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信解欢喜,慧无能胜,力无能屈。】

《随念三宝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5-20 18:53

这个是说能够有缘见到佛陀,能够面见佛陀真实化身的众生,那么有两类:一类是对佛有信心的,一类是对佛没有什么信心,是来跟佛辩论,想着跟佛辩论的。当时印度那些外道,九十六师外道,他们想来跟佛陀辩论,或者想来跟佛陀比较神通力。

但是对于有信心的众生“信解欢喜”,一见佛陀就生欢喜,就心开意解,就开智慧。对于来跟佛陀辩论的呢?是“慧无能胜”。比试神通,比试那些威力的是“力无能屈”。所以这个三句是称颂忆念佛陀利益众生事业圆满成就。特别是那些有缘面见佛陀的有情众生,不管他是对佛有信心,还是无信心,遇到佛陀,见到佛陀都能够让他心开意解。佛陀利生事业广大无边,包含、涵摄一切的六道有情,但是唯有人道才是佛陀主要教化的对象。

  在人道之中能够去面见佛陀,见佛闻法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以信仰之心,虔诚的信仰之心来见佛陀的;一种是以辩论,想来跟佛辩论的,或者想来显示自己的能力的,带着一种好胜的,想来跟佛陀较量一下的这样子的外道。

  那么前者呢,一见佛陀信心就油然而生,生起喜悦来。这种快乐,这种喜悦呢,如比丘得漏尽定之乐,比那个比丘他得到禅定的那种快乐还要盈溢充满,所以称为“信解欢喜”,非常欢喜。

  而那些外道他自己以为自己比较有智慧,以为自己比较聪明,想来与佛陀辩论,来比较高下的人呢,见到佛陀巍然赫奕,也马上就心惊胆颤,佛陀就能够折伏他们的傲慢之心,也让他们能够得到解脱之乐。

  佛弟子里面有很多以前是学外道的,后来转过来对佛心悦诚服,心悦诚服来皈心佛法。并且如来的智慧是正遍知,无所不知,能够无碍地通达一切诸法。三藏十二部里面有一本经叫做《佛说牧牛经》,那些看牛的牧童,佛陀比他们所知道的看牛的方法还要多出很多倍,所以他们对佛也是心悦诚服了。

  佛陀的智慧是无上正等正觉,是正遍知,是全知。佛典上面有很多这样子的记载。比方说提婆达多,他本来是佛陀的堂弟,但是示现来干扰佛法。他为了考验佛陀,就在东南西北不同的各个地方收集了很多的木炭,并且在那些所收集的木炭,每一个木炭都拿一个小布袋子装起来,上面打上一个记号。编上一个号,自己另外再写上这个号,是哪一个地方的,是什么树烧出来的炭。一一地装好,然后全部小袋子装好,装了几大袋子以后呢,就很多了,用大象就驮到佛面前。然后他一个一个小布袋子取出来,来问佛陀说:“佛陀啊,这个是什么地方的木炭呢?是什么树烧出来的炭呢?请您告诉我。”那佛陀都能够很安祥地一一地解答,毫无差错。所以提婆达多只好无奈地点点头,赞叹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

  还有一个相类似的故事是当时释迦族有一个人叫释迦大名,他也是收集很多米来问佛陀,那佛陀都知道。乃至于说怎么样?乃至于四大部洲都下雨,这些雨全部流到大海里面去,佛陀都能够分辨这个大海里面流过来的水,每一滴水,它是哪一个城市,哪一棵树,哪一片叶子上面滴下来的水都能知道。所以智慧甚深不可思议,“慧无能胜,力无能屈”。

  我们先看“信解欢喜”。

  弥勒菩萨造的《大乘经庄严论》第十一品《信解品》上说,信解的差别有二十七种。我们看我们对佛法是属于哪一种信解呢,学得比较细一点才能够了知。“信解欢喜”,二十七种呢,我们依据那个无著贤土美仁波切的《宝鬘疏》来说。

“已生未生能所取,友取自性及颠倒,

无颠倒现非现他,以他语生求与见。”

  这个偈颂就包含了十四种信解。

  第一个如果从时间上来分的话,有生已既灭的是过去的信解;有已生未灭的是现在的信解;有能生但是还未生的是未来的信解,这个是第三种。那么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这三种,所以说“已生未生”。

  “能所取”呢?那么有能取和所取的信解。我们从内外来分的话,第四个就是信解能取无自性者,是内之信解。我们能取的心无自性,那么是内信解。

  我们信解所取无自性,我们所取的外境,所取的色法,它是无自性的,我们称之为外信解。

  如果从粗细上面来分的话呢,如果是依靠善知识,依靠善友,“友取”,朋友,由朋友,由善友,由善知识那边听法而生起,对佛法生起信解,称为粗的信解。这是第六种。

  第七种如果是依靠自己这个慧力,知道我们的“自性”功德不可思议,这个这样子而生起的,信解自己的“自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这样子是称为细的信解。

  如果从胜劣上来比较呢,第八种是于我见等颠倒信解是恶劣信解。恶劣的信解,这个信解是错误的,颠倒的信解。

  无颠倒信解如来经教是善妙信解,是第九种。所以说“友取自性及颠倒”,“友取”,从朋友那里,从善友那里得到的信解;“自性”呢,是悟之自性而得到的信解;“颠倒”信解是第八种;“无颠倒”是善妙的信解是第九种。

  如果从远近来分的话,我们在佛菩萨面前,得到佛菩萨的直接的教化,佛菩萨现前教化我们,称为近信解。

  佛菩萨没有现前,我们闻思经教而得到的信解称为远信解。

  如果从因上来分的话呢,依他语而生信解是闻所生信解。

  由听闻到佛法,自心去思索,思所成慧而生的信解是思所生信解。

  于彼义专一观察而生信解者是修所生信解。思考以后心里面深信不疑,然后依此而如法地去修得到的信解是修所生信解。这是第十四种。

  所以说“以他语生求与见”,“以他语生”是闻信解;“求”呢,听闻以后自己去探求、去思索;“见”呢,就是自己修行相应,见道,这个是第十四种信解。

  第二个偈颂说:

  “退杂能障分不杂,下劣广大覆未覆,

   勤与不勤集未集,坚住远行之信解。”

  这个是后面的十三种信解。

  如果从大小来分,能障品力大为其所退是小信解,就是说能够障碍我们的这个业障因缘太多了。我前面虽然一刹那中对佛法生起信解来了,后面因为其他违缘干扰的时候,我马上信心就退失了,这个是小信解。

  所闻之法,所开发的智慧跟能障分势力相等,退、不退相杂者是中信解。在信心退与未退之间,有时候信,有时候不太信,这样子的是中信解。

  对治力大故,与能障分不杂者,能障分不杂是大信解。自己慧力增强了,福德增上了,信心不退了,产生胜解了,是称为大信解。这是第十七种。

  如果以境来分的话,就是他所信解的法的境,如果是信解声闻、缘觉二乘,是称为下劣信解。这是第十八种。

  第十九种是信解于大乘者,对大乘佛法生信心,坚固不退,是称为广大信解。

  那么第九类的,第九个方面的分别是以缘来分。第二十种信解呢,虽有少分信解,然行精进被违缘所覆,虽然有少分信解,但是一精进修行呢,那些违缘障碍就能够盖覆住这种信心,称为有覆信解。有不为所覆称为无覆信解。

