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12、 六度

《释教【三字经】讲话》 by 释南亭

2016-8-16 22:42

  六度,又名六波罗蜜(52),唯有《大般若经》上,涉及六波罗蜜的经文里,在波罗蜜下,皆加一多字,如布施波罗蜜多,净戒波罗蜜多等。《心经》是根据《大般若经》而来,所以,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当然是新旧译的不同,不足为怪。

  波罗蜜,译成国语,曰:“彼岸到”,顺此方的文法,应该说是“到彼岸”。彼岸,是譬喻,喻的是涅槃。涅槃即是彼岸,则生死为此岸,烦恼为中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修布施、净戒等六种法门,用作宝筏,由生死的此岸,“度”过了烦恼的中流,而“到”达涅槃“彼岸”,所以,六波罗蜜又名六度。

  大乘菩萨们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六波罗蜜是六门必修的功课。所以,经藏里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大般若经》最后二十一卷经文,则专门讲六波罗蜜多。《大乘宝云经》说十度各各有十极为详细。《华严经》说十度,对于施度,且举事实以证。《解深密经》以六度分摄三学,似乎有点简略。至于论藏里《瑜珈师地论》讲菩萨地时,各以九种相解释六波罗蜜,其精密详细,超过于《大乘宝云经》。《成唯识论》卷九上,也各以三种或二种相解释十度,他的解法全依法相,很难了解。天亲菩萨有《发菩提心论》,专论六波罗蜜。假如放大眼光来看,则大乘三藏中,无一字一句,不属于六波罗蜜。

  信佛、学佛,以成佛为最高的目标。唯有成佛才能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而六波罗蜜,正是成佛的资粮。如《瑜珈师地论》卷三十九上说:“菩萨次第圆满六波罗蜜多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慧波罗蜜多。”所以《三字经》上说:

  【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53)我现在依照作者杨仁老所引用的一般经论上,每一度的三相,作比较详细一点的解释:

  第一、布施度。“布施度”梵文的原名叫“檀那波罗蜜多”,或简称“檀波罗蜜”。华文名曰“布施”。布字含义很多,在这里当作分散的意思。施者,惠也、与也。布施和赠与不同,赠与,有时必须定立契约,作法律上的根据,以免后来的纷扰。布施是无条件的。假如财布施中的不动产,牵涉到法律上所有权的问题,也得要定立契约,这是近世人情浇薄才有的现象。

  布施有三种:一、财布施。二、法布施。三、无畏布施。财布施,又有外财和内财的不同。外财是身外之物,由一块钱乃至百万千万,田地、房屋、珍贵宝物,只要是属于物质的;甚至妻子、国城,看布施者的程度深浅,牺牲的精神如何,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随意施舍。内财的布施呢?内财,指我们的身、肉、手、足、头、目、骨、髓,行菩萨道的菩萨,假如有求施的众生,需要我的眼,我就给他以眼;需要我的耳,我就给他以耳,一言以蔽之,众生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还要以喜欢心一一施与。

  《金光明经·舍身品》上,叙说教主释迦牟尼佛,在因位中,身为摩诃陀罗王第三王子,名摩诃萨埵,曾从高岩上跳下,跌碎了自己的身子,以喂积雪中将死的饿虎。作尸毘王的时候,割自己的身肉,为被猎的鸽子向猎人赎命。而《华严经》上对于菩萨舍内、外财的行动,更说得淋漓尽致。

  各位听众!不深通佛法的人,听到这些话,一定要讥笑这是一种疯狂行动,不近人情。我自许是稍知佛法的人,我看的经不能说不多,现在正在写或正在讲,我也未必能做到。即使我能做到,要索他人的耳、目、手、足,是干犯法律,犯伤害罪的。所以,这些石破天惊至极的善行,固然无人表现,也无由表现。但是,有至理存焉!我来说给各位听听:

  众生们的病根,在人我执和法我执,人我执或简称我执,我执由于身见。身见者,对于这血肉之身,执著、计较。我们不妨作一番思考,我们从生至死,从早起到入睡,有几个动作不是为了自己。佛教内、外财的施舍,就是拔除我执或身见的毒根。

