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庚 慈恩宗

《释教【三字经】讲话》 by 释南亭

2016-8-16 22:42

  各位听众!《释教三字经》,今天讲到慈恩宗了。慈恩宗,在佛学上大都称它为唯识宗或法相宗,或者联合起来称它为唯识法相宗(38)。然而,这里为什么称它为慈恩宗呢?这由于本宗创宗的始祖,唐三藏玄奘法师和他的第一门人窥基大师,先后都驻锡在大慈恩寺,因地而名宗,所以叫慈恩宗。

  至于唯识宗的命名,是根据《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瑜伽品》上说:“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本宗且以五重唯识观为主要的修持法门,汇万法归于一识,分析八个识主从的关系,极细密而且有条理,所以名唯识宗。

  又为什么叫法相宗呢?法相的名词,乃是根据《解深密经》、《法相品》而立的。法者,万法。相者,性相。《瑜伽师地论》上列六百六十法而为代表,天亲菩萨缩为百法,这许许多多的法,一一皆有其性相,其分析之精微,可算是细入毫芒。所以,《瑜伽师地论》也是本宗主要的论典,至《成唯识论》,集本宗经论之精华,汇聚而为唯识法相之大成。

  综合起来说:识为能变,万法为所变。就能变义边,立唯识宗;就所变义边,立法相宗。本宗主要的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十一论中又有所谓一本十支。而本宗还有其他的别名,这里都从略,不去说它了。

  各位听众!现在讲到本宗的历史和内容了。

  前面不是说过吗?玄奘法师是本宗的开祖。那么,我们对于奘师的历史,应该有个简单的认识。奘师的简史,在《三字经》上说:

  【唐玄奘,游西域。】

  奘师,出生于杨氏统治中国,国号叫做“隋”的后期。俗家姓陈,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上说:是河南洛州缑氏人,但缑氏就是现在的陈留县。

  他是世代书香,天赋的聪慧。他有一位哥哥出家,法名长捷,住东都洛阳净土寺。长捷法师察知他这位弟弟的智慧、志趣,把他带在身边,教他诵习经论。不久,就经过度僧的考试而得度出家。出家而后,跟景法师学《涅槃经》;又听严法师讲摄《大乘论》。一听以后,无有遗滞。寺中的大众,震惊他的天才,怂恿他升座复讲。他对事理的剖析,有条不紊,真可谓一鸣惊人,由此声誉雀起。但是这时候的奘师,还是十三岁的童子。

  当时适逢隋朝的末年,炀帝荒淫无道,盗贼蜂起,河南、河北,兵荒马乱,草木皆兵。奘师年龄虽幼,却有远大的见解,因而怂恿他的哥哥说:此地已无佛法可言,既不必坐而待死,也不能白费光阴,闻唐帝已在长安建国,自必比较太平,我们何不舍此而至彼?长捷法师听弟弟的话,于是相率逃到长安。这时正是唐高祖武德元年,国家初创,也无暇顾及佛教。四川僻处边陲,倒很安静,于是又一同跑到西蜀。果然,一班高僧大德多聚集在成都。奘师因而从景脱、基暹二位法师讲《摄论》、《毘昙》,奘师寸阴是惜,勤勉有加。武德五年,在成都受具足戒,顺便就坐夏学律,对于五篇七聚的戒文,一看就通,所看的经论,也多研习殆遍。

  这时,奘法师的大名已震摄遐迩,但是他并不自以为满足。他辞别了哥哥,经过三峡,到了湖北荆州天皇寺,受地方缁素的邀请,宣讲《摄论》、《毘昙》,连汉阳王某都亲自去礼谒听讲。那么,法会的盛况,也就不言可知了。

