师”父,更是法身父母,尤其是应该受到“尊”重。

  都“如”,东晋的时候,有一位“道安”法师,十二岁上就出家了,但不幸的是其貌不扬,而其智性又聪明绝顶。他的师父看到这小孩非常丑陋,很不喜欢他,常常叫他“服苦役”。据传说,是叫他牧猪,而道安“心自甘服”却毫无怨尤。不过,日子久了,他感到枯燥,他就向他的师父要求,给他一本经书读,居然如愿以偿了。

  第二天的上午,又该他赶猪群到田野去了。他将昨日取去的经书交还给师父,同时,请求掉换一部!他的师父惊奇的瞪着一双眼睛说“难道你已经读熟了吗?”“读熟了”。“你背诵了给我听!”道安真的一字不遗的背诵了一遍。他的师父叹喜着说:“这孩子,天纵的聪明!非我能教!好罢!这里仅有的经论,你自由的拿去念好了,待我为你访求明师,让你去游学。”

  道安于是乎一面牧猪,一面读经,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后来佛图澄来到了中国的北方,而北方的政权,落到石勒、石虎弟兄俩手上。石氏兄弟本来都是胡人,恣睢暴戾,以杀人为乐,然而却很尊重佛图澄,因为佛图澄的感化,多少人获得免死。这不关本文,姑且不谈。道安因震于佛图澄的大名,马上负笈亲近。以他那目视十行,过目不忘的天才,自然很快的登堂而且入室,后来,在佛教史上占着一页,而且,净土宗的初祖庐山远公竟也是他的弟子。

  这里不是对道安法师学术、道行的成就来加以表彰,而侧重在道安法师的童年,有绝顶的聪明,但是,他不骄傲、不怠惰,绝对尊崇师父的教言,照常牧猪。

  【孝亲者,如道丕,为养母,自忍饥。父捐躯,为报国,丕苦求,骨跃出。】

  第四,孝亲类。“亲”,指父母亲而言。父兮生我,母兮育我,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儿女对于父母孝敬是天赋的责任,而孝敬的表现,尤其是出于既贫且贱的人身上,更是难能可贵。这里举出一位道丕法师来作代表。“道丕”法师,是李唐的后裔,出生于五代之末的后周,七岁就出了家。十九岁上,遇着长安兵乱,道丕背负着母亲,躲入深山。谚语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其时,不但兵荒马乱,又遇着天久不雨,秋禾失收,民间普遍的闹着饥荒。道丕呢?一方面乞食“养母”;一方面自己用辟谷的功夫,实际上就是“忍饥”。如此者,挨过了一个时期。天时、人事好转了,可是他的“父”亲,又因“为报国”而从军,“捐躯”于战场,他奉母亲的命,去战地迎取父亲的尸骨。道丕法师千辛万苦的跑到那地方,举目四望,不禁喊了一声“天哪!这和吊古战场文上的‘浩浩乎!平沙无垠,迥不见人’有什么两样呢!而且,满地都是白骨,谁是我的父亲呢?”道丕法师不禁流泪满面,以极悲痛的心情,跌跪尘埃,祷告三宝,哀“求”祖宗的加被与指引,能够获得父亲的真正尸骨,归而安葬,即尽了人子之心,也让母亲获得一分安慰。如是者,叩求不已,真是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无数的尸“骨”中,竟有一具腾“跃”而“出”,道丕法师乃负之而归。这自是精诚的感格,别头,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高尚者,如道恒,避荣命,入山深。】

  第五,高尚类。不贪求荣利,自洁其身,叫做“高尚”。如象东汉初年的严子陵先生,是光武皇帝的总角之交,要做多大的官都成,可是他拒绝了光武皇帝的器重美意,终其身是一个平民大百姓。严子陵和汉光武自小称兄道弟,而子陵之才亦不下于光武,一接受了官职,不免要称臣下拜,子陵也许不太愿意,不如维持布衣之交,来得体面。不想到,佛徒中也有类似的人。

  后秦姚兴,继承了父亲姚苌的帝业,统制关中。其时,罗什法师受姚兴的供养,在长安逍遥园翻译佛经。罗什门下的弟子群中,有所谓“道恒”法师者,丰度严整,器宇恢宏,很有大人的作略,姚兴要求他还俗做官,道恒拒绝;姚兴又转托什公劝驾,亦不听,为了“避”免“荣命”的麻烦,乃逃“入深山”,草衣木食,以保持他的高洁。

  【感应者,如道生,石点头,听讲经。】

  第六,感应类。“感”者招感;“应”者相应。感应和因果一样,随处都可以看得出。拿天气来说:热极生风,春寒多阴雨。拿人事来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都是感应。而“感应”当中,最奇怪而流为千古佳话的莫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最耐人寻味。

  “道生”,俗姓魏,钜鹿县的人,依竺法汰出家。曾从罗什受业,为什门四杰之一。东晋义熙二年,回庐山,五年赴南京。当《大涅槃经》全文未来以前,佛教流行着五性众生中有一分半众生不能成佛的教义。而道生法师却唱出相反的论调,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性阐提也能成佛。僧团中认为他大违经义,依律法而予以“灭摈”。灭摈者,灭其僧籍而驱出僧团之谓也。