  有恒常不断地以大精进力、恭敬,而勇猛精进加功用行者称为精进信解。有与之相反的称为未精进信解,比较懈怠的,这个是第二十三种了。

  如果以资粮来分呢,这是第十个方面来分的了。有于一大阿僧衹劫中已集资粮故,能现证真谛者,为已集信解。第二十五种是与之相反的则为未集信解。也就是说那个已集信解,就是他已经资粮道呢,在一大阿僧衹劫之中已经修集圆满了,能够现证真谛,能够开悟了,能够资粮道、加行道都修好了,已经到达见道位了,这个是已集信解。

  第十一个方面的分类,如果以证得果位之地来分,就有二十六、二十七两种。二十六是初地之信解,以欢喜故,是坚住之信解,初地菩萨对佛法得到的信解是坚住信解。发起初心欢喜地,他已经登地了,三贤十圣,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贤位,登地以上就是圣位了,十地称为十圣。二十七是二地菩萨以上为远行信解。

  所以这个是说信解的二十七种差别。

  对佛法产生信解很重要,真正的深信不疑很重要。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如果不能生起信心来的话,没有生起真实的信心来就容易动摇,容易退转。那么我们最根本的信解是要对三宝功德,三宝的实、德、能生起信解来,真正的有内因,转变自心,学习诸佛菩萨的品质,这样子地来皈依三宝,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信解。

  信解是最重要的,在信解行证之中,一定首先最重要的要重视信。如果你没有信,对佛法的理解是不一定正确的,更加就谈不上修行,更加谈不上证悟。所以一定要在信,信佛上面下功夫。那我们学习《随念三宝经》最关键的是培养大家的信解。

  有一位菩萨,这个公案大家听过了,无著菩萨是修法相唯识宗的。他就曾经在印度的鸡足山去闭关,去修习弥勒菩萨的唯心识定。那么他最初的信解是中信解,就是说退退进进;但是是广大信解,他信乐大乘佛法。修闭关呢,闭了三年,一心一意念弥勒菩萨,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然后修弥勒菩萨的禅定,求见弥勒菩萨。可是没有看到,三年时间没有感应,没有相应,退心了。想:哎呀,我业障重,还是下山吧。

  走到这个闭关的洞口呢,就看到洞口有一块石头。那石头上面有一个小洞,很怪,石头怎么会有一个洞呢?哦,一看,原来洞顶上面有水滴下来,水滴石穿。所以马上就鼓励他,一看到这个他就开了智慧了,我还是要精进修行,不能够退转。

  又闭关三年,还是没有感应,又退心了,走下去就碰到一个老太太在拿一个铁棒子慢慢在磨。问她磨什么?磨成一根针。哦,那他后来知道,还是要有恒心。然后又回到山洞里面去继续闭关。

  这样子的几次退心,几次又回来。继续修,修了十二年都没有感应,都没有见到弥勒菩萨,就退心了,退心以后就下山来了,早上出来。(出家人闭关,黄昏的时候进关,早晨出关,这样缘起比较好。)

  一清早下来,也没吃东西,肚子饿。走到街上看到有一个卖馒头的,走过去希望能够托钵了,那个人还有点信心就给他几个馒头。很奇怪,馒头刚刚拿到手,一只狗不知从哪里跑过来了。这个狗也肚子很饿了,围着他转来转去,想他把东西给它吃。然后这个狗很可怜,一条腿是瘸的,全身都长满了疮,流脓血,很可怜。

  那个闭关的无著菩萨,他就生起大悲心来,马上把这个馒头给那个狗吃。然后希望帮助那个狗,用手去挤脓血,让它好受一点。用手一摸的时候发现怎么样?这个脓血里面有虫子,那你要用手去挤呢,帮了这条狗,就会伤害那些虫。那怎么办呢?没办法了,又要帮它,又要不伤那些虫,那就没办法。然后就跪下来,手不能动,就伸出舌头去舔那个脓血,帮助那个狗。

  这个脓血实在是太腥臭了,很难闻,就只好闭上眼睛,自己也尽量不呼吸,然后伸出舌头来舔脓血。很奇怪,一开始很臭,慢慢地觉得好像很甜了,甘露一样。眼睛睁开一看,狗不见了,见到相好庄严的弥勒菩萨。

  然后他就悲喜交集,一边顶礼弥勒菩萨,一边说:“哎呀,菩萨呀,你是修习慈心三昧的,你慈悲心最广大的,怎么我闭关求见您老人家十二年,你都不现身给我看啊,现在才现出来呀?”

  弥勒菩萨说:“哪里呀,你闭关第一天,你一念我的名号,我就在你身边了。只是你业障盖覆,你见不到我而已啊。那怎么可以证明呢?你看我这件衣服。”那果然呢,无著论师看弥勒菩萨那件衣服上面很多唾沫的印子,干掉的口水印子。

  然后菩萨跟他说:“你看,我一直在你身边,没有离开过你,你十二年之中所吐的痰,全部吐在我这件衣服上。你看我这件衣服多脏啊,全部是口水印子。”

  所以他们那个藏传佛法里面有一个讲究,这个出家人不可以随便吐痰的,吐痰要拿东西包起来,然后念个咒布施给鬼道众生,不是让我们随地吐痰,不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讲究?从这个公案里面来的。

  然后菩萨就开示无著论师,无著论师就非常地欢喜。然后弥勒菩萨就告诉他说:“你要知道,因为你见到这条狗,你生起大悲心来,业障迅速消除了,所以业消智朗啊,障尽福隆,能够见到菩萨相好庄严的身。”

  那我们可以试验一下,怎么试验呢?弥勒菩萨对无著论师说:“你把我背在背上,我们到最热闹的街上去走一圈,看大家看到什么?”

  然后无著菩萨果然就背着弥勒菩萨在最繁华的街道上面走一圈,没有什么人看到无著论师他背上的弥勒菩萨。大家只是觉得这个比丘好怪,这个手好像托着个什么东西,背在背后手不会动,一边走路手是不会动,很奇怪,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子。

  唯有一个老太太,还是比较信佛,然后心也很清净。她就有看到一点,她说:“哎呀,法师,你怎么把一只狗背在背上干什么啊?”这样子。

  所以他们经过这个街道以后呢,弥勒菩萨就问无著论师说:“你有什么样子的求愿呢?”

  无著论师就说:“志求大乘教法弘传。”

  你想得到什么?你想求什么?

  我就求希望大乘佛法能够普遍地弘扬,能够传播。

  弥勒菩萨就跟他说:“那这样好了,你要求大乘佛法弘传的话,可以,你拉住我的衣角就可以了。”

  果然呢,一拉住弥勒菩萨的衣角,无著论师就发现自己不在人间了。到哪里去了?已经马上就来到了兜率内院。就在兜率内院在弥勒菩萨面前听法,听了五部大论,所谓慈氏五论:就是《宝性论》、《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现观庄严论》、《大乘经庄严论》,这个称为慈氏五论。

  我们学佛的弟子,对于广行派一定要通达慈氏五论;深观派一定要通达龙树六论。如果可以说这个十一部论大家通达的话呢,对于佛法都了解了,深观、广行都了解了。深观讲般若空慧,讲根本智;广行讲现证次第,形相上,显相上面,法相上面如何一步一步修上去,在慈氏五论里面讲解得很透彻。

  然后在不到一个时辰,好像我们人间觉得好像一个半小时一样,这样子的时间就很快地听了这个慈氏五论。以弥勒菩萨加持的缘故无著菩萨都听懂了,都学会了,并且获得了各种禅定。然后再回到人间来。

  兜率天的时间不到一个时辰,回到人间以后才发现已经过了二十五年。为什么?离我们最近的一层天四天王天,它一天等于人间五十年;第二层天忉利天呢,一天等于人间一百年;第三层天夜摩天呢,一天等于人间两百年;兜率天,兜率内院它一天等于人间四百年。

  所以你看我们无著菩萨这个延寿就很快了,在天上一刹那中间,回到人间已经过了25年了,其他人过了25年都已经老了,他还很年轻。

  然后他就按照自己的这个记忆把慈氏五论都写出来,在人间弘扬大乘广行派的教法。

  这个公案给我们一些什么样子的启发呢?

