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所应惠施,普应惠施。】

《随念三宝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5-20 18:53

   “所应惠施”就譬如田地很肥沃,庄稼就能够茁壮地成长。同样的,我们供养僧众的殊胜福田,利益也是极大,能够生无量的利乐,所以是“所应惠施”。

  还有一种解释他是根据这个修行的这个果位来解释。初果的声闻僧须陀洹果,须陀洹果就能够永断见惑,预入圣人之流,永远不会退堕于异生凡夫,成就了这样子的功德,所以成为一切世间所应供养、布施、修福之处,所以说是“所应惠施”。

  

皈依学处

  我们皈依以后的学处又可以分为各别学处和共同学处。各别学处又分为应遮学处和应修学处。

  应遮学处是皈依佛以后,不可以皈依世间的天神,永不皈依其他的宗教,或者其他各类的民间信仰。那我们受了皈依,你皈依佛了,不是说跑到那个道教的观里面也去拜,也去顶礼;跑到一个土地庙也跪下去拜,也去磕头。这样子呢,如果你有一个皈命他们的心的话,你这个皈依体就破掉了。

  并且如果往更严格的来说,皈依佛,佛是觉。如果你不能够保持觉悟,你的重心还是摆在哪里?你的重心还是摆在世间的财富、感情、地位,你最重心、最重点的还是追求这些的话,你说你的皈依体怎么样啊?不说是完全失去,起码也是很弱了。

  所以皈依佛是皈依觉,我们生命的重心以后都应该是怎么样?以三宝为中心,以觉悟、以行正道、以成就清净心为中心。不同于以前的凡夫。

  你得到法名,拿到皈依证就应该提醒自己,不是说一个形式。哎呀,我有个法名了,我有个皈依证了,我去到寺院里面不用买门票了,你这种心态拿皈依证就很糟糕了。

  那个是菩提信物,你要知道那个是表示我们的重生。我们从佛菩萨的口而生,从佛菩萨的怀抱而生。这样子的话呢,是获得生命的新生。从此以后,我生命的发展方向都整个地提升了,这样就比较正确。

  所以如果你虽然是受了皈依了,虽然是拿了皈依证了,心里面想的、求的,以它为中心的,还是世间的财富、地位、感情,这样的话,你以它为中心,最关注的是那个,那就是以它作为究竟的归宿了。那这样子呢,那你这个皈依体就减弱了。

  当然了,并不是说这些不需要了。只是说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知道这些感情、财物、地位,它对于人生来说只有暂时的意义,不是真实的皈依处,不要刻意地去攀缘、去强求。但是也不要排斥,要令众生生欢喜。

  所以我们皈依佛以后,是皈依十方诸佛的智慧,如果皈依以后仍然还是去留恋世俗的话,那么一个是影响我们的皈依体,更糟糕的是什么?更糟糕的是使我们生生世世难有因缘再遇佛法。为什么?以前你遇到过佛法你都那么冷淡,那么疏离,那么不恭敬;这样子的因呢,你下辈子就难以遇到了。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求升反堕,反而就远了。

  皈依法以后不可以损害有情。

  皈依僧以后不再皈依外道,或者其他的宗教信仰者。

  那有些人说:“哎呀,我信佛。我家里面某某人他信基督教,行不行啊?”那是没有问题。只是说你不会以他那个作为皈依处就好了。跟他们有接触那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应遮的学处。

  应该修的学处是恭敬佛像。将佛像就看作是真实的佛陀。这样的,让我们心相续之中种下一个将来能够很快地值遇真实佛陀的因。你见到佛陀的像你都那么恭敬,那你见到真实佛陀就更恭敬了。这样子的因就能够很快地成熟果位,能够迅速地见佛。那我们见到阿弥陀佛这个像很恭敬,至诚恳切,就是真实的阿弥陀佛在我面前。我不敢打妄想,我好好念阿弥陀佛。那你要真实地见阿弥陀佛就很快了,很容易,将来决定往生。

  如果你说:“哎呀,这个一张纸像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面想我今天买什么菜?这样子的话,你这个心距离阿弥陀佛很远。将来能不能够见到阿弥陀佛?你那个信是叶公好龙的信,画一条龙,哎呀,我喜欢这个龙。那这个龙真的来的时候,吓得马上就逃跑了。这个就很糟糕。