  道生法师胸有成竹,更没有愠怒的表示,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于是,率领自己少数的徒众,跑到现在江浙的苏州虎丘山,随遇而安。

  一个有思想而又有新发现的人,其思想理论被人堵实,是一件最苦闷的事。但是,他是一个被灭摈的法师,说法又有谁肯听呢?他只好聚石为徒,而向它们“讲经”,他讲到“一阐提也能成佛的时候”,生公问:“不知道我这主张,能合佛意否?”说也奇怪!一群石头居然为之点头。后来,《涅槃经》大本来了,才证实了他的见地的确高人一等。当时反对他的人,这时候才信仰而叹服。

  第六十四讲

  各位听众,《释教三字》经,今天是最后的一次,第六十四讲,继续叙述古德的一章:

  【求通经,如灵辨,骨肉穿,妙义显。】

  第七、通经类:“通”者,通达。“经”,当然是佛经。佛经部类既多,内容也是很复杂,译文的体裁,又因人、因时而有千变万化的不同。我们要“求”其能贯通,甚而至于能发之于口——能讲,笔之于书——能写文章 ,可不是件容易事!

  后魏有一位沙门“灵辨”法师,他对于经、律、论的三藏,大致都能通晓,只是对于《大华严经》中那广博无边的妙义,自己觉得窒塞不通的地方还多。

  他沉思、他默想,经文那么多,看一遍就得花很多的时间,揣摩它的义理,前后又不能兼顾;又不愿半途而废的“因噎废食”,怎么办呢?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毕竟想出办法来了。《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上不是说过吗?“东北方有山名清凉——五台山,是文殊菩萨之所住处,常与眷属,宣说法要。”文殊菩萨是《华严经》菩萨群中的上首。我何不去清凉山祈求文殊菩萨的开示呢?

  灵辨法师打定了主意,于是不惮跋涉,步行而去。到了山上,选择了一个寺庙,挂单住下以后,将《华严经》顶戴在头上,或礼拜,或经行,不断诵念文殊师利菩萨名号。清凉山的冬天,是冰天雪地的地方,寒冷的程度,不是南方人可以想象的。灵辨法师的两只脚,被冻得皮开“肉”绽,甚至连“骨”头都很显然的可以看到,这是任何人所不能忍受的。但灵辨法师并不因此自馁(něi),他以膝代脚而继续他的道行。儒家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果然,他在心空境寂的时候,听到空中有声,教他研究经文的方法,他的心胸也豁然开朗。打开经文一直的读下去,自始至终,于经的“妙义”,分毫没有疑滞而明“显”的贯“通”了一切。

  灵辨法师的苦行,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而作为我们的模范吗?可惜的是:他作的一百卷《华严经论》已经失传了。

  【冲举者,尼净检,凌霄去,身冉冉。】

  第八、冲举类。亦作“冲”,读虫,飞而直上叫做“冲”。“举”,在这里当高升或上升讲。汉淮南王刘安,服食求仙,遍礼方士,后来居然跟随仙人八公而去,不知所终。淮南王走了以后,遗下来炼药的器具,留置在中庭,鸡犬舐之、啄之,都升天去了,所以,有“鸡鸣天上,犬吠云中”的传说。对于肉体飞升的传说,我压根儿不相信有这回事,做梦也想不到比丘尼界中,尽有此事实。

  《三字经》上所说的“尼净检”,是西晋末年时候的人,俗姓仲,名令仪,父名诞,曾做过武威太守。令仪少寡而家贫,以教贵族人家的儿女念书为业。虽然有佛教信仰,而不识门径。后来,很侥幸的遇到一位法始法师,才得略通大义,而且出家为“尼”,法名“净检”,先依西域法师智山受沙弥十戒,当时,与净检有同一志愿的女性,有二十四人,遂于皇城的西门,建竹林寺同居,接受净检的指导。东晋穆帝升平元年的二月,才从西域沙门昙摩竭多,受比丘尼具足戒。正当羯磨的时候,异香馥郁,闻之者莫不以为奇。待到净检尼七十岁的时候,忽然嗅到同一样的香味,并且还看到一股赤气,有一女人手散五色花,从空中纷纷而下,净检尼生大欣悦,和同住的大众,殷勤话别,腾空而上。所行的路好像虹霓,直达天上。所谓“凌霄去,身冉冉”者,就是指的这个。梁朝释宝唱法师撰的《比丘尼传》四卷,以净检为第一人。

  【神解者,李通玄,华严论,千古传。】

  第九、神解类。“解”,在这里是专指对《华严经》的了解而言。“李通玄”,是唐朝皇帝李姓家的族姓子,他的学问,从什么人学来的,无可究诘。他于《华严经》的大旨,也是一个奇奇怪怪的僧人传授给他的,所以他的理解,被称为“神”。按《佛祖通载》卷十三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长者李通玄顺世,寿九十五岁。如果向前逆推,他应该出生在太宗时代。而武则天当国的时候,杀李氏子孙殆尽,他也许是金枝玉叶中逃出来的漏网之鱼。

