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二、释迦佛生

《释教【三字经】讲话》 by 释南亭

2016-8-16 22:42

  现在讲到第二大段,释迦佛生。第二段的文字,可以分作两节:第一节中指出证悟的人。

  前面曾经说过,“悟则圣”,悟过什么?那便是亲证真如性体。那么(4),我要请问,有谁曾经证悟过,可不可以举出来作一证明呢?所以,经文上说:

  【证者谁,释迦尊。】

  这就是挺好的证据。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世“尊”,在无量无数的劫数以前,就修满了菩萨行门,而亲“证”真如性体,成就了万德庄严的佛果。经文上又说:

  【大悲愿,示诞生。】

  向下第二节讲到释迦尊者的八相成道。什么是八相呢?一、从兜率天下。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正觉。七、转法轮。八、般涅槃。诸佛的成佛,皆要循着这一个成规而出现于世。“大悲愿,示诞生”的两句,上句是说:释迦世尊诞生的原因;下句是八相成道中的一、二、三的三相。那么,释尊的诞生,是什么原因呢?“大悲愿”的三个字,可以说是一语道破,因为释迦世尊在尘点劫前早已成佛。为“大悲心”所驱使,怜悯众生的愚迷无智,沉沦苦海而无由自拔,所以,才发“愿”到人间来,无生而“示”现有“生”。以大悲心宣说佛法,度一切众生同登彼岸。因此,“示诞生”的一句,包括了从兜率天下、入胎、出胎的三相。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释尊一切的动作皆是为了我们,我们要如之何才能报答佛恩,这是我们时刻不应该忘怀的。

  注释:

  (3)吧:原书为“罢”

  (4)那么:原书为“那末”。文中凡是出现“那么”二字,原书皆为“那末”

  第三讲

  各位听众!诸佛出世,皆有八相成道的常规,上文已经将一、二、三的三相讲过了。向下讲到第四出家的一相。《三字经》上说:

  【处王宫,求出离,夜逾城,人不知。】

  上文“示诞生”的一句,虽然包括了从兜率天下、住胎、出胎的三相,但因为时间的限制,只好轻描淡写的混过去。我现在将它重行补叙一番,让各位听众,对八相成道,有一具体而清晰的了解。

  过去的诸佛,在因位上应修的六度万行修到百分之百的时候,都是住在欲界第四兜率天的内院,等待因缘时节,而后下降人间。这就是第一“从兜率天下”。当菩萨在兜率内院的时候,他的地位是一生补处菩萨,又名护明菩萨。然而,什么叫因缘时节呢?因,就是菩萨的大悲愿力;缘,就是父缘、母缘、眷属缘,以及应该得度的众生缘。因缘会聚,就是时节。

  因缘时节一到,补处菩萨,乘六牙白象王,辞别了天宫多年会聚的法侣,选择了净饭王为父,摩耶夫人为母,而降神于摩耶夫人腹中,是为第二“入胎”相。

  摩耶夫人怀了圣胎,月份满足,遵循印度的俗例,应该回到娘家去生产。这时候,在中国是春夏之交,在印度是雨季快要开始的时候。摩耶夫人在经过的道路旁边,发现一座花园,名蓝毘尼园,虽然是春尽花残,仍然觉得绿叶扶疏,亭台掩映,而且有一株既高且大的木本花,名无忧花,正在盛开。夫人偕着侍女们,步入园中,左顾右盼,很感到心旷神怡。于是,以右手攀住无忧树枝,谁知太子就在这时候,从右胁而降生了!

  太子生下来就有许多灵异,几乎为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所不能置信的。那么,是些什么灵异呢?

  第一、太子生下来,就能四方各行七步,而且有宝华乘足。第二、他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为我独尊。”第三、天空中有天人散花、奏乐、九龙吐水,为太子浴身。这就是第三“出胎”相。因为,有这许多祥瑞,所以,净饭大王为太子取了一个乳名叫“悉达多”,译成国语叫“顿吉”,取顿然吉祥的意思。然而,这是回到迦毗罗国净饭王宫以后的事。

  净饭王刚生了这一个儿子,他的欢喜可想而知,但是,喜和忧是相对的。人之常情,没有儿女的时候,求生儿女;有了儿女,又希望他长寿富贵。然而,这不是可以未卜先知的事,所以,往往生了儿女的人,就会忧喜交织于心,像一个死结而解它不开。净饭王也是人,自然不能例外。

  太子出生没有几天,净饭王为了要明白太子的前途,于是,请来了一位善于占卜名叫阿私陀的仙人,解决这个疑问。阿私陀仙人须发皓白,一手执着拐杖进得宫来,抱着太子,很仔细的看了一个够。但是,仙人放下太子,忽然泪流满面的哭起来了,使得净饭王很为惊愕。仙人揩揩泪水,向净饭王说:“我看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长大了应该作转轮圣王,不然的话,就得出家成佛。据我的估计,太子是出家成佛的成份多,成佛必定说法,可惜我年纪已老,来不及亲闻大法,是以悲也!”净饭王从此心上就像有了一块石头而无法放下。因为儿子作转轮王,这是他最欢迎的,万一出了家呢?岂但王位无人绍继,连自己老年的寂寞,也将无法排遣。净饭王,眼见悉达多太子一天天长大了,读书习艺之外,唯有迎合太子的心理,为太子增加娱乐的设施。十七岁上且为太子妙选邻国的美女子耶输陀罗为妃,但是,太子对于这些高贵的享受,尤其是前后左右跬步不离的妙龄女人,丝毫没有贪着的表情,太子的唯一爱好,就是静坐沉思,这真把净饭王伤透了脑筋。太子在十九岁上,净饭大王再也关他不住了。因为太子要求去城外游玩,净饭王反而像奉了圣旨,马上勒令臣工清除街道,是太子所必经的道路,都把它装饰得堂皇严净,断绝行人。可是,太子游玩的结果,偏偏在东门逢上驼腰曲背的老人;南门遇上呻吟待死、骨瘦如柴的病人;西门逢到死尸。太子问明了御者,知道这老、病、死、苦,是凡血肉之躯的人类,没有一个能幸免的。太子于是深深的感到厌离。奇巧,在北门见到了沙门。你看吗!那沙门身披袈裟,一手持着锡杖,一手托着吃饭的钵,徐步安详,目不斜视。太子勒马,和沙门交谈了一会儿,知道沙门就是出家人,出家修行,能脱离老、病、死、苦。太子本来是乘着宿愿,为度众生而来,因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激发他的悲心,回得宫来,只有闷闷不乐的静坐。净饭王虽然对侍从人员发了天大的雷霆,又有什么用?太子当然知道父王的厚爱,抛弃了父王而出家,固然有所不忍;同时也不会获得父王的允许,真是进退维谷,怎么办呢?这就是课文上说的“处王宫,求出离”。