  第一个启示是我们要知道业力蒙蔽一切。我们业障没有消,佛菩萨就是真实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看不到。

  所以我们一定要真实地信解,我们看弥勒菩萨告诉无著论师说,你一念我的名号我就在你面前。所以我们了解这个公案以后我们要真实地明白,我们一合掌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在我们面前。一定要心里面有这样子的信解,是真实不虚的,而且由智慧我们也可以知道佛陀是正遍知,所以佛身遍一切处,我们一念就在我们面前,这是第二个启示。

  第三个启示是大悲心、菩提心能够迅速地摧毁一切恶业障碍,一切恶业障碍都会摧毁。如果业障没有消之前,我们看外物,看外境,因为业力的缘故,一切都变形了,好像哈哈镜一样,好像凹凸镜一样,乃至于本尊、乃至于佛菩萨都变形了。你看那个无著论师业障没有消之前,弥勒菩萨在他眼中还只是一条狗呢,而且还是个瘸腿的狗,业力没有消。业一消马上就能够见到相好庄严的菩萨身,这个应该是第三个启示。

  第四个启示我们要能够信解,一切外境只要它能够启发我们保持正知正念的,不管他是有情众生,还是无情万物,我们看到这些外物,只要能够启发我们保持正念,提醒我们保持正念,我们都要知道这一切外境都是佛菩萨的化现。你看无著菩萨他在闭关的时候怎么样,那个水滴石穿的石头是弥勒菩萨化现出来的;磨铁棒子的那个老妇人是弥勒菩萨化现出来的,让他不要退转信心,因为他是一个中信解的一个阶段;乃至于后来的这条狗也是弥勒菩萨化现出来的。

  所以从此以后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正在打妄想起烦恼的时候,任何人只要他说一句话提醒我们,马上我正知正念生起来,我马上忏悔。那个人是我的善知识,那个人是佛菩萨的化身,那个人是佛菩萨加持他帮助我们的。所以要知道,乃至于一块石头,乃至于一棵树,乃至于一杯水,任何外境,不管有情无情只要能够启发我们保持正知正念,我们都要知道这个都是诸佛菩萨的慈悲化现来接引我们,来度化我们。我们业障没有消,所以佛菩萨真实的现身我们都看不到,所以没有办法。

  佛菩萨慈悲地以那些外境来启发开示我们,所以这个应该是我们要得到的第四个启示。

  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够对于大乘佛法真实地生起信解来,要有大乘的信解,广大的信解。

  信解的功德分为十种,《大乘经庄严论·信解品第十一》上面说:

  “大福德无悔,喜大及乐大,

   不坏失坚固,如是行胜进,

   及现证圣法,得自他利胜,

   速疾得神通,彼等信功德。”

  这个十种都是信解的功德。

  第一种是现在生信解的功德是“大福德”,现在我对佛法生起信解来,马上就得到很广大的福德。

  第二是过去的信解,过去已生,但是现在已经灭了,那么他得到的功德是什么?是“无悔”。因为往昔所作善行,往昔因为信解佛法,所以我做了善事,我无怨无悔,没有后悔,这是无悔的功德。所以说“大福德无悔”。

  “喜大及乐大”是第三种功德。我们能够信解能取、所取无自性,我们信解所取无自性,这种外信解。信解能取无自性,信解所取无自性。信解所取的色法无自性的缘起毕竟空的外信解和信解能取的心也是无自性,这样子的内信解、外信解能够让我们成就三摩地,能够让我们破除执著,看破放下,能够成就三摩地,所以与意识相应,就得到“喜大”;与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相应呢?就得到“乐大”。因为得到三摩地的缘故,所以在前五识相应的时候,五根上面生起极大的快乐,第六意识生起极大的欢喜。这是“喜大及乐大”的第三种功德。

  第四种是“不坏失”的功德。由友伴而生的粗信解功德是不坏失,我们在善知识面前得到信解,我们对善知识有信心,所以我们“不坏失”信解。

  第五种由自性所生的信解功德是“坚固”。我们明白自性本自具足,本不生灭,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所以这样子地生起信解来,对于顿悟成佛的法门生起信解来是“坚固”的信解。

  第六是由无颠倒而生的善妙信解,以及闻所生信解、思所生信解、修所生信解,以及小信解、中信解,这个六种信解,他得到的功德都是能够辗转增上,称为“行胜进”,就是说他得到的功德是让我们更加勇猛精进继续往上修。

  第七种功德,大信解的功德是现证无我之法。

  第八种功德,信解声闻、缘觉,虽然这个是下劣的信解,但是他能够得到自利,依此而修自己可以超出轮回。

  第九种功德是能够成就佛果。信解大乘的广大信解,能够得到无我利他的最胜佛果。

  第十种功德是能够“速疾得神通”。无覆信解、精进信解、已集信解、坚固信解和远行信解,在初地的欢喜地的坚固信解和在二地以上的远行信解。这些呢,这个五种信解它的功德是能够迅速快捷地得到神通,而于各自所证速得成就。这个是信解功德,十种功德。

  特别值得赞叹的是信解大乘佛法的广大信解,它得到的果报呢?有士用果,有等流果,有异熟果。

  在《大乘经庄严论》上面,偈颂说:

  “如是大圣法广大,具慧恒常生大解,

   广大福德不断增,功德无量成大我。”

  “如是大圣”是说佛,佛是圣中之圣,是说佛。“法广大”,他的那个大乘佛法。“具慧”,就是有根器的有智慧的弟子,具慧的弟子。“具慧恒常生大解”,能够恒常地生起广大的信解,对大乘佛法有信乐之心。他得到的果报是什么呢?“广大福德不断增”。因为他深信大乘佛法,所以能够有大乘的悲智,无我利他,自己看破放下,所以念念之中都增长广大的福德智慧,这个是士用果,今生今世很快可以得到的士用果。

  等流果就是信解本身也增长。那么对大乘的佛法心相应以后,心与法相应以后的话,这种广大信解不断地增长,这是等流果。

  “功德无量成大我”是异熟果。因为能够修习大乘佛法,那么广大福德、功德不断地增长,所以增长无量。到达最究竟的地步呢?就是“功德无量成大我”。“大我”就是佛陀,能够毕竟圆满成就佛陀的果位。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我,就是“大我”。那么这个是悟到了,悟证到了佛陀的法身智慧。

  我们虽然说要信乐大乘佛法,生起广大信解,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希望我们能够生起最基础最根本的信解,那也就是信解三宝的实、德、能,然后产生迫切的皈依之心,产生正确的皈依之因,才能够奠定一个坚实稳固的修行基础。

  我们有没有回忆一下我们是在什么样子的因素下,什么样子的心情下来皈依三宝的呀?皈依三宝之因,起因很多,一般来说是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恶的因。有一些人皈依三宝是恶的因,印度那些外道他皈依三宝,他不是真的信仰佛法,他是希望借皈依之名来混入佛门,来盗取佛法,然后改头换面去欺骗众生。