  奘师讲完了《摄论》、《毘昙》以后,又到赵州谒深法师学《成实论》。又入长安大觉寺,就岳法师学《俱舍论》。唐朝韩昌黎先生,在《进学解》的一篇文章里有两句名言说:“焚膏油以继晷(guǐ),恒矻矻以穷年。”足可为奘师精勤用功的写照。当时长安有两位硕学大德,常、辩二法师,虽然是遍研众经,但是他们是专门喜欢讲《摄论》。奘师也曾向他们叨教。两位大德对于奘师的神悟,同声称叹道:你是释门的一位千里驹,佛法的中兴,责任将在于你,可惜我们年老已经看不见你的成就了。

  奘师虽受到老前辈褒奖,但他并不感到愉快,因为他钻研了一辈子佛教,亲近多少的高人,他将所接受到各种经论的内容,作综合性的对照,竟发现许多矛盾而不能融会的地方,都如、性、相、空、有,众说纷纭,使得他无所适从。他自己揣摩,这一定是西来的圣典,尚有短缺。

  佛教是来自西方的印度,况且早已听说,有所谓《瑜伽师地论》者,闻名久矣,未见其书,我何不身游西域,亲自乞求,倘若有所收获,既可消融我自心上心冰,也可禆益佛教。

  各位听众!关于奘师的西游,我说了这一大堆,嫌噜苏吗?我以为不如此,奘师为什么放着安逸日子不过,要跑去找罪受的理由,没法弄明白。

  奘师的西游动机我们知道了,而奘师西游的决心比金、铁还要坚固。所以他有“宁向西方一步而死,不向东方一步而生”的志愿。因此他违背了皇帝的诏旨,偷偷的出关向西方走去,经过八百里流沙,历九死一生的艰险,而完成他的所求。这当中的经过,有《大唐西域记》在,我不多说了。经文上又说:

  【学瑜伽,祖弥勒。】

  “瑜伽”,是《瑜伽师地论》的简称。《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是弥勒菩萨说,无著菩萨记,唐三藏玄奘法师译。

  《瑜伽师地论》的产生,有一段很奇特的因缘。据唐释道伦《瑜伽伦记》上说:佛涅槃以后,魔强法弱,小乘佛教,分崩离析,且多著于有见,经过龙树、圣提婆等,先后造《中》、《百》、《十二门》等论,阐扬般若的“毕竟空”义,而众生又多著于空见。这时有位了不起的圣者出世了,这位圣者,法号叫无著,出生在捷陀罗国。时当佛灭度后,九百年左右,他在阿瑜陀国王城的西偏,创立了一座精舍,率领着数百人,而训练他们的禅法。无著虽然应现为凡夫身,实际上已经位登初地,证到了法光定,获得大神通。他以神通的力量,上升兜率内院,要求“弥勒”菩萨阐扬《解深密经》的一系而说“胜义有”的教法,因为弥勒菩萨是《解深密经》的当机众。

  弥勒菩萨接受了无著菩萨的要求,常常在人世间的夜分,从兜率天下降到无著菩萨精舍里,先后说了《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庄严论》、《辨中边论》、《金刚般若论》等五部论的颂。

  每逢弥勒菩萨下降到精舍的时候,无著菩萨的门人当中,有些人,见到光明而不能见到相好,也听不到教授。有些人见到相好而听不到说法,也有些人既见到相好,又听到说法。然而年湮代远,这些人的姓名,当然无从查考。唯有无著菩萨,直接受到教诫,那是天人共知的事实。奘师所“学”的“瑜伽”,出自于弥勒,所以经文上说:“祖弥勒”。但是祖弥勒的“祖”字,是儒书上“祖述尧舜”的祖,不是祖师或祖宗的祖。这是要各位弄明白的。

  注释:

  (38)唯识法相宗:原书为“唯识法宗相”

  第三十三讲

  各位听众!《释教三字经》,今天是第三十三讲,讲到玄奘三藏,亲近戒贤论师,学《瑜伽师地论》的事。经文上说:

  【依戒贤,大论师,亲传授,历年时。】

  经文的意思是说:《瑜伽师地论》虽然是弥勒菩萨所说,毕竟是过去的事。那么,奘师究竟跟谁学的呢?这里告诉我们说:“依”一位法号叫“戒贤”的“大论师”而学习的。据奘师传上说:先后经“历”了十五个月的“时”间,由戒贤论师“亲”自升座宣讲《瑜伽师地论》一遍。十五个月,则一“年”有余;宣讲,就是“传授”。