  行菩萨道的菩萨,对于这血肉身,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他们以为血肉之身,早迟总会归于死亡与朽烂,与其将来老死牖(yǒu)下,与草木同样的归于腐朽,何不化无用而为有用,乘他人有所需要,而将他即时利用,比老死腐烂有价值多了。

  还有,人之所以乐生而恶死者,因此身之难得,一死以后,则缈茫难知;至于此身所属之妻室儿女,家宅田园,许许多多的牵肠挂肚,舍不得,放不下。菩萨呢?菩萨因为生生世世,都是在积功累德,他有把握,他乘着大悲大愿的力量,死了可以马上再来,他们把死生看作如幻如化,不把它当一回事。

  作《史记》的司马迁,曾经说过:“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看嘛!西晋的怀、愍二帝,北宋的徽、钦二宗,就差一死的勇气,受尽了夷狄的侮辱,最后还是不得不死,而死的价值,恐怕不及鸿毛之重,但已为我们的历史上留下若干的污点。至于唐朝的颜鲁公,南宋的文天祥, 南宋的岳武穆、陆秀夫,明末的庄烈帝,他们的死事载在史册上,它的光辉足以贯日月而照千古,其份量尤重于泰山。

  话又说回来了,佛教对我们信佛者要求,并不是要我们马上都去舍头、目、骨、髓,我们只要遇有人事纷争的时候,减轻我见的固执,在在处处,假如能损己利人固然好,否则的话,至少不要损人以利己!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罢了。

  其次,说到法布施。法者方法,或者法则,也就是佛法的法。修学佛法,进展的程序,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所谓五乘佛教。五乘佛教各有其修行的步骤和方法,乘虽然有五,又以统一而综合的真理,为同一的归宿。然而这都是法。

  修学佛法者的先进门,能无条件的将那些方法、理论,对有佛法知识要求的人,随机说教,这就是法布施。

  再其次,讲到无畏布施。畏者,恐惧。不管是人,抑或是其他的生物,对于死亡,具有同一的恐惧。都如,现在的战争是立体的,国际间打起仗来,首先用飞机互相轰炸,往往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所以,不幸居住在战区里的人民,一听到警报,就向防空壕所在飞奔,为什么?逃死啊!苍蝇、蚊虫叮我们,我们扇子一挥,它就飞了,为什么?逃死啊!所以,生物对于自己之生命,其宝贵的成份,分毫不减于人。然而,人类死亡的恐惧,究竟是有时间性的,不若牛、羊、鸡、鸭、鱼、虾,每天皆在原子炸弹威袭之下,时时遭遇到破肚、挖肠、刀坫(diàn)烹割之苦。我们花点钱,把它们赎回来,是飞鸟,则放入山林,是水族,则放之江海,使它们悠哉!游哉!各遂其生,免除死亡的恐惧,这就是无畏布施。

  唐人白乐天,有戒杀放生的诗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由它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老判,自揣看如何?”

  注释:

  (52)蜜:原书为“密”。文中凡是出现“蜜”字,原书皆为“密”

  (53) 这段经文,原书为“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自他苦,从此度。”而“自他苦,从此度”与五十四讲的“自他苦,从此度”重复,故在此删掉。

  第五十三讲

  各位听众,《释教三字经》,上一次讲的是六度中的布施度,今天讲到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四度了。

  第二、持戒度。“持戒度”的梵文名字“尸罗波罗蜜多”,译成国语为“持戒到彼岸”。

  戒,有止持和作持的不同。止持,是戒律所禁止的行动;作持,是善行,该做而不做,也为戒律所不许。所以,应作、不应作,佛弟子皆应当谨慎奉行,所以名持。

  戒有三种:一、摄律仪戒。《瑜珈师地论》指为比丘、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沙弥、沙弥尼戒,优婆塞、优婆夷戒。这是出家、在家七众弟子所应守的戒,包含了止持和作持。摄者,该摄。如禁止杀、盗之类的戒,属于律;指示行动上的规矩,属于仪。仪者威仪。