  然而,他是生有自来的人。第一、他的华严知识,是异僧的传授;第二、他将要著论释经,有虎替他开路而寻觅到神福山下,风景幽丽而境界寂静的土龛;第三、著论时,口吐白光,以替代灯烛;第四、他著论的时候,有两个美丽的女孩,供给他的饮馔,著论完毕后,两个女孩就不见了;第五、他入寂的时候,头顶上有一道白光,上徹天际。有一位照明法师,在《华严经决疑论》序里,将长者比拟为西方之净名,遍行之俦(chóu),文殊菩萨之流亚;此方之孔、老,则非其类也。而李长者的论就是“华严”经“论”。这一部论,是“千古”流“传”的名著。

  奇怪的是:李长者在《华严经论》《悬谈》里,一再提到贤首国师,并且称他为藏法师。而法藏法师在《华严经传记》里,并没有提到李长者。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佛祖统纪》里也没有。倒是《佛祖通载》里记载得比较详细。

  【机捷者,灵照女,老庞公,徒延伫。】

  第十、机捷类。“灵照”,我们可以称她为“女”居士,唐朝湖北襄阳人。“老庞公”就是她的父亲。庞居士名蕴,据《景德传灯录》卷八之末所载:庞蕴,衡阳县人,字道玄,虽家世习儒,而居士则少悟尘劳,志求真谛。最初参礼石头希迁禅师,颇有所悟。继而和丹霞为友,复参江西马祖道一禅师。“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庞居士一见马祖就问。这没头没脑的问题,试问假如我们遇到了,该怎样的答复?我们假如哑口无言的话,且看马大师的。马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这种答案,在我们似乎不看不糊涂,一看更糊涂,而庞居士却在这一言之下,“顿领玄旨”。真是匪夷所思了。

  自此以后,庞居士遨游诸方,随机应辩,所有言论,都不可以常轨来格量他的。

  至于生活所需,随遇而安。甚至自织竹漉篱,叫他的女儿上街兜售,以维持极简单的饮食。

  居士将要入灭以前,嘱咐女儿灵照说;“孩子!你为我看着太阳,到了正午来报告我!”灵照走出户外一看,马上向他父亲报告说:“日已午矣,而有蚀焉!”庞居士似乎不太信任她的话,自己走下禅床,跑到户外,仰头观望,及至入得门来,灵照趺坐在他的禅床上已先坐化了。庞居士笑笑说:“我女机捷!”机捷者,根机灵活而敏捷也。老头子指望得到女儿的回报而入灭的,谁知上了女儿的当,所以说“徒延伫”。女儿的后事怎么办呢?只好到山上,砍伐些柴火,把女儿火葬了。

  庞居士曾经有一首偈语说:“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我们从这一首偈看来,他不但有女孩,而且有男孩。既然有儿女,当然有老婆。可是他们一家,都不愿意升官发财的事业,而向超脱尘俗禅的大道上走去。这在尘俗气习重的人们看来,要惊出“不得了啦!假如人人都学庞居士,人类不要绝种了”的呼声。别忙!我们可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一下,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僧、尼多至几百万,中国人并没有绝种。现在信佛、学佛的中年居士,青年男女,有如雨后春笋,写起佛学文章来,莫不说得头头是道。然而,能受得起寂寞煎熬,守独身主义的有几人在?本省现在的僧、尼,不在万人,而人口膨胀,食粮已有供不应求之虞,不得不劳烦政府制定人口政策,舆论呼吁节育,其实奖励出家,才是釜底抽薪的办法呢!

  话又说回来了,老庞公的死,既为女儿捷足先登,他怎么办呢?他只好稍迟时日,带疾而卧。约莫七天的光景,刚好地方官于公来看他,他枕着于公的膝头,说了两句名言,也似乎是开导于公的。那两句名言是;“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说完了,就瞑目而逝。

  各位听众!杨仁老列举的十位大德,已经讲完了。向下再说明他举出十德的作用。《三字经》上又说:

  【举十德,励初学,依此修,成正觉。】

  《资治通鉴》序文上说:“惟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这就是说:过去的历史是我们的镜子,是好的,我们应该跟他学习,有损于自己或他人的恶行为,我们不蹈他的覆辙。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是同样的道理。那么!杨仁老的“举十德,励初学”的两句话,不讲解,也可以懂了。

  “依此修,成正觉”呢?历史上古人的嘉言懿行,我们效法他,充类至尽,只是做到一个善良的人罢了。至于本书上所举的十德,我们能“依此”而“修”行的话,可以使我们“成正觉”,也就是成佛。佛为开中天,圣中圣,和儒家以作圣作贤为做人的标准,可谓大异其趣了。

  向下讲到全文当中的第十大段总结。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