  说起奘师跟戒贤论师学习《瑜伽》的事,有一段很值得一谈的公案。

  印度摩竭陀国,有一座极大的庙宇,名叫那烂陀寺,经该国六代的国王不断的增建,其范围之大,可以容纳一万人以上。西藏、青海喇嘛们的三大寺,最大的也只能容纳七千人。那烂陀寺之大,可谓无与伦比。据奘师传上说:这一座寺宇,有七百年历史;寺中的讲座,每天皆有一百余所;学徒们修学,真是寸阴是惜;七百年间,师生一万多人,不曾有一个人犯过讥嫌戒。各位听众!讥嫌戒是比丘戒中最微末的戒。

  当奘师往游西域的时候,那烂陀寺的主事僧是戒贤论师。那烂陀寺是当时当地最高的学府,教学的制度,是大、小乘三藏,五明、医方、术数,婆罗门教四吠陀典,文学、梵字,各各分科,由各部门具有专长的大德们,分别的领导教授。唯有戒贤论师,则无所不通,足够称为教授的教授。所以全寺的大众,皆尊称他为“正法藏”,以表示他们的崇敬。

  至于全部的经费,皆由历代国王所布施的田庄,按时供给柴米、酥油、花、果。寺中能解经论二十部者,有一千余人;解三十部者五百余人;解五十部者,连奘师在内,只有十个人。而其待遇,皆视其了解经论多少,以定其等级的高低。可惜这座最高而且制度精良的学府,在西纪一千一百年左右,土耳其亚拉比亚之回教徒侵入印度的时候,一把火都化成灰尽。这是附带说说的。

  正法藏戒贤论师,是撰《唯识三十颂释论》十大论师中第一位护法论师的弟子,他住持那烂陀寺很久。他患有风湿病,剧痛的时候,如刀割、如针刺。他曾经绝食,想以一死了之。某一天夜里,忽然在梦中见到三位天人:一位是黄金色,一位是琉璃色,一位是白银色。位位皆相貌端正,仪服鲜明。黄金色的一位对戒贤论师说:“你想要弃去这色身吗,是不是?你错了,佛经上不是说过吗!‘说身有苦,不说厌离于身’。你的风湿病痛,是过去为国王时恼害众生应受的果报。你现在对宿世的罪愆,应该诚求忏悔,安心忍受这些苦恼,一方面宣讲经论,利益他人,罪过自当消灭。假如,只想一死了之,苦终究依然存在。”论师听完了以后,马上至诚礼拜。那金色人指着琉璃色的人说:“此是观自在菩萨。”又指着白银色的人说:“此是慈氏菩萨。”论师听说是慈氏菩萨,赶忙向他礼拜,並且请问慈氏菩萨说:“戒贤常愿生于尊处,不知得如愿否?”慈氏菩萨说:“你只须广传圣法,决定得生。”金色的人又指着自己说:“我是曼殊室利菩萨,我们因为你要捐弃色身,那是毫无利益的。你应该阐扬正法,如《瑜伽论》等,使未闻者得闻,你的病,不怕不会好的。何况三年以后,支那国有僧,生性好乐大乘,将要远来就你受教,你可等待他来尽你心教育他,使大乘佛法,流传到东方,俾佛种不致断绝。勉之!勉之!”戒贤论师又向三位菩萨顶礼致谢,情愿接受尊教。菩萨们从隐约中失去踪影,而论师的病也渐渐痊愈。