  二、摄善法戒。有利益于人群而合乎佛法的行动,名为善法。都如:勤于闻法、思惟、修习止观。敬诸尊长,瞻视疾病,对于说法的人,随喜赞叹。于任何人,即使一毫之善,莫不称扬赞美;于一切违犯戒律、善法的人,要大量容忍,甚至相机教诲。供养三宝,亲近善友,防护自己的根门。所修功德,皆能回向无上菩提者皆属于此。

  三、饶益有情戒。饶者丰饶。益者利益。有情,就是具有执情或富有情感的众生。行菩萨道的佛弟子们,以最有利益或甚多的利益给与众生,便是饶益有情戒。

  那么!什么是饶益有情的实践呢?《瑜珈师地论》说:众生们如果是有意义的事业,我们要协助他。遇有疾病灾害,我们要救济他。要为他们说法,初方便说,次如理说,使他们获得义利。总而言之,是凡对于有情利乐的事宜,我们都应该尽量使他满足、欢喜,而后婉转诱令他们皈依佛教,趋向于大菩提路。

  《瑜珈师地论》上又说:“摄律仪戒,能安住修行人的身心。摄善法戒,能使自己所修的佛法成熟。饶益有情戒,能增强众生信念,于佛法能有正常的行解。”

  第三、“忍辱度”,梵文的原名是:“羼提波罗蜜多”,译成国语曰:“忍辱到彼岸”。忍者,对于与我有仇怨的众生,不生愤怒,不怀报复。难忍的境界之中,以侮辱为最,故名忍辱。《瑜珈师地论》名忍波罗蜜多,则含义较广。

  据《瑜珈师地论》上说:不管是在家、出家的佛弟子,尤其是发菩提心的菩萨,皆应该有三品忍。哪三品忍呢?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众苦忍。三、法思胜解忍,又名谛察法忍。

  一、耐他怨害忍者,他,指我以外的他人,他人因于我有“怨”,曾经用不正当的方法,希望迫“害”我的生命,毁损我的名誉,或破坏我的事业,我应当“忍耐”。古人说:“怨毒之于人,甚矣哉!”怨恨之心,犹如毒蛇之毒,碰到了则必死无疑。菩萨不幸而遇到了怨家,只是一味的忍,那正如拿纸包火,不能持久的,必须要用观想的方法。如《瑜珈师地论》上说:“菩萨对于长时间,陆陆续续,从他人怨毒心中给予我的迫害,要用猛利心、不间断的心,观想迫害之来,都是由于我先世自造种种不净的业因,所以今生受种种苦果。假如我仍用怨毒之心,设种种方便而图报复,则冤怨相报,永无了期,徒然增加彼此间现在、未来,种种大苦,何苦来呢?”

  菩萨有了这个基本观念,则烧心的愤火,自然会息灭。如果要持之以恒,则必须修五种观门:第一、要观想一切众生在过去生中,皆曾和我发生六亲或师友的关系。第二、要观想一切有情和我自身,以及对于我的侮辱行动,皆从缘生,无一实法,作如是想后,则愤恨之念全消。第三、对于一切众生和我自身,作无常想。第四、一切众生,悉为生、老、病、死,诸大苦恼之所迫害,我何忍因怨恨的报复,再增加其苦恼?第五、我既发菩得心,拯救一切众生,理应常存摄受一切众生观念,哪能因怨恨的报复而使之远离。关于耐怨害忍,我们以上文已经讲过的“提婆菩萨被小外道剌死的故事”,就知道会是什么事了。

  二、安受众苦忍者,是凡迫害我们的生命,逼恼我们的身心,都如饥、饿、冷、热、风、霜、雨、雪以及三苦、八苦等等,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碰着的机会,我们要能安心忍受。

  三、法思胜解忍者,又名谛察法忍。“法”,笼统的说:是指佛法。菩萨对于佛法的内含,由闻而“思”,由于思考,可以获得很深的了“解”。“胜”,读升,尽也。也就是能尽其底源的意思。“谛察”,是作甚深的观察,意义是相同的。对于甚深的佛法,有得于心,而能忍可安住,所以叫忍。

  那么!是指的哪些佛法呢?据《瑜珈师地论》上说有八处:第一、三宝功德处。第二、真实义处。第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第四、因处。第五、果处。第六、应得义处。第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第八、一切所知应行处。

