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乙 俱舍宗

《释教【三字经】讲话》 by 释南亭

2016-8-16 22:42

  各位听众!今天讲到大小乘十宗中的俱舍宗了。为什么叫俱舍宗呢?“俱舍”也是一部论的名字。《俱舍论》是天亲菩萨造的。

  《俱舍论》完整的名字,叫《阿毘达磨俱舍论》。阿毘达磨,译成国语叫“对法”。俱舍译成国语是“藏”。“论”,仍然如前面所讲的一样。

  “对”是观察事理的无漏智慧;“法”是指的“四谛与涅槃”。修学佛法的人,运用智慧观察四谛,对于应知、应断、应修的本门功夫,依次做出,就可证得涅槃。“藏”者,论藏里边的《六足论》、《发智论》、《大毘婆沙论》等,皆是对法论,而《俱舍论》的内容,将那许多对法论的要义,都摄“藏”在内,所以名之曰“藏”。

  《俱舍论》,玄奘法师的译本有三十卷,九品六百个颂,加上《释论》八千颂,内容多分是解释“诸法无我”而包括了诸行无常,涅槃寂静的三法印。

  天亲菩萨,印度的原名是“婆薮槃豆”。佛灭度以后九百年左右,出生于北印度阿踰陀国。出家而后,初学一切有部,后来又转入经量部,常常用经部的教义,破斥有部。《阿毘达摩大毘婆沙论》是一切有部的总汇,经天亲菩萨研究过后,造《俱舍论》六百颂,有许多地方是破大毘婆沙的。后来受胞兄无著菩萨的感化,复转入大乘,造《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等,继无著之后而为法相宗的柱石。而《俱舍论》的价值,在陈到唐的一段时期,很受到学佛者崇拜,因而成了一宗。所以经文上又说:

  【俱舍宗,陈至唐,五代后,渐微茫。】

  这等于是俱舍宗的历史。《俱舍论》虽然博得很多人的崇拜而加以研究、讲演,但是,它最兴盛的时期,也只在六朝之末的“陈”,到李氏有天下的“唐”。李唐灭亡以后,经过梁、唐、晋、汉、周的“五代”以“后”,就“渐”渐“微茫”了。微茫者,衰败的意思。假如我们要研究它衰败的原因,我以为:第一是《俱舍论》本身内容的单纯;其次,则梁以后的禅宗,陈、隋以后的天台宗,盛唐时候的法相宗、贤首宗皆相继而起,而且盛极一时,区区《俱舍论》,安能抵抗这么重的压力呢?经文上又说:

  【此二宗,是小乘,律小大,七大乘。】

  这是结前生后的文字。“此二宗,是小乘”者,“二宗”就是指的上文成实宗和俱舍宗。这两宗的教义,只能使修行人断烦恼障的人我执,超越三界,脱离生死苦海,证得偏空涅槃,而且只能自利,所以贬为小乘。十宗中的“律”宗呢?律通于“小”乘和“大”乘,所以说:“律小大”。律宗中的五部律,如《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祇律》等都是属于小乘。五部律中的婆蹉富那部,律本没有来,所以只有四种。《梵网戒经》、《缨络经》、《瑜伽菩萨戒本》等,是属于大乘的。“七大乘”者,十宗中除去成实、俱舍、律,其余的如禅宗、天台、贤首、慈恩、三论、密宗、净土宗等七宗,都是属于大乘的。

  大乘是修行六度万行,舍己为人,断烦恼障的人我执,更要进一步断去所知障的法我执,以成佛为期,证二空涅槃。天台、贤首、三论、慈恩、禅、密、净土,这些宗的教义、旨趣虽小有不同,要皆以度众生,成佛果为职志。所以尊为大乘。向下讲到十宗中的第三禅宗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