  当奘师历尽艰苦而到了那烂陀寺,经接待的人引着他拜见戒贤论师的时候,论师下座,扶着奘师,流着眼泪而向奘师说:“你来的好,我已等待你三年了。你一路来花了多少时间?想必受了不少的苦恼吧!”“玄奘自发脚至现在,正好是三年;至于一路的艰苦,自是一言难尽,然而那是玄奘的宿愿。今天能拜见你老人家,吃什么苦头,皆有了代价。”奘师噙着一泡泪水而回答论师说。接着又说:“只是你老人家说,等待玄奘三年,玄奘却有点不解,还请你老人家开示!”戒贤论师旁顾侍立在侧的弟子——佛陀跋陀罗说:“你将已往的梦境,说给玄奘听!”佛陀跋陀罗将往事叙述了一遍,在座的诸人听完了后,莫不深受感动,尤其是奘师,禁不住唏嘘涕泣,自己在发愿求法之初,已经受到众圣注意,深深的感到今后的责任重大。当下向戒贤论师一再礼拜,并且陈白说:“果如所言,玄奘当尽力听习,唯求尊者,不吝慈悲,赐予教悔!”

  奘师在那烂陀寺一经定居下来,马上受到优待:有小厮可供使唤,出门有大象可骑,国王才能吃到的香稻米,也有他一份;酥油、水果,那是不用说了。

  各位听众!苍天不负苦心人,苦尽而甘来,奘师为了佛教,几次濒于死亡的边缘,皆由他的愿力感召,死里逃生。他译的经论,到现在还是光辉赫奕,他的声望,千载而后的今天,仍然震烁人间;他遗留下来的一片枯骨,在佛教徒心目中,被视为至宝。孔夫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我写到这里,真感到万分的惭愧!经文上又说:

  【归长安,传窥基。】

  奘师在那烂陀寺,听讲《瑜伽师地论》三遍,《顺正理论》一遍。《显扬论》、《对法论》各一遍。《因明论》、《声明论》、《集量论》等各二遍。《中论》、《百论》各三遍。婆罗门书,印度梵书。至于《俱舍》、《婆沙》、《六足阿毘昙》等,在迦湿弥罗诸国,虽已学过,也趁这机会,咨决所疑。奘师住在那烂陀寺,先后达五年之久,总算是毕业了。拜辞了戒贤论师,又遍礼各处圣迹,至唐贞观十九年,“归”到“长安”。长安,属陕西省,是唐朝的都城。

  “传窥基”者,窥基大师是奘师唯一能传其法统的门人,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他母亲梦月轮落在掌上,她把它吞下肚子里去了,因而怀了孕。出生后的气度与常儿不同,自然不必说了。

  奘师在印度将要回归长安的时候,曾经就尼捷子占卜。问回程的吉凶?尼捷子得卦甚吉,且对奘师说:“师但东归,哲资已生。”奘师在偶然一个机会之下,独行于长安郊区,在阡陌之中,遇到一个青年,生得眉清目秀,风神俊朗,举动阔略。奘师访得是尉迟敬宗的儿子,鄂国公尉迟敬德的侄儿(39)。奘师心里想,倘得此子出家,则法门有托。因而,趋访他的父亲,他父亲说:“这孩子粗悍的很,恐不堪教诲!”奘师说:“此子器度非凡,非将军不生,非玄奘不识。”尉迟敬宗答应了,基师本人却很严厉的拒绝。经奘师再三慰勉,方才抗声说:“你要我出家,除非依我三件事。”“哪三件事呢?你说呀!”基师说:“一、我要有女人。二、我不断肉食。三、不持过午不食的戒。”奘师为了“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乃一一佯许。于是装了三车子的女人和鱼肉,跟随奘师去出家。当时长安的人皆呼基师为三车和尚。

  但是基师在《唯识枢要》之初,叙论所因中,曾经谈到他自己的身世,他说:“基夙运单舛(chuǎn),九岁丁艰,自尔志托烟霞,每期庶几缁服,浮俗尘赏,幼绝情分,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别奉明诏,得为门侍。”

  如此说来,则三车之说,未免冤枉了这一位宿根深厚,百部疏主的大师了。

  《宋高僧传》作者赞宁说:“性相义门,至唐方见大备。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的是确论。