  第四、“精进度”。梵文的原名叫“毘黎耶波罗蜜多”,译成国语曰“精进到彼岸”。精者,专一。进者,不退。据《瑜珈师地论》上说:精进有多种,现在择其最要者有三类:一、擐(huàn)甲精进。甲,戎衣也。古时候打仗的武器,不外乎刀、枪、剑、戟(jǐ),势力能够及远的则莫如箭。抵御这些武器的,就是将士们穿在身上的铠甲。甲的原料是兽皮,或者是铁叶连贯起来的。将士们穿在身上,跳上战马,和敌人接战,此时,应当置生命于度外。菩萨行菩萨道,也应当这样。菩萨为了解脱众生的苦恼,即使需要经过恒河沙的劫数,身处大地狱中,也止当一昼一夜来看待。菩萨为了解脱众生,即使延长其成佛的时间到百千万劫,菩萨决不气馁、懈惰,而勇往直前,以求完成他的任务。

  二、摄善法精进者。善法,无过于六波罗蜜多。菩萨为了成满六波罗蜜多,于长时间以勤勇无间的精神,忘去我的存在,加功用行,任何的打击都不能倾动他坚固的志愿。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是最好的例子。

  三、饶益有情精进者,这和戒波罗蜜多中的饶益有情戒一样,这里不需要再讲。

  第五、“禅定度”。梵文原名叫“禅那波罗蜜多”译成国语曰:“静虑到彼岸”。

  圭峰宗密禅师作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上说:“禅”,是印度国的话,完整的名字,名“禅那”,译成国语为“思惟修”,又名叫“静虑”,都是定慧的通称。中国佛教徒,在印度和中国的两个名字上,各取了一个字,所以叫“禅定”。这叫做华梵并举。

  圭峰禅师又说:“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于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禅,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54)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然而,众生的本觉真性,本来是不垢不净,凡圣无差。但是,禅的修法,却有浅有深,因浅深而分阶级。那么,有些什么阶级呢?这可以分五层来讲:

  一、外道禅。心游道外,谓之外道。他们当然都有他们的观察所得,而所得都是错误的。但是他们都执以为是。在佛学的术语上叫做“异计”,也就是不同的执著。然而他们又同有“欣上厌下”的一个目标,也就是欲求上界的清净,厌弃人世间的污浊。所以叫他们为外道禅。

  二、凡夫禅。这一类的修行人,其欣求上界的净妙;离、厌弃人世间的苦、粗、障,和外道同一心理。但是他们正信因果,修成了可以升欲、色、无色的三界,也就是所谓四禅八定。因为不能超越生死,所以叫凡夫禅。

  三、小乘禅。他们观察四谛、十二缘生,悟我空偏真之理,超越三界,了脱生死,无大悲普济之心,所以叫小乘禅。

  四、大乘禅。修我、法二空观门而悟得的真理,名大乘禅 。因为他们虽然悟未究竟,或者渐次而修,而兼修其他五度,在教理上称他们为权乘菩萨。

  五、出世间上上乘禅,也可以说是达摩禅。本宗的修法,是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本无烦恼,原是菩提。如《圆觉经》上说:“知幻即离,不假(55)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此心即佛毕竟无异。达摩大师所传者,即是这个。

  各位听众!我只是说了“禅”的一个轮廓,四禅八定和止观等等的名相,繁琐极了,所以不去讲它。

  注释:

  (54)这段话原书为:圭峰禅师又说:“禅定这一门,最为神妙,能发起自心上的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所以,无论大乘小乘,要想证得圣道,必须要修禅定,舍此无门,舍此无路。即使修行净土,也得要修十六观门,念佛三昧及般舟三昧。”

  (55)假:原书为“著”

  第五十四讲

  各位听众!《释教三字经》,今天讲到六度中的般若度和四无量心了。

  梵言:“般若波罗蜜多”,译成国语为“智慧到彼岸”。

  佛陀的言教,本来都是智慧的产品,所以,般若贯通诸宗。假如说:经、律、论三藏教典,无一不是般若,并不为过。

  但是,就经、论的内容,严格的分析起来,则般若多分偏重于空,所以,经藏中特别有般若的一部,经的卷数,有七百多卷;论藏中的《大智度论》、《中》、《百》、《十二门》、《掌珍》等论,都属于般若的一系。都如《中论》上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56)不成。”又说:“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57),如梦如化(58)。”