  o

  太子经过了审慎的思考,权衡出处的轻重,他有了一个决定,那便是:出家可以成佛,普渡一切众生。否则的话,即使是满足了父王的愿望,自己还不是老死牖(yǒu)下,和草木一样的腐朽。于自己,于他人,究竟有什么益处呢?而且父王的忧虑,无非是“恐绝国嗣”。这一点小事,并难不了我。因此寻着一个机会,指着耶输陀罗的腹部说道:“却后六年,当生贵子。”说也奇怪,耶输陀罗,在这一刹那间,身体上似乎有了一种特异的感觉而怀了孕。太子算是对父王有了一个交代。于是,趁着月明星稀的夜半,喊起马夫车匿,牵来一向所乘的白马,悄悄的开了宫门、城门,而跑到深山里去了。经文上的“夜逾城,人不知。”我想各位不要我讲,也会知道了吧!《三字经》上又说:

  【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间,习寂定。】

  这是出家以后的事。上文说:太子夜半逾城而去,那么,走到什么地方呢?这里告诉我们说:“入雪山”。太子出城了,宫里的侍者,睡到天亮才发觉太子走了。宫内、宫外,免不了一阵大乱与搜索,直待车匿牵着白马,垂头丧气,回得宫来,才知道太子的去处。净饭王,乃差派了憍陈如等五个人,督率侍卫,车载马驼,送了很多吃的、穿的,以及金银珍宝来了,太子把手一挥,吩咐他们一概运回去。但是,憍陈如等五人,是奉命而来侍卫的,哪敢离开。这五个人是:阿鞞、跋提、俱利、憍陈如、十力。太子挥金刀,割去须发,以太子的服装,换得了猎人的鹿皮衣,迈步向着山的深处走去。憍陈如等五个人,只好远远的跟随。这是八相成道中的第四“出家”相。

  释迦牟尼佛的应世,正是印度百家争鸣,文化鼎盛的时候,尤以婆罗门教历史最久。婆罗门教徒,在深山里修苦行或者习定的很多。太子很想向他们这些前辈们叨教,所以,出家的生活一开始,就分访郁头蓝弗等一班老人,探求他们所用的工夫,一方面也学习他们的苦行,日食蔴麦。就这样就花去五年的时间,后来觉得都不究竟,于是乎放弃了。这就是《三字经》上的“修苦行”。

  “六年间,习寂定”者,太子不愿意依傍外道,因而自己在雪山中,结跏趺坐,修习非想非非想等的世间禅定,可是花了六年的时间,也觉到不是彻底的办法。因此,经文上说:

  【从定起,出山来,坐树下,心镜开。】

  太子放弃了不彻底的功夫,所以说:“从定起,出山来。”出得山来,走到尼连河洗了一个澡。但太子此时已羸(léi)瘦不堪,不是河边树神的救援,几乎出不了尼连河,离了尼连河不远,偃卧地上,似乎是在休息,实在走不动了。幸亏遇到了牧牛的女人而供养太子的牛乳,太子才稍稍恢复了气力。于是,抖擞精神,下足了决心,选择了古佛成佛的菩提树下,跏趺于金刚座上,发大誓愿:若不成佛,不起此座。乃专用金刚喻定的工夫,才断去了烦恼、所知二障,以致成佛。经文上的:“坐树下,心镜开。”就是指的这些。经文又说:

  【天龙喜,魔胆落,睹明星,成正觉。】

  这是八相成道中的第五降魔,第六成正觉的二相。“天龙喜”者,天、龙、干闼婆、阿修罗、迦楼那、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的八部神众,是护持佛法的,所以见到太子修行,都大生欢喜。至于六欲天中第六他化自在天,一部分是魔王波旬所居。魔王波旬,恐怕太子修行成佛而减少了他的魔眷属,所以幻作狮子、虎狼、毒蛇、猛兽,又幻作些奇形怪状的恶神恶鬼来一再的恐吓,太子只是瞑目观心,置之不理。最后,又派来了些魔女,赤裸着身子,在太子前现出许多妖娆怪状,太子仍是一个不理。波旬计穷力尽,只好废然而退。所以经文上说“魔胆落”。

  “睹明星,成正觉”者,太子以定力击退了魔王的威胁与诱惑以后,加紧用功,待至晨光熹微,东方发现了鱼肚白的时候,太子仰观天象,看到天上寥落的晨星,个个皆发着光亮,忽然大悟,彻悟了宇宙万有的缘生正理,也悟到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禁喟然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耳。”

  第四讲

  各位听众!上一讲不是讲到太子成佛了吗?太子成佛的这一喜讯,传达到净饭王的时候,净饭王举手加额,笑逐颜开的说道:“我子释迦!我子释迦!”释迦者,能仁的意思。因为太子成佛以后,可以运用仁民爱物的精神而普渡众生,同时释迦种族也蒙受到无上的光荣,因此,以后就称太子为释迦牟尼佛了。释尊既然已经成佛,成佛而后的任务当然是说法。所以,向下去讲到八相成道中的第七相,转法轮相。转法轮相,该摄了释尊五十年说法的范围。这五十年的说法,有大、小乘、性、相、空、有,许多的法门。因此,又将这些法门,以类相从,划分了五个时期。这五个时期是:一、华严;二、阿含;三、方等;四、般若;五、法华。现在且讲第一时的华严。经文上说:

  【启大教,说华严,尘刹海,现宝莲。】

  各位听众!释尊之出世,唯一的目标,是为了度众生成佛。所以,《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因此,人天乘和声闻、缘觉的小乘佛教,皆是不得已应机而说的方便之谈。所谓:“随他意语”。

  《华严经》是成佛的教法,华严宗尊称它为“一乘圆顿”的“大教”,是“随自意语”。是释尊将自己所证圆融不可思议的境界,直畅本怀,和盘托出。在会的听众都是圆顿大根的众生,也就是十住以上,已分证法身真理的菩萨。因此,经文上说它是:“启大教,说华严。”

  现在我将《华严经》,向各位做一简单的介绍:

  《华严经》的完整名字叫《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尊成佛而以后,三七日中演说的一乘圆顿根本法轮。说经的处所,天上人间,共有七处。在这七个地方,集会了九次,方才说完,所以有“七处九会,演大华严”的说法。

  佛灭度后,经文殊师利等诸大菩萨,结集而后,收藏在龙宫。佛灭度后,七八百年顷,有龙树菩萨出世,读遍了五印度所有的典籍,很想另立教门,而自为教主。经前辈的指示,叫他往龙宫深造,因为龙宫里收藏了更深更多的宝典。龙树菩萨接受了指示,身入龙宫,读熟了十万偈的下本《华严》,于是人世间始有《华严》这一部经。

  东晋的时候,有一位沙门叫支法领,亲往印度求得三万六千偈,由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译成六十卷,三十四品,但只有七处八会。大周武则天,虽然是一位女皇帝,但深信佛法,知道六十《华严》的处会不全,因而遣人访求,使者在于阗国得到四万五千偈的《华严》梵本,又请得高僧实叉难陀,一同来到中国,在东都大遍空寺,译成八十卷,三十九品。七处九会加《华严经》的组织才算完整。

  唐朝德宗皇帝,贞元年间,南印度乌荼国王,因德宗的生辰,手书《华严》梵本,以充贡品。德宗诏请印度三藏般若法师,译成四十卷,对《晋经》、《唐经》而言,是为新经。然而,这只是前二经最后一品的入法界品。

  “尘刹海,现宝莲”者,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以娑婆世界,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他的化境——教区。《华严经》是融十身十佛,而以报身佛的毘卢遮那为代表而说的。报身佛是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一化境。华严宗著述里面,有一本薄薄的书叫《法界安立图》。安立图上面将“一个佛刹微尘数的世界,缩作一个小圆圈,最下层是一个小圆圈,第二层是两个,最上一层是二十个。这二百一十个圆圈,代表了二百一十个佛刹微尘数世界,为一世界种。最下一层一个世界名叫最胜光遍照,有一个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最上一层,名叫妙宝焰世界,有二十个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统计一个世界种,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广大世界,皆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单位,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包括了一百亿个须弥山,一百亿个四大部洲,一百亿对日月。而且太虚空中尚有不可以数记的世界种。这些无量无数的世界种,同在‘种种光明蕊香幢大莲华’之上。”因此,经文上说:“尘刹海,现宝莲。”这一不可思议的广大境界,唯有亲证法身真理的菩萨们,才能见到。

  向下讲到第二阿含时,经文上说:

  【悯凡愚,不能听。隐尊特,显劣应。】

  这四句,可算是阿含时的前奏。“悯”者,怜悯。“凡”者,泛也,是指一般普通人而言。“愚”是愚法二乘,愚者,是障蔽的意思。二乘,是声闻、缘觉,又称为小乘。小乘人,虽然已能断除人我执,但法我执依然存在。《华严》是一乘圆顿的大教,普通的凡夫,固然无分,仍然为法我执所“愚”蔽的二乘,也“不能听”到。所以,《华严经》第六十卷上说:“如是皆是普贤菩萨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缘,诸大声闻,不能见,不能知,不能闻,不能入,不能得……,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诸大神变。”释尊因为“怜悯”凡夫、二乘们,对于这一乘大教不能接受,所以,才“隐尊特,显劣应。”

  “尊特”者,是指报身佛而言,尊贵而特别的意思。《华严经》第四十八卷,《如来十身相海品》,普贤菩萨说如来有九十七种大人相,每一相中又包含若干相,所以称为相海。相海品的末尾,普贤菩萨作结语说:“佛子!毘卢遮那如来,有如是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身份,众宝妙相,以为庄严。”如此说来,尊特的两个字,尚不足以形容呢!“显劣应”者,如来为了“应”二乘的根机,所以“隐”起“尊特”的报身,而“显现劣应身”的化身佛。化身佛,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妙好。然而,化身佛和报身佛以相好来比较,那么,报身佛是胜应身,化身佛是劣应身。《法华经》上拿“脱珍著弊”的譬喻来形容“隐尊特,显劣应”的殊胜方便,那是最好不过的了。经文上又说:

  【说阿含,第二时,四谛法,接小机。证四果,出生灭。】

  这是讨论释尊第二时的说教。

  据释尊的传记上说:释尊成道以后的初七日中,自受用寂灭的法乐。其时,适有商人“提胃”,督率五百乘车,运载了很多的商品,由菩提树不远的地方经过,菩提树神唱言:“悉达多太子,净饭王圣裔,得道来七日,无人来献供!”提胃闻之,心生欢喜,随即用麨(chǎo)和蜜,诣菩提树下,亲申供养。释尊为提胃说法,并且授予他三皈。释尊接受了提胃的供养以后,考虑到我应当说法而利益众生了。但是,谁有这因缘而听我最初的说法呢?因而想到“郁头蓝弗”和“学仙”。他们两人,虽然是外道,却于贪、嗔、痴的三毒,比较淡薄,然而,他们已在这七日之中,先后去世了。听闻佛法,要有福报,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继而又想到,当我出家之初,我的父王、母后,不是差遣了憍陈如等五个人为首,来侍候我的吗?我于他们虽然没什么使唤,但是,他们五个人始终没有离开,十多年的山居生活,也够他们辛苦的了。何况,憍陈如于我尚有“如果成佛,当先得度”的宿愿,而波罗奈国的鹿野苑,是过去诸佛说法的处所,憍陈如等五个人确好又都住在那儿。于是,释尊起而前行,准备为五人说法。释尊在道中,经过阿阇婆罗水侧,已经日薄崦嵫,将近黄昏的时分了。不得已,只好就地跏趺而坐,在寂定中住宿,哪知道这一定就定了七天。奇巧,在这七天当中,都是风风雨雨,幸而阿阇婆罗水中,有一龙王名叫文麟,因为受佛光的照触,起而以它那长大的身体,围绕释尊七匝,更以头部,上覆佛身,使释尊不感到风、雨、蚊、虫的侵扰。释尊出定后,龙王化身而为青年,稽首释尊足下,释尊为它说法,并且授予它三皈,叮嘱它永护佛法。

  第五讲

  各位听众!上一次讲到释尊准备去到波罗奈国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个人说法。在半路上为阿阇婆罗水中的文麟龙王授三皈依。今天正式讲到第二时说法的内容了。我现在将经文再读一遍:

  【说阿含,第二时,四谛法,接小机。证四果,出生灭。】

  初二句,应当颠倒过来讲,次于第一华严时之后,所以说“第二时”。说阿含的“阿含”,是第二时“说”教的部名,第二时所说的教法,不出乎阿含所诠的四谛法,故总名之曰“阿含部”。阿含者:又名阿笈摩,译成国语叫“法归”。所谓“万法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又译名“无比法”,谓无可与比之妙法也。《阿含经》有四种:一、《长阿含》二十二卷。二、《中阿含》六十卷。三、《增一阿含》五十一卷。四、《杂阿含》五十卷。

  “四谛法,接小机”者,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的苦,逼恼身心的意思。苦,有三苦:一、苦苦,二、坏苦,三、行苦。苦苦者,以人道而言:我们秉受了这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身,一生下来,就有无限数的需求,已经够苦的了,再加上许多的天灾人祸,时时给我们生命的威胁,莫非苦上加苦,故名苦苦。坏苦者:人类有时也会获得各别不同而为自己迫切需要的满足,一经获得,自然感到骄傲与欢乐。但世间任何事,都是无常的,你所获得的欢乐,一转眼已成为过去。譬如做官,当宣誓就职的时候,贺客盈门,是何等的光荣。曾几何时,位置让与别人,过去的贺客,调转了方向,权与利皆变成幻梦,你就感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坏苦了。行苦的行,是生生灭灭的意思。人事上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往事,和意识上的迁流不停,皆是行苦。又有所谓八苦,哪八苦呢?那便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里,除开生苦、五阴炽盛苦,其余的都容易懂。因为“生”,是欢喜的事,哪能说他是苦呢?但是,一个人,自孕育在娘胎里,时间上,需要十个月,在这十个月里,住的地方,和粪尿仅隔了一层肉壁,有多么腥臭。食的是母亲的馀血,又是多么肮脏。至于母亲在食饮辛辣或极冷极烫的茶饭时,胎儿会感到如入寒冰、如遇炉炭。尤其是,住胎十月,如醉、如痴,将宿世所有的知识智慧,都忘记得干干净净。十月满足,从母亲的产门生下来,顿然的和外境接触,全身就如裹了针毡一样,所以,婴儿落地大都会哭。清朝省庵大师在他著的《劝发菩提心文》(5)里说:“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我们想想看,多难为情!至于“五阴炽盛苦”者,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为吾人现在身心组织的条件。其余七苦所不能包括的苦,都摄在五阴炽盛苦之内,也可以说,身体正当壮盛的时候,色力充溢,欲火烧心,无从发泄,这种苦恼,唯有各个人自己知道。

  第二、集谛的集,是烦恼的代名词,有招感的意思。烦恼,在法相宗经论里说“根本烦恼”有十个:那便是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6)、戒禁取见(7)。枝末烦恼有二十个,这些名相很繁琐,不去讲它和数它了。苦谛中的那许多苦,我们要研究它从何而来的?那便是由于有招感性的烦恼招感而来,所以,苦谛是果,集谛是因。这一重因果,又是属于世间法的。至于烦恼为因,如之何招感苦果,那便要讲到善恶因果,六道轮回的道理了。

  第三、灭谛的灭,是寂灭的意思,灭去生灭,名曰寂灭,也就是“涅槃”。小乘佛教的修行人,用功夫断去了烦恼,超越三界,不受生死的痛苦,而证入精神的领域,所以叫涅槃。涅槃,译成国语叫“圆寂”。应修的功行都修了,叫做“圆”。不受生死名叫“寂”。涅槃,是出世间的果,必须断去烦恼而后才能成就。但是,用什么方法来断去烦恼呢?这就讲到:

  第四、道谛的道,就是道路的道,也可以说是轨道的道。譬如火车的行驶,必定要遵循轨道,才可以保障安全,否则的话,必定有覆车而丧失生命、财产的危险。道有八种:一、正见,是正确的见解,明见四谛的正理,是正确的见解。二、正思惟,思惟属于意识,意识浮动,必须控制它,不让它起贪、嗔、痴等邪恶的念头。三、正语,属于口业。什么是正语呢?和合语、柔软语、诚实语,是为正语。四、正业,属于身业。不杀害物命而慈养生物,不偷盗他人的财物而广行布施,不奸淫非合法配偶的女人而重视名节,这就是正业。五、正命。命者生命,比丘依乞食为活,所以又称为净命。如果,以其他的世间事业,如种植田园,养蚕煮茧,或占卜星相,推步盈虚。以这些事业来谋利营生,都是邪命。六、正精进。以智慧为先导,而精进于修行。七、正念。也是以智慧为体,忆念涅槃之道,是为正念。第二的正思惟,是四谛之理已经明白,继续思惟,使智慧增长,故与正念并不尽同。八、正定。仍是以智慧为导,而引生无漏清净之禅定,故名正定。