  注释:

  (39)侄儿:原书为“姪儿”

  第三十四讲

  各位听众!在三十三讲中,将奘师亲近戒贤论师学《瑜伽》,和受窥基大师为门人的经过,都讲完了。经文上接着“归长安,传窥基”以后,又说:

  【通因明,善三支。】

  要了解这两句经文,我想将它分成五段来说明:

  第一、首先介绍“因明”是什么?因明,是佛教论理学的名词,相似于西洋的逻辑学。经过了多年的改进,也就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那么!因明的名词,又怎样讲呢?因明者,由我提出主要的“因”由,使对方“明”白我所建立的理论。但是,在立论的形式上,有许许多多条件。我依因明立论的形式、条件,而无一点过失的话,既可以成立自宗,也可以攻破他人有过失的立论。假如我所有的立论,含有过失,也会受到他人的攻击而完全推翻。

  第二、介绍因明学的来由。古人说:“因明本为佛说,文广义散,备在众经。”也就是说:我们要懂得因明学,在读经的时候留心,才可以看得出。《地持经》上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因明为五明之一,是破邪论,安正道的利器。”

  在我们这个世界初成的时候,有一位生而具有大智慧的人,名叫“足目”,初创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佛灭度后七八百年当儿,经世亲、陈那两位论师的改进,至商羯罗主,再加修正,才成为完整而专门的一项学问。

  第三、介绍因明论不同的书本,和作者、翻译、疏解因明的人物。《大藏经》中《因明论》有两本:一、为陈那论师所造,名《因明正理门论》,玄奘、义净二大师皆有译本。二、商羯罗主造者,名《因明入正理论》,玄奘大师译,窥基大师为之作疏。研究唯识学,非通因明不可,所以研究因明学的人,多宗奉《因明入正理论》,而以《因明大疏》为参考。

  第四、才讲到“善三支”的三支。三支者,宗、因、喻也。我举个例子:都如,万事万物,无一而不是无常的,声音,也是事物之一,当然也是无常的。但是,印度外道中有所谓声论师的,他们的教义主张声是常的。于是佛教徒就运用因明法则,立三支比量来破斥他的谬论。那三支比量是:声是无常(宗),所作性故(因),同喻如瓶;异喻如空(喻)。宗中的“声”和“无常”,前者叫“前陈”或者“有法”。后者叫“后陈”或者“法”。也就是前陈法的“声”中要含有后陈法的无常,前后陈二法,要立敌双方皆承认实有其法。等到前后陈当中加上一个有决定性的字,如声与无常之间,加上一个“是”,叫做不相离性。因为“是”的加进,则“声是无常”而不是“常”,则敌者的声论师不许了。那么!怎么办呢?立者的佛教徒,则再举出正确的“因”由来,我所以断定声是无常者,由于它是“所作性故”啊!所作者,声音皆是因造作而有。也就是一切声音的发出,都是有条件的,即使是风声、雨声、雷声,不都是因气候的关系吗!而且风声由风而有,风不就是声,雷、雨也是如此。谁曾听到某一种声音,自古至今,响个不停的。假如,敌方仍然不服输的话,我再举出正反两面的譬喻来,所以说:“同喻如瓶”,这是正面的譬喻。瓶,无论用泥土、木、石,或金属物作原料,皆必须假借人工——所作,泥土、木、石或金属物的制成品,一经槌击、火烧,马上皆变成瓦砾或废铜烂铁,这不是所作无常是什么?立者,还有反面的譬喻呢!异喻如空,空无一物,所以叫虚空。既然无物,则非所作,非所作,当然不是无常。这样,敌者就无话可说了。