  考量一下我们是不是真实的信。所以这个学处很重要。

  然后不要随便地去评判。有些人是这样子,他不注意,他去到寺院给人家介绍。他看到观世音菩萨,其实正确的应该是怎么样?应该是这样子的,人家不懂,你说这是观世音菩萨。然后这样子的介绍是比较恭敬。你要是一个手指头指,哦,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就好像指责人家一样。这个是很糟糕,这个是不可以。

  还有一个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把自己的用品摆在那个供桌上。有些人图方便,有些女众拿一个小包,她要拜佛,哎呀,我放在地上好像不干净。其实那佛殿哪有不干净的,是不是?她放在供桌上,拜完以后就拿走了。这个样子不太好。

  一切的佛像都要犹如见真实的佛陀。阿底峡尊者给我们作了一个榜样。

  阿底峡尊者当时在藏地教化众生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就请了一尊文殊菩萨的像,请阿底峡尊者来看。他就说:“这个文殊像好不好啊?”这样子问阿底峡尊者。

  尊者马上就很恭敬地把这尊像举过头顶。然后说:“文殊像都是非常好的。哪有不好的文殊像?不过这尊像做工方面,手工还欠缺一点点。”

  这样地说就比较圆满。你不要说:“哎呀,这个像做得那么难看。”如果这样说的话就很糟糕了。

  内心要有恭敬。不是说像难看。而是怎么样?而是做工差一点。这样子是比较正确的了。

  还有千万不要把佛像当作自己的财产,这是我们皈命的对象。你不要说这个观世音菩萨像是黄金的,金质的,他供在正中间;那个释迦牟尼佛像是陶瓷的摆到边上去。这样子错误的了。就好像说父亲坐在正中间,祖父坐到一边去。这样子那就是错误的了。

  一定是佛陀在中间,然后是菩萨,这样比较正确。千万不要当佛像是财产,也不要当佛像是工艺品,或者装饰品。如果这样子的话,你内心中间没有对佛菩萨的这种恭敬心,那将来这个等流果就很可怕了。这个很多,那个《快乐修行人》上面有讲到;然后《掌中解脱》上面,很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解说。

  然后对于法宝要恭敬。乃至于就是写一个字的纸我们都要很恭敬。

  对于僧宝要很恭敬。乃至于对于那个红黄僧衣的残布,一小片布条我们都要很恭敬,好像对僧宝一样。

  那么我们恭敬法宝,种下一个开发智慧的因。恭敬僧宝帮助我们培植出家解脱的因。我们由恭敬外在的三宝开始,逐步地能够成就内在的三宝。这个是“所应惠施”。

   “普应惠施”,是世间的众生被烦恼所染污,圣僧宝能够从染污之中解脱,好像摩尼宝一样,能够成为世间的庄严,所以我们应该“普应惠施”。

  也有一些说对于资粮道位的行者是“所应礼敬”;对于加行道位的行者是“所应合掌”;对于预流果的行者,就是须陀洹果,是“清净功德”;对于斯陀含果,一往来果是“净诸布施”;对于阿那含果,不来果,是“所应惠施”;对于阿罗汉果是“普应惠施”。这个是从小乘的角度、果位来说。

  其实我们说一切的圣者他都从染污之中解脱出来,我们普应供养、布施。然后最关键是怎么样?最关键的供养是如法修行供养。

  好像我们这个皈依法一样的,阿底峡尊者就开示了六个共同的学处:

  第一个是随念三宝功德,数数皈依。

  我们以后看到每一位众生,都要马上动一个念头:“汝等众生,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心里面这样地去祈愿就很好了。乃至于看到一只蚂蚁都是这样子的。

  一个是怎么样?一个是让他种下善根,得到一个皈依三宝的因缘。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念念与三宝相应,将会对自身修行有很大的帮助,自己的身心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不可思议的作用,那这样子就有功德了。

  要有智慧呢,一切法都可以转变为佛法。我在街上走,我看到很多人,我心里面都存念:“汝等众生,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你看我街上走一圈,我都度了很多人了,都有很大的功德了。