  “接小机”者,小机,指的是声闻、缘觉,因为他们是“小”乘根“机”。“接”者,接引。为什么说他们是小乘根机呢?因为小乘人,志在超越三界,了脱生死,没有自他兼济的悲愿。所以《法华经》譬喻品上,把他们比喻为羊车、鹿车。而小乘人在证阿罗汉果的时候,都有一偈,以表示他们的志得意满。那偈语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那么,为什么说接而不说度呢?这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出世,为的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度众生成佛。而小乘根机的众生,不能承受这一乘佛法的重担,释迦牟尼佛不得而已,才“于一乘法,分别说三”。《法华经》上又说:“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就是一个明证。《维摩经》上又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释迦牟尼佛,先且随顺他们的好乐,说小乘法,令他们度过生死大海,而后再鞭策他们进入佛道,这就是接引的意思。

  “证四果,出生灭”者,小乘圣者修行断证的位次是:1、五停心;2、别相念;3、总相念,是为三资粮位;4、暖、顶、忍、世第一,是为四加行位;世第一以后修四谛十六心,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而证初果“须陀洹”,进断欲界前六品思惑证二果“斯陀含”,再断欲界后三品思惑证三果“阿那含”,最后断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而证四果阿罗汉。既证得四果以后,那就具足三明、六通、十八神变,永远脱离生死的困扰,而获得涅槃无为寂灭的快乐。前面所说的“所作已办”,就是该断的烦恼断了,该证的果位证了。“不受后有”,就是不再来三界之内受生受死。后有,就是生死的别名。经文上的结语,“证四果,出生灭。”就是指的这些。

  各位听众!释迦牟尼佛,在世说了五十年的法,后人将它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华严时。第二、阿含时已经讲完了。现在讲到第三方等时。经文上说:

  【演方等,破法执。】

  演者,说也。不曰说而曰演者。演有分布的意思,就是源源本本、有条不紊的将该说的事理,分别的演说出来。“方等”这一名词,在贤首宗叫做“方广”。四教:藏、通、别、圆,并谈曰方,三根普被曰等。这是天台宗对方等二字的解释。方等,是部名,这里面包括了很多很多的经论,都如《维摩诘经》、《胜鬘夫人师子吼经》等。都是接引小乘人进入大乘的桥梁,所以天台宗名之曰通教。

  以《维摩经》来说吧,《维摩经》的宗旨就是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弟子问疾品》是斥小;《菩萨问疾品》是弹偏。斥小的经文中呵斥二乘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舍利弗天花著身,迦叶尊者也自己责备自己“于佛法无所复益”。这都是激发二乘人发大菩提心的一种权巧方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手段。

  “破法执”者,对于五蕴构成的血肉之身执以为我,身外的事物为我所,是为人我执。法我执者,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以及圣人的高贵,凡夫的愚痴,这许许多多的“法”,在二乘人的心目中,如石头、如乱麻,永远压迫着、缠绕着他们,使他们心烦,使他们意乱。因此,他们就有“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凝滞在心理上永远不能溶解(8)的坏观念,这就是“法我执”。他们有这样一个基本观念,所以,加紧修行如我上面所说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等等的观照工夫,而证得圣果。在他们自己以为满足了,殊不知人我执虽然断去,而法我执依然存在,拿大乘佛教的尺度来衡量他们,只是一个自了汉而没什么了不起。释迦牟尼佛在方等部里的经教,多半是针对二乘人的毛病而说,鼓励他们百尺竿头再进步。所以说,“演方等,破法执。”

  注释:

  (5)《劝发菩提心文》:原书为“发菩提心文”

  (6)见取见:原书为“见趣见”

  (7)戒禁取见:原书为“戒取见”

  (8)溶解:原书为“镕解”

  第六讲

  各位听众!释尊的五时说教,已经讲过三时,现在讲到“第四”般若“时”了。经文上说:

  【第四时,谈般若,二乘转,教菩萨。】

  “般若”译成国语叫智慧。但是,《瑜伽伦记》第九上说:“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9)。”又曰:“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10)。”六度是:檀那、尸罗、羼提、毘黎耶、禅那、般若。如果将六度一一译成国语的话,那便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又可以分而为十度,那就将第六度的智为第十,慧为第六,合之而为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或分或合,当然是随上下文的转变,或者,各种经论内涵的高低,以致有六度、十度的不同。

  般若有三种:一、实相,二、观照,三、文字。实相是诸佛众生同具的性体。众生为无明所覆,所以要用第二的观照般若的功夫,直对心性而生起觉照。众生沉迷于生死,何由而知有实相而更起观照呢?这就说到第三文字般若了。

  文字般若,在藏经中而为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大品》、《放光》、《光赞》、《道行》、《小品》、《胜天王问》、《文殊问》、《金刚》等八部般若。然而,这都是《大般若经》的别译。《大般若经》有六百卷,是佛教中卷册最多的一部,为唐三藏玄奘法师在长安郊外玉华宫所译的。此外,还有所谓《仁王般若》,是《大般若》的别译。假如将般若的范围放宽,则经、律、论三藏无一不是文字般若。

  就《般若经》中理论的浅深,又有所谓共般若、不共般若。共般若者,是和声闻、缘觉、权教菩萨等三乘人共说的。不共般若者,是惟对圆顿大根的菩萨而说的。但是,贤首国师在《探玄记》上引《大智度论》说:“智论以大品等为共教,则指华严为不共教,以华严不与二乘共也。”因为华严会上,二乘在座,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所以说他们如聋若哑。

  “二乘转,教菩萨”者,二乘转的二乘,当然是指的声闻、缘觉。转,有两重的讲法:第一、转者,说也。释迦牟尼佛善于运用权巧方便来提拔后学,有时候善言诱掖;有时候又予以呵斥,说般若的期中,为了提高二乘圣者们的地位,迫使他们不得不自求进步,所以责令须菩提等四大声闻,升座宣说般若。如《大般若经》第四百零六卷上说:“尔时佛告尊者善现,汝以辩才,应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于般若波罗蜜多皆得成办。”《般若经》中的“善现”,就是须菩提译语。第二、转者,回转也。二乘的地位,低于菩萨,现在令声闻人转过来教诫菩萨,所以说:“二乘转”。

