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佛、薄伽梵,善说法律。】

《随念三宝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5-20 18:53

  具有无边浩瀚功德的佛陀是从教法、证法而出生,所以我们对佛宝有信心。我们想佛怎么成就的呢?他依法宝而成就,所以我们对法宝就很有信心了。而且佛陀住世的时候以佛宝为中心,法是佛所说,僧是依佛修学。佛陀入涅槃以后呢,以法宝为中心,我们要知道以法宝为中心。

  藏传佛教他们那个做得很圆满,他们那个经书是在佛像上面有一格,经书供在上面,佛像在底下,这个很圆满。我们这个不是了,我们是佛像高高在上,经书随便乱放,其实你搞错了。

  论上面有说:

  “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

   是故为一切,众生之祖母。”

  佛陀是众生的大慈父,救度众生,好像慈悲的父亲一样。但是佛陀从哪里出生的呢?从般若法而生。所以般若法是一切众生的祖母。父亲坐中间,祖母坐旁边,这个是颠倒过来了。父亲供得很高,祖母卷起来放在裤袋里面,这个是很糟糕了。对法宝一点恭敬心都没有,怎么会这样子。要知道你手里面拿一本《金刚经》,那个是你的祖母了。佛陀是你的父亲的话,那《金刚经》是你的祖母。怎么会这么颠倒呢?这是对法宝没有了解她的功德。其实我们明白了佛由法而生,所以要恭敬法宝。

  而且佛陀是由无漏法而出生的,所以佛陀在说般若法的时候他是自敷法座,表示尊重法。我们那个般若佛母心咒:“噶底噶底,巴拉噶底,巴拉僧噶底,菩提莎瓦哈”,这里面就已经把五道十地都包含在其中了。其实我们念《心经》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个音是不太准确。其实般若佛母心咒多念诵,开智慧是很快的了。

  第一个“噶底”是说资粮道位,第二个是说加行道位,“巴拉噶底”是见道位,“巴拉僧噶底”是说修道位,“菩提莎瓦哈”是说无学道位,圆满成佛了,都包含在其中了。

  我们也要学习,一定要知道对法宝要有很大的恭敬心。那些噶当派的祖师大德,哪怕见到有一张写一个字的纸都会很恭敬,不会踩过去,更加不会说跨越经典,或者这个经书卷来卷去,不会这样子的。或者跟世间的那些书放在一起,或者经书放在台面上面作一个垫底,一尊佛像压在这个上面,就好像祖母作一个凳子,父亲坐在祖母的背上。怎么会这么颠倒啊?这么奇怪?

  所以一定要非常注重法宝。为什么要强调呢?因为这个是智慧的缘起,对法宝不恭敬这个是愚痴的因。

  当然我们要知道,法,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证悟的法。那么教法是指经、律、论,三藏四续这些法本,以三藏四续(四续,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这些三藏四续),这个是相似的法宝,是世俗谛的法宝。了义的法宝是说证法,是指证悟,是通过对佛法的闻、思、修,在心智模式上的提升,在思想感情上、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与佛法的要求相符合的变化,也就是说有智慧了。

  我们透过对法宝的学习,我们内心产生智慧了,你要知道你这个内心产生的智慧无形无相,那个是法宝噢。你不要以为这个经书才是法宝,我那个内心对佛法的领悟不是法宝,那你刚好搞反了。

  然后有这种智慧以后呢,心智模式提升了,然后就真的能够看破放下了,就真的能够没有烦恼了,真的能够心与法相应了。心与法相应的象征是什么?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任何事情都很圆融,不会生烦恼。这种内心的证悟功德是真实的法宝。当然了义的法宝是说什么?了义的法宝不是我们凡夫对于佛法的这种体悟,这种解悟了,而是说开悟的那种见道智慧,那种空性智慧了。

  但是我们现在能够转变自己的心,这种修心的智慧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也是法宝。

  那么佛法在没有引起思想、行为的实际变化之前,她还是属于知识,属于法,不是法宝,只是相似的法宝。

  所以我们看,“佛、薄伽梵,善说法律。”佛、薄伽梵呢?看我们的这个法本第十四到第十五页有一个解说,解说什么?解说那个智慧法身,智法身。

  这个很重要,因为这次我们时间很仓促,没有可能展开来讲的,只是大家回去以后好好地去学。你看你看不看得懂,看不懂你就再下功夫;看得懂了就可以了,就一直往下学就好了。这个整本书后面的都学懂了,那三藏十二部的名相,最起码你就知道了,成佛的地图就在你手里面来了。

  看第十四页智法身:

  “法性不异本,安立种种异。

   以无戏论智,无漏净念体。”

  “共菩提品及无量,种种解脱解脱竟。”

  这个是二十一聚无漏法里面的前面的三句。

  “共菩提品”,菩提品是三十七道品。名词上面虽然说与小乘的三十七道品相同,但是佛所证得的三十七道品绝对比阿罗汉的那个要圆满、究竟、透彻很多。

  “无量”是指四无量心,第二组。

  第三组是“解脱解脱竟”,是八解脱。

  “四禅四空灭尽等”,这个是说第四组无漏法,是九次第定。

  “十尽或云遍处定”,就是十遍处禅:青遍处禅、黄遍处、红遍处、白遍处禅和地、水、火、风,以及空遍处、识遍处,这些称为十遍处定。这个是第五组。

  “威势镇伏生处者,最极分辨胜处八”,是八胜处禅。其实每一个字如果你能够明白,八胜处禅在讲什么你就明白了,第六组。

  “烦恼灭除”,这个是无烦恼禅;“愿智满”是愿觉支禅。第七组、第八组。

  “各各神通正等明”就是六神通,第九组;和底下的“一切种等四智体”,四无碍智和四净德,第十组、第十一组。

  “十自在”是第十二组。

  “十智力”就是第十三组,十力。

  “众中说法四无畏”,这一句就包含了好几组。包含了第十四,四无畏;第十五三不护;第十六三念住;第十七不遗忘性;第十八永断习染功德;第十九大慈悲,都包含在其中了。

  “唯佛不共法十八”,这是第二十组,十八不共法。

  第二十一组就是三圣智。

  底下有一个展开来说的十八不共法:

  “身口意无失,心无有不定,

   异相不知舍,不减法六种。

   欲念勤智慧,解脱解脱智,

   三业随智行,了三世无碍。

   习气正真净,心生唯大悲,

   一切种智性,称为法性身。”

  这个就包含了十八不共法里面的我们说行法不共法有六个,觉心不共法有六个,业不共法有三个,智慧不共法有三个,合称为十八不共法。

  “法性身所作,最极广大故,

   如是遍圆满,世尊更立名。”

  这个是说智慧身,智慧法身一百四十六条。

  “善说法律”,“佛、薄伽梵,善说法律。” “善说”。还是回到第二页来,佛陀所说的如所证之理而说如实法,这是义妙;以无倒句义显示正理,这个是文巧。能令所化的有情离妄证真,最初闻法生信心,中间思法生欢喜,最后修法得觉悟,这样子的信、喜、觉,这是初善、中善、后善。所以有这样子的义妙文巧,有这样子二妙和三善的功德,所以称佛所说的法都是“善说”。

  “法律”。“法律”不是我们世俗所说的法律。佛教里面所说的“法律”是两个分开来讲:“法”其实是指理论;“律”是指修持的实践的规律,得解脱的行解脱道的道路规律,佛陀开示的解脱道的规律。所以“法”是指能诠的言教,主要就表现为三藏十二部,三藏四续。修多罗是经藏,毗奈耶是律藏。“律”是灭诸过失,止恶修善,调伏诸根,是佛弟子的行为准则,这个是毗奈耶。阿毗昙是论藏,也称为阿毗达磨,是抉择辨别一切法义,是诸大菩萨和历代祖师对佛法的领悟、解释和佛陀密意的归纳。

  要很注重噢,龙树菩萨的那个中观六论要很注重,如果再加上,应该加上那个月称论师的《入中论》,和提婆菩萨,也称为圣天菩萨的《中观四百论》,这个都是很重要的,深观派的论典。广行派的是慈氏五论,也有些称为慈氏学二十论。二十论里面除了慈氏五论,应该还包括无著菩萨的七论,世亲菩萨的八论。如果你也有智慧,你喜欢学得广,那就可以展开来学好了。

  十二部是佛经的十二种体裁:

  “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

   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与授记。”

  这样子的各种体裁来表达佛法,这个是指法,是指能诠的言教。

  那么“律”是指什么?“律”是指所诠的义理,包括教法和证法两大部分,是讲修行解脱道的规律,就称为律。

  教法是教化众生破除无明烦恼业障的法,是偏重于从理论上说,包括了蕴、处、界。我们上午说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还有说无常、苦、空、无我,还有包括真俗二谛;包括三性三无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些三性三无性;以及缘起性空等等,这一切的无漏善法,我们都称为教法。

  证法是引导我们走向解脱的修行法门。是指行持,偏重于讲行持,好像戒、定、慧,好像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教法偏重于理论,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证法偏重于行持,帮助我们通过修心改善生命的现状,提升生命的品质,证得诸法实相,成就像佛菩萨那样子的悲智圆满的良好品质,自性的功德圆满地开发出来。

  佛经上面将我们本具的内在的品质,将我们的佛性比喻为穷子宝藏。《妙法莲华经》上面就有一个比方,就说一个穷子守着宝藏却无法开发,只能够乞讨为生。一个人他本来有摩尼宝,衣服里面有藏了摩尼宝,他自己不知道,也找不到,只好到处流浪去讨饭。那我们也是如此,我们的现状就是如此,虽然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依然流浪生死,依然什么都不圆满。

  所以本经上面说:“佛、薄伽梵,善说法律。”佛陀善巧方便,他善于说法。说法,说什么?通过教法来开示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来勘探,来查明自身的宝藏。我们这个生灭的身体之中有不生不灭的自性、本性。佛的教法,好像有一个地方有黄金,你要首先去钻,去勘探,知道在什么位置,然后再去开采。这个勘探就是教法,开采就是证法。首先你要探明在什么地方,不是乱挖一气,乱挖一气你把这个地球挖穿你也挖不到。所以首先要探明它在什么地方。

  那我们要透过教法的学习,真正地明白自性含藏宝藏,如来三德秘藏,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就藏在我们这个生灭的身之中。不是说离开这个生灭的身体,离开这个生灭,离开生灭法,去另外求一个不生不灭法,那样子是错误的。

  所以佛陀善说法,说法就是让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告诉我们勘探,查明自身宝藏。佛陀善说律,善说律就是查明宝藏以后,更要学习开发宝藏的具体方法,查明在哪里要挖下去,要实际运作操作,把这个黄金挖出来。何况是胜过黄金,胜过摩尼宝的福慧具足的佛性呢?要圆满地开发她,修持显现她,这个就是律了。所以律是一切贤圣走向解脱的规律,是走向菩提道的次第和具体的修持方法。

  我们说佛陀善说法律,“佛、薄伽梵者,善说法律。”其实就是善说法,善说律,这个就是略说圆满了。

  底下是广述。广述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远离过失,第二个是具备功德。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