  比方说那个法轮功,邪教,他盗取了很多佛教的名词,但是他一点都不懂,胡说八道。但是很多人相信他,那个是魔加持,魔也是有神通,有神力的了。这个是恶的啦。

  还有一些,有些地方我知道的了,他说出家,其实也没有什么信心,只是把这个作为一种副业来赚点钱。这个样子就是恶的啦。这样子是堕地狱的因。

  还有一种是无记的因,比方说这个小孩子跟随父母到寺院里来拜佛,小孩子很小,又不懂事,父母说:“你皈依吧。”他就跟着皈依了。其实他又不了解怎么回事,无记的皈依。或者说丈夫陪着妻子来,妻子说:“你皈依吧。”他也不懂怎么回事,他也不是信,也不是不信,反正就是无记的状态,只是为了随顺他的妻子,不要让她生烦恼的缘故,也就跟着大众一起拜一拜,拿个皈依证。这个是无记的皈依。

  还有一种是善的皈依。善的皈依是正信受三皈依,但是他还是世间的善法,还没有超出六道轮回,不是出世间的。那是什么皈依呀?是共下士道的皈依。他因为怎么样?他信仰佛法了,他知道人身难得了,他知道人身又容易失去;念死无常,一口气不来呢,便同隔世了;然后又知道如果我要一口气不来,我要死了的话,我下辈子会去哪里呢?很可能去三恶道之中。因为平时自私自利的念头是最多的。你看那个五十一个心所法,善的心所只有十一个,所以平时,凡夫众生都是善念比较少的,自私的念头比较多的,所以他就知道可能会堕落到三恶道之中去了。所以对三恶道苦生起畏惧心来。然后也深信,对三宝有信心,深信皈依三宝能够不堕三恶道。

  有很多这样子的公案。说一个天子,他天福要享尽了,忉利天这个帝释天,释提桓因手下的一个天子,知道天福享尽了。但是天人有神通,有天眼通,一看,知道我天福享尽,我下辈子会到哪里去呀?会到人间,堕到一只母猪的肚子里去做一只小猪去了。他很急,我下辈子做猪去了怎么办呢?就去请问他们的天主释提桓因:“怎么办呢?”

  释提桓因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不如我们去请问佛陀吧。”

  那么请教佛陀,佛陀就教他念皈依,叫他要皈依。他至诚恳切地念皈依,因为畏惧恶道之苦,而且深信三宝有力量能够让他不堕三恶道,所以有畏惧心,有信心。这个天子受皈依以后在天宫就命终了。

  命终以后,帝释天看看我这个天子,他命终以后第二世转生到哪里去了,遍观下界,而不能见——整个的,忉利天、四天王天、人间,乃至于这些地狱、饿鬼、畜生都看了,没看到。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就去请问佛陀,佛陀说:“你用天眼向下看当然看不到了。”

  他以皈依的功德,在忉利天命终以后,不单单是没有堕落为猪身,而且还往上升了。升到哪里去了?忉利天还只是第二层天,他命终以后他已经升到第四层天兜率天去了。所以免堕三恶道。这样子的皈依是善的皈依,皈依的因是善的,是共下士道的皈依,得到共下士道的皈依体。

  第四种皈依的因是出世的,是共中士道的皈依。他知道就算是我们不堕三恶道,在人天之中仍然还是苦。天上有五衰相现之苦,人间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所以对于轮回生起厌离心来,生起出离心来,认识到唯有皈依三宝,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才能够真实地离苦得乐,永断轮回之苦,这个是出世的,这个是共中士道的皈依。

  还有第五种因是最无上的皈依因是什么?上士道的皈依。知道自己在六道轮回里面有苦,所以推己及人,就普观一切众生沉沦在无色界、色界、欲界,三界六道的苦海之中无有出期。所以发起大悲心来,愿意普度一切的众生同离生死苦海。并且也深信三宝有这个力量,发菩提心誓求成佛。并且他也知道,要完成这个广大的誓愿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要经历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五道、十地修证位次,广修福慧二资粮,才能毕竟成就妙觉佛果位,而心无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疲厌;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这样子地来修行,那么是最无上的皈依的因,真实发菩提心,上士道的皈依。

  那我们有没有反省一下,我们的皈依因是哪一种?并且我们要知道,一切的五道、十地的修证的开始,他的最基础最根本之法都是基于皈依三宝。所以依此大悲心、菩提心而皈依三宝,这个是具足最无上正因的皈依。所以这个是让我们真实皈依,正确皈依三宝,要明白,要用这种最无上的皈依。

  并且我们要产生迫切的皈依之心,为什么要产生迫切的皈依之心呢?从四个方面可以明白。

  第一个是要能够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我们现在拥有这个能够听闻佛法的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这个人身非常宝贵,我们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要最有价值地用好这个胜过摩尼宝的人身。这些价值,这些意义,要怎么样子才能实现呢?唯有通过皈依三宝才能实现。

  所以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摄颂》上面说:

  “暇身胜过摩尼宝,多生累劫难一遇,

   难得易失如空电,思已则觉世间事。”

  难得到又容易失去,好像空中的闪电一样,在漫漫的无明暗夜之中,只是一刹那地得到,又很快地消失掉了。所以我们要非常珍惜,要最有价值地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所以对世间能够这样如理思惟,我们对世间的一切财、色、名、食、睡,都觉得味同嚼蜡,毫无意义了。

  “纵劳无益如扬糠,故应昼夜取坚实。

   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纵然世间人追求的那些,虽然很辛苦、很劳碌,但是得不到实益,得不到真实益,好像当风去扬那个糠,扬那个米的糠一样。所以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价值,“故应昼夜取坚实”,要用之于最有价值的修证佛法。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我们这个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在我们的《皈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上面有解说。

  我们看第五页。难闻难得,离八种苦得十圆满。难闻难得,就是离八种苦,所以是八有暇。有暇,有时间,有自由,能够闻法。这个是很珍贵的啦。

  “地狱鬼畜生,长寿北俱卢,

   诸边地下贱,盲聋喑哑等,

   世智邪辩才,正法灭尽时,

   是名曰八难,难闻佛法故。”

  第一个是地狱,第二个是鬼道,第三个是畜生道,这个三恶道的众生,他难闻佛法。并且地狱众生恒时受苦,根本上没有心思去闻佛法;鬼道的众生恒受饥渴之苦,畜生道的众生愚痴,所以难闻佛法呀。

  长寿天、无想天,他在那种无想定之中,无记之中,所以也难闻佛法。

  北俱卢洲呢,众生的福报太大了,太好了,没有痛苦,所以也不求出离,即使有佛去讲法他也听不进去,没有那种意乐。

  所以这个都是难。生天,这个长寿天、无想天,这个是灾难,不是好事;富贵学道难,北俱卢洲富贵很大也不是好事。这个是第四难和第五难。

  “诸边地下贱,盲聋喑哑等”,虽然是生而为人,但是六根不全,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喉咙也喑哑,这样子呢,也难闻、难解、难修。

  第七种难是“世智邪辩才”,世智辩聪难。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障碍、影响,然后有先入为主的一些邪知邪见,所以不能够信解佛法,失去了解脱机会。

  “正法灭尽时”,我们汉地称为佛前佛后难。

  这个是八难,都难以听闻到佛法。我们现在离这个八种苦,所以称为八有暇。十圆满:

   “众同处所依正圆,现生不作五无间,

   无诸邪见信业果,如是五种内圆满。

   大师世俗胜义法,教犹住世证未隐,

   诸种资粮悉具足,如是名为外圆满。”