  般若如大火聚,触之则烧;般若如清冷水,滌除尘垢,这是实相般若的价值。因为二乘人,人我执虽然已断,而法我执依然存在;权教的菩萨,虽然能发菩提心,修行六度,然而仍是不能无相。所以释迦牟尼佛,不但自说般若,荡滌声闻、菩萨的余执,并且教声闻自说,迫使他们直下承当自性中本具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实相般若,这是佛说般若, 以及教声闻自说般若的深意。经文上说:

  【开显圆,法华会,学无学,得授记。】

  这是五时说教中的第五时,曰:法华涅槃时。现在先讲第二句“法华会”的“法华”,《法华》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法华经》有三种译本:第一、西晋惠帝时竺法护尊者的译本,名《正法华》,十卷。第二、后秦弘始年间,龟兹沙门鸠摩罗什译者,七卷。隋朝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译者,也是七卷,而且同名《妙法莲华经》。“会”者,集会。法华时、法华会,是同一个意思。

  “开显圆”者,《法华经》的内容是:开三显一,开权显实。权者,权巧。实者,真实。三乘是权,一乘是实。一乘就是佛乘。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来是欲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唯有成佛,才能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而《法华经》就是令众生成佛的经。然而成佛又岂易言哉!必得要经过长时期的勤苦修行,甚至于头目骨髓,都无所吝惜。这在一般心量狭小,目光短浅的众生,大有“天子门高,秀才脮(něi)短”的感觉。《法华经·方便品》上,释迦牟尼佛自己叹息着说:“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堕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又曰:“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我们读了这几句经文,就知道释迦牟尼佛为了众生的愚钝,不得而已,将一乘成佛之道,遵循过去诸佛教化众生的方法,而分别为三乘的佛法。也就是于“一乘道,分别说三。”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我说个粗浅的譬喻:譬如一只大西瓜,凭你有多大的一张嘴,你都不能将它整吞下去,必得要剖解成一片片的,才可以来解决它。

  说《法华经》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已经七十几岁了。声闻弟子们,经过了阿含、方等、般若,许多佛法的训练、熏陶,根机已经成熟,所以在法华会上,明白晓畅的告诉他们,过去所说的三乘佛法,是权巧方便假设的。现在应该告诉你们一乘成佛之道了。因此,《法华经》是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的教。开显圆的“圆”,是圆满具足的意思。一乘成佛之教,是因圆果满一无缺点,所以叫圆。

  “学无学,得授记”者,学,指有学声闻。什么叫有学声闻呢?前面不是曾经说过吗?声闻人修行的过程有三资粮、四加行的七贤位,有初、二、三、四果的四圣位。在未能证到第四阿罗汉果的三位圣人,都是有学声闻的位置。等于说:一般读书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未曾上完最后的一课,都叫有学。有学的名字懂了,那么,受完了最后一课,而且经过了毕业考试,行过了毕业典礼的大学生,在他读了四年书的大学里,再也耐不下去了。因为该听的课文,都已听完,再没有他们可学的了!声闻人既经证到四果阿罗汉以后,就名无学,也相似于这一个例子。那么,得授记又怎样讲呢?记,是记别,释迦牟尼佛对于有学、无学根机已经成熟的声闻弟子,分“别”的授与成佛之“记”。记,就是将他们将来成佛的劫数、国名、佛名、寿命等等,一一的记载下来。有些经上将“别”字写成“莂”字,那是错误的。我们将《法华经》上《学无学人授记品》拿出来一读,便可以知道这两句的究竟了。经文上又说:

  【涅槃经,最后说,显真常,扶戒律。】

  《涅槃经》是次于《法华》之后,释迦世尊临涅槃之前说的,所以说“最后说”。《涅槃经》的内容多分是:彰“显真常”佛性,“扶”持“戒律”,以奠定佛法久而弗衰的基础。

  涅槃,译成国语曰“圆寂”,应该证的真理证到了叫做圆;应该断的惑障断尽了叫做寂。断惑证真,就叫做涅槃。现在专指佛、菩萨、阿罗汉,离弃世间叫涅槃,那是太不确当的。

  还有声闻、缘觉,在真穷惑尽之际叫有余依涅槃;灰身泯智以后叫无余依涅槃。

  涅槃的完整梵名,叫“摩诃般涅槃那”,译云“大圆寂入”。顺此方文法,那就应该名为“入大圆寂”。其意义与前面大致相同,断惑的惑,前面只是指“人我执”,后面则兼“我法二执”。所以后面唯有圆顿教的佛果,才能称“入大圆寂”。

  《涅槃经》有大小乘的不同:西晋白法祖译的《佛般泥洹经》二卷,内容是说化身佛之释迦牟尼,于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前所说之法,这是化身佛八相成道的最后一相。当然,同本异译的还有,这里不去说它了。至于唐若那跋陀罗所译的《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那是说:化身佛涅槃以后,天人哀痛,火葬佛身经过,八大国王分舍利的事。

  大乘佛教的《涅槃经》,有南、北藏的两本:第一、北涼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是为《北藏》。第二、南朝刘宋的时候,有慧严法师者,因为四十卷的《涅槃经》,文言虽然不差,而“品数疎简,初学难以措怀”。因而与慧观法师、谢灵运居士等,参考东晋法显法师译的《佛说大般泥洹经》,开十三品而为二十五品,缩四十卷而为三十六卷。在《大正藏》里,于《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下,载“宋,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我曾经拿三种经本对照其品目,确然是不错的。然而,为什么叫《南藏》呢?因刘宋在南方,所以称为《南藏》。至于“扶律谈常”,假如大家要知道究竟的话,请一翻四十卷的《涅槃经》的《圣行品》和《师子吼品》,就知道了。