  然而,立量必须要离过。假如三支中任何一支有过,就不是真能立,而是似能立,似能立,不能生敌者之智,那便是劳而无功。

  那么!有多少过呢?宗中有九过。因中有十四过。同异喻,过有五过。三支中共有三十三过。过的名字,免得噜苏,不去数它了。

  第五、奘师译完了《瑜伽论》,马上个别的为窥基大师讲解,不料,西明寺的圆测法师弄狡猾,贿通守门的人,让他进入奘师住所的间壁盗听,听完了以后,马上在西明寺挂牌通告,宣讲《瑜伽论》。窥基大师听到这消息,很不愉快。奘师安慰他说:彼不善因明,不能尽瑜伽的底源。于是,单独的将因明学传授给基师。窥基大师,天赋的智慧,深通因明以后,马上作《大疏》来解释,千百年来,解因明的人,还没有谁能胜过他,所以《三字经》上说他“通因明,善三支。”《三字经》上又说:

  【成唯识,作述记,破邪宗,申正义。】

  “成唯识”,是一部论的名词。成唯识者,此论一出,而唯识之义,乃得成立。现在分四点来和各位说明。

  第一,唯识,也是一部书的名,原来只有三十个颂。五个字一句,四句成一颂,因此,名为《三十唯识颂》。在唯识宗的理论讲起来,“一切唯有识”,所以叫唯识。

  第二,《三十唯识颂》的作者,是天亲菩萨。天亲,是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的人,出生于佛灭度后七八百年之间。起初出家于萨婆多部,后来又兼学经量部。北印度罽宾国,有五百位阿罗汉,造《大毘沙论》三十万颂,解释三藏。书成以后,由国王下令,禁止出境。天亲听到这消息以后,侨装精神病者,混入罽宾都城,先后听讲《大毘沙论》三遍,尽得其奥义。大毘沙法会中,有一位圣者,老是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疯疯癲癲的人,尾随在群众之后听讲,非常怀疑这个人的来历。于是入定观察,因而得知他的底蕴。拣了一个机会,招天亲到他的座前,训诫他说:大德!你的目的已达,可以走了,迟了万一被他人发觉,那就性命难保。天亲谢了圣者,又装着疯癫而溜走了。回到阿踰陀国,召集学徒,每日宣讲《大毘婆沙》,到了晚上,将白天所讲的作成一偈,以该摄其要义。如是者集成六百偈,偈文中,每以经部教义破斥婆沙。罽宾国的大德们,听到这消息,又惊又喜。惊的是:关防严密,何以会被人盗听;喜的是:婆沙已阐扬于外国。

  第三,天亲菩萨将六百个偈汇集成书,定名为《阿毘达摩俱舍论》,将副本並加五十斤黄金,送至罽宾国。罽宾国的大德们,不能完全了解,但总以为于《婆沙》有益,于是加上五十斤黄金,遣人送还天亲,请天亲再加释文。

  上文所说:观察天亲的圣者,却不以为然。他说《俱舍论》是不利于《婆沙》的。及至天亲的释文寄到,大家一读才知道有许多地方,是以经部教义破斥《婆沙》。然而,竟奈何天亲不得。据《天亲传》上说:他曾经造过五百部小乘论,对于大乘,也间有所毁谤。

  第四,天亲菩萨的的二哥,就是无著菩萨。无著因宾头罗尊者的指教,得小乘空定,乘神通力,上升兜率天,由弥勒菩萨的指教,得大乘空定,并了解诸大乘经义。续后,为争取下界人的信仰,要求弥勒菩萨到人间来。弥勒菩萨因而又说了《瑜伽十七地义》。

  无著菩萨深爱弟弟天亲菩萨的智慧,又知道他毁谤大乘,恐其堕落,因此,假装生病,招致天亲。天亲来了,无著说:我因你而病,你毁谤大乘,如何得了。于是,为说大乘教义。天亲听了以后,如醍醐灌顶,深悔前非,欲以刀割舌。无著菩萨说:割舌,赎不了罪,过去以舌造罪,现在还以舌赎罪。你何不研通大乘,造作论释,来弘扬大乘呢!于是,交给他《摄大乘论》。

  天亲菩萨由此转变而究心大乘,造《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等,据说:也有五百部之多,因此,号称“千部论主”。