  十圆满包括了内五圆满和外五圆满。

  内五圆满第一个是众同分圆满。就是生而为人,众同分,大家都是人。

  处所圆满。生在有佛的四众弟子之地,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佛法,这是处所。

  第三是依正圆满。依报是生在有佛法的地方;正报是诸根不缺,能够听闻并且受持佛法。

  第四个是无业障圆满。无业障圆满是“现生不作五无间”,今生今世没有自作,也没有教他作五无间罪。

  第五种是无信解障圆满。“无诸邪见信业果”,不会被那些拨无因果等等邪见所蒙蔽,不会被那些“人死如灯灭”那些断见所蒙蔽。所以知道业果如理取舍,深信因果,无信解障,称为无信解障圆满。

   “大师世俗胜义法”,大师圆满,遇佛出世,或者是生在有佛陀的教证二法住世的时期,称为大师圆满。

  第七是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这个世俗正法和胜义的正法,这个两种正法。世俗正法就是我们能够听闻到教法,如来的教法,我们看到佛经,听到佛法的讲解,遇到文字般若,这些是世俗正法施设圆满。

  第八种是胜义正法流转圆满。也就是说这个世间还有佛弟子能够给我们示现做榜样,能够依法证得四果四向: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和须陀洹果向、斯陀含果向、阿那含果向、阿罗汉果向。这些四果四向都能够依法证得,这个是正法,胜义的正法。

  第九种是正行不灭圆满。就是“教犹住世证未隐”,教法、证法,佛陀的法宝有教法和证悟之法,和证悟的那种体验,那种觉受,那种内在的智慧,仍然在世间流传、传播、弘扬。

  第十种是随顺资粮圆满。“诸种资粮悉具足”,一切的外缘,衣食外缘都具足。

  我们要修行成功,地、财、法、侣都需要。这个地要比较清净,要闭关,要成就,这个地最好是圣者加持过的地方。比方说我们能够在菩提迦耶去闭关,那功德是非常殊胜。或者我们在一些以前的圣者,好像莲花生大师,好像六祖大师他们那些修行过的地方,这些地方很有加持力。

  反过来有些地方就会有障碍,比方说是那些杀生很重的屠宰场(以前做过屠宰场),或者是那个有一些比较重大的破誓言的人住过的地方,或者是一些恶的鬼神聚集的地方,这样子呢,这个地就不太圆满了。

  财就是衣食住行,这些资具圆满。法、侣,法就是要有无颠倒、无错漏的、有传承的修证之法;侣就是要有护持的善友和指导自己的善知识。

  地、财、法、侣都具足,修行就容易成就。那么随顺资粮圆满就是具足修行所需要的资粮。这个是外在的五种圆满。

  其实八有暇、十圆满,归纳起来其实就是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首先我们自身要能够心智健全,要有听闻和理解佛法的能力。

  第二个是要六根具足。没有那些好像残障,耳聋、眼盲;并且还要有自由身,自己要有权力,能够支配自己的时间;要能够有机会、有自由,能够阅读佛经和聆听善知识说法。这些是第二个。

  第三个是没有错误观念的障碍。没有受到某一些思潮的影响,而去全盘地否定宗教,而能够自己没有一个所知障,没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一些邪见。

  第四个就是生活在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地方。这样子的人身是无价的珍宝,超过世间的一切珍宝。为什么?摩尼宝怎么得到?摩尼宝其实它有好多种的来源。

一种来源是说大鹏金翅鸟它吃那个龙,然后它吃了很多,所以这个大鹏金翅鸟要命终的时候,这个龙毒在体内发起来。但是这个大鹏鸟它很坚强,它不会往下掉,它会一直往太阳的方向,一直往上升。整个的最后会起火,会烧掉。然后会有一个不坏,不坏就掉到那个海里面,龙王会把它保护起来,这个是一种摩尼宝。有很多种的来源。

  这种摩尼宝称为如意宝,如果得到以后用一些咒加持一下,让它清净,供在比较高的地方,然后向这个摩尼宝祈祷,求什么就会显现什么。求饮食,这个摩尼宝会变现饮食;求衣服会变现衣服;求财富会变现财富;求房子会化现房子。但是你要求解脱,它能够让你得解脱吗?不能啊。

  但是我们这个人身呢?你要求解脱,依靠这个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是能够得到解脱。乃至于能够可以成佛,所以暇满人身最难得。

  这样子呢,我们明白以后才珍惜自己这个宝贵人身,不会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地方。我们如果今天掉了一百块钱,给人家偷去了,哎呀,心里面很难受,很不舒服,觉得钱掉了。但是我们要浪费一天时间觉得无所谓,这个是颠倒。要知道你这一天的宝贵的人身,你现在身体又健康,头脑又清醒,又能够闻到佛法,你很懈怠白白浪费掉了,那比你丢掉一百块钱这个损失更大,比你丢掉一万块钱损失还大。怎么会那么颠倒呢?

  我们跟人家聊天,闲聊,一坐下来就两三个小时,毫不觉得可惜。这个都是不够智慧,这个都是没有知道这个暇满人身极难得。这个暇满人身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使我们——我们用得好的话——能够让我们开发生命本具的无尽的宝藏;显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神通、三昧、辩才;能够尽未来际解决自他一切有情的痛苦,帮助自他一切有情超出六道轮回共同走向解脱的彼岸。这个是任何财富都无法买到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人身已经很难得了,要得人身要好好地持五戒。那这个暇满人身比一般的人身更难得,如果不懂得珍惜,不善于利用这个宝贵的暇满人身,去开发本具的福慧潜能,这个就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的浪费。

  为什么?打个比方,有一个人犯了罪,判刑判了一百年,监狱里面要坐一百年。但是在这个过了五十年中间,允许他有半天的时间自由活动。如果你好好地利用这个半天时间去立功、去赎罪,那么后面五十年就可以免掉这个徒刑,可以得到自由。但是如果这个半天你没有好好用,只是去毫无意义地去玩乐一通的话呢,半天用完了还是要乖乖地再进监狱,再呆五十年。乃至于说更糟糕的是什么?这个半天你不单单是没有造善业,没有立功赎罪,也没有毫无意义地浪费,而是造作了更恶更错误的事情,因为去追求,过分地贪求享乐,更加去造作了新的恶业,那么怎么样?那么在后面五十年之上还要再加,还要经历更加漫长、更加痛苦的牢狱之灾。

  其实这个比喻就说明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的处境也是如此。我们在六道轮回的生死漫漫的苦海之中头出头没,我们在无明的长夜之中毫无方向,这样子呢,已经很多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三恶道之中,得人身的时间很少,在三恶道的时间很长,为什么?离我们最近的地狱,等边地狱,要堕到这个等边地狱里面去(也称为等活地狱,也称为近边地狱,最靠近人间的地狱,也是寿命最短的一种地狱),但是你要堕到里面去以后怎么样?寿命最起码是九百万年,那是万寿无疆!但是是受苦万寿无疆!所以那就很糟糕。

  你看,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三恶道之中受苦,就好像这个人关在监狱里面一百年,中间只有半天时间给他自由活动一样。同样的,就是我们在六道苦海之中,漫漫长夜都在恶道之中没有机会闻佛法。现在你得到这个人身,有机会闻佛法,就比方好像就是你得到那个半天的自由活动的时间一样。但是我们有没有好好地用它呢?你看,在苦海里面头出头没的无有了期,好不容易终于盼到了一次可以得救的机会啊,可以自我决定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机会,可以得到一个闻佛法修行解脱的机会,但是很短,只有半天,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精进修行佛法的话,一口气不来,马上又要再入三恶道之中继续受苦。

  所以在这个通向不同终点的岔路口上,千万要能够认清方向,要能够及时地作出正确的选择,不要浪费这个宝贵的半天。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我们获得这个暇满人身,等于就得到一次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权利。