  注释:

  (9)当知第六度:原书为“当知即是第六度”。经查原经文,没有“即是”二字,故去掉。

  (10)当知第十度:原书为“当知即是第十度”。经查经文,没有“即是”二字,故去掉。

  第七讲

  各位听众!释迦世尊先后五个时期的说教,已经讲完了。以下的经文,是五时说教的结束和评判,经文上说:

  【五时教,如是说,亦融通,亦分别。】

  一、二的两句是:“五时”说“教”的结束。“如是说”者,释尊五十年的教法,它的先后,就如我以上所说的这样一个次序。三、四的两句是五时说教的评判。“亦融通”者,“融”谓融会,“通”谓贯通。意思是说:五时说教,虽然有浅深先后的不同,假如,融会而贯通之的话,那就五教中随一一教,皆遍于五时。所谓一切时中,说融通无尽法,皆名华严教。说声闻法,皆名阿含教。乃至说会三归一之法,皆名法华教。其余的可以类推。“亦分别”者,“别”而言之,那就是,佛初成道,在三七二十一天中演大《华严》。次于十二年中说阿含教。再次,有八年的时间说《方等经》。第四、有二十二年说《般若经》。最后八年说《法华经》。临涅槃前一日一夜说《涅槃经》,共成释尊五十年说法度生的经过。以上三十二句合集起来,是八相成道中的转法轮相。经文上又说:

  【化道圆,归真际,双树间,吉祥逝。】

  释迦牟尼佛为了满足他的宿愿,也就是有缘的众生,尚未得度,所以不得不再来人间。因此,我们应该知道释尊不是为了富贵荣华而来。所以,他在十九岁上,就舍弃了太子和将来绍继国王崇高的地位而出了家,三十岁成道,八十岁入灭。由成道至入灭,五十年中,集会说法三百多次,所应度的众生,皆已得度,这就是“化道圆”。化道既圆,可谓道阐当时,泽流后世。于是,在拘尸那城,寂然而复“归”于“真际”。真际,指涅槃而言。

  “双树间,吉祥逝”者,释尊入灭的地方,四方各有娑罗“树”一“双”,所以又称双林。右胁而卧,谓之“吉祥”卧。释尊是以右胁而卧的姿势而入灭的,所以谓之吉祥逝。“逝”者,去而不复返也。然而,这都是就人世间的幻法而言。释尊的入灭,有如太阳的西没,太阳何尝有出没呢?只是隐显而已!所以诸佛十种通号中有“善逝”的一号,就含有这个道理在内。以上是八相成道中的涅槃相。经文上又说:

  【阇毘后,分舍利。阿育王,变古制,碎宝末,造浮图,役鬼神,遍阎浮。】

  阇毘后的“阇毘”,有些经论上又名荼毘,荼毘、阇维,只是梵音的不同,译成国语皆是“火葬”。印度的风气,人死了,有土葬、水葬、野葬、火葬的不同,佛教取火葬为合理。所以,阇毘又译为“僧死而火葬之也”。佛陀为后人作模范,所以遗命火葬。释尊灭度以后,弟子们殓以金棺,裹以白氎(dié),加上名贵的香木、香油。但是,凡火不能燃烧,佛陀乃自发圣火,方能将遗体毁尽。然而,还留下焚烧不尽的“舍利”,竟有八斛四斗之多。这就再谈到“分舍利”了。

  舍利,印度的正音,应该是“室利罗”或“设利罗”,译成国语曰:骨身,又叫灵骨。由戒、定、慧熏修而成,所以坚固而不可毁坏,因而又名坚固子。有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的两种:全身,大概是整个的身体,历久而不坏;碎身,是火化以后,遗留下来一粒一粒像珍珠似的东西。碎身舍利,有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的不同。

  据《金光明经·舍身品》上说:“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熏。”又曰:“舍利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福田者,天下后世信佛弟子,种福之田也。释尊火化以后,既留下来甚多的舍利,以便天下后世的弟子们供养种福,想不到竟因此引起了八个大国的国王,因争取舍利,几乎动起干戈来。据《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上说:“时婆罗国,拘尸那国,末那民众。遮那波国,诸跋罗民众。罗摩迦国,拘利民众。毘留提国,婆罗门众。迦维罗卫国,释种民众。毘舍利国,离车民众。摩竭陀国,阿阇世王。”他们听到释迦如来在拘尸那城,双树林间,入般涅槃,各各调兵遣将,分别的驻扎在拘尸那城的附近,准备争取舍利。并且,派遣使臣,晓谕主管葬事的人,迦维罗卫国的使臣说:释迦如来,出生于我国,舍利应该归我国供养,不然的话,我有兵在。拘尸那国的使臣说:释迦如来入灭于我国,舍利应归我国供养,不然的话,我也有兵在。像这样各有各的争取理由,并且都不惜生命的兵戎相见。我们看吗!这一场战争,几乎如箭在弦上,大有一触即发的可能。幸亏有一位香姓婆罗门信佛弟子,年高有德,众望所归,自告奋勇的出来排纷解难,他告诉各国的使臣说:“大家接受佛陀的教诫很久,口诵法言,心服仁化,怎能因争取佛陀的舍利而共相残害呢?如来大慈,常以普利为念,佛陀的舍利,反正多的是。而且,佛陀也曾去过天上、龙宫,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不讲话,就遗弃他们。所以,我的主张,应该将佛陀的舍利平均分配,也就是,天上、龙宫、八国的国王,各得一份,各各回去建塔供养。息事宁人,无逾于此。”各国的使臣都一致连声道好。于是这一场风波才告平息。讲到这里,大家对于“阇毗后,分舍利”的两句经文,应该都了然明白了吧!