  于唯识宗影响最大的,无过于《二十唯识颂》、《三十唯识颂》。《二十唯识颂》,他自己作的释文。《三十唯识颂》造成之后,未及作成释文就圆寂了。

  第三十五讲

  各位听众!在第三十四讲里,标示的经文是:“成唯识,作述记,破邪宗,申正义。”成唯识,原来只是三十个颂,三十颂的作者是天亲菩萨,我已将天亲菩萨的历史原原本本和各位讲过了。那么,《唯识三十颂》怎的会变为《成唯识论》呢?这又要讲到窥基大师了。

  上文不是说过吗,天亲菩萨作成《三十唯识颂》,未经多久,就圆寂了。颂文五个字一句,太简略了,不加解释,一般人是无法了解的,解释颂文的文字叫做释文。天亲菩萨作成颂文,既未加解释。圆寂以后,是懂得唯识学的学者们,各抒己见,纷纷为《唯识三十颂》作释文,据《唯识述记》上的记载,先后共有十大论师。那十大论师是: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辩、胜友、胜月、智月。那么,《唯识三十颂》的释论,便有十部之多。奘师通通把它取回来了,而且一一皆译成华文。参与这一工作的,连基大师计有四人。工作既完,基大师向奘公求退。奘公很感到惊讶!问其所以,基大师说:十师的释文,各有各的专长,都是驰名于五印度的杰作。然而,毛病出在哪里呢?那便是“情见各异”,使学习的人,有“多歧亡羊”的苦恼。何况,现在的人,智慧微薄,人命短促,哪能从十部论中获得同一的结论?您老人家如果需要学人的话,学人想将十本释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糅(40)成一本,用以便利今后的学者,如果无此需要,学人就不再过问了。奘师经过了一番考虑而后,曲从了他的要求。一部《成唯识论》就是这样产生的。基大师赞叹《成唯识论》说:“是论也!括众经之秘,苞群圣之旨,何滞不融,无幽不极,俯之不侧,远之有识,信巨夜之银辉,昏旦之金镜矣!”然而,所谓成唯识者?基大师自己说:“三十本论,名为唯识,籍此成彼,名成唯识。”意思就是说:三十个颂,就是讲唯识的,由于这糅合成功的一部释文,使唯识的道理成立,而通常皆以释文为论。所以,名《成唯识论》。

  “作述记”者,基大师虽然取十家之长,以释《三十唯识颂》,但释文还是深奥难懂,所以又作一部《唯识述记》来解释释文。

  “破邪宗,申正义”者,邪宗,指的小乘佛教和外道教。三论、唯识,都含有自立破他的作用。例如《二十唯识》,侧重于破他;《三十唯识》,则既然成立唯识,同时又旨在破他。所以,经文上的破邪宗就是破他,“申正义”:就是自立。

  那么,我们要请问,小乘、外道,有什么可破的呢?

  各位听众!释迦牟尼佛的出世,志在令众生成佛,因为众生的愚钝,不得已才说小乘法,作为入大乘的桥梁。可是小乘教的人,对于释尊的言教,生起许多执著,那还不去说他,有时,竟毁斥大乘佛教不是佛说的。至于外道,古今中外多的是,我们举个例子,譬如现在某些宗教,他们主张万物是上帝造的,人类当然也不能例外。而佛教的理论是“能生他者,必从他生。”可是,他们的上帝是永生的。人类呢?人是由父母生的,父母还是由父母生的。谁曾见过未经父母生的人来,人能生人,还须经过配合,单男、独女,决不会生人,这是不争的事实。白米,是由农夫耕种而来,水旱不调匀,都会使稻子不生,但他们每遇吃饭的时候,闭起眼睛来瞎说,硬说这是主赐的,该破不该破,我们自然知道。邪说破了,正义自然伸展。所以说:破邪宗,伸正义。经文上又说:

  【有现量,有比量(41),究竟依,圣教量。】

  【遍计执,依他性,二者离,圆成证。】

  这是作者杨老居士对《成唯识论》提出来的两点要义。第一个四句属于教;第二个四句,属于理和证。属于教者,教,是文字和语言,而《成唯识论》的本身,无论是颂文、释文,都是属于文字和语言的。但是,《成唯识论》的文字,却不是平凡的文字,它是根据现量、比量、圣教量的三量而来的。

  “现量”者,由无分别智,直接照了诸法的自体,一点儿错误都没有,叫做现量。“比量”者,比量的定义,是“藉众相而观于义”。说得明白一点,凭着这一事物而比,知彼一事物。例如:隔墙见烟,比知道有火;隔墙见角,比知道有牛,这叫做比量。然而,唯识的教理,虽然都是由于历代圣贤的现量、比量而来,论其“究竟”,还是“依”于释尊的“圣教量”。释尊的言教,名为圣教。量者,量度的意思。

  至于遍计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的三性,那是根据唯识学理而作的人生观、宇宙观,以及透过这两种观法而得到的后果。

  这话怎样讲呢?我现在先从依他起自性讲起。佛学上不是有“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的两句话吗?这里边的缘,还包含了一个“因”字在内,也就是宇宙万有诸法,皆是仗因托缘,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的定义,是亲能生起为因,疏能助长为缘。都如一颗稻子是亲因,水、土、日光、空气、肥料、人工为助缘;人是以业识为亲因,父、母、衣、食等等为助缘。而因缘之间,事事物物,互相凭籍,极复杂而不可名状。所以,佛学上有这样的一句肯定语:“凡能生他者,必从他生。”而唯识学上,就为宇宙万有定了一个原则,叫“依他起”自性。这里的他,就是因缘。

  什么叫做遍计执自性呢?普“遍”的“计”较”执”著,叫遍计执。意思是说:万事万物,皆是从因缘而起,无一实法可得,而众生们偏偏在这些事物上,分人分我,立界立疆。古人说“一金在野,百人争之;一兔在野,百人逐之。”又说“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悲惨的世界,由此而成;六道轮回,也由兹而有。说来说去,都由于众生的一个“执”字在作怪,所以叫“遍计执自性”。

  佛学的确是一种很圆通的学问,而一知半解的门外汉,都误会了佛学是出世的。就拿唯识学上三性中的圆成实性来说吧:圆成实性,并不是在遥远的天边,更不是超出三界以外,可望而不可及一种神秘性的东西。经文上又说“二者离,圆成证。”只要我们远离了“遍计”和“依他”的两种执着,就可以“证”到“圆成”。但是,作者杨仁老居士这两句话,有点语病,不及天亲菩萨的本颂来得合理。天亲菩萨说:“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天亲菩萨的意思是说:如之何才能证到“圆成实”呢?你只要“于彼”依他起性上,不要普遍的生起执著来,那便是“圆成实”。这里所说的执著,在佛学的名词,名为人我执和法我执。不普遍的计著,就要下一番功夫,除去这两种执障,便是人我空和法我空。两种执障空去了,众生本具的“真如”就全体显露,这在唯识学上叫做二空所显的真如。而真如、圆成实,只是一体而异名。假如要勉强作一解释的话,那就是:无法不具名为“圆”,因为他是诸法的法性。诸法依之而成叫“成”,它的本身不是虚无,所以叫“实”。至于真如呢?真者不虚妄,如者不变异,意义是相通的。所以说:一体而异名。至于遍计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的三个自性,怎样讲呢?自性者,自体性也。比如,第一、以遍计所执为其自性。第二、以依他起法为其自性。第三、以圆成实为其自性。然而,这都是未明了诸法无性以前的执著;既了以后,就可以了达其皆以无性为性。所以,第一、名生无自性性;第二、名相无自性性;第三、名胜义无自性性。

  【此一宗,号慈恩,先谈相,后显真。】(42)注释:

  (40)糅:原书为“揉”

  (41)比量:原文为“此量”

  (42)原书漏掉这几句经文,并且也没有讲解。本书补上原经文。

  第三十六讲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