  第二是随念三宝大恩,饮噉之先应作供养。

  我们念三宝的恩德,那我们就要乃至于喝水之前,吃饭之前都供养三宝,乃至于我得到一件新衣服,穿之前也供养三宝。一切都先作供养,能够获得无量的福德。为什么?因为任何成就的得到都离不开福报的基础,离不开福报的支撑。我们看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都是在修福德,第六才是修智慧,那是不是说,你现在马上学中观论,你就开智慧了?你马上就开悟了?你前面没有福德,怎么会有智慧呢?没有福德之水,哪里有智慧之鱼呢?

  有些人说:“哎呀,我学佛我直接去修禅定,我求禅定法。”你前面的没有基础,你怎么去修禅定呢?

  然后随念三宝大恩还有一个作用是能够强化三宝在我们心目之中的地位,真正地以三宝为中心,我们生命的重心真的是以三宝为中心了。

  第三种共同学处是安置一切有情于皈依之中。

  第四是认可三宝为真正皈依处,至诚生起信心,昼三夜三皈依三宝。

  这个是昼夜六时要修皈依法,要修三皈依。那我们有三皈依观,我们有那个菩提道次第的传承的话,我们有讲那个皈依境的观修方法,这些都是皈依应该要修的学处。乃至于说每一天昼夜各三次,或者昼夜各七次,乃至于各二十一次,随时忆念三宝。

  第五是凡事启白三宝。

  一个人在困境之中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自己心目之中最强大的人。同样的,作为佛弟子,三宝是我们最强有力的后盾,所以任何事情都应该先启白三宝。

  第六是下至戏笑,乃至命难亦不舍三宝。

  皈依之后要坚定地守护皈依体,乃至于舍命也不舍皈依。为什么?失去这个命,我人道的福报没有享尽,我可以再得人身;我要舍掉这个皈依体呢?我将来就长劫流转难以出离了。所以皈依体甚至于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

  然后切莫将外道与三宝的功德相提并论。老是有一些人他会说:“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是大同小异,都是劝人为善。”乃至于有些佛弟子也是这样说。这样说的话就很糟糕了。为什么?如果你以为所有的宗教都是殊途同归,都是差不多的话,那说明你没有对三宝真正了解,没有生起不共的信心来,没有产生坚定的信解来。所以就很容易会失去皈依体,这个是六种共同学处。

  《瑜伽师地论》上面说到:皈依三宝以后要做八件事情,也是两类四种正行。

  第一类四种正行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如理思惟:知道何者应理,何者非理;听闻正法就可以知道何者应断,何者应修;这个都是闻、思。第四就是修了,法随法行就是修。

  还有第二类的四种正行是:诸根不掉,就是能够渐渐地降伏烦恼;第二种是受学学处,能够学习持守戒律;第三是悲悯有情,当修悲心;第四是勤修供养,如法修行供养。

  在无垢光尊者的《窍诀宝藏论》上面有说锲而不舍修行之六法:

  纵然遭杀心不舍正法;

  纵然生病心不生邪见;

  坚守誓言不被违缘摧;

  入定觉受后得相圆融;

  未得成就之前永精进;

  值遇外缘立即依对治。

  这个是我们要锲而不舍修行的六法:

  一、我们纵然遇到命难都不可以舍离三宝。

  二、我们遇到违缘生病的时候,心里面不要生邪见。不要以为三宝没有加持我们,要知道这是逆增上缘。

  三、我们誓言要不被违缘所摧。

  四、我们修禅定的时候,觉受和后得互相圆融,就容易迅速地得禅定。

  五、乃至于没有毕竟成就之前要常行精进。

  六、遇到任何外缘,立刻心与法相应来修对治。用佛法转变自己的心,把生灭的凡夫心转到佛菩萨的大慈悲、大智慧,成就不生不灭的真心。

  这样子是应该锲而不舍恒时修行的六法。

  那个《窍诀宝藏论》是无垢光尊者他所作的《七宝藏论》之一,非常好。无论什么根机的人都能够在里面找到与自己相应的窍诀,依此而修。

  好了,基本上对于这个《随念三宝经》就讲说圆满了。

  其实我们关键呢,这是我们的根本法,修学佛法,佛法要兴盛,一定要学好《随念三宝经》。无论对于正法久住也好,对于个人修持解脱也好,都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对于信仰建设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我们现在佛法表面看起来很兴盛,但是其实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我们只会在表相上面去做法会、拜忏,或者建寺院,开光啊。如果内在的心没有与佛法相应,只是做表面的话,这个就很危险了,就有危机在其中了,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加强信仰建设。我们对三宝的真实功德一定要了知,然后一定要运用佛法来对治烦恼。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清净,烦恼越来越少,智慧越来越广大,菩提心越来越增广。

  我们说资粮道位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坚固的出离心,广大的菩提心和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如果有这个三样的话,我们修大乘道的资粮位就进入了。那么可以说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信相菩萨。

  所以一定要了解:“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是故于此中,缘起大悲心。”我们不忍众生苦,如何帮助众生离苦?帮助他们皈命三宝。不忍圣教衰,如何令正法久住?弘扬皈依法门。否则的话,这个信仰淡漠以后,佛法,佛教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很多的异化。

  现在的教内都有很多异化了:一个是佛教资本主义化。这个是颠倒了,资本主义化,资本它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利,追求利益。如果那个佛教,如果是寺院只是去希望说多做法会,多一点收入,功德箱多一点钱,没有弘法的话,这个就很糟糕了。

  三宝应该以法为中心,我们寺院也应该是以如法修学为核心。如果法的坚持为利所代替的话,这个就是佛教的资本主义化了。这个就很糟糕了。这个就是一种颠倒。

  还有对于出家人个人来说,因为不能够依法来安住身心,那这个信仰就变质了,就不会真正地信佛了。那只是为了利益的话,那就很糟糕了。所以有些年轻的出家人,一受戒以后,马上就找个小庙。小庙找不到呢,就买一套房子搞精舍。那个叫做什么啊?做个体户,佛教的个体户,出家的个体户,买一套精舍找几个人叮叮当当就行了,这样过一辈子,这样就是很糟糕。

  还有一个要对治这个佛教的山头主义化。山头本来是好事,山头是什么?山头就是独特的法门,以法来取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一位善知识都是一个山头,就是说他弘扬一个独特的殊胜的法门,他这个就是一个山头。但是如果是变成山头主义就错误了。那么他这个时候不是以法为中心,不是以法去取胜了。山头主义它只是一个重在于自己这个势力范围的扩张,这样子也就很糟糕了。以出家之人做世间世俗之事那就很糟糕了。所以山头是圣,山头主义就是俗啊!

  要能够加强信仰建设来对治。然后我们也唯有透过对三宝功德的了解,才能够对治佛法的世俗化、神秘化、简单化和形式化。对治这些弊端,都需要加强对于佛法的真净功德的了解,运用佛法转变自己的心相续。

  希望我们每一位同修以后每一天最少能够念一遍《随念三宝经》。然后那个后面有《皈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有时间的话,整个念一遍也是好的。如果没有时间,就可以不念这个整个的颂,就只要念那个赞三宝体相就好了,就是“诸一切种诸冥灭,大悲三智十力身”,一直到底下的“我今归依永归依,愿断烦恼度有情。”这个一页就可以了。

  虽然这个皈依三宝的“体相赞”里面包含的义理非常深,我们不能够完全了解,但是你念多了以后,种下一个智慧的种子也是好的。然后每半个月把那个《摄要颂》整个地念一遍。出家人应该学好这个《宝相赞》。

  一定要强调皈依的学修,不单单是作那个三皈依观,不单单是去修那个皈依境。而且还要从理上通达,然后这样子地来实修。

  好了,愿我们以说法和闻法的功德回向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都能够迅速地皈依三宝!已经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都能够由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宝,深入到皈依自性三宝,成就理体三宝,最终在我们自身都能够成就像诸佛菩萨那样子的大慈悲、大智慧、大能力,在我们自身圆满成就三宝!也祝愿大家都能够早日见道、开悟,乃至于圆满成佛!

  我们大家一起作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