  人道是双道,其他道是单道。其他道是受报道;人道不单单是受报道,还是造业道。我们造善业有机会生善道,我们修出世法有机会得解脱。决定自己命运呢,是好不容易给了半天让我们自己选择,好不容易得到这样子的一次决定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权利和机会,那我们哪里还舍得轻易地放弃呢?为什么还不马上行动起来去精进修法呢?是因为没有了解这个暇满人身最极难得。所以要这样地理解就正确了。

  但是世间的人怎么样用啊?有一些好一点,他就会毫无意义地吃喝玩乐就过了一辈子了,就等于把这个半天的机会,立功赎罪的机会白白浪费了,还要再入牢狱,再受三恶道苦。有一些更糟糕,得到这个人身以后还要继续造恶业。

  乃至于听闻到佛法,口里面诵经,心里面想的是贪、嗔、痴,这个叫什么?这个叫口是心非!口里念的是佛经,心里面想的是三毒,口是心非!说得难听一点是什么?人面兽心!说得很重。那我们造的业,起的念头都是贪、嗔、痴,那你感的果都是三恶道,那不是兽心吗?所以一定要闻佛法以后,要真正地了解佛法,不要有口无心地念。

  我们虽然或者有一些皈依三宝很多年了,但是反省一下,我们诵的经对我们的心相续有转变吗?我们起心动念有按照佛陀的要求去做吗?我们对佛菩萨真的有信心吗?哎呀,找个人给自己算命,说:“哎呀,你今年不顺利,你八月份不要出门。”乖乖地老老实实一步都不敢出去,你对那个算命的那么有信心。佛菩萨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你有作吗?有诸恶莫作吗?有众善奉行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对佛菩萨信心不够。你看,我们对佛菩萨的信心还赶不上一个凡夫,一个算命的人的信心还赶不上。噢,还说我们是三宝弟子,皈依弟子呢,还说我们皈依多少年了,这个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暇满人身难得以后,好不容易得到这么一个决定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机会,为什么还把她白白浪费呢?乃至于去造恶业受更长劫的生死轮回之苦呢?为什么还不精进修法呢?都是因为没有真正的信解佛法。

  我们说信解欢喜,我们学本经,学信解欢喜。我们看到这个佛经,我们要知道就是真实的如来身。什么身?智慧身。什么身呢?法身。所以我们要知道,佛在哪里?真实的佛在哪里?在这个佛经里面。那我们见佛以后,信解欢喜是怎么样?我们听闻到佛法,真的有信心,真的心转变过来了,这样子是信解欢喜。

  好像一个贫苦的人听说自己有一个无价的摩尼宝。但是他很愚痴,他不会去马上寻找自己这个摩尼宝,反过来还很热衷去求那些蝇头小利,浪费掉自己宝贵的生命啊。那我们一定会说他很愚痴。但是不幸的是什么,我们生生世世都是这样地愚痴。

  虽然我们曾经得到过人身,六道轮回苦海之中,我们都曾经得到过人身,但是怎么样?我得人身无义恒空过,都是用于干什么?最重要的法,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没有去精进地去做。而是在做什么?而是在做那些次要的事情,在为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而忙忙碌碌地过了一辈子。

  所以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碌碌无为,看起来每个人都很忙碌。但是在忙什么?最后有什么作为?有什么成就?没有。反而顾不上开发自己自性本具的宝藏。或者一开始也曾经兴冲冲地去挖过,也皈依三宝,也修过一阵法。但是一时之间,不曾挖到就很轻易就放弃了。我们念了些经,打了一下坐,觉得,哎呀,好像也没有什么,好像也不相应。然后也就放弃了,然后也就疲软了。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已经跟我不相干了。这样子就糟糕。不能够转变我们的心。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里面说:

  “得此闲暇身,我若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好不容易,在一百年的牢狱之中好不容易得到半天的自由活动的机会,给自己去决定。但是怎么样?我不修善,自欺欺人。这个是最严重的,一个人欺骗他人是狡猾,欺骗自己是愚痴。所以“亦无过此愚”,最愚痴。

  唐朝一个诗人白居易说: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所以希望我们大家不要在蜗牛角上去争那些蝇头微利。我们的生命,人身很难得,一刹那就会毁坏,好像电光石火一样,好像闪电一样,好像两块石头敲在一起,一下子就起火花一样,一生起马上灭了。我们这么难得,这么短暂的人身要好好用来专修佛法求解脱才对,求取心要,志求解脱,这个才是最有价值地用好了这个暇满人身。

  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位,都能够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欢喜自在地、心无挂碍地活在这个世间,那目标就是帮助自他都得解脱。这样子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

  并且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从无始以来直到现在,在无穷无尽的生命长河之中,现在的世人他们所追求的财富、地位,我们在过去生之中都曾经得到过,但是又有什么意义呢?得到以后有什么意义啊?我们仍然还是在六道里面轮回受苦。如果我们将来成就了,有神通,我们用天眼通观察,用宿命通观察,知道什么?知道我曾经在得人身的时候,我也曾经做过国王,也曾经成为大富长者,但是有什么用?权力在临死的时候能够帮到我们不堕落吗?不能。再多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不堕三恶道吗?也不能。所以仍然在轮回之中受苦。

  希腊有一个亚力山大,传记上面说他是死了以后,这个手伸到棺材之外。告诉我们什么?你看,曾经征服四海,到处南征北战,最后死的时候也是跟一般的人一样,也是跟一个乞丐一样,怎么样?两手空空地离开这个世间。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猛然觉悟,做一些最有价值的事情。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怎么样?就是皈依三宝,就是开发我们生命之中的自性的无尽宝藏,让自他共成佛道。这个是我们生起迫切的猛利的皈依之心的第一个强劲的动力。为了让我们的暇满人身最有价值,让我们的人身过得最有意义最充实,所以我们皈依三宝求取心要。

  第二个心要是念死无常。念死无常是生起猛利皈依之心的第二个强劲的动力。我们很迫切地希望马上皈依三宝修学佛法,那要念死无常。佛说:观无常,足以得道。不是说求很多高妙的法才能成佛,你就修无常,你就可以成佛,就可以得道。

  有一些人,尤其是没有听闻过佛法的人,他不了解,他不理解,觉得,哎呀,你看,我活得好好的,我还活得挺滋润的,悠哉游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活得好好的为什么去念死无常干什么?那不是在自寻烦恼吗?这个是因为从来没有听闻过佛法。

  还有一些人就是会产生一个误解,认为说,哎呀,这个念死无常,人活得好好的还没有死呢,还年轻呢,就去念死无常去了,你看这个佛教专门教人消极,逃避世间,逃避现实。其实不是的。这个是没有了解佛法。

  佛法强调我们要念死无常,是为了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现实的严峻,我们人生命很脆弱,国土危脆。就是让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种死无定期,所以随时都保持正念,随时都修行佛法。那么即使在死亡突然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能够从容地面对,能够自在地把握。所以念死无常是为了鞭策我们更积极地利用好宝贵的人身,来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只有通过修念死无常才能够产生精进力。最初我们修念死无常,心才能入道,才能看破放下,才能生起出离心来,才能不留恋,不执著于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中间我们要通过修念死无常才能精进;最后我们也是通过修念死无常,才迅速地圆满福慧资粮,早成佛道。所以是非常重要的法,是提升我们生命品质的精进的动力,改变我们生命发展方向往善的方面、往解脱的方向走的一个转折点。

  念死无常有三根本、九因相:

  第一根本是思惟死决定。

  第二根本是思惟死无定期。

  第三根本是思惟死的时候一切都帮不上我们,毫无意义,唯有佛法能够对我们作利益,帮我们得解脱。

  每一根本都有三因相,所以合起来称为九因相。

  第一根本是思惟死决定。我们看第一种思惟死决定,有生就必有死,好像阳光下面甩不掉的影子一样,没有人能够侥幸地逃脱;有生必有死,崇高必堕落,集聚必消散;乃至于如来化现在这个世间的化身,也是机薪既尽,应火须灭,也要示现入涅槃。所以死决定。我们在座闻法的一百年之后恐怕一个都不在了,所以这个是决定的。

  这个三因相——

  第一个是死主决定当至,无缘能令退却。

  第二是寿数无可增添,不断减损。好像一支蜡烛一样越点就越少了。乃至于我们去修长寿法,那也只是权宜之计。《入菩萨行》上说:

  “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

   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

  没有其他可以增加的,我怎么能够不死呢?