  “阿育王,变古制,碎宝末,造浮图,役鬼神,遍阎浮”者,阿育王的阿育,旧时称为阿恕迦,国语译为“无忧”。阿育王,出生在陀灭度以后一百年左右。但《阿育王传》,有南北两传的不同。假如,依南传《阿育王传》的话,则阿育王的出生,是在佛陀灭度以后,两百八十多年。西历纪元前三百二十多年的当儿,旃陀掘多大王,创孔雀王朝于印度,建都在华氏城,阿育王就是他的孙子。

  阿育王即位之初,本来是非常残暴的人,他造人间地狱,荼毒人民,因此,国人都呼他为恶王。后来有一位少年比丘名叫子海,游行到华氏城,因为不识路径,误落到地狱里去了。王早已有令,是凡到地狱里去的人,必须置之死地。子海比丘,自然不能例外。但子海比丘要求狱官准许他七日假,让他修持佛法,而后死无遗恨。狱官允许了。刚好这时候,王宫里送来数百名美女,命令狱官将她们处死。据《阿育王传》上说:阿育王皮肤粗糙,形貌丑恶,他要想和这些少女接近,她们一致的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阿育王讨了几次没趣,勃然大怒道:“这些小妮子这样可恶,不识抬举,侍臣们!替我一个个捆送地狱去处死。”狱官奉令唯谨,照命令施行。子海比丘,亲眼见到这一群如花似玉的美女,立时化为齑粉,顿感到人生的无常、苦、空,所以,在七日中精进修持,居然证得了阿罗汉果。假期满了以后,狱官将他置之于大镬(huò)之中,可是烧尽了燃料,煮他不死。狱官慌了,驰白阿育王。阿育王一听,也惊奇的不得了,赶快来到地狱之中视察。子海比丘乃踊(11)身虚空,现大神变,使阿育王佩服到五体投地。比丘因而为王宣说佛法大意,善恶因果,并且告诉他说:“大王!是先佛所记,应当散发舍利,遍阎浮提,建造宝塔,以为众生的植福的场所。”阿育王接受了比丘的教诲,马上将地狱毁了,并且皈依三宝,发愿尽这一生,护持佛法。各位听众!阿育王是佛教的大功臣,佛教就因他而传布到南洋。这是阿育王的略史。

  所谓“变古制”者,释尊灭度以后,天上、龙宫、人间的八国所分得的舍利,都取出来,“碎”七“宝”为“末”,加上种种的装饰,造成八万四千座小的宝塔,一塔安一粒佛陀的舍利。同时,“役”使“鬼神”,普“遍”的分散到南“阎浮”提,各个国家去建塔供养,这就是变古制的“变”。据传说:中国曾经分配到十九个塔,而浙江宁波阿育王寺的舍利依然存在。至于“遍阎浮”的“阎浮”,是“南阎浮提”的简称。佛经上有所谓四大部洲:东、弗婆提,西、衢耶尼,北、郁单越。阎浮提是四洲中的南洲,依佛经上的地理组织,南洲是我们脚下的地球,倘若依佛法传布的范围上说,只能说是现在的亚洲。

  注释:

  (11)踊原书为“湧”,“湧”的简体为“涌”,但在本书统一为“踊”

  第八讲

  各位听众!上一次讲的是阿育王,分舍利,造宝塔的胜事。

  塔,印度的话叫做塔波,译成国语是“高显”的意思。塔,为什么称宝呢?这可以以三点来说明:第一、古时人造塔,多用七宝装饰。都如缅甸国的大金塔,它的质料大部分是黄金。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有位胡太后笃信佛教,曾经以二十万两黄金,造七层宝塔。第二、佛陀或三乘圣贤们的舍利,都是多生多劫,勤修戒定智慧熏修而成,绝对不是人世间的珍珠宝石可以比拟。塔,为珍藏舍利的处所,可以使后人供养礼拜而生福生慧。第三、一个大的城市,或者一个风景绮丽的地方,有了一座巍峨高大的宝塔,在观瞻上可以增加地方的庄严而引人入胜。有这许多原因,所以称宝。现在又讲到佛陀的遗像了。经文上说:

  【优填王,始造像,令后人,修供养。】

  优填王的“优填”,据《西域记》卷五上说:应该是“邬陀衍那”。译成中国话叫“出爱”,是拘睒(shǎn)弥国的国王。

  优填王造像的原因是:释迦世尊的母亲摩耶夫人,既生释尊以后,仅仅乎七天,就与世长辞,而上升忉利天了。释迦世尊,长大而后,知道这一事实,对于生身之恩,无由报答,常常引以为恨。所以,在成佛以后的不久,就上升忉利天,为母亲说法,度脱母亲,成了初果须陀洹圣人,并且,在忉利天宫,结夏安居九十天。当然,这是释尊为了能和母亲多见几次面,可以满足自己的孺慕之私。但是,释迦世尊,在天上住久了,却想煞了人间成千成万的群众,尤其是优填王常常以这一问题——世尊到哪里去了——去请问舍利弗和阿难他们一班师兄弟,但都得不到答复。后来经目连尊者以天眼观察,才知道释尊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并且在作九旬的安居,短时间内不会回到人间来。而优填王的思慕之情,却与日俱进。奇巧的是,有一位智臣献计,可以雇用精于雕刻艺术的人,采旃檀香木为材料,雕刻释尊的形像,一样的可以朝夕瞻礼。优填王大喜,因而恳请目连尊者运用他的神足,携带巧匠们去忉利天宫,瞻仰释尊的仪容,经过三次的往返,才雕刻成功。这一尊旃檀佛像(12),且曾流传到中国,名字叫旃檀瑞像(13)。旃檀瑞像(14)自有他的历史,这里不再研究他了。这就是“优填王,始造像。”

  “令后人,修供养”者,释尊在忉利天宫,安居期满,还到人间,见到了旃檀像,也很欢喜。并且对欢迎的大众说:我灭度之后,有人供养、礼拜此像的话,一样的生福生慧。假如有人问:供养、礼拜偶像,如之何能生福生慧呢?这大概是众生心中,各各都有佛性种子,假借相好庄严佛像的引发,使福德智慧的种子,发展到言语和行动上来,由因感果,自然可以得福得慧。古人所谓“言尧之言,行尧之行,是亦尧而已矣。”向下讲到第三大段“结集三藏”。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