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极善安立,见者不空,智者各别内证。】

《随念三宝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5-20 18:53

  “极善安立”,是佛说法善于随顺众生的根机,对于具有三乘菩提种姓的有情,各各使他们都获得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乃至于菩萨的菩提,这样子的菩提涅槃果位;对于暂时没有成熟解脱因缘的这些有情,也让他们能够获得人天的安乐,称为“极善安立”。

  “见者不空”,一闻正法,终为道种;能够闭恶趣门,开涅槃路;乃至于举手投足都能得殊胜利益,称为“见者不空”。

  “智者各别内证”,二乘的有学、无学和大乘的诸地菩萨,由初地乃至于十地,以根本的无分别智,各各现证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这样的理体,所以称为“智者各别内证”。

  三宝在佛入涅槃以后以法宝为核心。那么皈依三宝,佛是开示皈依的大师,法是正所皈依,僧是修行助伴。所以我们要特别注重于法宝。

  首先是应该要注重于闻、思、修。没有闻、思、修就不能够产生正信、正见。但是更重要的呢?还要注重于实践,实行,所以说“智者各别内证”,这个是实践,实修的功德。

  佛陀说:“诸佛非以水洗罪,亦非手拔有情苦,亦非将自证移于他,”不是将自己的觉悟移到其他众生这个心相续上去。“惟为说法令解脱。”那么佛陀是指明正确的解脱的道路,所以说佛是指出道路和方法,这个能够引导一切众生走向解脱的方法就是佛法。

  

1、 佛法有四性

  那么真实要解脱,要成就的话,还是要依靠自己的修持转变内心,来广修六度波罗蜜。所以其实佛法的真正含义是佛菩萨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境界,所以佛法她应该有实践性、情感性、理辩性和知识性。

  首先是要能够用之于实践,学后起修。所以世间的有些学者,他们研究佛法很多年,读了很多经书。但是因为缺乏信仰,缺乏身心的实践,所以不能够得到真实受用,不能够得到真知正见。那么只是把她作为一种学问来研究,这样子是没有什么益处,而且真实的佛法的要义,真实义是不会了解的。所以可见佛法离开了实践就没有办法体现她的有效的超出轮回的价值。

  第二种情感性,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陀他以智慧不入生死,以大悲不入涅槃,不会堕入到小乘的自乐涅槃境界,将自己修证成佛看作是利益教化众生的需要;并且把帮助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超出生死轮回,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后理辩性,佛法是特别注重于理论辨析的信仰。那么特别强调要有理性,所谓的四依四不依: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那么我们信仰佛法是以理性的信仰为基础的,所以特别要注重于因明的学习,注重于逻辑的思考和推辨,和以理服人。

  然后知识性,佛是正遍知,遍知一切的大智慧,那么见道的开悟和佛地的正遍知,都是依靠累生累劫学习知识,开发本具智慧的结果。所以要特别注重于对于整个三藏十二部的通达了解。那么首先应该是学习菩提道次第,那么对于整个的成佛的次第都了解。

  这是我们说到“智者各别内证”。

  

  2、究竟依托

  

  底下的究竟依托是说: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