  第三因相是于在生时亦无闲暇修法,就要面对死亡。我们虽然现在还在世,但是怎么样?世人共争不急之务,忙忙碌碌的都是一些世俗的小事情,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真正的解脱大事没有把它摆在最中心、最重要的位置。好像第三世的贡唐佛爷,丹贝准美就说:

 “不思修法过二十,想修想修又二十,

  不行不行十余载,此乃空耗一生传。”

  一般的人空耗一辈子,他的传记就这个四句话就可以概括了。

  “不思修法过二十”,前面二十岁还不太了解佛法。中间二十年了解了,想修了,但是世间的事情太多了——又要成家,又要立业,又要抚养小孩,太忙了,心里面想修想修,但是没有真实地去修。年纪老了,退休了,但是已经牙齿摇动了,头发苍白了,行走困难,没有精神。“不行不行十余载,此乃空耗一生传。”一生的传记就如此而已。

  所以能够思惟这个三因相,让我们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然后作出必须要修法的决定。

  第二根本是思惟死期无定。死无定期,有生必有死。如果我们能够知道死亡什么时候来,或者还好一点,能够知道死亡什么时候来的时候呢,我们还可以预先做一点准备。如果这个阎罗王说要我走之前,提前一年给我拍个电报过来,这样子的话,我就好准备,但是不会。或者是有电报,但是你没收到,是真的啦。

  药师法门讲到一个什么?人要死亡的时候的十五种征兆。他会有一些征兆体现出来,但是我们如果不知道的话呢,死到临头还不知道的有了。我们那个弥陀村也是这样子,有一位老人家是这样子,一位老菩萨她身体一不舒服呢,就说要走了,要大家给她助念。助念七天又好了,过几个月又来助念,搞了几年都是这个样子的。

  十五种征兆是什么?我们底下看有没有时间详细说,现在简单说一点点。最严重的是那个第十三种、第十四种。第十三种是什么?第十三种是说那个丹田会出现那个红的那个斑。第十四种是说印堂和这个脚底的涌泉,好像针刺一样地疼痛,非常痛。这样子的时候,他活的时间最长还有三天。还有一些是说,一个月以前有什么征兆,半年以前有些什么征兆,我们看后面有时间的话讲一讲。

  但是不要以为我知道了这个就可以了,那不是的。死无定期,是不到自己预见的,乃至于我明天、明年还能不能够活,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够活,也不知道。

  所以有生必有死,更可怕的是死期是不定的。南赡部洲的人他是死期无定的,不像其他北俱卢洲、西牛贺洲、东胜神洲,他们的寿命是相对固定的,多少岁,大概没什么变化。南赡部洲不一定,有一些刚刚出生他就意外地夭亡了。小孩子生下来能不能够长命,也是有方法可以知道,看他生下来是什么样子的状况,一判断就知道能不能够活得长。有的是一百年以后才寿终正寝。这个是死期无定。

  第二种因相是死缘极多,活缘极少,所以死期无定。死的因缘很多,活的因缘非常微少、微小。乃至于有一些本来是活的因缘也会变成死的因缘。比方说喝水,这个是活的因缘,但是有一些人福报尽了,喝一口水下去就把它卡在那里就死掉了也有,所以这个都是无定的。

  现在真正能够保护到我们暂时不死的唯有什么?只有自己前生的修行的愿力和福德,以及诸佛菩萨的大悲心。除此以外,死缘是极其繁多的,我们周围有八万种死缘,有八万种死缘障碍,对我们虎视耽耽。有四百四病,有种种、种种的非人干扰。所以有一些是病魔缠身而死亡,有一些是突然遭遇到横祸而离开世间。谁也不能够保证明天一定会活着,所以即使我们这些现在看起来今天还健康的,活得好好的人呢,一口气不来就是来生了,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便同隔世。

  所以死神他是一个行踪不定的幽灵,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突然就会一下子逮住我们。所以我们要随时做好准备,这样子就会有个精进力,这样子就可以对这个世间的五欲之乐看破、放下。

  第三种因相是身体脆弱,故死期无定。虽然说有很多的死缘,如果我们的身体很坚强当然也好,但是可惜我们的身体很脆弱。好像水泡一样,一根刺,乃至于一根刺刺进去都可能要我们的命,谁也无法预料。有一些人开始是小小的问题,然后他就治不好,为什么?那不是生理的病,那是业障病。有些一开始是起个小泡泡以为没事,但是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严重,哦,然后一刹那之间就走了。这样子的事情很多。

  所以谁也无法预料今生可以让我们继续蹉跎下去的时间还有多少,或许还有几十年,或许就是明年,乃至于就是明天,就可能会措手不及地失去这个唯一的可以让我们自己主宰自己生命未来发展方向的机会。这是唯一的机会,甚至于还来不及叹息,马上自己就被淘汰,淘汰出局了。好像篮球赛一样被淘汰出去了,出局了。

  那么那个胜过摩尼宝的无价之珍的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也就随着死亡而过期作废了。所以你想想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样子的损失比这个更让人痛心疾首呢?更让人觉得最可惜呢?这么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一个解脱的机会,措手不及马上就给死神抢去了。所以我们要念死无常。

  第三根本是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第一个是财物无益。在这个世界上面多数人的生活,你看,忙忙碌碌都是为了什么?谋求生计。更进一步的是追逐名利,沉溺享乐,享受得更好一点。但是我们冷静地反思一下,不要说这个追求的过程之中有种种的痛苦的身心的挣扎,和种种的精力、时间,种种种种的付出,就算是你最后成功了,又能够为我们的生命价值增添什么呢?这一切的价值都只是暂时的意义,暂时的满足。到死亡降临的时候,这一切能够使我们毫无遗憾地去离开这个世间吗?能够真的觉得庆快平生吗?能够真的视死如归吗?不能。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之中还要造无量的恶业。

  所以任何人最终都要放下现世的苦苦积攒的所有的财物而离开这个世间;所以我们不要太费尽心机去做这些事情;也不要历尽辛苦、费尽心机去把自己的住宅装修得非常豪华,好像皇宫一样。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为什么?太大了,太豪华了,一个是装修要花很多时间,装修好以后自己又要天天花很多时间去搞卫生。如果很留恋这个房子的话,将来怎么样?将来就会做一个鬼守护着这个房子,是的啦。

  乃至于有一些法师都是这样子,他一辈子就忙于建庙,建好大好大的寺院,然后他很执著于这个寺院。那死以后怎么样?死以后走不了,解脱不了,做鬼。

  我们有一个寺院,真实的,这位法师是我们的老当家了,过世了有一些年了。大概是我在仁瑞寺升座以后,没有几年走了。这法师他临走以前一年打念佛七,他开示就说梦,做梦,梦到有人抬轿子请他去作官。我就知道糟糕了。为什么?让他作这个寺院的土地。这个寺院附近这一带的土地神,土地也是个小官,好像我们人间的乡长一样,这是一个小官,这个是糟糕了。你看,不要留恋这些。

  你看有什么意义啊?你房子装修得很豪华有什么意义啊?死的时候也要抛下,独自地悄悄地离开这个人世间。甚至于怎么样?甚至于你费尽心机装修的这个豪宅,多摆一分钟都不行,死亡以后马上连自己这个尸体都要被抬出门外去,不会让你放在里面。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啦!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绞尽脑汁,耗费心血,想着怎么装修漂亮一点?怎么样子豪华一点?