  然而,般若究竟是什么呢?般若,就是“自性清净心”上,照了诸法皆空能照的功能,佛学上的术语,叫观慧或者空慧。唯识学上又名“二空观智 ”。举例来说吧!《般若心经》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那个“照 ”,就是能照的观智或观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诸法空相”,就是二空观智所显的“真理”,或者叫真如,那就是般若之“体”。

  在达到这般若之体的过程上,有三个步骤:第一、文字般若。文字,就是有形质的三藏教典,狭义的说,就是般若部经论的本身。经论的文字,除非有大宿慧的人,不能无师自通,必须从闻而思,由思而修,闻、思、修,所以称为三慧。《华严经》上说:“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首楞严经》上又认为,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偏利,所以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观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足见多闻可以熏发我们的宿慧,闻,当然也包括了读、诵、受持。所以名文字般若。

  第二、观照般若。前面不是说过吗?由闻而思,由思而修,“思、修”即是观照般若。讲到这里,观照般若和“禅那”好像走上一条路了。因为观照在本质上,就是止、观,止、观和静、虑,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止观是有对象的,如《十六观经》上的“观”,是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依正二报为观境;九想等观,是以人的肉体或色质为观境,好丑虽异,以境为对象则同。所不同者,上上乘禅,则虚、灵、空、妙,迥非言语、文字、或思量,所可企及。

  第三、实相般若。实相无相,就是《心经》上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诸法空相”,是般若之“自体”,由观照而契入,则实相就是般若,和上上乘禅的禅体,无二无别。

  贯串起来说:因文字而起观照,因观照而证入实相。实相是般若之体,依体起用,则实智、权智、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乃至无障碍法界智,无一不是般若。

  个别的说:文字观照,皆可以熏发般若,所以,古来高僧大德中,有因读诵经论而发悟者,天台智者大师,读《法华经》“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因而,入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至今俨然未散,是极好的证据。观照,本来与禅定距离不远,因定发慧,则禅教二门中的先哲,更是指不胜屈。而实相和般若,如金与金色,是不可说一,不可说二的。

  假如有个人问:观照既然是空慧,慧当然也是般若。然而,智慧是“实相”的用,必先契入实相而后,般若之用方能显发。那么,在未契入实相之前,无论空慧也好,观慧也好,它是如何产生的呢?这真是一个难题。我也曾经一再考虑过,我以为在未有真修实证之前,所用的观功,只是识心中的一个“思”而已矣!所以,在三慧中又有所谓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而八个识中,莫不有“思”,我们所用的“思”,是第六意识中的“思心所”。

  《大乘起信论》上说:“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我们读这一段论文,就可以知道,初步对现实环境的观察,是借助“思心所”的力量,将事事物物作如实的分析。

  六波罗蜜多,算是个别的讲完了。《三字经》上又说:

  【自他苦,从此度。】

  这是作者对于六度结束的话,也说明了六度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信佛、学佛,为的是成佛。其最初的条件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发菩提心的解释,是希求觉悟无上佛道的心。菩提心的内容是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上三句包含了六度,再收束起来,就是福慧二门。六度、福慧二门,是发菩提心者必修的课程,修到了百分之百,那“无上”的“佛道”,或者“菩提”,也包括了涅槃,那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当发菩提心的菩萨们,修这六门功课的时候,一方面是“自”度,一方面是度“他”,自己和他人,皆能超越生死的此岸,度过烦恼中流的“苦”海,而“从此度”到涅槃的彼岸。

  六度,有时又可以分化而为十度,那便是从智慧度中开出“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

  假如有人问:智慧度、般若度和十度中最后的智度有什么不同呢?智慧、般若,皆是实智、权智,或者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有分别智,以及真谛智、俗谛智的总和,十度中最后的智度,就是那总和的二智中分出来的。

  各位听众,现在讲到全文第七大段诸法中的第十三小段,四无量心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