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二)心的转化就是明圆满

《大念处经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7-5-8 14:15

心的转化就是明圆满,到成佛的时候就是明圆满。心的转化它的根本就是观照三法印,在当下的身心之中现量地看到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你不要作为一种知识来记住了然后去说,有什么用?说食数宝,自无分毫。而是你要真正的有觉受,有证量,而且你懂得这里面修行的次第,证量的标准,这样才是真正的修学佛法。尤其是在这么一个时代,到处都是影子佛法泛滥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内在解脱的原理更加的弥足珍贵。所以在当下的身心来现证三法印,怎么现证?从生灭开始。

所以我们修四念处每一念处都要讲:随观内、随观外、随观内外;随观生、随观灭、随观生灭。为什么要这样子?你只有真正地现观生灭法,你才能够真正地现量证得无常,不然只是口说罢了。所以南传《法句经》里有一个偈子,叫做: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得见生灭法是四念处修行的开始。

我们上一次讲过了十六随观智和七清净,十六观智如何现证是关键。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一直去现观三法印,到成佛的时候就是明圆满。所以我们就明白了,原来佛的十种尊号的明行圆满是这样修证的。这个原理都是从当下的身心转化下手。如果你离开当下的身心,你去另外修一个法,如果你没有四念处的基础的话,一定是不可以。所以如果你没有四念处的基础,一味好高骛远。说:我又接受了吉祥怖畏的灌顶,我又接受了胜乐金刚的灌顶,我又接受了密集金刚的灌顶,有用吗?没用。我又接受了大圆满的灌顶,我又学了大手印,相应吗?不会的。那个殊胜的善巧方便,他是建立在你能够现观当下身心实相的基础之上的。这个是我们在讲之前必须要跟大家先点出来的,法的背后的解脱原理,共通的原理。

我们基本上讲了身的转化,然后还有心的转化。心的转化我们也从几个层面来说,也就是精神体是个相。我们的第六意识,我们的大脑思惟它的特质是什么?就是记忆和解读。所以你活在大脑思惟的状态的时候,你永远是二元对立的;你能够超越二元相对就能够开悟,祖师禅当然是最直接痛快的了,但是大家不能够直接进入,除非是特别的根器。

我们总用大脑思惟记住很多东西,看到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调动过去的知识来解读它,把它贴个标签。所以你永远有一个过去的东西,过去的知识,还有一个现在的事物两者才相对。这个是凡夫的大脑思惟,凡夫的意识生灭心。

我们的精神体不过是一个相罢了,他的根源是什么?他的源头是什么?俱生心。你想依靠大脑思惟来学佛法是很难解脱的。我们中国有一句成语:背道而驰,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懂得这是在说什么吗?如果你一直用大脑思惟来学佛法,不管你学什么法门,当然除了特别殊胜的,像净土法门,你死尽偷心一直念下去,具足信愿行,那当然是特别的法了。其他的那些呢,你要想用大脑思惟来成就的话,恐怕是有困难的。

现在的脑科学大家都知道的,左脑是主管理性思惟,右脑是主管艺术和感性思惟。理性思惟占上风的人,他总会相信一句古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他总喜欢用左脑的理性思惟去为未来,这个未来其实是没有来,是虚幻的,为这个虚幻的未来去做种种的假设,做种种的计划,唯恐不周详。

大学课程里面有一个讲座,流行过一段时间,叫做“生涯规划”,有用吗?根本都没有什么用。如果是感性思惟占上风的人,右脑思惟比较发达的人,他就会比较感情细腻,他总是喜欢对已经消失的过去做种种的回味。像李商隐的《无题》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么,凡夫众生总会这样的一直要么就偏在理性思惟,要么就偏在感性思惟。其实,只有活在当下才能够与道相应,活在过去和未来都是背道而驰。也就是说,你用大脑思惟,用左脑的理性思惟,用右脑的感性思惟,你用理性思惟去攀援未来,用感性思惟去追忆过去,这些统统都是背道而驰。道的运动方式事实上就是宇宙运行的真相,大脑思惟是难以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应的。

真正有效率,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不是来自于左脑和右脑,而是来自于打破能量壁垒以后的与宇宙规律相应的状态,这样你才能够明白什么是真正地活在当下。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一个明心见性的人,并不是废弃大脑思惟。有些东西是要依靠大脑思惟的,你比如说门牌号码,你要记住,你废弃了大脑思惟,你出去以后你连家都找不到了。真正悟道的人并不是废弃大脑思惟,他是能够站在一个法界的高度,宇宙的高度,他足以俯瞰大脑思惟的种种游戏,足以俯瞰意识生灭心的种种小把戏,不会再受左脑和右脑的局限。他事实上是需要依靠能量做支撑的,所以要开发更高的能量状态,你与宇宙、与法界交流的层级就已经不同了。不是你口说就可以了,不是说你念哪一部经就可以了,你就可以超越,就可以摆脱左脑右脑思惟的控制,你直接地能够开启灵性生命思惟,可能吗?不可能的。这是我们从一个最浅的层面说。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