  哎呀,这个客厅里面摆一尊观音菩萨,那个卧室里面摆一尊弥勒菩萨。你看,这样子的话,没有增长福德,还要增加业障。佛菩萨千万不要作为装饰品,只是我们供养的对象,是我们福报智慧的源泉。你怎么可以以一个轻慢的心,作为一个艺术品,作为一个装饰品到处摆呢?这个是不明白佛法。

  第二种因相是亲友无益。

  第三种因相是身体也无益。我们自己爱护的子女,无论自己生前用尽了多大的心血,消费了多大的财物,不管你的眷恋有多深,死亡的时候仍然还是要分开。只能够自己独自一个人悄悄地离去,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了。

  所以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地位无法拯救我们,财富不能帮助我们,亲人无力挽留我们!茫茫宇宙之中有什么能够给我们以勇气,让我们无畏地直面死亡,自在地超越生死呢?唯有佛法,唯有如来所说的圣教才具有真实的意义。

  所以我们才需要皈依三宝,这个是我们生起迫切的皈依之心的第二种动力。

  可以说一天不思惟死亡,这一天就很可能是空过掉了。为什么?最初放不下,心不入道;中间因为没有念死无常,所以不精进;最后福慧难以增上。这一天就白白地空过了。所以我们每一天睡觉以前都要反省一下,我今天有念死无常吗?我今天有心与法相应,心入道吗?我今天有精进修行吗?我今天在这个难得的暇满人身这个宝瓶里面装的是功德法财呢?还是烦恼贪嗔痴的垃圾呢?是功德的话,我们修道欢喜,自庆不傲;是垃圾烦恼的话,我们励力忏罪,希望以后不再犯。这是要做的,这是要做的生活瑜珈。

  第二种是我们要思惟我今天有与菩提心相应吗?所以这样子的话,我们这一天才不会空过。能够这样子修比你一天赚一千块还要好,为什么?如果你没有解脱,你一天赚一千块那只是你的福报,并没有增加什么,你的这个总的福报没有增加。

  而你精进修行的话,你的福德智慧在不断地增长,在你宿世积累的福报之上还在不断地增长。打个比方你在银行里面存了一千万,这一千万是你这一辈子的福报。你一天赚一千块,那也是你的福报啊,没有增加。那你要修持佛法,要念死无常,要发菩提心,但是那一千万没有用掉,还在那里原封不动,而且每一天还存一万块钱进去。这样子才是正确的,不断地福慧增上。

  所以我们一定要修念死无常,为什么?因为我们如果不修念死无常,我们的心很容易放逸;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在不经意之间就回到往昔的习气之中去了,就被我们的习气,被我们的串习所左右了。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修行要在改变自己的习气上下手。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从此地起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个是真修行。

  不是说我每天念了多少经,你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你念一万年也难以解脱。而且有那个修行的病是什么?熟即溜、忙即丢、死即休。我们也是这个样子的啦,比方说我们有一些出家人他很怕做早晚功课。哎呀,四点钟我还没有睡醒就要爬起来去念功课,念早课。然后也不知道,也没有理解它的意思、意义,心与法不相应,心里面打妄想,口里面在念。这样子是熟即溜,顺口溜,内心不能转动,这个没有什么意义了。忙即丢,忙起来就丢到一边去了,功课也不记得了。死即休。所以能够让我们虽然很熟练,不会顺口溜,是要修念死无常,忙起来都能够心与法相应,这个要修念死无常。

  所以念死无常能够使我们看清自身在轮回中的险境,知道我们在六道里面,不管现在的福报享受有多好,其实都是非常危险的。认识佛法对于提升生命品质的意义,然后生起寻求救护之心。就好像一个掉到水里去的人,希望在岸上的一个强者能够施予援手那样子地迫切。我在水里面挣扎,岸上有一个人,我非常希望他伸出手来把我拉上岸。

  同样的,诸佛菩萨是已经站在涅槃彼岸的人了,我们在六道苦海里面挣扎,我们要生起这样子迫切的皈依之心去祈祷三宝,所以要皈命三宝。所以我们要知道皈依它不仅仅是一道走进佛门的手续,更加不是说通过一次皈依的仪式就可以大功告成的。

  我们要知道,皈依它本身就是我们从皈依到成佛始终都需要修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根本的修行方法。任何法门都是对皈依三宝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释,任何法门都是由浅至深在解释皈依三宝。

  有一些人以为说皈依三宝只是学佛的开始,跟修行没有多大的关系。皈依之前他不了解三宝的功德;皈依的时候,他没有生起畏惧心和信心,不能够得到皈依体;皈依以后也没有去修习皈依,所以他渐渐地对三宝的信心就逐步地淡化了,逐步地动摇了。所以学佛时间虽然很久,但是进步非常缓慢。并且时间久了以后更糟糕的是什么?以前世俗的习气和凡夫心又故态复萌了,甚至于变本加厉了。所以学佛就觉得不相应,觉得经上说,修这个法有多少多少功德,怎么好,怎么好,怎么我都看不到?我都没有得到呢?学佛产生一个无力感、无助感,对三宝的信心动摇了。原因在于什么?原因在于最初就没有得到皈依体,最初心就没有与佛法相应。这一切都是因为,虽然他已经皈依三宝了,但是没有真正地生起对三宝的信赖感和归宿感。

  我们一定要从根本法上起修,反复地忆念三宝的功德,反复地修习皈依,对三宝产生最真切的信赖,生起最强烈的归宿感。这样子才不至于在学佛的道路上面迷失方向。

  我们要知道,我们皈依三宝,忆念三宝的过程就是学习诸佛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过程,也是将自身融入三宝的无尽功德藏的过程。通过对诸佛菩萨心行的忆念和模拟、克隆,最终在自身成就三宝功德。

  所以我们要知道《普贤行愿品》教我们什么?两个字:念佛。最究竟最圆满的念佛是什么?我们学习佛菩萨的品质,我们模拟佛菩萨的心行,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最终在自身成就自性三宝,成就觉、正、净。这个是修习皈依。

  所以我们要修念死无常来生起猛利的皈依之心。念死无常好像警世的钟声一样,每一声都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现有的每一分、每一秒,用来完成我们今生今世最重要的使命。

  所以做人一定要有使命感。使命是什么?就是解脱。帮助自他得解脱,就好像临终者珍惜所剩无几的光阴一样,不敢稍有懈怠,能够最有价值地用好每一分秒。

  念死无常能够使我们心入道。什么样子是心入道呢?轻现世、重后世是心入道。对于今生今世的事情看淡一点,不执著、不太留恋、不过分地追求,随缘欢喜度日,精力用之于最有价值的解脱道上,这个是心入道了。

  只有通过念死无常,我们才能够轻现世、重后世;只有通过修念死无常,我们的心与法才会相应。所以说修念死无常不仅仅对于修习皈依,对于一切修行法门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希望我们能够修暇满难得,修念死无常,至诚恳切地皈命三宝。

  明天继续学习,我们回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